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014/145046 (79%)
Visitors : 52053687      Online Users : 67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535


    Title: 從制度主義觀點研析江澤民對台政策演變
    Authors: 熊冠華
    Contributors: 李英明
    熊冠華
    Keywords: 制度主義
    江澤民
    對台政策
    Date: 2004
    Issue Date: 2009-09-14 10:44:31 (UTC+8)
    Abstract: 從1987年兩岸開展民間交流及1991年兩岸進行事務性協商以來,兩岸的互動已累積了相當可觀的成績,但兩岸關係為何沒有進一步的開展?甚至還有倒退的現象發生?其關鍵點與中共當時領導人江澤民的對台政策有何關聯?
    本文探討江澤民對台政策,範圍以江澤民對台重要言論、作法為主,輔以中共對台決策過程、特徵及兩岸關係概述等,期能以歷史制度主義中「制度變遷」的概念,研析江澤民對台政策之路徑及轉折點。
    1993年6月後,江澤民成為中共對台政策的決策核心。此一時期的對台最高戰略指導原則是統一,而對台政策方針是承續鄧小平時期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以1993年及2000年發表的對台白皮書,與1995年江澤民發表的「江八點」,是這一既定方針的總體表現。而其主要策略在政治方面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在經濟方面是「以商圍政」、或「以商促政」,在軍事方面,不放棄武力犯台,在心理方面則是採取「文攻武嚇」的方式來嚇阻台灣走向獨立。
    用歷史制度主義研析可得出:1993年發表之「台灣問題與中國統一」白皮書為對台政策路徑依賴而產生。1995年「江八點」應為江澤民正式主導對台政策後欲突破當時對台政策已顯現「內捲化」之結果。1995年「台海危機」可判斷中共以「革命化」方式修正對台政策,期改變當時之兩岸關係。2000年「一個中國的原則與台灣問題」白皮書應為對台政策重新「演化」的開始。2002年「十六大政治報告」可判定為江政權對台政策「內捲化」的結果。
    本文研究發現為:一、中共對台政策具「路徑依賴」特徵。二、「台獨議題」使「對台政策」產生制度變遷。三、「武力」為對台政策路徑自我強化的手段之一。四、對台政策走向「內捲化」。五、制度形成是內生的論點具說服力。六、歷史制度研究途徑可掌握制度變遷方向而非制度變遷結果。
    研究建議為:一、兩岸問題應以政治智慧解決。二、以國家生存與發展為最優先考量。三、強化早期預警機制。
    Reference: 一、中文部分
    1. 〈中共兩次導彈演習對兩岸關係影響之研析〉,《1996中共年報》,民85。
    2. 〈中共對台工作及兩岸關係發展〉,《1994中共年報》,民83。
    3. 〈江八點策略〉,《1995中共年報》,民84。
    4. 〈李總統訪美後中共對台策略的轉變〉,《1996中共年報》,民85。
    5. 〈對江澤民提出兩岸統一『八點主張』之研析〉,《1995中共年報》,民84。
    6. 《毛澤東軍事文選內部本》,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1981。
    7. 《毛澤東選集》,第四卷,頁255。
    8. 《共黨問題研究》,第二十六卷,第九期。
    9. 《兩岸十年交流顧與前瞻》,〈跨越歷史的鴻溝〉,陸委會網站。
    10. 「中共對台工作及兩岸關係發展」,中共年報1994年版。
    100. 楊中美,《李登輝VS.江澤民》,台北:時報文化出版,民89。
    101. 楊開雲、劉子琦,〈權力菁英流動與威權體制『轉型』—從『新制度論』的觀點反省一個認識論的問題〉,《東海學報》,民87,39卷5期。
    102. 楊開煌,〈中共『對台政策』解釋與評估―決策人物取向之研究〉,《東吳政治學報》,民86,第7期。
    103. 楊開煌,〈中共新領導班子對台政策之展望〉,《國家政策論壇》,民90,第1卷第10期。
    104. 楊開煌,「《反分裂國家法》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4期,民94年4月。
    105. 楊榮華主編,〈九十年代兩岸關係〉,湖北:武漢出版社,1997。
    106. 楊潔勉等著,《世界格局中的台灣問題變化和挑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07. 裘兆琳,〈1995-1996年台海危機:華府,北京與台北之決策失誤檢討〉,《中美關係專題研究》,1995-1997。
    108. 裘兆琳,《中美關係專題研究1995-1997》,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研所,民88。
    109. 鄒讜,《二十世紀中國政治:從宏觀歷史與微觀行動的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學,1994。
    11. Robert Lawrence Kuhn 著,談崢、于海江等譯,《他改變了中國》,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
    110. 趙成儀,〈中共十六大會議情形及對兩岸關係之影響〉,《共黨問題研究》,民91,第28卷第12期。
    111. 趙春山,〈中共『十四大』後的中共外交政策:戰略目標與策略運用〉,《中共對台政策與兩岸關係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政大東亞研究所合辦,民82。
    112. 劉雅靈、王信賢,〈缺乏發展的增長:中國大陸股票市場的制度內捲化〉,《中國大陸研究》,民91,第45卷第4期,頁45。
    113. 歐崇亞,〈新制度主義與公共組織分析〉,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6。
    114. 歐淑惠,〈中共戰略的分析:主要因素與演變趨勢〉,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2。
    115. 蕭子音,〈英國地方民主之研究-一個歷史制度途徑的探討〉,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2。
    116. 蕭懷湘,《兩岸關係大事紀──民國八十九年》,台北:法務部調查局共黨問題研究中心,民90。
    117. 諾斯(Douglass C. North)著,劉瑞華譯,《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Institutions, Institutions Change and Economuc Performance),台北:時報文化,民83。
    118. 戴維賈里、朱莉婭賈里著,周業謙、周光淦譯,《社會學辭典》(sociology),台北:貓頭鷹出版社,民83年。
    119. 薄一波著,《若干重大決築與事件的回顧》,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
    12. 丁樹範,〈民國七十六年以來大陸政策之回顧與評估〉,載高英茂主持:《大陸政策宣導與社會反應評估研突報告》,台北:廿一世紀基金會,1992。
    120. 謝俊義,〈新制度經濟學對當代行政改革之啟示〉,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7。
    121. 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
    122. 龔小夏譯,《共產黨社會的新傳統主義:中國工業中的工作環境和權力結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
    二、英文部分
    1. Kubek, The Red China Papers (N.Y.: Arlington House, 1975).
    2. Winckler, ”Explaining Leninist Transition,” in Edwin A. Winckler, ed., Transition from Communism in China: Institutional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Boulder: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1999).
    3. Andrew J. Nathan. Modern China, 1840-1972 : an introduction to sources and research aids,(Ann Arbor, Mich.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1973).
    4. Bettelheim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n China : changes in management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 (New York : Monthly Review Press ,1974).
    5. Carlo Lee Homrin &Sui Sheng Zhao〝Decision Making in Deng’s China: Perspectives from Insiders〞,N.Y.: M.E. Sharpe, Inc.,1995.
    6. Carlo Lee Homrin &Sui Sheng Zhao〝Decision Making in Deng’s China: Perspectives from Insiders〞,N.Y.: M.E. Sharpe, Inc.,1995.
    13. 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
    7. Clifford Geertz, Agricultural Involution: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3).
    8. Colin Hay and Daniel Wincott, “Structure, Agency and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 Political Studies, Vol. 46(1998).
    9. Colin Hay and Daniel Wincott, “Structure, Agency and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 Political Studies, Vol. 46(1998), pp. 951-957;
    10. DiMaggio Paul J. and. Powell Walter W. ed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11. Dimaggio. P. J. and W. W. Powell.,1991,“Introduction”in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 Walter W. Powell and Paul J. Dimaggio ed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12. Douglass C. North,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3. E. M. Immergut, “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 Politics and Society, Vol. 26, No. 1(1998).
    14. Elinor Ostrom. ,Governing the commons: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5. Goodin, Robert .,1996,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Desig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oeble, Thomas A .,1995,〝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Sociology.〞Comparative Politics, January.
    16. Harry Eckstein, “A Perspective on Comparative Politic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 in H. Eckstein and D. Apter, Comparative Politic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3).
    14. 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統一戰線研究所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統一戰線》,北京:華文出版社,1989。
    17. Harry Harding,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Post-Mao China,“ in A. Doak Barnett and Ralph N. Clough, eds., Moderning China: Post-Mao Reform and Development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86).
    18. Harry Harding, China and northeast Asia the political : The political dimension,(New York:Lanham, MD :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88).
    19. J. Jupille and J. A. Caporaso, “Institutionalism and the European Union: Beyo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Comparative Politics, ”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2(1999).
    20. James March and Johan Olsen,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78(1984).
    21. Juan J. Linz, “Totalitarian and Authoritarian Regimes,” in Fred I. Greenstein and Nelson W. Polsby, eds.,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3(Reading, Mass. : Addison-Wesley, 1975).
    22. Ken Jowitt, “Inclusion and Mobilization in European Leninist Regimes, “ World Politics, Vol. 28, No. 1(Oct. 1975).
    23. Ken Jowitt, “Soviet Neotraditionalism: the Political Corruption of a Leninist Regime,” Soviet Studies, Vol. 35, No. 3(July 1983).
    24. Kenneth A. Shepsle, “Institutional Equilibrium and Equilibrium Institutions, “ in Herbert F. Weisberg, ed., Political Science: the Science of Politics (New York: Agathon Press, 1986).
    25. Lowell Dittmer and Lu Xiaobo,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Danwei: Macro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Micropolitical Change, China Studies, No. 3(Spring 1997).
    26. March, J. G. and J. P.Olsen,1984,“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77.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北京),1995年第6號。
    27. Mccubbins, M.,R. Noll and B. Weingast.,“Structure and Process Politics and Policy:Administrative Arrangements and The Political Control of Agencies”,Virginia Law Review,Vol.75.
    28. Minxin Pei, “’Creeping Democratization’ in China, “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 6, No. 4 (Oct. 1995).
    29. Minxin Pei, From Reform to Revolution: The Demise of Communism in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30. Nina P. Halpern, “Studies of Chinese Politics,” in David Shambaugh, ed., American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China (Armonk, NY: M. E. Sharpe, 1993).
    31. Paul J. DiMaggio and Walter W. Powell, “The Iron Cage Revisited: 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 in Powell and DiMaggio, ed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32. Peter A. Hall and Rosemary C. R. Taylor, “The Political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a Response to Hay and Wincott, “Political Studies, Vol. 46(1998).
    33. Peter A. Hall,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44;5 (Dec 1996).
    34. Peter A.Hall. and Rosemary C R. Taylor,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vol. 44, no. 5(1996).
    35. Peter B. Evans, Dietrich Rueschemeyer, and Theda Skocpol, 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36. Peters, B. Guy, 1999: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London: Pinter.
    16. 文心,〈中共三代領導人的對台政策〉,《中國大陸》,民84,第28卷第12期。
    37. Philip Selznick, The Organizational Weapon (New York: McGraw-Hill, 1952).Richard Lowenthal, “Development vs. Utopia in Communist Policy,” in Chalmers Johnson, ed., Change in Communist Systems (Stanford, Cal.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38. Sidney Verba, “Some Dilemmas in Comparative Research, “ World Politics, Vol. 20(Oct. 1967).
    39. Steinmo, Thelen and Longstreth, eds., Structuring Politics; Kathleen Thelen,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s Science, Vol. 2(1999).
    40. Sue E. S. Crawford and Elinor Ostrom, “A Grammar of Institutions, ”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89, No. 3 (September 1995).
    41. Sue E. S. Crawford, and Elinor Ostrom, ”A Grammar of Institution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89, no. 2( 1995).
    42.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Annual Selected Manpower Statistics, Cited in 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 (1974).
    43. Warren Christopher, In the Stream of History: Shaping Foreign Policy for a New Er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44. Xiaobo Lu, Cadres and Corruption: the Organizational Involu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45. Zuker Lynne G.,1983,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ism in Cultural Persistence,in Powell and Dimaggio.
    三、報紙部分
    17. 王功安、陳奇文、曾憲林主編,《國共兩黨關係概論》,武漢:武漢出版社,1996。
    1. 〈李登輝答覆全文〉,《中央日報》,民88.7.19日,版1。
    2. 〈中共外交部:外界誤解了〉,《中央日報》,民88.10.20,版10。
    3. 〈中共發表對台政策白皮書摘要〉,《中國時報》,民89.2.20,版14。
    4. 〈中共發表對台皮書先聲奪人〉,《中國時報》,民89.2.22,版2。
    5. 〈<白皮書衝擊中美台三邊關係〉,《聯合早報》,民89.3.4,版4。
    6. 〈十六大與中國特色的接班制度〉,《中國時報》,民91.8.26,版15。
    7. 〈台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聯合報》,1993.9.7,版9。
    8. 〈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在台灣海峽進行陸海空聯合演習〉,《人民日報》,1996.3.16。
    9. 〈七年兩次白皮書 中共鑽禁牛角尖〉,《中央社》,民89.22.2,版2。
    四、電子文獻部分
    18. 王信賢,〈當代西方中國研究之制度典範分析〉,《中國大陸研究》,民89,第43卷第8期。
    1 《作物栽培制度》
    http://seed.agron.ntu.edu.tw/cropprod/CropSys/cropping.htm.
    2 《歷史制度主義的優越性》
    http://www.Confucius2000.com/poetry/zzxdzdzylpzhjyy.htm(2003/8/26)
    3 新浪新聞,《一邊一國/華盛頓郵報指陳水扁發言與兩國論相呼應》,
    http://dailynews.sina.com.tw/newsCenter/focusReport/11215/10584776-1.html
    4 楊開煌,〈當前中共的對台政策〉,《國際與戰略研究所》,和平論壇網頁,民90年7月。
    http://www.dsis.org.tw/peaceforum/symposium/2001-07/CSR0107004.htm
    5 董立文,〈十六大後的兩岸關係〉,《和平論壇》,戰略研究所,民91年11月。
    http://www.dsis.org.tw/peaceforum/symposium/2002-11/MP0211003.htm
    19. 王業立、黃豪聖,〈選舉制度與政黨轉型:一個新制度論的分析架構〉,林繼文主編,《政治制度》,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民89。
    6 劉曉波,《從中國看「一邊一國」和「公投」》,
    http://home.pchome.com.tw/good/snews1965/polit/politl2/polit-0424.htm
    20. 王遠嘉,吉爾茨,〈農業內捲化理論與強迫種植制度關係之新研究:以爪哇地區為例〉,《亞太研究論壇》,民93,第24期。
    21. 王銘義,《兩岸和談──台灣與中國的對話》,台北:財訊出版社,民86,頁自序。
    22. 王躍生,《新制度主義》,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民86。
    23. 亓樂義,﹤錢其琛:只要同意一中大陸可以耐心等待﹥,《中國時報》,民90.9.11,版1。
    24. 田國興,〈我國政風機構組織設計之研究-新制度主義之分析〉,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2。
    25. 申明民,〈組織內捲化與中國的腐敗〉,《二十一世紀(香港)》,2002,第71期。
    26. 朱雲鵬總策劃,台灣研究基金會編撰,《一九九七台灣政經白皮書》,台北:月旦出版社,民86。
    27. 朱維瑜主編,《2003世界年鑑》,台北:中央通訊社,民91。
    28.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政策參考資料》,1983。
    29.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政策參考資料》,1999。
    30. 行政院新聞局,《李總統登輝先生赴美訪問的意義及中外輿情分析報告》,台北:民84。
    31. 行政院新聞局編,《和平之旅》,台北:新聞局,民82。
    32. 吳世昌,《海峽兩岸的衝突與合作》,台北:中正大學政研所,民90。
    33. 吳玉山,〈回顧中國大陸產權改革〉,《香港社會科學學報》,民88,14期。
    34. 吳玉山,〈制度、非正式制度與結構對政治穩定的影響〉,《中國政治學會九十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民90。
    35. 吳安家,《台海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前瞻》,台北:永業出版社,民85。
    36. 吳定,《公共政策辭典》,台北:五南出版社,民92。
    37. 吳怡銘,〈補助金制度下的台灣派系政治穩定與變遷:新制度理論分析觀點〉,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民88。
    38. 吳悅,〈我國大陸經貿政策變遷之研究-新制度論觀點之分析〉,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2。
    39. 宋國誠,〈一九九三年中共對台政策與兩岸關係的評估〉,《中國大陸研究》,民83,37卷2期。
    40. 宋國誠,〈國家障礙─中國大陸國有企業改革的分析視角〉,《中國大陸研究》,民88,42卷3期。
    41. 宋國誠,〈新制度主義與國有企業改革─一個分析框架的運用〉,《中國大陸研究》,民89,43卷2期。
    42. 李宗勳,〈新制度論與公共行政-兼論公、私部門權力分享〉,《警政學報》,第26期,民84。
    43. 李念祖、石之瑜,《規範兩岸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公司,民81。
    44. 李建榮,《連戰風雲》,台北:時報出版社,民88。
    45. 李英明,《新制度主義與社會資本》,台北:揚智文化,民94。
    46. 李健,《台海兩岸戰事回顧》,北京:華文出版社,1996,頁338-347。
    47. 李惠斌、楊雪冬編《社會資本與社會發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48. 李銘義,〈兩岸政治互動過程之歷途徑分析(1995-2002)〉,《共黨問題研究》,民91,第28卷4期。
    49. 杜贊奇,〈現代化的陷阱—1900-1942年中國國家政權的擴張對華北鄉村社會的影響〉,《戰略與管理(北京)》,1994。
    50. 辛迪,〈中共第四代領導人的接班現狀〉,《廣角鏡(香港)》,2000。
    51. 周代尉,〈由新制度論探討日本預算政策之變遷:1971∼2000年〉,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0。
    52. 林佳龍,〈比較兩岸的政體轉型—台灣民主化對中國的啟示〉,載於林佳龍、邱澤奇主編,《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台北:月旦出版社,民88。
    53. 林國明,〈到國家主義之路:路徑依賴與全民健保組織體制的形成〉,《台灣社會學刊》,民92,第5期。
    54. 林毓芝,〈《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統獨偏向與立論觀點之比較-以中共1993年與2000年兩次對台白皮書為例〉,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3。
    55. 林毅夫,《再論制度、技術與中國農業發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56. 邵宗海,〈兩岸談判中『一個中國原則』之探討〉,《台灣主權論述論文集,下冊》,台北:國史館,民90。
    57. 邵宗海,〈兩岸談判中『一個中國原則』之探討〉,《台灣主權論述論文集,下冊》,台北:國史館,民90。
    58. 邵宗海,《兩岸關係》,台北:五南圖書,民95。
    59. 邵宗海,《兩岸關係─兩岸共識與兩岸歧見》,台北:五南,1998。
    60. 姜新立,<中共以戰逼降無助於和解>,《聯合報》,民89.2.22,版2。
    61. 胡為真,《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之演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90。
    62. 胡書東,《林毅夫看中國經濟》,台北:帝國全傳播,民91。林毅夫,《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台北:聯經,民89。
    63. 胡婉玲,〈從新制度主義論歐洲議會職權之變遷〉,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民90。
    64. 胡聲平,《胡錦濤與江澤民領導下中共對台政策的初步比較─以決策理論分析》,2005年台灣政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民94。
    65. 宮力,《毛澤東與美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
    66. 徐東海,﹤北京公佈泰晤士報專訪江澤民答問中文版﹥,《聯合報》,民88.10.20,版3。
    67. 徐斯勤,〈新制度主義與當代中國政治研究:理論與應用之間對話的初步觀察〉,《政治學報》,民91。
    68. 徐斯儉,〈中國大陸九○年代之政治改革與制度變遷〉,《中國大陸研究》,民90,44卷2期。
    69. 馬英九,《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前瞻》,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81。
    70. 馬英九,《兩岸關係與台灣前途》,台北:中華戰略學會,民87。
    71. 崔效輝,〈從農民與國家間的關係理解中國農村的內捲化〉,《二十一世紀(香港)》,2002,第71期。
    72. 張小軍,〈理解中國鄉村內捲化的機制〉,《二十一世紀(香港)》,1998,第45期。
    73. 張五岳,〈中共對台政策的解構〉,《國家政策(動態分析)雙週刊》,民85,第153期。
    74. 張五岳,《善意宣示讓中共文攻武嚇難升高》,聯合報(台北),民國88年8月6日,版15。
    75. 張所鵬,《一九九七決戰聯合國》,台北:商周文化事業公司,民83。
    76. 張執中,〈組織內捲與調適:對中共民主集中制之評析〉,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民92。
    77. 張諱雯,〈「一個兩制」與「香港模式」之探討〉,《共黨問題研究》,民84,21卷第4期。
    78. 張競,〈籌建兩岸熱線之研究〉」,《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防大學,民89.11.30。
    79. 張讚合,《兩岸關係變遷史》,台北:周知文化,民85。
    80. 盛洪主編,《中國的過渡經濟學》,上海:三聯書局,1994。
    81. 莊文忠,〈制度之研究-『新制度論』觀點的比較與『後現代制度論』的發展〉,《理論與政策》,民92,第16卷第4期。
    82. 許力宗等16位作者,黃昭元主編,《兩國論與台灣國家定位》,台北: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89。
    83. 郭立民,《中共對台政策資料選輯》,台北:永業,1992。
    84. 郭承天,〈政治學報特輯―邁入二十一世紀的政治學〉,《中國政治學會》,第31卷,民89。
    85. 郭承天,《新制度論與政治經濟學》,台北:政治學報特輯,中國政治學會,民89。
    86. 陳正茂、林寶琮合編,《中國近史(含台灣開發史)》,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有限公司,民91。
    87. 陳有為,《中共與美國外交內幕:一位中國外交官的歷史見證》,台北:正中,民89。
    88. 陳家剛,《全球化時代的新制度主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89. 陳敦源,〈人為何投票?-理性選擇觀點的緣起與發展〉,《民意研究季刊》,民89,第212期。
    90. 陳敦源,〈新制度論的範圍與方法:一個理性選擇觀點的方法論檢視〉,《行政暨政策學報》,民90,第3期。
    91. 陳慶,《中共對台政策之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公司,民79。
    92. 陸委會大陸資訊及研究中心「報刊縮影資料查詢系統」1981年10月1日,人民日報(大陸版)一版,《中共對台政策資料選輯》。
    93. 陶文釗、張有弛、梁碧瑩等編,《美國與近現代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94. 傅岳邦、〈1980年代以來兩岸關係的制度分析〉,《東亞季刊》,民90,第32卷第1期。
    95. 童振源,〈中共『十六大』後對台政策分析〉,《中國大陸研究》,民92,第46卷第2期。
    96. 辜振甫,《辜汪會談與辜汪會晤》,台北: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民90。
    97. 黃宗智,《中國研究的規範認識危機》,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
    98. 黃宗智,《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
    99. 塞維斯(E. R. Service)著,黃寶瑋、溫世偉等譯,《文化進化論》,北京:華夏出版社,1991。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93981005
    9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81005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37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