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56/144643 (79%)
Visitors : 51721705      Online Users : 46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1784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784


    Title: 商周南土政治地理結構研究
    Authors: 陳珈貝
    Chen ,Chia-pei
    Contributors: 孫鐵剛
    陳珈貝
    Chen ,Chia-pei
    Keywords: 商周
    南土
    政治地理結構
    長江中游
    楚國
    Date: 2004
    Issue Date: 2009-09-14 12:05:04 (UTC+8)
    Abstract:   殷商時代,商人已將王畿外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土地稱為「四方」或「四土」。卜辭中不乏有對四方土地進行問卜祈福的紀錄。 其後周人承襲商代以「四土」指稱疆域的觀念,亦將王朝四方區域冠以四土或四國之名。 而所謂「南土」,亦稱為「南國」,《左傳•昭公九年》記載:「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東土也,巴、濮、楚、鄧,吾南土也。」《國語•鄭語》亦言:「當成周者,南有荊蠻、申、呂、應、鄧、陳、蔡、隨、唐。」其義泛指王朝疆域中心以南的全部疆土。
      
      南土這塊區域由殷商開始便受到中原民族關注,其後周人嘗試擴展勢力至南土失利,待春秋時期楚人於南土進行拓殖方得掌握該地。而楚人經略南土的策略與成效,更與楚國國家政治結構的建立及其發展息息相關。此外,在這段以諸夏為中心的南土經營歷程中,先秦江南地區多元的地區性文化與中原文化間的折衝交流亦不容忽視,史籍缺乏記載之江漢各族與周人、楚人間的政治聯繫實為研究先秦南土發展的關鍵課題。本文便是希望透過爬梳殷商乃至兩周階段南土局勢的長期發展,嘗試釐清各項關於商周南土政治地理結構問題,並將於論述中兼及同時期南方文化發展的面貌﹔希望藉此得以了解殷周民族和楚人經營政權疆土的輪廓,以及南方族群與中原文化接觸互動的實際情形。
    Reference: 一、史料與清代以前著作(依著者時代先後排序)
    1. 〔戰國〕呂不韋,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 〔漢〕劉安,〔漢〕高誘注,《淮南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93六版二刷,據武進莊氏本校刊。
    3.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二版。
    4. 〔漢〕劉向集錄,《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6. 〔漢〕毛亨傳,鄭玄箋,《毛詩》,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漢魏古注十三經》,北京:中華書局,1998。
    7. 〔晉〕杜預注,《春秋經傳集解》,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漢魏古注十三經》,北京:中華書局,1998。
    8. 〔晉〕孔晁注,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集注,《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9. [晉]常璩,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0. 〔劉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37. 四川省博物館、重慶市博物館、涪陵縣文化館,〈四川涪陵地區小田溪戰國土坑墓清理簡報〉,《文物》,5(北京,1974.05),頁61-80。
    38. 朱誠、于世永、盧春成,〈長江三峽及江漢平原地區全新世環境考古與異常洪澇災害研究〉,《地理學報》,52:3(北京,1997.05),頁268-278。
    39. 任新雨,〈試論鄂西北地區的仰韶文化和屈家嶺文化〉,《江漢考古》,4(武漢,2001.12),頁32-39。
    40. 江西省文物工作隊,〈江西九江神墩遺址發掘簡報〉,《江漢考古》,4(武漢,1987.12),頁12-31。
    41.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考古的世紀回顧與思考〉,《考古》,12(北京,2000.12),頁24-34。
    42.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瑞昌市博物館,〈江西瑞昌市檀樹嘴商周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2(北京,2000.12),頁50-59。
    43. 江西省博物館、九江縣文化工作站,〈江西九江縣沙河街遺址發掘簡報〉,《考古學集刊》,2(北京,1982),頁61-68。
    44. 江西省歷史博物館、貴溪縣文化館,〈江西貴溪崖墓發掘簡報〉,《文物》,11(北京,1980.11),頁1-25。
    45. 江西省歷史博物館、靖安縣文化館,〈江西靖安出土春秋徐國銅器〉,《文物》,8(北京,1980.08),頁13-15。。
    19. 方詩銘、王修齡輯,《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79. 湖北省京九鐵路考古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穴鼓山:新石器時代墓地發掘報告》,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46. 江蘇省丹徒考古隊,〈江蘇丹徒北山頂春秋墓發掘報告〉,《東南文化》,3-4(南京,1988.04),頁13-50。
    47. 安倍道子,〈春秋時代の楚の王權について-莊王から靈王の時代〉,《史學》,50(東京,1980.11),頁389-410。
    48. 安倍道子,〈莊王期にわける楚の對外發展-この時期の王權強化の動きとの關連に注目しながら〉,《東海大學紀要(文學部)》,36(東京,1982.03),頁1-19。
    49. 安倍道子,〈春秋楚國の申縣˙陳縣˙蔡縣をめぐって〉,《東海大學紀要(文學部)》,41(東京,1984.10),頁29-44。
    50. 安倍(齋藤)道子,〈春秋楚國の王と世族-その系譜關係をめぐつて〉,《日中文化研究》,10(東京,1996.08),頁78-87。
    51. 安徽省文物工作隊,〈安徽舒城九里墩春秋墓〉,《考古學報》,2(北京,1982.04),頁229-242。
    52.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舒城鳳凰嘴發現二座戰國西漢墓〉,《考古》,8(北京,1987.08),頁723-727。
    53.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陵縣文物管理所,〈安徽南陵縣古銅礦採冶遺址調查與試掘〉,《考古》,2(北京,2002.02),頁45-54。
    54.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舒城縣文物管理所,〈安徽省舒城縣河口春秋墓〉,《文物》,6(北京,1990.06),頁58-66、53。
    55. 安徽省六安縣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縣城西窯廠2號楚墓〉,《考古》,12(北京,1995.12),頁124-140、123。
    80. 湖北省宜昌地區博物館、北京大學考古系,《當陽趙家湖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20.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校點,《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56. 安徽省博物館、六安縣文物管理所,〈安徽六安縣發現一座春秋時期墓葬〉,《考古》,7(北京,1993.07),頁656-657、670。
    57. 向桃初,〈湖南湘江流域商周時期古文化初論〉,《南方文物》,1(南昌,1994.03),頁74-85。
    58. 向桃初,〈湖南商周考古和青銅器的新進展〉,收入高崇文、安田喜憲主編,《長江流域青銅器文化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頁183-201。
    59. 向新民,〈湖南耒陽市陰間巷發現戰國墓〉,《考古》,8(北京,1990.08),頁756-757、755。
    60. 向緒成,〈試論黃岡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收入湖北省考古學會,《湖北省考古學會論文選集(三)》(武漢:江漢考古雜誌社,1998),頁17-25。
    61. 刑敏建,〈從酉水流域考古發掘看楚文化與諸民族的關係〉,《民族研究》,1(北京,1997.01),頁89-94。
    62. 杜正勝,〈夏代考古及其國家發展的探索〉,原載《考古》,1(北京,1991.01);後收入氏著,《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92),頁133-155。
    63. 杜耘,〈洞庭湖新石器文化遺址與古環境〉,《華中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36:4(武漢,2002.12),頁516-520。
    64. 何介鈞,〈從考古發現看先秦湖南境內的民族分布〉,《求索》,4(長沙,1983.07),頁111-117。
    81. 湖北省博物館,《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65. 何介鈞,〈洞庭湖區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探索〉,收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考古學會編,《湖南考古輯刊》,5(長沙,1989.12),頁125-134。
    二、專書(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66. 何介鈞,〈楚鬲試析〉,《湖南考古輯刊》,6(長沙,1994.04),頁177-185。
    67. 何介鈞,〈湖南省商時期古文化研究〉,收入湖南省博物館編,《湖南省博物館四十週年紀念論文集》(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頁47-68。
    68. 何介鈞,〈試論湖南出土商代青銅器及商文化向南方傳播的幾個問題〉,原載氏著,《湖南先秦考古學研究》(長沙:岳麓書社,1996);後收入李伯謙編,《商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頁560-574。
    69. 何介鈞、曹傳松,〈湖南澧縣商周時期古遺址調查與探掘〉,收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考古學會,《湖南考古輯刊》,4(長沙,1987.10),頁1-10。
    70. 何介鈞、鄭元日,〈關於湘西、湘西北發現的寬格青銅短劍〉,《文物》,2(北京,1993.02),頁87-92。
    71. 何浩,〈羕器、養國與楚國養縣〉,《江漢考古》,2(武漢,1989.06),頁63-66、71。
    72. 何捷,〈試論汩羅玉筍山商代遺址〉,收入湖南中青年考古學者論文選集編委會編,《考古耕耘錄─—湖南中青年考古學者論文選集》(長沙:岳麓書社,1999),頁185-190。
    73. 何琳儀,〈楚都丹陽地望新證〉,《文史》,67(北京:中華書局,2004.05),頁11-18。
    82. 湖北省荊州博物館,《棗林崗與堆金臺:荊州大堤荊州馬山段發掘報告》,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74. 何駑,〈荊南寺遺址夏商時期遺存分析〉,收入北京大學考古系編,《考古學研究(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頁78-100。
    75. 沈強華,〈試論屈家嶺文化的地域類型〉,《考古與文物》,2(西安,1986.03),頁37-44。
    1. 丁山,《甲骨文所見氏族及其制度》,北京:中華書局,1988。
    76. 沈強華,〈油子嶺一期遺跡試析〉,《考古》,9(北京,1998.09),頁53-63。
    77. 李文杰,〈京山屈家嶺遺址第三次發掘遺存的制陶工藝和年代問題〉,《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北京,1994.06),頁16-23。
    78. 李文杰,〈蕭家屋遺址石家河文化製陶工藝〉,收入湖北省荊州博物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石家河考古隊、北京大學考古隊編,《蕭家屋脊》,頁435-443。
    79. 李文杰,〈湖北關廟山及紅花套遺址石家河文化的製陶技術〉,《文物春秋》,1(石家莊,2000.02),頁1-5。
    80. 李文杰,〈盤龍城遺址普通陶器、硬陶、釉陶工藝研究〉,收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盤龍城:1963-1994年考古發掘報告》,頁608-623。
    81. 李天元,〈楚的東進與鄂東古銅礦的開發〉,《江漢考古》,(武漢,1988.06),頁109-114、71。
    82. 李伯謙、鄭杰祥,〈后李商代墓葬族屬試析〉,《中原文物》,4(鄭州,1981.08),頁33-35、46。
    83. 湖北省荊州博物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石家河考古隊、北京大學考古隊編,《蕭家屋脊》,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83. 李伯謙,〈二里頭類型的文化性質與族屬問題〉,原載《文物》,6(北京,1986.06);後收入氏著,《中國青銅器文化結構體系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頁64-71。
    84. 李伯謙,〈試論吳城文化〉,原載《文物集刊》,3(北京,1981.03);後收入氏著,《中國青銅文化結構體系研究》,頁218-230。
    85. 李伯謙,〈我國南方幾何形印紋陶遺存的分區、分期及其有關問題〉,原載《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北京,1981.01);後收入氏著,《中國青銅文化結構體系研究》,頁195-217。
    2. 于省吾,《商周金文錄遺》,北京:中華書局,1993。
    86. 李伯謙,〈城固銅器群與早期蜀文化〉,原載《考古與文物》,2(北京,1983.03);後收入氏著,《中國青銅文化結構體系研究》,頁260-267。
    87. 李伯謙,〈長江流域文明的進程〉,原載《考古與文物》,4(北京,1997.07);後收入氏著,《中國青銅器文化結構體系研究》,頁280-292。
    88. 李家和、楊巨源、劉詩中,〈再論樊城堆──石峽文化〉,《東南文化》,3(南京,1989.03),頁156-173。
    89. 李家浩,〈包山楚簡所見楚先祖名及其相關問題〉,《文史》,42(北京:中華書局,1997),頁7-19。
    90. 李國梁,〈群舒故地出土的青銅器〉,《文物研究》,6(合肥,1990.10),頁162-190。
    91. 李健,〈湖北江陵萬城出土西周銅器〉,《考古》,4(北京,1963.04),頁224-225。
    84. 湖北省清江隔河岩考古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清江考古:長陽地區考古發掘報告》,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92. 李零,〈楚國族源、世系的文字學證明〉,《文物》,2(北京,1991.02),頁47-54、90。
    93. 李曉鷗、劉繼銘,〈四川榮經縣烈太戰國土坑墓清理簡報〉,《考古》,7(北京,1984.07),頁602-606。
    94. 李默,〈荊蠻質疑〉,《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北京,1984.02),頁90-92。
    95. 李龍章,〈湖南兩廣靑銅時代越墓硏究〉,《考古學報》,3(北京,1995.07),頁275-312。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小屯南地甲骨》,上海:中華書局,1983。
    96. 李學勤,〈論多友鼎的時代及意義〉,原載《人文雜誌》,6(西安,1981.11),後收入氏著,《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頁126-133。
    97. 李學勤,〈兮甲盤與駒父□──論西周末年周朝與淮夷的關係〉,原載《人文雜誌叢刊》2;後收入氏著,《新出青銅器研究》,頁138-145。
    98. 李學勤,〈論江淮間的春秋青銅器〉,原載《文物》,1(北京,1980.01);後收入氏著,《新出青銅器研究》,頁151-159。
    99. 李學勤,〈太保玉戈與江漢的開發〉,收入楚文化研究會編,《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二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頁5-10。
    100. 李學勤,〈靜方鼎與周昭王曆日〉,原載《光明日報》(北京,1997.12.23),後收入氏著,《夏商周年代學札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頁22-30。
    85.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湖南考古漫步》,長沙:湖南美術研究所,1999。
    101. 李學勤,〈盤龍城與商代南土〉,原載《文物》,2(北京,1976.02);後收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盤龍城:1963-1994年考古發掘報告》,頁650-655。
    102. 吳永章,〈論楚文化與南方民族文化的關係〉,《民族研究》,6(北京,1992.11),頁73-82。
    103. 吳銘生,〈湖南東周時期越人墓葬的研究〉,《湖南考古輯刊》,5(長沙,1989.12),頁161-164。
    104. 宋治民〈試論蜀文化和巴文化〉,原載《考古學報》,2(北京,1999.04),後收入氏著,《宋治民考古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頁134-153。
    105. 宋治民,〈略論四川戰國秦墓的分期〉,原載中國考古學會編,《中國考古學會第一次年會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後收入氏著,《宋治民考古文集》,頁1-15。
    4.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發現與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
    106. 宋鎮豪,〈商代的王畿、四土與四至〉,《南方文物》,1(南昌,1994.03),頁55-59、48。
    107. 余從新,〈安陸曬書臺商周遺址試掘〉,《江漢考古》,1(武漢,1980.03),頁64。
    108. 谷口滿,〈楚都丹陽探索─—古代楚國成立試論〉,《東北大學東洋史論集》,1(仙臺,1984.01),頁1-12。
    109. 沙市市博物館,〈湖北沙市周樑玉橋遺址試掘簡報〉,收入《文物資料叢刊》,10(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03),頁22-31。
    86. 黃石市博物館,《銅綠山古礦冶遺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110. 孝感地區博物館,〈孝感、黃陂兩縣部份遺址複查簡報〉,《江漢考古》,4(武漢,1983.12),頁1-13。
    111. 孝感地區博物館,〈湖北大悟呂王城遺址〉,《江漢考古》,2(武漢,1990.06),頁31-43。
    112. 孝感地區博物館,〈湖北安陸市商周遺址調查〉,《考古》,6(北京,1993.06),頁500-506、542。
    113. 孝感地區博物館,〈湖北省漢川縣考古調查簡報〉,《考古》,8(北京,1993.08),頁694-700。
    114. 孝感地區博物館、孝感市博物館,〈湖北孝感聶家寨遺址發掘簡報〉,《江漢考古》,2(武漢,1994.06),頁1-14。
    115. 南京大學地理系,〈胡家屋場遺址孢粉分析研究〉,《考古學報》,2(北京,1993.04),頁203-206。
    5.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考古學.夏商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116. 周永珍,〈兩周時期的應國、鄧國銅器及地理位置〉,《考古》,1(北京,1982.01),頁48-53。
    117. 周書燦,〈由員卣銘文論及西周王朝對南土經營的年代〉,收入氏著,《西周王朝經營四土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頁195-206。
    118. 周國平,〈陽新大路鋪遺址商周陶器淺析〉,《江漢考古》,3(1992.09),頁58-59、67。
    87. 黃錫全編,《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輯證》,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
    119. 周聘,〈西周楚國初封及南遷原因解〉,《史學月刊》,6(鄭州,2001.06),頁40-43。
    120. 孟華平,〈論大溪文化〉,《考古學報》,4(北京,1992.10),頁92-100。
    121. 孟華平,〈白廟遺存及相關問題〉,《江漢考古》,1(武漢,1999.03),頁99-100。
    122. 武漢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湖北新洲香爐山遺址(南區)發掘簡報〉,《江漢考古》,1(武漢,1993.03),頁14-19、87。
    123. 武漢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湖北省宜城市博物館,〈湖北宜城郭家崗遺址發掘〉,《考古學報》,4(北京,1997.10),頁515-551。
    124. 林邦存,〈論屈家嶺文化形成的年代和主要原因〉,《江漢考古》,2(武漢,1996.06),頁66-73。
    125. 河南信陽地區文管會、光山縣文管會,〈春秋早期黃君孟夫婦墓發掘報吿〉,《考古》,4(北京,1984.04),頁302-332、348。
    6.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考古學.兩周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126. 河南省信陽地區文管會、河南省羅山縣文化館,〈羅山天湖商周墓地〉,《考古學報》,2(北京,1986.04),頁153-197。
    127. 河南省文物考古硏究所、平頂山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平頂山應國墓地九十五號墓的發掘〉,《華夏考古》,3(北京,1992.09),頁92-103。
    88. 馮雲鵬、馮雲鵷輯,《金石索》,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
    128. 河南省文物考古硏究所、平頂山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平頂山應國墓地八十四號墓發掘簡報〉,《文物》,9(北京,1998.09),頁4-17。
    129. 河南省文物考古硏究所、平頂山市文管會,〈平頂山市北□村兩周墓地一號墓發掘簡報〉,《華夏考古》,1(北京,1988.03),頁30-44。
    130. 河南省博物館、信陽地區文管會、信陽市文化局,〈河南信陽市平橋春秋墓發掘簡報〉,《文物》,1(北京,1981.01)。頁9-14。
    131. 固始侯古堆一號墓發掘組,〈河南固始侯古堆一號墓發掘簡報〉,《文物》,1(北京,1981.01),頁1-8。
    132. 岳陽文物工作隊,〈岳陽縣對門山商代遺址發掘報告〉,收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考古學會,《湖南考古輯刊》,6(長沙:求索雜誌社,1994),頁64-75、63。
    133. 尚秀妍,〈兮甲盤銘匯釋〉,《殷都學刊》,4(安陽,2001.12),頁89-94。
    134. 近藤喬一,〈商代海貝的研究〉,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中國商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頁389-412。
    135. 拓古,〈二里頭文化時期的江漢地區〉,《江漢考古》,1(武漢,2002.03),頁86-87。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釋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001。
    136. 胡厚宣,〈楚民族源於東方考〉,收入國立北京大學潛社編,《史學論叢》,1(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34),頁1-52。
    11. [後魏]酈道元,[清]王先謙校,《水經注》,成都:巴蜀書社,1985。
    137. 胡家喜、李桃元、李秀輝、李京華,〈盤龍城遺址青銅器鑄造工藝研究〉,收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盤龍城:1963-1994年考古發掘報告》,頁576-598。
    138. 范學斌、張萬高,〈簡論湘北鄂西地區商時期的鼎釜文化〉,收入《湖北省考古學會論文選集(三)》(武漢:江漢考古編輯部,1998),頁39-48。
    139. 段渝,〈西周時代楚國疆域的幾個問題〉,《中國史研究》,4(北京,1997.12),頁24-33。
    140. 段渝、譚曉鐘,〈涪陵小田溪戰國墓及所見之巴、楚、秦關係諸問題〉,《四川文物》,2(成都,1991.04),頁3-9。
    141. 施勁松,〈對湖南望城高砂脊出土青銅器的再認識〉,《考古》,12(北京,2002.12),頁58-63。
    142. 俞偉超,〈關於楚文化發展的新探討〉,原載《江漢考古》,1(武漢,1980.04),後收入氏著,《先秦兩漢考古學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頁211-227。
    143. 俞偉超,〈楚文化的淵源與三苗文化的考古學推測──為中國考古學會第二次年會而作〉,收入氏著,《先秦兩漢考古學論集》,頁228-242。
    144. 俞偉超,〈關於楚文化形成、發展和消亡過程的新認識〉,原載中國歷史博物館考古部編,《中國歷史博物館考古部紀念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後收入氏著,《古史的考古學探索》(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頁166-176。
    145. 南京博物院、徐州市文化局、邳州市博物館,〈江蘇邳州市九女墩二號墩發掘簡報〉,《考古》,11(北京,1999.11),頁28-34。
    8. 中國青銅器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青銅器全集》第七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89. 華覺明,《中國古代金屬技術:銅和鐵造就的文明》,鄭州:大象出版社,1999。
    146. 信陽地區文管會,〈河南潢川發現黃國和蔡國銅器〉,《文物》,1(北京,1980.01),頁46-50。
    147. 信陽地區文管會,〈河南羅山發現春秋早期銅器〉,《文物》,1(北京,1980.01),頁51-53。
    148. 信陽地區文管會,〈河南信陽市平西五號墓春秋墓發掘簡報〉,《考古》,1(北京,1989.01),頁20-25、9。
    149. 信陽區文管會、信陽市文化局,〈信陽市平橋西3號春秋墓發掘簡報〉,《中原文物》,4(鄭州,1981.08),頁14-15。
    150. 信陽地區文管會、羅山縣文化館,〈羅山縣高店公社又發現一批春秋時期靑銅器〉,《中原文物》,4(鄭州,1981.08),頁18-21。
    151. 津市市文物管理所,〈津市市金魚嶺東周墓葬〉,《湖南考古輯刊》,5(長沙,1989.12),頁74-83。
    152. 香爐山考古隊,〈湖北武漢市陽邏香爐山遺址考古發掘紀要〉,《南方文物》,1(南昌,1993.03),頁1-7。
    153. 院文清,〈石家河文化玉器概論〉,《故宮文物月刊》,15:5(台北,1997.08),頁32-59。
    154. 唐際根,〈中商文化研究〉,《考古學報》,4(北京,1999.10),頁393-420。
    155. 唐際根,〈商王朝考古學編年的建立〉,《中原文物》,6(鄭州,2002.12),頁50-59。
    90. 彭邦炯,《商史探微》,重慶:重慶出版社,1988。
    9. 中國青銅器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青銅器全集》第十一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156. 唐蘭,〈論周昭王時代的青銅器銘刻〉,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古文字研究》,第二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頁12-162。
    157. 高至喜,〈「楚公□」戈〉,《文物》,12(北京,1959.12),頁60。
    158. 高應勤,〈試論沮漳河流域是探索早期楚文化的中心〉,收入宜昌博物館編,《辛勤耕耘:宜昌博物館二十年紀念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頁140-144。
    159. 高應勤、程耀庭,〈談丹陽〉,《江漢考古》,2(武漢,1980.10),頁23-26。
    160. 徐少華,〈古厲國歷史地理考異〉,《歷史地理》,19(上海,2003.06),頁126-132。
    161. 徐中舒,〈禹鼎的年代及其相關問題〉,《考古學報》,3(北京,1959.07),頁53-65。
    162. 徐中舒,〈殷周之際史跡之檢討〉,原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2(北京,1936.12);後收入氏著,《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北京:中華書局,1998),頁652-691。
    163. 徐中舒(遺稿),〈蒲姑、徐奄、淮夷、群舒考〉,《四川大學學報(哲社科學版)》,3(成都,1998.09),頁65-76。
    164. 程欣人,〈隨縣溳陽出土楚、曾、息青銅器〉,《江漢考古》,1(武漢,1980.04),頁97。
    91. 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
    165. 殷偉璋,〈二里頭文化探討〉,原載《考古》,1(北京,1978.01);後收入鄭杰祥主編,《夏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頁104-109。
    10. 中國科學院中國自然地理編輯委員會,《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
    166. 郝欣、孫淑雲,〈盤龍城商代青銅器的檢驗與初步研究〉,收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盤龍城:1963-1994年考古發掘報告》,頁517-538。
    167. 柴煥波,〈湘西商周文化的探索〉,收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考古學會,《湖南考古2002》(長沙:岳麓書社,2003),頁522-533。
    168. 柴煥波、龍京沙,〈永順縣不二門商周時期遺址〉,收入《中國考古學年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頁294-295。
    169. 秦永軍、韓維龍、楊鳳翔,〈河南商水縣出土周代青銅器〉,《考古》,4(北京,1989.04),頁310-313。
    170. 夏含夷,〈從駒父□蓋銘文談周王朝與南淮夷的關係〉,收入氏著,《溫故知新錄:商周文化史管見》(臺北:稻禾出版社,1997),頁157-165。
    171. 宮希成,〈安徽淮河流域西周時期文化試探〉,《東南文化》,5(南京,1999.05),頁38-43。
    172. 桑植縣文物管理所,〈湖南桑植縣朱家台戰國墓〉,《江漢考古》,3(武漢,1991.09),頁13-25。
    173. 晏昌貴,〈楚靈王遷國移民考〉,《江漢論壇》,12(武漢,1990.12),頁53-57。
    92. 彭萬廷等編,《巴楚文化源流》,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174. 晏昌貴,〈春秋楚王權與楚國政治地理結構〉,《江漢論壇》,3(武漢,1998.03),頁42-44。
    175. 荊州市博物館、鍾祥市博物館,〈鍾祥亂葬崗夏文化遺存清理簡報〉,《江漢考古》,3(武漢,2001.09),頁38-43。
    11. 王光鎬,《楚文化源流新證》,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
    176. 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岳山大隊出土一批春秋銅器〉,《文物》,10(北京,1982.10),頁16-17。
    177. 荊州地區博物館,〈湖北松滋博宇山遺址試掘簡報〉,《文物資料叢刊》,10(北京,1987.03),頁32-38。
    178. 荊州地區博物館,〈湖北荊門、鍾祥、京山、天門四縣古遺址調查〉,《文物資料叢刊》,10(北京,1987.03),頁44-54。
    179. 荊州地區博物館、北京大學考古系,〈湖北江陵荊南寺遺址第一、二次發掘簡報〉,《考古》,8(北京,1989.08),頁679-698。
    180. 荊州地區博物館、鍾祥縣博物館,〈鍾祥六合遺址〉,《江漢考古》,2(武漢,1987.06),頁1-31。
    181.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紹興地區文化局、紹興市文管會,〈紹興306號戰國墓發掘簡報〉,《文物》,1(北京,1984.01),頁11-12。
    182. 張文緒、裴安平,〈湖南澧縣夢溪八十□出土稻穀的研究〉,《文物》,1(1997.01),頁36-41。
    93. 彭適凡,《中國南方古代印紋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183. 張世賢,〈試論西周政治社會的演變對中國用銅文化的影響〉,收入中國科技史論文集編輯,《中國科技史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5),頁49-68。
    184. 張仲淳,〈江西貴溪崖墓族屬新探──兼對干越說質疑〉,《東南文化》,1(南京,1989.01),頁33-39。
    185. 張光裕,〈香江新見蔡公子及蔡侯器述略〉,《中國文字》,新22(臺北,1997),頁151-164。
    12. 王迅,《東夷文化與淮夷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186. 張昌平,〈夏商時期中原與長江中游地區的文化聯繫〉,《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訊》,7(http://www.kaogu.net.cn/wenming/7qi/xiashangshiqi.htm)。
    187. 張昌平,〈論湖北襄樊地區兩周甲骨〉,《考古與文物》,5(西安,1996.09),頁12-17、11。
    188. 張昌平,〈試論真武山一類遺存〉,《江漢考古》,1(武漢,1997.03),頁49-54。
    189. 張昌平,〈楚鬲研究〉,收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奮發荊楚探索文明》(武漢:湖北科學出版社,2000),頁161-183。
    190. 張亞初,〈論魯台山西周墓的年代和族屬〉,《江漢考古》,2(武漢,1984.06),頁23-28。
    191. 張欣如,〈漵浦大江口鎮戰國巴人墓〉,《湖南考古輯刊》,1(長沙,1982.11),頁37-38。
    94. 童恩正,《古代的巴蜀》,重慶:重慶出版社,1998。
    192. 張潮,〈古越族文化初探〉,《江漢考古》,4(武漢,1984.12),頁80-83。
    193. 張增祺,〈「濮」說〉,《貴州民族研究》,1(貴陽,1986.03),頁51-59。
    194. 張鍾雲,〈淮河中下游春秋諸國青銅器研究〉,收入北京大學考古系編,《考古學研究(四)》(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頁140-179。
    195. 張鍾雲,〈徐與舒關係略論〉,《南方文物》,3(南昌,2000.09),頁45-49。
    13. 王崇禮,《楚國土木工程研究》,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196. 張懋鎔,〈安康出土的史密簋及其意義〉,原載《文物》,7(北京,1989.07);後收入氏著,《古文字與青銅器論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頁24-33。
    197. 張懋鎔,〈西周南淮夷稱名與軍事考〉,原載《人文雜誌》,4(西安,1990.07);後收入氏著,《古文字與青銅器論集》,頁165-171。
    198. 郭人民,〈文王化行南國與周人經營江漢〉,《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開封,1980.03),頁21-25。
    199. 郭偉民,〈談先秦荊楚、百越民族的葬制〉,《民族研究》,3(北京,1994.05),頁50-57。
    200. 郭偉民,〈湘西巴跡初探〉,《四川文物》,5(成都,1994.10),頁10-14。
    95. 童書業,《春秋左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201. 郭偉民,〈湘江流域新石器文化序列及相關問題〉,《華夏考古》,3(鄭州,1999.03),頁59-72。
    202. 郭勝斌,〈商時期洞庭湖東岸青銅文化的年代分期與文化性質〉,收入湖南中青年考古學者論文選集編委會編,《考古耕耘錄─—湖南中青年考古學者論文選集》,頁162-184。
    203. 郭勝斌,〈銅鼓山商代遺存文化因素分析〉,《江漢考古》,4(武漢,2001.12),頁40-48。
    204. 陳昌遠,〈釋《論語》「三分天下有其二」〉,《人文雜志》,5(西安,1983.09),頁70-76。
    205. 陳昌遠,〈周公奔楚考〉,《史學月刊》,5(鄭州,1985.05),頁15-19。
    14. 王健,《西周政治地理結構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206. 陳芳妹,〈小屯五座墓中的青銅容器──從二里岡到典型殷墟風格的轉變〉,收入宋文薰、許倬雲、李亦園、張光直主編,《考古與歷史文化》(臺北:正中書局,1991),頁181-232。
    207. 陳昭容,〈從青銅器銘文看兩周漢淮地區諸國婚姻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5:4(臺北,2004.12),頁635-698。
    208. 陳振裕,〈湖北考古的世紀回顧與展望〉,原載《考古》,8(北京,2000.08),後收入氏著,《楚文化與漆器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頁1-14。
    209. 陳振裕,〈早期楚文化探索二十年〉,原載宿白主編,《蘇秉琦與當代中國考古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後收入氏著,《楚文化與漆器研究》,頁193-208。
    96. 楊寬,《西周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210. 陳啟家、舒向今、向開旺,〈湘西辰溪、漵浦發現青銅劍〉,《湖南考古輯刊》,2(長沙,1984.02),頁204。
    211. 陳賢一,〈江陵張家山遺址的試掘與探索〉,《江漢考古》,2(武漢,1980.06),頁77-86。
    212. 陳賢一,〈黃陂魯台山西周文化剖析〉,《江漢考古》,2(武漢,1982.06),頁62-72。
    213. 曹桂岑,〈楚都陳城考〉,《中原文物》,特刊(鄭州,1981.10),頁37-40。
    214. 曹傳松,〈淺論洞庭湖北岸石器時代文化〉,《東南文化》,6(南京,1994.06),頁59-71。
    215. 曹錦炎,〈紹興坡塘出土徐器銘文及其相關問題〉,《文物》,10(北京,1984.10),頁27-29。
    15. 石泉、蔡述明,《古雲夢澤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216. 曹錦炎,〈北山銅器新考〉,《東南文化》,6(上海,1988.06)頁41-44。
    217. 港下古銅礦遺址發掘小組,〈湖北陽新港下古銅礦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北京,1988.01),頁30-43。
    218.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江陵朱家臺遺址發掘簡報〉,《江漢考古》,3(武漢,1991.09),頁1-12。
    97. 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增訂本)》,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
    219.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982年秭歸縣柳林溪發掘的新石器早期文化遺存〉,《江漢考古》,1(1994.03),頁1-12。
    220.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漢川烏龜山西周遺址試掘簡報〉,《江漢考古》,2(武漢,1997.06),頁10-13。
    221.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長江三峽工程壩區白獅灣遺址發掘簡報〉,《江漢考古》,1(武漢,1999.03),頁1-10。
    222.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悟縣城關鎮雙河村李家灣遺址發掘簡報〉,《江漢考古》,3(武漢,2000.09),頁16-22。
    223.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荊門團林叉堰沖遺址發掘簡報〉,《江漢考古》,3(武漢,2001.09),頁20-37。
    224.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宜昌上磨□周代遺址發掘簡報〉,收入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國家文物局編,《湖北庫區考古報告集(第一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頁737-750。
    225.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宜城市博物館,〈湖北省宜城老鴰侖遺址試掘報告〉,《江漢考古》,1(武漢,2003.03),頁16-39。
    16. 平勢隆郎,《左傳の史料批判的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8。
    226.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宜城縣博物館,〈宜城桐樹園遺址發掘簡報〉,《江漢考古》,1(武漢,1996.03),頁15-21。
    227.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宜城縣博物館,〈湖北宜城縣蕭家嶺遺址的發掘〉,《文物》,1(北京,1999.01),頁21-31。
    98. 楊懷仁、唐日長主編,《長江中游荊江變遷研究》,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8。
    228.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十堰市博物館,〈太山廟新石器時代遺址第一次發掘簡報〉,《江漢考古》,2(武漢,2001.06),頁1-10。
    229.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陽新縣博物館,〈陽新大路鋪遺址東區發掘簡報〉,《江漢考古》,3(武漢,1992.09),頁10-21。
    230.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樊市博物館,〈湖北襄樊真武山周代遺址〉,《考古學集刊》,9(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頁138-161。
    231. 湖北省文物管理處,〈湖北紅安金盆遺址的探掘〉,《考古》,4(北京,1960.04),頁38-40。
    232. 湖北省博物館,〈當陽季家湖楚城遺址〉,《文物》,10(北京,1980.10),頁31-41。
    233. 湖北省博物館,〈湖北京山發現曾國銅器〉,《文物》,2(北京,1972.02),頁47-53。
    234. 湖北省博物館,〈湖北棗陽發現曾國墓葬〉,《考古》,4(北京,1975.04),頁222-225。
    235. 湖北省博物館,〈秭歸官庄坪遺址試掘簡報〉,《江漢考古》,3(武漢,1984.09),頁19-36。
    17. 古代王權研究委員會編,《古代王權の誕生:I 東アジア編》,東京:角川書店,2003。
    236. 湖北省博物館,〈襄陽蔡坡戰國墓發掘報告〉,載《江漢考古》,1(武漢,1985.03),頁1-37。
    12. 〔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唐宋注疏十三經》,北京:中華書局,1998。
    237. 湖北省博物館,〈沙市官堤商代遺址發掘簡報〉,《江漢考古》,4(武漢,1985.12),頁1-10。
    238. 湖北省博物館、武漢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當陽馮山、楊木崗遺址試掘簡報〉,《江漢考古》,1(武漢,1983.03),頁43-50。
    239. 湖北省博物館、胡雅麗、王紅星,〈秭歸官庄坪周代遺址初析〉,《江漢考古》,4(武漢,1984.12),頁74-79。
    240. 湖北省崇陽縣博物館,〈湖北崇陽縣出土一件西周銅甬鐘〉,《江漢考古》,1(武漢,1997.03),頁18-19。
    241. 湖北省博物館江陵工作站,〈江陵縣紀南城摩天嶺遺址試掘簡報〉,《江漢考古》,2(武漢,1988.06),頁6-11。
    242. 湖北荊州地區博物館、北京大學考古系,〈湖北江陵梅槐橋遺址發掘簡報〉,《考古》,9(北京,1990.09),頁790-796。
    243. 湖北黃岡市博物館、湖北蘄春縣博物館,〈湖北蘄春達城新屋□西周銅器窖藏〉,《文物》,12(北京,1997.12),頁29-33。
    244.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石門皂市商代遺存〉,《考古學報》,2(北京,1992.04),頁185-219。
    245.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沅陵木形山戰國墓發掘簡報〉,《湖南考古輯刊》,6(長沙,1994.04),頁92-96。
    18. 北京大學考古學系、駐馬店市文物保護管理所,《駐馬店楊庄:中全新世淮河上游的文化遺存與環境訊息》,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99. 楊寶成主編,《湖北考古發現與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
    246.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澧縣夢溪八十□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發掘簡報〉,《文物》,12(北京,1996.12),頁26-52。
    247.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縣城頭山古城址1997-1998年度發掘簡報〉,《文物》,6(北京,1999.06),頁4-17。
    248.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孢粉實驗室,〈湖南澧縣彭頭山遺址孢粉分析與古環境探討〉,《文物》,8(北京,1990.08),頁30-32、69。
    249.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沅陵縣文管所,〈湖南沅陵木馬嶺戰國墓發掘簡報〉,《考古》,8(北京,1994.08),頁683-684。
    250.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岳陽市文物工作隊,〈岳陽市郊銅鼓山商代遺址與東周墓發掘報告〉,收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考古學會,《湖南考古輯刊》,5(長沙,1989.12),頁29-45、200。
    251.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長沙市博物館、長沙市考古研究所、望城縣文物管理所,〈湖南望城縣高砂脊商周遺址的發掘〉,《考古》,4(北京,2001.04),頁27-44。
    252.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縣文物管理所,〈湖南澧縣彭頭山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發掘簡報〉,《文物》,8(北京,1990.08),頁17-29。
    253. 湖南省益陽地區文物工作隊,〈益陽楚墓〉,《考古學報》,1(北京,1985.01),頁89-117。
    254. 湖南省博物館,〈湖南韶山灌區湘鄉東周墓清理簡報〉,《文物》,3(北京,1977.03),頁36-54。
    255. 湖南省博物館,〈湖南資興舊市戰國墓〉,《考古學報》,1(北京,1983.01),頁93-124。
    100. 董楚平,《吳越徐舒金文集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19. 四川省博物館,《四川船棺葬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60。
    256. 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石門縣皂市下層新石器遺存〉,《考古》,1(北京,1986.01),頁1-11。
    257. 湖南省博物館,〈湖南漵浦馬田坪戰國、西漢墓〉,《文物資料叢刊》,10(北京,1987.03),頁88-103。
    258. 湖南省博物館、耒陽縣文化局,〈耒陽春秋、戰國墓〉,《文物》,6(北京,1985.06),頁1-15。
    259. 湖南省博物館、岳陽地區文物工作隊、岳陽市文管所,〈湖南岳陽費家河商代遺址和窯址的探掘〉,《考古》,1(北京,1985.01),頁1-6。
    260. 湖南省博物館、東江水電站工程指揮部考古隊,〈資興舊市春秋墓〉,《湖南考古輯刊》,1(長沙,1982.11),頁25-31。
    261. 湖南省博物館、益陽縣文化館,〈湖南益陽戰國兩漢墓〉,《考古學報》,4(北京,1981.10),頁519-549。
    262. 湖南省博物館、麻陽銅礦,〈湖南麻陽戰國時期古銅礦清理簡報〉,《考古》,2(北京,1985.02),頁113-124。
    263. 湖南省博物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工作隊,〈古丈白鶴灣楚墓〉,《考古學報》,3(北京,1986.07),頁339-360。
    264. 湖南省博物館、懷化地區文物工作隊,〈湖南漵浦馬田坪戰國西漢墓發掘報告〉,《湖南考古輯刊》,2(長沙,1984.02),頁38-69。
    101. 鄒安編,《周金文存》,臺北:台聯國風出版社,1978。
    265.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工作隊,〈湘西保靖縣四方城戰國墓發掘簡報〉,《湖南考古輯刊》,3(長沙,1986.06),頁122-126。
    20.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博物館、新淦縣博物館,《新淦商代大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266. 湘西自治州文物工作隊,〈湖南湘西自治州境內酉水沿岸古遺址調查〉,《考古》,10(北京,1993.10),頁865-879。
    267. 黃石市博物館,〈大冶古文化遺址考古調查〉,《江漢考古》,4(武漢,1984.12),頁8-16。
    268. 黃曲,〈湘江下游商代「混合型」青銅器問題之我見〉,《江漢考古》,3(武漢,2001.09),頁51-55。
    269. 黃旭初、黃鳳春,〈湖北鄖縣新出唐國銅器銘文考釋〉,《江漢考古》,1(武漢,2003.03),頁9-15。
    270. 黃岡地區博物館,〈湖北黃州下窯嘴商墓發掘簡報〉,《文物》,6(北京,1993.06),頁56-60。
    271. 黃岡地區博物館,〈湖北黃岡蘄水流域古遺址調查〉,《江漢考古》,3(武漢,1994.09),頁1-8。
    272. 黃岡地區博物館,〈湖北黃岡浠水流域古文化遺址調查〉,《江漢考古》,1(武漢,1995.03),頁25-33。
    273. 黃岡地區博物館,〈湖北黃岡巴水流域部分古文化遺址〉,《考古》,10(北京,1995.10),頁883-894、929。
    102. 鄒逸麟主編,《黃淮海平原歷史地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274. 黃陂縣文化館、孝感地區博物館、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黃陂魯台山兩周遺址與墓葬〉,《江漢考古》,2(武漢,1982.06),頁37-61。
    275. 黃道華,〈枝江赫家洼遺址出土西周卜骨〉,《江漢考古》,3(武漢,1992.09),頁92-93。
    21.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瑞昌博物館主編,《銅嶺古銅礦遺址發現與研究》,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
    276. 黃鋰、況紅梅,〈近年黃陂出土的幾件商周青銅器〉,《江漢考古》,4(武漢,1998.12),頁24-25、29。
    277. 黃錫全,〈黃陂魯台山遺址為「長子」國都蠡測〉,《江漢考古》,4(武漢,1992.12),頁40-42。
    278. 黃錫全、于炳文,〈山西晉侯墓地所出楚公逆鐘銘文初釋〉,《考古》,2(北京,1995.02),頁170-178。
    279. 彭子成、劉永剛、劉詩中、華覺明,〈贛鄂豫地區商代青銅器和部份銅鉛礦料來源的初探〉,《自然科學史研究》,18:3(北京,1999.09),頁241-249。
    280. 彭明瀚,〈銅與青銅時代中原王朝的南侵〉,《江漢考古》,3(武漢,1992.09),頁47-49、46。
    281. 彭明瀚,〈商代虎方文化初探〉,《中國史研究》,3(北京,1995.03),頁101-108。
    282. 彭明瀚,〈贛江鄱陽湖區商代文化的區系類型研究〉,《考古》,3(北京,2004.03),頁68-79。
    103. 鄒衡,《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283. 彭明瀚、陳樹祥,〈商王對南土方國征伐簡論〉,《江漢考古》,1(武漢,1996.03),頁64-67、54。
    284. 彭錦華,〈沙市周梁玉橋殷商遺址試析〉,《江漢考古》,2(武漢,1989.06),頁45-56。
    285. 彭錦華,〈沙市李家臺早期文化遺存淺議〉,收入湖北省考古學會選編,《湖北省考古學會論文選集(三)》(武漢:江漢考古編輯部,1991),頁61-67。
    22. 后德俊,《楚國礦冶髹漆和玻璃製造》,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286. 彭適凡,〈論揚越、干越和于越族對我國青銅文化的傑出貢獻〉,《東南文化》,5(南京,1991.05),頁33-41。
    287. 彭適凡,〈關於瑞昌商周銅礦遺存與古揚越人〉,收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瑞昌博物館,《銅嶺古銅礦遺址發現與研究》,頁101-108。
    288. 彭子成、王兆榮、孫衛東、劉詩中、陳賢一,〈盤龍城出土青銅器的鉛銅位素比示蹤研究〉,收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盤龍城:1963-1994年考古發掘報告》,頁552-558。
    289. 程平山,〈蘄春毛家嘴和新屋□西周遺存性質略析〉,《江漢考古》,4(武漢,2000.12),頁77-80、46。
    290. 童恩正,〈從出土文物看楚文化與南方諸民族的關係──為湖南省考古學會第二次年會而作〉,《湖南考古輯刊》,3(長沙,1986.06),頁168-183。
    291. 傅斯年,〈大東小東說──兼論魯、燕、齊初封在成周東南後乃東遷〉,原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1(北京,1930.05);後收入氏著,《民族與古代中國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頁79-90。
    104. 葉達雄,《西周政治史研究》,臺北:明文書局,1982。
    292. 舒之梅、羅運環,〈楚同各諸侯國關係的古文字資料簡述〉,《求索》,6(長沙,1983.11),頁168-172。
    293. 舒向今,〈試探考古學上的濮文化〉,《民族硏究》,1(北京,1993.01),頁75-81。
    294. 舒城縣文物管理所,〈舒城縣秦家橋戰國楚墓清理簡報〉,《文物研究》,6(北京,1990.10),頁135-138。
    295. 鄂兵,〈湖北隨縣發現曾國銅器〉,《文物》,5(北京,1973.05),頁21-25。
    23. 宋新潮,《殷商區域文化研究》,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1。
    296. 鄂博、崇文,〈湖北崇陽出土一件銅鼓〉,《文物》,4(北京,1978.04),頁94。
    297. 間瀨收芳,〈楚公□鐘〉,《泉屋博物館紀要》,3(京都,1986.03),頁79-90。
    298. 間瀨收芳,〈戰國時代楚文化の中の鼎と敦──周邊文化との關連を主眼にみる〉,《古史春秋》,3(東京,1986.08),頁23-40。
    299. 楊建芳,〈大溪文化玉器淵源探索──兼論有關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傳播、影響的研究方法〉,收入四川大學博物館、中國古代銅鼓研究學會,《南方民族考古》,1(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87),頁15-20。
    300. 楊建芳,〈中國考古學的一種新工具──玉器〉,收入許倬雲、張忠培編,《中國考古學的跨世紀反思》,頁251-266。
    105. 趙殿增、李明斌,《長江上游的巴蜀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301. 楊祖沛,〈漵浦縣茅坪坳戰國西漢墓〉,收入中國考古學會編,《中國考古學年鑒(1988)》(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頁215-216。
    302. 楊鴻勛,〈盤龍城商方國宮殿建築復原研究〉,收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盤龍城:1963-1994年考古發掘報告》,頁629-649。
    303. 楊懷仁,〈中國東部近20000年來的氣候波動與海面升降運動〉,《海洋與湖沼》,15:1(北京,1984.01),頁1-13。
    304. 楊寶成,〈試論西周時期漢東地區的柱足鬲〉,收入楚文化研究會編,《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四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頁460-468。
    305. 楊權喜,〈江漢地區發現的商周青銅器──兼述楚文化與中原的關係〉,收入中國考古學會編,《中國考古學會第三次年會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頁207-219。
    24. 宋豫秦等,《中國文明起源的人地關係》,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306. 楊權喜,〈襄陽山灣出土的鄀國和鄧國銅器〉,《江漢考古》,1(武漢,1983.03),頁51-53。
    307. 楊權喜,〈江漢地區楚式鬲的初步分析〉,收入楚文化研究會編,《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一集(長沙:荊楚書社,1987),頁195-205。
    308. 楊權喜、陳振裕,〈秭歸鰱魚山與楚都丹陽〉,《江漢考古》,3(武漢,1987.09),頁71-78。
    309. 楊權喜,〈楚向鄂東的發展與鄂東的楚文化〉,《考古與文物》,4(西安,1989.07),頁97-102。
    106. 端方,《陶齋吉金續錄》,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9。
    310. 楊權喜,〈關於巴、濮若干問題探討〉,湖北省考古學會選編,《湖北省考古學會論文選集(二)》(武漢:江漢考古編輯部,1991),頁148-168。
    311. 楊權喜,〈湖北商文化與
    25. 李玉潔,《楚國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2。
    26. 李雪山,《商代分封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27. 何光岳,《楚滅國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8. 何光岳,《東夷源流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29. 何浩,《楚滅國研究》,武漢:武漢出版社,1989。
    30. 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臺北:漢京文化公司,1980。
    31.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蒿城台西商代遺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32.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陽賈湖》,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107. 蒙文通,《巴蜀古史論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33.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鄭州商城:1953~1985年考古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34.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考古隊河南分隊編,《淅川下王崗》,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35. 周自強主編,《中國經濟通史》,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0。
    36. 孟華平,《長江中游史前文化結構》,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7。
    37. 武漢大學歷史系考古教研室、襄樊市博物館、隨州市博物館,《西花園與廟臺子》,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
    38. 柯昌濟,《韡華閣集古錄跋尾》,香港:崇基書店,1968。
    39. 島邦男,《殷墟卜辭研究》,弘前:中國學研究會,1958。
    40. 施勁松,《長江流域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41. 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編著,《夏商斷代工程1996─2000年階段成果報告:簡本》,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0。
    42. 徐中舒,《論巴蜀文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108. 蒙文通,《古史甄微》,成都:巴蜀書社,1999。
    43. 徐少華,《周代南土歷史地理與文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
    44. 徐同柏,《從古堂款識學》,北京:中華書局,1985。
    45.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臺北:里仁書局,1999。
    46. 高介華、劉玉堂,《楚國的城市與建築》,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47. 高至喜,《楚文化的南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48. 馬世之,《中原楚文化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49. 馬世之,《中原古國歷史與文化》,鄭州:大象出版社,1998。
    50. 孫作雲,《詩經與周代社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6。
    51. 孫華,《四川盆地的青銅時代》,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52. 張正明,《楚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13. 〔宋〕洪興祖撰,白化文等點校,《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
    53. 張光直著,張良仁、岳紅彬、丁曉雷譯,《商文明》,瀋陽:遼寧出版社,2002。
    54. 張緒球,《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文化概論》,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55. 張緒球,《屈家嶺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56. 張馳,《長江中下游地區史前聚落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57. 國家文物局三峽考古隊,《朝天嘴與中堡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58. 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國家文物局編,《秭歸柳林溪》,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59. 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國家文物局編,《湖北庫區考古報告集(第一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60. 陳偉,《楚東國地理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
    61. 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
    62.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2004重印。
    109. 魯西奇,《歷史地理研究:對象與方法──漢水流域的個案考察》,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0。
    63.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
    64. 郭沫若,《殷契粹編》,收入郭沫若著作編輯委員會編,《郭沫若全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考古編第三卷。
    65. 郭沫若,《殷契粹編考釋》,收入郭沫若著作編輯委員會編,《郭沫若全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考古編第三卷。
    66. 郭沫若,《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上海:大東出版社,1931。
    67. 郭沫若,《西周金文辭大系圖彔考釋》,上海:上海書店,1999。
    68. 郭沫若主編,《甲骨文合集》第一冊,上海:中華書局,1982。
    69. 郭沫若主編,《甲骨文合集》第三冊,上海:中華書局,1978。
    70. 郭沫若主編,《甲骨文合集》第四冊,上海:中華書局,1979。
    71. 郭沫若主編,《甲骨文合集》第十冊,上海:中華書局,1981。
    72. 郭沫若主編,《甲骨文合集》第十二冊,上海:中華書局,1983。
    110. 劉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73. 商承祚輯,《十二家吉金圖錄》,南京:金陵大學文化研究所,1935。
    74.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宜都城背溪》,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75.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盤龍城:1963-1994年考古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76.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昌放鷹臺》,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77.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系、湖北省荊州博物館,《鄧家灣》,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78. 湖北省文物事業管理局、湖北省三峽工程移民局,《秭歸廟坪》,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111. 劉和惠,《楚文化的東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112. 錢穆,《國史大綱(修訂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
    113. 譚維四,《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114. 羅香林《百越源流與文化》,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8。
    115. 羅振玉,《三代吉金文存》,臺北:文華出版社,1970。
    116. 羅振玉撰集,《貞松堂集古遺文》,臺北:大通書局,1986。
    117. 羅振玉撰集,《貞松堂集古遺文補遺》,臺北:大通書局,1986。
    118. 羅運環,《楚國八百年》,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
    14. 〔宋〕朱熹,《詩集傳》,上海:上海書店,1985,據商務印書館1935年版重印。
    119. 嚴一萍,《金文總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120. 嚴文明,《農業發生與文明起源》,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121. 顧鐵符,《楚國民族述略》,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
    122. Nicola Di Cosmo, Ancient China and It’s Enemies: the rise of nomadic power in East Asian History, Cambridge, U.K.;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三、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1. 十堰市博物館、丹江口市博物館,〈丹江口市下絞遺址調查簡報〉,《江漢考古》,1(武漢,1997.03),頁1-5。
    2. 大悟縣博物館,〈大悟縣古文化遺址調查簡報〉,《江漢考古》,2(武漢,1990.06),頁5-12。
    3. 三峽考古隊第三組,〈湖北宜昌楊家嘴遺址發掘簡報〉,《江漢考古》,1(武漢,1994.03),頁39-55,12。
    4.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侯馬工作站,〈山西侯馬上馬村東周墓葬〉,《考古》,5(北京,1963.05),頁229-245。
    5. 山東省文物考古硏究所、沂水縣文物管理站,〈山東沂水劉家店子春秋墓發掘簡報〉,《文物》,9(北京,1984.09),頁1-10。
    15. 〔清〕孫詒讓,孫啟治點校,《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
    6. 王文健、龍西斌,〈石門縣商時期遺存調查──寶塔遺址與桅崗墓葬〉,收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考古學會,《湖南考古輯刊》,4(長沙,1987.10),頁11-18。
    7. 王光鎬,〈黃陂魯台山西周遺存國屬初論〉,《江漢考古》,4(武漢,1983.12),頁58-69。
    8. 王宏,〈論周梁玉橋文化〉,《江漢考古》,3(武漢,1996.09),頁45-54。
    9. 王紅星,〈石家河文化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的外力作用問題〉,收入中國考古學會編,《中國考古學會第九次年會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頁151-160。
    10. 王紅星,〈長江中游地區新石器時代遺址分布規律、文化中心的轉移與環境變遷的關係〉,《江漢考古》,1(武漢,1998.03),頁53-61、76。
    11. 王善才,〈香爐石遺址與香爐石文化〉,《四川文物》,2(成都,2001.04),頁22-28。
    12. 王煒林、孫秉君,〈漢水上游巴蜀文化的蹤跡〉,收入中國考古學會編,《中國考古學會第七次年會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頁236-248。
    13. 王毓彤,〈江陵發現青銅器〉,《文物》,2(北京,1963.02),頁53-55。
    14. 孔令遠、陳永清,〈江蘇邳州市九女墩三號墩的發掘〉,《考古》,5(北京,2002.05),頁19-30。
    15.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長江工作隊,〈湖北均縣朱家臺遺址〉,《考古學報》,1(北京,1989.01),頁25-56。
    16. 〔清〕馬驌,徐連城校點,《左傳事緯》,濟南:齊魯書社,1992。
    16.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發掘隊,〈湖北蘄春毛家嘴西周木構建築〉,《考古》,1(北京,1962.01),頁1-9。
    17. 方酉生,〈論二里頭遺址的文化性質──兼論夏代國家的形成〉,原載《華夏考古》,1(鄭州,1994.03),後收入鄭杰祥主編,《夏文化論集》,頁618-626。
    18. 心健、家驥,〈山東費縣發現東周銅器〉,《考古》,2(北京,1983.02),頁188。
    19. 尹檢順,〈論鄂西與洞庭湖區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序列及相互關係〉,《江漢考古》,2(武漢,1998.06),頁35-49。
    20. 丹江口市博物館,〈湖北丹江口市玉皇廟遺址調查報告〉,《華夏考古》,2(鄭州,2003.06),頁3-10。
    21. 石河考古隊,〈湖北石河遺跡群1987年發掘簡報〉,《文物》,8(北京,1990.08),頁1-16。
    22. 石泉,〈從春秋吳師入郢之役看古代荊楚地理〉,收入氏著,《古代荊楚地理新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頁355-416。
    23. 石璋如,〈殷代的鑄銅工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6(臺北,1955.06),頁95-129。
    24. 白九江,〈宜昌中堡島遺址大溪、屈家嶺和哨棚嘴三種文化因素的分析〉,《江漢考古》,2(武漢,2003.06 ),頁46-54。
    25. 田海峰,〈湖北棗陽縣又發現曾國銅器〉,《江漢考古》,3(武漢,1983.09),頁101-103。
    17. [清]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北京:中華書局,1993。
    26. 平勢隆郎,〈楚國の縣〉,收入氏著,《左傳の史料批判的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8),頁198-261。
    27. 平勢隆郎,〈『左傳』昭公十三年「靈王遷許胡沈道房申於荊焉」をめぐつて――對楚從屬國の遷徙問題〉,《東洋史研究》,46:3(東京,1987.12),頁1-20。
    28. 平勢隆郎撰,徐世虹譯,〈楚王與縣君〉,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上古先秦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頁212-245。
    29. 北京大學考古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省荊州地區博物館、石家河考古隊,〈石家河遺址群調查報告〉,《南方民族考古》,5(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頁213-294。
    30. 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商周組、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河南省安陽、新鄉地區文化局、湖北省孝感地區博物館,〈晉豫鄂三省考古調查報告〉,《文物》,7(北京,1982.07),頁1-16。
    31. 北京大學考古實習隊、河南省南陽市文物研究所,〈1991年唐白河流域及淮源史前遺址的考古調查〉,《江漢考古》,2(武漢,1996.06),頁1-10。
    32.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學系、重慶市文化局、雲陽縣文管所,〈重慶雲陽李家壩東周墓地1997年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北京,2002.01),頁59-94。
    33.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涪陵地區博物館、涪陵市文物管理所,〈涪陵市小田溪9號墓發掘簡報〉,收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考古報告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頁186-196。
    34.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榮經嚴道古城遺址博物館,〈榮經縣同心村巴蜀船棺葬發掘報告〉,收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考古報告集》,頁212-280。
    35.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廣元市文物管理所,〈廣元市昭化寶輪院船棺葬發掘簡報〉,收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考古報告集》,頁197-211。
    18. 李景堂纂、張縉璜修,《確山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據民國二十年(1931)鉛印本影印。
    36.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涪陵地區文化局,〈四川涪陵小田溪四座戰國墓〉,《考古》,1(北京,1985.01),頁14-17、32。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91153006
    9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153006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45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