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2169
|
Title: | 中日近世政治思想中的人與制度:葉適與荻生徂徠的比較 |
Authors: | 袁永祥 |
Contributors: | 黃俊傑 袁永祥 |
Keywords: | 葉適 荻生徂徠 事功思想 道德政治論 政治優位性 |
Date: | 2005 |
Issue Date: | 2009-09-14 13:17:36 (UTC+8) |
Abstract: | 本論文旨在從「人」與「制度」這兩個政治學研究中至為核心的概念出發,比較葉適與荻生徂徠的政治思想之特質,說明葉適與荻生徂徠如何在「政治優位性」的實學思維之下,賦予傳統儒學不同於主流的解釋與詮釋。
本論文在第一章指出,過去千年來儒家一直是以「道德政治論」作為解釋儒家經典的基礎,並且在儒家內部形成主流。然而,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這種情況似乎有所轉變,事功學派的興起,意味道德政治論已無法對面當前的社會政治問題提供解釋。孔子所創立的儒家學說,本來是道德與事功兼而有之者,但到了南宋卻出現特別強調事功,尤對道德心性之學不滿意,可見儒學發展到南宋,已有過度傾斜心性之學之虞,以致於事功學派必須起而反對。另外,儒學東傳日本之後,在近世日本所興起的儒學風潮也不容忽視。朱子學成為官學,其他學派紛紛成立,各自發展不同的觀點,並結合其時代背景,與日本風土民情、武士道精神,與民間信仰等,形成具日本特色的儒學。其中,古文辭學派學者荻生徂徠的思想,與南宋葉適極為神似,兩人的時代相隔五百年,互不相聞,時空背景差異極大,但思想的本質與內容頗為相通,本論文認為思想源頭可能可以追溯至先秦時代的荀子,因此在第二章第三節有所探討。
本論文第二章指出,儒家的道德政治論以人為中心、以道德化為導向、以正己正人為中心的道德優先論。這種道德政治理論認為,「道德領域」的自主性,是政治實踐的前提,政治領域的運作有賴道德領域的自發自主。準此而言,道德是體,政治是用。政治領域本身缺乏自我運作的輯邏,完全視乎道德主體的作用。這一套理論發展至宋代,在朱熹以理學為中心所建構的「德教政治論」達到發展的高峰。然後,作為反朱子學的永嘉事功學派學者葉適異軍突起,形成與朱熹、陸九淵在南宋儒學界鼎足而立的局面。葉適藉著反朱子學,將道德領域與政治領域的先後順序顛倒過來,強調政治制度有其自我獨立運作的邏輯,不僅不需道德主體的擴充與指揮,反而認為人要在禮樂的浸潤之下才能成就其德。與葉適相較,荻生徂徠走得更遠,他完全將政治領域與道德領域區隔,認為政治領域代表公的領域,道德領域是私人領域,所以政治領域與道德領域毫不相干,將道德置於政治之外是荻生徂徠解釋儒家經典的特色之一,所以他的思想被稱為政治優位性思想,我們認為這種思想的興起,與孟子「正君心」論在「尊君卑臣」的政治體制下有其難以實現的問題有關。因此,政治優位性思想的特質往往表現為道德主體性的揚棄,並強調政治制度的重要性。
本論文在第三章探討永嘉學派與徂徠學派的事功思想及其特質。首先追溯永嘉學派事功思想的淵源,然後分析該派事功思想的特點。接著,探討荻生徂徠的事功學說及其特質,因荻生徂徠是徂徠學派的開山祖,後來其弟子太宰春台等人對其事功思想有進一步的發揮,所以本章亦探討太宰春台等人的思想,以與永嘉學派作一比照。
本論文第四章針對「人」與「制度」這個主題作詳細的討論。以「道」作為本章討論的切入點。在葉適與荻生徂徠的思想中,「道」是作為聯繫「人」與「制度」的紐帶。聖人制作了道,道就是規範一般人行為的禮樂制度。因此,禮樂制度皆出自聖人的制作,人類文化亦由此而生,因此,人類文化也是聖人所造成的,而不是經年累月的積聚生成的。本章第三節討論政治優位性思維下的理想人格,我們比較了葉適與荻生徂徠的聖人觀。第四節則以《論語》「克己復禮」章為例,探討道德優先論與政治優位性對恃中所展現的經典詮釋的特色。《論語》中的「仁」與「禮」,亦即「人」與「制度」,我們看到傳統以「仁」做為道體主體性的解釋,經葉適與荻生徂徠的政治性解讀的轉換之後,整章的意思為之大翻轉。 |
Reference: | 壹、中文著作 專書 《近世武家教育思想》(東京:日本圖書刊行會,2001年新裝版)。 丸山真男著,王中江譯:《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 子安宣邦著,陳瑋芬等譯:《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 方祖猷、金濤編:《論浙東學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 王中田:《江戶時代日本儒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王青:《日本近世儒學家荻生徂徠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王家驊:《儒家思想與日本文化》(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王鳳賢、丁國順:《浙東學派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王懋竑:《朱子年譜》(臺北:世界書局,1973)。 周夢江:〈葉適與朱熹〉,《書目季刊》29卷4期(1996年3月),頁28-37。 屈萬里:〈仁字涵義之史的觀察〉,收入氏著:《書庸論學集》(臺北:開明書店,1969)。 阿部吉雄:〈中國儒學思想對日本的影響〉,《中外文學》8卷6期(1979年11月),頁164-177。 徐洪興:〈「宋學」的由來及其過程〉,《孔孟月刊》34卷6期(1996年2月),頁25-38。 徐洪興:〈論葉適的非孟思想〉,《浙江學刊》1994年第3期,頁50-54。 徐復觀:〈中國的治道〉,收入氏著:《學術與政治之間》(臺北:學生書局,1985)。 徐復觀:〈儒家在修己與治人上的區別及其意義〉,收入氏著:《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1982)。 祝平次:〈從「治足以為輕」到「統紀之學」──論葉適對儒家經典的看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6卷1期(2005年3月),頁117-168。 衷爾巨:〈薛季宣、陳傅良哲學思想初探〉,《浙江學刊》1994年第1期,頁56-59。 張 潔:〈南宋葉適思想研究概述〉,《浙江學刊》2000年第1期,頁119-122。 司馬遷:《史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張才興:〈與荻生徂徠《讀荀子》有關的幾個問題〉,《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9期(2004年12月),頁1-19。 張崑將:〈朱子對《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章的詮釋及其繼起爭議〉,收入黃俊傑編:《中日《四書》詮釋傳統衯探(上)》(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 張崑將:〈荻生徂徠「不言」的詮釋方法析論〉,《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3期(2005年12月),頁139-169。 張端穗:〈仁與禮──道德自主與社會制約〉,收入黃俊傑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二‧天道與人道》(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頁107-170。 張潔:〈南宋葉適思想研究概述〉,《浙江學刊》2000年第1期,頁119-122。 陳安金 :〈葉適哲學思想述評〉,《溫州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頁11-14。 陳安金、王宇:〈貫通內聖外王的努力-評永嘉學派的思想歷程〉,《哲學研究》2002年第8期,頁62-69。 陳安金:〈從理學對立面到其中一支──永嘉學派研究軌跡(上)〉,《溫州學報》2004年4月10日。 陳安金:〈葉適的事功價值觀初探〉,《哲學研究》2001年第4期,頁75-78。 陳安金:〈論永嘉學派與朱子學派的分歧〉,《江漢論壇》2004年7月,頁79-。82 永田廣志著,陳應年等譯:《日本哲學思想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陳安金:〈從對立到整合:永嘉學派研究的基本路向〉,《哲學動態》2004年第5期,頁45-49。 陳弱水:〈「內聖外王」觀念的原始糾結與儒家政治思想的根本疑難〉,《史學評論》第3期(1981年3月),頁79-116。 陳國燦:〈論南宋浙東事功學派的歷史地位〉,《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6期,頁24-28。 陳熙遠:〈聖王典範與儒家「內聖外王」的實質意涵──以孟子對舜的詮解為基點〉,收入黃俊傑主編,《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頁23-67 陳遠平、肖永明:〈論葉適經制事功之學的淵源及其與理學的分歧〉,《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5卷4期(2001年),頁9-12。 景海峰:〈葉適的社會歷史本體觀-以「皇極」概念為中心〉,《哲學研究》2001年第4期,頁71-74。 曾春海:〈葉適的義利觀及其在倫理學之意義〉,《哲學與文化》28卷4期(2001年4月),頁330-341+382。 渡邊浩著,藍弘嶽譯:〈儒學史異同的解釋:「朱子學」以後的中國與日本〉,收入張寶三、徐興慶編:《德川時代日本儒學史論隻》(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頁1-40。 湯用彤:〈王弼之周易論語新義〉,收入氏著:《魏晉玄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黃俊傑、吳光明:〈古代中國人的價值觀:價值取向的衝突及其解消〉,收入沈清松編,《中國人的價值觀人文學觀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永田廣志著,劉績生著:《日本封建意識形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黃俊傑:〈內聖與外王──儒家傳統中道德政治觀念的形成與發展〉,收入黃俊傑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二‧天道與人道》(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 黃俊傑:〈東亞儒學如何可能?〉,《清華學報》新33卷第2期(2004年11月),頁455-468。 黃俊傑:〈荻生徂徠詮釋《論語》的三個支點〉,《台大東亞文明研究學刊》2卷1期(2005年6月),頁111-134。 黃俊傑:〈朝鮮儒者丁茶山對《論語》「克己復禮」章的詮釋及其思想史的定位〉,發表於臺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主辦《東亞視域中的茶山學與韓國儒學國際研討會》,2005年7月14-15日。 黃俊傑;〈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試論〉,《人文學報》第16期(1997年12月),頁1-43。 楊儒賓:〈葉適與荻生徂徠〉,收入張寶三、楊儒賓編:《日本漢學研究初探》(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頁109-138。 葉坦:〈宋代浙東實學經濟思想研究-以葉適為中心〉,《中國經濟史研究》2000年第4期,頁102-113。 董平:〈葉適對道統的批判及其知識論〉,《孔子研究》1994年第1期,頁67-74。 蒙培元:〈葉適的德性之學及其批判精神〉,《哲學研究》2001年第4期,頁65-70。 劉紀曜:〈公與私──忠的倫理內涵〉,收入黃俊傑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二‧天道與人道》(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頁171-208。 皮錫瑞:《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1959)。 蔡瑞霞:〈陳傅良與湖湘學派〉,《求索》(2002年),頁113-115。 澤井啟一:〈荻生徂徠的《學》《庸》解釋及古文辭學〉,收入黃俊傑主編:《東亞儒者的四書詮釋》(臺北:台大出版中心,2005),頁153-178。 藍弘嶽:〈戰後日本學界德川儒學研究中論評:以對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批判與修正為中心〉,收入黃俊傑編:《東亞儒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頁219-268。 辻本雅史:〈荻生徂徠的習熟論和教化論:近世教育思想試論〉,收入氏原著,張崑將、田世民譯:《日本德川時代的教育思想與媒體》(臺北:台大出版中心,2005)。 貳、日文著作 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76)。 井上哲次郎、蟹江丸共編:《日本倫理彙編》(東京:育成會,1903)。 井上哲次郎:《日本古學派之哲學》(東京:富山房,1915)。 太宰春台:〈封建論〉,收入《日本儒林叢書》(東京︰鳳出版社,1971年),第四冊。 伊藤仁齋:《童子問》(東京:岩波書局,1970)。 任繼愈編:《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岩橋遵成:《徂徠研究》(東京:關書院,1934)。 東條耕:《先哲叢談後編》(日本明治17(1884)年東京松雲堂書店刊本)。 室鳩巢:《義人錄》,收入《近世武家教育思想》(東京:日本國書刊行會,2001年新裝版)。 荻生徂徠,《論語徴》,收入關儀一郎編:《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第7冊(東京:鳳出版,1973)。 荻生徂徠:《太平策》,收入吉川幸次郎等編:《荻生徂徠》(東京:岩波書店,1982年日本思想大系36)。 荻生徂徠:《孟子識》,收入《甘雨亭叢書》(天保間日本板滄氏刊本),第四集。 荻生徂徠:《萱園隨筆》,收入《日本儒林叢書》(東京:鳳出版,1978年)。 荻生徂徠:《辨道》,收入《荻生徂徠》(東京:岩波書店,日本思想大系36,1973)。 荻生徂徠:《辦名》,收入《荻生徂徠》(東京:岩波書店,日本思想大系36,1973)。 荻生徂徠:《讀荀子》,收入嚴靈峰編,《無求備齋荀子集成》41(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據日本寶曆14年京師水玉堂刊本影印,1977)。 全祖望:《鮚埼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荻生徂徠:《蘐園十筆》,收入《日本儒林叢書》(東京︰鳳出版社,1971年),卷7,〈蘐園三筆〉,頁46。 荻生徂徠著,龔穎譯:《政談》(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源了圓:《近世初期實學思想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80)。 賴惟勤校注:《徂徠學派》(東京:岩波書店,日本思想大系37,1972)。 參、英文著作 Hobbes, Thomas, Leviathan; a Critical Edition by G.A.J. Rogers and Karl Schuhmann (Bristol: Thoemmes Continuum, 2003). Tu, Wei-ming, “The Creative Tension between Jen and Li,” in Humanity and Self-Cultivation: Essays in Confucian Thought, (Berkeley: Asian Humanities Press, 1979), pp. 5-16. Chan, Wing-tsit, “Chu Hsi’s Completion of Neo-Confucianism,” in Études Song in Memoriam Étienne Balazs, Editées par Françoise Aubin, Serie II, #I (Paris: Mouton & Co., and École Practique de Haute Études, 1973 ), pp.60-90. Lo, Winston Wan, The Life and Thought of Yeh Shih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74). 朱熹:《四書集註》(臺北:學海書局,1988) 朱熹:《朱子大全》(臺北:遠流出版社,1983)。 朱熹:《朱文公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朱熹著,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 朱謙之:《日本的古學及陽明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冊)(臺北:正中書局,1969)。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臺北:學生書局,1996)。 何 俊:《南宋儒學建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頁266。 何炳松:《浙東學派逆源》(北京:中華書局,1989)。 余英時:《史學與傳統》(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2)。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臺北:允晨文化,2003)。 呂祖謙:《東萊呂太史別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李明輝:《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維》(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李甦平等:《中國.日本.朝鮮實學比較》(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周夢江:《葉適與永嘉學派》(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邵雍:《皇極經世》(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7)。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社出版,1984)。 侯外廬編:《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社出版,1960)。 姜廣輝:《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柳宗元:《柳河東集》(臺北:臺灣商務書館,1973)。 胡宏:《胡宏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6。 韋政通:《中國思學史》(臺北:大林出版社,1985)。 韋政通:《孔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 孫詒讓:《溫州經籍志》(臺北:廣文書局,1969)。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崔世廣:《代近啟蒙思想與近代化──中日近代啟蒙思想比較》(北京:航空航太大學,1989)。 張立文:《朱熹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張岱年:《中國哲學史大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64)。 張崑將:《日本德川時代古學派之王道政治論──以伊藤仁齋與荻生徂徠為中心》(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 張崑將:《德川日本「忠」「孝」概念的形成與發展──以兵學與陽明學為中心》(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 張義德:《葉適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 張義德等:《葉適與永嘉學派論集》(光明日報出版,2000)。 張載:《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 張寶三、徐興慶編:《德川時代日本儒學史論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 張寶三、楊儒賓:《日本漢學研究初探》(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 曹在松:《葉適經世思想研究》(臺北: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 脫脫:《宋史記事本末》(北京:中華書局,1981)。 陳少峰:《中國倫理史》(北京:北京大學社出版,1996) 陳傅良:《止齋文集》(商務、四部叢刊初編)。 程頤、程顥:《河南程氏遺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童長義:《伺藤仁齋研究:以「實」概念為中心》(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1999)。 馮友蘭編:《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社出版,1988)。 黃宗羲:《宋元學案》,收入:《黃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一)(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二)(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7)。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3)。 黃俊傑:《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6)。 黃俊傑編:《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上、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 黃俊傑編:《東亞儒者的四書詮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黃俊傑編:《東亞儒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黃俊傑編:《儒家思想在現代東亞:日本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9)。 黃俊傑編:《歷史思維、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6)。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 葉紹翁:《四朝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89)。 葉適:《習學記言序目》(北京:中華書局,1978)。 葉適:《葉適集》(北京:中華書局,1961)。 葛榮晉編:《中國實學思想史》(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董平選注、祁茗田評析:《浙江精神之哲學本源》(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 榮晉編:《中日實學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榮晉編:《韓國實學思想史》(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劉岳兵:《日本近代儒學研究》(北京:商務,2003)。 盧瑞容:《中國古代「相對關係」思維探討──「勢」「和」「權」「屈曲」概念溯源分析》(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4)。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錢穆:《朱子新學案》(一),收入《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8),第11冊。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收入《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第9冊。 薛季宣:《薛季宣集》(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 韓愈:《韓昌黎文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 論文 子安宣邦著,陳瑋芬譯:〈先王之道禮樂焉爾──關於徂徠的禮樂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4卷4期(2004年12月),頁49-57。 王倫信:〈略論葉適思想的學術淵源和地位〉,《浙江學刊》1994年1期,頁60-62。 包尊信:〈葉適哲學思想的評價-從「習學記言」的出版說起〉,《社會科學戰線》1978年第3期,頁42-49。 甘懷真:〈日本近世的「公法」與「君臣之義」──以赤穗事件為例〉,收入高明士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二)家內秩序與國法》(臺北:台大出版中心,2005),頁377-400。 何俊:〈永嘉事功學的形成過程〉,《孔子研究》1992年第1期,頁14-15。 何俊:〈宋代永嘉事功學的興起〉,《杭州大學學報》22卷3期(1992年),頁21-28。 何俊:〈葉適與朱熹道統觀異同論〉,《鵝湖》21卷11期,頁24-29。 何俊:〈葉適與道統〉,《溫州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頁3-16。本文初稿發表於1997年《中國宋史研究會第六屆年會》。 何俊:〈論南宋的永嘉事功學〉,《浙江大學學報》8卷4期(1994年),頁38-44。 余英時:〈道統與政統之間──中國知識份子的原始形態〉,收入氏著:《史學與傳統》(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2),頁30-70。 呂振羽:〈論葉適思想〉,收入《葉適集》(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61),頁1-38。 李明友:〈葉適的道器觀及其對心性之學的批判〉,《浙江大學學報》31卷1期(2001年1月),頁117-121。 李澤厚:〈中日文化心理比較試說略稿〉,收入黃俊傑編:《儒家思想在現代東亞:日本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9),頁25-86。 周夢江:〈葉適與朱熹〉,《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第期(1997年5月),頁8-13。 |
Description: |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政治研究所 86252501 94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6252501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政治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index.html | 0Kb | HTML2 | 620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