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壹、 中文參考書目: 一、 理論 1. Chevrel, Yves著,馮玉貞譯,《比較文學》,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2. Freud, Sigmund著,汪鳳炎、郭本禹等譯,《精神分析新論》,台北市:米娜貝爾出版公司,2000年。 3. Wellek, Rene著,梁伯傑譯,《文學理論》,台北市:大林出版社,1977。 4. 王寧著,《文學與精神分析》,台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5. 今道友信著,崔相錄、王生平譯,,《存在主義美學》,瀋陽市: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6.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著,馮川、蘇克譯,《心理學與文學》,台北市:九大印行,1990年。 7. 朱立元著,《接受美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8. 朱剛著,《20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9. 伊麗莎白•弗洛恩德著,陳燕谷譯,《讀者反應理論批評》,台北市:駱駝出版社,1994年。 10. 沙特著,施康強譯,《薩特文學論文集》,合肥市: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年。 11. 宮城音彌著,李永熾譯,《精神分析導引》,台北市: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9年。 12. 伽達墨爾著,吳文勇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解釋學的基本特徵》,台北市:南方叢書出版,1988年。 13. 伽達墨爾著,洪漢鼎、夏鎮平譯,《真理與方法》,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14. 佛克馬、蟻布思合著,袁鶴翔、鄭樹森、張日昇、黃維樑、周英雄、陳清僑、梁錫華、陸潤棠合譯,《二十世紀文學理論》,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1987年。 15. 佛洛伊德著,楊韶剛譯,《佛洛伊德之精神分析論》,台北縣:百善書房,2004年。 16. 威廉•白瑞德著,彭鏡禧譯,《非理性的人─存在主義的現代面貌與傳統淵源》,台北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17. 周慶華著,《閱讀社會學》,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18. 侯立朝著,《現代俄蘇文學論》,台北市:楓林出版社,1977年。 19. 柳鳴九主編,《存在文學與文學中的存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年。 20. 姚斯、霍洛普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21. 唐真成著,《電子書》,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22. 泰瑞•伊果頓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23. 高宣揚主編,《存在主義》,台北市:遠流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24. 曹順慶等著,《比較文學論》,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25. 雷納•韋勒克著,梁伯傑譯,《文學理論》,台北市:水年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 26. 達利著,《藝術治療的理論與實務:精神分析、美學與心理治療的整合》,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5年。 27. 劉載幅著,《存在主義哲學與文學》,台中市:普天出版社,1967年。 28. 樂黛云著,《比較文學簡明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29. 學習譯叢編輯部編譯,《蘇聯文學藝術論文集》,北京:學習雜誌社,1954年。 30. 熊哲宏著,《心靈深處的王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台北市: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31. 羅勃C•赫魯伯著,懂之林譯,《接受美學理論》,台北市:駱駝出版社,1994年。 32. 龍協濤著,《文學解讀與美的再創造》,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3年。 33. 龍協濤著,《讀者反應理論》,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二、 傳記 1. 杜麗燕著,《尼采─重估一切價值的哲學家》,台北縣:水星文化事業出版社,2002年。 2. 馬克•斯洛尼姆著,吳興勇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3次愛情》,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3. 陳建華編著,《杜思妥也夫斯基傳》,台北市:業強出版社,1996年。 4. 楊耐冬譯註,《杜斯妥夫斯基語錄》,台北市: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 三、 歷史 1. 丁亞萍著,《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論》,台北市:幼獅文化出版社,1998。 2. 王錦厚著,《五四新文學與外國文學》,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89年。 3. 尹雪曼編篡,《中華民國文藝使》,台北市:正中書局,1975年。 4. 皮述民著,《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台北市:駱駝出版社,2003年。 5. 朱金順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6. 江增慶編著,《中國文學史》,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7. 李尚信主編,《歐美文學史》,遼寧:吉林大學出版社,1991年。 8. 李明濱著,《俄羅斯文化史》,台北市:亞太圖書出版社,2000年。 9. 李達三、羅鋼主編,《中外比較文學的里程碑》,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 10. 李毓榛主編,《20世紀俄羅斯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11. 宋如珊著,《從傷痕文學到尋根文學─文革後十年的大陸文學流派》,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12. 汪介之著,《白銀時代的俄羅斯文化─遠逝的光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年。 13. 弗•阿格諾索夫主編,石國雄、王加興譯,《白銀時代俄國文學》,南京:譯林出版社,1999年。 14. 周忠厚、鄒賢敏、印錫華、馮憲光主編,《馬克思主義文藝學思想發展史教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15. 周雪舫編著,《俄羅斯史─謎樣的國度》,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16. 周發祥、李岫主編,《中外文學交流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 17. 武士嵩著,《中俄共關係之評析》,台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 18. 威姆塞特著,顏元叔譯,《西洋文學批評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年。 19. 孟繁華、程光煒著,《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 20. 佛朗•霍爾著,張月超譯,《西方文學批評簡史》,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21. 凌宇、顏雄、羅成琰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湖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22. 姚海著,《俄羅斯文化之路》,台北市:淑馨出版社,1995年。 23. 亞蘭•伍德著,黃煜文譯,《俄國革命的源起》,台北市:麥田出版社,2001年。 24. 高中甫著,《歌德接受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3年。 25. 高爾基著,繆靈珠譯,《俄國文學史》,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年。 26. 陳正茂、林寶琮主編,《中國近代史》,台北縣:新文京開發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27. 陳玉剛主編,《中國翻譯文學史稿》,北京:中國對外翻議出版公司,1989年。 28. 陳思和著,《陳思和自選集》,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29. 陳思和主編,《當代大陸文學史教程:1949~1999》,台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30. 陳建華著,《20世紀中俄文學關係》,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 31. 許道明著,《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江蘇:江蘇文藝出版社,1995年。 32. 馬以鑫著,《中國現代文學接受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33. 馬龍閃著,《蘇聯文化體制沿革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34. 智量等著,《俄國文學與中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 35. 曹靖華主編,《俄蘇文學史》,北京: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36. 曹維安著,《俄國史新論─影響俄國歷史發展的基本問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37. 黃紀蓮著,《中蘇關係史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38. 彭瑞金著,《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台北市: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1年。 39. 葉水夫主編,《蘇聯文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40. 葉石濤著,《台灣文學的困境》,高雄市: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年。 41. 葉書宗、張盛發著,《錘子與鐮刀─蘇維埃文化和蘇維埃人》,台北:淑馨出版社,1991年。 42. 雷納•韋勒克著,楊豈深、楊自伍譯,《近代文學批評史》,上海市: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年。 43. 雷納•韋勒克著,劉讓言譯,《二十世紀西方文學批評》,杭州市:花城出版社,1989年。 44. 趙秋長、孟國華、王亞民編譯,《俄羅斯文化史》,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45. 劉心皇著,《現代中國文學史話》,台北市:正中書局,1971年。 46. 劉炳均編著,《俄國歷史概論》,台北市:茂昌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 47. 劉寧著,《俄國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 48. 劉增傑主編,《中國近世文學思潮》,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49. 劉寧、程正民著,《俄蘇文學批評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 50. 毆茵西著,《新編俄國文學史》,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51. 薛銜天,《中俄關係史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四、 評論 1. Gide, Andre著,沈志明譯,《陀思妥耶夫斯基》,台北市:國立編譯館,1997年。 2. 小林秀雄著,《杜斯妥也夫斯基小說論》,台北市: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3. 王兆徽著,《俄國文學論集》,台北市:皇冠文化教育獎助基金會:四季出版公司發行,1979年。 4. 王溢嘉編譯,《精神分析與文學》,台北縣:野鵝出版社,1985年。 5. 毛姆著,方瑜譯,《書與你:世界文學名著導讀》,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80年。 6. 毛姆著,宋碧雲譯,《世界十大小說家及其代表作》,台北市:志文出版社,2001年。 7. 巴赫金著,白春仁、曉河、周啟超、潘月琴、黃玫等譯,《文本、對話與人文》,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 8. 巴赫金著,白春仁、顧亞鈴等譯,《詩學與訪談》,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9. 卡特琳娜•克拉克著,語冰譯,《米哈伊爾,巴赫金》,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10. 以賽亞•伯林著,彭淮棟譯,《俄國思想家》,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年。 11. 尼娜•珀利堪•斯特勞斯著,宋慶文、溫哲仙譯,《陀思妥耶夫斯基與女性問題》,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12. 西蒙斯著,李省吾譯,《現代俄國文學》,台北市:華國出版社,1950年。 13. 列夫邱克著,吳澤林譯,《精神分析學說與藝術創造》,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 14. 杜斯妥也夫斯基著,楊惠君譯,《杜斯妥也夫斯基福音書》,台北市:城邦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 15. 李明濱著,《俄國近現代文學經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16. 李達三、劉介民主編,《中外比較文學研究》,第一冊﹝上﹞、﹝下﹞,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 17. 李震著,《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精神世界》,台北縣新莊市:輔仁大學出版社,1983年。 18. 沙特、卡繆同著,《從存在主義觀點論文學》,台北市:環宇出版社,1971年。 19. 沙特著,《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上海:上海譯文社,1988年。 20. 何懷宏著,《道德•上帝與人》,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年。 21. 吴立昌著,《精神分析與中西文學》,上海:學林出版社,1987年。 22. 弗里德連杰爾著,《陀思妥耶夫斯基與世界文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年。 23. 吳爾芙著,瞿世鏡譯,《論小說與小說家》,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90年。 24. 季星星著,《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的戲劇化》,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25. 杰克•斯佩克特著,高建平譯,《藝術與精神分析:論弗洛伊德的美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年。 26. 依琳娜•帕佩爾諾著,杜文鵑、彭衛紅譯,《陀思妥耶夫斯基論作為文化機制的俄國自殺問題》,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27. 邱慧齡撰,〈盧卡奇的現實主義文藝理論研究〉,碩士論文,台北市: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1991年。 28. 別爾加耶夫著,Attwater, Donald英譯,孟祥森中譯,《杜斯妥也夫斯基》,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 29. 別爾加耶夫著,邱運華、吳學金譯,《俄羅斯思想的宗教闡釋》,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 30. 別爾加耶夫著,陸肇明譯,《俄羅斯靈魂:別爾嘉耶夫文選》,上海市:學林出版社,1999年。 31. 別爾加耶夫著,董友譯,《自由的哲學》,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32. 別爾加耶夫著,汪建劍選編,《別爾嘉耶夫集》,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4年。 33. 別爾加耶夫著,雷永生、邱守娟譯,《俄羅斯思想》,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34. 肖錦龍著,《中西文化深層結構和中西文學的思想縱向》,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35. 周作人著,《藝術與生活》,台北市:里仁出版社,1982年。 36. 周伯乃著,《存在主義與現代文學》,台北市:立志出版社,1969年。 37. 周樹人、吳子敏、徐迺翔、馬良春著,《魯迅論文學與藝術》,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 38. 茅盾著,《世界文學名著雜談》,河北:百花文藝出版社,1980年。 39. 洛札諾夫著,鄭體武譯,《落葉集》,台北市:商鼎文化出版社,1999年。 40. 洛札諾夫著,李勤譯,《自己的角落:洛札諾夫文選》,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 41. 洛札諾夫著,雲路編譯,《母牛騎在將軍的頭上》,基隆市:亞細亞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 42. 威廉•哈本著,楊耐冬譯,《人類命運四騎士》,台北市:水牛出版社,1971年。 43. 胡日佳著,《俄國文學與西方審美敘事模式比較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44. 倪蕊琴主編,《列夫•托爾斯泰比較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 45. 高爾基著,冰夷等譯,《論文學續集》,北京:人民社會出版社,1979年。 46. 施義勝編著,《世界文學名著評選》,台南市:台灣教會公報出版社,1971年。 47. 馬爾科姆•瓊斯著,趙亞莉、陳紅薇、魏玉杰譯,《巴赫金之後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48. 馬馳著,《盧卡奇美學思想論綱》,長春市: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49. 陳惠玲編著,《陀思妥耶夫斯基》,台北市:國家出版社,1994年。 50. 陳慧著,《弗洛伊德與文壇》,廣州:花城出版社,1988年。 51. 程正民著,《俄國作家創作心理研究》,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0年。 52. 梅列日科夫斯基著,傅石球譯,《永恆的伴侶:梅列日科夫斯基文選》,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 53. 梅列日科夫斯基著,趙桂蓮譯,《先知》,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 54. 斯蒂芬•茨威格著,姜麗、史行果譯,《三大師》,台北市:米娜貝爾出版社,2000年。 55. 黃舜英譯,《世界文學名著總解說》,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M 56. 馮川著,《心靈的巨摯:杜思妥也夫斯基》,台北:牧村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57. 葉爾米洛夫著,滿濤譯,《陀思妥耶夫斯基論》,上海:新文藝出版社,1957年。 58. 鄔昆如著,《存在主義論文集》,台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 59. 維吉妮亞•吳爾芙著,《普通讀者》,台北:遠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60. 赫爾曼•赫塞著,李映萩譯,《讀書隨感》,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77年。 61. 赫爾曼•赫塞等著,斯人等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上帝》,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62. 蔡伸章譯著,《聖潔的靈魂》,台北市:志文出版社,1974年。 63. 蔡義忠著,《世界近三百年文學名著評介》,台北市:華視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64. 劉述先著,《文學欣賞的靈魂》,台北市:東大出版社,1977年。 65. 劉昌元著,《盧卡奇及其文哲思想》,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91年。 66. 劉昌元著,《文學中的哲學思想》,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67. 劉意青主編,《歐美文學論叢》,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 68. 魯迅著,《魯迅全集》,共十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69. 鄭振鐸著,《鄭振鐸全集》,共二十卷,河北: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年。 70. 盧卡奇著,楊恆達編譯,《小說理論》,台北市:唐山出版社,1997年。 71. 盧卡契著,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研究資料叢刊編輯委員會編譯,《盧卡契文學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 72. 盧那查爾斯基著,谷鷹譯,《關於藝術的對話》,北京:三聯出版社,1991年。 73. 盧那查爾斯基著,《論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 74. 盧那查爾斯基著,《藝術及其最新形式》,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年。 75. 盧那查爾斯基著,《關於藝術的對話》,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1年。 76. 錢穆著,《民族與文化》,台北市:素書樓文教基金會、蘭臺出版社,2000年。 77.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編輯部,《世界文學名著欣賞大典:小說》,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年。 78. 賴因哈德•勞特著,沈真譯,《陀思妥椰夫斯基哲學:系統論述》,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79. 霍夫曼著,王寧譯,《弗洛伊德主義與文學思想》,北京:三聯出版社,1987年。 80. 羅贊諾夫﹝洛扎諾夫﹞著,張百春譯,《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大法官」》,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年。 81. 蘇珊•李•安德森著,馬寅卯譯,《陀思妥耶夫斯基》,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82. 麗莎•克納普著,季廣茂譯,《陀思妥耶夫斯基與形而上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五、 其他 1. 田全金撰,《陀思妥耶夫斯基比較研究》,博士論文,復旦大學,2003年。 2. 陳信元著,《出版與文學─見證二十年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台北市:揚智文化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3. 陳俊斌撰,《台灣戰後中譯圖書出版事業發展歷程》,碩士論文,嘉義縣: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2002年。 4. 陳鳴樹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大典:1966-1994》,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 5.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中譯外文圖書目錄》,台北市: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2年。 6. 喬默主編,《中國二十世紀文學研究論著提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7. 張靜二編,《西洋文學在台灣研究書目1946-2000年》,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4年。 8. 劉家楨撰,《中蘇共「關係正常化」之研究﹝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九年﹞》,碩士論文,台北市:政治作戰學校,1990年。 貳、 英文參考書目: 1. Anderson, Susan Leigh. On Dostoevsky. Australia; Belmont, CA: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2001. 2. Baring, Maurice. Landmarks in Russian literature. New York: Barnes & Noble, 1910. 3. Becker, George Joseph. Master European realists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New York: F. Ungar Pub, 1982. 4. Bloom, Harold. Fyodor Dostoevsky`s Crime and punishment. New York: Chelsea House Publishers, 1988. 5. Bloom, Harold. Fyodor Dostoevsky`s crime and punishment. New York: Chelsea House Publishers, 1996. 6. Bloom, Harold. Fyodor Dostoevsky. New York: Chelsea House Publishers, 1989. 7. Breger, Louis. Dostoevsky: the author as psychoanalyst.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89. 8. Busch, Robert L. Humor in the major novels of F.M. Dostoevsky. Columbus, Ohio: Slavica Publishers, 1987. 9. Catteau, Jacques; translated by Audrey Littlewood. Dostoyevsky and the process of literary cre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10. Chapple, Richard. A Dostoevsky dictionary. Ann Arbor, Mich.: Ardis, 1983. 11. Conrady, Peter. Fyodor Dostoevsky.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 Macmillan, 1988. 12. Cox, Gary. Tyrant and victim in Dostoevsky. Columbus, Ohio: Slavica Publishers, 1984. 13. Cox, Gary. Crime and punishment: a mind to murder. Boston: Twayne Publishers, 1990. 14. Fanger, Donald. Dostoevsky and romantic realism: a study of Dostoevsky in relation to Balzac, Dickens, and Gogol.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5. 15. Gibian, George. Crime and punishment: the Coulson translation, backgrounds and sources, essays in criticism / Feodor Dostoevsky. New York: W.W. Norton, 1989. 16. Girard, Rene. Resurrection from the underground: Feodor Dostoevsky. New York: Crossroad Pub, 1997. 17. Guerard, Albert J. The triumph of the novel: Dickens, Dostoevsky, Faulkne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18. Jackson, Robert Louis. The art of Dostoevsky: deliriums and nocturnes.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1. 19. Jackson, Robert Louis. Dialogues with Dostoevsky: the overwhelming question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20. Jones, John. Dostoevsk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3. 21. Johnson, Leslie A. The experience of time in Crime and punishment. Columbus, Ohio: Slavica Publishers, 1985, c1984. 22. Kostalevsky, Marina.. Dostoevsky and Soloviev: the art of integral vis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3. Kroeker, P. Travis, Ward, Bruce K. Remembering the end: Dostoevsky as prophet to modernity.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2001. 24. Lloyd, John Arthur Thomas. Fyodor Dostoevsky. New York: Cooper Square Publishers, 1971. 25. Magarshack, David. Dostoevsky`s occasional writings. Evanston, IL.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97. 26. Malcolm V. Jones and Garth M. Terry. New essays on Dostoyevsky. Cambridge [Cambridgeshi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27. Murav, Harriet. Holy foolishnes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28. Murry, John Middleton. Poets, critics, mystics; a selection of criticisms written between 1919 and 1955. Carbonda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70. 29. Rowe, Willian Woodin. Dostoevsky: child and man in his works.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68. 30. Scanlan, James Patrick. Dostoevsky the thinker.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2. 31. Seduro, Vlagimir. Dostoyevski in Russian literary criticism: 1846-1956. New York: Octagon Books, 1981. 32. Shestov, Lev. Dostoevsky, Tolstoy, and Nietzsche. Athens: Ohio University Press, 1969. 33. Simmons, Ernest Joseph. Introduction to Russian realism: Pushkin, Gogol, Dostoevsky, Tolstoy, Chekhov, Sholokhov. Bloomington, Ind.: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65. 34. Steiner, George. 1985, c1959. Tolstoy or Dostoevsky: an essay in the old critici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5, c1959. 35. Terras, Victor. A history of Russian literatur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1. 36. Ward, Bruce Kinsey. Dostoyevsky`s critique of the west: the quest for the earthly paradise. Ontario, Canada: Wilfried Laurier University Press, 1986. 37. Wellek, Rene. Dostoevsky: a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62. 38. Yarmolinsky, Avrahm. Dostoevsky: his life and art. New York: Criterion Books, 1957. 參、 俄文參考書目: 1. М.М. Бахтин. Проблемы творчества поэтики Достоевского. Киев: NEXT, 1994. 2. Н.А. Бердяев. О русских классиках. Москва: Высшая школа, 1993. 3. Н.А. Громова. Достоевский. Москва: Аграф, 2000. 4. Карен Степанян. Достоевский в конце ХХ века. Москва: Классика Плюс, 1996. 5. В.И. Кулешов. Жизнь и Творчество Ф.М. Достоевского. Москва: Дет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1984. 6. Д.С. Мережковский. Л. Толстой и Достоевский. Вечные спутники. Москва: Республика, 1995. 7. Роберт Л. Бэлнеп. Перевод с английского Л. Высоцкого. Генезис 《Братьев Карамазовых》. С. Петербург: Академический проект, 2003. 8. В.В. Розанов. Собрание сочинений: О писательстве и писателях. Москва: Республика, 1995. 9. Сборник статей под редакцией Ю. Н. Караулова, Е. Л. Гинзбурга. Слово Достоевского. Москва: Азбуковник, 2001. 10. Г.М. Фридлендер. Достоевский: материалы и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С. Петербург: Дмитрий Буланин, 1996. 肆、 網路資源: 1. 智慧藏百科全書網:http://www.wordpedia.com。 2. 大英百科全書網路版:http://wordpedia.britannica.com/。 3. 〈梅列日科夫斯基的象徵主義與宗教思想〉,劉錦昌著:http://www.iscs.org.hk/article37.htm。 4. 「文化研究﹝culture studies﹞:中國與西方」:http://www.culstudies.com/default.asp。 5. Проблемы поэтики Достоевского, М.М.Бахтин:http://www.philosophy.ru/library/bahtin/01/。 6. ”КРИТИЧЕСКИЕ СТАТЬИ ПРО ДОСТОЕВСКОГО”:http://www.pereplet.ru/dostoevsky/kriti.html。 7. ”РУССКИЙ БИОГРАФ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http://www.rulex.ru/be.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