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中文部分: 中共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 □1993/9 〈台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白皮書〉。上網日期:2003/7/1。 網址:http://www.gwytb.gov.cn/bps/bps_zgty.htm 2000/2 〈一個中國原則與台灣問題白皮書〉。上網日期: 2003/7/1。網址: http://www.gwytb.gov.cn/bps/bps_yzyz.htm 王振寰 1996 《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臺北:巨流。 1998 〈邁向常態化政治—台灣民主化中統理機制的轉變〉,收錄於林佳龍主編《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頁153-188。臺北:月旦。 王振寰/錢永祥 1995 〈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0期,頁18-55。 中華民國總統府 □□□q中華民國憲法〉。上網日期:2003/6/30。網址: □http://www.president.gov.tw/1_roc_intro/law_intro.html 工商時報 □□1997/05/30 〈戒急用忍 半數台商不認同〉,第2版社論。 中國時報 □1997/03/27 〈限制大企業登陸必須三思而行〉,第2版社論。 王爾敏、黃光國、賀允宜等 1996 〈民粹主義的歷史回顧與現代意義〉,《歷史月刊》98期,頁26-46。 文學批評資料庫 〈Michel Foucault-- (1926-1984)r。上網日期:2003/3/30。網址: http://www.eng.fju.edu.tw/Literary Criticism/postmodernism/foucaul t_thistory.html 正中書局 主編 1998□《傾聽人民的聲音—李登輝總統十年建樹 破舊立新》, 臺北:正中書局。 台灣政治網 〈貝隆-軍事威權領袖的典型〉。上網日期:2002/12/10。網址: http://www.twpolitics.com/who/index.asp?whoid=52 台灣促進和平文教基金會 2002/4/24出版〈法國總統大選歐洲憂慮〉。上網日期:2003/3/29。網址:http://www.peace.org.tw/Content.asp?Board=Fireline&ID=220 台灣社會研究編委會 1995 〈由新國家到新社會—兼論基進的台灣社會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0期,頁1-15。 民視新聞資料庫 □□1999/09/24〈官員勘災忙 災民痛徹心扉〉。上網日期:2003/06/18。 □□□ 網址:http://search.ftvn.com.tw/index.htm 江宜樺 1997□〈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國家認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5期,頁83-121。 1998 《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揚智。 2000 《新國家運動下的台灣認同》,收錄於林佳龍等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東西方學者的對話》,頁181-216,臺北:新自然主義。 2001□《自由主義的理路》,臺北:聯經。 1995/11/03 〈民粹主義與民主政治彼此互動:兩者可以互補也可以互斥,也顯示出民代政治失敗的警訊〉,《中國時報》第2版。 江俊霆 1999 《菲律賓柯拉蓉政權:民粹主義觀點分析》,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元鴻 1991 〈非人民—人民民主的想像〉,《當代》第66期,頁72-81。 朱建陵 □□ 2002/11/09 〈政治報告正式列入「三個代表」為江澤民奠定歷□□□□□□□ 史地位〉,《中國時報》。 李明勳 1997 《政治民粹主義之研究》,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威宜 1997 《新加坡華人遊移變異的我群觀:語群,國家社群與族群》,清華大學社會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登輝 □□1995 《經營大台灣》,臺北:遠流。 1995b 《經營大台灣新刊本》,臺北:遠流。 □□1999 《台灣的主張》,臺北:遠流。 李廣均 □□2000 〈有關戰後台灣民族主義社會性格的幾點思考〉,收錄於林佳龍主編《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頁111-146。臺北:月旦。 李鎨澂 1992 〈2002法國總統大選對其憲政發展之意義〉,《國家政策論壇》第二卷第6期,頁204-209。 呂亞力 1995 《政治發展》,臺北:黎明文化。沈宗瑞 呂建和 1996 《國族.神話:台灣國族認同之霸權論述》,輔仁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吳其諺 1993 〈假台灣人專輯〉,《島嶼邊緣》第8期,頁32-34。 邱貴芬 1997 《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臺北:元尊文化。 若林正丈 1989 《轉型期的台灣—「脫內戰化」的政治》,臺北:故鄉。 周玉蔻 □ 1993 《李登輝的一千天(1988-1992)》,臺北:麥田。 周怡倫 □□1995/08/23 〈場外示威抗議不斷□s眾喊話要警政署長內政部長□□□□□□U臺〉,《聯合報》第2版。 周陽山 1992 《學術與政治的對話》,臺北:正中書局。 1993 《自由憲政與民主轉型》,臺北:東大。 1998/05/20 〈李登輝—民粹威權的領航人〉,《中國時報》第11版。 周德禎 2001 〈邁向批判研究方案— Carlos A. Torres〉,《教育社會學通訊》第28期,頁10-14。 林火旺 〈多元主義和政治自由主義〉,《生命教育網網路大學》。上網日期:2003/3/13。網址: http://210.60.194.100/life2000/professer/linhowang/9PPoliticalL.htm#TWO 林佳龍 □ 1998 〈解釋台灣的民主化—政體類型與菁英的策略選擇〉,收 錄於林佳龍等主編《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頁87- 152。臺北:月旦。 2000 〈台灣民主化與國族形成〉,收錄於林佳龍等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東西方學者的對話》,頁217-266,臺北:新自然主義。 林新輝 □□1993/11/14 〈輔選談新黨 譬喻起爭議〉,《聯合報》第2版。 范□□ □□ 2003 〈政治轉型過程中的婦女運動:以運動者及其生命傳記背 景為核心的分析取向〉,《台灣社會學》第5期,頁133-194。 卓亞雄/何振忠 1990/03/23 〈結束六天集會□繨衈策^應紀念堂R坐學生撤離, □□□□□□發表聲明將成立「全國學生聯合會」,持續關切國 □□□□□□ 事〉,《聯合報》第1版。 紀慧君 □□ 1994 《我國元首論述中價值觀之呈現與轉變—民國39年到83年元旦文告之語藝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施懿珊 2002 《李登輝總統言論之戲劇觀/從柏克戲劇五因語藝觀點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漢君 2002/07/22 〈民粹主義與責任政治〉,《中央日報》。 倪炎元 1999 〈批判論述分析與媒介研究之初探—兼論其在華文媒介上的□□□□□ 應用〉,《傳播管理學刊》第一期第一卷,頁205-233。 2003 《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臺北:韋伯文化。 徐火炎 1999 〈李登輝情結的政治心理與選民的投票行為〉,《選舉研究》,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出版,第五卷二期,頁35-71。 徐宗懋 □□ 2002 〈中國大陸三十年的重大變化—從「十大」到「十五大」的歷史影像〉,《歷史月刊》,第176期,頁26-52。 孫紹誼 □1995□〈通俗文化、意識形態與話語霸權—伯明罕文化研究學派評 述〉,《當代》第114期,頁68-89。 容邵武 1993 《他者,認識暴力與後殖民想像》,清華大學社會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元宏 1996 〈民粹主義的歷史演變〉,《歷史月刊》98期,頁47-50。 高泉錫、鍾蓮芳 □□ 1995/08/23□〈國民黨十四全二次會昨揭幕 擁李反李陣營展開角力 總統候選人提名辦法 黨中央有意以舉手表決方式處理 反李陣營只李需為黨內分裂負責〉,《民生報》第20版。 許哲銘 □ 2000 〈Althusser意識型態國家機器與教育〉,教育社會學通訊第26期,頁26-31。 許蓉華編 □□1996□《細讀李登輝》,臺北:中央日報。 陶允正 1995/08/23□〈黨內亂象 李登輝指改革遭頑抗□肭□磪~交是爭取統 □□□□□ 一前應有的國際空間〉,《聯合報》第1版。 陳光興 1992 《媒體/文化批判的人民民主逃逸路線》,臺北:唐山。 陳其南 1992 《公民國家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臺北:允晨。 陳弘修□□ 2001 〈李登輝得不到諾貝爾獎台僑頒給他民主之父特別獎〉,《新新聞週刊》第765期,頁8。 陳素玲 □□1992/03/23□〈第一位台灣人總統□不管他怎麼做仍有四成民眾堅定 □□□□□□ 支持 「李登輝情結」難謂不在〉,《聯合報》第2版。 陳雪雲 1990 〈論媒介現實之論述分析〉,《社會教育學刊》第19期,頁135-167。 陳毓鈞 1997/06/17 〈告別民粹步向民主—越來越多人敢向當權者說不!〉 □□□□□□A《聯合報》第41版。 張正修 □ 1995/07/17 〈解剖李登輝情節〉,《民眾日報》第4版。 張茂桂 1993□〈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收錄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P國家認同》,頁233-278。臺北:業強。 張紫財 □□ 1994□〈生命共同體研析—李登輝總統治國理念初探(上)〉,《憲 政評論》第25卷11期,頁7-10。 1995□〈生命共同體研析—李登輝總統治國理念初探(下)〉,《憲 政評論》第26卷1期,頁4-10。 張景明 2002 《李登輝主政對兩岸關係的影響—以國家認同為例》,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榮哲 1995 〈遭逢「異己」—拉克勞與慕芙的「霸權與社會主義戰略」, 《當代》第105期,頁124-139。 張慧英 1999 《李登輝1988-2000執政十二年》,臺北:天下遠見。 張錦華 1997 《傳播批判理論》,臺北:黎明文化。 馬傑偉 1998 《電視文化理論》,臺北:揚智文化。 郭正亮 1998 〈李登輝現象:民主轉型與政治領導〉,收錄於《民主•轉型?台灣現象》,臺北:桂冠。 郭洪紀 □ 2002 《台灣意識與中國情結》,臺北:慧明文化。 郭瓊俐 □□2003/07/15 〈陳總統:沒有法也可以公投〉,《聯合報》第4版。 黃玉振、謝公秉 □□1995/09/01 〈國民黨總統初選李登輝得票率91.2□{時中常會今核□□□□□□ 備投票結果 李將提名連戰為副總統競選搭檔〉,《聯 合報》第1版。 黃光國 1995 《民粹亡台論》,臺北:商周文化。 黃庭康 2001 〈葛蘭西,國家權力與文化霸權〉,《教育社會學通訊》第28期,頁7-9。 黃秀端 □ □996 〈決定勝負的關鍵:候選人特質與能力在總統選舉過程云滬垠n性〉,《選舉研究》第三卷1期,頁103-136。 黃俊傑 2000□《台灣意識與台灣文化》,臺北:正中書局。游美惠 2000 〈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 《調查研究》第8期,頁5-39。 馮建三 1992 《資訊•錢•權:媒體文化的政經研究》,臺北:時報。 彭渰雯 1997 《基層社區女性的參政與賦權:臺北市現任女里長的參政經驗研究》,台大城鄉所碩士論文。 鄒□□ □□1992/03/29 〈民主轉型中的民粹危機 朝野若無法通過民粹主義的 考驗,可能難以避免民主的逆轉〉,《聯合報》第4版。 鄒景雯 2001 《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臺北:印刻。 楊 照 2000 〈走過威權與民意鋼索,李登輝時代主宰精神〉,《新新聞週刊》第585期,頁76。 2003 〈意義感迷惑的一年〉,《新新聞週刊》第826期,頁3。 楊金嚴 □□ 2003/07/16 〈馬英九:國家元首不能扭曲憲法 只諮詢性公投希 特勒時代辦最多 表達自己支持公投概念 但沒法源 也要辦公投 簡直大開民主倒車〉,《聯合報》第4版。 經濟部國貿局貿易資訊網 □□□q中華民國進出口貿易國名次表〉,《貿易統計資料查詢》。上網日 期:2003/5/19。網址: □□□http://cus.moeaboft.gov.tw/cgi-bin/pbisa60.dll/customs/uo_base 蔡宏明 □□ 1997□〈戒急用忍 台商既愛又怕〉,《投資中國月刊》第41期。 蔡英文 1997□〈認同與政治:一種理論性之反省〉,《政治科學論叢》□□□□□□期,頁51-83。 廖益興 1996□〈影響選民投票支持李登輝與否的因素〉,《選舉研究》□臚T卷2期,頁:187-210。 劉星雨 2002 〈法國大選啟示錄〉,《貿易雜誌》第102期,頁38-39。 劉添財 □□1997/12/26 〈學者:六年修憲四次 憲法權威淪喪〉,《中國時報》。 鄧志松 〈民主社會中的民粹運動—一個理論面的探討〉,《台大網路非同步教學課程》。上網日期:2002/5/15。網址: □□□http://ceiba.cc.ntu.edu.tw/demo_theo_prac/lessons/democracy_& □□□_populism.html 鄭穀雨 □□□q初論新政權和社會運動〉,《連結雜誌第三期政治評論》。上網 □□□暾薄G2003/1/15。網址: □□□http://linkage.ngo.org.tw/politicalreview/politicalreview0301.htm 盧建榮 1999 《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臺北:麥田。 錢永祥 □ 1999/11/20 〈自由主義vs.國族主義—兩種價值觀的反思〉,《中國時報》第11版。 蕭全政 1996 〈政治民主化與台灣的對外政策—一個中國原則的鬆解〉,《政治科學論叢》第7期,頁287-304。 蕭高彥 1996 〈共同體的理念:一個思想史之考察〉,《台灣政治學刊》 創刊號,頁257-294。 1997 〈國家認同、民族主義與憲政民主:當代政治哲學的發展與反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6期,頁1-27。 聯合報 1989/11/30 〈統獨問題:本報電話調查多數受訪者說目前不宜討論但民眾不論黨派、年齡、教育程度、省籍,多數又希望台灣最後能和大陸統一〉,《聯合報》第6版。 1994/04/22 〈接見法國憲法會議主席巴登特李總統:修憲堅持主權在民〉,《聯合報》第2版。 2000/05/16 〈李總統政績 七成四滿意 本土化與民主化最受肯定 領導風格五成七欣賞 處理兩岸關係滿意度五成多〉,《聯合報》第8版。 鍾振昇 1976 《花生農夫競選總統》,臺北:正中書局。 權淑薏 1996 〈十九世紀俄國的民粹主義運動〉,《歷史月刊》第98期,頁51-54。 英文部分: Althusser, Louis 1971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London: New Left Books. Alvarez, Rosio 2002 Confessions of an information worker: a critical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requirement discourse. Information and Organization, 12:85-107. Appleby, Joyce 1996 《歷史的真相》,薛 絢譯,臺北:正中。 Bass, Bernard M. & Stogstill, Ralph M. 1990 Bass & Stogdill`s Handbook of Leadership. New York: Free Press; London: Collier Macmillan. Berlin, Isaiah et al. 1968 To define populism,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 Vol. 3:137- 179. Best, Steven & Kellner, Douglas 1994 《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朱元鴻等譯,臺北:巨流。 Bourdieu, Pierre 1990 In Other Words: Essays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Canovan, Margaret 1984 Populis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99 Trust the people! Populism and the two faces of democracy. Political Studies, Vol.47: 2-15. De Cillia, R., Reisigl M., Wodak, R. 1999 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ies. Discourse & Society, Vol.10 (2): 149-173. Di Tella, T.S. 1997 Populism in twenty-first century,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 Vol.32: 187-200. Fairclough, Norman 1989 Language and Power. London: Longman. 1992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UK; Cambridge, MA: Polity Press. 1995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Longman. 1995b Media Discourse. New York: Arnold. 2000 New Labour, New Languag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Fairclough, Norman & Wodak, Ruth 1997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van Dijk (Ed.) Discourse as Social Interaction. Pp.258-284.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Flowerdew, John 1997 The discourse of colonial withdrawal: a case study in the creation of mythic discourse”. Discourse & Society, Vol.8 (4): 453-477. Foss, Sonja K.etc. 1996 《當代語藝觀點》,林靜伶譯,臺北:五南。 Foucault, Michel 1972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Translated by Smith A. M. Sheridan.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1, c1972. Fowler, R., Hodge, R., Kress G., and Trew T. 1979 Language and Control.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Fowler, Roger 1991 Language in the news: 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British pres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Geertz, Clifford □□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Basic Books. Hall, Stuart 1988 The Hard Road to Renewal: Thatcherism and the Crisis of the Left. London; New York: Verso. 1991 Postscript: Gramsci and Us, in Roger Simon, Gramsci’s Political Thought: An Introduction.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1997 The spectacle of the ‘Other’. In S. Hall (Eds),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Sage. Hammersley, Martyn 1997 On the Foundation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anguage & Communication, Vol.17 (3): 237-248. Hayward, Jack 1996 Elitism, Populism, and European Politics.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eine, Heinrich 1988 《論德國宗教和哲學的歷史》,海安譯,新店:穀風。 Hobsbawm, Eric 1990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dge, Robert & Kress, Gunther 1993 Language as Ideology. New York: Routledge. Hoffer, Eric 1981 《群眾運動》,且文譯,香港:今日出版社。 Jary, David & Jary, Julia 1998 《社會學辭典》,周業謙、周光淦譯,臺北:貓頭鷹。 Kazin, Michael 1995 The Populist Persuasion: An American History. New York: Basicbooks, A Division of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Kitching, Gavin 1989 Development and underdevelopment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populism, nationalism, and industrialization.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Laclau, Ernesto 1977 Political and Ideology in Marxist Theory. London: NLB. Laclau, Ernesto & Mouffe, Chantal 1985 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 towards a radical democratic politics. London: Verso. 1990 Post-Marxism without apologies. New 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of our time. London: Verso. Lasswell, Harold D. 1992 《政治:論權勢人物的成長、時機和方法》,鯨鯤•和敏譯,臺北:時報文化。 Levi-Strauss, Claude 1987 Anthropology and Myth: lectures, 1951-1982. Oxford: New York, NY: Blackwell. Magalhăes, M. I. S. 1995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gender relations in Brazil. Journal of Pragmatics, Vol.23: 183-197. Miller, David (Eds.) 1989 The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Political Thought. Oxford;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Ltd. Mumby, Dennis K. & Clair, Robin P. 1997 Organizational Discourse. in van Dijk (ed.) Discourse as Social Interaction. Pp.181-205.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Shils, Edward A. 1956 The Torment of Secrecy: The Background and Consequences of American Security Policies. Glencoe, IL: Free Press. Smith, Anthony 1987 State-Making and Nation-Building. in Hall, John A. States in History.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P.228-263. Taggart, Paul A. 2000 Populism.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Teo, Peter 2000 Racism in the news: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news reporting in two Australian newspapers. Discourse & Society, Vol.11 (1): 7-49. Thompson, John B. 1984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Ideolog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Tocqueville, Alex de 1994 《舊制度與大革命》,馮棠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Tuchman, Gaye 1978 Professionalism as an Agent of Legitima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28 (8): 106-113. van Dijk T. A. 1983 Discourse analysis: it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to the structure of new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3(2): 20-43. 1993 Principles of CDA, Discourse & Society, Vol.4 (2): 249-283. 1997 Discourse as Interaction in Society. in van Dijk (ed.) Discourse as Social Interaction. Pp.1-37. London: Sage. 2001 Principle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Wetherell,M.(eds.) Discourse Theory and Practice. Pp.300-317.London; Thousand Oaks; New Delhi: Sage. Weber, Max 1968 Economy and Society: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1978. Wiles, Peter 1969 A Syndrome, Not a Doctrine: some elementary theses on populism, in G. Ionescu and E. Gellner (Eds.) Populism: Its □□ Meanings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London: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Willner, Ann R. 1984 The Spellbinders: Charismatic Political Leadership.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Wodak, Ruth 1999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t the End of 20th Century. Research on Langua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Vol.32 (1-2): 185-193. Worsley, Peter 1970 The Concept of Populism. in G. Ionescu and E. Gellner (Eds.) Populism: Its Meanings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London: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Wood, Linda A. & Kroger, Rolf O. 2000 Doing Discourse Analysis: Methods for Studying Action in Talk And Text. London: S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