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287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822/144841 (79%)
造访人次 : 51877938      在线人数 : 55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2872


    题名: 宗教經驗與職涯變遷歷程之探究--以一位幼教老師為例
    作者: 黃琬敦
    贡献者: 倪鳴香
    黃琬敦
    关键词: 傳記研究
    敘述訪談
    宗教經驗
    職涯變遷
    biographic research
    narrative interview
    religious background
    professional transition
    日期: 2004
    上传时间: 2009-09-17 14:45:18 (UTC+8)
    摘要: 本研究是以一位放棄公幼教職,轉任私立佛教托兒所任教之幼師為對象,以生命傳記研究取向來探究這位幼師如何在職涯變遷歷程中,看待自我教師角色與所處的社會脈絡價值、其反主流趨勢向下流動的職涯轉換與宗教經驗間相互牽引之互動關係。具體而言,研究問題包括生命主體是在何種處境經驗下,選擇辭去公幼教職,前往私立佛教托兒所任教?在職涯轉向歷程中,宗教觀如何影響幼師的職涯觀?宗教經驗在其實踐幼師專業的生命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在以探究生命歷程的傳記研究為建構本研究的理論基礎下,選擇F. Schütze發展的「敘述訪談法」來採集個案口述傳記資料,包括「職業史」與「宗教史」。資料經逐字轉錄為文本後,以教育學傳記研究學者R. Kokemohr的「參照推論分析論」作為分析解讀文本的工具,並依據分析結果進行文本內涵意義的形塑。
    透過文本的分析與詮釋,逐形塑出文本主體「追求內心真正成長的快樂」之核心意向訴說。其呈顯的是幼師如何在實踐理想自我圖像的歷程中,經自我宗教觀與職涯觀相互牽引辯證,不斷超越自我限制而邁向專業成長的意義。即宗教教育推廣活動給出了「利他志業」之職業價值,生命主體透過德育行動致力於實踐此志業的「願行」承諾,而得以從「物質」條件追求之價值觀,轉化為以「終極關懷」作為自我安身立命的依歸,為其停滯的專業生命帶來了創化的關鍵。而本研究所闡述之幼師角色認同四部曲:「順勢而為」、「複製社會意識圖像」、「超越自我」與「己立立人」,說明的是幼師自我與外在社會世界互動歷程中,生命主體如何把握自身境遇的限制與可能性,開創其職涯契機及實現職涯願景的運轉脈絡。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丁興祥 (2001)。心理傳記學開展與運用:典範與方法。「質性研究法理論與實作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
    方永泉 (1998)。西方當代宗教教育理論之評析—兼論對台灣教育的啟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毛連塭、吳清山 (1994)。當前幼稚園教育問題及意見之調查研究。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王培瑾 (1996)。國中教師生涯轉變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麗雲 (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上的應用。載於國立中正大學主編,民國89年教育學門研究生「質的研究方法研討會」。
    江文瑜 (1996)。口述史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如石 (2000)。入菩薩行導論。高雄:諦聽文化事業。
    沈清松 (1999)。即有限而無窮、即內在而超越—李震對哲學的基本關懷。哲學與文化,26(10),931-940。
    沈清松 (2000)。有關宗教理論與宗教教育的三個哲學問題。輔仁宗教研究創刊號,3-24。
    李阿丹 (2004)。身心靈深度之旅。福智之友,52,36-38。
    呂漁亭 (1999)。從心理學觀點看人及宗教。哲學與文化,26(12),1116-1130。
    吳清山 (1996)。教師生涯發展之探討,載於教育學術講座專輯,第七輯。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吳清山、林天祐 (1997)。教育名詞—融合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19,68。
    吳慎慎 (2002)。教師專業認同與終身學習:生命史敘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法尊法師 (2000)。附錄三: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論」。載於:菩提道次第廣論。台北:福智之聲。
    林佩蓉 召集 (1994)。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幼教建言專輯。臺北:信誼基金會兒童教育研究發展中心。
    林育瑋 (1999)。園長,我通過公立幼稚園甄試了:一位私立幼稚園園長的心聲。當代幼教成長雜誌,5,15-16。
    林美華 (2003)。深耕幼教二十年。載於:幼兒教育改革研究會主編,來!說我們的故事:幼教師的專業成長。台北:心理。
    林月鳳 (2003)。撼動生命的波紋。福智之友,37,32-35。
    周雅容 (1996)。象徵互動論與語言的社會意涵。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幼慧 (1996)。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保心怡 (2003)。一位高職幼保科畢業生的幼教專業成長歷程。載於:幼兒教育改革研究會主編,來!說我們的故事:幼教師的專業成長。台北:心理。
    星雲法師 (1999)。佛光教科書2—佛教的真理。台北:佛光教科書。
    南方朔 (2002)。在黑暗裡點燃燈火。載於:意義的呼喚。台北:心靈工坊。
    洪福財 (2000)。幼兒教育史—台灣觀點。台北:五南。
    洪福財主持 (2002)。台北市私立幼稚園教師薪資補助規劃方案。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修慧法師編 (無日期)。宗喀巴大師應化因緣集。台北:佛教出版社。
    倪鳴香(2004)。敘述訪談與傳記研究。教育研究月刊,118,26-31。
    孫國華 (1997)。國民中學小學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類碩士論文。
    袁志晃 (2001)。再談「教師生涯發展」的題旨—試疑與釋意。教育研究資訊,9(4),27-42。
    郭實渝 (1996)。後現代主義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教育哲學,237-275。台北:師大書院。
    畢恆達 (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陳孝義編 (1997)。佛學常見詞彙。台北:福智之聲。
    黃瑞琴 (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意舒 (1994)。幼稚園教師教學角色認同及踐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淑貞 (2004)。國小退休教師生涯發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楊玉輝 (1993)。從有限到無限—宗教與人類生活。哲學與文化,20(6),598-602。
    賈馥茗 (1883)。教育哲學。台北:三民。
    熊同鑫 (2001)。窺、潰、饋:敘述我對生命史研究的理解。「質性研究法理論與實作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
    編輯室整理 (2003)。孝,從洗腳開始。福智之友,42,28-29。
    編輯室整理 (2004a)。學員心得百匯。福智之友,49,29-31。
    編輯室整理 (2004b)。大心帶小心。福智之友,55,22-29。
    蔡敏玲 (1996)。教育質性研究者請在文本中現身:兩項重要思慮。國民教育,37(2),21-30。
    蔡維民 (1999)。從「宗教」與「宗教感」的理解來省思人文宗教。哲學與文化,26(9),858-868。
    歐用生 (1996)。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盧美貴 (2002)。從幼教生態現況談免費幼兒教育。師說,164,10-20。
    Albom, M.,栗筱雯譯 (2003/2004)。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台北:大塊。
    Argyle, M. & Beit-Hallahmi, B.,李季樺、陸洛譯 (1975/1996)。宗教社會心理學。台北:巨流。
    Frankl, V.E.,鄭納無譯 (1996/2002)。意義的呼喚。台北:心靈工坊。
    Giddens, A.,趙旭東、方文譯 (1991/2002)。現代性與自我認同。台北:左岸。
    Hermanns, H.,倪鳴香譯 (1991/2001)。敘述訪談。政治大學幼教所生命口述傳記研究課程講義。
    Kelchtermans, G.,倪鳴香譯 (1990/2001)。以生命傳記史觀談小學教師之職業發展。政治大學幼教所幼師專業成長課程講義,1-8。
    Kokemohr, R.,馮朝霖譯 (2001/2001)。質性方法中的參照推論分析:傳記研究之案例分析。應用心理研究,12,23-48。
    Macquarrie, J.,何光滬譯 (1966/1998)。基督教神學原理。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Marotzki, W.,倪鳴香譯 (1999/2001)。教育學中生命傳記研究的研究法與方法論。政治大學幼教所生命口述傳記研究課程講義。
    Maslow, A.H. & Fromm, E.,孫大川譯 (1990)。人的潛能與價值。台北:結構群。
    Schütze, F.,倪鳴香譯 (1983/2001)。生命傳記研究與敘述訪談。政治大學幼教所生命口述傳記研究課程講義。
    Smiles, S.,劉曙光、宋景堂、劉志明譯 (1871/2001)。品格的力量。台北:立緒。
    Starbuck, E.D.,楊宜音譯 (1899/1997)。宗教心理學。台北:桂冠。
    Tillich, P.,魯燕萍譯 (1994)。信仰的動力。台北:桂冠。
    宗喀巴大師,法尊法師譯 (2000)。菩提道次第廣論。台北:福智之聲。
    達賴喇嘛,楊書婷譯 (1999/2001)。轉化心境。台北:都會脈動。
    二、英文文獻
    Denzin, K. (1989). Interpretive Biography.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Denzin, K. &Lincoln, S.(1994).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Frankl, V.E. (1963).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N.Y.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Hall, V.(1996). Dancing on the ceiling: a study of women managers in education. Lodon:Publishing Ltd.
    Hick, J. (1963). Philosophy of relig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Kokemohr, R. (2002a). Biographical analysis and educational science. 參照推論分析研討會,幼兒教育與研究方法系列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
    Kokemohr, R. (2002b). How are the activities of telling a story, talking about something, and arguing for something related to ubiquiteous and singular inference? 參照推論分析研討會,幼兒教育與研究方法系列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
    Kokemohr, R. (2002c). The triangular structure of the talk in a “narrative interview“. 參照推論分析研討會,幼兒教育與研究方法系列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
    Maslow, A.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Y.: Harper and Row.
    Palmer, J. (1998). The courage to teach: Exploring the inner landscape of a teacher’s lif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inar, W., Reynold, W., Slattery, P., & Taubman, P. (1996).”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as Poststructuralist, Deconstructed, Postmodern Text” in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An Introduction to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s. New York: Peter Lang.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幼兒教育所
    89157007
    9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9157007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幼兒教育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15700701.pdf11KbAdobe PDF2997检视/开启
    15700702.pdf19KbAdobe PDF2960检视/开启
    15700703.pdf83KbAdobe PDF21100检视/开启
    15700704.pdf81KbAdobe PDF2987检视/开启
    15700705.pdf67KbAdobe PDF21399检视/开启
    15700706.pdf291KbAdobe PDF21655检视/开启
    15700707.pdf254KbAdobe PDF22850检视/开启
    15700708.pdf365KbAdobe PDF21516检视/开启
    15700709.pdf167KbAdobe PDF21780检视/开启
    15700710.pdf160KbAdobe PDF21631检视/开启
    15700711.pdf125KbAdobe PDF21779检视/开启
    15700712.pdf97KbAdobe PDF21156检视/开启
    15700713.pdf73KbAdobe PDF21016检视/开启
    15700714.pdf120KbAdobe PDF26147检视/开启
    15700715.pdf52KbAdobe PDF21339检视/开启
    15700716.pdf234KbAdobe PDF23994检视/开启
    15700717.pdf145KbAdobe PDF21069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