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629256      Online Users : 55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宗教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3559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559


    Title: 霹靂布袋戲中「疏樓龍宿」的儒生形象研究
    Authors: 蔡志崙
    Tsai, Chih Lun
    Contributors: 林端
    Lin, Duan
    蔡志崙
    Tsai, Chih Lun
    Keywords: 霹靂布袋戲 疏樓龍宿
    Date: 2007
    Issue Date: 2009-09-17 17:03:02 (UTC+8)
    Abstract: 本研究為了深入了解疏樓龍宿的形象與意涵,採用社會學的角色理論,從疏樓龍宿的造型、行為與互動模式進行分析,並輔以訪問創作者以及戲迷作為輔助性資料。關於本研究之結果如下所述:
    一、疏樓龍宿儒生形象的探討
    1.造型以華麗為主,透過象徵高貴的紫色為基調並搭配「龍」元素,凸顯其地
    位與身份。
    2.行事呈現的形象有四個階段,分別是光明期、爭議期、黑暗期與融合期。
    3.行事產生的互動,具有人性本惡、率性而為、少主動、少涉世與利益考量的
    思想與原則。
    4.在創作者的理念裡,疏樓龍宿儒生形象不算顛覆,而是呈現文人真實的另一
    面。
    5.在戲迷的解讀下,喜歡的原因與影響不盡相同,共同的影響是對於「儒」字
    更加注意與敏感。
    6.疏樓龍宿的產生,實為生產者、戲迷、劇本與社會的相互影響與指涉。

    二、疏樓龍宿的儒生形象意涵。
    (一)宗教意涵
    1.「並存正邪」與「沒有絕對善惡」的特性反映了後現代宗教的特色。
    2. 商品化的疏樓龍宿,透過霹靂布袋戲文化工業的產製出現了「商業儒」,
    對於部分戲迷而言,其崇拜的心理狀態擬似宗教。
    (二)社會文化意涵
    1.當代社會多元文化價值並存,「疏樓龍宿」式的儒生形象沒有對與錯的問
    題。
    2.社會的進步有賴民眾的持續改造與努力,吾人當思考儒生在當代社會的定
    位,轉化成具有人文素養與關懷,以及批判思考與改善社會的知識份子,
    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Reference: 一、中文
    丁士芳(2000)。電視布袋戲「霹靂狂刀」之性別論述分析。淡江大學:大眾
    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中國時報浮世繪版(1997)。霹靂英雄大補帖:最喜愛的布袋戲人物。台北:
    時報文化。
    王先謙(1977)。荀子集解。台北:成文。
    王宇清(2000)。國服史學鉤沉。台北:輔仁大學。
    王振寰、瞿海源(2003)。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王偉俠(1955)。孟子教育學說。台北:復興書局
    王開府(1986)。儒家倫理學析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王樾(1993)。章太炎的儒俠觀及其歷史意義。載於俠與中國文化。台北:學
    生書局。
    平山貞(2000)。東洋紫-談紫根染法。載於國服史學鉤沈。台北:輔仁大
    學。頁86-101。
    江武昌(1990)。布袋戲簡史。民俗曲藝,67-68,88-126。
    江武昌(1999)。虎尾五州園布袋戲之流播與變遷。載於國際偶戲學術研討會
    論文集。雲林縣:縣立文化中心。頁336-348。
    吉見逸朗(2000)。談西洋紫-貝紫。載於國服史學鉤沈。台北:輔仁大學。
    頁102-104。
    牟宗三(1971)。生命的學問。台北:三民書局。
    牟宗三(1982)。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學生書局。
    林文懿(2001)。時空遞嬗中的布袋戲文化。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
    余英時(1992)。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台北:三民書局。
    宋丁儀(2002)。消費社會的閱聽人-以霹靂布袋戲迷為例。政治大學:新聞
    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德(1999)。開創布袋戲新紀元─論「霹靂布袋戲」的藝術成就。載於國
    際偶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雲林:雲林縣立文化中心出版。頁304-331。
    吳明德(2003)。台灣布袋戲的表演藝術研究-以小西園掌中戲、霹靂布袋戲
    為考察對象。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明德(2005)。台灣布袋戲表演藝術之美。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吳康(1967)。孔孟荀哲學(上)。台北:商務印書館。
    吳寧遠(1998)。後現代社會中的後現代宗教。載於宗教哲學,4(3),9-
    24。
    吳貞儀(2006)。台灣文化創意產業之國際化策略-以法藍瓷、雲門舞集、霹
    靂布袋戲為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專班碩士論文。
    呂理政(1991)。布袋戲筆記。台北:臺灣風物雜誌社。
    呂訴上(1961)。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出版社。
    李志夫(1998)。論宗教在新世紀所應扮演之角色。載於宗教哲學,4
    (3),1-8。
    李建弘(2007)。經典與實踐 : 當代臺灣讀經運動之硏究。政治大學:宗教
    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滌生(1991)。荀子集解。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李豐楙(2001)。禮生與道士:台灣民間社會中禮儀實踐的兩個面向。載於王
    秋桂、莊英章、陳中民編。社會、民族與文化展演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
    北:漢學研究中心。頁331-360。
    杜維明(2002)。我們的宗教-儒教。台北:麥田。
    洪盟凱(2002)。從史豔文到素還真:霹靂布袋戲之文化變貌。輔仁大學:大
    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榮杰(1996)。台灣布袋戲滄桑。史聯雜誌,28,53-95。
    周慶華(1993)。俠的神話性與社會功能-兼論俠的「出路」問題。載於俠與
    中國文化。台北:學生書局。
    房志榮編(1989)。宗教與人生(下)。台北:空中大學。
    林安寧編(1999)。雲州大儒俠史豔文-圖鑑典藏特集。台北:遠流。
    林保淳(1993)。從遊俠、少俠、劍俠到義俠-中國古代狹義觀念的演變。載
    於俠與中國文化。台北:學生書局。
    林茂賢(1990)。布袋戲簡史。民俗曲藝,67-68,53-67。
    林美慧(2004)。霹靂布袋戲人物上場詩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
    班碩士論文。
    邱坤良(1997)。台灣劇場與文化變遷。台北:臺原出版社。
    紀慧玲(2003)。一切從商業著眼的霹靂布袋戲。傳統藝術,27,21-27。
    徐志成(1998)。「五洲派」對台灣布袋戲的影響。台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
    士論文。
    廖文華(2000)。台灣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之行銷傳播策略個案研究。中
    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芳苑(1996)。探討臺灣民間信仰。台北:常民文化出版
    張瓊慧編(2003)。黃強華、黃文擇與霹靂布袋戲。台北:生活美學館。
    張瓊霙(2005)。霹靂布袋戲不死系之研究。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
    張正霖、陳巨擘譯(2006)。Victoria D. Alexander原著。藝術社會學:
    精緻與通俗形式之探索(Sociology of the arts : exploring
    fine and popularforms)。臺北市:巨流出版。
    張之滄 (1998)。後現代的宗教觀。載於宗教哲學,4(3),25-37。
    張春興(2003)。教育心裡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軒豪(2005)。本土文化產業的全球化—以霹靂布袋戲為例。交通大學:傳
    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疏樓西風(2007)。率性而為,悠然逍遙-一論儒門龍首疏樓龍宿。霹靂月
    刊,139,22-27。
    陳大齊(1958)。孔子學說論集。台北:正中書局。
    陳正之(1991)。掌中功名--臺灣的傳統偶戲。台北: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陳南要(1974)。儒宗神教考證。載於鸞友雜誌。頁33。轉引自鄭志明
    (1988)。台灣民間宗教論集。台北:台灣學生。頁92-93
    陳龍廷(1991)。黃俊雄電視布袋戲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
    陳龍廷(2007)。台灣布袋戲發展史。台北:前衛出版社。
    陳龍廷(1990)。電視布袋戲的發展與變遷。民俗曲藝,67-68,68-87。
    陳龍廷(1999)。布袋戲人物的政治詮釋。台灣風物,49(4),171-188。
    陳映真(1999)。知識份子12講。台北:立續文化。
    陳慧書(2004)。霹靂布袋戲中女性形象之演變(1986∼2002)。台灣師範
    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章太炎(1998)。章太炎學術論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傅錫壬(1993)。儒俠與道俠-兼論漢、唐的社會變動。載於俠與中國文化。
    台北:學生書局。
    馮世人(2006)。霹靂布袋戲產業鏈發展指標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
    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書吟(2007)。掌中春秋,百年癡迷——霹靂布袋戲迷文化。政治大學:新
    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玉玲(2005)。文化創意產業之智慧財產權管理與經營-以霹靂布袋戲為
    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光男(2000)。飛龍在天。載於龍文化特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頁
    16-23。
    黃春秀(2006)。細說台灣布袋戲。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強華(2005)。三教頂峰。台北:霹靂新潮社。
    黃強華(2006)。霹靂奇象劇集攻略本上卷。台北:霹靂新潮社。
    黃強華(2007)。霹靂造型達人書。台北:霹靂新潮社。
    黃榮堅、許宗力、詹森林、王文宇(2007)。月旦簡明六法。台北:元照。
    黃俊諭 (2007)。宗教商品化之探討-以佛乘宗大緣精舍為例。東海大學:
    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能揚(2001)。全球化時代裡的本土文化工業-以電視布袋戲為例。中正大
    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智偉(2008)。台灣傳統文化在資訊社會中的蛻變-以宜蘭布袋戲迷為例。
    佛光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楊新(1988)。試述龍和龍紋藝術的發展。載於龍的藝術。台北:台灣商務。
    頁10-19。
    鄭雁文(2002)。肖像人格與產品代言力之研究-以凱蒂貓與葉小釵為例。輔
    仁大學:應用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覃方明譯(1995)。Luckmann(1967)原著。無形的宗教:現代社會中的宗
    教問題(The invisible religion : the problem of religion
    in modern society)。香港 : 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出版。
    葉肅科、董旭英(2003)。社會學概論。台北:學富文化。
    董承文(1982)。孔孟荀教育思想。台北:著者發行。
    劉一德(2007)。霹靂布袋戲發展歷程解析。南華大學:出版與文化事業管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述先(2001)。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台北:立緒文化。
    劉真主編(1980)。師道新義。台中:明道文藝雜誌社。
    劉還月(1993)。風華絕代掌中藝-台灣的布袋戲。台北:臺原出版社。
    劉得臣(2007)。地方文化產業全球化:以霹靂布袋戲為例。南華大學:出版
    與文化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肅科、董旭英(2003)。社會學概論。台北:學富。
    蔡仁厚(1984)。孔孟荀哲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蔡仁厚(1990)。儒學的常與變。台北:東大圖書。
    蔡仁厚(2005)。新儒家與新世紀。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鄭志明(1988)。台灣民間宗教論集。台北:台灣學生。
    鄭慧翎(1990)。台灣布袋戲劇本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
    蕭承慎(2000)。師道徵故。台北:施大書苑。
    賴宏林(2001)。霹靂布袋戲之幻想主題批評─以「霹靂異數」為例。輔仁大
    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穆(1957)中國思想史。台北:中華文化會。
    閻韜(1994)。孔子與儒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謝佩螢 (2005)。台灣布袋戲之武俠敘事風格研究─以洲派媒體布袋戲為例
    。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謝宗榮(2003)。台灣傳統宗教藝術。台北:晨星。
    魏培賢(1997)。金光再現,生命回春。載於霹靂英雄大補帖:最喜愛的布袋
    戲人物。台北:時報文化。頁280-289。
    羅陵(2006)。劍子仙跡疏樓龍宿。霹靂月刊,127,22-26。
    傅佩榮(1993)。儒家哲學新論。台北市:業強出版。
    蘇鈴琇(2001)。影響台灣肖像商品之消費者滿意度及忠誠度之相關性研究-
    以霹靂布袋戲會員為考察對象。輔仁大學:應用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忠華編(2001)。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臺北市:巨流出版
    霹靂會月刊編輯部(2006)。臺灣意象NO.1 布袋戲show台灣。霹靂月刊,
    127,8-9。
    霹靂會月刊編輯部(2007)。儒:文武立身為君子,成仁行義任豪俠。霹靂月
    刊,139,2-27。
    霹靂會月刊編輯部(2007)。儒教淺論。霹靂月刊,139,38-41。
    霹靂會月刊編輯部(2004)。嗜血者。霹靂月刊,109,8-12。
    龔鵬程(1987)。大俠。台北市 : 錦冠出版。
    二、英文
    Goffman,E(1959).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Garden City, N.Y. : Doubleday.
    Mead, G. H. (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
    behaviorist. Chicago, Il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三、影視資料
    《霹靂九皇座》,50集。2003年11月-2004年4月。
    《霹靂劫之闍城血印》,26集。2004年4月-2004年7月。
    《霹靂劫之末世錄》,24集。2004年7月-2004年10月。
    《霹靂皇朝之龍城聖影》,40集。2004年10月-2005年2月。
    《霹靂劍蹤》,30集。2005年月-2005年6月。
    《霹靂兵燹之刀戟戡魔錄》,30集。2005年6月-2005年9月。
    《霹靂兵燹之刀戟戡魔錄II》,40集。2005年9月-2006年2月。
    《霹靂奇象》,40集。2006年2月-2006年6月。
    霹靂臺灣台。《霹靂英雄榜之三先天特集:疏樓龍宿》。2007年2月21號星
    期三晚上8點
    四、網站
    霹靂網:http://www.pili.com.tw/。
    霹靂創世錄:http://pilicreateworld.myweb.hinet.net/。
    霹靂網。素還真圖像。檢索日期:2008.06.01。
    取自http://drama.pili.com.tw/role/people.php?meng=su。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
    93156013
    9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3156013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宗教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013101.pdf109KbAdobe PDF21099View/Open
    013102.pdf121KbAdobe PDF21035View/Open
    013103.pdf131KbAdobe PDF21057View/Open
    013104.pdf108KbAdobe PDF2994View/Open
    013105.pdf288KbAdobe PDF21571View/Open
    013106.pdf415KbAdobe PDF22584View/Open
    013107.pdf671KbAdobe PDF22814View/Open
    013108.pdf306KbAdobe PDF21381View/Open
    013109.pdf162KbAdobe PDF21323View/Open
    013110.pdf253KbAdobe PDF22243View/Open
    013111.pdf359KbAdobe PDF2118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