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887
|
Title: | 台灣各縣市外籍女性配偶規模的決定因素 Determinants of Foreign Bride`s Scale in Taiwan |
Authors: | 馬振庭 |
Contributors: | 黃智聰 Huang, Jr-Tsung 馬振庭 |
Keywords: | 台灣 外籍配偶 固定效果模型 Taiwan Foreign Bride Fixed-Effect Model |
Date: | 2005 |
Issue Date: | 2009-09-14 12:28:23 (UTC+8) |
Abstract: | 近年來中國籍與外籍配偶家庭快速的增加,成為台灣社會備受到關注的一個新興議題。面對日益普遍的台灣外籍配偶現象,本文以2001年至2005年台灣各縣市的追蹤資料,並以固定效果模型分別針對整體、中國籍以及東南亞籍外籍女性配偶進行估計,來檢驗影響台灣外籍女性配偶規模的決定因素。總體而言,本文發現台灣外籍配偶現象已相當普遍,在經濟高度發展下,選擇外籍配偶並不只侷限在發展相對落後的地區。
此外,薪資所得高低會影響外籍配偶的規模,即表示多數的外籍配偶家庭經濟情況屬於中低階層,與一般社會大眾認知相同。而失業率與整體外籍配偶規模的估計結果呈現負相關,亦即失業率越高的地區,外籍配偶規模越小。顯示在失業率居高不下的情形下,降低台灣男性結婚的動機,以及外籍配偶來台意願。但是東南亞籍的外籍配偶在失業率高的地方規模較大,與本文實證變數假設相符。
最後,由模型的固定效果與時間效果分析可知,各縣市間並無顯著的特質效果影響外籍配偶的規模,也就是說外籍配偶的現象在台灣已經相當普遍。而由時間效果來看,外籍配偶的熱潮近兩年來有顯著趨緩的現象,這是否意味著外籍配偶所帶來之社會問題層出不窮,帶給民眾過多的負面印象,使得未婚男性對於選擇外籍配偶有所保留,值得後續研究來檢驗。 In recent years, foreign bride has become a new issue, and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families with foreign brides in Taiwan. This study adopts fixed-effect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determinants of foreign bride’s scale in Taiwan with 23 regions’ panel data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1-2005. The result shows the phenomenon of foreign bride is general in Taiwan society.
In addition, wage and unemployment rat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o affect foreign bride’s scale in Taiwan. Wage reflects the living standard, and most families with foreign brides in Taiwan are bottom feeders. Furthermore, unemployment rage has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to foreign bride’s scale in Taiwan, and the amount of foreign bride has a decreasing trend.
Finally, in order to reduce the mistakes occurred in positive models and enable the study more rigorous, then uses more methods to the models and the result. |
Reference: | 一、中文部分 (一)期刊及專論文章 內政部戶政司(2005),《台閩地區人口數按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分》。網址:http://www.ris.gov.tw/。 王宏仁(2001),《階層化的「生產力」移動: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1期,頁99-127。 朱玉玲(2002),《澎湖外籍新娘生活經驗之探討》。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佳玲(2005),《外籍配偶對台灣地區各縣市離婚率之影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呂美紅(2001),《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與婚姻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灣地區東南亞新娘為例》。台北: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美珍(2001),《新竹縣「外籍新娘」生育狀況探討》。公共衛生,第28卷第3期,頁255-264。 邱琡雯(1999),《在台東南亞外籍新娘的識字/生活教育北縣成教》。輔導季刊,第18期,頁8-15。 洪山川(1993),《單身男性的適應問題及調適。輯於中原大學、東海大學與東吳大學(合辦)》。婚姻輔導專題研討會論文專書:婚姻生活與生涯發展(頁59-72)。台北:宇宙光出版社。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9期,頁45-92。 夏曉鵑(2001),《「外籍新娘」現象之媒體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3期,頁153-196。 夏曉鵑(2003),《實踐式研究的在地實踐:以「外籍新娘識字班」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9期,頁1-47。 晏涵文(1993),《男性角色與婚姻中的兩性關係》。中原大學、東海大學與東吳大學(合辦),婚姻輔導專題研討會論文專書:婚姻生活與生涯發展(頁1-4)。台北:宇宙光出版社。 高淑貴(1996),《漁村婦女在家庭經營決策參與之研究》。行政院農委會計劃。 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書銘(2002),《台越跨國婚姻市場分析:「越南新娘」仲介業之運作》。台北: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廷芸(2001),《澎湖地區國際婚姻調適之研究:以印尼與越南新娘為例之比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華英惠(2003),《高等教育 女多於男》。聯合報,第8版。2003年3月5日。 黃勝治(2003),《仲介外籍新娘月入百萬非夢事》。台北:時報週刊,第1308期,頁28。 劉美芳(2001),《跨國婚姻中菲籍女性的生命述說》。高雄: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彥妃(2003a),《越南勸新娘 別嫁台灣郎》。聯合報,第3版。2003年1月12日。 潘彥妃(2003b),《中文博士娶越妻:相處何必談詩詞》。聯合報,第3版。2003年1月12日。 蔡文輝(1999),《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蔡雅玉(20001),《台越跨國婚姻現象之初探》,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雅雯(2000),《南洋過台灣: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婚姻與生活探究—以台南市為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薛承泰(2003),《台灣地區婚姻的變遷與社會衝擊》。財團法人國家政策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網址: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SS-R-092-005.htm 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鐘重發、張正正(2004),《樂當老師更樂當貴人— 談外籍配偶子女的班級輔導與父母的親職教育》。嘉義大學2004年兩岸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國立嘉義大學。 二、外文部分 Fossett, Mark A. and K. Jill Kiecolt (1991), “A Methodological review of the Sex Ratio: Alternatives for Comparative Research.”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3, 941-957. Fu, Xuanning and Tim B. Heaton (2000), “Status Exchange in Intermarriage Among Hawaiians, Japanese, Filipinos and Caucasians in Hawaii: 1983-1994.”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31(1), 45-61. Hultgren, Francine H. (1989), Introduction to Interpretive Inquiry. In. Hultgren, F. H. and D. L. Coomer (eds.), Alternative Modes of Inquiry. Washington, DC: American Home Economics Association, Teacher Education Section. Hwang, Sean-Shong and Rogelio Saenz (1997), “Structural and assimilationist explanations of Asian American inter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9, 758-772. Ishii, Yuka (1996), Forward to A Better Life: The Situation of Asian Women Married to Japanese Men in Japan in the 1990s. In Battistella, G. and A. Pagannoni (eds.), Asian Women in Migration. Quezon City: Scalabrini Migration Center. Jeong, Gyung-Ja and Wakter R. Schumm (1990), “Family Satisfaction in Korean/American Marriage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Perceptions of Korean Wive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21(3), 325-335. Lee, Everett S. (1966), “A Theory of Migration.” Demography. Vol3, No1. Oberg, Kalervo (1960), “Culture Shock: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 Practical Anthropology, 7 ,177-182. Qian, Zhenchao (1999), “Who Intermarries? Education, Nativity, Region and Interracial Marriage, 1980 and 1990.”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30(4), 579-597. Rangel, Dianna Kay (1999), Crazy About Each Other A Qualitative Exploration of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Interracial Relationships. Dissertation Abstract International. Ravenstein, Ernest George (1885), “The Laws of Migration.”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Vol 48, June. 三、參考網站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http://www.stat.gov.tw/。 內政部戶政司:http://www.ris.gov.tw/。 內政部統計資訊服務網:http://www.moi.gov.tw/stat/。 內政部警政署:http://www.npa.gov.tw/。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 行政院主計處:http://www.dgbas.gov.tw/。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92921012 94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2921012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index.html | 0Kb | HTML2 | 459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