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355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4014/145046 (79%)
造访人次 : 52067113      在线人数 : 91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宗教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3553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553


    题名: 從歷史足跡看巴宰族岸理社之宗教變遷:以埔里愛蘭地區的基督教化為例
    作者: 姚嘉音
    贡献者: 張珣
    姚嘉音
    关键词: 巴宰族
    岸理
    改宗
    宗教變遷
    日期: 2007
    上传时间: 2009-09-17 17:02:08 (UTC+8)
    摘要: 早期台灣屬於殖民社會,故宗教信仰的轉變往往伴隨著殖民者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宗教的形成與信仰的轉變在台灣這個小小的島上是多變的。就巴宰族而言,改宗的問題不僅僅是停留在現今族人所信仰的基督教這個小小脈絡中,改信漢人信仰也是一個事實,巴宰族人因著張達京與當時受清政府重用成為「官番」的關係,接受了漢人多方的洗禮,在宗教信仰上則包括了對土地公、媽祖信仰。巴宰族的宗教變遷是經過長時間的醞釀與社會環境影響所形成的現象,其包括了三個階段:一、原始信仰;二、漢人信仰;三、基督宗教信仰,本研究主要的重點問題即是巴宰族的宗教信仰變遷。
    經歷了漫長的時間與歷史演變,巴宰族在宗教信仰上呈現了三個明顯的宗教信仰階段,在這漫長的變遷階段裡由於不斷有新的文化、新的思想脈絡注入,使得巴宰族在短短的一百多年裡有了全新的面貌,更在這個世代裡成為一個完完全全接受西方基督宗教的族群。而巴宰族的基督教化就有如接受洗禮一般,舊的信仰被信徒們完全的捨棄,進而接受新的信仰,巴宰族人的生活是與信仰結合在一起的,不管是個人親身對基督教信仰的感受也好、日常生活遭遇到的事物變化也好、婚喪喜慶的儀式進行也好,亦或者對文化復興等事件的看法也好,我們都可以感受到基督教信仰的教導是伴隨著族人的生活一起存在的,也就是基督教信仰是與他們的生命一同活著的,對族人而言是一個他們正在信仰,並且相對於傳統文化的信仰,基督教信仰是一個活著的信仰。
    參考文獻: (一) 、史料
    〈受驗許可請願書〉《中縣文獻1》,台中縣:台中縣政府。
    丁紹儀,《東瀛識略》〈卷三˙學校〉,台灣文獻叢刊第二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頁29~30。
    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9月。
    江日昇,《臺灣外紀》,台北:眾文圖書,1979年3月。
    江樹生譯注,荷蘭東印度公司檔案,《熱蘭遮城日誌》,第一冊、第三冊,台南:台南市政府,2000年1月、2003年12月。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
    周鍾瑄,《諸羅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41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岸裡大社文書出版編輯委員會,《國立臺灣大學藏岸裡大社文書》,台北:國立臺灣大學,1998年3月。
    姚瑩,《東槎紀略》,台灣文獻叢刊第七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
    郁永河,《裨海紀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9月。
    張勝彥,《台中縣志》,卷二住民志第三冊,台中:台中縣政府,1989年9月。
    郭輝重譯,村上直次郎原譯,荷蘭東印度公司檔案,《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一、二冊,台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年。
    陳培桂,《淡水廳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
    程大學中譯,村上直次郎日譯,中村孝志校注,荷蘭東印度公司檔案,《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三冊,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0年。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9月。
    臺灣省立臺中圖書館編,《臺灣中部地方文獻資料(一)(二)(三)(四)(五)》,收於《臺灣文獻》第三十四卷第一期至第四期、第三十五卷第一期,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年3月-1984年3月。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台灣大租調查書》,台灣文獻叢刊第152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高宗實錄選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6月。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雍正硃批奏摺選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6月。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
    蔣毓英,《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
    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
    (二)、專書
    William James著,蔡怡佳、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台北:立緒文化,2003年。
    王世慶,張偉仁等編,《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彙編》,台北:環球,1977年。
    王學新譯,《埔里社退城日誌暨總督府公文類纂等相關史料彙編》,南投市: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4年。
    台南長老大會編,《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設教七十週年紀念寫真帖》,台南市:教會公報,2004年。
    必打里‧打宇(潘稀祺),《巴宰王國:岸裡社潘家興衰史》,台中:潘啟南派下家族,1999年。
    甘治士著,甘為霖英譯,李雄揮漢譯,《荷據下的福爾摩莎》,台北:前衛出版社,2003年,6月。
    甘為霖著,陳富國譯,《台灣佈教之成功》,台南:教會公報,2007年。
    白棟梁,《平埔族跡──台灣中部平埔族遷移史》,台北:晨星,1997年。
    伊能嘉矩,《台灣蕃政志》,台北:古亭書店,1971年。
    伊能嘉矩著、江慶林等譯,《臺灣文化志》,台中:臺灣省文獻會,1991年6月。
    伊能嘉矩,《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楊南郡譯註,台北:遠流,1996年9月
    伊能嘉矩,《台灣踏查日記》(上)、(下),楊南郡譯註,台北:遠流,1996年11月。
    朱麗娟、林鴻祐編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竹中會鯉魚潭(內社)教會設教一百二十六週年紀念特刊》,苗栗:鯉魚潭(內社)長老教會,1997年。
    安倍明義,《台灣地名研究》,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4月,三版。
    李亦園等著,《南澳的泰雅人:民族學田野調查與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之五,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63年。
    李亦園,《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1982年,4月。
    林文龍,《台灣中部的開發》,台北:常民文化,1998年5月。
    林秋香等編,《聖詩史源考》,台北:門徒出版社,1981年。
    林英津,《巴則海語》,台北:遠流,2000年,3月。
    林修澈,《平埔族的分布與人口》,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2年。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年,3月。
    洪敏麟整修,《臺灣省通志》,卷八同冑志,第一冊,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2年,6月。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一冊》,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0年4月。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年6月。
    洪麗完編撰,《台灣古文書專輯》(上)、(下),豐原: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
    洪麗完,《台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1997年6月。
    翁佳音,《異論臺灣史》,台北:稻鄉出版社,2001年2月。
    張炎憲、陳美蓉編,《台灣史與台灣史料(二)》,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2年9月。
    張炎憲、陳美蓉編,《台灣史與台灣史料》,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3年12月。
    張炎憲主編,《歷史文化與台灣(四)》,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1996年3月。
    張素玢,《苗栗鯉魚潭巴宰族史暨古文書匯編》,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7年。
    張勝彥,《台中縣志》,台中:台中縣政府,1981年。
    張隆志,《族群關係與鄉村台灣》,台北:台灣大學文學院,1991年6月。
    張耀錡,《平埔族社名對照表》,台中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1年。
    張耀錡,《臺灣省通志稿》卷八,同冑志,第一冊、第三冊,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5年。
    張耀錡,《台灣平埔族社名研究》,台中市:南天,2003年。
    莊英章、潘英海、翁佳音、詹素娟合編,《臺灣平埔研究書目彙編》,中研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資料叢刊1,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8年6月。
    郭春暉編著,《認識平埔族》,台南: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8月,二版。
    陳千武,《謎樣的歷史:台灣平埔族傳說》,台北市:臺原,1993年。
    陳立德、邵信慧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鯉魚潭(內社)教會設教一百三十週年紀念特刊》,苗栗:鯉魚潭(內社)基督長老教會,2002年,7月。
    陳炎正,《岸裡社史料集成》,豐原:豐原一週雜誌社,1979年。
    陳炎正,《豐原市志初稿》,豐原:豐原市公所,1983年。
    陳炎正,《新廣莊---一個台灣鄉村的社會發展史》,台中:台中縣詩學研究會,1984年。
    陳炎正,《臺中縣岸裡社開發史》,豐原: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86年,6月。
    陳炎正,《台中縣岸裡社開發史》,豐原: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86。
    陳炎正,《神岡鄉土志(三‧另冊)》,台中:台中縣葫蘆敦文教協會,1999年。
    陳俊傑,《南投縣埔里鎮平埔族現況調查報告書》,南投:南投縣立文化局,1997年,頁55-68。
    陳柔森編,葉婉奇譯,《重塑臺灣平埔族圖像 : 日本時代平埔族資料彙編. (1)》,台北:原民文化出版,1999年。
    陳秋坤、許雪姬主編,《台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田野研究室,1992年,12月。
    陳秋坤,《清代台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4年。
    陳秋坤、洪麗完主編,《契約文書與社會生活(1600-1900)》,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籌備處,2001年,4月。
    陳捷先,《清代臺灣方志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8月。
    曾仰如,《宗教哲學》,台北:台灣商務書局,1986年,頁39。
    程紹剛譯註,《荷蘭人在福爾摩莎(1624-1662)》,台北:聯經出版社,2000年10月。
    黃富三、古偉瀛、蔡采秀主編,《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12月。
    黃應貴主編,《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1986年10月。
    葉春榮主編,《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平埔族群與台灣社會大型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3年9月。
    詹素娟、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8月。
    臺灣教會公報週刊編輯,《臺灣古早教會巡禮》,台南:人光,1997年1月。
    趙令級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中部宣教130年史暨台中中會設教70年特刊》,台中市:基督長老台中中會,2003年。
    劉枝萬,《南投縣沿革志開發篇稿》,南投:南投縣文獻委員會,1958年1月。
    劉枝萬,《台灣中部碑文集成》,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劉枝萬,《南投縣志稿》,南投:南投縣文獻委員會,1971年。
    劉益昌等撰,《臺中縣開發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清水,中縣文化局,1993年。
    劉益昌、潘英海編,《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4月。
    劉還月,《尋訪台灣平埔族》,台北:常民文化,1995年12月。
    劉還月等,《我是不是平埔人DIY》,台北市:原民文化,2001年。
    潘大和,《平埔巴宰族滄桑史》,台北:南天,1998年4月。
    潘英,《台灣平埔族史》,台北:南天,1996年。
    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埔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6月。
    潘朝成、劉益昌、施正鋒合編,《台灣平埔族》,台北:前衛,2003年5月。
    潘繼道,《清代臺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台北:稻鄉,2001年4月。
    衛惠林,《埔里巴宰七社志》,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1年。
    鄧相揚著,《愛在福爾摩莎》,台中:星辰發行,2003年。
    賴永祥,《教會史話》(一)、(三)、(四),台南:人光,1990年4月、1995年8月、1998年2月。
    賴健祥編,《台中平原開發史研究會論文集》,豐原:民俗出版社,1991年。
    賴貫一,《認識台灣族群關係》,南投縣: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謝緯紀念青年營地,2000年。
    賴貫一編,《台灣土龍傳奇》,南投:台灣打里摺文化協會,2003年。
    賴貫一、程士毅,《阿霧安人的話語和腳蹤》,南投:台灣打里摺文化協會,2006年。
    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7月。
    瞿海源,《台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台北:桂冠,1997。
    (三)、論文
    1. 期刊、專著論文
    土田滋著、黃秀敏譯,〈平埔族各語言研究瑣記(上)〉,《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22期,1992年3月,頁9-22。
    土田滋著、黃秀敏譯,〈平埔族各語言研究瑣記(下)〉,《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23期,1992年6月,頁26-42。
    中村孝志著、許賢瑤譯,〈荷蘭統治下位於台灣中西部的Quataong村落〉,《臺灣風物》,第43卷,第4期,1993年12月,頁206-238。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等譯,〈荷蘭時代的台灣番社戶口表〉,《臺灣風物》,第44卷,第1期,1994年3月,頁197-234。
    王幼華,〈清代臺灣平埔族歌謠書寫研究〉,《興大人文學報》,第33期(上),2003年6月,頁213-259。
    石磊,〈馬蘭阿美族宗教信仰的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41期,1976年,頁97-127。
    伊能嘉矩著,陳麒譯,〈埔里社、林埔地方誌〉,《南投文獻叢輯》,第1期, 1955年,頁43-60。
    吳子光,〈一肚皮集˙卷十八˙番族〉,《中縣文獻2》,台中縣:台中縣政府,頁178~179。
    吳新榮,〈南縣地名沿革總論〉,《南瀛文獻》,第2卷,第1-2期,1954年9月,頁37-43。
    宋文薰、劉枝萬,〈貓霧薩社番曲〉,《文獻專刊》,第3卷,第1期,1952年5月,頁1-20。
    李壬癸、林清財,〈巴則海族的祭祖歌曲及其他歌謠〉,《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第3期,1990年,頁1-16。
    李壬癸〈台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台灣風物》,第42卷,第1期),1992年,頁233。
    村上直次郎著、許賢瑤譯,〈荷蘭人的番社教化〉,《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第6卷,第5期,2000年9月,頁86-94。
    林昌華,〈殖民背景下的宣教──十七世紀荷蘭改格宗教會的宣教師與西拉雅族〉,收於《「平埔族群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1994年。
    林美容,〈族群關係與文化分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9期,1990年,頁93-106。
    林英津,〈巴則海語-埔里愛蘭調查報告〉,《臺灣風物》,第39卷,第1期,1989年3月,頁182、186。
    施添福,〈臺灣歷史地理研究劄記(一) ──試釋土牛紅線〉,《臺灣風物》,第39卷,第2期,1989年6月,頁95-98。
    施添福,〈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9期,1990年6月,頁67-92。
    施添福,〈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以清代岸裡地域為例〉,收於黃應貴編,《空間、力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年,頁39-73。
    施添福,〈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變〉,收於潘英海、詹素娟編,《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頁301-332。
    洪秀桂,〈南投巴宰海人的宗教信仰〉,《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22期,1973年6月,頁445-509。
    洪麗完,〈清代台中移墾社會中「番社」之處境〉,《東海大學歷史學報》,第7期,1985年,頁243-273。
    洪麗完,〈關於梧棲鐘藏古文書的幾點觀察〉,《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14期,1990年,頁29-39。
    洪麗完,〈清代台中地方福客關係初探---兼以清水平原三山國王廟之興衰為例〉,《臺灣文獻》,第41卷,第2期,1990年,頁66~69。
    洪麗完,〈大安、大肚兩溪間墾拓史研究(一六八三~一八七四)〉,《臺灣文獻》,第43卷,第3期,1992年9月,頁165-260。
    洪麗完,〈一個中部拍宰族聚落的形成與變遷─以大社村為例〉,收於許雪姬編,《臺中縣建築發展──民宅篇》,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頁231-286。
    洪麗完,〈岸裡大社土官潘氏家族興替之考察──以鐘藏岸裡文書為中心〉,收於《中縣開拓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頁188-247。
    洪麗完,〈中部臺灣平埔族古神主:漢文化對拍宰族(Pazeh)的影響〉,《文化通訊》,第11期,1995年,頁28-29。
    洪麗完,〈大社聚落的形成與變遷(1715-1945):兼論外來文化對岸裡大社的影響〉,《臺灣史研究》,第3卷,第1期,1997年7月,頁31-96。
    洪麗完,〈「從日治時期大社庄之地權移轉看岸裡大社之遷徙活動」研究計劃〉,《臺灣歷史學會通訊》,第6期,1998年,頁63-66。
    洪麗完,〈檔案利用與平埔研究:以日治時期之戶籍舊簿為中心〉,《臺灣文獻》,第50卷,第1期,1999年3月,頁17-74。
    洪麗完,〈中部平埔族群之歷史與文化:以拍瀑拉族牛罵社與巴宰族岸裡大社為中心〉,收於臺中縣立文化中心委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執行,《「臺灣中部地區平埔族群文物資料館社會文化資源調查計劃報告書」》,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2000年,頁183-226。
    翁佳音,〈平埔族漢化史考略〉,《臺灣風物》,第34卷,第1期,1984年3月,頁1-27。
    翁佳音,〈被遺忘的台灣原住民史──Quata(大肚番王)初考〉,《台灣風物》,第42期,第4卷,1992年,頁145-188。
    張士陽,〈雍正九、十年台灣中部先住民反亂〉,《台灣近代史研究》,第6期,1988年,頁5-55。
    張炎憲,〈苗栗鯉魚潭巴宰族的古文書〉,《史聯雜誌》,第13期,1988年12月,頁15-20。
    張隆志,〈國家、區域與殖民現代性的建構:以十九世紀臺灣「番地」問題為例〉,國家與東台灣區域發展史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
    張耀焜,〈岸裡大社與台中平野之開發〉,《苗中彰三縣文獻》,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3月,頁140-164。
    曹永和,〈荷蘭時期臺灣史料介紹〉,收入張炎憲、陳美蓉主編,《臺灣史與臺灣史料》,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社,1993年12月,頁1-22。
    許雪姬主編〈一個中部拍宰族聚落的形成與變遷---以大社村為例〉,《台中縣建築發展---民宅篇》,豐原: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頁235~236。
    陳文德,〈胆曼阿美族的宗教變遷:以接受天主教為例〉,《中研院民族所集刊》,第88期,1999年6月,頁35-61。
    陳志榮,〈噶瑪蘭人的宗教變遷〉,收錄於潘英海、詹素娟編,《平埔族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頁79。
    陳炎正,〈岸裡社史話〉,《台灣風物》,第31期,第1卷,1981年,頁55-61。
    陳炎正,〈以岸裡社為例看台灣早期的開發〉,收於《台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台灣史蹟研究中心,1986年,頁135-148,。
    陳秋坤,〈番契、番大租‧原住民的傳統土地權利〉,《歷史月刊》,第10期,1988年11月,頁122-125。
    陳秋坤,〈平埔族岸裡社潘姓經營地主的崛起(1699-177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0期,1991年6月,頁1-35
    陳秋坤,〈十九世紀初期土地權外流問題──以岸裡社的土地經營為例〉, 收於《台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台北:中研院台灣史田野研究室,1992年,頁29-56。
    陳秋坤,〈潘頭家祭祖:清代臺灣富有熟番地主家族的家居和社會生活,1786-1825〉,發表於中研院台所主辦「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2007年12月20-21日。
    陳祥水,〈「公媽牌」的祭祀---承繼財富與祖先地位之確定〉,《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973年,頁141~164。
    陳進傳,〈臺灣古碑研究之回光復後顧〉,《臺灣文獻》,第39卷,第1期,1988年3月,頁195-202。
    程士毅,〈軍工匠人與台灣中部的開發問題〉,《台灣風物》,第44期,第3卷,1994年,頁13-49。
    程士毅,〈伊能嘉矩與平埔族研究〉,《中國民族學通訊》,第33期,1995年06月,頁53-60。
    黃宣衛,〈傳統社會與西洋宗教---三個台灣高山族的例子〉,《思與言》,第18卷第一期,1980年,頁101-115。
    黃宣衛,〈宜灣阿美族祭儀資料補遺〉,《臺灣風物》,第38卷3期,1988年9月,頁133-148。
    黃宣衛,〈宜灣阿美族的傳統kawas觀念〉,《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第26卷4期,1988年11月,頁341-354。
    黃宣衛,〈再談宜灣阿美族的kawas觀念〉,《臺灣風物》,第38卷4期,1988年12月,頁149-163。
    黃宣衛,〈宜灣阿美族的傳統adada觀念〉,《臺灣風物》,第39卷2期,1989年6月,頁125-140。
    黃炫星,〈埔里盆地群史地概觀〉,《台北文獻》,第45/46期,1978年,頁375-386。
    黃炫星,〈吳光亮與埔里社〉,《台灣文獻》,第32期,第4卷,1981年,頁206-212。
    黃富三,〈清代臺灣的土地問題〉,《食貨月刊》,第4卷,第3期,1974年6月,頁1-12。
    黃富三,〈清代臺灣移民的耕地取得問題及其對土著的影響〉(上),《食貨月刊》,第11卷,第1期,1981年4月,頁19-36。
    黃富三,〈清代臺灣移民的耕地取得問題及其對土著的影響〉(下),《食貨月刊》,第11卷,第2期,1981年5月,頁26-46。
    黃富三,〈清代臺灣土地開發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思與言》,第23卷第1期,1985年5月,頁18-22。
    黃富三,〈簡介岸裡社文書之史料價值──以臺大「岸裡社文書」為中心〉,收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編,《臺灣史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系,1993年9月,頁343-355。
    黃富三,〈岸裡社與漢人合作開發清代臺灣中部的歷史淵源〉,《漢學研究》,第16卷,第2期,1998年12月,頁61-78。
    黃應貴,〈Dehanin與社會危機:東埔社布農人宗教變遷的再探討〉,《考古人類學刊》,第47期,1993年,頁105-126。
    黃應貴,〈東埔社的宗教變遷:一個布農族聚落的個案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第53期,1983年6月,頁105-132。
    溫秋菊,〈巴則海族祭祖歌"ai-yan"初探〉,《藝術評論》,第9期,1998年10月 ,頁45-84期。
    溫秋菊,〈試探Pazeh音樂文化的綜攝--以一首臺語聖詩為例〉,《藝術評論》,第10期,1999年10月,頁25-60。
    溫振華,〈清代台灣中部的開發與社會變遷〉,《台灣師大歷史學報》,第13期,1983年6月,頁253-274。
    溫振華,〈清朝朴仔籬社遷移史〉,收於蒙藏委員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會編,《第二屆中國邊疆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1996年5月,頁265-275。
    溫振華,〈清代中部平埔族遷移埔里分析〉,《臺灣文獻》,第51卷,第2期,2000年6月,頁27-37。
    葉春榮,〈平埔族的人類學研究〉,徐正光、黃應貴主編,《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回故與展望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9年,頁91-142。
    詹素娟,〈清代台灣平埔族與漢人關係之探討〉,收於《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台灣史蹟研究中心,1986年,頁243-284。
    詹素娟,〈岸裡社群遷移活動研究之一:麻裡蘭社與鯉魚潭關係初探〉,收於《臺灣史研究暨史蹟維護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1990年,頁339-362。
    詹素娟,〈臺灣平埔族研究書目補篇〉,《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27期,1993年6月,頁90-97。
    詹素娟,〈平埔速寫〉,《山海文化雙月刊》,第5卷,1994年,頁3-6。
    詹素娟,〈從中文文獻資料談平埔族研究〉,《台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94年。
    詹素娟,〈詮釋與建構之間-當代「平埔現象」的解讀〉,《思與言》第34卷,第3期,1996年,頁45-78。
    廖漢臣,〈岸裡大社調查報告書〉,《臺灣文獻》,第8卷,第2期,1957年6月,頁1-5。
    劉斌雄,〈埔里巴則海族親屬結構的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6期,1973年12月,頁79-111。
    潘英,〈談臺灣平埔族的遷移〉,《臺灣文獻》,第43卷,第4期,1992年12月,頁277-301。
    潘英海,〈平埔族研究的困惑與意義──從邵式柏的博士論文「十七及十八世紀台灣拓墾中的漢番關係」談起〉,《台灣風物》,第37期,第2卷,1987年,頁39-53。
    潘英海,〈有關平埔族研究的西文文獻資料〉,收於莊英章主編之《台灣平埔族研究書目彙編》,台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1988年,頁83-133。
    潘英海,〈平埔研究的再思考與再出發──記「平埔族群研究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第1卷,第1期,1994年,頁166-170。
    衛惠林,〈巴宰族的親族結構〉,《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35/36期,1974年9月,頁1-11。
    衛惠林,〈從埔里巴宰七社的漢化史實看中華民族文化之匯聚整合程式〉,《中山學術文化集刊》,第27其,1981年,頁133-185。
    鄧相揚,〈平埔族古文書溯源〉,收於《台灣史研究暨史蹟維護研討會論文集》,台南:成功大學歷史系,1990年,頁375-425。
    謝繼昌,〈平埔族之漢化:台灣埔里平原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47期,1979年6月,頁49-72。
    謝繼昌,〈從埔番的式微來看台灣漢人的移民模式〉,《中研院三民所叢刊》,第8期,1982年,頁47-66。
    鍾幼蘭,〈「族群」與平埔研究〉,《中國民族學通訊》,第33期,1995年6月,頁61-74。
    鍾幼蘭,〈臺灣民間社會人群結合方式的構成與發展-以臺中縣神岡鄉大社村為例〉,收入莊英章、潘英海編,《台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三)》,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6年6月,頁109-144。
    簡史朗,〈埔里平埔族群的聚落形成〉,《山海文化》,第5期, 1994年,頁62-66。
    譚昌國,〈基督教教義、傳統文化與實踐初探:以東排灣拉里巴聚落臺版長老教會為例〉,《台灣宗教研究》,第4卷2期,2005年9月,頁113-158。
    2. 學位論文
    王志忠,〈埔里盆地聚落演化的歷史考察──三個民族、五個文化類型權力變動下的空間、社會現象〉,台中: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江孟芳,〈族群運動與社會過程-當代噶瑪蘭認同現象的分析〉,台北: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11月。
    何金山,〈秀巒村泰雅族的宗教變遷〉,台北:文化大學民族與華僑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沈文珺,〈清乾隆以前平埔族的自衛行動〉,台南:成大歷史所碩士論文,1995年。
    卓淑娟,〈清代台灣漢番關係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林本炫,《當代台灣民眾宗教信仰變遷的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林素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台灣原住民宣教之研究〉,台中:東海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林淑偵,〈萬金天主堂與平埔宗教變遷〉,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邱正略,〈清代台灣中部平埔族遷移埔里拓墾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5月。
    姜叡璟,〈排灣族宗教變遷中的生活實踐:以安朔村為例〉,花蓮:東華大學族群關係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姚麗香,〈台灣地區光復後宗教變遷之探討〉,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洪麗完,〈清代台中開發之研究(1683-1874)〉,台中:東海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張旭宜,〈台灣原住民出草習慣與總督府的理番政策〉,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張隆志,〈族群關係與鄉村台灣---一個清代台灣平埔族群史的重建與理解〉,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張環顯,〈清代「埔里」的開發〉,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張軒凱,〈宗教改宗的理性選擇分析---以基督教為例〉,台中:東海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中禹,〈從清乾隆朝岸裡社訟案看番漢糾紛的型態(1758-1792)〉,台北: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1月。
    程士毅,〈理番分府與岸裡社(1766-1786)〉,新竹: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黃煥堯,〈清代台灣番人與地方治安之關係---義番與番患之研究〉,台北:文化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楊熙,〈清代前期治台之撫民與理番政策的研究—康熙二十二年至道光二十二年〉,台北:政大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1982年。
    詹素娟,〈清代台灣平埔族與漢人關係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6月。
    詹素娟,〈族群、歷史與地域-噶瑪蘭人的歷史變遷〉,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1月。
    潘繼道,〈清代台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台中:東海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賴勝權,〈牛眠里:一個漢化的巴宰族村落〉,台北: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年。
    鍾幼蘭,〈族群、歷史與意義-以大社巴宰族裔的個案研究為例〉,新竹: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1月。
    (四)、英文書目
    Lofland, John, Doomsday Cult: A Study of Conversion, Proselytiz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faith .(N.Y.: Irvington Publishers,Inc. 1981)
    Mircea Eliade, Adams Charles J. eds The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New York : Macmillan. 1987)
    Rambo, Lewie R. Understanding Religious Conversion. ( New Haven, Conn.: Yale Unversity Press. 1993)
    Snow, David A. and Richard Machalek, The Sociology of Convers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0, 1984, pp.167-190.)
    Caroline, Ifeka-Moller, White Power: Social-Structural Factors in Conversion to Christianity, Eastern Nigeria, 1921-1966, Canadian Journal of African Studies, Vol. 8, No. 1.(1974), pp. 55-72.
    Staples, Clifford L. and Armand L. Mauss, Conversion or Commitment? A Reassessment of the Snow and Machalek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Conversion. Journal of the Scientific of Religion, 26(2), 1987, pp. 133-14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
    91156008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1560081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宗教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56008101.pdf44KbAdobe PDF21144检视/开启
    56008102.pdf627KbAdobe PDF21187检视/开启
    56008103.pdf679KbAdobe PDF21947检视/开启
    56008104.pdf735KbAdobe PDF22494检视/开启
    56008105.pdf1232KbAdobe PDF25559检视/开启
    56008106.pdf2452KbAdobe PDF29972检视/开启
    56008107.pdf2059KbAdobe PDF23205检视/开启
    56008108.pdf4365KbAdobe PDF24755检视/开启
    56008109.pdf702KbAdobe PDF22457检视/开启
    56008110.pdf695KbAdobe PDF21026检视/开启
    56008111.pdf727KbAdobe PDF23232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