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200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869/144892 (79%)
造访人次 : 51884566      在线人数 : 59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2007


    题名: 中共政治繼承與制度化-從十一屆三中全會至十六屆三中全會人事改選為例
    作者: 孫紹正
    Sun, Shao Cheng
    贡献者: 寇健文
    耿曙
    張國聖

    孫紹正
    Sun, Shao Cheng
    关键词: 政治繼承
    制度化
    Political Succession
    Institutionalization
    日期: 2003
    上传时间: 2009-09-14 12:43:23 (UTC+8)
    摘要: 本論文係以「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時序,依次檢驗中共總書記胡耀邦、趙紫陽、江澤民、胡錦濤等領導人之政治繼承中制度面與非制度面,希冀達到三項目的:第一,擺脫兩岸意識型態對峙格局,還原中共政治繼承之真實面貌;第二,宏觀地對中共政治繼承之原則與概念有所解釋,並進一步微觀對其政治繼承之具體措施進行說明。
    本文分為五章,茲就主要內容分述如次
    一、第一章概述本文研究動機、目的、方法、範圍等。第二章則探討胡耀邦與趙紫陽甄拔與罷黜之情形,期間鄧小平雖有意使政治繼承制度化,然當國內發生危及共黨政權與損及其權力,制度化推行已成次要。
    二、第三章分別分析江澤民與胡錦濤接班模式,江澤民任內相繼推出人事制度化改革方案、制定人事法案、落實「幹部四化原則」等。胡錦濤人事佈局並無明顯拉拔親信跡象,係考量權力基礎尚未鞏固,然未來隨權力逐日穩固後,勢將加大人事掌控權。
    三、第四章則探討政治繼承與制度化之關係,並比較領導人在拔擢中制度性與非制度性關聯性;正式途徑方面,第二、三、四代領導菁英,大都在地方起步若要進入權力核心則須擠入中央,以十五屆委員為例,黨領導機構係以民主推薦方式而成。非正式途徑方面,諸如來自同宗族、省份、學校等,倘建立良好關係,受庇者在仕途上就具有優勢。
    四、第五章檢驗制度化在十六大執行情形;第六章結論則總結研究結果與發現,得出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最高領導人仍有欽定繼承者之權力,人治色彩仍存,惟奉行幹部「四化」原則,並制定人事制度化規定,雖幹部晉升或調職不可避免地受到走後門、拉關係等非制度因素影響,然幹部任職年限或退休年齡已對人事變遷產生一定拘束力。
    This thesis examines PRC’s Political Succession on their institutization and un-institutization based on the Chronicle order of PRC Chairmen from Hu Yaobang to Hu Jintao. Hopefully, this paper can achieve three objectives: first, this paper will put aside the cross-straight ideological confrontation and present a reality of PRC’s political succession. Second, the article will explain the concept and principle of PRC’s political succession in broader sense. Also, I will further describe the concrete measures of succession in detail.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as follows:
    1.Chapter on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motive, objective, methodology and scope of this thesis. Chapter two explores the reasons why Deng Xiaoping chosed and abandoned Hu Yaobang and Zhao Ziyang. In Deng’s period, he intended to make succession institutionalized, however, when a crisis occurred and endangered regime’s stabiliti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became second importance.
    2.Chapter three assesses power succession from Jiang Zemin to Hu Jintao respectively. During Jiang in power, he executed the program of personnel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romulgated the act of personnel. Hu Jintao doesn’t obviously choose his own men due to his unsolidified power basis. However, when his power is solidified he might enhance his grasp of personnel arrangement.
    3.Chapter fou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nel’s institutionalization & non-institutionalization. In the aspect of formal approach, the second, third, fourth generation elites were mostly promoted from the local areas. If they intended to enter the core of power, political elites have to enter PRC’s Center Committee. At the same time, membership can only be made possible by the democratic recommendation and endorsement from party’s member. In the aspect of informal approach, those who have enjoyed certain connections, such as from the same families, province, and schools, might have better opportunities to get promoted.
    4.The Chapter five examines the implenation of personnel institutionalization in the 16th CCP Congress. Chapter six concludes results and findings. I finalizes that the reshuffle of PRC’s paramount leaders still remained “strong personal influence”. In other words, PRC officials’ promotion or transfer cannot avoid the influence of personal connections. However, the limits of service tenure and the retiring age still play an important part to the PRC’s personnels’institutionalization.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籍:
    1. 丁望,曾慶紅與夕陽族強人(香港:當代名家出版社,2000年)。
    2. 丁望,北京跨世紀接班人(香港:當代名家出版社,1997年)。
    3. 文思詠與任知初,胡錦濤傳(香港:明鏡出版社,2002年)。
    4. 王敬松,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政治(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5年)。
    5. 中國共產黨人民大辭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1年)。
    6. 仁慧文,中南海跨世紀領導層(台北:遠景出版社,1998年)。
    7. 田弘茂、朱雲漢編,張鐵志、林韋芸譯,江澤民的歷史考卷(台北:新新聞文化出版,2000年)。
    8. 朱新民,一九七八至一九九○中共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八十年代後中國大陸的政治發展(台北市:永業出版社,1991年)。
    9. 何頻、高新著,中共新權貴:最新領導者群像(台北:雲皓出版社,1994年)。
    10. 毛澤東,毛澤東思想萬歲(第一輯)(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複製,1964年)。
    22. Susan L. Shirk, “Will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Party Leadership Survive the 2002-03 Succession?”The China Journal, no.45(2001), p.131.
    22.You Ji, “Jiang Zemin’s Command of the Military,”The China Journal, no.45(2001)p.17~18.
    論文
    1.白德華,『六四』天安門事件」後中共黨軍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大陸研究組碩士論文,1998年6月。
    2.林火順,江澤民掌握軍權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3.張大雄,中共政治權力運作之研究(1978∼1992)—中共政治衝突與權力繼承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7月。
    4.莊燿隆,「六四」事件前後中共高層的路線與權力之爭,中國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5.簡樁雄,鄧後中共政治繼承之研究,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文化教育組碩士論文,1998年6月。
    6.蔡昌言,江澤民時期中共政治之研究(1989~1997)—從權力繼承與政治穩定角度分析,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7.樊祥麟,毛死後中共政治權力轉移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1月。
    11. 李英明,中國:向鄧後時代轉折(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1999年)。
    12. 伊銘,中南海七巨頭,(香港:明鏡出版社,1998年)。
    13. 吳國光、王兆軍合著,鄧小平之後的中國(台北:世界書局,1994年)。
    14. 陳永發著,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15. 陳明通,鄧小平時代中共中央領導階層派系政治(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1994年)。
    16. 高新,中國黨政軍中央領導層(香港:明鏡出版社,2001年)。
    17. 高新與何頻,誰領導中國-最有權力的廿四個人,(香港:明鏡出版社,2000年)。
    18. 宗海人,第四代(香港:明鏡出版社,2002年)。
    19. 范碩,葉劍英在1976年(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5年)。
    20. 辛向陽,紅牆決策:中國政府機構改革深層起因(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年)。
    21. 孫達成等著,鄧小平-中國新時期的總設計師(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22. 胡天楚主編,「黨的代表大會知識通覽」(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3年)。
    23. 高新、何頻合著,「高幹檔案」,(台北:新新聞周刊1993年)。
    24. 高皋,後文革史—中國自由化潮流(上冊),(台北:聯經出版社,1993年7月)。
    25. 高文謙,中國大陸研究基本手冊(上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2年10月)。
    26. 阮銘,「歷史轉折點上的胡耀邦」(美國紐澤西:八方文化企業,1994年)。
    27. 共匪原始資料彙編第廿九號(台北:國防部總政治部編印,1984年)。
    28. 蘇嘉宏著,派系模式與中共政治研究(台北:永然文化出版,1992年)。
    29. 翁杰明等主編,與總書記談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30.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31. 伊銘,中南海七巨頭(香港:明鏡出版社,1998年)。
    32. 高新與何頻,誰領導中國-最有權力的廿四個人(香港:明鏡出版社,2000年)。
    33. 高新,中國黨政軍中央領導層(香港:明鏡出版社2001年5月)。
    34. 黎安友(Andrew J.Nathan)著,柯洛漪譯,蛻變中的中國:政經變遷與民主化契機(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9月)。
    35. 羅成徽主編,中國當代政治制度(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3年)。
    36. 鄒讜,二十世紀中國政治(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二、期刊文章
    1. 王崑義,「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中國大陸與實踐,第36卷,第4期(1993年4月),頁174。
    2. 王嘉州,「論『三個代表』與政治繼承」,中國事務季刊,第10期(2002年10月),頁22。
    3. 方雪純,「江澤民思想、才能與領導風格」,中國大陸研究,第33卷第3期(1990年9月),頁8。
    4. 石之瑜,「中共派系鬥爭本質之變遷」,中國大陸研究,第35卷第11期(1992年11月),頁5-16。
    5. 林佳龍,「中共的國家戰略與對外政策:十六大後的觀察」,展望2003年兩岸政經發展研討會,2002年12月1日,頁7-8。
    6. 包淳亮,「當代中共權力繼承的制度限制」,東亞季刊,第33卷第1期(2002年春季),頁25-36。
    7. 包淳亮,「江核心的建立:職務分配模式的觀點」,中國事務季刊,第1期(2000年7月),頁92-108。
    8. 包淳亮,「論中共權力接班的制度化:從十五大喬石退休談起」,東亞季刊,第32卷第2期(2001年4月),頁75-92。
    9. 包淳亮,「蘇聯權力繼承史對中共研究的啟示」,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7卷第6期(2001年6月),頁88-92。
    10. 包淳亮,「江澤民在十六大全面退休的可能與挑戰」,共黨問題研究,第26卷第10期(2000年10月),頁91-95。
    11. 任知初,「胡錦濤之權力基礎、決策來源與個人形象」,中國戰略,第2期, 2004年4月25日,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頁9。
    12. 沈明室,「中共權力繼承與軍隊角色」,東亞季刊(1995年,第27卷第3期),頁33。
    13. 明居正,「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後之政治勢力管窺」,共黨問題研究,第16卷第4期,頁1-2。
    14. 周永生,2000年10月,「構築中國的戰略後方」,世界經濟調研,第39期(總1216期),頁48。
    15. 吳人傑,「中共加快幹部年輕化與部署第四代接班態勢」,中共研究,第34卷第9期(2000年9月),頁29。
    16. 吳安家,「趙紫陽失勢對中共政局的影響」,中國大陸研究,第31卷第12期(1989年),頁18。
    17. 宗海仁,「胡錦濤與江澤民之互動與權力消長」,中國戰略,第2期,2004年4月2日,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頁2-3。
    18. 高新,「溫家寶內閣與江澤民關係」,中國戰略,第2期,2004年4月25日,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頁21-26。
    19. 季偉,「政治局集體學習:專家講課與高層決策」,中國戰略,第2期2004年4月25日,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頁38-43。
    20. 張祖樺,「中共新一代領袖的政治技巧」,中國戰略,第2期,2004年4月25日,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頁15-20。
    21. 張鎮邦,「『五屆人大』之後中共需要解決的幾個政治問題」,匪情月報(20卷11期,1978年5月),頁21。
    22. 陸鏗,「胡耀邦訪問記」,百姓(半月刊)第97期(香港)1985年6月1日,頁11。
    23. 楊開煌,「對江澤民『十六大』政治報告之研析」,中共研究,36卷12期、2002年12月,頁28。
    24. 楊開煌,「中共新領導班子的對台政策之展望」,國政月刊,第1卷第10期(2001年12月),頁38。
    25. 陳德昇,「中共『國務院』機構改革:進程與挑戰(1998-2001 )—政府再造觀點」,遠景季刊,第3卷第1期(2002年1月),頁105-154。
    26. 陸鏗,「胡耀邦訪問記」,百姓,第97期(香港:1985年),頁11。
    27. 郭華倫,「中共當權派之權力與路線鬥爭現勢」,匪情月報,第21卷第11期(1979年5月),頁11。
    28. 寇健文,「政治繼承與共黨政權結構穩定性的比較研究」,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3期(2003年3月),頁58-60。
    29. 寇健文,「中共『幹部年輕化』與政治繼承」,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5期(2001年5月),頁1~16。
    30. 寇健文,「權力轉移與『梯隊接班』機制的發展」,收錄於丁樹範主編,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市:新新聞文化事業公司,2002年),頁68~69。
    31. 姜新立,「後社會主義中國發展轉型論」,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2000年春季號,第29期),頁 。
    32. 郭錫碬,「江核心權力結構面臨挑戰」,共黨問題研究,第23卷第2期(1997年2月),頁7。
    33. 崔翼晚,「中共十三大後的權力結構與其變遷:趙紫陽與胡耀邦下臺比較」,共黨問題研究,第15卷第12期,頁44。
    34. 楠石因,「江澤民向領導層三項要求,胡錦濤透露喬石出局原因」,廣角鏡(香港),第301期,1997年10月,頁9。
    35. 鄭竹園,大陸政經巨變與中國前途,(台北:五南出版社,1992年),頁56-67。
    36. 劉軍寧,「中國政治體制改革:黨內民主,抑或憲政民主」,中國戰略,第2期,2004年4月25日,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頁33-37。
    37. 葉劍英,「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關於修改的章程的報告」,紅旗(1997年第8期),頁40。
    38. 龍飛,「中共藉幹部年輕化推動新老交替」,中共研究,第34卷第8期(2000年8月),頁27。
    39. 錢其琛,「九一一事件後的國際形勢與中美關係」,學習時報(北京: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9月)。
    40. 嚴家其,「中央政治局更迭的規律」,爭鳴,第239期(1997年9月),頁37。
    英文雜誌與書籍
    1. Andrew Nathan, “A Factionalism Model for CCP Politics,” China Quarterly, No. 53 (January 1973), pp.33~66.
    2. Andrew G. Walder, “Career mobility and the communist political order,”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60, No. 3(June 1995), pp. 309-328.
    3. Avery Goldstein,“Trends in the Study of Political Elites and Institutions in the PRC,” (Washington D.C.: Woodrow Wilson Center Press: 1993), pp.715.
    4. Avery Goldstein, From Bandwagon to Balance-of-Power Politics: Structural Constraints and Politics in China, 1949-1978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p.247.
    5. Cheng Li, “China’s Political Succession: Four Myths in the U.S.,” Foreign Policy in Focus (May 2001), p. 2.
    6. Cheng Li, “After Hu, Who? – China’s Provincial Leaders in Await Promotion,” China Leadership Monitor, No. 1 (Winter 2002), p.11.
    7. Dankwart A. Rustow, “Success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18, no. 1(1964), pp. 104-113.
    8. David Shambaugh, “The Dynamics of Elite Politics during the Jiang Era,” China Journal, No.45 (January 2001), pp. 104-105.
    9. David Bachman, “The limitis on Leasership in China,” Asian Survey, vol. 32, no. 2(November 1992), pp.1051-1053.
    10. Frederick C. Teiwes, “ Politics at the "Core": The Political Circumstances of Mao Zedong ,Deng Xiaoping and Jiang Zemin,” China Information, vol. xv ,no.1(2001)pp. 1-65.
    11. Frederick C. Teiwes,“Normal Politic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China Journal, no.45(2001),pp. 69~82.
    12. Frederick C. Teiwes, Politics at Mao’s Court: Gao Gang and Party Factionalism in the Early 1950s (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e, 1990) p.144.
    13. Jing Huang, Factionalism in Chinese Communist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 29-34.
    14. Joseph Fewsmith, Dilemmas of Reform in China: Political Conflict and Economic Debate (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e, 1994), pp. 8~10.
    15. Li Cheng ,“Jiang Zemin`s successors: The rise of the fourth generation of leaders in the PRC,” The China Quarterly(London) ,no.161(2000), pp.1~40.
    16. Lowell Dittmer, “The Changing Shape of Elite Power Politics,” China Journal, No. 45 (January 2001), p. 59.
    17. Lowell Dittmer and Yu-Shan Wu, “The Modernization of Factionalism in Chinese Politics,” World Politics, Vol. 47, No. 4 (July 1995), pp.472-476.
    18. Lucian W. Pye, “Jiang Zemin’s Style of Rule: Go for Stability, Monopolize Power and Settle for Limited Effectiveness,” China Journal, no.45(2001), pp.45~51.
    19. Myron Rush,“ The problems of succession in Communist Regimes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Fall/Winter, 1978,p.1.
    20. Robert D. Putma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Political Elite,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esy: Prentice-Hall, 1976), pp2-3.
    21. Roderick MacFarquhar, 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Vol. 1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4), pp2-3.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90921004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09210041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819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