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291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4014/145046 (79%)
造訪人次 : 52032473      線上人數 : 56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2914


    題名: 教師對幼兒創造力知覺之研究
    作者: 吳巧瑜
    貢獻者: 吳靜吉
    吳巧瑜
    關鍵詞: 幼兒創造力知覺
    創意生活經驗
    教學內在動機
    教學創新行為
    創造力
    日期: 2004
    上傳時間: 2009-09-17 14:50:19 (UTC+8)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想要了解教師任教學校(幼稚園、國小)、教師教學年資與教師的創意生活經驗、教學內在動機、教學創新行為與幼兒特質的偏好、幼兒創造力特質之知覺、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偏好、幼兒創造力的信念之關係。
    以便利取樣的方式選取台北縣市公私立幼稚園共26所、國小公立學校共15所學校,研究的參與者包括幼稚園教師190人,國小一二年級教師219人,共409位教師。本研究使用「理想兒童檢核表」、「幼兒創造力信念量表」、「創意生活經驗量表」、「教學內在動機量表」、「教師教學創新行為量表」等研究工具,以皮爾森積差相關、多變量變異數分析(MANOVA)考驗研究假設,獲致以下的結果:

    一、幼稚園和國小教師在「幼兒創造力之知覺」方面有顯著差異
    (一)在「教師對幼兒特質的偏好」的「情緒智力特質」上有顯著差異,國小教
    師比幼稚園教師較偏好其中的「情緒智力特質」;
    (二)在「教師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偏好」的「情緒智力特質」上有顯著差異,
    國小教師在「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偏好」上,較幼稚園教師符合其中的「情
    緒智力特質」;
    (三)在教師對幼兒創造力信念的「固定信念」有顯著差異,不管是幼稚園或是
    國小教師都比較不傾向固定信念,但兩者之間有差異,幼稚園教師比國小
    教師更不贊成「幼兒的創造力是不能改變的」,也就是說幼稚園教師比國
    小教師更同意幼兒的創造力可以經由學習或訓練改變的。

    二、不同教學年資的教師,在「幼兒創造力之知覺」方面沒有顯著差異

    三、「教師創意生活經驗」與「教師對幼兒創造力之知覺」的關係
    (一)幼稚園教師
    幼稚園教師的創意生活經驗越多,其對幼兒特質的偏好,越符合「創造力特質」及「複合特質」;其「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知覺」的皆符合「情緒智力特質」及「創造力特質」;其「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偏好」越符合「創造力特質」;其創意生活經驗越多越贊成「幼兒的創造力是與生俱有的,只要提供機會,就會自然發展」。

    (二)國小教師
    在國小的部份,我們發現教師的創意生活經驗與對「幼兒創造力的知覺」的相關有達顯著的並不多,在「教師對幼兒特質的偏好」部分,有越多「表演藝術創新」、「生活風格的變化」、「製造意外驚喜」的教師,越不偏好具有「情緒智力特質」的幼兒。「視覺生活的設計」經驗越多,越偏好「創造力特質」;「科學創新的問題解決」、「視覺生活的設計」經驗越多,在「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知覺」越符合「情緒智力特質」。「開放心胸」經驗越多,其對「幼兒的創造力是與生俱有的,只要提供機會,就會自然發展」的信念越贊同。

    四、「教師教學內在動機」與「教師對幼兒創造力之知覺」的關係
    (一)幼稚園教師
    幼稚園教師的教學內在動機越強,其對「幼兒特質的偏好」越符合「創造力特質」;其「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知覺」的皆符合「情緒智力特質」及「創造力特質」;其「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偏好」越符合「創造力特質」;教學內在動機越強,越同意「幼兒的創造力是與生俱有的,只要提供機會,就會自然發展」。

    (二)國小教師
    國小教師的教學內在動機越高,越不偏好「情緒智力特質」、「複合特質」;在「教師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偏好」上越不符合「情緒智力特質」;在信念上,越不贊成「幼兒的創造力是不能改變的」;對於「幼兒階段是一生中最具有潛在創造力的階段」的看法越贊成。

    五、「教師教學創新行為」與「教師對幼兒創造力之知覺」的關係
    (一)幼稚園教師
    幼稚園教師的教學創新行為越多,其對幼兒特質的偏好,越符合「創造力特質」;其「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知覺」也皆符合「情緒智力特質」、「創造力特質」;其「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偏好」越符合「創造力特質」;教師的教學創新行為越多,也越贊成「幼兒的創造力是與生俱有的,只要提供機會,就會自然發展」的看法。

    (二)國小教師
    國小教師的教學創新行為越多,其對幼兒特質的偏好(顯著負相關),越不符合「情緒智力特質」;其「對幼兒創造力特質的偏好」越不符合「情緒智力特質」(顯著負相關);教師的教學創新行為越多,(顯著負相關)越不贊成幼兒的創造力是不能改變的。










    本研究最後針對研究結果在教育上、未來研究上提供一些建議,做為教育機關、師資培育單位、後續研究的參考。


    關鍵字:幼兒創造力知覺、創意生活經驗、教學內在動機、教學創新行為、創造力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敏曄(1997)。教師對學生創意表現、創造力之歸因及相關因素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王振鴻(2001)。國小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之變革關注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國立
    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王涵儀(2002)。教師使用戲劇技巧教學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
    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王佳玲(2004)。大學生情緒智力信念、創造力信念與情緒智力、創造力之關係。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
    吳美姝、陳英進(2000)。兒童發展與輔導。臺北:五南。
    吳靜吉(1998)。新編創造思考測驗研究。教育部輔導工作六年計畫研究報告。
    吳靜吉(2002)。華人學生創造力的研究和教育從分享開始。應用心理研究,第
    15期,頁92-104。
    吳靜吉(2002)。華人學生創造力的發掘與培育。應用心理研究,第15期,
    17-42頁。
    吳靜吉、林偉文、林士郁、王涵儀、陳秋秀、曾敬梅、徐悅淇(2002)。國際創
    造力教育趨勢及其對我國創造力教育的啟示。學生輔導雙月刊,79期,頁
    80-97。
    吳靜吉、郭俊賢、王文中、陳淑惠、李慧賢 (1996)。創新教學行為量表之編製。
    未出版。
    吳靜吉等(2002)。國際創造力教育發展之趨勢。教育部:創造力政策白皮書。
    李慧賢(1996)。原住民學生創造力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翼聰等譯(1994)。萊納斯鮑林科學與和平的鬥士。台北市:牛頓。
    林珈夙(1997)。校長領導風格、教師創意生活經驗、教師創新教學行為與
    學校效能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偉文(2002)。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教師創意教學潛能與創意教學的關係。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清財(1990)。我國國民小學教師教育信念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
    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蘭譯(1999)。不同凡想。台北:遠流。
    洪瑞雲(1988)。中國教師理想中的兒童:因素分析研究。資優教育季刊,第28
    期,10-15。
    高強華(1993)。論信念的意義、結構與特性。現代教育,8(2),74-89。
    倪鳴香(1981)。幼兒創造力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春興(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振成(2003)。教師如何發掘並啟發兒童的創造力。創造思考教育,第13期,
    41-44。
    教育部(2002)。創造力教育白皮書:打造創造力國度(Republic of Creativity,
    R. O.C.)。台北:教育部。
    郭奕伶,鄭呈皇(2003)。工讀生總裁-從30萬到24億的軟體金童傳奇。
    商業周刊,期數 876封面故事。
    陳昭儀(1990)。我國傑出發明家之人格特質、創造歷程及生涯發展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昭儀(1991)。二十位傑出發明家的生涯路。台北:心理。
    陳淑芳(2002)。幼稚園教師科學教具製作的創造思考研究。創意開發學術研討
    會。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
    陳淑惠(1996)。台灣地區學生創造力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秋秀(2002)。中小學生的穿著風格、美感經驗、創意生活經驗與其對教師外表知覺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敬梅(2002)。玩興、幽默、創意態度、創造氛圍與創造力的關係—以研究生
    為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智先。(2000)。教師工作動機、選擇壓力與社會互動對創造力之影響。國立政
    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玉珠、吳靜吉、鄭英耀(2000)。影響科技與資訊產業人員創意發展的因素之
    量表編製。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類,45,15-28。
    葉玉珠、吳靜吉、鄭英耀 (2001)。性別、產業型態及創造經驗與創意相關的個
    人特質、家庭及學校因素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學報,80,125-160。
    葉玉珠(2000)。影響創意發展的個人特質、家庭及學校因素量表之發展。發表
    於技術創造力研討會之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
    董奇(1995)。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詹志禹(2002)。創造力的定義與創造力的發展—兒童會創造嗎?。教育研究月
    刊,第100期,頁117-124。
    詹志禹(2002)。影響創造力的相關因素-從小學教育環境與脈絡來考量。學生
    輔導,79,32-47。
    詹志禹。(2002)。創造力教育政策白皮書—小學階段。教育部顧問室。
    簡楚瑛、陳淑芳、黃譯瑩(2002)。幼兒教育創造力。學生輔導雙月刊,79,18-31。
    【英文文獻】
    Amabile, T. M. (1983).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NY:
    Springer-Verlag.
    Amabile, T. M. (1995). Creativity in context. CO: Westview Press.
    Amabile, T. M. (1997). Motivating creativity in organizations: On doing
    what you love and loveing what you do.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0(1), 39-58.
    Amabile, T. M. Discovering the unknowable, managing the Unmanageable. In
    Ford,C. M., & Gioia, D. A. (1995). Creative action in organiza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Pp.77-81.
    Chan, D. W. & Chan, L. K. (1999). Implicit Theories of Creativity:
    Teachers’Perception of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in Hong Kong.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Vol.12 No.3, pp.138-195.
    Chen&Hsu(2002). A Survey of The Faculty’s Perceptions of Creative
    Characteristics in Taiwan’s Higher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
    (NSC-89-2519-S-155-001).
    Cheng,M.Y.V.(2001).Creativity in Teaching: Conceptualization,
    assessment and resourc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Craft, A. (2000). Creativity across the primary curriculum: Framing and developing
    practice. London: Routledge.
    Cropley,A.(1994). More ways than one: Fostering creativity. Norwood,
    NJ: Ablex.
    Csiksentmihalyi,M. Implications of a systems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creativity.In Sternberg,R.J.(1999).Handbook of Creativity.
    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313-338.
    Csikszentmihalyi,M.(1996).Creativity.NY: HarperCollins.杜明城譯。
    (1999)。創造力。台北:時報。
    Csikszentmihalyi, M. (1997). Finding Flow: The Psychology of Engagement
    with Everyday Life. NY: Basic Books.陳秀娟譯(1998)。生命的心流:
    追求忘我專注的圓融生活。台北:天下文化。
    Csikszentmihalyi,M.(1990).The domain of creativity.In Sternberg,R.
    J.(Ed.)(1988).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 Cambridge, Ma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90-214.
    Csikzentmihalyi, M. & Wolfe, R. (2000). New conceptions and research
    approach to creativity: Implications of a systems perspective for
    creativity in Education. In Heller, K. A., Monk, F. J., Sternberg,
    R. J. & Subotnik, R. F. (eds.)(2000).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 p.81-94. NY:Elsevier.
    Csikszentmihalyi, M. (2003).Good Business:leadership,flow,and the
    making of meaning.NY:Pengiun group.
    Dacey,J.S.(1989).Peak periods of creativity growth across the lifespan.T
    he Journal of Creativity Behavior.23(4),p224-246.
    Feldman,D. H.(1999).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In R. J. Sternberg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169-186).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ardner,H.(1993).Creating minds. New York:Basic.
    Gardner, H. (199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Basic Books, New York.
    Hennessey, B. A. & Amabile, (1999). T. M. (1999). Consensual assessment.
    In Runco, M. A., & Pritzker, S. (Eds.). (1999). Encyclopedia of
    Creativity. NY: Academic Press. Pp.347-360.
    Jalongo(2003).The Child`s Right to Creative Thought and Expression.
    Association for Childhoo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Runco & Johnson (2002). Parents’and teachers’ implicit theories of
    children’s creativity: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Creative
    Research Journal, 14(3 and 4), 427-438.
    Mayer,R.E.(1999). Fifty years of creativity research.In R. J.
    Sternberg(1999).Handbook of Creativity. NY: Cambridge. Pp.449-460.
    Moran,J D.,Ⅲ.(1988). Creativity in Young Children. ED306008.
    Nakamura, J. & Csikszentmihalyi, M. (2001). Catalytic creativity: The
    case of Linus Paul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4), 337-341.
    Niu,W.& Sternberg,R.J.(2003).Societal and school influences on
    student creativity:The case of China.Psychology in the
    School,40,103-114
    Runco,Johnson&Bear(1993).Parents’and Teachers’Implicit Theories of
    Children’s Creativity.Child Study Journal,23(2),91-111.
    Runco & Johnson (2002). Parents’ and teachers’ implicit theories of
    children’s creativity: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Creative
    Research Journal, 14(3 and 4), 427-438.
    Scott(1999).Teachers’Biases Toward Creative Children.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Vil.12,No.4,321-328.
    Serafini Anthony(1989)。Linus Pauling:A Man and His Science.邱翼聰
    等譯(1994)。萊納斯.鮑林 科學與和平的鬥士。台北市:牛頓。
    Sternberg,R.J.A three-facet model of creativity.Sternberg,R.J.(Ed.)
    (1988).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 Cambridge, Mas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25-147.
    Sternberg R.J., Lubart T.I.. (1995).Defying the crowd -- Cultivating
    creativity in a culture of conformi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洪
    蘭譯。(1999)。不同凡想。台北:遠流。
    Sternberg R.J., Lubart T.I..(1999) The Concept of Creativity: Prospects and Paradigms. Sternberg R.J.(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3-15.
    Ugur Sak.(2004)About Creativity, Giftedness, and Teaching the Creatively Gifted in the Classroom.Roeper Review. Bloomfield Hills: Summer 2004. Vol. 26, Iss. 4; p. 216-222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幼兒教育所
    92157009
    9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1570091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幼兒教育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57009101.pdf13KbAdobe PDF21050檢視/開啟
    57009102.pdf106KbAdobe PDF21270檢視/開啟
    57009103.pdf22KbAdobe PDF21096檢視/開啟
    57009104.pdf24KbAdobe PDF2918檢視/開啟
    57009105.pdf26KbAdobe PDF21245檢視/開啟
    57009106.pdf169KbAdobe PDF21445檢視/開啟
    57009107.pdf250KbAdobe PDF23570檢視/開啟
    57009108.pdf403KbAdobe PDF21264檢視/開啟
    57009109.pdf836KbAdobe PDF21181檢視/開啟
    57009110.pdf252KbAdobe PDF21076檢視/開啟
    57009111.pdf305KbAdobe PDF21029檢視/開啟
    57009112.pdf134KbAdobe PDF22604檢視/開啟
    57009113.pdf77KbAdobe PDF2881檢視/開啟
    57009114.pdf29KbAdobe PDF2833檢視/開啟
    57009115.pdf26KbAdobe PDF2920檢視/開啟
    57009116.pdf270KbAdobe PDF21099檢視/開啟
    57009117.pdf272KbAdobe PDF21071檢視/開啟
    57009118.pdf90KbAdobe PDF21287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