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183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4012/145044 (79%)
造访人次 : 52099789      在线人数 : 42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835


    题名: 國小教師聘任制度之研究
    作者: 鄭淑嬌
    贡献者: 蕭武桐
    鄭淑嬌
    关键词: 教師聘任制
    派任制
    教師評審委員會
    國小教師
    日期: 2003
    上传时间: 2009-09-14 12:22:15 (UTC+8)
    摘要: 教育工作是百年樹人大業,一連串教育改革的行動方興未艾持續進行著,師資培育方式的改弦更張,國小教師聘任制度的推動,都是教育改革的一環,擔負基礎教育責任之國民小學教師師資之培育、進用方式等攸關教改的成敗。聘任制的精神在於賦與學校自主人事權,由學校任用符合需要的老師,與以往派任制方式大相逕庭。本研究旨在了解我國國小教師聘任制度的現況及實施成效,藉以提出具體建議,作為研議改進現行國小教師聘任制度的參考。
    本研究首先對聘任制度的理論與實務進行文獻探討,再進行深度訪談,並佐以參與觀察等研究方法,依據文獻探討與深度訪談意見及參與觀察所得,作為研究架構及依據。
    綜合深度訪談及參與觀察結果,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聘任制度人事權由學校自主之立意仍受肯定,有其積極正面功能。
    二、終止聘任的規範未完全發揮效果
    三、學校放棄人事自主權跡象
    四、現行聘任制兼具有派任制時代精神。
    五、教評委員欠缺法學素養,讓身為教評委員者對於聘任案的處理都戒慎恐懼。
    六、教評會組織設計之各類代表比例應趨於均衡。
    七、教師會是教師團體,會影響教評委員決定,干預教評會運作。
    八、甄選之紅包文化並未完全杜絕,紅包文化因地區特質差異存在部分地區及學校。
    九、不適任教師終止聘期的難題未解決前,無法真正落實淘汰機制,聘期審查流於形式。
    十、校長係教評會當然委員且是主席,應掌握聘任最後決定權。
    十一、教評會的團體合議方式,確能減輕人事任用上的壓力。
    十二、省市介聘審查之「不同意聘任」,適用規範不適任教師之教師法第十四條,介聘審查流於形式。
    十三、.家長會代表參與學校人事任用決策之成熟度,應加強。
    十四、多元師資素質較以往提升,更彈性、多元、活潑,個人自主性較高,缺乏校園倫理觀念。
    十五、聘任制度之實施,學校自主程度並非完整,聘任經費之支應及人力資源投入程度較之派任制時代耗費更多。
    依據上述研究發現提出下列具體建議:
    一、修正整合教評會設置相關規定暨教師成績考核辦法
    二、統一訂定教師甄選相關標準,輔導學校辦理甄選事宜
    三、統一訂定學校超額介聘準則,刪除教師法中各類代表比例限制。
    四、辦理聘任相關法令及實務運作研習,提升教評委員法令知能
    五、設置學校教評會及教育局教評會二級教評會並實施教師分級。
    六、應重視甄選過程與結果公平性
    七、強化教評會的組織
    八、激發教師參與學校事務
    九、師培機構師資養成教育中,應加強學生品德教育的陶冶。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一) 書籍:
    王浦劬等譯;大衛•伊斯頓(David Easton)著(1999)。政治生活的系統分析。臺北:桂冠出版社。
    丘昌泰(2001)。政策分析。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李允傑、丘昌泰(2003)。政策執行與評估。臺北:元照出版社。
    吳瓊恩、李允傑、陳銘薰(2001)。公共管理。臺北:智勝文化。
    吳秉恩(2002)。管理學:本質、演化與新趨勢。臺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
    吳清山(2000)。學校行政。臺北:心理出版社。
    吳清山、黃美芳、徐緯平(2002)教育績效責任研究。臺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公司。
    林明地、楊振昇、江芳盛等譯;歐文斯(Ovens,R.G)著(2000)。
    教育組織行為。臺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
    林鍾沂與林文斌譯;歐文(Owen,E.Hughes)著(1999)。公共管理新論。臺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周文欽(2002)。研究方法---實徵性研究取向。臺北:心理出版社。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施能傑(2001)。建構行政生產力衡量方式之芻議。載於張潤書教授榮退紀念論文編輯委員會主編:新世紀的行政理論與實務,頁187-227。臺北:三民書局。
    孫本初(2001)。公共管理。臺北:智勝文化。
    秦夢群(1999)。教育行政:理論部分。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秦夢群(1998)。臺北縣教評會運作成效之研究。臺北縣政府委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專案研究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慶勳(2002)。論文寫作手冊。臺北:心理出版公司。
    張德銳(1996)。國民小學教師評鑑之研究。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頁241-284。臺北:師大書苑。
    張德銳(2000)。教育行政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德銳(1998)。師資培育與教育革新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楊百世(2000)。師資培育的理論與實際。高雄:復文圖書出版公司。
    黃嘉雄(2001)。學校本位管理制度比較研究。臺北:華泰文化。
    蔡培村(1998)。學校經營與管理。高雄市:麗文文化。
    趙其文(2002)。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策略、方法、例證。臺北:華泰文化。
    劉昊洲(2000)。革故鼎新:進步的行政。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歐用生(2000)。教育改革。臺北:師大書苑。
    蕭武桐(2002)。公務倫理。臺北:智勝。
    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2002)。師資培育的政策與檢討。臺北:學富文化事業公司。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
    (二)論文:
    朱淑雅(1998)。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效標之研究。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正琳(2000)。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學校教評會聘任決策之研究。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居憲(1999)。國民小學實施教師甄選制度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燕綺(2000)。國中教師選聘過程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景達(2002)。國民小學學校本位管理與教師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金振鏞(1999)。國民小學教師聘任制度之研究。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信志(2001)。我國公立國民中小學教師檢定與聘任制度之研究—以臺北縣市為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迪慧(2000)。學校本位管理之研究:一所國民小學之個案分析。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雅君(2002)。國民小學實施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臺中市為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孟謙(1998)。企業策略、人力資源策略、人力資源管理效能與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台灣高科技產業為例。成功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喬媚(1999)。國小教師甄選制度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瑞庭(1999)。國民小學教師聘任制度實施狀況及其改進途徑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弘勳(1999)。國民中小學實施學校本位管理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坤陽(2002)。教師評審委員會組織與運作之研究---以屏東縣國民小學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嘉業(2003)。國民中小學教師聘任政策之執行評估。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裕仁(1999)。國民中學教師評審委員會審查教師初聘及相關問題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昊洲(1995)。我國當前公立大專教師任用制度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魏振輝(1999)。教師法執行績效評估之研究---以利害關係人角度觀察。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期刊:
    王宗坤(2000)。符合需求的國小教師介聘工作。師友月刊,頁77-81。
    李允傑(1999)。公部門之績效評估。人事月刊,29卷4期,頁4-14。
    吳佩君(2001)。淺談政府機關績效衡量的前置行動。人事月刊,33卷2期,頁55-59。
    林海清(2001)。公務人員績效評估之探討。人事月刊,33卷6期,頁6-17。
    林文燦(2001)。績效待遇制度的在地化—公部門實施績效待遇制度的出路。人事月刊,33卷4期,頁23-41。
    林偉人(2000)。學校本位管理的成效與限制。學校行政,5期,頁63-71。
    施能傑(1998)。政府的績效管理改革。人事月刊,26卷5期,頁35-52。
    趙其文(2001)。現代人事行政的策略性作為—人力規劃。人事月刊,33卷2期,頁6-23。
    曾燦金(1996)。美國學校本位管理發展之探究。國教月刊,43期(5.6),頁21-30。
    二、英文部分
    Anderson, J (1993). Who Runs The School?The Principle’s View.(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57436)
    Caldwell,B.J.& Spinks,J.M(1992). The self-managing school. London:Taylor & Francis Group.
    Carter, Neil,Klein, Rudolf,and Day, Patricia.(1992). How Organizations Measure Success. London;New York:Routledge.
    Coates,D.E(1998). Do not Tie 360feedback to pay. Trainning Steptember,pp.68-78.
    Dessler,G.(2000).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New Jersey:Prentice-Hall.
    Dye,Thomas R.(1998). 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Prentice-Hall,Inc.
    Fenwick, John (1995). Managing Local Government. London:Chapman & Hall.
    Flynn,Norman(1997).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Harvester Wheatshesf:Prentice-Hall.
    Herman , J.J & Herman, J.L(1994). Making change happen. Thousand Oaks,CA:Corwin.
    Hood, Christope r(1991). A public management for all seasons? Public administration,69(1)pp.3-19。
    Lindelow,J. & Heynderickx,J.(1989). School-based Management.In S.C.Smith. & P.K.Piple, School leadership:Handbook for excellce.
    Lofland, John & Lofland, L. H.(1984).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2th ed)Belmont,C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Murphy ,J. & Beck,L.G.(1995). School-based management as school reform:Taking stock. Thousand Oaks, CA:Corwin.
    Nutley,Sandra and Osborne,Stephen(1994). The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Handbook. London:Longma.
    Ogawa,R.T & White, P.A(1994). School-based Management:An overview. In mohrman,S.A & Whlstetter,P. and Associates. School-based Management:Organizing for high performance .
    Osborne, David and Ted Gaebler(1993). Reinenting Government. New York:Penguin.
    Ovens,R.G(1999).Organizational Behavioral in Education .(6th ed)Boston:Allyn & Bacon.
    Scheerens, J.(1991). Process indicators of school functioning:A selecti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school effectiveness. 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17, 371-403.
    Smith, M.S.(1988). Educational indicators. Phi Delta Kappan, 69(7),487-491.
    Spradley, J. P. (1979). The ethnographic interview. New York:Holt,Rinehart & Winston.
    Tichy, N.M.,Fomburn, C.J. & Devanna, M.A.(1982). Strategic, Human Management . Sloan Management Review,Winter-1982,p48
    (二)網站
    http://search.epnet.com/direct.asp?an=10637782&db=aph&lang=zh-tw
    http://search.epnet.com/direct.asp?an=EJ660873&db=eric&lang=zh-tw
    http://gme.grolier.com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89921051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9921051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438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