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一、中文部分 王敏順(2001)。〈環境行為影響理論之評析〉。新竹:《中華技術學院學報》,22,158-180頁。 朱美珍(1998)。〈軍校學生人際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以政戰學校為例〉。台北:《復興岡學報》,63,149-165頁。 何曉青(2003)。《國軍常備士官學生家庭關係、學校生活管教與生活適應之關聯性研究》。台北: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所軍事社會工作組碩士論文。 李思儀(2003)。《國民中學特殊教育組長工作壓力與工作適應之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佩珊(2004)。《解釋型態與生活適應、學習表現關係之研究—以官校畢業生、入伍生、海軍陸戰隊志願役士兵為例》。台北: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所軍事心理組碩士論文。 李耀郡(2003)。《軍人離婚生活適應歷程之研究》。台北: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所社會工作組碩士論文。 沈有忠(2004)。〈兵役制度中徵兵制與募兵制的比較研究〉。桃園:《國防雜誌》,19卷6期,23─36頁。 林顯宗(1999)。《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林顯宗(2000)。《工業社會學》。台北:文芳印刷事務有限公司。 林顯宗(2001)。《社會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林漢朋(2004)。《新兵壓力來源、因應策略對生活適應之關聯性研究》。台北: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所社會工作組碩士論文。 周彥中(2004)。《士官兵適應問題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行政管理碩士論文。 周秀蓉(2005)。《環境認知、文化特徵、策略導向與績效之相關性研究-以台灣製造業赴中國投資為例》。雲林:《遠東學報》,22,197-203頁。 吳幸怡(1998)。《認輔學生的家庭結構性別及依附風格對其人際關係價值觀的影響之比較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晏達(2006)。《國軍志願役士兵適任量表編製及其現況之探討》。台北: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振超(2002)。《遊客生態旅遊行為之研究-以柴山自然公園為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光遠(1998)。〈新新人類部隊生活適應問題的探討〉。台北:《軍事社會科學半年刊》, 1,131-151頁。 徐光志(2005)。《國軍志願役士兵幸福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台北: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敏華(1995)。〈軍中生活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研究〉。台北:《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59-74頁。 孫敏華(1999)。〈軍中適應量表發展及其效度之研究〉。台北:《測驗年刊》,1,35-56頁。 孫敏華(2000)。《役男軍中適應:理論模式、工具編制及相關因素探討之研究》。台北:大航家企業。 張長芳(1982)。〈大一學生的人際關係與其自我觀念及歸因特質的關係〉。台北:《政大教育與心理研究》,1-16頁。 張志誠(2005)。《國軍志願役士兵組織溝通與工作滿意度關聯性之研究》。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1990)。《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出版社。 張簡哲準(2005)。《陸軍職業軍官生涯規劃發展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行政管理碩士論文。 張培英(2004)。《托兒所保育員家庭壓力、家庭需求與個人適應之相關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馬可(2004)。〈募兵制與徵兵制比較研究〉。桃園:《國防雜誌社》,19 卷6期,23─36頁。 郭靜靜(1994)。《青少年憂鬱傾向、生活壓力、冒險行為對其婚前性行為影響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亨月(2003)。《保全人員工作壓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昌蘭(2001)。《陽光照不到的青春—憂鬱傾向青少年人際問題的歸因與因應之探究》。台東: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柏齡(2000)。《國中生生活壓力、失敗容忍力與憂鬱傾向之關係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清泉。(1990)。《大學生生活壓力、認知型態與憂鬱傾向相關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皎眉(1997)。《人際關係》。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游雅吟(1996)。《兒童認知能力、理解多重情緒能力與人際關係相關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耀宗(2004)。《國軍志願役士兵與義務役士兵服役壓力、因應策略與生活滿意關聯性之研究》。台北: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所研究所社會工作組碩士論文。 黃霈(1988)。〈認知與適應部隊生活—做個快樂的大兵〉。台北:《軍事社會科學半年刊》, 2,14-41頁。 《國軍軍語辭典》(2003),軍事基本書籍。台北:國防部。 楊孝榮(1982)。《傳播研究與統計學》。台北:台灣商務書局。 楊國展(1995)。《警察工作壓力與適應之調查研究》。台北: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紹中(2002)。《軍人生涯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分析—以六位高階政戰軍官經驗為例》。台北: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所心理組碩士論文。 楊錦登(1998)。《國軍軍事院校學生生活適應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吉林(2001)。〈軍事戰略與兵力規劃探討〉。《國防管理學報》,22卷1期。 詹馨(1984)。〈適應的性質初探〉。台北:《國教世紀》,20(6),6-7頁。 劉爾榮(2004)。《國軍志願役士兵投考因素對人力招募策略之研究—以海軍志願役士兵為例》。嘉義: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兆明(1991)。工作動機理論的發展。應用心理學報,1,39-51。劉焜輝(1985)。《輔導原理與實施》。台北:天馬出版社。 潘正德(1996)。〈大一新生人格特質、生活適應與學業成績的關係〉。桃園:《中原學報》,24(2),35-51頁。 錢淑芬(1994)。〈軍事院校學生的生涯適配與軍事社會化的關聯性之探討〉。台北:《復興崗學報》,51,385-420頁。 謝琇玲(1998)。〈大學新生的生活適應與憂鬱傾向之調查研究〉。高雄:《義守大學學報》,5,367-380頁。 鍾明鈞(2000)。《國軍官兵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因應策略與不良適應之研究》。台北: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敏華(2000)。役男人格特質量表之編製及與軍中適應之研究。中華輔導學報,7,97-132頁。 孫敏華(2000)役男軍中適應-理論模式、工具編製及相關因素探討之研究。台北:大航家出版社。 孫敏華、許如亨(民90)軍事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錢淑芬(2003)。《從軍事組織文化論人文教育與軍官角色性格》,第六屆國軍軍事社會科學研討會論文集,1-51頁。 錢淑芬(2004)。《軍事專業價值與軍隊承諾之研究》。復興崗學報,82,107-144。 蔡玉琳 (2000)。《我國空軍技勤人員留營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朝琴(2000)。《軍校自費生背景、人格特性與從軍動機之研究:與軍校公費生及一般大學生比較》。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榮昌(2000)。《國軍新訓中心新兵傳播行為、內外控信念與其軍旅生活適應之研究—以陸軍新訓中心為例》。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傳型 (1980)。《國防兵役論叢選集》。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二、英文部分 Arkoff,A. (1968). Adjustment and Mmental Health. 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 Adams, J. S. (1963).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inequity.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 422-436. Beck, A.T., Ward, C.H., Mendelson, M., Mock, J. (1961). An inventory for measuring depression.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4, 561-571. Cannon,W.B.(1932). The wisdom of the body. New York:Norton(2nd.,1939). Caroll, B. J., Feinberg, M., Smouse, P. E., Rawson, S. G., & Greden, J. F.(1981). The Carroll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 I. Development, reliability,valid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38,205-209. Derlega, V. J.,& Janda, L. H. (1981). Personal adjustment: Th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life. Glenview, Illinois: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Deci, E. L., & Ryan, R.W. (1980). The empirical explor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processes. In Berkowitz (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 13, pp. 39-80).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French, W. L., & Bell, C. H. (1995)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Behavior science interventions for organization improvement.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 J. Golledge, Reginald G. and Stimson, Robert J;(1997),Spatial Behavior:A Geographic Perspective. New York,London:the Guilford Press. Hamachek(1982). Encounters with others. New York: Dryden. Heider, F. (1959).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 Harper. Heckman, J. R., & Oldham, G. R. (1976). Motivation through the design of work: Test of a theory.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16, 250-279. Herzberg, F. (1968). One more time: How do you motivate employees? Harvad Business Review, 46, 36-44. Holmes, T.H.,& Rahe,R.H. (1967). The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11,213-218. Kelley, H. H. (1973). The process of causal attribu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28, 107-128. Lazarus, R. S. (1976). Patterns of adjustment(3nd ed.). N.Y.: McGraw-Hill Inc. Lazarus, R.S. (1969/1976). Patterns of adjustment and human effectiveness.New York: McGram-Hill. Lewinsohn, P. M., & Graf, M. (1973). Pleasant activities and depression.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1, 261-268. Landy, F. J., & Becker, W. S. (1987). Motivation theory reconsidered. IN B. M. Staw and L. L. Cumings (Ed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Vol. 19, pp.1-38). Greenwich, CT: IAI Press. Landy, F. J., & Guison, R. M. (1972). Development of scales fro the measurement of work motivati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5, 93-103. Lawer, E. E., & Hall, D. T. (1970).Relatonship of job characteristic to job involvement, job satifaction,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4, 305-312. Locke, E. A. (2000). Motivation by goal setting. In R. T. Colembiewiski (Ed).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nd, pp. 43-54). New York: Marcel Dekker, Inc. Locke, E. A., & Latham, G. P. (1990). A theory of goal setting and task performance,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 J. Lodahl, T. M., & Kejner, M. (1965).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job involve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49, 24-33. Lubin, B. (1965). Adjective checklists for measurement of depression.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12, 57-62. Maslow, A. H.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McClelland, D. C. (1961). The achieving society. New York: Free Press, McGregor, D. (1960). The human side of enterprise. New York: McGraw-Hill Patchen, M., Pelz, D., & Alien, C. (1965). Some questionnaire measures of employee motivation and morale.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Michigan. Meyer, B. E. B. & Hokanson. J. E. (1985). Situational influences on social behaviors of depression prone individual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41(1), 29-34. Newcomb,Theodore M. (1953). 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ve Acts. Psychological Rrview, Vo1.LX. 393-404. Nezu, A. M., & Perri, M. G. (1989). Social problem-solving therapy for unipolar depression: An initial dismantling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7 (3), 408-413. Schutz, W. C.(1973). Elements of encounter. Big Sur, CA : Joy Press. Selye, H. (1956). The Stress of Life, New York, Mcgraw, Hill. Sullivan, H. S. (1953).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New York: Norton. Zung, W. W. K. (1965). A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Archive General Psychiatry, 12, 63-70. Zung, W. W. K. (1974). The measurement of affect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s in Psycho-pharmacology, 7, 1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