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164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4105/145137 (79%)
造訪人次 : 52224228      線上人數 : 38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1640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640


    題名: 敵意併購法律規範之研究
    作者: 莊哲鳴
    Chuang,Che-Ming
    貢獻者: 劉連煜
    莊哲鳴
    Chuang,Che-Ming
    關鍵詞: 併購
    敵意併購
    非合意併購
    控制權市場
    金控轉投資
    委託書徵求
    公開收購
    強制收購
    閉鎖化
    反收購
    董事會中立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2009-09-14 11:11:36 (UTC+8)
    摘要: 企業透過併購(Merger & Acquisition)以追求外部成長,是當前全球化競爭趨勢下,企業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環。而在併購行為之中,敵意併購(Hostile Takeover)因為雙方陣營在過程中的對抗,攻防雙方所使用的手段往往遊走於法律邊緣,因此法律規範的釐清實有其必要,本文之主軸即係將研究重點置於各該法律領域與敵意併購相關聯處之討論及分析。

    本論文共分為七大部分。第一部份為緒論。第二部分為敵意併購概說,首先對併購及敵意併購作一簡介,並說明敵意併購得以促成公司控制權市場的形成,為公司治理體系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外部監控手段。其次介紹三角合併及融資兼併,前者於敵意併購時,得以切割併購公司與被併公司,控制風險;敵意併購亦得以融資兼併為之,透過三角合併,將併購資金之融資負債轉移予被併公司。再者,金融業的併購法規較為特殊而嚴格,但金控轉投資及保險公司轉投資的法令規範寬嚴不一,前者嚴而後者寬,不僅獨厚旗下有保險子公司的金控而有公平性的疑慮,更使得主管機關對於金控的併購案無法有效管理,並不妥當。最後,敵意併購可能產生內線交易問題,本文加以討論,並分析中信併兆豐一案中的內線交易疑雲。

    第三部分討論委託書之徵求,介紹我國法及美國法的委託書規範,並作一分析與檢討。本研究認為徵求門檻有其價值,得以減輕代理問題,避免控制權與盈餘分配請求權大幅偏離。而委託書徵求的公平性問題,包括股東名簿、紀念品發放、以及機構投資人的表決權行使問題,都有偏袒公司經營者的問題,宜予檢討改進。價購委託書方面,本文認為由於囚犯理論,經營者的公司控制權與現金流量權將因委託書收購而呈現大幅偏離,增加其掏空公司的誘因,並且收購委託書將扭曲公司控制權市場的樣貌,損害公司治理。因此現行禁止收購委託書之規範,宜予維持。

    第四部分介紹公開收購及其他收購目標公司股份之法律規範。除集中市場的交易方式外,公開收購是敵意併購者收購股權的重要方式,其中強制收購制度之採行與否,學界眾說紛紜,外國立法例也各有不同。本文認為,英式強制收購將扼殺有效率的併購,對於亟需以併購強化產業競爭力的我國而言,並不妥當;而我國法下的強制收購制度實為限制短期取得大量股權的交易方式,為他國立法例所無,卻巧妙地在不過分阻礙併購的前提下,使所有股東得以平等分享控制權溢價,有其可取之處。

    第五部分為介紹多樣化的反收購策略。首先介紹美國實務上多樣化的反收購策略,如毒藥丸等等,再探討前述防禦策略於我國法下適用的可能性。其次介紹我國企業慣於採行的反收購策略,包括買回庫藏股、交叉持股、稀釋對方股權、妨礙股東會開會、假處分等等,並對實務上運作的弊病以及法令的缺失,進行探討。

    第六部分是討論各國對於敵意併購的法律政策立場,首先介紹美國的併購歷史、反併購州法的發展、以及美國法院對於反收購策略的立場及其審查基準,原則上美國法院賦予經營者較大的權限採行反併購措施。其次介紹歐盟的公開收購指令,其要求公開收購時董事會必須保持中立,任何可能阻礙收購的措施必須經過股東會決議方得採行。日本法方面,主管機關的立場及法院於Livedoor案的見解,似有模仿美國法的傾向。於面臨敵意併購時,我國應採行美國法的董事會優先主義(director primacy)或是歐盟的股東優先主義(shareholder primacy),本文認為,股東優先主義在資訊充分揭露的前提下,得以消弭目標公司股東與經營團隊之間,及目標公司股東與併購者之間的利益衝突,應是較適宜採行的。

    第七部分為結論。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1
    第三節 論文架構 3
    第二章 敵意併購概說 6
    第一節 併購之簡介 7
    第一項 併購之定義 7
    第二項 併購之類型 8
    第三項 併購的利弊分析 10
    第一款 併購價值贊成說 10
    第二款 併購價值懷疑說 11
    第二節 敵意併購之簡介 12
    第一項 敵意併購之定義 12
    第二項 敵意併購之動機 14
    第三項 敵意併購與公司治理 17
    第一款 公司治理 17
    第一目 代理問題與代理成本 17
    第二目 減輕代理成本的機制—公司治理 18
    第二款 敵意併購的利弊分析 21
    第三節 三角合併及融資兼併 22
    第一項 三角合併 22
    第二項 融資兼併 24
    第四節 金融業敵意併購之法律規範簡介 28
    第一項 概說 28
    第二項 金融控股公司依金融控股公司法申請轉投資 29
    第三項 保險業轉投資之法律規範 32
    第四項 金融機構股東會徵求委託書之特別規定 35
    第五項 小結 36
    第五節 公平交易法之結合管制及內線交易問題 38
    第一項 公平交易法之結合管制 38
    第二項 敵意併購與內線交易 40
    第一款 禁止之對象是否包括併購公司之內部人? 41
    第二款 敵意併購或公開收購之消息,是否屬於重大消息? 41
    第三款 重大消息的成立時點問題 42
    第四款 案例研究—中信金併兆豐金之內線交易疑雲 44
    第三章 委託書之徵求 47
    第一節 概說 47
    第一項 委託書之意義及功能 47
    第二項 與表決權契約及表決權信託之比較 48
    第二節 我國法下徵求委託書之規範 49
    第一項 委託書之徵求門檻及限制 50
    第二項 資訊揭露 53
    第三項 價購委託書之禁止 54
    第三節 美國立法例 54
    第一項 委託書徵求的定義 54
    第二項 資訊揭露及申報 56
    第三項 股東名冊之使用 57
    第四項 股東提案權(Security Holder Proposals) 57
    第五項 改選或解任董事的委託書競爭徵求 58
    第六項 表決權交易 58
    第四節 我國法之檢討 62
    第一項 徵求門檻之檢討 62
    第二項 建構公平的委託書競爭遊戲規則 64
    第一款 股東名簿 65
    第二款 股東會紀念品 66
    第三款 投信、外資及證券商的表決權行使問題 67
    第三項 價購委託書之利弊分析 70
    第一款 適用美國法院檢驗基準的結果 71
    第二款 禁止價購委託書的理由 71
    第三款 開放價購委託書的理由 73
    第四款 本文見解 75
    第四項 股東會通訊投票 77
    第四章 公開收購及其他收購目標公司股份之法律規範 79
    第一節 持股多寡與公司治理 79
    第二節 自集中市場向非特定人買進或向特定人協議購買 80
    第一項 自集中交易市場向非特定人買進 82
    第二項 向特定人協議購買 84
    第三節 公開收購 89
    第一項 公開收購的意義 89
    第一款 我國法 89
    第二款 美國法 90
    第三款 小結 94
    第二項 我國公開收購制度沿革 94
    第三項 公開收購實際運作之特性 95
    第四項 公開收購與其他經營權攻防模式之比較 97
    第五項 主管機關之管制 98
    第六項 公開收購的資訊公開 100
    第一款 大量取得股權之申報 101
    第一目 申報門檻 101
    第二目 共同取得人之認定 102
    第二款 公開收購人的其他公開義務 106
    第一目 須申報並公告之書件 106
    第二目 公開收購說明書之內容 108
    第三目 其他應公告事項 109
    第三款 目標公司的公開義務 109
    第七項 公平收購 110
    第八項 強制收購 114
    第一款 定義 114
    第二款 贊成及反對強制收購制度之理論基礎 115
    第三款 我國法之現況 116
    第四款 外國立法例 118
    第一目 英國法 118
    第二目 美國法 119
    第三目 歐盟 121
    第五款 我國法之檢討及強制收購制度存立必要性之探討 124
    第一目 我國法之檢討 124
    第二目 強制收購制度存立必要性之探討 127
    第三目 小結 130
    第四節 走向閉鎖化(going private) 132
    第一項 三角合併 133
    第二項 股份轉換 134
    第三項 現金逐出合併(cash out merger, squeeze-out merger, freeze-out merger) 135
    第四項 股權整合機制—強制收購少數股東股份(squeeze-out right) 136
    第五項 強制賣回機制—少數股東要求多數股東收買股份權(sell-out right) 138
    第六項 我國證券交易所及櫃檯買賣中心之閉鎖化相關規範 140
    第一款 由證券交易所報經主管機關核准終止其上市 140
    第二款 由上市公司申請終止其有價證券之上市 141
    第三款 上櫃公司之終止上櫃 142
    第五節 小結 142
    第五章 多樣化的反收購策略 145
    第一節 美國實務上的反收購策略 145
    第一項 有備無患型 146
    第一款 揭露隱藏價值 146
    第二款 融資改變公司資本結構 146
    第三款 毒藥丸 147
    第四款 黃金股、多數表決權特別股 148
    第五款 黃金降落傘、銀降落傘、錫降落傘 149
    第六款 鯊魚觀測與雷達警訊 150
    第七款 超級多數表決權數(Supermajority Voting)章程條款 150
    第八款 員工持股計畫(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 ESOP) 151
    第九款 間隔董事任期(staggered Board) 152
    第十款 公平價格條款(Fair Price Provision) 152
    第十一款 白馬侍從(White Squire) 153
    第二項 臨時抱佛腳型 153
    第一款 白馬騎士(White Knight) 153
    第二款 小精靈防衛術(Pac-Man Defense) 154
    第三款 銷售皇冠上寶石或焦土策略 154
    第四款 迅速償債約定(Accelerated Agreement) 154
    第五款 凍結條款 155
    第六款 訴訟抵制 155
    第七款 防禦性買回股份 155
    第八款 限制股東臨時會召開 156
    第九款 管理層收購(Management Buy-Out, MBO) 156
    第十款 輿論的全面攻擊 157
    第十一款 支付贖金(Greenmail) 157
    第二節 美國的反收購策略於我國的適法性 157
    第一項 有備無患型 157
    第一款 揭露隱藏價值 158
    第二款 融資改變公司資本結構 158
    第三款 毒藥丸 159
    第四款 黃金股、多數表決權特別股 163
    第五款 黃金降落傘、銀降落傘、錫降落傘 163
    第六款 鯊魚觀測與雷達警訊 164
    第七款 超級多數表決權數章程條款 164
    第八款 員工持股計畫(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 ESOP) 166
    第九款 間隔董事任期 167
    第十款 公平價格條款 167
    第十一款 白馬侍從 167
    第二項 臨時抱佛腳型 169
    第一款 白馬騎士 169
    第二款 小精靈防衛術 169
    第三款 銷售皇冠上寶石或焦土策略 171
    第四款 迅速償債約定 171
    第五款 凍結條款 172
    第六款 訴訟抵制 172
    第七款 防禦性買回股份 172
    第八款 限制股東臨時會召開 172
    第九款 管理層收購(Management Buy-Out, MBO) 172
    第十款 輿論的全面攻擊 173
    第十一款 支付贖金(Greenmail) 173
    第三節 我實務上的反收購策略 173
    第一項 收購股份及徵求委託書 175
    第二項 公司買回自己股份 176
    第一款 我國法下公司合法買回自己股份的法令規範 177
    第二款 買回股份方法之探討 179
    第三款 董事之忠實義務 180
    第三項 交叉持股 182
    第四項 發行新股以稀釋敵意併購者之股權—股東及員工優先認股權之例外 184
    第一款 公司法第二六七條第六項的除外條款 185
    第二款 公司法第一五六條第六項 187
    第三款 企業併購法第八條 189
    第四款 私募 191
    第五項 妨礙股東會開會 191
    第六項 縮減董監席位 193
    第七項 定暫時狀態假處分 194
    第一款 定暫時狀態假處分之意義與運用 194
    第二款 定暫時狀態假處分審理之本案化 195
    第三款 提供擔保以代釋明之問題 197
    第四款 小結 199
    第六章 各國對於敵意併購的法律政策立場 201
    第一節 美國 201
    第一項 美國企業併購之發展 201
    第二項 美國反併購州法之發展 205
    第三項 反併購策略之司法審查 208
    第一款 忠實義務與經營判斷法則 208
    第二款 法院對反併購行為適法性的重要審理原則 210
    第一目 「主要目的」審查基準 210
    第二目 Unocal案的雙鋸齒狀(Two-Prong Test)審查基準 211
    第三目 Revlon案,出售公司時的審查基準 213
    第四目 Blasius案,限制股東表決權的審查基準 215
    第五目 考量股東以外之利害關係人 215
    第四項 小結 216
    第二節 歐盟 218
    第一項 歐洲併購活動之簡介 218
    第二項 羅馬條約及企業結合管制規則 219
    第三項 2004年施行之「公開收購指令」 220
    第三節 日本 223
    第一項 日本併購活動之簡介 223
    第二項 經濟產業省之「防衛措施指針」 224
    第三項 日本法院實務之見解 226
    第四節 我國 228
    第一項 我國的現況 228
    第二項 我國相關法規範對防衛措施所採取之立場 229
    第一款 公司法第二0二條 229
    第二款 公司法第二十三條 230
    第三款 公開收購公開發行公司有價證券管理辦法 230
    第四款 公開發行公司出席股東會使用委託書規則 231
    第三項 政策上應採取立場之探討 231
    第一款 學者見解 231
    第二款 本文見解 234
    第五節 小結 238
    第七章 結論 240
    參考文獻 244
    "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依作者姓氏筆劃)
    (一)書籍
    1. 尹普基、王文宇主編,『商事法暨財經法論文集─王仁宏教授六秩華誕之祝壽論文集』,元照出版,1999年
    2. 王文宇,『公司法論』,元照出版,三版,2006年
    3. 王文宇,『公司與企業法制』,元照出版,2000年
    4. 王文宇,『新公司與企業法』,元照出版,2003年
    5. 王泰銓,『歐洲事業法. 一, 歐洲公司企業組織法』,五南出版社,1998年
    6. 方嘉麟,『公司兼併與集團企業』,月旦出版,1994年
    7. 李貞儀等合著,『公司經營權爭奪與假處分』,元照出版,1999年12月
    8. 柯芳枝,『公司法論』,三民出版,2002年
    9. 陳春山,『企業併購及控股公司法實務問題』,學林出版,2002年8月
    23. 林仁光,「企業併購規範制度之微調--以「重大性判斷法則」為規範標準」,臺灣本土法學雜誌,2004年7月
    24. 林仁光,「資本維持原則之重新檢視」,台灣本土法學雜誌33期,2002年4月
    25. 林國全,「南港經營權爭奪事件所涉及之公司法問題」,月旦法學,1995年12月
    26. 林國全,「公開收購股權之資訊公開」,月旦法學,1996年12月
    27. 林國全,「董事任期制與敵意併購」,月旦法學教室第35期,2005年9月
    28. 林國全,「二00五年公司法修正條文解析 -上-」,月旦法學第124期,2005年9月
    29. 林國全,「二00五年公司法修正條文解析 -下-」,月旦法學第125期,2005年10月
    30. 林國全,「董事會違法拒絕股東提案」,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3期,2005年8月
    31. 紀天昌,「併購三法通過後我國公開收購法制之分析」,法令月刊,2002年4月
    32. 涂春金,「論公開收購之防禦策略」,證券管理,1992年7月
    54. 劉連煜,「三角合併的規劃」,臺灣本土法學雜誌,2005年4月
    33. 涂春金,「論公開收購之防禦策略」,證券管理,1992年8月
    34. 張心悌,「公司內部人股權轉讓限制規定之研究--以證券交易法第二十二條之二為中心」,政大法學評論,2004年6月
    35. 張心悌,「從法律經濟分析觀點探討強制公開收購制度」,輔仁法學第28期,2004年12月
    36. 黃慧嫺,「公開收購活動涉及之法律問題淺析--以美國及歐盟對於敵意收購之制約為例」,科技法律透析,2003年1月
    37. 黃慧嫺,「歐盟第十三號公司法指令草案(收購要約指令草案)簡介」,科技法律透析,2002年12月
    38. 黃正一,「歐洲聯盟之公開收購規定--以中華開發收購大華證券為例比較我國公開收購規定」,法令月刊,2001年12月
    39. 黃銘傑,「企業併購法之檢討與省思 -上-」,月旦法學,2003年5月
    40. 黃銘傑,「企業併購法之檢討與省思–下-」,月旦法學,2003年6月
    41. 黃銘傑,「我國公司法制關於敵意併購與防衛措施規範之現狀與未來」,月旦法學,2006年2月
    42. 陳文智,「日本敵意併購防禦策略之最新動向」,萬國法律第142期,2005年8月
    55. 劉連煜,「公司合併態樣與不同意股東股份收買請求權」,月旦法學,2006年1月
    43. 陳錦旋,「試論公開收購公開發行公司有價證券之法規範」,證券市場發展,1994年3月
    44. 陳俊仁,「由企業併購法第五條與第六條論我國忠實義務規範的缺失」,華岡法粹,2005年6月
    45. 陳彥良,「反併購措施法制之研析(下)」,月旦法學第87期,2006年10月
    46. 曾宛如,「英國公開收購制度之架構」,萬國法律,1999年6月
    47. 廖大穎(Liaow, Taying),「論股份轉換法制程序與股東權之保護」,政大法學評論,2005年2月
    48. 廖大穎,「臺灣公司法制之問題研討--蒐購委託書與企業秩序之維持,月旦法學,1997年2月
    49. 廖大穎,「論股份轉換與控股公司法制之實質規範」,成大法學,2003年6月
    50. 劉連煜,「內線交易重大消息的範圍及其公開方式的認定」,台灣本土法學第87期,2006年10月
    51. 劉連煜,「公開收購股權與惡意購併」,月旦法學,2001年8月
    52. 劉連煜,「委託書徵求人之消極資格規定之合憲性檢視」,實用月刊,2002年4月
    56. 劉連煜,「股份轉換、股份交換與股份收購」,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2期,2006年5月
    53. 劉連煜,「投信、QFII、證券商與表決權之行使」,實用稅務,2001年11月
    57. 劉連煜,「股東書面及電子方式投票」,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72期,2005年7月
    58. 劉連煜,「證券交易法第四三條之一第一項共同取得認定之研究--從釋字第五八六號解釋論起」,月旦法學,2005年11月
    59. 劉紹樑,「我國併購法制的蛻變與前瞻」,經社法制論叢,2003年7月
    60. 劉紹樑,「強化企業併購法制」,月旦法學,2006年1月
    61. 賴英照,「公開收購的法律規範」,金融風險管理季刊,2005年6月
    62. 謝劍平,「投資銀行的核心業務--融資收購(LBO)之探討」,金融研訓,1999年7月
    63. 羅怡德,「美國聯邦證券交易法規對於『公開收購股份要約』(Tender offer)相關規定之介紹與討論」,輔仁法學,1991年6月
    10. 黃銘傑,『公開發行公司法制與公司監控 : 法律與經濟之交錯』,元照出版,2001年
    二、英文部分
    (一)書籍
    1. Block, Dennis J., The business judgment rule : fiduciary duties of corporate, Volume I II ,(5th 1998)
    2. Carney,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Cases and Materials, (Foundation Press, 2000)
    3. Easterbrook, Frank H. and Fischel, Daniel R.,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CORPORATE LAW(1991)
    4. Gilson, Ronald J., The law and finance of corporate acquisitions(2nd 1995)
    5. Loss, Louis, Fundamentals of securities regulation(3rd 1995)
    6. Oesterle, Dale A., The law of mergers, acquisitions, and reorganizations(1991)
    (二)期刊文獻
    1. Carney, William J. & Silverstein, Leonard A., ARTICLE: THE ILLUSORY PROTECTIONS OF THE POISON PILL, 79 Notre Dame L. Rev. 179(2003)
    11. 黃銘傑,『公司治理與企業金融法制之挑戰與興革』,元照出版,2006年
    2. Elofson, John, ARTICLE: LIE BACK AND THINK OF EUROPE: AMERICAN REFLECTIONS ON THE EU TAKEOVER DIRECTIVE, 22 Wis. Int`l L.J. 523(2004)
    3. Gilson, Ronald J., SYMPOSIUM: THE POISON PILL IN JAPAN: THE MISSING INFRASTRUCTURE, 2004 COLUM. BUS. L. REV. 21(2004)
    4. Jacobs , Jack B., ADDRESS: IMPLEMENTING JAPAN`S NEW ANTI-TAKEOVER DEFENSE GUIDELINES: PART I: SOME LESSONS FROM DELAWARE`S EXPERIENCE IN CRAFTING "FAIR" TAKEOVER RULES, 2 N.Y.U. J. L. & Bus. 323(2006)
    5. Lipton, Martin, SYMPOSIUM: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THE MODERN BUSINESS CORPORATION: CORPORATE CONTROL TRANSACTIONS: Pills, Polls, and Professors Redux, 69 U. Chi. L. Rev. 1037(2002)
    6. Lucian Arye Bebchuk and Allen Ferrell, A New Approach to Takeover Law and Regulatory Competition, 87 Va. L. Rev. (2001)
    7. McDonnell, Brett H., Shareholder Bylaws, Shareholder Nominations, and Poison Pills, 3 Berkeley Bus. L.J. 205(2005)
    8. Milhaupt, Curtis J., ESSAY: IN THE SHADOW OF DELAWARE? THE RISE OF HOSTILE TAKEOVERS IN JAPAN, 105 Colum. L. Rev. 2171(2005)
    9. Morrow, Stuart B., Proxy Contests and Shareholder Meetings, 36 U.B.C. L. Rev. 483(2003)
    10. Nicholson, H. Anne, Securities Law: Proxies Pull Mutual Funds into the Sunlight: Mandatory Disclosure of Proxy Voting Records, 57 Okla. L. Rev. 687(2004)
    11. Stout, Lynn A., RESPONSE SYMPOSIUM: Do Antitakeover Defenses Decrease Shareholder Wealth? The Ex Post/Ex Ante Valuation Problem, 55 Stan. L. Rev. 845(2002)
    12. 曾宛如,『公司管理與資本市場法制專論』,學林文化出版,2002年
    12. Suzuki, Katsumasa, LL.M. COMMENT: Future Prospects of Takeovers in Japan Analyzed from the View of Share-ownership Structures and Law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 42 Colum. J. Transnat`l L. 777(2004)
    13. 曾宛如,『證券交易法原理』,元照總經銷,2005年
    14. 鄭玉波(劉連煜增訂),『公司法』,三民出版,六版,2002年
    15. 劉連煜,『公司監控與公司社會責任』,五南出版,1995年
    16. 劉連煜,『新證券交易法實例研習』,元照總經銷,增訂四版,2006年
    17. 劉連煜,『現代公司法』,作者自版,2006年8月初版
    18. 劉連煜,『公司法理論與判決研究(四)』,元照總經銷,2006年
    19. 賴英照,『證券交易法逐條釋義』(一)~(四),三民總經銷,1991年
    20. 賴英照,『股市遊戲規則─最新證券交易法解析』,自版,2006年
    21. 賴源河編,『新修正公司法解析』,元照出版,2002年
    22. 羅怡德,『企業組織法論集』,輔仁大學法學叢書,1992年初版
    (二)研究報告
    1. 劉志鵬主持,寰瀛法律事務所,「企業併購法之法制檢討委辦計畫」期中報告,行政院經濟部委託研究,2004年
    2. 陳文練、張美然,「我國股票鉅額交易市場之研究」,臺灣證券交易所研究報告,2002年11月
    3. 朱德芳,「效率、公司治理與敵意併購之法規範研究」,「敵意併購與公平交易」理論與實務研討會,2004年12月(未出版)。
    (三)學位論文
    1. 朱呈祥,公司所有權移轉、對抗機制與董事經理人責任之研究:以公開收購與經營判斷法則為中心,東吳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2003年
    2. 呂佩珊,從公司治理談公開收購目標公司董事之責任,中正大學財經法研所碩士論文,2004年
    3. 易建明,美國、日本與我國「公開出價收購法制」之比較研究,中興大學法研所博士論文,1997年
    4. 林俊宏,公司治理體系下控制權市場之定位,政治大學會研所碩士論文,2006年
    5. 林黎華,強制收購制度之研究-兼論我國公司控制權移轉時對少數股東之保護,銘傳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2003年
    6. 林雁琳,公司組織變動之研究--以公司合併及收購為中心,台灣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2001年
    7. 邱秋芳,股份有限公司買回自己股份法律問題之研究,台北大學法研所博士論文,2005年
    8. 紀天昌,企業重組規範之研究,台灣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2001年
    9. 紀佳良,控股公司架構下少數股東保護之研究,台灣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2003年
    10. 黃思敏,公司敵意接管防禦措施規範之研究,世新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2003年
    11. 許桂綾,日本企業交叉持股制度之研究—以公司監控之觀點為中心,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12. 陳介山,董事之忠實義務—以企業併購法制為中心,中正大學法研所博士論文,2003年
    13. 陳俊廷,委託書徵求競爭法律問題之研究-『以開發金控董監改選案』為中心,世新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2004年
    14. 蔡耀賢,我國企業併購法制之檢討與建議─兼論外商大陸企業併購法制,文化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2003年
    15. 鄭子俊,論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之公司治理機制—以日本經驗為借鏡,文化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2003年
    16. 蘇立立,公開發行公司開放表決權交易可行性之研究---由價購委託書對公司治理之影響出發,世新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2003年
    17. 錢衍蓁,企業併購相關法律規範之研究 以企業併購法為中心,臺北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2002年
    (四)期刊文獻
    1. 方嘉麟,「槓桿兼併之形成原因與立法因應」,政大法學評論,1990年12月
    2. 方嘉麟,「論資本三原則理論體系之內在矛盾」,政大法學評論,第59期,1996年6月
    3. 方嘉麟,「公司回收自己股份法律效果之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第75期,2003年9月
    4. 方嘉麟,「從台灣大案例論裁判解任及假處分在公司治理中之定位」,政大法學評論第83期,2005年2月
    5. 方嘉麟,「台灣大哥大假處分案之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09期,2004年6月
    6. 王文宇,「論公司股東使用委託書法制兼評新版委託書規則」,萬國法律,1997年2月
    7. 王文宇,「非合意併購的政策與法制--以強制收購與防禦措施為中心」,月旦法學,2005年1月
    8. 王文宇,「表決權契約與表決權信託」,法令月刊第53卷第2期,2002年2月
    9. 王文宇,「公司經營權爭奪與假處分制度」,月旦法學雜誌第58期,2004年5月
    10. 王志誠,「企業併購法制之基礎構造」,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2001年4月
    11. 王志誠,「股份轉換法制之基礎構造--兼評「企業併購法」之股份轉換法制」,政大法學評論,2002年9月
    12. 王志誠,「企業併購法制之基礎構造」,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2001年4月
    13. 江朝國,「金融控股公司法下之保險子公司投資相關事宜」,台灣本土法學第78期,2006年1月
    14. 李禮仲,「金融控股公司間非合意併購問題法律之研究」,月旦法學,2006年1月
    15. 李智仁、洪培睿,「論公開收購前內線交易認定時點之問題」,證券暨期貨月刊第22卷第7期,93年7月16日
    16. 李智仁,「強制公開收購法制之發展與問題檢視—以我國法為中心」,軍法專刊51卷12期,2005年12月
    17. 沈冠伶,「我國假處分制度之過去與未來」,月旦法學雜誌第109期,2004年6月
    18. 吳克昌,「集中交易市場『借殼上市』之探討」,證交資料,1999年12月
    19. 易建明,「美國、日本與我國公開收購制度之比較研究--公開收購之定義、除外不適用之比較」,證券暨期貨管理,1997年11月
    20. 易明秋,「美國聯邦委託書規則逐條說明」,集保,1998年7月
    21. 邱秋芳,「敵意式收購的目標公司買回自己股份的適法性問題」,證交資料,2003年10月
    22. 林仁光,「公司合併與收購之法律規範」,萬國法律,1999年6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91651013
    9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6510131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565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