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206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961/144987 (79%)
造訪人次 : 51990062      線上人數 : 18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2069


    題名: 從政策論證類型檢視審議民主實踐過程:以二代健保法人論壇為例
    作者: 施佳良
    貢獻者: 蕭乃沂
    施佳良
    關鍵詞: 政策論證
    審議民主
    法人論壇
    理性溝通
    互惠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2009-09-14 13:03:08 (UTC+8)
    摘要: 近年來,審議民主在台灣日漸蓬勃發展。自2002年的審議民主公民會議開始以來,台灣以有過許多辦理審議民主之參與機制的經驗。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審議民主「理性溝通」的理論,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所落實的情況為何,以探究理性溝通的實際樣貌。
    從文獻中發現,為了達成共識,「理性溝通」與「互惠」乃是審議民主的核心理念。所謂「理性溝通」,就是論證。最終共識應是由「較佳論證的力量」所促成的,而非其他內在或外在限制所造成。另一方面,「互惠」則是指:當討論過程中產生衝突或價值差異時,討論者會試著擺脫價值層次的爭議,尋求彼此皆可接受的協議。過去文獻對於這兩個概念主要聚焦於抽象層次的規範性探討。為了探究理論在實際的落實情況為何。本研究以William Dunn (2004)所發展出來的政策論證架構,並以內容分析法分析二代健保法人論壇參與者的發言內容,以及共識結論報告,探索參與者在審議過程中的說理過程。
    本研究發現:在「理性溝通」的部分,從發言特質之中可以看見,不論有無共識的討論,皆是以「分析」與「說明」類型居多。具邏輯推演形式的「分析」論證較為常用,顯示法人論壇的參與者,慣以「邏輯推理」來進行理性討論。而在有共識結論的討論中,其使用頻率高於無共識的討論。顯示具邏輯推演形式的「分析」論證,較能引起在場的其他成員認同,因而成為討論的慣用形式,且其易使討論能出現共識。至於在「互惠」發言的部分,有共識結論的討論,慣用類型仍是「分析」類型為最多。此外在相異型互惠變化,是以擴張轉換為多。表示在對話中,發言者會以更進一步的推理方式予以支持。顯示支持者並非感覺式的認同,乃是能瞭解對方所說的話,並且明白其所支持的理由為何。另外在正反雙方交詰過程中,不同立場的成員也會依循對方的發言類型而轉換,形成一種理性溝通的循環,企圖尋求支持。
    綜觀研究結果,在實際討論過程中,邏輯論述是審議民主所稱的理性對話中,相當主要且具說服力的溝通方式。另一方面,審議民主重視參與者在公共審議的過程裡,彼此相互尊重和同理,允許合理的歧見,並且最終達成共識。對於審議民主而言,這正是表現了互惠的實現。從有共識的討論中可以看出,不同立場者不但將自己的理由內涵予以充實外,透過對話與兼容建議的提出,使參與者願意改變,接受新的提議,進而達成共識。此正為互惠性的表現。由此可見,審議民主確實展現有別於代議民主「算數目」的一種實質民主型態。對於民主政治的發展而言,深具前瞻性與盼望。
    "第一章 緒論 6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6
    第二節 研究目的 8
    第三節 研究範圍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審議民主理論 11
    第二節 審議民主的實踐場域 20
    第三節 法人論壇-本研究分析個案 25
    第四節 審議民主相關研究與研究定位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35
    第一節 William Dunn 的政策論證 35
    第二節 研究問題 41
    第三節 研究架構 42
    第四節 內容分析法 44
    第四章 討論意見流動之過程 53
    第一節 法人論壇討論議題 53
    第二節 法人論壇分組討論動態過程-圖例說明 58
    第三節 法人論壇分組討論動態過程-醫事團體組 61
    第四節 法人論壇分組討論動態過程-社福團體組 82
    第五節 法人論壇分組討論動態過程-病友團體組 99
    第六節 法人論壇分組討論動態過程-勞工團體組 117
    第五章 論證與互惠之內涵 135
    第一節 醫事團體組之理性溝通與互惠態樣 135
    第二節 社福團體組之理性溝通與互惠態樣 149
    第三節 病友團體組之理性溝通與互惠態樣 165
    第四節 勞工團體組之理性溝通與互惠態樣 180
    第五節 跨組綜合比較 19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214
    第一節 研究結論 214
    第二節 研究限制 232
    第三節 實務建議與後續研究建議 233
    參考文獻 235
    附錄一、基本互惠發言單位樣本表 238
    附錄二、「相異型」互惠發言樣本表 242
    附錄三、Dunn政策論證類型比較表 244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江宜樺,2001,《自由民主的理路》,初版,台北市:聯經。
    行政院衛生署,2004,《公民參與:審議民主的實踐與全民健康保險政策》,初版,台北市:衛生署。
    何包鋼、何懷宏、廖申白譯,2001,John Rawls原著(1971)。《正義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丁讚、林文源,2000,<社會力的文化根源:論環境權感受在台灣的歷史形成;1970-86>,《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8期:133-206。
    李尚遠,1999,「從Seyla Benhabib與Joshua Cohen談審議式民主的概念」,台灣大學政治系碩士論文。
    李明寰譯,2002,William N. Dunn原著(1994)。《公共政策分析》,台北:時英
    林國明、陳東升,2003,<公民會議與審議民主:全民健保的公民參與經驗>,《台灣社會學》,第6期:61-68。
    胡滌生,2005。〈高雄港自由貿易港區政策論證之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國賢,2000,〈商議式民主與民主想像〉,《政治科學論叢》,第13期:61-92。
    郭秋永,1999,〈強勢民主:新時代的政治參與〉,《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6期:63-93。
    陳東升,2006,〈審議民主的限制-台灣公民會議的經驗〉,《台灣民主季刊》,第三卷第1期:77-104。
    陳俊宏,1998,〈永續發展與民主:審議式民主理論初探〉,《東吳政治學報》,第9期:85-122。
    陳毓麟譯,2005,Ian Shapiro著,《民主理論現況》,台北:商周。
    傅凱若,2006。〈公共審議團體成員互動行為之研究-以「新竹科學園區宜蘭基地」公民會議為例〉,台北:國立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童世駿譯,2003,Habermas, Jurgen原著。《事實與格式》,台北:台灣商務
    黃玉婷,2002。〈公平與效率之政策論證:以台汽民營化過程中釋放偏遠服務路線為個案探討〉,台中: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東益,2000,〈審慎思辯民調-研究方法的探討與可行性評估〉,《民意研究季刊》,第211期:125-126。
    黃東益,2003。〈審慎思辯、議題資訊與政策偏好形成-核四議題意見調查結果之初探〉。《理論與政策》第16 卷第4 期:65-88。
    黃東益,2004,〈電子化政府與商議式民主之實踐?〉,《台灣民主季刊》,第一卷,第四期。
    黃東益、施佳良、傅凱若,2006,〈「說道理」的道理-地方公共審議論理過程的探索〉,發表於第五屆地方發展策略研討會,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公共事務學系主辦,宜蘭縣。
    黃東益、施佳良、李翰林,2006,〈「搏感情」或「講道理」?-公共審議中參與者自我轉化機制之探討〉。《東吳政治學報》第25 卷第1 期:39-71。
    黃東益、陳敦源,2004,〈電子化政府與商議式民主之實踐〉,《台灣民主季刊》,第1卷第4期:1-34。
    黃莉婷,1999。〈如何形塑良好之政策論證--以我國兵役替代役政策為個案〉,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瑞祺,2005,《社會理論與社會世界》,初版,北京:北京大學。
    萬俊人譯,2002,John Rowls原著(1993)。《政治自由主義》,南京:譯林
    萬俊人譯,2002,John Rowls原著(2000)。《作為公平的正義-正義新論》,南京:譯林
    蔡漢俠,1989,《哈貝馬斯的溝通倫理學》,台北:結構出版群
    鄧宗業、吳嘉苓,2005,〈法人論壇-新興民主國家的公民參與模式〉,《台灣民主季刊》,第一卷,第四期:35-56。
    謝宗學、鄭惠文譯,施能傑審訂,2005,A Gutmann, and D. Thompson原著。《商議民主》,台北:智勝
    英文部分
    Abelson, J., Forest, P., Eyles, J., & Smith, P. (2003). “Deliberations about deliberative methods: Issues in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processes.”,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57(2), 239.
    Barber, Benjamin (1984), Strong Democracy: 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ohman, James (1996). Public Deliberation: Pluralism, Complexity and Democracy.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Bohman, James & Rehg, William.(ed.) (1997). Deliberative Democracy : Essays on Reason and Politics.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Carpini, M.X. Delli, Cook F. Lomax, and Jacobs Lawrence R. (2004). “Public Deliberation, Discursive Participation, and Citizen Engagement: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7 Issue 1, p315-344.
    Charney, E. (2005). “Why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120(2), 310.
    Cobb, M. (2004). “Citizen Diliberation and Democracy: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The Midwest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Palmer House Hilton, Chicago, Illinois
    Cohen, Joshua. (1997)” Deliberation and Democratic Legitimacy ”,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 Essays on Reason and Politics. Bohman, James & Rehg, William.(ed.) ,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Dryzek, John.(1990). Discursive Democrac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 Press.
    Dryzek, John.(2000). Discursive Democracy and Beyond: Liberals, Critics, Contestation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unn, William. (1994). Public Policy: An Introduction. Oxford, N.Y.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unn, William. (2004). Public Policy: An Introduction. Oxford, N.Y.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insiedel, E. F., & Eastlick, D. L. (Jun2000). “Consensus conferences as deliberative democracy.”, Science Communication, Vol. 21 Issue 4, p323.
    Elster, Jon. (1998.) "Introduction"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lster, Jon.e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18
    Feraon, James, D.(1998.) "Deliberation as Discussion. "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lster, Jon.e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44-68
    Fischer, Frank (1995). Evaluating Public Policy. Chicago: Nelson-Hall Publishers.
    Fishkin, James S. (1991). Democracy and Deliberation: New Directions for Democratic Reforms.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Freeman, S. (2000).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 Sympathetic Comment.”,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29(4), 371.
    Fung, A. (2005). “Deliberation Before the Revolution: Toward an Ethics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an Unjust World.”, Political Theory, 33(3):397.
    Guas, F. Gerald (1997)” Reaosn, Justification and Consensus: Why Democracy Require?”,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 Essays on Reason and Politics. Bohman, James & Rehg, William.(ed.) ,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Gutmann, Amy and D. Thompson (2004), Why Deliberative Democracy?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im, M. “Cloning and deliberation: Korean consensus conference.”, Developing World Bioethics, Vol. 2 Issue 2, p159-172.
    Lin, Kuo-Ming, (2005), "Deliberative Inequalities: Experiences from Three Consensus Conference in Taiwan." in Internatioal Conference o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Taiwan, Taipei.
    Miller, David. (2002) “ Is Deliberative Democracy Unfair to Disadvantaged Groups? ”, in Democracy as Public Deliberation: New Perspectives. Maurizio Passerin DÉntrèves.(ed.), New York :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Rawls, John (1997) ”The Idea of Public Reason”,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 Essays on Reason and Politics. Bohman, James & Rehg, William.(ed.) ,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Rowe, G., Marsh, R., & Frewer, L. J. (2004). “Evaluation of a deliberative conference. Science”, Technology & Human Values, Vol. 29 Issue 1, p88-121.
    Ryfe, David M. (2005) “Does Deliberative Democracy Work?”,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8:49-72
    Young, Iris M. (2002). Inclusion and Democracy .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研究所
    93256017
    9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256017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公共行政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391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