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209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4105/145137 (79%)
造访人次 : 52175638      在线人数 : 6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2096


    题名: 消弭數位落差之法律與政策—以台北市原民會補助購買電腦政策為例
    作者: 施盈志
    贡献者: 吳瓊恩
    施盈志
    关键词: 數位落差
    原住民
    差別待遇
    必要性
    Digital Divide
    Indigenous Peoples
    Different Treatment
    Necessity
    日期: 2004
    上传时间: 2009-09-14 13:06:30 (UTC+8)
    摘要: 美國商務部國家通信及資訊委員會自1995年起連續四年發佈的數位落差調查報告指出,美國雖然在電話與電腦之普及率和網際網路之使用率等資訊基礎建設發展程度已逐年提昇,但同時卻也會隨民眾之收入狀況、種族、教育程度以及居住區域的不同而有相當大的差異,此即一般所謂之「數位落差」。數位落差一詞在學術及實務上,因研究或運用方向之不同,而有不同之定義與內涵,本文認為在儘量擴張數位落差之內涵下,舉凡群體間「擁有及運用」「數位科技」之「高、低(甚至是無)」程度差距,均屬數位落差。
    從法律面來探討消弭數位落差之法律基礎,多數學者以「平等權」、「言論自由權」、「受益權」、「基本權」等模糊之法律概念論述,此正足以反映出數位科技發展過程中,人民基本權益內涵之變動。以21世紀的角度來看1994年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364號,本文認為國家有作為的義務,實現公眾接近利用數位設備,以達言論自由與個人表達權利之實現,同時也應保障通訊方法、工具、媒介的充分供應。
    依照2001年,台北市原住民事務委員會對於台北市原住民之全面性調查,台北市原住民受訪者家中擁有電腦之比例為55.7%,相較於整個台北市市民擁有電腦之比例將近80%而言,同為台北市居民,原住民與非原住民之間,顯然有數位落差存在。2001年4月24日台北市政府依據「台北市政府資訊推動策略會議紀錄」,訂定「台北市政府推動縮短數位落差執行計畫」,其中明定:「以戶為單位,提供新台幣五千元至一萬元補助原住民學生購置電腦,或捐贈二手電腦,減輕其資訊設備負擔。」,經費則由台北市公益彩券盈餘分配基金支應。此一對於台北市原住民的經濟補助政策,本文由憲法層次往下探討其是否合法,認為應判斷以下層次:一、外部差別待遇:該政策只補助原住民,而不及於其他台北市民或其他與原住民居於相同處境之人民(如漢人、殘障族群等)。二、內部差別待遇:該政策只補助設籍台北市滿一年以上,就讀公私立學校,具原住民身分學生之家庭。三、必要性與相當性:給予原住民最低標準之基本需求,或是超出基本需求的給付。
    本文採用質化研究之深度訪談法,訪談該政策之使用者,檢驗上開外部差別待遇、內部差別待遇、必要性與相當性等,三個層次的合法性問題,發現在「外部差別待遇」、「必要性與相當性」上,合法性較無問題,但是在「內部差別待遇」上,以「具有原住民學生身分」為分界點,完全未考慮各個原住民家庭或個人之實際需求,造成某些真正迫切需要該補助之台北市原住民的不利益。該政策應該有補救之方法,對於不符合「具有原住民學生身分」之申請者,為實質審查,倘確有補助之需要,仍應予以補助,以免某些確實有迫切需求的原住民,無法申請到補助,否則該政策在此一「內部差別待遇」之合法性上,應為不合法之判斷,當然,該政策倘若直接刪除「具有原住民學生身分之家庭」此一條件之限制,亦屬適當。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數位落差的意義與內涵…………………………….7
    第二節 台灣數位落差的概況……………………………….11
    第三節 國內外消弭數位落差之政策………………………….15
    第四節 消弭數位落差之理念………………………………….26
    第五節 消弭數位落差之法律基礎…………………………….32
    第三章 台灣原住民與數位落差之探討………………………….38
    第一節 台灣原住民數位落差現況……………………………38
    第二節 台灣原住民之特殊性與憲法保障…………………….40
    第三節 台灣消弭原住民數位落差之法規與政策………….….46
    第四章 台北市補助原住民購置電腦設備之法律與政策……..…51
    第一節 台北市補助原住民購置電腦設備之政策……………..51
    第二節 經費來源之合法性…………………………………….55
    第三節 台北市補助原住民購置電腦設備之合法性要件…….58
    第五章 台北市補助原住民購置電腦設備之合法性研究………..61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實施…………………………….………….61
    第二節 信度與效度………………………………….………….66
    第三節 訪談結果分析…………………………………………..6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94
    第一節 結論…………………………………………………….94
    第二節 建議…………………………………………………….102
    參考書目…………………………………………………………….104
    附錄一……………………………………………………………….112
    附錄二……………………………………………………………….114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內政部主計處,2002,《電腦應用概況調查統計結果分析》,Available from : http://www.dgbas.gov.tw/eyimc/switch2/91res/res91.htm。
    內政部統計處,2001,《台閩地區低收入戶生活狀況調查結果摘要分析》,Available from: http://www.moi.gov.tw/W3/stat/Survey/low-income90.htm。
    尤莉雯,2003,《資訊科技對政府再造之影響-以美國、日本、台灣推動電子化政府為例》,南華大學亞太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梅玲,2002,<數位差距與公共圖書館的使命>,《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002年3月,台北:台北市立圖書館。
    台北市政府主計處,2001,《台北市家庭收支概況調查報告》,台北:台北市政府主計處。
    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2001,《台北市原住民統計年鑑》,台北:台北市原民會。
    台北市政府資訊中心,2001,《台北市政府推動縮短數位落差執行計畫》,Available from: http://www.ic.taipei.gov.tw
    台北市原住民事務委員會,2003,《92年12月施政報告》,Available from:http://www.native.taipei.gov.tw
    台北市原住民事務委員會,2005,《台北市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94年度補助原住民購置電腦設備實施計畫》,Available from:http://www.native.taipei.gov.tw
    交通部統計處,2003,《我國網際網路使用概況分析》,Available from: http://www.motc.gov.tw/service/anamain.htm 。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1,《九十年下半年台灣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4,《九十一年台灣原住民族統計年鑑》,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發展推動小組,《減小數位落差指導小組》,Available from: http://www.nici.nat.gov.tw/content/application/nici/guideteam/guest-cnt-browse.php?grpid=5&vroot=00050007&cntgrp_ordinal=00050007&cnt_id=290。
    吳庚,2001,《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台北:三民。
    吳玫櫻,2003,《電信普及服務分攤金法律制度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瓊恩、張世杰,1994,<質與量的評估途徑之比較,兼論其對政策分析的意涵>,《政治大學學報》,第68期,台北:政治大學。
    李孟壕,2003,《數位落差再定義與衡量指標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李建良,2000,<自由、人權與市民社會>,《憲法理論與實踐(二)》,台北:元照。
    李建良,2003,<淺說原住民族的憲法權利—若干初探性的想法>,《台灣本土法學》,2003年6月,台北:學林。
    李美華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下冊》,台北:時英。Babbie, E. 原著,The Basic of Social Research (2E).
    李惠宗,1999,<論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的多重不平等─從體系正義觀點評大法官議決釋字第四八五號解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1999年10月。
    李嘉文,2001,《數位落差的反思─從日常生活與資訊科技談起》,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震山,2002,<論憲法意義下之「資訊權」>,收錄於《當代公法新論(上)翁岳生教授七秩誕辰祝壽論文集》,頁71-85,台北:元照。
    李震山,2004,<論憲改與基本權利保障>,發表於《「新世紀台灣憲改」學術研討會》,行政院研考會、台大公法研究中心主辦,2004年10月31日。
    林明昕,2004<原住民地位之保障作為「基本權利」或「基本國策」?>,《憲政時代》,2004年29卷第3期,台北:憲政時代編輯委員會。
    林偉加,2000,《資訊差距的探討--兼論我國資訊差距之現況》,東海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林逢慶,2003,<消弭數位落差--政府的責任與對策>,《國家政策季刊》,2003年3月,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林誠謙,2001,<我國目前資訊基礎建設的發展現況>,收錄於《資訊社會與數位落差彙編》,頁175-182,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林嘉誠,2002,<政府資訊建設與公義社會>,《研考雙月刊》,2002年2月,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邱泯科等譯,2004,《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台北:雙葉書廊。Babbie, E. 原著,The Basic of Social Research (2E).
    邱魏頌正、陳嘉駿,2004,<數位落差現象再探討--多國比較分析>,《傳播與管理研究》,2004年1月,嘉義: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
    施束鍾,2002,《擺渡人生-從優勢觀點看都市原住民單親婦女的生活世界》,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洪遜欣,1994,《法理學》,台北:三民。
    紀國鐘,2003,<普及政府服務、縮短數位落差>,《研考雙月刊》,2003年2月,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蒐集資料、登錄與分析?>收錄於《質性研究》,台北:巨流。
    梁德馨、劉幼琍,2004,《台閩地區數位落差調查報告(九十三六月)》,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許宗力,1999,<基本權的功能與司法審查>,《憲法與法治國行政》,台北:元照。
    許清琦、曾淑芬、劉靜怡、吳鴻煦,2003,<公元二○一○年台灣網路化社會之發展策略>,《國家政策季刊》,2003年3月,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幸雄,2000,《知識型服務業推動知識管理實務研究─以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為例》,國立台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清河、田孟蓉,2002,<建構另類網際網路遠距教學模式的迷思>,《圖文傳播學報》,2002年11月,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
    陳甦蘭,2002,《我國對原住民藝術展演補助政策之探討—以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陳新民,2000,《行政法學總論》,台北:三民。
    陳新民,2001,《中華民國憲法釋論》,台北:三民。
    陳嘉駿,2001,《數位落差現象再探討--多國比較分析》,南華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冠瑜,1999,《電子化政府理念之檢視與前瞻》,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彭心儀,2001,<以法律機制減距數位落差之迷思:檢視電信法制下之普及服務規範與數位環境之著作權保護擴大趨勢>,《網路與社會研討會》,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主辦。Available from: http://teens.theweb.org.tw/iscenter/publish/showpaper.php?serial=53
    彭心儀,2002,<由資訊通信法制之發展趨勢論數位落差之消弭>,《經社法制論叢》,2002年1月,頁259-299。台北:政行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健全經社法規工作小組。
    彭慧鸞,2001,<電信自由化建制與數位落差的政治經濟分析>,《問題與研究雙月刊》,2001年7月,頁25-40。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曾淑芬,2003,《台閩地區九十一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曾淑芬,2002a,《台灣地區數位落差問題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曾淑芬,2002b,<數位落差>,《資訊社會研究》,2002年1月,嘉義: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曾淑芬,2002c,<社會公平與數位落差>,《研考雙月刊》,2002年2月,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黃興進,2001,<數位社會的陷阱>,發表於《資訊社會與數位落差研討會》,國立中山大學主辦,2001年12月6日。
    董保城,1994,《行政法講義》,台北:自版。
    詹婷怡,2000,《電信產業規範之研究》,台北:太穎投資顧問出版。
    網路社會小組,2002,<網路社會--建立人文與科技並重之優質網路社會>,《研考雙月刊》,2002年12月,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趙健雯,2001,《新加坡知識經濟與教育發展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靜怡譯,2001,《控制權革命》,台北:城邦文化。Andrew L. Shapiro原著,The Control Revolution: How the Internet is Putting Individuals in Charge and Changing the World We Know.
    謝培仁,2002,《電子化政府便民應用服務民眾滿意度之研究--以電子化政府入口網站為例》,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謝清俊,1995,<公共資訊的流通與所有權--欣見行政機關推動電子資料流通有感>,《研考雙月刊》,1995年6月,頁28-35。
    謝清俊,1997,<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與影響期末研究報告>,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研究計畫。
    顏淑芬,1998,《從資訊差距因素探討網路資訊時代公共圖書館之任務與角色》,國立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貳、英文部分
    Garson, G. D., 1995.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Social Issues. London: Idea Group publishing.
    Gunkel, D. J., 2003. “Second Thoughts: Toward a Critique of the Digital Divide.” New Media & Society. 5(4): 499-522.
    Hague, B. N. & Loader, B. D., 1999. “Digital Democracy: an Introduction.” In Hague, B. N. & Loader, B. D. (Eds.) Digital Democracy: Discourse and Decision Mak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London: Routledge.
    Hawkins, E. T. & Hawkins, K. A., 2003. “Bridging Latin America’s Digital Divide: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Internet Access.”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80(3): 646-665.
    Kadushin, A., 1990. The Social Work Interview: A Guide for Human Service Professional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Kim, M.C. & Kim, J.K., 2001. ”Digital Divide: Conceptual Discussions and Prospect. “ In Kim Won, Tok-Wang Ling, Yoon-Jonn Lee, & Seung-Soo Park. (Eds.). The Human Society and the Internet: Internet-related Socio-economic Issue. New York: Springer.
    Kvale, S., 1996. Interviews: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Thousands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Leiss, W., Kline, S. & Jhally, S.,, 1990. “Two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Advertisements.” Chapter 8 in Social Communication in Advertising:Person, Products and Images of Well-being. Ontario, Canada: Nelson.
    Loader, B. D., 1998. “Equality, Agency and Policy.” In Loader, B. D. (Eds.). Cyberspace Divide: Equality, Agency and Policy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Michels, R., 1911. Political Parties. New York: Free Press.
    Mills, C. W., 1956. The Power Elit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ishler, E. G., 1986. Research Interviewing: Context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ommsen, W. J., 1974. The Age of Bureaucrac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Mosca, G., 1939. The Ruling Class. New York: McGraw Hill.
    Murdock, G. & Golding, P., 1989. “Information Poverty and Political Inequality: Citizenship in the Age of Privatized Communications.“ In Siefert, M., Gerbner, G. & Fisher, J. (Eds.). The Information Gap: How Computers and Other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ffect the Social Distribution of Power. New York: Oxford.
    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NTIA), 2002. A NATION ONLINE: How Americans Are Expanding Their Use of the Internet.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Available from: http://www.ntia.doc.gov/
    Norris, P., 2001. Digital Divide: Civic Engagement, Information Poverty, and the Internet Worldwide.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ddo, A. R., 2002. “Bridging the Digital Divide: Financial and Ethical Challenges.” Teaching Business Ethics. 6(1): 15-25.
    OECD, 1995. Universal Service Obligations in a Competitive Telecommunications Environment. Available from: http://www.oecd.org/
    OECD, 2001. Understanding the Digital Divide 2001. Available from: http://www.oecd.org/dataoecd/38/57/1888451.pdf
    Pareto, V., 1976.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 Newbury Park, CA: Sage.
    Thomas, G. & Wyatt, S., 2000. “Access is Not the Only Problem: Using and Controlling the Internet.” In Wyatt S., Henwood, F., Miller, N. & Senker, P. (Eds.). Technology and in/equality: Questioning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London: Routledge.
    Tichenor P. J., Donohue G. A. & Olien C. N., 1970. “Mass Media Flow and Differential Growth in Knowledg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34:159-170.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arschauer, M., 2003. Technology and Social Inclusion: Rethinking the Digital Divid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William J. M., 2000. “Motivating a Human Rights Perspective on Access to Cyberspace: The Human Right to Communicate.” The CPSR Newsletter. 18(3). Available from: http://archive.cpsr.net/publications/newsletters/issues/2000/Summer2000/mciver.html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研究所
    g0256038
    9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02560381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公共行政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196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