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58131      Online Users : 94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2391


    Title: 2006年總統罷免案我國主要報紙社論及新聞報導之內容分析
    Authors: 陳信豪
    Contributors: 彭立忠
    陳信豪
    Keywords: 罷免
    內容分析
    框架理論
    媒介社會責任
    Date: 2008
    Issue Date: 2009-09-14 13:49:29 (UTC+8)
    Abstract: 2006年,我國立法院發生三次未過門檻的總統罷免案表決,並伴隨紅衫軍聲討貪腐運動、國務機要費挪用等一連串政治事件的起伏,其中大眾傳播媒介扮演了一個相當關鍵的角色。本研究擬以國內發行量與影響力較大的四份報紙作為分析對象,探討國內報社在報導罷免案相關新聞時,是否能秉持客觀公正的新聞專業,抑或在立場上呈現特定的論述偏好。
    <br> 本研究以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為工具,將2006年5月22日~12月31日(8個月共224天)包含三次罷免案表決日(6/27、10/13、11/24),分別依罷免案議題的醞釀、引爆與後效,畫分作七個時期,而以框架理論、媒介社會責任論、政治社會化、媒介與我國民主化、罷免權與我國罷免制度等為理論依據,藉以檢證三個研究目的:1、在社論內容與立場上,四大報對罷免案是否有預設框架,若有,其立場為何;2、四大報在處理三次罷免案過程中,相關社論在報導數量、主角、標題上,在不同的時期、社會事件上是否有所差異;3、四大報在對罷免權意義、程序的報導,能否彰顯媒介社會責任與對我國民主化有正面的影響。

    <br> 研究結果發現:由於三次罷免案皆無法成案,顯示現行罷免制度存在結構性缺陷;四大報在社論立場上,除了中國時報有關罷免的替代手段、蘋果日報在是否支持罷免案上出現過立場論述不一外,大致上皆依據固定的框架去審視相關議題,進而發表社論。各報在社論數量上,隨七個時期的議題熱度,有明顯的高低起伏,在社論主角與標題上,較偏重於「政黨」與「朝野政黨」,當重要新聞事件發生,在社論主角與標題的選擇上也會隨之轉移。在933篇與罷免意義、程序相關的新聞報導中,以純新聞且無關罷免權的意義與處理程序的報導最多(802篇),而罷免權意義(51篇)與罷免權程序(80篇)僅佔一成多(14%),可見閱聽人無法從報導中獲得對於罷免權的實施利弊做深入理解,實為民主發展的一項隱憂。
    <br> 總觀而論,本研究發現國內四大報皆帶有既定框架且不夠周延地去處理罷免案相關議題,在相關社論與報導的分析中,可看見新聞框架的強勢運作,偏向於一面倒的論述,或流於浮面喧囂的報導。此現象就媒介社會責任與政治社會化而言,勢必造成負面的影響,是否會妨害我國民主的未來發展,值得我們嚴肅看待。
    Reference: 中文部分
    專書
    Austin,Ranney著,林劍秋譯 (1991),《政治學—政治科學導論》,薹北:桂冠。
    Berman, Daniel K.著,李連江譯(1995),《筆桿裡出民主》。臺北:時報。
    Davis, D.K. & Baran, S.J.著,蘇蘅譯(1993),《大眾傳播與日常生活—理論與效果的透視》。臺北:遠流。
    Frankfort-Nachmias, Chava&Nachmias, David著,潘明宏、陳志瑋譯(2003),《最新社會科學硏究方法》。臺北:韋伯文化。
    Hausman, Carl 著,胡幼偉譯(1995),《良心危機:新聞倫理學的多元觀點》。臺北:五南。
    Heywood, Andrew著,楊日青等譯(2002),《政治學新論》。臺北:偉伯文化。
    Jensen, Klaus Bruhn著,陳玉箴譯(2005),《媒介與傳播研究法指南:質性與量化方法論》。臺北:韋伯文化。
    Jones, Marsha & Jones, Emma著,楊意菁等譯(2006),《大眾媒介學》。臺北:韋伯文化。
    Kerlinger, Fred N.& Lee, Howard B.著,黃營杉、汪志堅編譯(2002),《 硏究方法 》臺北:華泰文化。
    論文
    王怡文(2007),《蘋果日報爆料新聞之守門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玟玲(2005),《災難新聞之新聞處理研究—以『南亞大海嘯』報導為例》」,私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人豪(2007),《政治人物表演行為的媒體再現:以立法委員的電視新聞報導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金山(1999),《許佑生同性婚禮新聞之框架,框架化及讀者詮釋分析》。私立世新大學廣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俊憲(2005),《台灣報紙報導選舉新聞偏差現象研究—以2000與2004年總統大選為例》。私立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俶如(2001),《美國媒體對「特殊國與國關係論」報導之內容分析與立場傾向研究—以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為例》。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景宜(2006),《2001-2005年新能源媒體議題興起之研究─新能源報導內容分析與創新者對能源議題之意見》。私立世新大學廣電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榮華(2007),《台灣報業經營困境與因應策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胡幼偉(2005),《爭議性外交議題之新聞文本框架分析:以「凱德磊隱匿訪台」事件為例》,2005 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McNair,B.著,林文益譯(1995),《政治傳播學》。臺北:風雲論壇。
    許治明(2006),《我國罷免體制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陳文俊(1983),《台灣地區中學生的政治態度及其形成因素—青少年的政治社會化》,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硏究所碩士論文。
    蔡佳青(2006),《八面玲瓏:台灣蘋果日報政治立場之初探》。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網路資訊
    「1996-2006年全球治理指標」,世界銀行發展經濟學研究部,資料擷取時間:
    2008年7月19日,網址:http://info.worldbank.org/governance/wgi2007/sc_country.asp
    「2007年主要媒體總覽」,全球華文行銷資料庫,資料擷取時間:2008年7月26日,網址:http://www.cyberone.tw/ItemDetailPage/SearchResult/05SearchResultContent.asp?Keyword=閱報率&MMContentNoID=40282
    「2008年世界各國新聞自由度調查報告」,自由之家,資料擷取時間:2008年9月8日,網址:http://209.85.171.104/translate_c?hl=zh-TW&u=http://www.freedomhouse.org/template.cfm%3Fpage%3D362&prev=/search%3Fq%3DFreedom%2BHouse%26hl%3Dzh-TW
    「95年度適用中央政府第一及至第三級用途別科目分類定義及計列標準表」,行政院主計處,資料搜尋日期:2008年8月1日。網址:
    http://www.dgbas.gov.tw/lp.aspCtNode=258&CtUnit=154&BaseDSD=7&nowPage=2&pagesize=25
    McQuai, Denis著,潘邦順譯,彭懷恩校(2000),《大眾傳播理論》。臺北:風雲論壇。
    「ABC簡介」,中華民國發行公信會,資料擷取時間:2008年7月26日
    網址http://www.abc.org.tw/what/what.htm
    「AC尼爾森閱報率的統計資料」,自由電子報,資料擷取時間:2008年7月26日,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nov/1/today-fo7.htm
    「AC尼爾森公司簡介」,Nielsen – Taiwan,資料擷取時間:2008年7月26日,
    網址:http://www.acnielsen.com.tw/company/index.shtml
    「三次罷免案立法院各政黨投票情況表」,搜狐新聞網,資料擷取時間:2008
    年8月27日,網址:http://news.sohu.com/s2006/twjyf/
    「中華民國重要統計數據一覽表」,行政院新聞局,資料擷取時間:2008年2月15日,網址: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35379&ctNode=3532
    「中國時報」,維基百科,資料擷取時間:2008年7月19日,網址: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AD%E5%9C%8B%E6%99%82%E5%A0%B1&variant=zh-tw
    「立法院三次罷免理由書」,立法院議事記錄系統,資料擷取時間:2008年8月9日,網址:http://lis.ly.gov.tw/ttscgi/ttsweb?@0:0:1:/disk1/lg/lgmeet:%A6%5E%AD%BA%AD%B6://npl.ly.gov.tw@@0.5156348785478084
    McQuai, Denis著,陳芸芸、劉慧雯譯(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臺北:韋伯文化。
    「美國時代雜誌2006年回顧」,美國時代雜誌,資料擷取日期:2008年7
    月31日。網址:http://www.time.com/time/topten/2006/scandals/05.html
    「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331 號解釋」、「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 401 號解釋」,司法
    院大法官,資料擷取時間:2008年4月3日,網址:
    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3.asp
    「柏楊大事記」,一個看過地獄回來的人-柏楊,資料擷取時間:2008年9月7日,網址:http://www.ylib.com/author/bonyung/affair-1.htm
    「新聞自由」,維基百科,資料擷取時間:2008年9月8日,網址: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B0%E9%97%BB%E8%87%AA%E7%94% B1
    「第十一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候選人得票概況」,中央選舉委員會,資料擷取時間:2008年9月26日,網址:http://210.69.23.140/vote3.asp?pass1=A2004A0000000000aaa
    陳錫蕃(2002),〈『第四權』一詞誤用久矣〉,《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評論》,(析)090-009號。資料擷取時間:2008年9月8日,網址: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NS/091/NS-B-091-009.htm
    Neuman, W. Lawrence著,朱柔若譯(2000),《當代社會硏究法 : 質化與量化途徑》。臺北:揚智文化。
    陳宗逸(2006),〈邱復生掌鏡 導演倒扁戲〉,《新台灣新聞週刊》,第548期,資料擷取時間:2008年9月7日,網址: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ulletinid=63872
    (2008),〈馬上大清算 媒體新寒蟬效應〉,《新台灣新聞週刊》,第629期,資料擷取時間:2008年9月7日,網址: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78323
    「聯合報系—關係企業資料」,聯合報系,資料擷取時間:2008年7月26日,網址:http://www.udngroup.com/2c/index-5.jsp
    「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資料擷取時間:2008年9月16日,網址: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FullDoc=所有條文&Lcode=D0020053
    英文部分
    專書
    Almond, Gabriel A. (1960). 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Comparative Politics, in G. A. Almond and J. S. Coleman (Ed.), The Politics of the Developing Areas.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Altschull, J. Herbert (1995). Agents of Power : The Media and Public Policy. White Plains, N.Y. : Longman.
    Babbie, Earl R.(1998)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Pub.
    Bateson, G. (1972). Steps to an Ecology of Mind: Collected Essays in Anthropology,
    Schramm, Wilbur Lang著,程之行譯(1992),《大眾傳播的責任》。臺北:遠流。
    Psychiatry, Evolution, and Epistemology. San Francisco: Chandler Publishing Company.
    Berelson﹐B.(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Glencoe﹐
    Illinois:The Free Press.
    Budd,R.W.,Thorp,Robert K.& Donohew, Lewis(1967).Content Analysis of
    Communications. New York: Macmillan.
    Browne, K.(1994).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Cohen, Bernard C. (1969). 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ommission on Freedom of the Press (1947). A Free and Responsible Press : A General Report on Mass Communication: Newspapers, Radio, Motion Pictures, Magazines, and Books. Chicago, Ill.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reswell, John W.(1994).Research Design: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Culsson, G., Dahlberg, A. & Rosengren, K. E. (1981). Mass Media Content, Political Opinion and Social Change Sweden, 1967-1974. In Rosengren, K. E. (Ed.), Advances in Content Analysis ,pp.227-240. Beverly Hills: Sage.
    Wallen, Norman E. & Fraenkel, Jack R.著,楊孟麗 謝水南譯(2003),《教育硏究法 : 硏究設計實務》。臺北:麥格羅希爾。
    Dahl ,Robert(1998). On Democracy.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Easton, D. & Dennis, J. (1969). Children in Political System: Origin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Galtung, J. & Ruge, M.(1981).Structure and Selecting News.In Cohen, Stanley & Young, Jock(eds)The Manufacture of News : Social Problems, Deviance and the Mass Media.London : Constable ; Beverly Hills, Calif.: Sage.
    Gitlin, T. (1989).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Berkeley. CA: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offman, E.(1974).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New York:Harper and Row.
    Graber, Doris A. (1997). Mass Media and American Politics . Washington, D. C.: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Press.
    Greenstein, Fred I.(1968).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 David L. Sills,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Vol.14.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and the Free Press.
    Hall, Stuart et al, (1978).Policing the Crisis : Mugging, the State, and Law and Order .Basingstoke, Hampshire [England] : Macmillan Press.
    Held,D.(1996). Models of Democracy.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olsti, O.R.(1969), Content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Wimmer, R.D. & Dominick,Joseph R.著,李天任、藍莘譯(1995),《大眾媒體研究》。臺北:亞太。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
    Huntington ,S.P. (1991). The Third Wave: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st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Okla.:University of Oklahoma University.
    Kerlinger, F. N. (1986). Foundations of Behavioral Research . New York :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Krippendorff,Klaus (1980).Content Analysis: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ty.
    Beverly Hills,Calif:Sage Publications.
    Langton, Kenneth P.(1969).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ippmann,Walter(1922). Public Opinion. New York : Macmillan.
    Lippmann,Walter (1965). Public Opinion. New York: Free Press.
    Wimmer, R.D. & Dominick,Joseph R.著,黃振家譯(2003),《大眾媒體研究》。臺北:學富文化。
    Padgett, Deborah(1998).Qualitative Methods in Social Work Research : Challenges and Rewards.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Schramm, Wilbur Lang (1964). Mass Media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chramm, Wilbur Lang & Rivers, William L (1969). Responsibility in Mass Communication. New York : Harper & Row.
    Schramm, Wilbur Lang (1971). 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
    Urbana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Siebert, Fred S., Peterson ,Theodore & Schramm ,Wilbur Lang (1956). 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 : The Authoritarian, Libertarian,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oviet Communist Concepts of What the Press Should Be and Do.Urbana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Simon, H. W. & Wechling, E. W. (1981). The Rhetoric of Political Movements. In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Nimmo, D. D. & Sanders, K. R. (Eds.), Handbook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Ch.5). Beverly Hills: Sage.
    Tuchman, G. (1978). Making News :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ork : the Free Press.
    Wolfsfeld, G. (1993). Introduction, in Cohen, A. & Wolfsfeld, G. (Eds.) Framing the Intifida: People and Media. Norwood, NJ: Ablex.
    Zimmerman, Joseph Francis. (1967).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 Populism Revived.
    New York : Praeger.
    期刊論文
    Adoni, H. & Mane, S. (1984). Media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Toward an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Researc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 11, No. 3.
    Chyi, H. I. & McCombs, M.(2004). Media Salience and The Process of Framing: Coverage of the Columbine School Shooting.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81(1).
    D’Angelo, P. (2002). News Framing as a Multiparadigmatic Research Program: A response to Entm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2(4).
    王天濱(2003),《台灣報業史》。臺北:亞太圖書。
    Entman, R. M. (1993). Framing: 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4).
    Gamson, W. A. (1989). News as Framing: Comments on Graber.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Vol. 33(2).
    Gamson, W. A. & Modigliani, A. (1989). Media Discourse and Public Opinion on Nuclear Power: A construction Approach.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5.
    Gerhards, J. & Rucht, D.(1992).Mesomobilization: Organizing and Framing in Two Protest Campaigns in West German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8(3).
    Greenstein, Fred I.(1968).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 Sills, David L.& Merton, Robert King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Vol.14.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and the Free Press.
    Hainsworth, B. E.(1990).The Distribution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16(1).
    Mathes, R. & Pfetsch, B.(1991). The Role of the Alternative Press in the Agenda Building Process: Spill over Effects and Media Opinion Leadership.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 6.
    Pye, Lucian W.(1959). Political Moderniz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tems, 13(3).
    Rhee, J. W. (1995, Augus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ews Frames and an Interpreter‘s Schemata: A Theory and a Simulation. Paper presented to the AEJMC convention, Washington, D.C.
    王天濱(2005),《新聞自由-被打壓的台灣媒體第四權》。臺北:亞太圖書。
    王石番(1999),《傳撥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臺北:幼獅。
    石麗東(1991),《當代新聞報導》。臺北:正中。
    呂亞力(1995),《政治學》。臺北:三民。
    成露莤、羅曉南主編(2005),《批判的媒體識讀》。臺北:正中書局。
    李步雲主編(2004),《憲法比較研究》。臺北:韋伯文化。
    李惠宗(2004),《憲法要義》。臺北:元照。
    吳明清(1998),《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臺北:五南。
    林子儀(2002),《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臺北:元照。
    林生傳(2003),《教育硏究法 : 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臺北:心理。
    林水波(2002),《憲法政治學》。臺北:元照。
    林紀東(1993),《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臺北:三民。
    林重新(2002),《教育硏究法》。臺北:揚智文化。
    周世輔、周陽山(1992),《中山思想新詮-民權主義與中華民國憲法》。臺北:三民。
    南方朔等(2008),《哭泣的台灣—看民進黨執政八年》。臺北:INK印刻。
    荊溪人 (1997),〈報業〉,收錄於中國新聞學會編《90年代我國新聞傳播事業》, 臺北:風雲論壇。
    馬起華(1981),《政治社會學》。臺北:正中。
    馬驥伸(1997),《新聞倫理》。臺北:三民。
    祝基瀅(1986),《政治傳播學》。臺北:三民。
    袁方主編(2002),《社會硏究方法》。臺北:五南。
    孫文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訂(1981),〈民權主義第六講〉,《國父全集》,臺北:編者。
    孫文著,國立編譯館編訂(1988),「國民以人格救國」《三民主義大辭典》,上冊,臺北:幼獅。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對「他者的建構論述」》。臺北:偉伯文化。
    高朗、隋杜卿主編(2002),《憲政體制與總統權力》,臺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徐中約(2001),《中國近代史》,下冊。香港 : 中文大學。
    涂懷瑩(2000),《憲法基本問題硏究》。臺南:臺灣復文興業。
    梁世武編,《選舉過程中的傳播與策略硏究 : 2002年北高市長選舉個案分析》。臺北:世新民調中心。
    張治安(1994),《中國憲法及政府》。臺北:五南。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
    胡逢瑛、吳非(2006),《政傳播與新聞體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
    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歐用生著(1991),《教育研究法》。臺北:師大書苑。
    彭家發(1992),《新聞論》。臺北:三民。
    彭家發等著(1997),《認識大眾傳播》。臺北:臺灣書店。
    彭懷恩(2006),《別怕媒體—經營媒體關係》。臺北:米羅文化。
    彭懷恩(2002),《政治傳播與溝通》臺北:風雲論壇。
    阮銘等(2000),《民主在台灣》。臺北:遠流。
    鈕文英(2007),《教育硏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雙葉書廊。
    楊日靑(2006),《中華民國憲法要義》。臺北:五南。
    楊孝濚(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臺北:東華。
    榮泰生(2006),《SPSS與研究方法》。臺北:五南。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臺北:三民。
    臧國仁主編(1995),《中文傳播硏究論述 : 「一九九三中文傳播硏究曁教學硏討會」論文彙編》,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中心。
    董素蘭(2005),《解讀訊息-以報紙為例》,臺北:正中書局。
    董翔飛(1982),《中國憲法與政府》。臺北:著者發行。
    葉重新(2001),《教育硏究法》。臺北:心理。
    陳春生(2003),《憲法》。臺北:著者發行 : 翰蘆總經銷。
    陳春生編,葉祖灝著(1987),〈國父權能區分學說與現代政治思潮〉,《國父思想論文選集》,上冊。臺北:學生書局。
    陳傳興(2006),《道德不能罷免》,臺北:如果出版,大雁文化發行。
    陳新民(2005),《憲法學釋論》。臺北:三民。
    潘家慶(1984),《新聞媒介.社會責任》。臺北:台灣商務。
    潘家慶(1992),《傳播、媒介與社會》。臺北:台灣商務。
    潘家慶(1991),《媒介理論與現實》。臺北:天下文化。
    賴錦珖 ( 2003),《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釋論》。臺北:三民。
    聯合報編輯部編輯(2006),《百萬紅潮-2006凱道公民運動》。臺北:聯合報社。
    韓培爾(1998),《社會科學方法論 : 量化與質化Q&A》。臺北:風雲論壇。
    戴華山(1988),《社會責任與新聞自律》。臺北:黎明文化。
    羅文輝(1991),《精確新聞報導》。臺北:正中。
    羅文輝(1993),《新聞理論與實證》。臺北:黎明文化。
    鄭貞銘(1978),《新聞學與大眾傳播學》,臺北:三民。
    鄭貞銘(1995),《新聞原理》。臺北:五南。
    鄭瑞成(1989),《透視傳播媒介》。臺北:經濟與生活。
    鄭翰林編譯、彭懷恩校審(2003),《傳播理論Q&A》。臺北:風雲論壇。
    薩孟武(2006),《政治學》。臺北:三民。
    薩孟武(1988),《中國憲法新論》。臺北:三民。
    期刊
    李惠宗(2006),〈對總統罷免、彈劾及倒閣權行使之法理〉,《月旦法學雜誌》,第136期。
    李鴻禧等(2001),〈總統罷免案法律問題座談會〉,《月旦法學雜誌》,第68期。
    林昱梅(2003),〈總統之罷免與彈劾〉,《憲政時代》,第29卷第1期。
    徐佳士等著(1984),〈改進台灣地區大眾傳播國家發展功能之研究〉,《新聞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第21期。
    張文強(1997),〈新聞專業與商業邏輯的矛盾-企管與新聞訓練對報業經營認知的影響〉,《民意研究季刊》,第202期。
    黃惠萍(2003),〈媒介框架之預設判準效應與閱聽人的政策評估-以核四案為例〉,《新聞學研究》,第77期。
    彭家發(2006),〈新聞業挨轟由來已久〉,《傳媒透視》,11月號。
    臧國仁(1998),〈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的觀點〉,《傳播研究集刊》,臺北:政大傳播學院,第3集。
    臧國仁、鍾蔚文(1997年),〈框架概念與共共關係策略—有關運用媒體框架的探析〉,《廣告學研究》,第9集。
    陳春富、范姜泰基(2007),〈陳水扁與馬英九『總統罷免案』電視演說個案分析〉,《臺灣民主季刊》,第4卷,第4期。
    陳耀祥(2006),〈論總統彈劾案由司法院大法官審理之憲政意義〉,《臺灣民主季刊》,第3卷,第1期。
    蔡美瑛(1995),〈議題設定理論之發展–從領域遷徙、理論延展到理論整合〉,《新聞學研究》,第50期。
    魏玓、劉昌德(2000),〈檢視『罷免案』中的台灣媒體操作----《中國時報》與《聯合報》的假客觀真偏頗〉,《當代》,第160期。
    蘇鑰機 (1997),〈完全市場導向新聞學:《蘋果日報》個案研究〉,《大眾傳播與市場經濟》。香港:鑪峰學會出版。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94261001
    9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4261001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家發展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71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