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105/145137 (79%)
Visitors : 52189214
Online Users : 267
|
|
|
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785
|
Title: | 無錫國專與傳統書院的轉型 |
Authors: | 唐屹軒 |
Contributors: | 彭明輝 唐屹軒 |
Keywords: | 無錫國專 唐文治 書院 南方學術網絡 文化保守主義 |
Date: | 2005 |
Issue Date: | 2009-09-14 12:05:11 (UTC+8) |
Abstract: | 本文以1921年創立的無錫國專為考察核心,剖析傳統書院的轉型在現代中國學術發展脈絡中扮演的腳色,並藉此勾勒橫向聯繫的學術網絡。同時,亦以唐文治為主軸,連結承接傳統與注入新學的時間軸線。咸同時代理學思想復興後形成的學術潮流,透過王祖畬的傳承,在唐文治身上看到理學思想的延續。
除緒論與結論外,第二章以時間為主軸貫串前後,輔以制度的演變進行析論,從清代以降的教育發展脈絡展開介紹。第三章針對無錫國專的創建與發展進行論述,並運用量化分析法,從另一個角度觀察無錫國專。其次,討論部分重要師生,以說明教學情形、相關學術活動、與求學期間的回憶和學習心得。第四章深入分析無錫國專師生們內含的思想核心、教育理念和文化價值體系。第五章針對具有文化保守主義色彩的無錫國專及其師生,與新文化派學者進行比較研究,希冀藉由雙方的對照,深入瞭解無錫國專的特點,與當時的學術氛圍。
無錫國專創立以來,歷經抗戰期間的顛沛流離,仍講學不輟,在精神領袖唐文治帶領下,始終維持其教育理念。唐文治以紮實的教育方式培養人才,無形中延伸無錫國專的影響力,至今仍有不少學者係出自無錫國專。在東南大學遭逢幾番改制、學衡派學者內閧不止、四散飄零之際,無錫國專尤可視為反新文化派之堡壘。 |
Reference: | 一、 期刊 1. 《史地學報》,1.1-4.1,南京: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史地研究會,1921.11-1926.10;本文所據為臺北:臺灣進學書局,1960年景印版。 2. 《國專月刊》,1.1-4.3、4.5-5.5,無錫:無錫國學專修學校學生自治會出版股出版委員會,1935.03-1937.06。 3. 《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紀念錢基博先生誕生百週年專輯》,專輯,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編輯部,1987。 4. 《新青年》,1.1-9.6、1-4、1-5,上海:上海書店,1915.09-1926.07。 5. 《學衡》,1-79,上海:中華書局,1922.01-1933.07;本文所據為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1年景印本。 二、 專書 1. 《南大百年實錄》編輯組(編),《南大百年實錄.上卷.中央大學史料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 《清實錄》,6-7、49,北京:中華書局,1985-1987。 3. Dirlik, Arif. Revolution and history: the origins of Marxist historiography in China, 1919-1937.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中譯本:翁賀凱(譯),《革命與歷史: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起源,1919-193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4. Elman, Benjamin A. Classicism, Politics, and Kinship: The Ch’ang-Chou School of New Text Confucianism in Late Imperial China. Taipei: SMC Publishing INC., 1991. 中譯本:趙剛(譯),《經學、政治和宗族──中華帝國晚期常州今文學派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94. 阮元,《揅經室二集》,臺北:世界書局,1964。 95. 阮元,《疇人傳彙編》,上、下,臺北:世界書局,1962。 96. 周予同,《中國經學史講義》,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 97. 周予同,《中國學校制度》,收入:《民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民國叢書》第3編,45,上海:上海書店,1991。 98. 周作人(著)、止庵(校訂),《知堂回想錄》,下,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99. 周邦道,《近代教育先進傳略.初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1。 100. 周質平(編),《胡適未刊英文遺稿》,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1。 101. 季羨林(主編),《胡適全集》,1-2、20,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102. 尚小明(編著),《清代士人游幕表》,北京:中華書局,2005。 103. 竺可楨,《竺可楨日記》,1,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 Schneider, Laurence A. Ku Chieh-kang and China`s new history: nationalism and the quest for alternative tradition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1. 中譯本:梅寅生(譯),《顧頡剛與中國新史學:民族主義與取代中國傳統方案的探索》,臺北:華世出版社,1984。 104. 侯健,《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臺北:中外文學月刊社,1974。 105. 俞信芳,《張壽鏞先生傳》,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106. 姚奠中、董國炎,《章太炎學術年譜》,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 107. 姚鼐(選纂)、宋晶如、章榮(注釋),《古文辭類纂》,北京:中國書店,1986。 108. 柳曾符、柳佳(編),《劬堂學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109. 柳曾符、柳定生(選編),《柳詒徵史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10. 柳曾符、柳定生(選編),《柳詒徵史學論文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11. 柳詒徵(撰)、喬衍琯(編),《柳翼謀先生文錄》,臺北:廣文書局,1970。 112.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上、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13. 紀念陳垣校長誕生110周年籌委會(編),《紀念陳垣校長誕生110周年學術論文集》,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 6. Wang Fan-sen. 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114. 胡平生,《民國初期的復辟派》,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 115. 胡守為(編),《陳寅恪與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16. 胡適(著)、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集》,3、6,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 117. 胡適(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影印本。 118. 胡適,《胡適論學近著》,第1集,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 119. 范曄(撰)、李賢(等注),《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四版。 120. 倭仁(著)、張凌霄(校注),《倭仁集注》,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 121. 唐文治(著)、唐慶詒(補),《茹經先生自訂年譜正續篇》,臺北:文海出版社,1986。 122. 唐文治,《茹經堂文集》,1-6編,臺北:環球書局,1970。(內含《茹經堂奏疏》) 123. 唐鑑(撰),《唐確慎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臺一版。 7. 丁文江、趙豐田(編),《梁啟超年譜長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124. 唐鑑,《清學案小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 125. 夏承燾,《夏承燾集》,第5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126. 孫永和,《柳詒徵評傳》,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3。 127. 孫尚揚、郭蘭芳(編),《國故新知論:學衡派文化論著輯要》,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 128. 孫敦□(編著),《清華國學研究院史話》,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129. 孫敦□、錢競(編),《紀念王國維先生誕辰120周年學術論文集》,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9。 130. 徐中約(著)、計秋楓、朱慶葆(譯)、茅家琦、錢乘旦(校),《中國近代史》,上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 131. 徐友春(主編),《民國人物大辭典》,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132. 徐國利,《錢穆史學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 133. 徐雁平,《胡適與整理國故考論──以中國文學史研究為中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8. 丁敬涵(校點),《馬一浮集》,第2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134. 徐葆耕(編選),《會通派如是說──吳宓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135. 桑兵,《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36. 桑兵,《晚清學堂學生與社會變遷》,新莊:稻禾出版社,1991。 137. 班固(撰)、陳立(疏證),《白虎通疏證》,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景印清光緒元年淮南書局刊本。 138. 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3五版。 139. 耿雲志(編),《胡適著作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 140. 耿雲志、聞黎明(編),《現代學術史上的胡適》,北京:三聯書店,1993。 141. 耿雲志、歐陽哲生(編),《胡適書信集》,上、中、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142. 袁枚,《隨園隨筆》,臺北:鼎文書局,1978。 143. 袁英光,《新史學的開山:王國維評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9. 上海圖書館(編),《汪康年師友書札》,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44. 馬一浮,《泰和宜山會語》,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145. 馬亞中(編),《學海圖南錄:文學史家錢仲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 146. 馬勇(編),《章太炎講演集》,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147. 高平叔(主編),《蔡元培文集》,1-14,臺北:錦繡出版公司,1995。 148. 高時良(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洋務運動時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149. 國立北平圖書館(編),《國學論文索引》,初編、續編、三編、四編,臺北:鐘鼎文化公司,1967影印本。 150. 崑岡(等修)、劉啟端(等纂),《欽定大清會典事例》,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輯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80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51. 張之洞(撰)、范希曾(補正),《書目答問補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52. 張之洞,《張文襄公全集》,1-6,臺北:文海出版社,1963。 153. 張杰、楊燕麗(選編),《解析陳寅恪》,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10. 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研究所(編),《歷史文獻》,第2輯,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9。 154. 張舜徽,《清人文集別錄》,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155. 張壽鏞(等編),《皇朝掌故彙編》,中,臺北:文海出版社,1964。 156. 張維屏,《紀昀與乾嘉學術》,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8。 157. 張鑑(等撰)、黃愛平(點校),《阮元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5。 158. 張灝,《時代的探索》,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2004。 159. 曹元弼,《復禮堂文集》,1-2,臺北:華文書局,1968。 160. 曹運耕,《維新運動與兩湖教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161. 梁柱,《蔡元培與北京大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修訂本。 162.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里仁書局,1995。 163. 梁啟超,《飲冰室文集》,1、15,臺北:中華書局,1960。 11. 中國文化書院學術委員會(編),《梁漱溟全集》,第4卷,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1。 164. 梁實秋,《清華八年》,臺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63再版。 165. 清高宗(敕撰),《清朝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63。 166.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編),《清華大學史料選編:第1卷清華學校時期(1911-1928)》,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1。 167. 畢養賽(主編),《中國當代理學大師馬一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168. 盛西朗(編),《中國書院制度》,收入:《民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民國叢書》第3編,45,上海:上海書店,1991。 169. 盛康(輯),《皇朝經世文編續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2。 170. 莊吉發,《京師大學堂》,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70。 171. 許同莘(編),《張文襄公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 172. 許冠三,《新史學九十年:1900-》,上、下,臺北:唐山出版社,1996。 173. 許嘯天(編輯),《國故學討論集》,上,收入:《民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民國叢書》第3編,37,上海:上海書店,1991。 12. 中國史學會(主編),《戊戌變法》,1-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174. 郭嵩燾,《郭嵩壽日記》,2,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175. 郭嵩燾,《養知書屋文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8。 176. 郭影秋,《往事漫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6。 177. 陳天倪,《尊聞室賸稿》,上、下,北京:中華書局,1997。 178. 陳以愛,《中國現代學術研究機構的興起──以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為中心的探討(1922-1927)》,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1999。 179. 陳平原,《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臺北:麥田出版,2000。 180. 陳平原,《老北大的故事》,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8。 181. 陳平原、王楓(編),《追憶王國維》,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6。 182. 陳平原、杜玲玲(編),《追憶章太炎》,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6。 183. 陳平原、夏曉虹(編),《北大舊事》,北京:三聯書店,1998。 13. 中國史學會(主編),《洋務運動》,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184. 陳志明,《顧頡剛的疑古史學──及其在中國現代思想史上的意義》,臺北:商鼎文化,1993。 185. 陳谷嘉、鄧洪波(主編),《中國書院史資料》,上、中、下,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86. 陳谷嘉、鄧洪波(主編),《中國書院制度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187. 陳其泰,《清代公羊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 188. 陳明遠,《文化人的經濟生活》,上海:文匯出版社,2005。 189. 陳柱,《中國散文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190. 陳柱尊(編著),《中國學術討論第二集》,收入:《民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民國叢書》第三編,81,上海:上海書店,1991。 191. 陳衍(撰)、陳步(編),《陳石遺集》,上、中、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192. 陳恩林、舒大剛、康學偉(主編),《金景芳學案》,上,北京:線裝書局,2003。 193. 陳寅恪,《陳寅恪集.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 14. 中國李大釗研究會(編注),《李大釗文集》,2,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94. 陳寅恪,《陳寅恪集.書信集》,北京:三聯書店,2001。 195. 陳寅恪,《陳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聯書店,2001。 196. 陳寅恪,《陳寅恪集.詩集(附唐篔詩存)》,北京:三聯書店,2001。 197. 陳智超(編注),《陳垣來往書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98. 陳義杰(整理),《翁同龢日記》,1,北京:中華書局,1989。 199. 陳槻,《詩人陳衍傳略》,臺北:臺北市林森文教基金會,1999。 200. 陳學恂、田正平(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留學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201. 陳澧(著)、陳之邁(編),《東塾續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 202. 陳澧,《東塾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 203. 陳澧,《東塾讀書記》,臺北:中華書局,1966。 15.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組(編),《胡適來往書信選》,上、中、下,北京:中華書局,1979。 204. 陳澧,《漢儒通義》,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輯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95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05. 陸寶千,《清代思想史》,臺北:廣文書局,1983三版。 206. 陶飛亞,《邊緣的歷史──基督教與近代中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07. 陶飛亞、吳梓明,《基督教大學與國學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208. 章太炎(等講),《國學研究會演講錄》,臺北:廣文書局,1980。 209. 章太炎(講演)、曹聚仁(整理),《國學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10. 章太炎,《太炎文錄續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5。 211. 章太炎,《國學略說》,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 212. 章炳麟(等),《國學研究法》,臺北:西南書局,1975再版。 213. 傅樂詩(等著),《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保守主義》,臺北:時報文化公司,1980。 16. 中國革命博物館(整理)、榮孟源(審校),《吳虞日記》,上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214. 彭明輝,《晚清的經世史學》,臺北:麥田出版,2002。 215. 彭明輝,《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 216. 彭明輝,《歷史地理學與現代中國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217. 斯文赫定(著)、李述禮(譯)、楊震文、徐炳旭(校),《長征記》,出版地不詳:西北科學考查團,1931。 218. 斯文赫定(撰)、李述禮(譯),《亞洲腹地旅行記:斯文赫定之探險生涯》,臺北:開明書局,1960。 219. 景海峰、黎業明,《梁漱溟評傳》,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5。 220. 曾國藩,《經史百家雜鈔》,臺北:國光書局,1962。 221. 湯一介,《在非有非無之間》,臺北:正中書局,1995。 222. 湯志鈞(編),《康有為政論集》,上、下,北京:中華書局,1981。 223. 湯志鈞(編),《章太炎年譜長編》,下冊(1919-1936年),北京:中華書局,1979。 1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宣統兩朝上諭檔》,26-27,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224. 湯志鈞,《近代經學與政治》,北京:中華書局,2000。 225. 湯志鈞、陳祖恩(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匯編──戊戌時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226. 無錫國專第十屆畢業刊編輯股(編),《無錫國專第十屆畢業刊》,無錫:無錫國專第十屆畢業刊出版股,1933。 227. 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校友會(編),《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校友錄》,臺北: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校友會,出版年代不詳。 228. 程廷祚,《青溪集》,收入:《叢書集成續編.集部》,129,上海:上海書店,1994。 229. 舒新城(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230. 舒新城(編),《近代中國教育史料補編》,收入:《民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民國叢書》第2編,46,上海:上海書店,1990。 231. 閔卓(主編),《東南大學文科百年紀行》,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 232. 馮友蘭,《三松堂自序》,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33. 馮振(著)、黨玉敏、馮采蘋(編校點),《自然室詩稿與詩詞雜話》,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18. 中國蔡元培研究會(編),《蔡元培全集》,2-4、6,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34. 馮振,《說文解字講記》,出版地不詳:山圍精舍,1937。 235. 馮桂芬(著)、戴揚本(評注),《校邠廬抗議》,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236. 黃新憲,《基督教教育與中國社會變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237. 黃遠庸,《黃遠生遺箸》,上、下,臺北:文海出版社,1987。 238. 黃體芳(撰)、俞天舒(編),《黃體芳集》,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 239. 逯耀東,《中共史學的發展與演變》,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79。 240. 逯耀東,《史學危機的呼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 241. 逯耀東,《胡適與當代史學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242. 楊樹達,《積微翁回憶錄.積微居詩文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43. 楊鐵夫,《楊鐵夫先生遺稿》,出版地不詳:楊百福堂,1976。 19. 中國學術討論社(編著),《中國學術討論第一集》,收入:《民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民國叢書》第三編,81,上海:上海書店,1991。 244. 董鼐(主編),《學府紀聞.私立輔仁大學》,臺北:南京出版公司,1982。 245. 載振、唐文治,《英軺日記》,臺北:文海出版社,1972。 246. 趙所生、薛正興(主編),《中國歷代書院志》,1-16,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 247. 趙爾巽,《清史稿》,臺北:鼎文書局,1981。 248. 趙慶河,《讀書雜誌與中國社會史論戰1931-1933》,新莊:稻禾出版社,1995。 249. 趙樹貴、曾麗雅(編),《陳熾集》,北京:中華書局,1997。 250. 齊思和,《中國史探研》,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251. 劉正偉,《督撫與士紳──江蘇教育近代化研究》,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252. 劉桂秋,《無錫時期的錢基博與錢鍾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 253. 劉起釪,《顧頡剛先生學述》,北京:中華書局,1986。 20. 孔慶茂,《丹桂堂前──錢鍾書家族文化史》,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0。 254. 劉逸生(選注),《龔自珍詩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255. 劉夢溪(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馬一浮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256. 劉夢溪(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錢基博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257. 劉夢溪,《學術思想與人物》,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258. 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63。 259. 劉龍心,《學術與制度:學科體制與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2。 260. 劉露茜、王桐蓀(編註),《唐文治教育文選》,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1995。 261. 樂黛雲,《我就是我:這歷史屬於我自己》,臺北:正中書局,1995。 262. 歐陽哲生(主編),《傅斯年全集》,1-7,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263. 潘德輿,《養一齋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輯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51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1. 方東樹,《書林揚觶》,收入:《書目類編》,92,臺北:成文出版社,1978;據蘇州文學山房排印本影印。 264. 潘懋元、劉海峰(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265. 滕复(編),《默然不說聲如雷──馬一浮新儒學論著輯要》,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 266. 滕复,《馬一浮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1。 267. 蔣士銓(著)、邵海清(校)、李夢生(箋),《忠雅堂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68. 蔡元培(等著),《讀經問題》,香港:龍門書店,1966影版。 269. 蔡尚思,《蔡尚思自傳》,成都:巴蜀書社,1993。 270. 鄭師渠,《國粹、國學、國魂:晚清國粹派文化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271. 鄭振鐸(編),《晚清文選》,卷上.卷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272. 鄭觀應,《盛世危言》,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273. 鄧洪波,《中國書院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4。 22. 方東樹,《漢學商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274. 魯迅,《熱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 275. 魯靜、史睿(編),《清華舊影》,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 276. 盧文弨,《抱經堂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編輯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143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77. 蕭超然、沙健孫、周承恩、梁柱,《北京大學校史(1898-1949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278. 賴炎元(註譯),《韓詩外傳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五版。 279. 錢仲聯(著)、周秦(整理),《錢仲聯學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80. 錢仲聯(編校),《陳衍詩論合集》,上、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281. 錢仲聯,《當代學者自選文庫:錢仲聯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282. 錢仲聯,《錢仲聯學術自傳》,成都:巴蜀書社,1993。 283. 錢基博(著)、曹毓英(選編),《錢基博學術論著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23. 王永興,《陳寅恪先生史學述略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284. 錢基博(著)、傅道彬(點校),《近百年湖南學風(含《經學通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285. 錢基博,《中國文學史》,下,北京:中華書局,1993。 286. 錢基博,《古籍舉要》,臺北:華世出版社,1975。 287. 錢基博,《四書解題及其讀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臺二版。 288. 錢基博,《現代中國文學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289. 錢穆,《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合刊》,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 290.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291.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九)》,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蘭臺出版社,2000。 292. 錢穆,《新亞遺鐸》,北京:三聯書店,2004。 293. 錢穆,《學籥》,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蘭臺出版社,2000。 24.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 294. 璩鑫圭、唐良炎(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學制演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295. 鍾叔河、朱純(編),《過去的學校》,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 296. 魏源,《聖武記》,1-2,臺北:中華書局,1962臺一版。 297. 羅志田,《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298. 羅志田,《再造文明之夢:胡適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299. 羅志田,《近代中國史學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300. 羅志田,《國家與學術:清季民初關於“國學”的思想論爭》,北京:三聯書店,2003。 301. 羅志田,《亂世潛流:民族主義與民國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02. 羅志田,《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303. 羅崗、陳春豔(編),《梅光迪文錄》,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 25.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87。 304. 羅繼祖(主編),《王國維之死》,三重:祺齡出版社,1995。 305. 寶鋆(等修),《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8,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 306. 蘇雲峰,《三(兩)江師範學堂:南京大學的前身,1903-1911》,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307. 蘇雲峰,《張之洞與湖北教育改革》,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3再版。 308. 蘇雲峰,《從清華學堂到清華大學(1911-1929)》,北京:三聯書店,2001。 309. 蘇輿(編),《翼教叢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310. 黨玉敏、王杰(主編),《馮振紀念文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311. 顧炎武(著)、黃侃、張繼(校勘),《原抄本日知錄》,臺北:明倫出版社,1970。 312. 顧潮(編著),《顧頡剛年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三、 論文 26.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1868-1919)及其對儒學傳統的衝擊》,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5。 1. 〈中西人合組西北攷查團〉,《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月刊》,1.6(臺北:文海出版社,1979影印版),668。 2. 〈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方言調查會成立紀事〉,《晨報附刊》,1924.02.13,4版。 3. 〈研究所國學門重要紀事〉,《國立北京大學國學季刊》,1.1(北京,1923.01): 193-194。 4. Schneider, Axel. “Reconciling history with the nation? Historicity, national particularity, and the question of universals,” unpublished, 1-20. 5. 丁敬涵,〈復性書院與馬一浮先生〉,收入:四川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集粹.第四卷.文化教育科學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440-452。 6. 千家駒,〈我和胡先生結識的詳細經過〉,收入:蕭南(選編),《我的朋友胡適之》(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5),48-53。 7. 天均,〈評東南大學國學院整理國學計畫書〉,《晨報附刊》,1924.03.30,3-4版。 8. 方玉書,〈裘廷梁:開創無錫新學的先驅〉,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無錫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無錫文史資料》,29(無錫:出版者不詳,1994),136-140。 9. 王世杰,〈吳稚暉先生關於「投線裝書於毛廁」的解釋〉,《傳記文學》,18.6(臺北,1971.06): 22-25。 10.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新史學》,14.4(臺北,2003.12): 177-194。 27. 王思雋、李肅東,《賀麟評傳》,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5。 11. 王汎森,〈從經學向史學的過渡──廖平與蒙文通的例子〉,《歷史研究》,第2期=總294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2005.04): 59-74。 12. 王信凱,〈柳詒徵研究──一個學術文化史個案分析〉,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5。 13. 王晴佳,〈白璧德與「學衡派」──一個學術文化史的比較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7(臺北,2002.06): 41-91。 14. 王晴佳,〈錢穆與科學史學之離合關係1926-1950〉,《臺大歷史學報》,26(臺北,2000.12): 121-149。 15. 王爾敏,〈商戰觀念與重商思想〉,收入: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233-381。 16. 王蘧常(口述)、潘泳召(記錄整理),〈王蘧常自傳〉,收入:《文獻》雜誌編輯部、吉林省圖書館學會會刊編輯部(編),《中國當代社會科學家》,7(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6),138-161。 17. 白吉庵(整理),〈楊樹達《積微居日記》(節錄)〉,《文獻》,3(北京,1985.07): 111-128。 18. 任鴻隽、陳衡哲,〈一個改良大學教育的提議〉,《現代評論》,2.39(北平,1925.09): 154-157。 19. 朱海濤,〈北大與北大人──陳垣先生〉,《東方雜誌》,40.7(重慶,1944.04): 51-53。 20. 朱鑒珉,〈唐文治生平事略〉,收入:無錫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無錫縣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無錫地方資料滙編》,6(無錫:出版者不詳,1986),63-81。 28. 王泉根(主編),《多維視野中的吳宓》,重慶:重慶出版社,2001。 21. 牟潤孫,〈勵耘書屋問學回憶──陳援庵先生誕生百年紀念感言〉,收入:《勵耘書屋問學記──史學家陳垣的治學》(北京:三聯書店,1982),84-90。 22. 何炳松,〈三十五年來中國之大學教育〉,收入:商務印書館(編),《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國教育》,收入:《民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民國叢書》第2編,45(上海:上海書店,1990),53-94。 23. 何域凡,〈存古學堂嬗變記〉,收入:四川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集粹.第四卷.文化教育科學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417-428。 24. 何懷宏,〈一九○五年:終結的一年〉,《二十一世紀》,89(香港,2005.06): 40-47。 25. 余英時,〈中國史學的現階段:反省與展望──「史學評論」代發刊辭〉,收入:余英時,《史學與傳統》(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5四版),1-29。 26. 余英時,〈試說科舉在中國史上的功能與意義〉,《二十一世紀》,89(香港,2005.06): 4-18。 27. 余英時,〈學術思想史的創建與流變──從胡適與傅斯年說起〉,《古今論衡》,3(臺北,1999.12): 66-75。 28. 余新華,〈阮元的學術淵源和宗旨〉,《中國人民大學學報》,3(北京,1998): 41-46。 29. 余福媛,〈最早的白話刊物〉,收入:無錫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無錫縣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無錫地方資料滙編》,6(無錫:出版者不詳,1986),154-156。 30. 吳世昌,〈哭志摩〉,收入:吳世昌(著)、吳令華(編),《吳世昌全集.羅音室文存》,11(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104-109。 29. 王飛仙,《期刊、出版與社會文化變遷──五四前後的商務印書館與《學生雜誌》》,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4。 31. 吳雨窗,〈唐調〉,《文教資料簡報》,2=總158(南京,1985): 102-108。 32. 吳宓,〈本副刊之宗旨及體例〉,《大公報.文學副刊》,1928.01.02,第5版。 33. 吳翎君,〈燕京大學──高等教育現代化的一個考察〉,《國史館館刊》,復刊14(新店,1993.06): 139-154。 34. 吳新雷,〈南菁書院的學術研究及其對文化界的貢獻〉,《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南京,1985): 15-23。 35. 宋巧燕,〈嶺南學海堂書院的文學教學〉,《學術研究》,4(廣州,2003): 101-105。 36. 李巧燕,〈詁經精舍的文學教學〉,《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7.3(長沙,2003.05): 18-21。 37. 李宇平,〈柳詒徵的史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6(臺北,1988.06): 285-308。 38. 李步嘉,〈《經籍纂詁》成書過程考略〉,《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240(武漢,1999): 101-107。 39. 李濟才,〈唐文治教育思想述略〉,《無錫教育學院學報》,2(無錫,1995): 49-51。 40. 李顯裕,〈陳垣史學探析〉,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30. 王桐蓀、胡邦彥、馮俊森(等選注),《唐文治文選》,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 41. 杜正勝,〈無中生有的志業──傅斯年的史學革命與史語所的創立〉,收入:杜正勝、王汎森(主編),《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1-41。 42. 周啟榮,〈從「狂言」到「經世」──論龔自珍的經世思想與經今文學〉,收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295-318。 43. 林志宏,〈「公我」與「私我」雙重處境:《惲毓鼎澄齋日記》所見的遺民心態〉,臺北:中國近代史學會主辦,“日記中的近代歷史討論會”,2004.10.16,14頁。 44. 林志宏,〈死了王國維之後:民初「道德政治化」及其敘事〉,收入:胡春惠、薛化元(主編),《近代中國社會轉型與變遷》(臺北、香港: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香港珠海書院亞洲研究中心,2004),247-269。 45. 林志宏,〈作為現在的過去:汪兆鏞的政治認同和文化實踐〉,香港: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與香港浸會大學近代史研究中心合辦,“香港史家與史學研討會”,2004.06.10-11,42頁。 46. 林志宏,〈清遺民的心態及處境:以劉聲木《萇楚齋隨筆》為例〉,《東吳歷史學報》,9(臺北:2003.03): 183-218。 47. 林志宏,〈戰時中國學界的「文化保守」思潮(1941-1948)──以《思想與時代》為中心〉,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48. 林滿紅,〈古文與經世:十九世紀初葉中國兩派經世思想的分殊基礎〉,《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15(臺北:1990.12): 239-262。 49. 林麗月,〈「學衡」與新文化運動〉,收入:張玉法(主編),《中國現代史論集.第六輯.五四運動》(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1),505-528。 50. 林麗月,〈梅光迪與新文化運動〉,收入:汪榮祖(編),《五四研究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383-402。 31. 王紹曾,《目錄版本校勘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1. 竺可楨,〈大學教育之主要方針〉,收入:浙江大學教育研究室(編),《浙大教育文選》(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87),14-22。 52. 施耐德(Axel Schneider),〈道史之間:為中國尋找現代認同的兩位中國史家〉,收入:魏格林(S. Weigelin-Schwiedrzik)、施耐德(Axel Schneider)(主編),《中國史學史研討會:從比較觀點出發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297-321。 53. 查時傑,〈私立基督教燕京大學歷史系所初探(1919-1952)〉,《臺大歷史學報》,20(臺北,1996.11): 617-648。 54. 胡適,〈書院制史略〉,《東方雜誌》,21.3(上海,1924.02): 106-110。 55. 苗體君,〈唐文治教育思想和實踐試探〉,《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1(揚州,1998): 12-15。 56. 唐文治(著)、張熙(輯并說明),〈《國文經緯貫通大義》評語選〉,《文教資料簡報》,2=總158(南京,1985): 111-115。 57. 唐屹軒,〈《新青年》與《學衡》引介新知的量化分析〉,《政大史粹》,6(臺北,2004.06): 141-177。 58. 唐屹軒,〈試論吳宓與柳詒徵的文化保守主義〉,收入:胡春惠、薛化元(主編),《中國知識分子與近代社會變遷》(臺北、香港: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香港珠海書院亞洲研究中心,2005),129-148。 59. 孫廣德,〈龔自珍的經世思想〉,收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275-289。 60. 康虹麗,〈論梁任公的新史學和柳翼謀的國史論〉,收入:杜維運、陳錦忠(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3(臺北:華世出版社,1980),429-504。 32. 王章濤,《阮元年譜》,合肥:黃山書社,2003。 61. 張中雲,〈整理國故運動之研究:以章太炎、胡適、顧頡剛為例〉,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62. 張光直,〈二十世紀後半的中國考古學〉,《古今論衡》,創刊號(臺北,1998.10): 38-43。 63. 張其昀,〈吾師柳翼謀先生〉,收入:《張其昀先生文集》編輯委員會(編),《張其昀先生文集》,9(臺北:國史館.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文化大學,1988),4710-4718。 64. 張寄謙,〈哈佛燕京學社〉,收入:章開沅、林蔚(主編),《中西文化與教會大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138-163。 65. 張崑將,〈日本德川時代書院學規與學禮的特色〉,臺北:臺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主辦,“情境與聖化──東亞傳統教育與學禮、學規國際研討會”,2004.11.05,17頁。 66. 張尊五,〈三十年代的無錫國專〉,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江蘇文史資料選輯》,19(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156-163。 67. 張壽安,〈打破道統.重建學統──十八世紀儒學知識轉型〉,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中國近代知識轉型與知識傳播學術研討會”,2003.12.17,29頁。 68. 許岱雲,〈唐文治先生軼事幾則〉,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無錫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無錫文史資料》,12(無錫:出版者不詳,1985),30-35。 69. 陳以愛,〈學術與時代:整理國故運動的興起、發展與流衍〉,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70. 陳平原,〈大學之道──傳統書院與二十世紀中國高等教育〉,《嶺南學報》,新第1期(香港,1999.10): 539-553。 33. 王運天(編著),《王蘧常教授學譜》,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 71. 陳平原,〈傳統書院的現代轉型──以無錫國專為中心〉,收入:陳平原,《中國大學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69-99。 72. 陳正宏,〈蔣天樞先生與《陳寅恪文集》〉,《中國典籍與文化》,1(南京:1996): 75-79。 73. 陳其昌,〈無錫國學專修學校簡史〉,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無錫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無錫文史資料》,5(無錫:出版者不詳,1983),36-39。 74. 陳居淵,〈論阮元的經學思想〉,《中國哲學史》,1(廣州,2004): 90-96。 75. 陳岸峰,〈發憤以抒情:論錢基博的《現代中國文學史》〉,《漢學研究》,22.1(臺北,2004.06): 325-356。 76. 陳垣,〈中國史料的整理〉,《史學年報》,1.1(北京:燕京大學歷史學會,1929.07): 145-149。 77. 陳垣,〈日本文學博士那珂通世傳序〉,《師大史學叢刊》,1.1(北平,1931.06): 17-18。 78. 陳時偉,〈司徒雷登與燕京大學〉,收入:章開沅、林蔚(主編),《中西文化與教會大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164-188。 79. 陳澤泓,〈學海堂考略〉,《廣東史志》,1(廣東,2000): 33-35。 80. 陸汝挺,〈回憶唐文治(蔚芝)先生二、三事〉,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無錫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無錫文史資料》,12(無錫:出版者不詳,1985),36-43。 34. 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今譯》,上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二版。 81. 陸振岳,〈無錫國學專修學校述略〉,《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蘇州,2000.04): 107-112。 82. 陶然,〈國學院之不通〉,《晨報附刊》,1924.03.27,4版。 83. 彭明輝,〈古史辨運動及其反對者〉,臺北:國立國父紀念館.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主辦,“第一屆近代中國思想與制度學術研討會”,2004.07.31-08.01,47頁。 84. 曾禮,〈唐蘭傳略〉,收入:北京圖書館《文獻》叢刊編輯部、吉林省圖書館學會會刊編輯部(編),《中國當代社會科學家》,3(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3),233-245。 85. 湯志鈞,〈我的自傳〉,收入:《文獻》雜誌編輯部、吉林省圖書館學會會刊編輯部(編),《中國當代社會科學家》,9(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6),33-42。 86. 黃沛榮(編撰),〈大陸儒林傳(三)──唐蘭〉,《國文天地》,3.9(臺北,1988.02): 66-71。 87. 黃俊傑,〈錢賓四史學中的「國史」觀:內涵、方法與意義〉,《臺大歷史學報》,26(臺北,2000.12): 1-37。 88. 黃漢文,〈記唐文治先生〉,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江蘇文史資料選輯》,19(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85-139。 89. 黃漢文,〈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收入:江蘇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江蘇文史資料集粹.教育卷》(南京:江蘇文史資料編輯部,1995),120-144。 90. 黃漢文,〈緬懷唐文治先生〉,《文教資料簡報》,2=總158(南京,1985): 93-101。 35. 王德毅,《王國維年譜》,臺北:中國學術獎助委員會,1967。 91. 裘廷梁,〈論白話為維新之本〉,收入: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論選》,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68-175。 92. 趙利棟,〈一九○五年前後的科舉廢止、學堂與士紳階層〉,《二十一世紀》,89(香港,2005.06): 28-39。 93. 齊思和,〈近百年來中國史學的發展〉,《燕京社會科學》,2(北京:1949.10): 1-35。 94. 劉紹唐(主編),〈民國人物小傳.王蘧常〉,《傳記文學》,56.3(臺北,1990.03): 149-152。 95. 劉龍心,〈史料學派與現代中國史學之科學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96. 劉龍心,〈尋求客觀對話的空間──1930年代中國期刊報紙中的史學類書評〉,臺北:國立國父紀念館.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主辦,“第一屆近代中國思想與制度學術研討會”,2004.07.31-08.01,33頁。 97. 潘光哲,〈追索晚清閱讀史的一些想法──「知識倉庫」、「思想資源」與「概念變遷」〉,《新史學》,16.3(臺北,2005.09): 137-170。 98. 潘光哲,〈郭沫若與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發展──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為中心的討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99. 蔣凡、王國安,〈朱東潤的生平與學術〉,收入:江蘇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江蘇文史資料集粹.教育卷》(南京:江蘇文史資料編輯部,1995),310-322。 100. 蔣大椿,〈20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收入:羅志田(主編),《20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史學卷》,上(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131-447。 36. 王學珍(等編),《北京大學紀事:1898-1997》,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101. 蔣維喬,〈民國教育部初設時之狀況〉,收入:舒新城(編),《近代中國教育史料》,4,收入:《民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民國叢書》第2編,46(上海:上海書店,1990),195-198。 102. 蔡明純,〈西文東漸:近代中國「外國文學門」的成立與發展〉,臺北:東吳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103. 談福興,〈《無錫白話報》在中國白話報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無錫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無錫文史資料》,29(無錫:出版者不詳,1994),122-127。 104. 諸祖耿,〈八十七歲自述〉,收入:《文獻》雜誌編輯部、吉林省圖書館學會會刊編輯部(編),《中國當代社會科學家》,9(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6),237-256。 105. 鄭天挺,〈五十自述〉,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天津文史資料選輯》,28(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1-27。 106. 鄭逸梅,〈章草巨擘王蘧常〉,《大成》,195(香港,1990.02): 27-33。 107. 魯萍,〈“德先生”和“賽先生”之外的關懷:從“穆姑娘”的提出看新文化運動時期道德革命的走向〉,北京.臺灣.香港:北京大學歷史系.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珠海書院亞洲研究中心共同主辦,“近代中國與世界的變遷──第六屆兩岸三地歷史學研究生論文發表會”,2005.09.10-11,15頁。 108. 黎庶昌,〈應詔陳言疏〉,收入:王延熙、王樹敏(輯),《皇清道咸同光奏議》(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1/104-108。 109. 橋本昭彥,〈日本江戶時代的學規──以武士學校與庶民階層為主〉,臺北:臺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主辦,“情境與聖化──東亞傳統教育與學禮、學規國際研討會”,2004.11.05,18頁。 110. 蕭啟慶,〈推陳出新的史學家陳垣〉,《新史學》,16.3(臺北,2005.09): 101-136。 37. 王學珍、郭建榮(主編),《北京大學史料第二卷(1912-1937)》,1,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111. 賴光臨,〈梁啟超與近代報業研究〉,收入:賴光臨,《中國近代報人與報業》,上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二版),154-273。 112. 錢永之,〈章太炎在錫講學記聞〉,收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無錫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無錫文史資料》,22(無錫:出版者不詳,1990),135-139。 113. 錢仲聯,〈無錫國專的教學特點〉,《文教資料簡報》,2=總158(南京,1985): 90-92。 114. 閻鴻中,〈錢賓四先生對中國傳統史學的詮釋〉,《錢穆先生紀念館館刊》,8(臺北,2000.12): 148-167。 115. 戴鎦齡,〈梁宗岱與胡適的不和〉,收入:趙白生(編),《中國文化名人畫名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5),413-415。 116. 謝泳,〈從無錫國專到清華國學研究院──《國專校友會集刊》〉,收入:謝泳,《雜書過眼錄》(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4),178-179。 117. 魏建功,〈中華民國故國立北京大學教授法國國家文學博士劉先生行狀〉,《國立北京大學國學季刊》,4.4(北京,1934): 455-459。 118. 羅志田,〈數千年中大舉動──科舉制的廢除及其部分社會後果〉,《二十一世紀》,89(香港,2005.06): 19-27。 119. 顧頡剛,〈一九二六年始刊詞〉,《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週刊》,2.13(北京,1926.01): 1-11。 38. 北京大學、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京師大學堂檔案選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39. 北京大學校史研究室(編),《北京大學史料第一卷(1898-1911)》,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40. 北京圖書館(編),《民國時期總書目:1911-1949.綜合性圖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5。 41. 司馬朝軍、王文暉(合撰),《黃侃年譜》,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42. 史革新,《晚清理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43. 史靜寰,《狄考文和司徒雷登在華的教育活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 44. 左玉河,《從四部之學到七科之學──學術分科與近代中國知識系統之創建》,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45. 任建樹、張統模、吳信忠(編),《陳獨秀著作選》,1-3,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46. 任達(著)、李仲賢(譯),《新政革命與日本──中國,1898-1912年》,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47. 朱有瓛(主編),《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一輯下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 48. 朱有瓛、戚名琇、錢曼倩、霍益萍(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教育行政機構及教育團體》,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49. 朱歧祥,《王國維學術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 50. 朱浩熙,《蔣天樞傳》,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 51. 朱喬森(編),《朱自清全集》,11,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 52. 朱壽朋(編),《光緒朝東華錄》,收入:楊家駱(主編),《清光緒朝文獻彙編》,11-12,臺北:鼎文書局,1978。 53. 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增訂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第2版。 54. 朱維錚、龍應臺(編著),《維新舊夢錄:戊戌前百年中國的“自改革”運動》,北京:三聯書店,2000。 55. 何桂珍,《何文貞公遺書》,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 56. 余子俠,《工科先驅 國學大師──南洋大學校長唐文治》,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 57. 余英時,《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臺北:三民書局,1992。 58. 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 59. 余英時,《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臺北:聯經出版公司.中央研究院,2004。 60. 余英時,《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61.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臺北:三民書局,1995再版。 62.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 63. 吳其昌,《子馨文在》,上、下,臺北:文海出版社,1981。 64. 吳其昌,《梁啟超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 65. 吳宓(著)、王岷源(譯),《文學與人生》,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3。 66.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吳宓自編年譜:1894-1925》,北京:三聯書店,1995。 67.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注釋),《吳宓日記》,1-10,北京:三聯書店,1998。 68. 吳新雷(等編纂),《清暉山館友聲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69. 吳新雷(編),《學林清暉:文學史家陳中凡》,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 70. 吳虞,《吳虞文錄》,收入:《民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民國叢書》第2編,96,上海:上海書店,1990。 71. 吳學昭,《吳宓與陳寅恪》,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2。 72. 吳澤(主編)、袁英光(選編),《王國維學術研究論集》,1-3,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3-1990。 73. 宋晞,《旅美論叢》,臺北:中國文化學院,1965。 74. 李光謨(編),《李濟與清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 75. 李兵,《書院與科舉關係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76. 李孝定,《逝者如斯》,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 77. 李桂林、戚名琇、錢曼倩(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普通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78. 李國鈞(主編),《中國書院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第2版。 79. 李淵庭、閻秉華(編著),《梁漱溟先生年譜》,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80. 李細珠,《張之洞與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81. 李細珠,《晚清保守思想的原型──倭仁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82. 李慈銘,《越縵堂日記》,4、6,揚州:廣陵書社,2004。 83. 李賦寧、孫天義、蔡□(編),《第一屆吳宓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集》,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0。 84. 李賦寧、孫天義、蔡□(編),《第二屆吳宓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集》,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2。 85. 李濟,《感舊錄》,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7。 86. 杜正勝,《新史學之路》,臺北:三民書局,2004。 87. 沈松僑,《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4。 88. 沈兼士(著)、葛信益、啟功(整理),《沈兼士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89. 沈衛威,《回眸學衡派:文化保守主義的現代命運》,臺北:立緒文化公司,2000。 90. 沈衛威,《吳宓傳:泣淚青史與絕望情慾的癲狂》,臺北:立緒文化公司,2000。 91. 汪宗衍,《陳東塾(澧)先生年譜》,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 92. 汪榮祖,《史家陳寅恪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增訂二版。 93. 私立無錫國學專修學校(編),《私立無錫國學專修學校十五週紀念冊》,無錫:無錫國學專修學校,1936。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91153007 94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1530071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index.html | 0Kb | HTML2 | 609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
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
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