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156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4105/145137 (79%)
造訪人次 : 52198379      線上人數 : 70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564


    題名: 中、港、台公民社會現況與展望:公民社會指標的觀點
    作者: 王超群
    貢獻者: 江明修
    王超群
    關鍵詞: 公民社會
    公民社會指標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2009-09-14 10:47:21 (UTC+8)
    摘要: 襲捲世界的經濟大蕭條,帶來全球治理的重大危機,此一背景下研究中港台地區的公民社會指標,具有特殊的時代意義,不僅因為這一波的經濟風暴和金融海嘯危機,歷來罕見,更多的是中國在廿世紀尾聲到本世紀初的各方面發展,已令世人普遍關注,然而伴隨著中國經濟情勢的改變,政治與社會無可避免地也在發生變化,兩岸三地的互動,在二00八年尾聲更到了歷史性的轉變期,「大三通」的影響,正值得學界從後續的進程中,進一步剖析。本研究期能夠梳理脈絡,從全球治理的角度勾勒當代國際關係的安全架構,藉助國際組織已進行的中、港、台華人公民社會指標之研究成果,描繪一幅有助於華人社會安全發展的樣貌。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丁庭宇、馬康莊譯,〈依賴理論與台灣:一個異例的分析〉,Richard E. Barrett Martin King Whyte著,譯文收錄於《台灣社會變遷的理驗 ─ 一個新興的工業社會》,台北:巨流,七十五年六月。
    王信賢,《爭辯中的中國社會組織研究:「國家─社會」關係的視角》,臺北縣:韋伯,2006。
    王名主編:《中國民間組織30年─走向公民社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黃康顯,《香港社會透視》,初版,台北市:三民,民78。
    張宏發、王文斌編選,《同舟共濟:2005中國社會年報》,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5.1。
    賀善侃主編,《當代中國轉型期社會形態之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12。
    閔琦等著,《轉型期的中國:社會變遷:來自大陸民間社會的報告》,初版,台北市:時報文化,1995。
    陳志民,劉淑惠編著,《全球化與政府治理》,台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國際,2005。
    王明輝著,《中國社會改革與階層變遷》,初版,台北縣板橋市:稻鄉,民95。
    王緝思、袁明、陳志瑞主編,《北大國際論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袁方主編、林萬億審訂,《社會研究方法》,初版,台北市:五南,2002。
    〔美〕約瑟夫.奈,約翰.唐納胡主編《全球化世界的治理》,王勇等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何思因、陳德昇、耿曙主編,《中國大陸研究方法與成果》,初版,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92。
    胡春惠、薛化元主編,《近代中國社會轉型與變遷》,初版,台北市:政大歷史系,民93。
    王信賢,《爭辯中的中國社會組織研究:「國家─社會」關係的視角》(台北:韋伯文化出版社,2006年)。
    謝淑麗著,溫洽溢譯,《脆弱的強權─在中國崛起的背後》中文版。
    林信華,《超國家社會學:兩岸關係中的新台灣社會》,台北:韋伯,2003。
    蕭新煌,〈台北的民間社會組織:自主與創導〉,《當代華人城市的民間社會組織》,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2002年。
    朱敬一,《朱敬一講社會科學》,初版,台北市:時報文化,2008.08。
    王舟波,〈中國農民工維權之路與前瞻〉,「新華觀察,2004.15」,收錄在《同舟共濟:2005中國社會年報》張宏發、王文斌編,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5.1。
    趙建民,《當代中共政治分析》,台北市:五南,民國八十六年九月初版一刷。
    趙建民,《威權政治》,台北市:幼獅,民國八十三年。
    《兩岸開放交流20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實錄》/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交流雜誌社編著,初版,台北市:聯經總經銷,2008 年。
    江明修、陳定銘,〈台灣非營利組織政策遊說的途徑與策略〉,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2000),公共行政學報,第四期,頁153-192。
    康曉光、韓恒,〈分類控制:當前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係研究〉,社會學研究,2005年第六期。
    王紹光,何建宇,〈中國的社團革命:中國人的結社版圖〉,浙江學刊,2004年第六期。
    朱健剛,〈草根NGO與中國公民社會的成長〉,開放時代,2004年第六期。
    鄧國勝,〈中國環保NGO的兩種發展模式〉,學會月刊,2005年第三期。
    中國NPO服務網
    江明修、鄭勝分,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全球化下的全球治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林德昌,〈台灣公民社會指標之研究:兼論青年公共參與〉,委託單位:青輔會,計畫主持人:林德昌,共同研究人員:廖佳玥,Adam Fields。
    江明修,〈社會科學多重典範的爭辯:試論質與量研究方法的整合〉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六十四期。
    賈西津,〈中國公民社會指數報告〉。
    許濤,〈安全觀變化與東亞和平〉。
    陳健民,〈如何在中國用好公民社會理念〉,《探索與爭鳴》,2007.7。
    陳健民、丘海雄,〈廣州的民間社會組織:生存與依附〉,收錄在《當代華人城市的民間社會組織》,香港亞太研究所,2002。
    王杰、張海濱、張志洲主編,《全球治理中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北京大學出版社
    丘昌泰、江明修,〈第三部門、公民社會與政府:台灣第三部門發展經驗的省思與前瞻〉,2007年亞太非營利部門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三部門與政府跨域比較》。
    陳祖為、陳綺文,〈從諮詢到公民參與─香港政府決策過程中的公眾參與〉,2007年亞太非營利部門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三部門與政府跨域比較》。
    江明修、鄭勝分,〈全球治理與非營利組織〉,收錄於《中國行政》,2003,第73期,頁71~95
    王千美 民81,〈利益團體遊說活動對政策制定的影響〉,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順民、郭登聰、蔡宏昭,1999,《超越福利國家:社會福利的另類選擇》,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王業立等譯﹙Herbert M. Levine 著﹚
    江明修,民83,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江明修 民88,非營利組織與政府—非營利組織遊說功能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計畫申請書。
    江明修、梅高文,民88,《非營利組織與公共政策》,社區發展季刊,第85期。
    江明修、陳定銘,民88,〈我國基金會之問題與健全之道〉,《中國行政評論》,第八卷,第三期。
    紀惠容、鄭怡世,民87,〈「社會福利機構從事社會立法公益遊說策略剖析:以「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治條例」立法過程為例」,《社區發展季刊》,第84期。
    姜誌貞,民87,非營利組織政策倡導之研究:以婦女團體為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許世雨,民81,非營利部門對公共行政之影響,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西文書目:
    1. Amnesty Interational, Amnesty International Report, 2002, London: The Aldens Press, 2002.
    2. Anheier, Helmut et al. eds., Global Civil Society 2001,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3. Erickson, F., “What Makes School Ethnography Ethnorgraphic?”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Quarterly, 9, 1973:58-69.
    4. Finkelstein, Lawrence D., 1995, “What is global governance?” Global Governence, Vol.1, No. 3, pp.367-372.
    5. Kenneth Jowitt, “Inclusion and Mobilzation in European Leninist Regimes”, World Politics, Vol. 28 (October 1975), pp69-96.
    6. Lester Salamon, et al., Global Civil Society: Dimensions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Center for Civil Society Studues, 1999); Michael Bratton,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ransition in Africa, IDR Report 11, 6 (Boston: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Research, 1994).
    7. Wilson, S., “The Use of Ethnographic Technique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7, 1977: pp.245-265.
    8. Richard Lowenthal, “Development vs. Utopia in Communist Policy”, in Chaimer.
    9. Johnson, ed., Change in communist Systems (Standford, Cal.: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0), pp.33-116.
    報刊、非學術性雜誌
    亓樂義,〈大陸官方首見《人權行動計畫》〉,中國時報,2009.4.14第A13版。
    顏瓊玉,〈遊說法上路 中央多由政風單位受理〉,中國時報/政治新聞/2008/08/08第A6版。
    工商時報社論,2009年3月28日,第A2版。
    廖士閎,〈偏聽使決策喪失準頭〉工商時報D4/經營知識2009/02/24 。
    〈北京青年報〉,2004年12月11日。
    網路資料:
    BBC中文網報導
    http://news.bbc.co.uk/go/pr/fr/-/chinese/trad/hi/newsid_7400000/newsid_7402800/7402807.stm
    http://www.heart.net.tw/redirect_advert.php?adv_no=1212581188
    明報,〈中央社:調查指香港新聞自由度降〉,2009-05-02,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2/1/1/1120648/1.html
    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研究報告
    http://www.cpu.gov.hk/tc/research_reports.htm
    大英百科全書。 2009年。 大英線上繁體中文版。2009年3月24日<http://ep.wordpedia.com/content.aspx?id=034774>.
    內政部統計處網頁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x
    《民間組織的勃興折射社會生態變遷》,人民網2004年12月18日。
    http://cpc.people.com.cn/BIG5/74144/76753/5290150.html
    高新民,〈公民社會、和諧社會與黨的執政基礎〉,中國共產黨新聞,2007.1.16。
    http://cpc.people.com.cn/BIG5/74144/76753/5290150.html
    新華網,二00四年三月十九日
    http://www.xinhuanet.com/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96981015
    9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981015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620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