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154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873/144892 (79%)
造訪人次 : 51928090      線上人數 : 56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547


    題名: 上海合作組織十年
    作者: 周志德
    貢獻者: 郭武平
    周志德
    關鍵詞: 上海合作組織
    上海五國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2009-09-14 10:45:39 (UTC+8)
    摘要: 第一章為緒論,就本文撰寫的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限制、文獻述評、章節安排,並對上海合作組織成立之背景與發展做一個概述。
    第二章中亞地區的變遷。本章將從中亞地緣戰略地位及該地區成員國之簡史,本章接著點出過去中國及俄羅斯競奪,之後再逐一指出冷戰後中亞五國的轉型情形。
    第三章上海合作組織的誕生。首先分析上海五國機制形成緣由,本章接著點出上海五國到上海合作組織的沿革,之後再就上海合作組織逐一指出相關組織機構及其架構。
    第四章在上海合作組織架構下俄中的競合。主要分析中亞國家其基本國家利益,其在上海合作組織架構下,所採取包括能源政策對區域經濟發展之戰略互動,之後再就中亞五國與中國、俄羅斯及中國、俄羅斯在上海合作組織架構相互競逐。
    第五章911事件對上海合作組織之衝擊。主要分析大國與中亞五國之外交互動,及911事件後美國勢力趁機進入,對區域集體安全與反恐發展之戰略互動,及美中俄三國在中亞相互競爭的情形。
    第六章上海合作組織之展望。主要分析探討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十年展望與前景,包括該組織從地區安全機制轉變成全球戰略乙環,另點出中國及俄羅斯聯合軍演與該組織角色的變動的戰略作為。
    第七章結論。綜合全文探討對台灣的戰略意涵。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一、書籍:
    Zbignicw Brzenmski著,林添貴譯,《大棋盤:全球戰略大思考》,臺北縣:立緒文化,民國87年。
    王沛主編。《中亞四國概況》,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中華民國國防部。《國軍軍語辭典》。台北:國防部印行。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民族與宗教研究中心著,《上海合作組織—新安全觀與新機制》,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
    中亞形勢與《『上海合作組織』》第三屆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2002年5月。
    《中國與中亞》,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尹慶耀。《獨立國協研究》。臺北:幼獅文化,民84年。
    史派克曼、屈彥遠譯。《世界政治地理》。台北:教育部出版。
    玉如譯。《地名的世界地圖》,臺北市:時報文化,2002。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01/15/content-12277262.htm>
    上海合作組織官方網站,「上海合作組織地區反恐怖機構簡介」,網址
    <http://www.sectsco.org/fk-01.html>
    「中俄聯合聲明」,2004年10月14日,網址:
    <http://www.fmprc.gov.cn/wjb/zzig/dozys/gjib/1706/t164522.htm>
    「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雙邊關係」,網址:
    <http://www.fmprc.gov.cn/chn/wjb/zzig/dozys/gjib/1706/default.htm>
    「中國與吉爾吉斯坦共和國雙邊關係」,網址:
    <http://www.fmprc.gov.cn/chn/wjb/zzig/dozys/gjib/1721/default.htm>
    「中國與吉爾吉斯共和國簽署聯合公報」,網址:
    是本信義。《戰爭論圖解》。劉錦秀譯。台北:商周出版。
    <http://www.fmprc.gov.cn/chn/wjdt/1179/t162174.htm>
    「中國與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雙邊關係」,網址:
    <http://www.fmprc.gov.cn/chn/wjb/zzig/dozys/gjib/1776/default.htm>
    「江澤民會見吉爾吉斯斯坦總統阿卡耶夫」,網址:
    <http://www.fmprc.gov.cn/chn/wjb/zzig/dozys/gjib/1776/default.htm>
    「新疆的發展與歷史白皮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址:
    <http://www.xinjiang.gov.cn/1$001/1$001/1$023/62.jsparticleid=2004-4-8-0021>
    http://www.state.gov/p/eur/rls/fs/15560.htm.
    http://www.inthenationalinterest.com/Articles/Vol1Issue15/Vol1Issue.15LegvoldPFV.html.
    http://www.brook.edu/comm/events/hill20021112.htm.
    邢廣程。《崛起的中亞》,臺北市:五南,1993年6月。
    http://www5.chinesenewsnet.com/MainNews/NorthAmerica/2005_5_3_15_53_3_56.html
    http://www.brookings.edu/dybdocroot/fp/projects/fsu/faq20021112.pdf.
    http://www5.chinesenewsnet.com/MainNews/SinoNews/Mainland/cna_2005_08_17_14_11_30_152.html.
    http://www.brook.edu/fp/projects/fsu/successes20021112.pdf.
    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jingji/224719.htm.
    http://www.mtnforum.org/resources/library/gokab02a.htm.
    http://www.heritage.org/Research/AsiaandthePacific/Test031799.cfm.
    貳、英文部分
    一、書籍:
    Alexandrov, Mikhail. Uneasy Alliance: Relations between Russia and Kazakh~the Post-Soviet Era, 1992-1997.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1999.
    徐小傑著。《新世紀的油氣與地緣政治:中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4月。
    Allison, Roy ed.. Challenges for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96.
    Allison, Roy and Jonson, Lena ed.. Central Asian Security: The New International
    Context. Brookings Institution and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2001.
    Badan, Phool. Dynamic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Central Asia
    BrzezInski, Zbigniew. The Grand Chessboard - American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7.
    Business Central Europe The Annual 2001. London: The Economist Group,
    Croissnat, Michael P. and Aras, Bulent ed.. Oil and Geopolitics in the Caspian
    USA: Praeger Publishers, 1999.
    Dawisha, Karen and Parrott, Brace ed.. Conflict.cleavage. and change in Central Asia and the Caucasus. Cambridge:The Cleava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徐慧芳著。《上海合作組織概況與前景》台灣:清雲科技大學中亞研究所,2007年11月。
    Gerschenkron, Alexander. Economic Backwardne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Greenstein Fred I. and Polsby Nelson W. eds..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975.
    Hewett, Edward A.. Reforming the Soviet Economy: Equality versus Efficiency Washington, D. C.: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88.
    Johnson, Lena. Russia and Central Asia: a New Web of Relation. London: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98.
    Kraser, M. and Mehrotra, S.. The Central Asian Economics after Independence.
    London: Royal Institution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92
    Laqueur, Walter. No End to War: Terrorism in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The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Inc., 2003.
    Linden, Carl A.. Khrushchev and the Soviet Leadership, 1957-1964.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966.
    Luong, Pauline Jones 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entral Asia: states and societies from Soviet rule to independence.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4.
    孫壯志。《中亞新格局與地區安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7月。
    Mackenzie, David & Curran, Michael W.. A History of Russia, the Soviet Union. and Beyond.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Pub. Co., 1993.
    Mackinder Halford J., Democratic Ideals and Reality.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942.
    Mark, Webber. CIS Integration Trends: Russia and the Former Soviet South. London: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97.
    Oliker, Olga and Szayna, Thomas eds.. Faultlines of Conflict in Central Asia and the South Caucasus: Implications [`or the U.S. Army. U.S.A.: RAND Corporation,2003.
    Rumer, Boris ed.. Central Asia in Transition: Dilemmas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rmonk, NY: M.E. Sharpe, 1996.
    Rumer, Boris and Zhukov, Stanislav ed.. Central Asia: The Challenges Independence. Armonk, N.Y.: M.E. Shaipe, 1998.
    The Security of the Caspian Sea Region. SIPR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The World Economic and Social Survey 2001. New York: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ESA), United Nations, 2002.
    Transition Report 2001: Energy in Transition (London: 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2002)
    二、期刊文章
    孫壯志。《中亞安全與阿富汗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Wishnick, Elizabeth “Growing U.S.Security Interests in Central Asia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U.S.Army War College。
    A.Elizabeth Jones,“U.S.-Central Asian Cooperation,”Testimony to the Subcommittee on Central Asia and the Caucasus,”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U.S. Senate。
    Stephen G.Brooks and William C.Wohlforth,“American Primacy in Perspective,”Foreign Affairs,Vo1.81,No.4。
    Geoffrey Kemp and Robert E. Harkavy, Strategic Geography and the Changing Middle Eas(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QDR), U.S.Department of Defense。
    Thomas P.M.Barnett,professor at the U.S.Naval War College,“The Pentagon’s New Map: War and Pea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Michael Gfoeller and Tatiana C. Gfoeller, United by the Caspian: Pursuing U. S. National Interests in Central Asia and the Caucasu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Diplomacy, Edmund A.Walsh School of Foreign Service, Georgetown University。
    Eugene B.Rumer,“Flashman’s Revenge: Central Asia after September 11 ”Strategic Forum,Institute for National Strategic Studies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Ahmed Rash id,Jihad: The Rise of Militant Islam in Central Asia, Yale University Press。
    Stephen Blank,“The United States and Central Asia,”edited by Roy Allison and Lena Jonson,Central Asian Security: The New International Context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Affairs
    孫壯志。《中亞五國對外關係》。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1999年4月。
    Strobe Talbott,“Democracy and the National Interest,”Foreign Affairs
    "A Transformed Russia in a New World." International Affairs (Moscow)(Apr.-May1992).
    Bovt, Georgy. "Russia, Iran Agree on Caspian Sea are Affair to Littoral States, None of Which Should Take Unilateral Steps." The Current Digest of the Post Soviet
    Press(CDSP), 1995, Vol. 47, No. 44.
    Brezinski, Zbigniew. "Post-Communist Nationalism." Foreign Affairs 68, 5 (1989/90)
    "Central Asia: worries about Islam." The Economist (21 Feb., 1998).
    Economic Bulletin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1991, Vol. XLII, No 1 & 2.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17 June, 1993).
    Focus: Eastern Europe 70 (1993).
    Haghayeghi, Mehrad. "Islamic Revival in the Central Asia Republics." Central Asia Survey 13, 2 (1994).
    傅仁坤。《中亞論文集》。台灣:清雲科技大學中亞研究所,2005年3月。
    Dimensions." Journal of Islamic Studies 7, 2 (1996).
    Kazakhstan Economic Trends, Quarterly Issue (Apr.-june.1996)
    "Law on Political Parties." Keessing ~ Record of World Events 43,1(1997)
    Luong, Pauli Jones and Weintbal, Erika. "New Friends, New Fears in Central Asia."Foreign Affairs (Mar./Apr. 2002)
    Teague, Elizabeth. "Gorbachev Proposes Dropping Communist Party Monopoly." Radio Liberty 2, 2 (2 Feb., 1990).
    The Current Digest of Post-Soviet Press (CDSP), 1993, Vol. XLV, No.44.
    The Current Digest of Post-Soviet Press (CDSP), 1995, Vol. XLVII, No. 49.
    The Current Digest of Post-Soviet Press (CDSP), 1996, Vol. XLVIII, No. 42.
    The Current Digest of the Post-Soviet Press (CDSP) , 1996, Vol. XLVIII, No.2.
    The Current Digest of the Post Soviet Press (CDSP) , 1999, Vol.51, No.51.
    趙常慶主編。《十年巨變一中亞和外高加索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2001年8月。
    The Current Digest of Post-Soviet Press (CDSP), 2000, Vol.51, No.39.
    The Current Digest of Post-Soviet Press (CDSP), 2001, Vol.53, No.21.
    The Current Digest of Post-Soviet Press (CDSP), 2001, Vol.53, No.39.
    The Current Digest of post-Soviet Press (CDSP), 2001, Vol.53, No.47.
    The Current Digest of post-Soviet Press (CDSP), 2001, Vol.54, No.48.
    The Economist, 30 Nov.2002.
    Transition Report: 1996b (London: 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EBRD)
    Transition Report: 1997b (London: 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EBRD)
    Transition Report: 1998b (London: 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EBRD)
    Transition Report: 1999b (London: 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EBRD)
    趙常慶。《中亞五國對外關係現狀與發展趨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1996年9月。
    趙常慶。《中亞五國概論)。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9年。
    鄭羽、李建民主編。《獨聯體十年--現狀、問題、前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年。
    簡明大英百科全書。《臺北市:台灣中華出版,民國80年》薛君度與邢廣程主編。
    二、期刊:
    中亞信息,2003年,第4期。
    中亞信息,2003年,第6期。
    中亞信息,《哈、俄協商延長科努爾航太發射場的租期事宜》, 2003年第9期。
    中央日報,2002.6.2,版5。
    王英強,《中國參加多國反恐軍演》,國家安全通訊,2003年第10期。
    王永益,《中亞地區對我國經濟發展和西部開發的重要意義》,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2003年第2期。
    王嘎,《極端主義對中亞政治穩定的威脅》,寧夏社會科學,2002年第5期。
    王傳劍。《美國在中亞:政策、手段及其影響》。東歐中亞研究:2000年第2期。
    甘可怡。《上海合作組織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昊大輝,《新世紀初的獨連體:轉機與挑戰》,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所,2003年第2期。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中共能源安全的戰略考量》。大陸工作簡報。
    沈偉烈。《關於地緣政治研究內容的思考》。現代國際關係:2001年,第7期。
    李慶四、肖顯。《美國對中亞的爭奪及其對中國安全環境的影響》。教學與研究:邢廣程,《上海合作組織的新發展》,求是,2003年第14期。
    季志業,《聯合--2003及其意義》,現代國際關係,2003年第9期。
    李立凡,《中俄美大三角與中亞的地緣政治戰略》,西伯利亞研究所,2004年4月第31卷第2期。
    吳雲貴,《伊斯蘭教旨義、宗教極端主義與國際恐怖主義辨析》,國外社會科學,2002年第一期。
    高亞濱、祝政宏。《911後美國中亞政策及其影響》。新疆財經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
    高祖貴。《美國與中亞的關係分析》。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2005年第2期。
    夏義善,《發展中的上海五國機制》,國際問題研究,2001年第3期。
    夏義善,《上海五國進程又有重大進展》,瞭望新聞週刊,2000年7月17日,第29期。
    馬勇,《獨立一年以來的中亞經濟》,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所,2003年第6期。
    宿景祥。《國際石油的戰略影響》。現代國際關係:2003年,第2期。
    許濤,《上海五國機制的由來及其運作》,國際資料資訊,2001年第6期。
    許濤,《塔什干峰會的新意》,瞭望新聞週刊,2004年6月14日,第24期。
    商務部歜洲司和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聯合課題,《上海合作組織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所,2004年第1期。
    陳聯壁,《三個極端主義與中以安全》,東歐中亞研究所,2002年第5 期。
    張如倫。《美國圖謀中亞之戰略涵意》。國防雜誌:2002年,18卷1期。
    曾佑暉。《強權競逐下的中共對中亞政策1991~2003》。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張鐵鋼,《從「上海五國」到「上海合作組織」》,瞭望新聞週刊,2001年6月18日,第25期。
    張鐵剛,《上海合作組織總理會晤兩大看點》,瞭望新聞週刊,2003年9月29日,第39期。
    張步仁,《維護地區安全是上海五國合作的主旋律》,現代國際關係,2001年第3期。
    張輝,《淺析美軍進駐中亞的戰略意圖與對我國安全環境的影響》,政黨幹部論壇,2003年第8期。
    趙勝華。《中亞形勢變化與「上海合作組織」》,(東歐中亞研究),2002年。
    趙龍庚,《試析美國駐軍中亞後的戰略態勢及其對我國安全利益的影響》,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所,2004年第2期。
    楊增耀,《試析中亞伊斯蘭勢力復興的基礎及其前景》,西北大學學報,1995年第3期,第25卷。
    經濟日報,2002.5.21,版9。
    蔣純華。《美國的中亞石油戰略及其影響》。新疆師範大學學報:第25卷第2期。
    2001年第10期。
    趙龍庚。《試析美國駐軍中亞後的戰略態勢及其對我國安全利益的影響》。俄羅斯中亞東歐研究:2004年,第2期。
    趙常慶,《中亞國家關係現狀分析》,國際觀察,2002年第四期。
    龍舒甲。《從石油利益論「九一一事件」後的中亞地區與其周邊情勢》。問題與研究:2002年,41卷6期。
    鄧浩,《中國與中亞國家關係》,國際問題研究所,2002年第3期。
    劉清堅,《獨立一年以來的中亞經濟》,東歐中亞研究所,1993年第三期。
    餘學會,《烏茲別克斯坦伊斯蘭運動概況及對於中亞地區的影響》,新疆大學學報,2002年7月第30期。
    閻巨祿,《美國的中亞戰略及對中國安全環境的影響》,現代國際關係,1999年第12期。
    龍舒甲,《古阿姆五國論壇發展之研析》,問題與研究,第40卷第2期,民國90年3-4月。
    閻英華,《上海五國機制的回顧與展望》,當代世界,2000年第8期。
    蕭曙,《中亞地區新三角習題一兼評江澤民中亞之行》,中共研究,第34卷8朗,2000年8月。
    羅捷,《泛論伊斯蘭主義在中亞的發展及其對中國的影響》,江南社會學院學院報,第四卷第一期,2002年3月。
    郭武平博士。《「上海合作組織」看俄、中兩國在中亞的競合關係:「國際典則理論的研究觀點》,問題與研究,2005年。
    郭武平博士。《「中亞地區政經發展之研究」》,2004年。
    郭武平博士。《「美伊戰後的中亞情勢」》,2004年。
    三、報紙:
    《中蘇聯合公報》,人民日報,1989年5月19日第1版。
    王承宗,《上海合作組織成型》,中央日報,2001年6月25日,第10版。
    孫力,《上海五國ABC》,人民日報,2001年06月01日,第七版。
    四、網路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土庫曼斯坦概況http://big5.fmprc.gov.cn/gate/big5/www1.fmprc.gov.cn/chn/wjb/zzjg/dozys/gjlb/1781/default.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吉爾吉斯斯坦概況http://big5.fmprc.gov.cn/gate/big5/www1.fmprc.gov.cn/chn/wjb/zzjg/dozys/gjlb/1721/default.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哈薩克斯坦概況http://big5.fmprc.gov.cn/gate/big5/www1.fmprc.gov.cn/chn/wjb/zzjg/dozys/gjlb/1716/default.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烏茲別克斯坦概況http://big5.fmprc.gov.cn/gate/big5/www1.fmprc.gov.cn/chn/wjb/zzjg/dozys/gjlb/1791/default.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塔吉克斯坦概況http://big5.fmprc.gov.cn/gate/big5/www1.fmprc.gov.cn/chn/wjb/zzjg/dozys/gjlb/1776/default.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
    http://kz.mofcom.gov.cn/index.s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烏茲別克斯坦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
    http://uz.mofcom.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吉爾吉斯斯坦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
    http://kg.mofcom.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塔吉克斯坦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
    http://tj.mofcom.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土庫曼斯坦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
    http://tm.mofcom.gov.cn/
    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成立儀式在北京舉行,新華網,2004年1月15日,網址: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1/15/content-12277637.htm>
    新華網網頁「上海合作組織機構設置簡介」,網址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94981014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981014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609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