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356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4105/145137 (79%)
造訪人次 : 52185220      線上人數 : 91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3564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564


    題名: 清末民初的變局與身體
    作者: 張世瑛
    貢獻者: 呂芳上
    張世瑛
    關鍵詞: 清末民初
    身體
    流行時尚
    服飾
    革命文化
    body
    fashion
    dress
    revolutionary culture
    gender
    日期: 2005
    上傳時間: 2009-09-17 17:04:51 (UTC+8)
    摘要: 近代中國在西力東漸的一再進逼下,不論是政治、社會或文化層面都有著天翻地覆的變動,以往的研究多從思想和組織活動兩個層面來分析中國的革命,近年來西方學界開始注意到地域差異和身份認同在革命中所扮演的重要性,革命不只是意識形態和政治行動的鬥爭,也是日常生活和人際網絡的一部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身體也是各方競逐角力的重要戰場,各個黨派團體對於新國民的身體呈現,舉凡髮型、衣著、裝飾、體格和禮儀等,都有不同的看法,不僅反映其理想中的國民形象,更透露出中國人身體觀的轉變,現代科學逐漸取代傳統儒家思想,成為認知身體的新權威。
    近代中國的身體論述除了和富國強種的集體目標緊緊相連外,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沿海城市快速的商業發展,帶動市民的消費文化,當時的服飾、髮型和妝扮已出現明顯的流行風尚,對於傳統服飾反映身份秩序的等級意義,帶來不小的衝擊。過去的研究大多將近代中國的政治身體和消費身體分別處理,本文最主要的問題意識在於藉由時尚與政治的詮釋角度,觀察清末以來國人在革命潮流下對外表所做出的改變,及其背後所蘊藏的文化意義。
    在國家、社會面臨劇變的重組下,趨新與去舊不但是時代趨向與價值判斷的主流聲音,更與個人的現實利益與生存考量息息相關。透過身體的呈現方式,成為辨識群體界線的重要依據;除了政治意義外,激進分子對於改變外表的執著,也暗示了一種追求時尚的心態,顯示在共同的革命目標下,卻可能有著多樣的動機。此外,中國革命對於改造國民身體的高度關切,在形體上雖然是以否定傳統為前提,但背後卻和傳統的身體觀,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本文在章節架構的安排上,除緒論、結論外,共分為四章,分別從中西方身體的接觸、性別空間與身體界線、男性身體外形的變化及女性身體外形的變化等四個層面來探討清末民初的變局與身體。
    第二章主要討論在十九世紀中外接觸的變局中,由於中國人與西方人在膚色、髮色、體型、五官等外形方面的差異,使得中國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對西方人一直有著非我族類、似人似鬼的恐懼,以致產生出許多光怪陸離、匪夷所思的聯想,晚清中國人為何是以外形的歧異來解釋西方人難以理解的行為?這類發自於外形差異的想像,是否反映了中國人獨特的身體觀?這種想像背後的思維模式與行為邏輯又是什麼?其次,在整個十九世紀近一百年的時間裡,絕大多數中國人的觀念都沒有太大的改變,卻在義和團事件後,這類採生折割、盜人器官的謠言迅速消失於無形,這反映了一種身體知識的權力轉變,然而,轉變背後的真正動力,不是解剖學、生理學等西方科學知識,而是中外關係的消長與政治社會環境的迅速轉變,使得原有的身體知識,不能再自由公開的發聲;換言之,現實的外在環境往往才是改變傳統身體觀念的決定性因素,而對於晚清中國人解釋中西雙方身體外形差異的知識體系,來自於政治權力的影響與控制,其實遠遠先於理性的科學知識。
    第三章主要討論性別空間與身體界限在清末民初期間所面臨的改變,傳統中國的性別秩序原本就是建立在空間意義的區隔上,男女兩性不只是由外形等一連串的特徵所構成,也取決於必須分處於不同的空間之內。但在晚清的階段,由於不纏足運動及女學堂、西式公園的出現,都對傳統的性別空間,帶來一定程度的衝擊,本章將探討這些新式空間出現後,傳統的性別秩序在其間發生了什麼樣的作用與變化。
    第四章主要探討在清末民初的變局中,過去的研究往往只將男性的辮子,這個原本具有高度政治意義的身體象徵,視為否定滿清統治合法性的手段罷了,忽略了剪辮的背後,還有許多其他隱而未彰的心理動機,共同影響了剪辮風潮的動向,包括時尚的展現、妖術的歷史記憶、性別的倒置及階級的關係等等,更重要的,晚清時人藉由剪辮等身體形式的衝撞,表達對既有權威的醜化、嘲弄與顛覆,營造了一種嘻笑怒罵的時代氛圍,藉由對身體形式的誇張與扭曲,辛亥革命展現了一種以張揚身體的笑為核心的力量,而這股力量一直被後來的人所忽視,本章將重新挖掘清末民初的剪辮歷史及其背後的複雜意義。
    第五章主要將探討清末民初期間女性在服裝等外在裝扮上的變化及其背後所反映的意義。過去的研究對於晚清女性身體外觀上的轉變,幾乎都把焦點放在纏放足的研究上,其實清末的報刊雜誌及男性讀者也對女性的服裝、髮型及身體,有著超乎尋常的關心,特別是女學生的出現,更讓言論界有了一個具體的窺伺對象,這些針對女性外表的討論,既反應對「新女性」的身體想像,也是商業文化發達下時尚意識的展現。
    而晚清中國人在外表上的變化,不只反映了國家再造的過程中,對新國民身體的一種想像與建構,也和十九世紀中期以來沿海城市(特別是上海)的商業活動與消費文化的需求有關,過去都將這兩個層面視為各自獨立的研究領域,但在清末民初的一段時間裡,這兩個影響晚清時人身體外形變化的因素與動機,卻出現了不再是那麼涇渭分明的交融現象。在這個劇烈變動的時代裡,傳統的社會地位與身份階級已不足恃,外形是一個人在變局中的資本與成功的條件,只要穿上時髦的衣服就是成功的一半;時髦男女藉此展現,如何在新權威尚未建立之前、舊勢力還未完全崩解之際,以身體為戰場來挑釁統治權威,或表示對禮教束縛及道德規範的不滿。也因著這些晚清男女求新求變的身體展現,使得這段時間所呈現的中國歷史圖像,也變得生動鮮活許多。
    Twentieth century has been a revolutionary era for the China. In the past researches, scholars frequently analyze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from the approach of ideology and action.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a few western schola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locality and identity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Revolution is not merely the conflict of ideologies and political actions, but a certain kind of representation of daily life and social phenomena.
    In the violent proces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body is the main battleground. Various political parties and group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citizen’s appearance, which is including hairstyle, clothing, adornment, figure, carriage and so on. These opinions reflected the ideal image of citizens what they conceived. Furthermore, such opinions also reveal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people`s realization and recognition about body. Meanwhile, modern science has gradually replaced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to be the new authority on judging or identifying Chinese people`s impression about body.
    The discussions about body in Modern China usually tied with the collective intention and goal of establishing a wealthy and powerful nation. On the other hand, since mid-nineteenth century the rapid growth of economy in the coastal cities has created a new fashion. The impact of new fashion on traditional order and notion about body (present in dress) is noteworthy.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roject is to investigate how Chinese people changing his appearance and body in the tide of revolution, and to inquir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new culture (or the same old one) through the approach of fashion and body. We are going to use newspapers, memoirs and photographs to look at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history of this period.
    We do find numerous dramatic variations of Chinese society in revolutionary era. And we do understand the fashion is symbol of doing away the old and changing it for new. Then we do comprehend the change of appearance is an important identification for distinguishing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We also notice the reformation of body is highly concerned in Chinese revolution. Nevertheless, though the tradition seems to be totally negated, in fact the fashion and the tradition are still interrelated in innumerable ways.
    參考文獻: 中文資料
    一、政書、叢書、資料彙編
    山東大學歷史系中國近代史教研室編,《山東義和團調查資料選編》。濟南:齊魯書社,1980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教務教案檔》,第2輯。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7年。
    中國史學會主編,《義和團》,第2、4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1年。
    中國史學會主編,《鴉片戰爭》,第3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
    中國史學會編,《中日戰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中國史學會編,《戊戌變法》,第2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編輯組編,《辛亥革命資料類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編輯組編,《義和團史料》,上、下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福建師範大學歷史系編,《清末教案》,第1、2冊。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編,《太平天國文書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文慶等修,《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王明倫編,《反洋教書文揭帖選》。濟南:齊魯書社,1984年。
    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近代史教研室編,《義和團運動史料叢編》,第1、2輯。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
    朱壽朋纂修,《十二朝東華錄──光緒朝》,第8、9冊。台北:大東書局,1968年。
    房玄齡等撰,《晉書》。台北:鼎文書局,1978年。
    李又寧編,《近代中華婦女自敘詩文選》。台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
    李景隆等,《明太祖實錄》 。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年。
    周芾棠、秋仲英、陳德和輯,《秋瑾史料》。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阿英(錢杏邨)編,《鴉片戰爭文學集》,上、下冊。台北:廣雅出版社,1982年。
    《唐律》。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6年。
    胡廣民等,《禮記大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范曄,《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78年。
    班固,《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78年。
    勒德洪等纂,《大清世祖章(順治)皇帝實錄》,第5卷。台北:華文書局,1969年。
    張玉法、李又寧編,《近代中國女權運動史料(1842-1911)》,上、下冊。台北:傳記文學社,1975年。
    陳寶琛等纂《大清德宗景(光緒)皇帝實錄》,第7冊,第476卷。台北:華文書局,1970年。
    鄭秦、田濤點校,《大清律例》。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年。
    黎仁凱編,《直隸義和團調查資料選編》。保定: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寶鋆等修,《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初編》,第12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77年。
    二、文集、年譜、自傳、日記、回憶錄
    丁文江,《梁任公年譜長編》,上冊。台北:世界書局,1972年。
    丁韙良,《花甲記憶──一位美國傳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中山大學歷史系、中國近代現代史教研組、研究室編,《林則徐集──奏稿》。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中山大學歷史系、中國近代現代史教研組、研究室編,《林則徐集─日記》。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辛亥革命回憶錄》,第1-8集。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王映霞,《王映霞自傳》。台北:傳記文學,1995年。
    王韜,《漫遊隨錄》,王錫祺編,《小方壺齋輿地叢鈔選》,第11帙,第62冊。台北:廣文書局,1962年。
    王韜,《王韜日記》。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王韜,《淞隱漫錄》。台北:廣文書局,1976年。
    王韜,《瀛壖雜志》。台北:廣文書局,1969年。
    石霓譯注,《容閎自傳:我在中國和美國的生活》。上海:百家出版社,2003年。
    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台北:龍文出版社,1990年。
    吳玉章,《吳玉章文集》。重慶:重慶出版社,1987年。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台北:博遠出版公司,1987年。
    吳趼人,《吳趼人全集》。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1998年。
    志剛,《初使泰西記》,王錫祺編,《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11帙,第56冊。台北:廣文出版社,1962年。
    李伯元,《文明小史》。台北:三民書局,1988年。
    李伯元,《李伯元全集》,第3、5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沈茂駿編,《康南海政史文選》。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88年。
    沈應懿凝,《沈應懿凝自述》。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5年。
    何如璋等著,《甲午以前日本游記五種》。長沙:岳麓書社,1985年。
    周作人,《知堂回憶錄》。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洪亮吉,《更生齋集》。台北:中華書局,1981年。
    柳亞子,《柳亞子文集─南社紀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容閎,《西學東漸記》,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正編》,第95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徐繼畬,《瀛環志略》。台北:華文書局,1968年。
    張菊香編,《周作人代表作》。鄭州:河南文藝出版社,1987年。
    張愛玲,《張愛玲文集》。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年。
    張德彝,《航海述奇》,王錫祺編,《小方壺齋輿地叢鈔選》,第11帙,第55冊。台北:廣文出版社,1962年。
    張德彝,《歐美環遊記(再述奇)》。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張德彝,《隨使日記》,王錫祺編,《小方壺齋輿地叢鈔選》,第11帙,第57冊。台北:廣文出版社,1962年。。
    張繼,《張溥泉先生回憶錄、日記》。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
    許壽裳,《許壽裳文集》。上海:百家出版社,2003年。
    章太炎,《章太炎年譜長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曾國藩,《曾文正公全集》。台北:世界書局,1952年。
    馮自由,《革命逸史》,初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年。
    馮自由,《革命逸史》,2集、3集、4集、5集。台北:商務印書館,1988年。
    斌樁,《乘槎筆記》,王錫祺編,《小方壺齋輿地叢鈔選》,第11帙,第55冊。台北:廣文出版社,1962年。
    絲韋編,《葉靈鳳卷》。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年。
    《鄒容、陳天華集》。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6年。
    蔣夢麟,《西潮》。台北:世界出版社,1966年。
    蔣貴麟編,《康南海先生遺著彙刊》,第21冊。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魯迅,《魯迅小說集》。台北:洪範書局,1994年。
    魯迅,《魯迅文集》,第1、2冊。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魯迅,《魯迅全集》,第4、6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
    魯迅,《魯迅作品全集》。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89-1990年。
    魯迅,《魯迅散文選》。台北:洪範書店,1995年。
    魯迅,《魯迅著作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董竹君,《我的一個世紀》。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年。
    劉大鵬,《退想齋日記》。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顏惠慶,《顏惠慶自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3年。
    譚嗣同,《譚嗣同全集》。台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
    嚴璩,《嚴復集》,第5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三、專書
    Georg Simmel著,費勇、吳燕譯,《時尚的哲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
    Ida Pruitt 著,廖中和、張鳳珠譯,《漢家女》。台北:學生出版社,1993年。
    八寶王郎,《冷眼觀》。台北:博遠出版公司,1987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六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下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辛亥革命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3年。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4編「教案與反西教」。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戈公振,《中國報學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5年。
    方正耀,《晚清小說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王笛,《街頭文化:成都公共空間、下層民眾與地方政治,1870-1930》。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華世出版社,1982年。
    王爾敏,《近代文化生態及其變遷》。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2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8年。
    王德威著,宋偉杰譯,《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王曉明,《無法直面的人生──魯迅傳》。台北:業強出版社,1992年。
    王曉秋,《東亞風雲:近代中日啟示錄》。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
    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著、顧良等譯,《十五世紀至十八世紀的物質文明》,第1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2年。
    白吉爾(Marie-Claire Bergère)著,張富強、許世芬譯,《中國資產階級的黃金時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著、馮棠譯,《舊制度與大革命(The Old Regime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朱英,《近代中國商人與社會》。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何天爵(Holcombe Chester)著,鞠方安譯,《真正的中國佬》。北京:光明日報,1998年。
    何海鳴,《求幸福齋隨筆》。上海:上海書店,1997年。
    吳友如,《申江勝景圖(1884年)》。台北:廣文書局重印,1981年。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年。
    余英時,《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呂實強,《中國官紳反教的原因(1860-1874)》。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年。
    李文海,《世紀之交的晚清社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
    李孝悌,《中國的城市生活》。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5年。
    李孝悌,《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1901-191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
    李長莉等著,劉志琴主編,《近代中國社會文化變遷錄》,第1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李喜所、凌東夫編,《辛亥革命研究一覽》。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年。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
    周策縱著,楊默夫編譯,《五四運動史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台北:龍田出版社,1984年再版。
    周策縱等著,《胡適與近代中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
    周慧玲,《表演中國:女明星,表演文化,視覺政治,1910-1945》。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年。
    林仁川、徐曉望,《明末清初中西文化衝突》。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林明德編,《晚清小說研究》。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8年。
    林瑞明,《晚清譴責小說的歷史意義》。台北: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0年。
    林維紅,《中國婦女史論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2年。
    林增平、郭漢民、饒懷民主編,《辛亥革命史研究備要》。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金觀濤、劉青峰,《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 : 超穩定結構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變》,第1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
    《辟邪紀實》,出版者不詳,1862年。
    阿英(錢杏邨),《晚清小說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胡平生編,《中國現代史書籍論文資料舉要》。台北:學生書局,1999年。
    郁慕俠,《上海麟爪》。上海:上海書店,1999年。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社,1991年。
    夏曉虹,《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夏曉虹,《晚清文人婦女觀》。北京:知識出版社,1995年。
    夏燮,《中西紀事》。長沙:岳麓書社,1988年。
    孫家振,《海上繁華夢》。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徐昌治編輯,周駬方校,《破邪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1年。
    桑兵,《晚清學堂學生與社會變遷》。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年。
    桑兵,《清末新知識界的社團與活動》。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年。
    柴小梵,《梵天廬叢錄》。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
    袁進,《中國小說的近代變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馬敏,《官商之間─社會劇變中的近代紳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
    馬敏,《商人精神的嬗變─近代中國商人觀念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高宗魯譯註,《中國幼童留美史:現代化的初探》。台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1982年。
    康來新,《晚清小說理論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康無為(Harold Kahn),《讀史偶得:學術演講三篇》。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
    張力、劉鑒唐,《中國教案史》。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7年。
    張小虹,《在百貨公司遇見狼》。台北:聯合文學,2002年。
    張玉法,《辛亥革命史論》。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
    張戎原著,張樸譯,《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台北:中華書局,1992年。
    張希哲、陳三井主編,《華僑與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革命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1997年。
    張春帆,《九尾龜》。台北:博遠出版公司,1987年再版。
    張國剛,《從中西初識到禮儀之爭──明清傳教士與中西文化交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張灝著,崔志海、葛夫平譯,《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年。
    梁廷枬,《夷氛紀聞》。台北:文海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編,《清史稿校註》。台北:國史館,1986年。
    陳平原,《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陳平原,《中國現代小說的起點:清末民初小說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平原,《中國現代學術的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陳伯熙,《上海軼事大觀》。上海:上海書店,2000年。
    章開沅,《辛亥革命與近代社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
    章開沅編,《國內外辛亥革命史研究綜覽》。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
    湯志鈞,《戊戍變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評花主人,《九尾狐》。台北:博遠出版公司,1987年再版。
    馮品佳主編,《通識人文十一講》。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馮祖貽,《百年家族:張愛玲》。台北:立緒出版社,1999年。
    黃克武、張哲嘉編,《公與私: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之重建》。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
    黃福慶,《清末留日學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年。
    黃錦珠,《晚清時期小說觀念之轉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楊立強,《清末民初資產階級與社會變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楊光先撰,周駬方點校,《不得已》。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1年。
    達恩頓(Robert Darnton)著 ; 呂健忠譯,《貓大屠殺:法國文化史鉤沉》。台北:聯經出版社,2005年。
    熊志勇,《從邊緣走向中心─晚清社會變遷中的軍人集團》。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劉人鵬,《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族、翻譯與性別政治》。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
    劉海岩主編,《近代中國教案研究》。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7年。
    盧燕貞,《中國近代女子教育史(1895-1945)》。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賴芳伶,《清末小說與社會政治變遷(1895-1911)》。台北:大安出版社,1994年。
    鍾叔河編著,《走向世界:近代中國知識分子接觸東西洋文化的前驅者》。台北:百川書局,1989年。
    瞿君石,《青年之神:鄒容傳》。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7年。
    顏清湟,《星馬華人與辛亥革命》。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
    魏紹昌,《晚清四大小說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魏斐德(Frederic E. Wakeman)著,陳蘇鎮、薄小瑩譯,《洪業:清朝開國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2年。
    羅志田,《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
    羅志田,《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羅蘇文,《近代上海:都市社會與生活》。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顧頡剛等編,《古史辨》。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
    四、期刊、專刊、學位論文
    王正華,〈過眼繁華─晚明城市圖、城市觀與文化消費的研究〉,李孝悌編,《中國的城市生活》。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5年。
    王樹槐,〈康有為對女性及婚姻的態度〉,《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2期(1994年6月)。
    王爾敏,〈斷髮易服改元─變法論之象徵旨趣〉,《中國近代的維新運動─變法與立憲討論會論文集》。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81年。
    吳美琪,〈流行與世變:明代江南士人的服飾風尚及其社會心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7月。
    吳善中、黃蓉,〈淺論辛亥革命前夕狂飆突起的剪辮運動〉,《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2期(2002年3月)。
    巫仁恕,〈明代平民服飾的流行風尚與士大夫的反應〉,《新史學》,10卷3期(1999年9月)。
    巫仁恕,〈明清城市民變研究──傳統中國城市群眾行動之分析〉,台灣大學博士論文,1995年。
    李孝悌,〈從中國傳統士庶文化的關係看二十世紀的新動向〉,《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期(1990年6月)。
    李喜所,〈辮子問題與辛亥革命〉,《社會科學研究》,2001年6期。
    李達嘉,〈上海商人的政治意識和政治參與(1905-191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2期上(1993年6月)。
    李歐梵,〈「批評空間」的開創──從《申報》「自由談」談起〉,《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6年。
    李樹,〈髮式與民族心理〉,《青島教育學院學報》,1994年2期。
    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8期(1997年12月)。
    林維紅,〈清季的婦女不纏足運動〉,《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第2期(1975年6月)。
    林麗月,〈衣裳與風教─晚明的服飾風尚與「服妖」議論〉,《新史學》,10卷3期(1999年9月)。
    邱巍,〈辛亥革命後的「剪辮易服」潮〉,《史林》,2000年2期。
    金觀濤、劉青峰,〈新文化運動的另一種圖像〉,收於政治大學文學院編,《五四運動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政治大學文學院,2000年。
    金觀濤、劉青峰,〈新文化運動與常識理性的變遷〉,《二十一世紀》,1999年4月號。
    陳生璽,〈清末民初的剪辮子運動〉,《渤海學刊》,1995年第3、4期。
    陳高華,〈元代的巫覡與巫術〉,《浙江社會科學》,2000年2期。
    張小虹,〈魯迅的頭髮〉,《聯合文學》,2002年4月號。
    張小虹,〈現代性的小腳:文化易界與日常生活踐履〉,馮品佳編,《通識人文十一講》。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4年。
    張松祥、龔鵬,〈剪辮風潮與反清革命〉,《雲夢學刊》,第23卷第6期。
    梁其姿,〈心態歷史〉,《史學評論》,期7(1984年4月)。
    楊念群,〈從科學話語到國家控制─對女子纏足由「美」變「醜」歷史進程的多元分析〉,汪民安主編,《身體的文化政治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
    楊念群,〈邊界的重設──從清末有關「採生折割」的反教話語看中國人空間觀念的變化〉,王德威、陳平原、商偉編,《晚明與晚清:歷史傳承與文化創新》。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楊興梅,〈觀念與社會:女子小腳的美醜與近代中國的兩個世界〉,《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
    葉曉青,〈民族主義興起前後的上海〉,《二十一世紀》,1993年2月號。
    趙牧,〈漢代服妖透視〉,《遼寧教育學院學報》,1995年3期。
    熊月之,〈晚清上海私園開放與公共空間的拓展〉,黃克武、張哲嘉編,《公與私: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之重建》。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0年。
    熊月之,〈張園:晚清上海一個公共空間研究〉,《檔案與史學》,1996年6期。
    劉復生,〈宋代「衣服變古」及其時代特徵─兼論「服妖」現象的社會意義〉,《中國史研究》,1998年2期。
    黎志剛,〈想像與營造國族:近代中國的髮型問題〉,《思與言》,36卷1期(1998年3月)。
    鮑家麟,〈辛亥革命時期的婦女思想〉、〈秋瑾與清末婦女運動〉,《中國婦女史論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2年再版。
    蘇萍,〈清代妖術恐慌及政府的對策:以兩次剪辮謠言為例〉,《二十一世紀》(香港),2002年12月號。
    蘇雲峰,〈張之洞的中國官僚系統民主化構想──對張之洞的再認識〉,《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期8(1989年9月)。
    五、報刊、雜誌
    《人鏡畫報》,1907年。台北:中國研究資料中心重印,1967年。
    《大公報》,天津,1906~1913年。
    《中國日報》,1904年。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重印,1968年。
    《中國旬報》,1901年。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重印,1968年。
    《天民畫報》,1908年。《清代報刊圖畫集成》,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重印,2001年。
    《天鐸報》,上海,1911-1912年。
    《月月小說》,1906-1908年。
    《民立報》,1910-1913年。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印行,1969年影印。
    《民吁日報》,1909年。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重印,1969年。
    《民呼日報》,1909年。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重印,1969年。
    《民報》,1~8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印行,1968年影印。
    《民權報》,上海,1912-1913年。
    《民權畫報》,1912年。《清代報刊圖畫集成》,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重印,2001年。
    《北京白話畫圖日報》,1909年。《清末民初報刊圖畫集成》,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重印,2003年。
    《申報》,上海,1874~1913年。
    《江蘇》,1~12期,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印行,1968年影印。
    《神州日報》,上海,1907-1911年。
    《政治官報》,1907~1913年。
    《時報》,上海,1904~1912年。
    《浙江潮》,1~10期,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印行,1968年影印。
    《淺說畫報》,1909-1910年。《清末民初報刊圖畫集成》,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重印,2003年。
    《菊儕畫報》,1909年。《清末民初報刊圖畫集成》,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重印,2003年。
    《湖北學生界》,1~6期,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印行,1968年影印。
    《飛影閣畫冊》,1890年。《清代報刊圖畫集成》,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重印,2001年。
    《開通畫報》,1910年。《清末民初報刊圖畫集成》,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重印,2003年。
    《黃帝魂》,1903年。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印行,1969年
    《新聞報》,上海,1908~1911年。
    《新聞畫報》,1908年。《清代報刊圖畫集成》,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重印,2001年。
    《圖畫日報》,1909~1913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1999年。
    《圖畫新聞》,1908-1909年。《清代報刊圖畫集成》,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重印,2001年。
    《醒俗畫報》,1907年。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重印,2005年。
    《醒華日報》,1910年。《清末民初報刊圖畫集成》,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重印,2003年。
    《舊京醒世畫報》,1909-1910年。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重印,2003年。
    《點石齋畫報》,1884-1898年。廣州:廣州人民出版社重印,1983年。
    《警鐘日報》,1904年。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重印,1969年
    英文資料
    一、專書
    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91, Revised edition.
    Chang, Hao. Liang Chi-chao and Intellectual Transition in China, 1890-1907.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Chen, Jerome. China and the West: Society and Culture, 1815-1937. London: Hutchinson, 1979.
    Chow, Rey. Woman and Chinese Modernity: The Politics of Reading Between West and East.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1.
    Cohen, Paul A. China and Christianity: The Missionary Movement and the Growth of Chinese Antiforeignism. Taipei, Rainbow Bridge, 1972.
    Cohen, Paul A.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
    Cohen, Paul A. History in Three Keys: The Boxers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7.
    Dikotter, Frank. 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Fung, Edmund S.K. The military dimension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the New Army and its role in the Revolution of 1911. Canberra, Australi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1980.
    Gasster, Michael.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Revolution of 1911: the Birth of Modern Chinese Radicalism.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9.
    Henriot, Christian. Prostitution and Sexuality in Shanghai: A Social History, 1849-1949.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Hershatter, Gail. Dangerous Pleasures: Prostitution and Modernity in Twentieh-Century Shanghai.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7.
    Hershatter, Gail. The workers of Tianjin, 1900-1949.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Hsieh, Winston. Historiography of the Revolution of 1911. Stanford: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1975.
    Hsueh, Chun-tu ed.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the Chinese Revolution in 1911. New York: M. E. Sharpe, 1983.
    Hung, Chang-tai. Going to the people :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folk literature, 1918-1937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Hung, Chang-tai. War and popular culture: Resistance in modern China, 1937-1945.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4.
    Hunt,Lynn. Politics, Culture, and class in the French Revolu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Johnson, David. Nathan, Andrew J. and Rawski, Evelyn S. eds.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Kuhn, Philip A. 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erry, Elizabeth J. Shanghai on Strike: the Politics of Chinese Labor.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Rankin, Mary Backus. Early Chinese Revolutionaries Radical Intellectuals in Shanghai and Chekiang, 1902-1911.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Said, Edward W. Orientalism. New York: Vintage, c1978.
    Schoppa, Keith R. Blood Road: The Mystery of Shen Dingyi in Revolutio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5.
    Tilly, Charles.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8.
    Wakeman, Frederic E. Strangers at the Gate: Social Disorder in South China, 1839-1861.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6.
    Wakeman, Frederic E. The Great Enterprise: The Manchu Reconstruction of Imperial Order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Wright, Mary. China in Revolution: The First Phase, 1900-1913.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
    Ye, Xiaoqing. The Dianshizhai Pictorial: Shanghai Urban Life, 1884-1898.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3.
    Yeh, Catherine. Shanghai Love: Courtesans, Intellectuals, and Entertainment Culture, 1850-1910.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6.
    二、論文
    Bergère, Marie-Claire. “The Role of the Bourgeoisie.” in Mary Wrght ed. China in Revolution: The First Phase, 1900-1913. Yale Univ. Press, New Haven, 1968.
    Cohen, Paul A. “Christian Missions and Their Impact to 1900.” Denis Twitchett and John K. Fairbank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1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Esherick, Joseph. “1911: A Riview.” Modern China 2:2(1976).
    Hunt, Lynn. “Charles Tilly’s Collective Action.” in Theda Skocpol ed. Vision and Method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Thompson, E. P. “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English Crowd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in Dorothy Thompson ed. The Essential E. P. Thompson. New York: The New Press, 2001.
    Wyman, Judith. “The Ambiguities of Chinese Antiforeignism: Chongqing, 1870-1900.” Late Imperial China 18:2(Dec. 1997).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85153501
    9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5153501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5350101.pdf42KbAdobe PDF21584檢視/開啟
    15350102.pdf120KbAdobe PDF21143檢視/開啟
    15350103.pdf153KbAdobe PDF21339檢視/開啟
    15350104.pdf107KbAdobe PDF21148檢視/開啟
    15350105.pdf519KbAdobe PDF22744檢視/開啟
    15350106.pdf652KbAdobe PDF23872檢視/開啟
    15350107.pdf3340KbAdobe PDF23078檢視/開啟
    15350108.pdf1643KbAdobe PDF23678檢視/開啟
    15350109.pdf4188KbAdobe PDF24487檢視/開啟
    15350110.pdf312KbAdobe PDF21787檢視/開啟
    15350111.pdf281KbAdobe PDF22092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