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014/145046 (79%)
Visitors : 52060169      Online Users : 60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新聞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3235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235


    Title: 倚坐歌仔戲窗口思索舞台上顛鸞倒鳳的成因
    Authors: 林沿瑜
    Contributors: 鍾蔚文
    方念萱

    林沿瑜
    Keywords: 反串
    坤生
    乾旦
    跨性別
    歌仔戲
    男扮女裝
    女扮男裝
    Date: 2007
    Issue Date: 2009-09-17 15:51:11 (UTC+8)
    Abstract: 論 文 摘 要
    「男扮女裝」或「女扮男裝」一直是舞台上表演方式的一種,從古至今始終如此。然而在舞台上性別角色看似得以自由轉換之際,其實舞台下的性別角色編派卻是僵化的。生理性別、社會性別、情慾性別其實有著線性的關係。
    本文希望理解現實生活中僵化的性別關係,如何創造、合理化、強化了演員在舞台上跨越性別的正當性,而所創造、合理化、強化的又是什麼樣類型的反串表演方式。
    「反串」涉及的不僅是「男串女」或「女串男」的差別,還涉及到在什麼樣的戲劇情境、什麼樣的性別模擬方式下的「男串女」以及「女串男」。
    「反串」的種類太多,因此很難窮盡觀察,但「歌仔戲」作為一個本土的「反串」劇種,其多變化的「變性」歷程足以提供思索台灣「反串」的起點,因為它不僅歷經了「男扮女」、「女扮男」時期,還經歷過了「男扮男、女扮女」。這種動態的過程可以提供思考「反串」的多樣型態如何因應著社會上的性別關係、劇種變化、表演體系或其它社會環境而改變,從而歸納出影響反串及其呈現的關鍵因素。
    歌仔戲提供了思考反串成因及其樣態的起點,其它的反串舞台呈現則可以進一步過濾歌仔戲所提供的解釋,從而得出更具說服力的結論。
    經由歌仔戲反串方式演變的探討,以及透過與其它反串方式的交互對照,本文於是得出了一張具歷史向度的反串圖像,同時把「男扮女」、「女扮男」的出現時機、搭配出現的戲劇類型做了清楚的交代。
    Reference: 中文部分
    山根勇藏(1930)台湾民族性百談。台北市:南天,初版。
    王志弘(1996)性別化流動的政治與詩學。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浩威(1996.11)是誰的慾望在流動?表演藝術,第48期。台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王展(2005.11.22)陰莖勃起硬度最重要。環球時報,第十版(性與愛)。
    王淑雱(1998)《奧蘭多》的文本與性別越界。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婉容(1998.6)布雷希特百年冥誕紀念專輯:用劇場革命—顛覆劇場世界和自己的革命家。聯合文學,第十四卷第八期。台北:聯合文學雜誌社。
    王墨林(1996.11)同性戀、扮裝、戲¬-「假前衛」與「真保守」之間的迷思。表演藝術,第48期。台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中國電影出版社編(1985)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II。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中國電影出版社編(1985)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IV。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片岡巖(1921)台灣風俗志。台北:南天。
    毛文芳(2006.12)一則文化扮裝之謎:清初〈楓江漁父圖〉題詠研究。清華學報,第三十六卷第2期。台北:清華學報社。
    尤靜慧、榮羽彌(2006)扮裝遊戲。台北:東立。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80)台灣省通誌。台北市:眾文。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92)連雅堂先生全集。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台灣慣習研究會編(1984)台灣慣習記事。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成令方(2004.5)都是異性戀父權惹的禍。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27期。台北:教育部。
    何恃東(2004)永恆的巨星:台灣電視歌仔戲四十年。台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
    何春蕤編(2003)跨性別。桃園縣中壢市:中央大學性╱別硏究室。
    何憶軒(2001.4.1)玉玲瓏看千遍也不厭倦。星報,第11版(解悶密碼)。
    呂訴上(1961)台灣電影戲劇史。台北:銀華。
    沈德符(1983)萬曆野獲編。台北:新興。
    邱坤良(1979.2)訪楊麗花 談歌仔戲。家庭月刊,第29期,1979年2月號。台北市:台灣電視公司電視週刊社。
    邱坤良(1992)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硏究。台北:自立晚報。
    邱坤良(1999.9)大眾表演文化的資料蒐集與研究—以戲院為中心。國史館「台灣史料的蒐集與運用」研討會論文。
    邱坤良(2001)陳澄三與拱樂社:台灣戲劇史的一個研究個案。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李瞻(1982)電視制度:兼論我國電視發展之方向。台北:三民。
    邱旭伶(1999)台灣藝妲風華。台北:玉山社,初版。
    邱靖宜(2005)邱心如及其《筆生花》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祖慈(1998)坤生與乾旦-戲曲中的反串。國立藝術學院劇場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疾編(1994)苦澀門與歡喜路:葉青的戲曲人生。台北:昌藝文化。
    李易修(2002)男聲女相:梨園戲中性別扮演的初步提問。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詠絮(1999)布萊希特的「史詩劇場」對台灣的影響-由觀看層面論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硏究所碩士論文。
    李曉萍(2002)穿越幽暗深谷?—析論蕾莘《金色筆記》中主角安娜之個性化過程。淡江大學西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玉杏(2003)《三言》之越界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孟芳(2001)台灣歌仔戲坤生文化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宇玲(2002)電視綜藝節目的反串性別文化。台北:華之鳳科技,初版。
    林良哲(1999.3)由落地掃到歌仔戲-日治時期歌仔戲發展過程初探。宜蘭文獻雜誌,第38期,宜蘭市: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林佳緣(2005)跨性別媒體再現與主體解讀之分析研究。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佳萱、顏健富(2004.5)扮裝現代,表演中國—記王德威在台大的一場演講。文訊,第223期。台北:文訊月刊雜誌社。
    林美容(1993)台灣人的社會與信仰。台北市:自立晚報。
    林勃仲、劉還月(1990)變遷中的台閩戲曲與文化。台北:台原。
    林國源(1998.6)布雷希特百年冥誕紀念專輯:從梅蘭芳到非亞理斯多德—布雷希特論中國劇場傳統。聯合文學,第十四卷第八期。台北:聯合文學雜誌社。
    林雅莉(2003.9)戲迷情人-任劍輝的反串演出與觀影形態。電影欣賞,第二十一卷第4期。台北: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
    林鋒雄主持(1988)宜蘭縣立文化中心台灣戲劇中心研究規劃報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林顯源(1994)淺論戲曲「現代戲」表演程式動作之未來發展方向。參見:林顯源個人網站(http://www.sheanyuan.idv.tw/)。
    林麗珊(2003)女性主義與兩性關係。台北市:五南,第二版。
    周來達(1998)中國越劇音樂硏究。台北:洪葉文化,初版。
    周華山(1995)同志論。香港:香港同志硏究社。初版。
    周華山(1997)後殖民同志。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初版。
    周象耕(2002)「乾旦」硏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
    周慧玲(1996.8)女演員、寫實主義、「新女性」論述-晚清到五四時期中國現代劇場中的性別表演。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四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周靜家(1998)觀看藝術—布萊希特劇場理論的重要貢獻。哲學與文化,第二十五卷第8期。台北市:哲學與文化月刊社。
    吳昊(2004)古裝、俠義、黃梅調。香港:三聯書店,初版。
    吳晉陽(2004.8)勇敢走出性別框框的男孩成長經驗-一位師院學生的成長經驗。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28期。台北,教育部。
    易慧慈(1999)扮裝的媒體再現之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施叔青(1985)台上台下。台北:時報文化。
    洪碧堂(1998.6)同性戀者男扮女裝反串者第三性公關相關問題的探討。社會福利,第136期。南投縣:臺灣省政府社會處。
    洪深(1935.8)我的打鼓時期已經過了嗎?良友畫報1935年8月號,第108期,第12-13版。上海:良友圖書。
    紀慧玲(1999)廖瓊枝:凍水牡丹。台北市:時報文化,初版。
    段愛娟(2003)阿莫多瓦電影中的敢曝美學。國立成功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如芳(1999.4.29)歌仔戲活字典-石文戶。自由時報,第39版。
    海峽兩岸歌仔戲學術硏討會編輯委員會(1996)海峽兩岸歌仔戲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論。台北市:文建會出版,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發行。
    畢恆達(2000.6.6)從葉永誌的死檢視男性特質。中國時報,第15版。
    徐亞湘(2000)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臺灣。台北:南天,初版。
    徐亞湘(2001)台灣日日新報與台南新報戲曲資料選編。台北縣中和市:宇宙。
    徐郁喬(1999)再現觀點的色情硏究:解讀A片「常識」。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硏究所碩士論文。
    徐慕雲(1977)中國戲劇史。台北市:河洛,初版。
    高珮瑜(2000)電影中的扮裝與女性觀眾主體性。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紹振(1998)論幽默邏輯的空白和錯位。漳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2期。中國:漳州師範學院。
    莫光華(1996)台灣歌仔戲論文輯錄。台中市:台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初版。台南文化,第五期,華農生。
    陳玉慧(1998.6)布雷希特百年冥誕紀念專輯:布雷希特,生日快樂!聯合文學,第十四卷第八期。台北:聯合文學雜誌社。
    陳芝宇、林曉娟(2003.12.02)藝霞歌舞團—沒落的台灣寶塚。星報,第12版(娛樂夢公園)。
    陳彥仲等(2003)台灣的藝陣。台北縣新店市:遠流。
    陳芳明等編(1998)張深切全集:里程碑—又名黑色的太陽(上),卷一。台北:文經出版社。
    陳香(2006)台灣竹枝詞選集。台北:商務,初版。
    陳惠雯(1999)大稻埕查某人地圖:大稻埕婦女的活動空間近百年來的變遷。台北縣蘆洲市:博揚文化,初版。
    陳惠雅(2004)百年扮裝:《奧蘭多》在服飾、社會、文學上對於性別與性色的搬演。國立成功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進傳等(2000)宜蘭本地歌仔:陳旺欉生命紀實。台北市: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陳耕、曾學文(1995)百年坎坷歌仔戲。台北:幼獅。初版。
    陳健銘(1987.1)老歌仔戲的春天—訪老藝人黃阿和先生。民俗曲藝,第45期。台北:民俗曲藝雜誌社。
    陳健銘(1989)野台鑼鼓。台北縣板橋市:稻鄉,初版。
    陳熙遠(2004.6)中國夜未眠-明清時期的元宵、夜禁與狂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五卷第二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陳擎耀(2004)夢幻泡影的虛幻樂園-談扮裝的內在需求與文化混成。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麗娟(2006.1.7-2006.1.13)小咪 閃亮的全才劇星。新台灣新聞週刊,第511期。台北市:本土文化事業。
    張小虹(1995)性別越界: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與批評。台北市:聯合文學出版,初版。
    張文輝(1998.10.07)反串秀對幼苗人格發展不宜 紅不讓、天才各罰九萬元。聯合報,第26版(影視廣場)。
    張玉法、張瑞德編(1990)《中國現代自傳叢書第二輯(六)〈自我演劇以來〉》。台北:龍文,初版。
    張宗尹(1991)相公-性別角色扭曲的一群。源遠學報,第四期。台北市:國防醫學院。
    張炳楠編(1971)台灣省通志。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張恆豪編(1991)台灣作家全集:張文環集。台北:前衛,初版。
    張庚、郭漢城編(1985)中國戲曲通史。台北市:丹青圖書公司。
    張凱瑩(2005)柯温愛《名為空缺之地》中女同志情慾與性別身分認同。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靄珠(2000.12)性別反串、異質空間、與後殖民變裝皇后的文化羨嫉。中外文學,第二十九卷第7期。台北:中外文學月刊社。
    梶原通好,李文祺譯(1989)台灣農民的生活節俗。台北市:台原,初版。
    梅紹武(1984)我的父親梅蘭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黃宗儀(1993)瓦解性別差異:女性主義論述中扮裝、雌雄同體、與女同性戀主義之重新嵌入。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秀錦(2000)祖師爺的女兒:孫翠鳳的故事。台北:時報文化,初版。
    黃得時(1993)評論集。台北縣板橋市: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黃雅勤(1999)日治時期之內台歌仔戲全女班。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雅蓉(1995)野台歌仔戲演出風格之研究。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嘉雯(2000)記憶、流浪、扮裝-消費社會的婚紗攝影空間研究。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曉晴(2006.6)試論《再生緣》孟麗君的自我實現-由女扮男裝談起。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第11期。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黃麗英(1994)解讀三台综藝節目短劇的性別論述。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硏究所碩士論文。
    焦季蘊(2002)論邱琪爾《九重天》與黃哲倫《蝴蝶君》之表演策略所呈現的性別與種族議題。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焦循(1909)花部農譚。清宣統元年(1909)南陵徐氏刊本。
    郭素瑜(2005.5)從「胡撇仔戲」看台灣歌仔戲的現代化。國立台南大學語文教育學系專題研究論文。
    曾永義(1988)台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台北:聯經,初版。
    曾永義(1977)說戲曲。台北:聯經,第二版。
    曾麗錦(1997)上下錯置的世界:《咆哮女郎》中的女扮男裝與嘉年華式的顛覆。國立中山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馨慧(2004)巾幗英雄之研究—從樊梨花出發。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黑珍珠口述,黃惑記錄(1998)反串藝人黑珍珠。台北:號角,初版。
    華農生(1978.5.20)漫談台灣戲劇。台南文化,第五期。台南市:台南市文獻委員會。
    達努巴克(2000.8)憶「玫瑰少年」—葉永鋕。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12期。台北,教育部。
    雷雅淳(2004)女性身體之幻化-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藝術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渡(1994)日據時期台灣新劇運動。台北:自立晚報出版。
    楊馥菱(1997)楊麗花及其歌仔戲藝術之硏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硏究所碩士論文。
    楊馥菱(1999)台灣歌仔戲。台北市:漢光文化。
    楊翠(1993)日據時期台灣婦女解放運動:以《台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台北市:時報,初版。
    葉淑娥(2000.04.22)如廁摔傷不治 學生死因可疑。中國時報,第八版。
    潘俠風(1992)京劇藝術問答。台北市:商鼎。初版
    駱正(2006)中國京劇二十講。台北市:聯經。初版。
    劉秀庭(1995.6)台灣第一苦旦-廖瓊枝專輯。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慧慈(2004)彩虹陰陽蝶:跨性別同志的心路歷程。台北市:問津堂出版。
    蔡祝青(2001)明末清初小說中男女扮裝之性別與文化意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秀庭(1995.6)台灣第一苦旦-廖瓊枝專輯。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劉美菁(2000)由劇團看高雄市歌仔戲之過去、現在與未來。台北縣深坑鄉:學海。
    劉瑞琪(2003.12)扮裝、變體與假面:辛蒂.雪曼的詭態諧擬。中外文學,第三十二卷第7期。台北:中外文學月刊社。
    劉瑞琪(2003.5)迫切地追尋女性觀者:辛蒂.雪曼的「無題電影停格」系列。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硏究,第15期。台北市:台灣大學人口與性別硏究中心婦女與性別硏究組。
    蔡祝青(2001.6)三言二拍中男女扮裝之性別與文化意義。婦女與兩性學刊,第12期。台北:台灣大學人口硏究中心婦女硏究室。
    蔡祝青(2004.10)雙性理想:試扮裝後的「郎才女貌」。婦研縱橫,第72期。台北:台灣大學人口與性別硏究中心婦女與性別硏究組。
    蔡昆奮(2004)許不了喜劇電影中的男性氣質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筱玫(2000)台北地區外台歌仔戲「胡撇仔」劇目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筱玫(2002.5)胡撇仔及其歷史源由。中外文學,第三十一卷第1期。台北:中外文學月刊社。
    魏徵等,鼎文書局編印(1975)隋書。台北:鼎文書局,初版。
    鍾傳幸(2004.10)一個坤生的自白。婦研縱橫,第72期。台北:台灣大學人口與性別硏究中心婦女與性別硏究組。
    關文蔚(1986)女扮男裝戲劇人生。台北市:暢流。
    羅紹平(2003.4.16)學生「性別錯亂」教局否認 指媒體報導都是陳年舊事 但基層教師反映確有類似情形。聯合報,B2版(台東縣新聞)。
    羅敬堯(2004)文化轉折中的酷兒越界:九○年代台灣同志論述、身╱聲體政治及文化實踐(1990—2002)。國立交通大學語言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碧(2005.1.7)中年男認定 硬漢才性福。自由時報。
    羅融(2000)寫眞集影像及其身體政治:媒體文本與閱聽人的性別建構與實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硏究所碩士論文。
    譚帆(1995)優伶史。上海:上海文藝。
    鏡涵(1952.6)台灣歌仔戲的由來及其變革。地方戲劇雜誌。台北:台灣地方戲劇協進會。
    藍劍虹(2002)回到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人作為一種技藝:現代戲劇表演美學的革新。台北:唐山,初版。
    嚴玉鳳(2001)電視談話性綜藝節目與性別反串之再現。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嚴明(1994)京劇藝術入門。台北市:業強,初版。
    英文部分
    高家萱(2005)When the Chinese Hua Mulan Turns into Disney`s Mulan:A Study on Translation and Transgreesion。靜宜語文論叢,第一卷第1期。台中:靜宜大學外語學院。
    Berger, John(1972)Ways of Seeing. England:Penguin.
    Butler, Judith(1999)Gender Trouble. New York:Routledge.
    Brecht, B. 張黎譯(1990)布萊希特論戲劇。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Clyde, A.(1992)Channels of discourse, reassembled : television and contemporary criticism. London : Routledge.
    Piddington, R. 潘智彪譯(1988)笑的心理學。廣東:中山大學,初版。
    網站部分
    中華戲曲網(http://www.dongdongqiang.com)
    台灣大百科全書(http://taipedia.cca.gov.tw/taipedia/html/howedit.aspx)
    林顯源個人網站(http://www.sheanyuan.idv.tw)
    維基百科全書(http://www.wikipedia.org)
    國家文化資料庫(http://nrch.cca.gov.tw/ccahome)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88451011
    9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8451011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新聞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51011101.pdf45KbAdobe PDF21133View/Open
    51011102.pdf91KbAdobe PDF21138View/Open
    51011103.pdf67KbAdobe PDF21158View/Open
    51011104.pdf60KbAdobe PDF21190View/Open
    51011105.pdf287KbAdobe PDF21642View/Open
    51011106.pdf602KbAdobe PDF24456View/Open
    51011107.pdf581KbAdobe PDF22310View/Open
    51011108.pdf431KbAdobe PDF21708View/Open
    51011109.pdf159KbAdobe PDF21477View/Open
    51011110.pdf208KbAdobe PDF21788View/Open
    51011111.pdf285KbAdobe PDF2210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