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321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822/144841 (79%)
造访人次 : 51788267      在线人数 : 48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新聞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3213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213


    题名: 無線電視組織變革之挑戰
    The Challenge of Wireless Television Organization Transformation - A case study of the visual and audio data office of Taiwan Television Enterprise
    作者: 何國華
    贡献者: 關尚仁
    陳清河
    黃新生




    何國華
    关键词: 組織變革
    組織文化
    流程變革
    內外在環境
    日期: 2002
    上传时间: 2009-09-17 15:48:22 (UTC+8)
    摘要:  本文以資料分析與深度訪談的方式,總共訪問了十一位台灣第一家電視台──台視員工,以瞭解面對內外在環境激烈挑戰下,台視視聽資料處在組織變革前後所發生的變化。本文主旨在說明台灣無線電視台在面對政治角力、有線電視瓜分市場、內部流程變革以及士氣變化對台視生存發展影響情形。研究結果顯示,受訪者均認為內部與外部環境變化,對台視影響已隨著收視率遽降與營收下滑而逐漸增強,高階經理人大幅異動與組織變革持續推動,更對台視傳統組織文化與人員士氣造成劇烈衝擊。台視過去四十年在政府保護下的獨佔與寡佔龐大利益隨著環境變異而改變,二千年總統大選結果台灣全面政黨輪替,媒體環境跟著重新洗牌,電視生態隨之調整,其中尤以政府掌握優勢股權的台視領導層變化最受矚目,新團隊繼任後重新定位台視為「多媒體、多頻道、多通路」的集團化發展,意圖打造台視媒體集團企圖不言可喻,於是擬定策略,全面進行組織變革,所獲回饋卻是高階經理人逐一中箭落馬,裁員減薪持續推動,收視率與營收則尚待提振的困境。
     本文雖然指出台視面對環境調整下的內外在矛盾衝突,但仍必須肯定無線電視台組織變革的必要性,只是變革方向的正確與否則待時間驗證。事實上,無線電視台組織變革討論至今尚未見具系統性研究,本研究之分析訪談不僅試圖填補過去研究的缺憾,也指出未來研究值得探討的方向。
    Through the method of data analysis and profound interview, this current study has interviewed eleven employees of Taiwan first television station - that is Taiwan Television Enterprise (TTV) in total to understand the visual and audio office changes of TTV that happen before and after the organization transformation under the intense challenge of external and internal environment. The purpose of the current study is to make a description of the changes affecting condition to TTV in facing political wrestling, the cable televisions that are divvying the market, internal procedures transformation and morale variation. The study result shows that the subjects think that the influence effect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towards TTV is growing stronger gradually along with the dropping of watching rate and gross earnings. The changes of the high-level managers by a wide margin and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organization transformation has caused intense impact to the traditional organization culture of TTV and employees morale even more. In the past four decades, under the government protection TTV has monopolized and was the only one who has the immense benefit, and this condition has changed along with the environment variation. The result of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 2000 has caused the political parties of Taiwan to take turns in governing, and the mass media environment also reshuffles follow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television ecology is adjusted according to it. Among them is the change of high-level managers in TTV of which the government is the largest stockholder, is receiving the largest attention. The incoming new team brings up the vision of “multimedia, multi-channel and multi-passageway”,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they have the intention to create Taiwan mass media group. Thus, they call the organization transformation into action on a large scale and the feedback they get is that one by one the high-level managers fall out of power, and the cutbacks in personnel and wages decrement is advanced continuously.
    Although this study has pointed out that the TTV is facing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tradiction conflict of environment adjustment, the importance of organization transformation is also undeniable. But the correctness of transformation direction still needs some time to verify. As a matter of fact, so far the organization transformation discussion of wireless television station still does not have systematic study. The analysis and interview of this current study not only attempts to make up the deficiency of the studies in the past, but also points out the discussion aspect that is worth to be studied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organization transformation, organization culture, procedures transformation,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參考文獻: 壹.中文書目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96年6月)。《中華民國無線電視年鑑》,第九輯,頁168-169。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98年6月)。《中華民國無線電視年鑑》,頁10-11。
    王瓊淑譯(1999)(Jeremy Hope & Tony Hope著)。《笑傲第三波》。台北:經典傳訊。
    司徒達賢(2000)。《管理挑戰新世紀》。台北:天下雜誌。
    台灣電視公司(2000年12月)。<廣告正收益與負收益高低差比較>。
    台灣電視公司(2001年6月)。<台視九十年度年中工作計劃檢討報告>。
    台灣電視公司(2001年12月)。<台視營運報告書>。
    台灣電視公司(2001年12月)。<視聽資料處九十年度各月銷售收入統計>。
    台灣電視公司(2002年4月)。<台視四十年>。
    台灣電視公司(2002年8月)。<台視八月擴大經營管理會報>。
    台灣電視公司(2002年9月)。<台視勞資會議>。
    台灣電視公司(2002年9月)。<視聽資料處短中長期事業目標>。
    台灣電視公司(2002年9月)。<台視九月擴大經營管理會報>。
    台灣電視公司(2002年9月)。<台視主管晨報>。
    台灣電視公司(2002年10月)。<台視2002年組織系統表>。
    台灣電視公司(2002年10月)。<台視十月擴大經營管理會報>。
    台灣電視公司(2002年)。<台視九十二年度工作目標研討報告>。
    江岷欽(1993)。《組織分析》。台北:五南出版公司。
    江李恩譯(1993)(Scott, Cynthia & Jaffe, Dennis著)。《未雨綢繆:處理組織中的變遷》。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
    朱璞瑄譯(2001)(Daryl Travis著)。《體驗品牌》。台北:城邦文化。
    李美枝(1987)。《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台北:大洋出版社。
    李茂政(1987)。《傳播問題大辯論》。台北:正中書局。
    李天任、藍莘譯(1995)(Roger Wimmer & Joseph Dominick著)。《大眾媒體研究》台北:亞太圖書。
    李秀珠(1996)。<有線電視產業升級與法規政策之研究>。政大廣電系廣電學術與實務研討會。
    李茂興等譯(1999)(Stephen P. Robbins著)。《組織行為》。台北,揚智文化。
    李明軒譯(1999)(Michael E. Porter著)。《競爭優勢》。台北:天下遠見出版
    汪濬祥譯(1999)(Michael J.Wolf著)。《娛樂經濟大未來》。台北:中國生產力。
    佐藤知恭著(2002)。《顧客忠誠經營》。蕭宏誠譯。台北:羿慧文化。
    吳 定(1984)。《組織:理論與技術》。台北:天一圖書公司。
    吳秉恩(1986)。《組織行為學》。台北:華泰書局。
    林維絹(1995)。<企業廣告主和綜合廣告代理商使用無線電視台與衛星電視台之媒體決策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如美譯(2002)(John P. Kotter著)。《領導人的變革法則》。台北:天下遠見出版。
    周旭華(2000)。《變革》。台北:天下文化。
    東森電視(2003年7月)。<東森電視海外行銷現況與策略>。
    洪明洲譯(1999)(Sharon M.Analysis著)。《現代競爭分析》。台北:華泰。
    徐聯恩譯(1996)(Ichak Adizes著)。《企業生命週期》。台北:長河出版社。
    席汝楫(1997)。《社會與行為科學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出版。
    許士軍(1991)。《管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許史金譯(2001)(Arthur Andersen Business Consulting著)。《知識管理推行實務》。台北:商周出版。
    陳鳳櫻(1991)。<行政組織變遷與策略之研究>。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珠等譯(1998)(Katherine Miller著)。《組織傳播》。台北:五南出版。
    陳正平譯(1999)(Schwartz E.I.著)。《數位達爾文》。台北:城邦文化公司。
    陳海鳴(1999)。《管理概論》。台北:華泰文化。
    黃新生(1994)。《電視新聞》。台北:遠流出版社。
    黃新生(1995)。《電視媒介管理》。台北:廣電基金。
    葉日武(1997)。《行銷學》。台北:前程企業。
    電視收視率(2002)。<尼爾森行銷研究節目收視率>。台北:尼爾森行銷研究顧問公司。
    虞有澄(1995)。《我看英代爾》。台北:天下文化。
    蔡承志譯(2002)(Douglas Rushkoff著)。《誰在操縱我們?》。台北:城邦文化。
    劉幼琍(1994)。《有線電視經營管理與頻道規劃策略》。台北:正中書局。
    劉幼琍(1997)。《多頻道電視與觀眾──九0年代的電視媒體與閱聽人的收視行為研究》。台北:時英。
    劉毓玲譯(2000)(Peter F. Drucker著)。《21世紀的管理挑戰》。台北:天下遠見。
    潘邦順譯(1999)(Patricia Hayes Andrews著)。《組織傳播學》。台北:風雲論壇出版。
    鄭明椿(2003)。《換個姿勢看電視》。台北:揚智文化。
    盧瑞陽(1993)。《組織行為:管理心理導向》。台北:華泰書局。
    賴國洲(2001)。<策略過程與企業內知識管理──為台視一級主管而寫>。台灣電視公司。
    關尚仁、彭芸(2003)。《新世紀媒體經營管理》。台北:雙葉書廊。
    貳.中文報紙、期刊
    工商時報(1996.3.21)。<徐旭東談企業改造>,21版
    工商時報(1997.7.27)。<張忠謀談企業文化>,2版。
    工商時報(2003.3.29)。<企業成功要素>,4版。
    大成報 (1997.4.29)。<有線電視普及率近八成>,4版。
    中央日報(1993.5.15)。<莊正彥接總經理>。
    中央日報(1995.8.5)。<陳重光交棒>。
    中央日報(1996.10.5)。<宋楚瑜約見李聖文>。
    中央日報(1996.10.5)。<宋楚瑜見莊正彥>。
    中央日報(1996.10.18)。<簡明景批業績>。
    中央日報(2000.5.9)。<台視股東會流產,鄭逢時遺憾>,19版。
    中央日報(2002.8.31)。<台視人事大調動>,第7版。
    中華日報(2000.8.13)。<詹春柏回任黨職>,15版。
    中國時報(1995.3.24)。<陳重光要求媒體還清白>。
    中國時報(1996.5.8)。<台視鋪設率太低>,22版。
    中國時報(2002.12)。<台視華視 一公一民>,6版。
    中國時報(2003.6.27)。<老大哥悄悄走近了>,A15版。
    民生報 (1998.3.10)。<台視人事案由中視發佈>,10版。
    民生報 (1998.5.15)。<綜藝節目最有觀眾緣>,15版。
    民生報 (1999.4.28)。<台視主管異動>。
    民眾日報(2000.1.20)。<澄社反對賴國洲>,4版。
    自立早報(1993.6.15)。<王家驊婉拒出掌省營事業>。
    自立早報(1995.10.17)。<台視頒發紅利感謝莊正彥>。
    自立晚報(1997.8.14)。<台視之戰,董事長之爭已成僵局>,2版。
    自由時報(1994.9.9)。<高清愿談企業經營>,9版。
    自由時報(1998.12.17)。<連戰談省府團隊>,2版。
    自由時報(2000.9.13)。<成立四跨部門改革小組,來勢洶洶>,2版。
    吳思華(1994)。<擺脫大包袱躍進>。企業策略座談精華,工商時報經營知識版。
    星報(2001.12)。<台視30天內優退百人>,3版。
    黃衍儀、張麗蕙(1999a)。<電視收視總檢討>,《廣告雜誌》,1999年2月,頁100-105。
    動腦雜誌(2001)。<無線度小月 有線急起直追>,編輯部,2001年7月,頁45-47。
    電子時報(1998.6.8)。<摩托羅拉人事政策>,2版。
    經濟日報(1998.7.17)。<施振榮談企業改造>,3版。
    經濟日報(1999.3.10)。<林信義看企業領導人>,3版。
    經濟日報(2002.6.16)。<台視老店新聞>,3版。
    經濟日報(2003.3.2)。<企業革新成為堅強團隊>,2版。
    經濟日報(2002.6.29)。<鄭優證實接掌台視>,6版。
    聯合報 (1998.4.11)。<台視總經理換人做>,4版。
    聯合報 (1999.3.15)。<李祖源去職風波>,4版。
    聯合報 (2000.6.21)。<台視高層人事延宕,鄭逢時:隨時準備交棒>,7版。
    聯合報 (2000.8.11)。<高層人事,賴胡配幾成定局>,2版。
    聯合報 (2000.8.13)。<治國談組織變革>,3版。
    聯合報 (2000.8.18)。<七行庫輔選>,4版。
    聯合報 (2000.8.19)。<董監事護航>,4版。
    聯合報 (2000.11.27)。<無線四台今年僅民視賺錢>,2版。
    聯合報 (2002.6.28)。<台視新舊任總經理交接>,4版。
    聯合報 (2002.8.13)。<40年來頭一遭,老三台同步虧損>,26版。
    聯合報 (2002.12.17)。<中視罕見人事大搬風>,26版。
    聯合報 (2003.6.23)。<張樹森,打拚八年有成>,D2版。
    聯合報 (2003.6.27)。<東森:機上盒砍一毛 就不做了>,D4版。
    參.英文書目
    Argyris C.(1982)”Rsasoning, learning and ac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oss.
    Barker, V. L. III and M.A. Monc(1994).”Retrenchment:Cause of turnaround or consequence of decline?”,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unal,15(5),pp.395-405.
    Barney,J.B.(1986)”Organizational Cultuer:Can It Be a Source of Sustainer Competitive Advantag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11,No.3,p.656-665.
    Cameron,K.S.,R.I. Sutton and D.A. Whetton.(1988)”Issres in organizational decline”. In K.S. Cameron,R.I.Sutton,and D.A.Whetton(eds),Readings in Organizational Decline,Haper & Row, Cambridge, MA,pp.3-19.
    Collin A. Carnell(1086)”Managing Stratgic Change”,Long Range Planning,Vol,19,No.5,P.105-115.
    Davenport,T.H.and Stoddard, D.B.(1993) “Reengineering: Business change of mythic Proportions”,MIS Quarterly,P.121-127
    Hammer, M and Champy, J.(1993), 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 New York,NY: Harper Business.
    Hannan M.T. & Freemann J.(1977) ,”The Population Ecology of Organization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82,p929-964.
    Hofer,C.W.(1980).”Turnaround Srategies,”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1(1).pp.19-31.
    Pettigrew,A.M.(1979)”On Study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s”, Administrative Quarterly,vol.24,p.507-581.
    Pfeffer, J. & Salanick, G.R.(1978)”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Harper & Row, New York.
    Robbins,S.P.(1990)”Organizational Theory-Structur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3th Edithion .
    Schein,E.H..(1992)”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Josse-Bass.
    Schweiger, D. L. Aand J.M. Ivancevitch(1985). “Human Resources: the Forgotten Factor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Personnel Administrator, 30:47-61.
    Tushman, M.LO’Rielly C.A.(1996),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s: Managing Evolutionary and Rvolutionary Change.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 38, No.4 Summer,pp.8-30
    Wiersema & Bantel(1993), “Top Mangement Team Demography and Corporate Strategic Chan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35:91-12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90941004
    9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941004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新聞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94100401.pdf14KbAdobe PDF2779检视/开启
    94100402.pdf19KbAdobe PDF2929检视/开启
    94100403.pdf21KbAdobe PDF2814检视/开启
    94100404.pdf35KbAdobe PDF21058检视/开启
    94100405.pdf53KbAdobe PDF21005检视/开启
    94100406.pdf22KbAdobe PDF2901检视/开启
    94100407.pdf320KbAdobe PDF21505检视/开启
    94100408.pdf43KbAdobe PDF2923检视/开启
    94100409.pdf71KbAdobe PDF2920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