Reference: | (一)專書 1.David Jary, Julia Jary著,周業謙、周光淦(譯),《社會學辭典》,臺北:貓頭鷹出版社,1998。 2.E. C. Cuff, W. W. Sharrock, D. W. Francis著,林秀麗、林庭瑤、洪惠芬(譯),《社會學理論的觀點》,臺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1999。 3.Burke, Peter著,江政寬(譯),《法國史學革命:年鑑學派1929-89》,臺北:麥田出版,1997。 4.S. Kendrick, P. Straw, D. McCrone(編),王幸慧等(譯),《解釋過去╱了解現在:歷史社會學》,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7。 5.于沛主(編),《現代史學分支學科概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6.中共上海市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三十年代中國社會性質論戰》,上海:知識出版社,1987。 7.中國史學史辭典編纂委員會,《中國史學史辭典》,臺北:中國史學史辭典編纂委員會,1990。 8.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 9.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87。 10.王晴佳,《台灣史學50年》,臺北:麥田出版,2002。 11.王禮錫、陸晶清(編),《中國社會史的論戰》,據神州國光社1932版影印;上海:上海書店,1990。 12.王禮錫、陸晶清(編),《讀書雜誌》,據上海神州國光社排印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1985。 13.何兆武、陳啟能(主編),《當代西方史學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14.何茲全《愛國一書生—八十五自述》,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7。 15.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 16.余英時,《史學與傳統》,臺北:時報文化公司,1982。 17.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台北:三民書局,1991。 18.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 19.李珂,《陳公博》,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20.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書局,1996。 21.杜正勝、王汎森(主編),《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 22.杜奉賢,《中國歷史發展理論:比較馬克思與韋伯的中國論》,臺北:正中書局,1997。 23.杜維運,《中國史學史》,第1冊,臺北:杜維運發行,三民書局總經銷,1992。 24.杜維運,《中國史學史》,第2冊,臺北:杜維運發行,三民書局總經銷,1998。 25.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杜維運出版,三民書局總經銷,1985。 26.杜維運,《清代史學與史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4。 27.周子冬、楊雪芳、季甄馥、齊衛平(編著),《三十年代中國社會性質論戰》,上海:知識出版社,1987。 28.周佛海,《往矣集》,據上海地方行政社1945年版影印,民國叢書第1編99號,上海:上海書店,1989。 29.周佛海,《苦笑錄》,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979。 30.周樑楷,《史學思想與現實意識的辯證:近代英國左派史家的研究》,臺北:合志文化事業公司,2001。 31.杰弗里•巴勒克拉夫(Barrachough, Geoffrey)著,楊豫(譯)《當代史學主要趨勢》,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 32.姚蒙,《法國當代史學主流:從年鑑派到新史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8。 33.姚蒙,《法國當代史學主流:從年鑑派到新史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8。 34.施奈德 (Schneider, Axel)(主編),《中國史學史研討會:從比較觀點出發論文集》,臺北縣:稻鄉出版社,1999。 35.施耐德(Schneider, Axe.),《顧頡剛與中國新史學:民族主義與取代中國傳統方案的探索》,臺北:華世出版社,1984。 36.胡適,《胡適的日記》,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1990。 37.食貨月刊社(編),《食貨月刊》,1卷1期-17卷4期,1971年4月-1988年8月。 38.桂遵義,《馬克斯主義史學在中國》,山東:人民出版社,1992。 39.桑巴特 (Sombert, Werner, 1863-1942),李季(譯),《現代資本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1958。 40.格爾斯 (Iggers, Georg G.)、帕克爾 (Parker, Harold T.)(編),陳海宏(譯),《歷史研究國際手冊:當代史學研究和理論》,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 41.袁英光,《中國近代史學史》,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 42.馬金科、洪京陵(編),《中國近代史學發展敘論(1840-194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 43.高軍(編),《中國社會性質問題論戰(資料選輯)》,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4.崧高書社編輯部,《國史史料學》,臺北:崧高書社,1985。 45.康樂、黃進興,《歷史學與社會科學》,臺北:華世出版社,1981。 46.張玉法,《中國現代史》,臺北:東華書局,1988。 47.張維安,《古典社會學思想》,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3。 48.張艷國(主編),《史學家自述—我的史學觀》,湖北:武漢出版社,1994。 49.曹義遜,《西方法學名著提要》,臺北:昭明出版社,1999。 50.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新史學》、「《中國歷史研究法》」正補編合刊),臺北:里仁書局,1994。 51.梅因(H. S. Maine) 著,方孝獄、鍾建閎(譯),《古代法》,上海:商務印書館,1932。 52.許冠三,《新史學九十年(1900-)》,香港:中文大學,1986。 53.許倬雲,《求古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 54.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1971。 55.郭穎頤(Kwork, Daniel W. T.)著,雷頤(譯),《中國現代思想中的唯科學主義(1900-1950)》,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9。 56.陳以愛,《現代學術研究機構的興起》,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1999。 57.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58.陳存恭、蘇啟明、劉妮玲(訪問),《陶希聖先生訪問紀錄》,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4。 59.陳其泰,《中國近代史學的歷程》,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60.陶希聖(主編),上海新生命書局(印行),食貨出版社(1979年重印),《食貨半月刊》,臺北:食貨出版社,1979年。 61.陶希聖,《中國社會之史的分析》,上海:新生命書局,1929。 62.陶希聖,《中國社會與中國革命》,上海:新生命書局,1930。 63.陶希聖,《中國封建社會史》,上海:南強書局,1930。 64.陶希聖,《革命論之基礎知識》,上海:新生命書局,1930。 65.陶希聖,《唐代土地問題》,台北:食貨出版社,1974(據1937年北平國立北京大學出版組出版之中國經濟史料叢編唐代篇之二土地問題刊本影印)。 66.陶希聖,《夏蟲語冰錄》,台北市:法令月刊社,1980。 67.陶希聖,《潮流與點滴》,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4。 68.陶希聖,《辯士與游俠》,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 69.陶□生,《“高陶事件”始末》,臺北:成文出版社,2001。 70.傅樂詩等著,周陽山、楊肅順等(編),《近代國思想人物論—保守主義》,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71.彭明輝,《台灣史學的中國纏結》,臺北:麥田出版,2002。 72.彭明輝,《晚清的經世史學》,臺北:麥田出版,2002。 73.彭明輝,《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1。 74.逯耀東,《中共史學的發展與演變》,臺北:時報文化公司,1979。 75.逯耀東,《胡適與當代史學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76.逯耀東,《魏晉史學及其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77.逯耀東,《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0。 78.楊奎松,《中共與莫斯科的關係(1920-1960)》,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 79.楊豫,《西方史學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80.楊聯陞,《中國制度史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81.雷海宗,《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香港:龍門書店,1968。 82.趙慶河,《讀書雜誌與中國社會史論戰1931-1933》,臺北:稻禾出版社,1995。 83.趙翼,《廿二史劄記》,台北:華世出版社,1977。 84.劉龍心,《學術與制度:學科體制與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 2002。 85.樊仲雲,《東西學者之中國革命論》,上海:新生命書局,1927。 86.歐本海曼 (Oppenheimen, Franz)著,薩孟武(譯),《國家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7。 87.蔡石山,《西洋史學史》,臺北:環球書社,1982。 88.蔡德金,《周佛海》,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89.鄭學稼,《「社會史論戰」的起因和內容》,台北:中華雜誌,1965。 90.鄭學稼,《社會史論戰簡史》,臺北:黎明圖書公司,1978。 91.錢穆,《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69。 92.錢穆,《國史大綱》,台北:商務印書館,1995。 93.鞠清遠,《劉宴評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 94.豐子義、楊學功,《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与全球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95.羅梅君(Mechthild Leutner)著,孫立新、朱茂鋒(譯),《政治與科學之間的曆史編纂:30和40年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形成》,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 96.顧潮,《歷劫終教志不灰——我的父親顧頡剛》,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97.顧頡剛,《當代中國史學》,香港:龍門書店,1964。 98.顧頡剛,《顧頡剛古史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8。 (二)期刊論文 1.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新史學》,第14卷第4期(2003年12月),頁177-194。 2.王汎森,〈什麼可以成為歷史證據——近代中國新舊史料觀點的衡突〉,《新史學》,第8卷第2期(1997年6月),頁93-132。 3.王汎森,〈傅斯年對胡適文史觀點的影響〉,《漢學研究》,第14卷第1期(1996年6月),頁177-193。 4.王汎森,〈歷史研究的新視野:重讀「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古今論衡》,第11期(2004年9月),頁1-12。 5.王汎森,〈歷史研究的新視野:重讀「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古今論衡》,第11期(2004年9月),頁1-12。 6.何茲全,〈我的大學生活〉,《史學理論研究》,北京市:世界歷史雜誌社,1997年第3期,。 7.何茲全,〈悼念我師陶希聖先生〉,《傳記文學》,第53卷第2期(1988年8月),頁56-58。 8.杜正勝,〈中國社會史的探索—從理論、方法與資料、課題論〉,收入: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第三屆史學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1991,頁25-76。 9.杜正勝,〈什麼是新社會史〉,《新史學》,第3卷第4期(1992年12月),頁95-116。 10.杜正勝,〈史學的兩種觀點——沈剛伯與傅斯年 〉,《當代》,第133期(1998年9月)。頁48-63。 11.杜正勝,〈從疑古到重建——傅斯年的史學革命及其與胡適、顧頡剛的關係〉,《當代》,第116期(1995年12月),頁10-29。 12.杜正勝,〈通貫禮與律的社會史學—陶希聖先生學述〉,《歷史月刊》,第7期(1988年8月),頁20-23。 13.杜正勝,〈陶希聖先生的社會史研究〉,《國史館館刊》,第5期(1988),頁19-22。 14.杜正勝,〈陶希聖先生學述〉,《湖北文獻》,第100期(1991),頁25-27。 15.杜正勝,〈無中生有的志業——傅斯年的史學革命與史語所的創立〉,《古今論衡》,第1期(1998年10月),頁4-29。 16.杜正勝,〈發刊詞〉,《新史學》,第1卷第1期(1990年3月),頁1-4。 17.杜正勝,〈新史學之路——兼論臺灣五十年來的史學發展〉,《新史學》,第13卷第3期(2002年9月),頁21-42。 18.杜正勝、黃寬重訪談,〈風氣新開百代師:陶希聖先生與中國社會史研究〉,《歷史月刊》,第7期(1988),頁16-19; 19.杜正勝、黃寬重訪談,〈風氣新開百代師:陶希聖先生與中國社會史研究〉,《歷史月刊》,第7期(1988),頁16-19; 20.杜正勝、黃寬重訪談,王健文整理,〈風氣新開百代師—陶希聖先生與中國社會史研究〉,《湖北文獻》,第92期(1989),頁29-33。 21.汪榮祖,〈五四與民國史學之發展〉,收入:汪榮祖(編),《五四研究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5,頁221-233。 22.周予同,〈五十年來中國之新史學〉,收入: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頁513-573。 23.周佛海,〈三年來之本刊〉,《新生命月刊》,第3卷12期(1931年12月),頁1-2。 24.周佛海,〈今後的革命〉,《新生命月刊》,第1卷第1期,頁4-6。 25.周佛海,〈民生主義的特點〉,《新生命月刊》,第1卷第1期(1928年1月),頁20-26。 26.周佛海,〈民生主義的特點〉,《新生命月刊》,第1卷第1期,頁6-12。 27.林正珍,〈臺灣五十年來「史學理論」的變遷與發展:一九五○∼二○○○〉,《漢學研究通訊》,第20卷第4期(2001年11月),頁6-17。 28.桑兵,〈近代學術轉承:從國學到東方學〉,《歷史研究》,第271期(2001年3月),頁29-44。 29.翁賀凱,〈1927-1934陶希聖之史學研究與革命論——兼論其與國民黨改組派之關係〉,《二十一世紀》,網絡版2002年8月號(2002年8月),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106083.htm。 30.張壽安,〈清儒的考證、經世與制度重建〉,《當代史學》,第1卷第4期 (1998年12月);http://www.hkbu.edu.hk/~sosc1/hist/hist/jourvol1_4/Jour4.html#張壽安。 31.梁庚堯,〈從《讀書雜誌》到《食貨》半月刊——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的興起〉,收入:周樑楷(編)《結網二編》,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頁285-340。 32.梅斯平,〈唯物史觀唯心史觀與民生史觀〉,《新生命月刊》,第1卷第5期(1928年5月),頁3-9。 33.陳布雷,〈發刊辭〉,《新生命月刊》,第1卷第1期(1928年1月),頁1-2。 34.陳峰,〈《食貨新探》〉,《史學理論研究》,2001年第3期(2001年7月),頁50-61。 35.陳惠芬,〈抗戰前陶希聖的中國社會史研究〉,《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第3期(1995年7月),頁139-168。 36.陶希聖,〈八十自述〉,收入:食貨月刊編輯委員會(編),《陶希聖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臺北:食貨月刊社,1979,頁1-47。 37.陶希聖,〈民眾組織的理論和方法〉,《新生命月刊》,第1卷第6期(1928年6月),頁25-27。 38.陶希聖,〈國民黨的革命方略〉,《新生命月刊》,第1卷第8期(1928年8月),頁1-14。 39.陶英惠,〈抗戰前十年的學術研究〉,收入:中研院近史所(編):《抗戰前十年國家建設史研討會論文集1928-1937》,上冊,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84年,頁71-99。 40.陶晉生,〈陶希聖論中國社會史〉,《古今論衡》,第2期(1999年6月),頁32-43。 41.傅斯年,〈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收入:傅斯年著,《傅斯年全集》,第4冊,台北市:聯經出版公司,1980,頁260-264。 42.黃進興,〈中國近代史學的雙重危機:試論「新史學」的誕生及其所面臨的困境〉,《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期(1997年),頁263-271。 43.黃進興,〈中國近代史學的雙重危機:試論「新史學」的誕生及其所面臨的困境〉,收入:黃進興著,《聖賢與聖徒》,臺北:允晨文化公司,2001,頁10-47。 44.黃寬重,〈陶希聖先生與食貨雜誌〉,《湖北文獻》,第94期(1990),頁35-37。 45.黃寬重,〈陶希聖與食貨雜誌〉,《歷史月刊》,第7期(1988),頁24-25。 46.楊念群,〈東西方思想交匯下的中國社會史研究:一個“問題史”的追溯〉,中國學術論壇(http://www.frchina.net/data/personArticle.php?id=188),2003年12月01日。 47.劉龍心,〈邁向專業化之途——現代中國史家資格的認證與評覈〉,《新史學》,第13卷第3期(2002年9月),頁79-115。 48.潘光哲,〈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的省思與回顧--以中、英文資料為主 (下)〉,《大陸雜誌》,第94卷第3期(1997年3月),頁3-18。 49.潘光哲,〈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的省思與回顧——以中、英文資料為主〉,《大陸雜誌》,第94卷第2期(1997年2月),頁14-41。 50.潘光哲,〈學習成為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吳唅的個案研究〉,《新史學》,第8卷第2期(1997年6月),頁133-185。 51.鮑家麟,〈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的奠基者—陶希聖先生〉,《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7卷第11期(1974),頁5-7。 52.薩孟武,〈中山先生之國民革命與馬克斯之社會革命之比較〉,《新生命月刊》,第1卷第2期(1928年2月),頁1-6。 53.薩孟武的〈民生史觀〉,《新生命月刊》,第1卷第5期(1928年5月),頁11-16。 54.魏格林(Weigelin-Schwiedrzik, S.)、施奈德(Schneider, Axel)(編),《中國史學史研討會:從比較觀點出發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 55.羅志田,〈清季民初經學的邊緣化與史學的走向中心〉,《漢學研究》,第15卷第2期(1997年12月),頁1-35。 (三)學位論文 1.吳安家,〈中國社會史論戰之研究(1931-1933)〉,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年,未刊稿。 2.徐素貞,〈「食貨半月刊」研究(1934-1937)〉,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未刊稿。 3.劉龍心,〈史料學派與現代中國史學之科學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未刊稿。 4.蕭令杰,〈台灣歷史社會學的發展(1960-199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未刊稿。 5.鍾益禾,〈「從政治史到政治社會史研究」—兼論德國史學研究取向之轉變〉,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未刊稿。 (四)英文書目 1.Dirlik, Arif. Revolution and History : the Origins of Marxist Historiography in China, 1919-1937.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2.Dirlik, Arif. “T’ao His-sheng : The Social Limits of Change”, Furth, Charlotte, (ed.), The Limits of Change: Essays on Conservative Alternative in Republican China.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pp.305-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