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295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4205/145239 (79%)
造訪人次 : 52680189      線上人數 : 30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教育學院 > 教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2953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2953


    題名: 新竹縣市國民中學教師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
    作者: 彭春蘭
    貢獻者: 湯志民 教授
    彭春蘭
    關鍵詞: 新竹縣市
    國民中學教師
    教師評鑑指標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2009-09-17 14:56:46 (UTC+8)
    摘要: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九十一年度碩士論文摘要
    論文名稱:新竹縣市國民中學教師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
    指導教授:湯志民博士研究生:彭春蘭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民中學教師評鑑理念內涵、理論基礎,了解新竹縣市教育人員對指標看法的差異,以建構新竹縣市國民中學教師評鑑指標。
    本研究以新竹縣市地區公立國民中學教育人員,包括校長、主任、組長、教師等為母群體, 以「新竹縣市國民中學教師評鑑指標調查問卷」為工具,以簡單隨機抽樣方式,對新竹縣市國中教育人員,抽取樣本893份,進行問卷調查。問卷資料採T考驗(T-Test)、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多因子變異數分析及雪費事後比較(Scheffe` Posterior Comparisons)分析等方法。獲得重要結論與具體建議如下。
    壹、重要結論
    一、獲致「國民中學教師評鑑」重要理念與內涵。
    二、國民中學教師評鑑的理論基礎包括「動機理論」、「學習型組織理論」、「績效責任理論」與「生涯發展理論」。
    三、新竹縣市國民中學不同「性別」與不同「組織參與」教育工作人員對整體指標體系看法沒有顯著差異。
    四、新竹縣市國民中學不同任教「地區」教育人員在「學生輔導」、「教學設計」及「專業態度」層面上有顯著性差異。
    五、新竹縣市國民中學不同「學歷」教育人員在「學生輔導」及「教學實施」層面上有顯著差異。
    六、新竹縣市國民中學不同服務「年資」教育人員在「教學設計」、「專業態度」層面有顯著差異。
    七、新竹縣市國民中學任教不同學校「規模」教育人員在「專業態度」層面上有顯著差異。
    八、新竹縣市國民中學不同「職務」的教育人員在「學生輔導」、「教學設計」、「專業態度」層面指標有顯著差異。
    九、新竹縣市不同類別教育人員對「新竹縣市國民中學教師評鑑指標」層面之間看法部分有差異。
    十、新竹縣市國民中學教師評鑑指標包括「學生輔導」、「教學設計」、
    「專業態度」及「教學實施」等四個層面,共計四十六個指標內容。
    貳、研究建議
    本研究依據文獻探討與問卷調查統計分析之研究結論,提出教師評鑑指標應用與教師評鑑相關研究建議如下:
    一、評鑑指標體系可做為國民中學教師平日工作自我檢核的依據。
    二、評鑑指標體系可做為國中教師年終工作績效考核應用。
    三、評鑑指標體系的應用需考量不同類別教師的觀點。
    四、評鑑指標體系可作為建立學校本位評鑑計畫依據。
    五、評鑑指標體系可作為師資師資培訓機構與教師在職進修課程設計的參酌。
    六、重視國民中學教師在「學生輔導」與「教學實施」層面指標內容的工作支持與知識能力需求。
    七、培養國中教育人員專業研究、學習分享、團隊工作及社區參與的觀念與行動。
    八、加強國民中學教師評鑑制度研究。
    九、加強國民中學教師評鑑制度研究
    十、繼續國民中學教師評鑑指標的研究。
    關鍵詞:新竹縣市、國民中學教師、教師評鑑指標。
    【abstract】This research aims to study the connotation and basic theory about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 evaluation.and to try to understand Hsinchu district teachers` different opinions on indexes system.Acorrding to the research material,we try to set up“Hsinchu`s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 evaluated indexes.”
    The members of this research is to rest on Hinchu district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members ,including principal、managers and teachers as mother body,simple draw 894 copies of questionnaire to be the investigation samples in total.
    This research uses “ a research questionnaire for hsinchu jumior high school teacher evaluated indexes“ as a tool.T-test,One way ANNOVA ,MANNOVA、Scheffe` Posterior Comparisons and Pearson correlation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information getting from the above mentioned tools. Important conclusions are obtained as follows:
    1. This research has gotton the important conceptions and connotations 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2. The basic theori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 evaluation include: motive theory ,learning organization theory,accountability theory and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3. The participating teachers from different sex and different organization show the some views on evaluation indexes.
    4. The teachers from different district show different views on some indexes about student counselling ,instruction designing and professional attitude items.
    5. The teachers from different academic background show differenf views on some indexs about student counselling and instruction practicing items.
    6. The teachers from different service years show differenf views on some indexs about instruction designing and professional attitude items.
    7.The teachers from different school scale show differenf views on some indexes about professional attitude item.
    8.The teachers from different funtion of office show differenf views on some
    I
    indexes about student counselling,instruction designing and professional attitude items.
    9.The teacher in different background elements still exist som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evaluation indexes.
    10.There are 4 items and 46 indexes in Hsinchu district’s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hich includes“student counselling”、“instruction design”、“professional attitude” and“instruction practicing”.
    According to above conclusions,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 as follows:
    1. The evaluation indexes system can be applied as the base of self-daily check of junior high school.
    2. The evaluation indexes system can be utilized as The evaluation indexes system can beth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annual assessment.
    3. The application of evaluation indexes system must consider the viewpoints from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teachers.
    4. The evaluation indexes system can be used as the foundation of school-based evaluation plan.
    5. The evaluation indexes system can be applied as the reference of teacher foster organization and on-job training curriculum design.
    6. School mast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on the demand of teachers` knowedge and ability about student counselling and instruction practicing
    7. To cultivate the concepts and motions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 research ,learning share ,teamw.rk and community.
    8. To enhance the research on teacher`s evaluation system.
    9. To keep on the research on the index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evaluation .
    Key words:Hsinchu county,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Teacher evaluation index.
    II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大甲高工(2002)。學校本位課程評鑑。2002年9月21日,取自http://xs3.tcsh.tcc.edu.tw/~jhy/new/index.htm
    王文科(1999)。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王長純(2001)。教師專業化發展-對教師的重新發現。教育研究,11,45-48。
    王淑莉(1998)。誰可以給教師打分數-教師專業評價與視導。師友,375,20-24。
    王淑怡(2002)。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效能指標之建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秋絨、李春芳、高強華、歐陽教、張德銳(1992年)。教師評鑑模式之研究(0017)。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方忠斌(2000)。國民中學教師對教師分級制度知覺之研究。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白亦方(1998)。國小教師新天地。臺北市:師大書苑。
    白雲霞(1995)。美國中小學教師專業階梯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全國教師會(2002)。讓教師評鑑來協助我們教師夥伴們。2000年6月11日,取自http://www.shjh.tpc.edu.tw/coMMite/report001/report_a/51.asp
    朱淑雅(1998)。國民小學教師效標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朱愛群(1997)。學習型組織意涵之探索。警學叢刊,27(5),44-46。
    余榮仁(2000)。學校本位教師評鑑制度之研究---評鑑者與被評鑑者間之反省性合作行動探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摘要],未出版。2002年9月30日取自「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http://datas.ncl.edu.tw/theabs/1/ (編號88NTNTC576007)。
    李允傑、邱昌泰(1999)。教育政策執行評估。臺北市:空中大學。
    李俊達(2001)。英美兩國的績效責任運動及其對我國中小學教育的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43,23-28
    李緒武(1993)。教育評鑑的意義與發展。載於伍振逐鷟主編,教育評鑑。臺北市:南宏。
    吳政達(1998)。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摘要],未出版。2002年4月25日,取自「全國博碩士論文」:http://datas.ncl.edu.tw/theabs/1/(編號87NCCU0332004)。
    吳政達(1999)。教師評鑑方法之探討(上)。教育研究月刊,83,107-112
    吳貞宜(2000)。中國大陸中小學教師職級制度探討及其對我國之啟示。國民教育研究期刊,8,229-249。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吳清山(1992)。大家一齊來關心學校教師會的成長。北縣教育,15,12-14。
    吳清山(1997)。教育名詞:學習型組織。教育研究月刊,10,18。
    吳清山(2001)。教育發展研究。臺北市:元照。
    呂錘卿、林生傳(2001)。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指標及現況之研究。教育學刊,17,45-64。
    林文正(2000)。高雄縣寶來國中教師專業評鑑計畫之擬定。2001年11月17日,取自http://www.nioerar.edu.tw/new/no5/59.htM/2001/12/31
    林天祐(2002)。教育指標。2002年9月20日,取自http://www.nioerar.edu.tw:82/basis3/29/a13.htM。
    林邵仁(2001)。我國高級中學後設評鑑指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幸台(1989)。我國國小教師生涯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教育學院輔導學報,12,265-297。
    林金蘭(2001)。國中英語教師教學效能評鑑之研究。國立高學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佩璇(2001)。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9(4),84-96。
    林榮彩(2002)。高雄市國小教師專業評鑑實施意見之研究[摘要]。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2002年7月26日,取自http://datas.ncl.edu.tw/theabs/1/「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編號90NTNT1626006)
    金樹人(1987)。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臺北市:天馬文化事業。
    邱昺富(2002)。我國工業類科職業學校行政管理與教師效能之相關研究[摘要]。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2002年11月22日,取自:http://datas.ncl.edu.tw/theabs/1/「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編號91NCUE1037016)。
    周志宏、陳舜芬(2000)。學林分科六法-教育法規。臺北市:學林。
    周談輝、林益昌(2001)。企業學習型組織建構之省思。2002年12月24日,取自http://www.tvc.ntnu.edu.tw/other/3.htm
    柯嚴賀(2001)。國民小學教師考績制度現況與改進之研究[摘要]。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2002年11月24日取自:http://datas.ncl.edu.tw/theabs/1/「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編號89NKNU0332026)。
    施鴻銓(2001)。國中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以屏東縣自然科教師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麥克利蘭(1966)。麥克莉蘭的成就動機理論。2003年2月20日,取自http://www.3rd56.coM/jingtai/glzh/guanlililun/Maikelilan.htM
    胡煉輝(2002)。教改宜採績效責任。中國時報2002年3月12日。2002年11月20日,取自http://ctnews.yaM.coM/news/200203/12/244167.htMl
    徐美惠(1996)。中等學校實習教師評鑑量表之發展研究。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敏榮(2002)。國民小學教師評鑑規準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國民教育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徐諶(2001)。建立教師新形象。師友,405,46-49。
    莊錦源(2000)。國民中學教師專業評鑑初探-以高雄市為例。民2003年4月7日,取自http://readopac.ncl.edu.tw/htMl/fraMe14.htM
    莊謙本(1999)。教育評鑑指標的建構。技術及職業教育,52,7-9。
    郭正田(2002)。臺中縣國小校長、教師對特殊教育教師評鑑意見調查之研究[摘要]。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2002年4月17日,取自:http://datas.ncl.edu.tw/theabs/1/「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編號90NTCTC576019)。
    郭昭佑(2001)。教育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國教學報,13,253-277。
    陳文隆(無日期)。政府責任制度的未來趨勢和審計的應對政策。2002年12月30日,取自http://www.audit.gov.tw/aud7data/193/P7.HTM
    陳玉佩(2000)。國民中學人權教育內涵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佩軒(2000)。大學學生評鑑教師教學之研究-以長庚大學管理學院為例[摘要]。長庚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2003年3月18日,取自:http://datas.ncl.edu.tw/theabs/1/「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編號88CGU00457036)。
    陳素秋(2001)。國民小學校長遴選指標建構之研究[摘要]。國立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2003年3月18日,取自:http://datas.ncl.edu.tw/theabs/1/「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編號89NCCU0631001)
    陳曼玲(2002,3月13日。)。教師績效新制各等級不設限。中央日報13版。
    陳順合(1999)。教師分級制度與教師待遇與升遷。2002年12月31日,取自http://www.nioerar.edu.tw/new/no5/5-9.htM
    陳聖模(1997)。國小教師對教師評鑑制度之態度研究。初等教育學報(臺南師範學院),10。2002年3月25日,取自http://www.iest.edu.tw/study/coMputer/1143/e4/www/909test.htm
    陳聖模(1998)。美國教師評鑑制度的發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教育研究(高師),6,175-189。
    陳麗珠、吳政穎(1999)。層級分析法(AHP)應用於國民教育補助政策公平效果評估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2(2)。2002年3月19日,取自http//www.epa.ncnu.tw/epioruM
    郭工賓(2001)。國民小學校長辦學績效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摘要]。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2003年3月18日,取自:http://datas.ncl.edu.tw/theabs/1/「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編號89NTPTC576047)
    郭昭佑(2001)。教育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國教學報,13,253-279。
    黃三吉(1998)。談教師評鑑。教育天地,96,37-40。
    黃光雄(1989)。教育評鑑的模式。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6)。中小學基本學力指標之綜合規劃研究。臺北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黃炳煌(2001)。教師專業素質之提昇。教師天地,113,5-20。
    黃振球(1990)。學校管理與績效。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淑馨(1997)。學習型學校之形成。國民教育,39(2),26-28。
    黃義良(2001)。淺談中小學教師生涯規劃。臺北市立師院國教新知,47(1),81-87。
    黃夢樑(2001)。我國科技大學學生評鑑教師教學現況之研究[摘要]。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2003年12月13日,取自:http://datas.ncl.edu.tw/theabs/1/「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編號89TIT00677029)
    黃耀輝(2002)。臺北縣國民中學實施教師教學評鑑制度可行性研究[摘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2003年12月13日,取自:http://datas.ncl.edu.tw/theabs/1/「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編號90NTNU0331011)
    教育部(1994)。國民中學教育目標。《國民中學課程標準》,1。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1995)。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願景。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1997)。防制校園暴力措施。2002年10月3日,取自
    http//:www.eje.ntnu.edu.tw/f-rule/f-MainfraMe.asp)
    教育部(1997)。中小學辦理法治教育實施要點。2002年10月3日,取自www.eje.ntnu.edu.tw/f-rule/f-mainframe.asp
    教育部(2000)。國民教育法規選輯。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1)。教育部公報,328,37。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2a)。教育部公報,326,40-41。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2b)。加強維護學生安全及校區安寧實施要點。2002年10月13日,取自http://www.eje.ntnu.edu.tw/f-rule/f-MainfraMe.asp
    傅木龍(1997)。英國中小學教師評鑑制度研究。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評鑑。臺北市:師大書苑。
    傅木龍(1998)。英國中小學教師評鑑制度研究及其對我國之啟示。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傅木龍(1999)。教師評鑑制度的來臨-在文化特性中建立制度。師友,381,14-19。
    傅木龍(2001)。啟航與前瞻-人權教育之契機與發展。學生輔導雙月刊,73,6-19。
    張定貴(1999)。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師,學生評鑑教師教學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張玲芬(1996)。美國華盛頓州教師評鑑制度改革。教育天地(85),62-65。
    張明輝(1997,12月)。中小學學校教育改革的願景。發表於中國教育學會主辦「教育改革與國家發展」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明輝(2002)。知識經濟時代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學校行政理念與措施。2002年2 月20日,取自
    http://web.ed.ntnu.edu.tw/~Minfei/artical/artical(schooladMin)-19.htM
    張春興(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振成(2001)。教師分級制度的探討。師友,405,16-18。
    張博堯(2001)。生涯發展中的終生學習。2003年7月29日,取自http://www.asia-
    張鈿富(1995)。臺灣地區教育指標建構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CS84-2413-h-0040002)。
    張鈿富(2002,11月)。教育政策評鑑與方法之探討。發表於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主辦第八次教育行政論壇論文集,新竹市。
    張德銳(1992)。教育專業,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德銳(1996)。美國教育改革中的重建學校運動。刊於黃政傑主編:各國教育改革動向。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德銳(1999):我國中小學教師分級制度可能面臨的問題與因應策略。2002年12月31日,取自http://www.nioerar.edu.tw/new/no5/5-9.htM/2001/12/31
    張德銳(2001)。對「教師專業素質之提升」一文之評論。2002年1月22日,取自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4/36.htMl
    張德銳、李俊達(2000)。美英兩國的績效責任運動及其對我國中小
    學教育的啟示。2003年4月8日,取自http://www.nioerar.edu.tw:82/basis3/43/a5.htM
    張瓊瑩(無日期)。終身學習與現代教師─從教育專業談中小學教師生涯發展。
    2002年12月30日,取自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educational/CareerWeb.htM。
    張豔華(2002)。建構中學教師專業評鑑指標之研究[摘要]。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2003年12月13日,取自:http://datas.ncl.edu.tw/theabs/1/「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編號90NKNU0036014)
    馮莉雅(2001)。國中教師教學效能評鑑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2003年12月13日,取自:http://datas.ncl.edu.tw/theabs/1/「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編號89NKNU0332002)
    湯志民(1988)。視導與評鑑。載於曾慧敏等人合箸,學校行政。高雄市:復文。
    湯志民(2002,11月)。臺北市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之評析。發表於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主辦第八次教育行政論壇論文集,新竹市。
    湯誌龍(2001)。澳洲維多利亞省中小學教師評鑑制度之研究。南港高工學報,5,9-31。
    游家政(1994)。國民小學後設評鑑標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深坑(1999)。我國實施教師職級制度可行性研究。2001年12月31日,取自
    http://www.nioerar.edu.tw/new/no5/5-9.htM
    詹至禹(1997)。教評會新聘良師的專業規準。中等教育,48(3),12-15。
    葉連祺(2001)。以階層分析法建構國民小學教師課物編排指標權重體系。初等教育學刊,9,75-112。
    鄭耀男(2002)。國中小教師的組織公民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學校組織公民行為模型初構[摘要]。國離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2003年4月22日,取自:http://datas.ncl.edu.tw/theabs/1/「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編
    號90NKNU0332036)。
    葉于釧(2002)。認識生涯教育。研習資訊,19,1,55-59。
    葉郁菁(1998)。英國督察體制之教師評鑑系統在我國可行性之初探。初等教育學報(臺南師範),11,365-382。
    劉安彥(1996)。評介「動機系統理論」與其應用。2002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nMh.gov.tw/edu/basis3/8/e000961.htMl。
    劉祐彰(2001)。生涯與專業的對話-談國中小教師分級。師友,405 ,12-16。
    劉寶貴(2003)。我國高職教師評鑑實施之研究[摘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2003年4月18日,取自:http://datas.ncl.edu.tw/theabs/1/「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編號91NTNU0037001)。
    劉慶仁(1999)。談教師績效責任。2002年1月22日,取自
    http://www.houstoncul.org/ecs/ecs99/ecs142.txt
    彼得聖吉(1995)。第五項修練。臺北市:天下文化。
    彼德聖吉等著,齊若蘭(1995)譯。第五項修煉-思考、演練與超越(實踐篇上)。臺北市:天下文化。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陽教、高強華、王秋絨、李春芳、張德銳(1992年,6月)。教師評鑑模式之研究。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臺北市。
    歐陽教、張德銳(1993)。教師評鑑模式的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2),90-100。
    盧增緒(1993)。教育評鑑的問題與趨向。載於伍振逐鷟主編,教育評鑑。臺北市:南宏。
    蔡培村(1999)。我國實施教師職級制度可行性研究。2002年12月31日,取自
    http://www.nioerar.edu.tw/new/no5/5-9.htM
    蔡書憲(2001)。平心靜氣談教師分級。師友,405,19-22。
    謝文全(1989)。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文景。
    簡江維(2001)。鏡子與管線──談「教師專業評鑑」。2001年12月31日,取自http://parents.yaM.org.tw/orgs/south/kau01/htM
    戴佑全(2000)。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教師對「學生評鑑教師教學」意見調查之研究。臺北市立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臺北市。
    魏惠娟、張明輝(2002)。打造學習型學校的四個W。2003年4月22日,取自http://web.ed.ntnu.edu.tw/~Minfei
    顏耀南(2002)。教師職業倦怠相關變項之後設分析研究[摘要]。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2003年4月22日,取自:http://datas.ncl.edu.tw/theabs/1/「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編號90CCU00331001)。
    羅清水(1999)。教師專業發展的另一途徑-教師評鑑制度的建立。研習資訊,16(1)。2002年1月22日,取自http://www.iest.edu.tw/issue/j1/v16n1/1.htM
    羅清水(2000)國小教師評鑑的理念與方法。國教學報,11,1-16。
    蘇永明(2001,11月)。英國教師評鑑標準及相關議題。發表於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主辦第八次教育行政論壇論文集,新竹市。
    蘇秋永(1995)。高中教師評鑑之研究-高中教師自我評鑑量表之發展。私立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蘇振平(2001)。政府績效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計畫書。2002年12月30日,取自http://www.hcu.edu.tw/paM/seMinar/PerforMance_ManageMent_seMinar.htM
    貳、英文部分
    Acland,J.W.(1992,Aprial).Cooperative School-Base Curriculum Evaluation:A Model in action.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rach Association,San Francisco,CA.
    Albama professional education personale evaluation program(2000).Retrieved
    November 25, 2002. from http//:www.alabaMapepe.coM/powerpoint/specialed.ppt
    Armstrong,S.R.(1988).Perceptions of principals and teachers toward mandated teacherevaluation.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9104022).
    Askling,B.(1991). Structural and organizational contexts of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meeting of the A
    merican Educational Reserach
    Association.(ERIC No. ED 355353)
    Ayers,J.B.(1989).Evaluating workshops and institutes.PracticalAssessment,
    Research&Evaluation,1(8).Retrieved September 3,2002 from http://ericae.net/pare/
    Beerens,D.R.(2000).Evaluating Teachers for Professional Growth: Creating a Culture
    of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an overview [Abstract]..(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436590.
    Berliner,M. (1994).Developmental stages in the lives of earlychildhood educators. In S. G. Goffin, & D. E. Day (Eds.) New perspectives in early childhood teacher education: Bring practitioners into debat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Bollington,R.,Hopkin,D.,&West,M.(1990).An Introduction to Teacher Appraisal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pproach.Villier House:London.
    Boyd,Ronald T.C.(1989).Improving teacher evaluations.practica assessment.
    Research & Evaluation, 1(7).Retrieved February 21,2002.from http://ericae.net/pare/getvn.asp?v=7&n=11
    Cuttance,P.(1990).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the management of quality in education.(EDS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33575)
    Garaway,G.B.(1995).Participatory evaluation.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21,
    85-102.
    Hedberg,B.(1981).How organization learn and unleanin:P.C.Nystorm&W.H.Starbuck(eds.):Handbook of organization design.London,1981,8-27.
    Iwanicki,E.F.(1990).Teacher evaluation for school improvement. In J.Millmanl.
    Retrieved.Februar 16,2002.from http://ericae.net/pare/getvn.asp?v=7&n=11
    Jaeger,R.(1978).About educational indicators. In L.S. Shulman (Ed.) 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6, 276-315.
    Johnstone,J.N.(1981).Indicator of education system.London:Kogan Pages Press.
    Joint Committe Standard for Education (1994)Program evaluation standard(2 nd ).Thound Oakes,CA:Sage.
    Mccolskey,W.,&Egelson, P.(1993).Designing teacher evaluation systems that support professional growth. Washington, DC: 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67662).
    McGreal,T.L.(1983).Successful teacher evaluation.Alex-andria,Virgini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North Carolina expeerience teacher summative evaluation system(2000).Retrieved
    November 26,2002, from http://education.uncc.edu/cpflower/dpi/Tech%20Manual.Pdf
    Peter,D.(1994). Teacher`s portfolio assessment.Practical Assessment, Research & Evaluation, 4(1).Retrieved February 28,2002.from http://ericae.net/pare/getvn.asp? v=4&n=1.
    Satty,T.L.,&Vargas,L.G.(1980). The Logic of Priorities. Kluwer-Nijhoff: Boston,
    Massachusetts.
    Scriven,M.(1980).The Evaluation of College Teaching. Syracus N.Y.:Nation Dissemination Center,Syracuse University School of Education. Retrieved February16,2002.from http: //www.wMich.edu/evalctr/jc/PGmSTNDS-SUM.htm
    Scriven,M.(1994).Evaluating teacher as professionals:the duties- based approach.Teacher Evaluation:Six prescription for success. Retrieved May 1,2002 from http://ericae.net/pare/getvn.asp?v=6&n=11
    Scriven, M.(1999a). The nature of evaluation part 1:relation to psychology. Practical Assessment, Research & Evaluation, 6(11).Retrieved May 1,2002 from
    http://ericae.net/pare/getvn.asp?v=6&n=11
    Scriven,M.(1999b).The nature of evaluation part 2:Training. Practical Assessment,
    Research & Evaluation, 6(11).Retrieved May 1,2002 from http://ericae.net/pare/getvn.asp?v=6&n=11
    Selden,R.W.(1990).Developing Educational Indicator:A State-National Perpective.In Bottani.N.,&Delfau,I.(Eds),Indicator of the Quality.of Education System:An Interbational Perspective.Interb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rch,14.389-393.
    Shadish,W.(1998). Some evaluation questions. Practical Assessment, Research & Evaluation,6(3).Retrieved February 22,2002.from http://ericae.net/pare/getvn.asp?v=2&n=11
    Shavelson, Richard J., McDonnell, L. ,& Oakes J. (1991a).What are educational indicators and indicator systems?. Practical Assessment, Research & Evaluation, 2(11). Retrieved February 22,2002.from http://ericae.net/pare/getvn.asp?v=2&n=11
    Shavelson, Richard J., McDonnell, L. ,& Oakes J.(1991b). Steps indesigning an indicator systeM. Practical AssessMent, Research & Evaluation,2(12). Retrieved February 22,2002.from http://ericae.net/pare/getvn.asp?v=2&n=11
    Sheldon,E.B.,&Parke,R.(1975) Social indicators. Science, 188, 693-699.
    Retrieved February 23,2002.from:http://ericae.net/pare/getvn.asp?v=2&n=11
    Shinkfield,A.J.&StufflebeaM,D.(1995).Teacher Evaluation:Guide To Effecttive Practice. Massachuseets:Kluwer AcadeMic.
    Simpson,R.D.,&Smith,K.S.(1993).Validating teaching comopetencies for graduate teaching assistant:A national study using Delphi Method.Innovate Higher Education,18(2),133-146.
    Spee,A.,& BorMans,R.(1992).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govermen institutional
    relation:The conceptual framework.Higher Education Mangement,4(2),139-155.
    Stufflebeam,D.L.(2001).Evaluation Checklists:Practical Tools for
    Guiding and Judging Evaluations. An overview [Abstract]..(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No.ED214967.EJ640225
    Teacher Appraisal System. Teacher Orientation manual.(1986)An overview [Abstrac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73625)
    Teacher Evaluation Kit(2002).Evaluation.Retrieved December 30,2002 from http://www.wMich.edu/evalctr/ess/glossary/glos-a-d.htM
    The Alabama Teacher System Competencies(n.d.).Retrieved
    February 18,2002 ,from http//:www.alabaMapepe.coM/powerpoint/specialed.ppt.
    The American Evaluation Center(2002).Nature of evaluation.Retrieved June 13,
    2002.from http://www.wMich.edu/evalctr/
    The Joint Committee on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Evaluation. (1994). The program evaluation standards (2nd ed.). Thousand Oaks,CA:SAGE.
    The 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2003).school of education.Retrieved.from April 7,2003. from http://www.oleMiss.edu/depts
    Webters Divtionary(2002).Accountaibility.Retrieved December 30,2002,from http://www.aocentral.coM/accountability.htMl
    White,G.P.(1990).Implementing change in schools:From research to practice. Planning & Changing, 21, 207-224.
    WilliaMs,J.m.(1985). A study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actices of part time. instructors at selected leagues for innovation community colleges. ERIC Document. ED269093
    WilliM,S.(1998). Some evaluation questions. Practical Assessment, Research &Evaluation,6(3).
    Worthern,B.R.,&Sanders,J.R.(1987).Educational Evaluation:Alternative
    approaches and practicguidelines..NewYork:LongMan.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研究所
    89911007
    9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9911007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教育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91100701.pdf120KbAdobe PDF2778檢視/開啟
    91100702.pdf93KbAdobe PDF21044檢視/開啟
    91100703.pdf168KbAdobe PDF21099檢視/開啟
    91100704.pdf146KbAdobe PDF2707檢視/開啟
    91100705.pdf148KbAdobe PDF21220檢視/開啟
    91100706.pdf239KbAdobe PDF21134檢視/開啟
    91100707.pdf587KbAdobe PDF21130檢視/開啟
    91100708.pdf1517KbAdobe PDF21017檢視/開啟
    91100709.pdf163KbAdobe PDF21363檢視/開啟
    91100710.pdf126KbAdobe PDF21032檢視/開啟
    91100711.pdf288KbAdobe PDF2794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