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105/145137 (79%)
Visitors : 52206366      Online Users : 66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2372


    Title: 二次大戰後泰國與印尼華人社會地位之比較
    Authors: 楊國駿
    Yang, Kuo Chun
    Contributors: 陳鴻瑜
    Chen Hurng Yu
    楊國駿
    Yang, Kuo Chun
    Keywords: 社會地位
    華人
    比較
    泰國
    印尼
    Date: 2003
    Issue Date: 2009-09-14 13:47:06 (UTC+8)
    Abstract: 本文嘗試從社會地位的角度出發來分析比較泰國與印尼兩國之華人,時間則著重在二次大戰後之變化。文中之比較指標主要參酌Turner有關社會階層之三個面向的模式,再以華人為研究對象加以修改後,採取歷史文化、社會經濟與政治等三大指標進行比較研究。
    透過各指標比較分析中可知,各指標之間的關係確實有著極大的相關。如歷史文化因素中,兩國原住民對待華人的態度,亦時常深深影響著戰後至今的兩國社會,在對待華人的相關政策中,更見印尼華人所處社會地位之不平等。而社會經濟因素中,華人們在經濟上所佔有的實力,時常被過度的誇大來強調,此亦由於華人在經濟活動中多數以商業為主的原因。由於華人資本的累積,使戰後在兩國中均能夠見到少數崛起的華人富商,這些華人富商的出現,在人口比例相對少於當地國總人口數的情況下,更讓人感到驚奇,以致於放大來看待整體華人在當地國的表現。其結果一方面反映出海外華人在泰國與印尼兩國所獲得的傲人成就外,一方面卻也讓人誤以為所有的海外華人均十分富有。這種誤解,對於一向寬厚看待華人的泰國而言,雖然沒有造成排華的情況,在印尼則反而被當地原住民做為排華的藉口,使多數僅是小資本經營的華人商店受到嚴重的傷害。 此排華暴動的擴大(如一九九八年之排華事件)雖然與印尼政府消極的作法有關,從上述諸因素之分析中亦可知,其仍與歷史文化及社會經濟因素有關。
    由此可見,泰國華人相對於印尼華人而言,在當地各方面均持有較高之社會地位,更顯現印尼華人社會地位之不平等。若從政治、經濟及文化應享有之權利與義務觀之,雖然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印尼華人較泰國華人社會地位之差異,但是卻無法完全說明其真正的原因。在交互比較其歷史文化及社會經濟因素後,則可以進一步了解兩國華人社會地位差異的深層原因。此點可供如何提升兩國華人社會地位發展之參考,若比較泰國華人社會地位之發展,則更能充分表現出兩者之異同,並可供印尼借鏡。
    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官方文獻:
    1. 何鳳嬌編,《東南亞華僑資料彙編(一)》,國史館 臺北,1999。
    2. 李盈慧,《官方公報中的華僑史料(1911-1916)》,國立濟南國際大學,民91年。
    3. 國史館藏,外交部檔案,檔號:172-1/3063,檔名:「印尼華人刑事裁判不平等待遇」,事由:呈復和屬華僑刑事裁判未與歐洲人享受同等待遇之詳請請鑑核提出交涉由,駐巴達維亞總領事館呈外交部,民國二十二年一月九日,爪字第206號。
    4. 華僑經濟編撰委員會,《十年華僑經濟1972-1981》,僑務委員會 台北,民70。
    5. 僑務委員會,《華僑經濟年鑑 1994》,華僑經濟年鑑編輯委員會 台北,民84。
    6. 僑務委員會,《華僑經濟年鑑 1996》,華僑經濟年鑑編輯委員會 台北,民86。
    7. 僑務委員會,《華僑經濟年鑑 1998》,三民 台北,民88。
    8. 僑務委員會,《僑務統計年報》,僑務委員會 台北,民91。
    5. 《聯合早報》,新加坡。
    (六)、網址:
    1. 〈泰國華人人口推估〉,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統計處,網址:http://www.ocac.gov.tw/stat/chinese/analysis/Thailand.pdf
    2. 周南京,〈海外華人歷史理論初探〉,2001年8月27日,網址:http://www.hslmw.com/node2/node116/node119/node155/node404/userobject6ai16227.html
    3. 邱立本,,《從世界看華人》,南島出版 香港,2000,網址:http://www.hslmw.com/node2/node10/node52/qlb/wenzhang12.htm
    二、英文部分
    (一)、英文專書
    1. Amyat, Jacoues, The Chinese and the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Southeast Asia,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Bangkok, 1972.
    2. Cushman, Jennifer W. and Wang, Gungwu, Changing identities of the Southeast Asian Chinese since World War II,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Hong Kong.1988.
    3. Esman, Milton J., Ethnic Politic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Ithaca, 1994.
    9. 環球經濟社,《華僑經濟年鑑 1999》,僑務委員會 台北,民89。
    4. Friel, Morton H. ed., Overseas Chinese, New York, 1958.
    5. Hall, D. G. E., A 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 Macmillan, London, 1981.
    6. Kahin, George M. Ed., Governments and Politics of Southeast Asi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N.Y., 1954.
    7. Landon, Kenneth Perry, The Chinese in Thai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1941.
    8. Lim, Linda and Gosling, Peter (eds.), 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Identity, Culture and Politics, Vol.2., Maruzen Asia, Singapore, 1983.
    9. Mitchison, Lois, The Overseas Chinese, The Bodley Head, London, 1961.
    10. Purcell, Victor, 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1951.
    11. Rex, J., Race and Ethnicity, Open University Press, Milton Keynes, 1986.
    12. Skinner, G. William, Chinese Society in Thailand: An Analytical Histor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Ithaca, 1957.
    13. Skinner, G. William, Leadership and Power in a Chinese Community in Thailand,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N.Y., 1958.
    (二)、中文專書:
    14. Suryadinata, Leo, Political thinking of the Indonesian Chinese, 1900-1995 : a sourcebook,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Singapore, 1997.
    15. Suryadinata, Leo, Pribumi Indonesians, the Chinese Minority and China: A Study of Perceptions and Policies, Heinemann, Lumpur, 1978.
    16. Suryadinata, Leo, Southeast Asian Chinese and China : the politico-economic dimension, Times Academic Press, Singapore, 1995.
    17. Thompson, Virginia and Adloff, Richard, Minority Problems in Southeast As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alif., 1955.
    18. Tumin, Melvin M., Social stratification: the form and functions of inequality, Prentice-Hall, New Jersey, 1985.
    19. Turner, Bryan S., Status, Open University, Philadelphia, 1988.
    20. Vandenbosch, Amry, The Dutch East Indies, its government, problems and politics, Eerdmans Publisning., Michigan, 1933.
    21. Weber, Max, Economy and Society, 3 Volumes, Bedminster Press, New York, 1968.
    22. Williams, Lea E., Overseas Chinese Nationalisam: The Genesis of the Pan-Chinese Movement in Indonesia 1900-1916, The Free Press, Glencoe,1960.
    23. Willmott, Donald Earl, The Chinese of Semarang: A Changing Minority Community in Indonesi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N.Y., 1960.
    1. 《泰國華僑大辭典》,泰國威提耶功出版 曼谷,1967。
    24. Willmott, Donald Earl, The national status of the Chinese in Indonesia 1900-1958, Cornell University, N.Y., 1961.
    25. Wood, A history of Siam,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year A.D. 1781 : with a supplement dealing with more recent events, AMS Press, New York, 1974.
    (二)、英文期刊:
    1. Lustick, Ian, “Stability in Deeply Divided Societies: Consociationalism versus Control”, World Politics, Vol. 31. No. 3, 1979, pp.325-344.
    2. Skinner, G. William, “Change and persistence in Chinese culture overseas: A comparison of Thailand and Java”, Journal of the South Seas Society, Vol. XVI, 1960, pp.86-100.
    3. Suryadinata, Leo, “Indonesian Policies toward the Chinese Minority under the New Order”, Asian Survey, Vol.16, No.8, Aug.1976, pp.770-787.
    (三)、英文報紙:
    Bangkok Post, Thailand.
    2. 《華僑華人百科全書》,中國華僑 北京,2000。
    3. 《僑政論文選集》,華僑通訊社 台北,民70。
    4. 方雄普、謝成佳,《華僑華人概況》,中國華僑出版社 北京,1993。
    5. 日本企畫院編,趙順文主譯,《華僑之研究》,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所 台北,民73。
    6. 王賡武,《中國與海外華人》,台灣商務 台北,1994。
    7. 王賡武,《東南亞與華人-王賡武教授論文選集》,中國友誼 北京,1987。
    8. 丘正歐,《華僑問題研究》,國防研究院 台北,民54。
    9. 丘正歐,《蘇加諾時代印尼排華史實》,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台北,民84。
    10. 朱敬先編,《華僑教育》,中華書局 台北,1973。
    11. 江炳倫,《亞洲政治文化個案研究》,五南 台北,民78。
    12. 何宜武,《華僑經濟研究》,僑務委員會 台北,民59。
    13. 吳元黎、吳春熙著,楊保安等譯,《海外華人與東南亞的經濟發展》,正中 臺北,民74。
    14. 吳主惠著,蔡茂豐譯,《華僑本質的分析》,黎明文化 台北,民72。
    15. 吳鳳斌主編,《東南亞華僑通史》,福建人民 福州,1994。
    16. 李亦園、楊國樞編,《中國人的性格》,桂冠 台北,1992。
    17. 李長傅,《中國殖民史》,台灣商務印書館 台北,民59。
    18. 李長傅,《南洋史地與華僑華人研究》,暨南大學 廣州,2001。
    19. 李恩涵,《東南亞華人史》,五南 台北,2003。
    20. 李國卿著,郭梁、金永勛譯,《華僑資本的形成和發展》,福建人民 福州市,1985。
    21. 汪幕□主編,《東南亞華人經濟》,福建人民出版社 福州,1989。
    22. 周南京等編,《印度尼西亞華人同化問題資料彙編》,北京大學亞太研究中心 北京,1996。
    23. 邱斌存,《華僑雙重國籍之治本真理》,新生出版社 台北,民46。
    24. 韋政通,《中國文化概論》,水牛 台北,民70。
    25. 馬樹禮,《印尼的變與亂》海外出版社 台北,民52。
    26. 張文蔚,《東南亞華僑現勢》,中山學術文華集刊:第七集,民60。
    27. 張希哲等編,《華僑史論集》,華僑協會總會,台北市,民52。
    28. 郭梁編,《戰後海外華人變化國際學術硏討會論文集》,中國華僑出版公司 北京,1990。
    29. 陳烈甫,《東南亞洲的華僑、華人與華裔》,正中 臺北,民68。
    30. 陳烈甫,《華僑華人學總論》,台灣商務 臺北,民76。
    31. 陳國華,《先驅者的腳印:海外華人教育三百年:1690-1990》,Royal Kingsway 加拿大,1992。
    32. 陳喬之主編,《戰後東南亞國家的華僑華人政策》,暨南大學 廣州,1989。
    33. 陳鴻瑜,《東南亞各國政府與政治》,渤海堂 臺北,民81。
    34. 陳鴻瑜,《政治發展理論》,桂冠 臺北,1995。
    35. 陳鴻瑜審訂,《華裔東南亞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民87。
    36. 曾建屏,《泰國華僑經濟》,海外出版社 台北,民45。
    37. 游仲勳,《華僑政治經濟論》,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所 臺北,民73。
    38. 湯平山,《印度尼西亞》,當代世界出版 北京,1998。
    39. 華僑志編纂委員會,《印尼華僑志》,華僑志編纂委員會 臺北,民50。
    40. 華僑志編纂委員會,《泰國華僑志》,華僑志編纂委員會 臺北,民國48。
    41. 華僑委員會,《華僑經濟概況》,華僑委員會 台北,1974。
    42. 項退結,《中國民族性研究》,台灣商務 台北,民82。
    43. 黃滋生、溫北炎主編,《戰後東南亞華人經濟》,廣東人民 廣州,1999。
    44. 楊建成主編,《三十年代蘭領東印度之華僑》,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所 臺北,民74。
    45. 楊建成主編,《泰國的華僑》,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所 臺北,民73。
    46. 楊建成主編,《荷蘭東印度華僑商人》,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所 臺北,民73。
    47. 楊建成主編,《華僑史》,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所 臺北,民74年12月。
    48. 楊建成主編,《華僑商業集團之實力與策略剖析》,中華學術院南洋研究所 臺北,民74。
    49. 葉祥松等著,《東南亞華人經濟研究》,經濟科學出版 北京,1999。
    50. 廖小健,《戰後各國華僑華人政策》,暨南大學 廣州,1996。
    51. 廖建裕,《爪哇土生華人的政治活動》,正中書局 台北,民74年。
    52. 廖建裕,《印尼華人文化與社會》,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 新加坡,1993。
    53. 蕭登福,《道教與佛教》,東大 臺北,民84。
    54. 戴鴻琪,《印尼華僑經濟》,海外出版社 台北,民45。
    55. 薩德賽(D. R. SarDesai),蔡百銓譯,《東南亞史(Southeast Asia Past & Present)》,麥田 臺北,2001。
    (三)、期刊論文:
    1. 王付兵,〈二戰後東南亞華僑華人認同的變化〉,《南洋問題研究》,4期,2001,頁55-66。
    2. 王望波,〈東南亞華人社會政治地位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南洋問題研究》,3期,2000,頁54-65。
    3. 王望波,〈泰國華人政策及其影響〉,《八桂僑史》,1期,1996,頁37-41。
    4. 朱芳,〈泰國華人經濟狀況及其走向〉,《當代亞太》,9期,2001,頁61-64。
    5. 宋鎮照,〈印尼華人的政經地位變遷與展望〉,《海華與東南亞研究》,第1卷第1期,2001年1月,頁63-105。
    6. 岩崎育夫,〈關於當代東南亞華人資本幾個基本特徵的思考〉,《南洋資料譯叢》,1期,2001,頁59-68。
    7. 邱炫元,〈為「正行」而論爭:印尼伊斯蘭宇宙觀與儀式實踐中融合與反融合的宗教政治〉,《海華與東南亞研究》,第3卷第2期,2003年4月,頁96-115。
    8. 唐潤洲,〈印尼華人社會之變遷(1945-1994)〉,第六屆中國海洋發展史研討會論文,民84年3月30-31日。
    9. 張翰壁、林欽明,〈東南亞政商關係初探以印尼華商為例〉,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 臺北,1998年。
    10. 曹雲華,〈從族際通婚看泰國華人與當地民族的關係〉,《東南亞研究》,2期,2001,頁4-13。
    11. 曹雲華,〈踏平坎坷成大道-論當前東南亞華人問題的性質及其前途〉,《東南亞研究》,5期,2000,頁37-42。
    12. 許梅,〈泰國華人政治生活的變遷〉,《東南亞研究》,2期,2002,頁16-20。
    13. 許麗鈴、余伯泉,〈泰國華文教育的發展:曼谷與泰北的比較〉。《教育資料與研究》,43輯,頁66-73。
    14. 陳秀容,〈東南亞華人族群融入移入國主流社會的比較研究-以印尼與泰國作對比分析〉,《地理研究》,20卷3期,2001年7月,頁354-363。
    15. 陳鴻瑜,〈13世紀中國元代征伐爪哇之役〉,《海華與東南亞研究》,第3卷第3期,2003年7月,頁85-117。
    16. 楊啟光,〈瓦希德政府的”華人政策”與印尼華人境況論析〉,《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期,2001年6月,頁1-13。
    17. 楊聰榮,〈從經濟觀點看印度尼西亞1998新春暴動:金融危機、經濟體制與代罪羔羊〉,2001年台灣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論文,2001年5月。
    18. 溫北炎,〈路在何方?印尼華人社會的現狀與未來〉,《東南亞研究》,4期,1999,頁4-11。
    (四)、學位論文:
    1. 古梓龍,《戰後印尼對華僑政策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民68年6月,碩士論文。
    2. 戎撫天,《泰國華人同化問題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學院民族與華僑研究所, 民66年6月,碩士論文。
    3. 李道緝,《國家的迷思:國族建構與泰國華人國家認同(1910-1945)》,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民88,博士論文。
    4. 張祖寬,《印尼對華人同化政策之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民族與華僑研究所,民71年7月,碩士論文。
    5. 劉孝民,《印尼華人社會的經濟與教育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學院民族與華僑研究所,民68年7月,碩士論文。
    6. 龐新竹,《泰國華人經濟之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學院民族與華僑研究所, 民68年7月,碩士論文。
    7. 鷲津京子,《泰國政府對華文教育政策之研究(1911-1949)》,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民90,碩士論文。
    (五)、週刊、報紙:
    1. 《世界日報》,美國。
    2. 《亞洲週刊》,香港。
    3. 《星洲日報》,馬來西亞。
    4. 《新中原報》,泰國。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89261018
    9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9261018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家發展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555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