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145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873/144892 (79%)
造訪人次 : 51928903      線上人數 : 66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456


    題名: 重重帷幕後的總書記:鄧小平與「文革」前的中共政治,1956-1966
    Party General Secretary behind the curtains:Deng Xiaoping and the Chinese Politics befor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1956-1966
    作者: 鍾延麟
    Chung, Yen lin
    貢獻者: 陳永發
    Yun-fa Chen

    鍾延麟
    Chung, Yen lin
    關鍵詞: 鄧小平
    中央總書記
    整風「反右派」
    反教條主義
    大躍進
    黨對黨外交
    毛澤東
    中央書記處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2009-09-14 10:35:48 (UTC+8)
    摘要: 有關鄧小平在「文革」前十年中共中央總書記任內的政治角色與作為,在中國大陸向來是採取「揚長避短」的作法,亦即著重於鄧小平在此期間作為正確、行止務實的一面,而對於其所涉及的錯誤以及表現激進之處,則是模糊處理、加以隱諱。在西方學界,雖可對之據實以陳,然也僅止於簡單概述,而無細密的刻劃與深入的剖析。本論文在實證的基礎上,對於鄧小平此一時期的相關政治經歷,作一較平衡與深度的分析。在毛澤東的支持下,鄧小平出任之中央總書記一職,在中共黨組織與運作中扮演位高權重的樞紐角色。鄧小平藉此要職,在中共若干極富爭議、影響甚巨的政治運動與政策:將數十萬人錯誤地打為反黨份子且殘酷以待的「反右派」鬥爭;引發軍方人事整肅並遲滯軍隊建設發展的軍隊「反教條主義」;導致數以千萬計的農民缺糧致死、陳屍溝壑的「大躍進」運動;造成中國周邊關係長時緊繃、區域情勢緊張惡化的中蘇對立與革命輸出。皆全程參與、擔負要角、戮力奉行。對於相關運動與政策所鑄成的過失,鄧小平自負有不可規避的責任。此一研究成果,也進一步地對「文革」前中共政治的研究,以及鄧小平在毛後時期之政治作為的認識有所裨益。
    參考文獻: 一、檔案
    廣東省檔案館,全宗號212,目錄號4,案卷號1。
    廣東省檔案館,全宗號214,目錄號1,案卷號395。
    廣東省檔案館,全宗號216,目錄號1,案卷號122。
    廣東省檔案館,全宗號216,目錄號1,案卷號157。
    廣東省檔案館,全宗號219,目錄號1,案卷號27。
    廣東省檔案館,全宗號219,目錄號2,案卷號144。
    廣東省檔案館,全宗號219,目錄號2,案卷號204。
    廣東省檔案館,全宗號221,目錄號4,案卷號8。
    廣東省檔案館,全宗號227,目錄號4,案卷號1。
    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 Stanford, California, 92034-21.06
    李銳,李銳談毛澤東,香港:時代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李輝,「與張光年談周揚」,學術中國網:<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4029>
    李輝,「與李之璉談周揚」,學術中國網:<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4031>
    李輝,「與溫濟澤談周揚」,學術中國網:<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4277>
    汪東興,汪東興回憶—毛澤東與林彪反革命集團的鬥爭,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9年。
    周林,「貴州『四清運動』的幾個問題」,政協貴陽市委員會網站:
    <http://www.gyszx.gov.cn/wenshi/showDetail.asp?id=1795>
    金冶主編,回憶譚震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姚錦,姚依林百夕談,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8年。
    胡喬木,胡喬木回憶毛澤東,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Hoover Institution Archives, Stanford, California, 2006C14-9.13
    《胡喬木傳》編寫組編,胡喬木談中共黨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胡績偉,胡績偉自述,香港:卓越文化出版社,2006年。
    師哲口述,師秋朗筆錄,我的一生—師哲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徐景賢,十年一夢—前上海市委書記徐景賢文革回憶錄,香港:時代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徐慶全,「粟裕冤案平反的曲折歷程——訪粟裕夫人楚青」,炎黃春秋,2004年第2期,頁1-7。
    耿飆,耿飆回憶錄(1949-1992),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
    馬利列(R. Malile)著,王洪起譯,我眼中的中國政要,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1999年。
    張震,張震回憶錄,下冊,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3年。
    梁靈光,梁靈光回憶錄,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6年。
    陳人康策劃、口述,金汕、陳義風著,一生緊隨毛澤東—回憶我的父親開國上將陳士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Virtual Archive”
    陳丕顯,陳丕顯回憶錄—在「一月風暴」的中心,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5年。
    陳平、伊恩沃德(Ian Ward)、諾瑪米拉佛洛爾(Norma Miraflor)合著,方山、黃國芬等譯,我方的歷史(My Side of History),新加坡:Media Masters Pte Ltd,2004年。
    陳伯達,陳伯達遺稿—獄中自述及其他,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陳曉農編纂,陳伯達最後口述回憶,香港:陽光環球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5
    年。
    曾自,「向毛澤東進言『包產到戶』—記我的父親田家英」,中國黨政幹部論壇,2004年第3期,頁61-62。
    童小鵬,風雨四十年,第二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曾志,一個革命的倖存者:曾志回憶實錄,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
    黃文歡,越中友好與黎筍的背叛,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黃克誠,黃克誠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二、其他原始文獻
    黃崢執筆,王光美訪談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
    楊尚昆,追憶領袖戰友同志,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
    楊尚昆等著,我所知道的胡喬木,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7年。
    楊得志,楊得志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
    趙家梁、張曉霽,半截墓碑下的往事—高崗在北京,香港:大風出版社,2008
    年。
    廖漢生,廖漢生回憶錄,續集,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3年。
    滿妹,思念依然無盡—回憶父親胡耀邦,香港:卓越文化出版社,2006年。
    劉振德,我為少奇當秘書,增訂本,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
    劉華清,劉華清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5年。
    人民出版社資料室編,中國赫魯曉夫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言論集,北京:1967
    鄧力群,我為少奇同志說些話,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8年。
    黎之,「回憶與思考—整風、鳴放、反右」,新文學史料,1995年第1期,頁92-107。
    蕭克,蕭克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7年。
    蕭勁光,蕭勁光回憶錄,續集,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
    錢其琛,外交十記,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修訂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薄一波,領袖、元帥、戰友,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
    薛暮橋,薛暮橋回憶錄,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鞠開,「二十六年蒙冤去 三十六年慰忠魂——回憶逆境中的粟裕」,縱橫,2003年第8期,頁11-13。
    鞠開,在跟隨粟裕的日子裏,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年。
    年。
    聶力,山高水長—回憶父親聶榮臻,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年。
    羅東進,我的父親羅榮桓,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羅點點,點點記憶—紅色家族檔案,香港:天地圖書出版社,1999年。
    龔育之,龔育之回憶:「閻王殿」舊事,南昌:江西出版集團、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六、中文專著
    丁抒,陽謀:反右派運動始末,修訂本,香港:開放雜誌社,2006年。
    山東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山東省志(大事紀),中冊,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百年小平,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傳,下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劉少奇傳,下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中國科學院革命歷史研究所、近代革命史研究所編印,鄧小平反革命修正主義言論匯編,1967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陳雲傳,下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逄先知、金冲及主編,毛澤東傳(1949-1976),上、下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鄧小平傳略,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鄧小平研究述評,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研究組編,鄧小平畫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胡繩主編,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年。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科研部編,鄧小平再造中華輝煌,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7年。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鄧小平的歷史足跡,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4年。
    中共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大躍進」運動(湖北卷),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4年。
    少華、游胡,林彪的這一生,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中國科學院革命歷史研究所、近代革命研究所編印,劉少奇反革命修正主義言論匯編,北京:1967年4月。
    文輝抗、葉健君主編,新中國第一代:省(市、區)委書記、省(市、區)長卷,上冊,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王昊、王紀一,開國上將葉飛,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
    王泰平,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1970-1978),第三卷,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年。
    王爾敏,史學方法,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尼古拉斯.塔林(Nicholas Tarling)主編,賀聖達等譯,劍橋東南亞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第二冊,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全國鄧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討會組織委員會編,鄧小平百週年紀念—全國鄧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討會論文集,下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
    朱正,兩家爭鳴:反右派鬥爭,台北:允晨文化,2001年。
    余世誠,鄧小平與毛澤東,北京:中共中央黨史出版社,1995年。
    呂書正,解讀鄧小平,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
    宋連生,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始末,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中國科學院運動辦公室印,不肯改悔的走資派鄧小平言論摘錄,1976年3月。
    李丹慧主編,國際冷戰史研究,第一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李丹慧編,中國與印度支那戰爭,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李丹慧編,北京與莫斯科:從聯盟走向對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年。
    李向東、王增如,丁陳反黨集團冤案始末,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李健,鄧小平三進三出中南海,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1993年。
    李穎、程美東主編,與鄧小平一起親歷歷史,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李羅力編,偉大生命的歷程—鄧小平全記錄,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增訂版,台北:三民書局,1989年。
    沈志華,思考與選擇—從知識分子會議到反右派運動(1956-1957),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
    北京大學文化革命委員會資料組編印,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鄧小平反動言論,1967年。
    阮銘,中共人物論,紐澤西:八方文化企業公司,1993年。
    房維中、金冲及主編,李富春傳,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
    林蘊暉,烏托邦運動—從大躍進到大饑荒(1958-1961),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年。
    武市紅、高屹主編,鄧小平與共和國重大歷史事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
    邵維正主編,鄧小平百年百事,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
    施昌旺,王稼祥傳,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編,中國人民解放軍六十年大事記,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88年。
    徐則浩,王稼祥傳,第2版,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年。
    高文謙,晚年周恩來,香港:明鏡出版社,2003年。
    首都紅代會中國人民大學三紅揪鄧兵團,鄧小平反革命修正主義言論文章匯編,第1集,1967年。
    高華,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
    高華,在歷史的風陵渡口,香港:時代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張素華,變局—七千人大會始末,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6年。
    張素華主編,毛澤東與中共黨史重大事件,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
    張湛彬、劉杰輝、張國華編,大躍進和三年困難時期的中國,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01年。
    張黎群、張定、嚴如平、唐非、李公天主編,唐非撰,胡耀邦傳,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2005年。
    郭明主編,中越關係演變四十年,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郭德宏、林小波,四清運動實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陳向明,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陳徒手,人有病天之否:1949後中國文壇紀實,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首都紅代會中國人民大學三紅揪鄧兵團,鄧小平反革命修正主義言論文章匯編,第2集,1967年。
    陳野萍、韓勁草,安子文傳略,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陳鴻瑜,東南亞各國的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渤海堂文化公司,1992年。
    《彭真傳》編寫組、田酉如,彭真傳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舒雲,林彪事件完整調查,上冊,香港:明鏡出版社,2006年。
    單少傑,毛澤東執政春秋,香港:明鏡出版社,2001年。
    賀金瑞、孫晶,走近鄧小平,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
    黃瑤、李志經、楊國慶,羅帥最後十五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楊天石主編,《百年潮》雜誌社編,鄧小平寫真,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
    楊奎松,走向破裂—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999年。
    當代口述史叢書編委會,當代四川要事實錄,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
    新華通訊社編,內部參考,1956-1957年。
    《當代中國人物傳記》叢書編輯部編輯,彭德懷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3年。
    《當代中國人物傳記》叢書編輯部編輯,羅榮桓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5年。
    當代廣東研究會編,嶺南紀事,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
    董保存,譚震林外傳,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
    熊華源、廖心文,開國總理周恩來,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年。
    趙慶東、劉文耀、吳啟權主編,鄧小平與四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閻潤魚,共和國歷史上的鄧小平,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劉金田,水乳交融—人民中的鄧小平,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年。
    劉金田、張愛茹,鄧小平與中共黨史重大事件,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
    年。
    三、年譜、日記
    劉金田、張愛茹,鄧小平,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3年。
    劉源,劉少奇與新中國,香港:大風出版社,2005年。
    劉漢、黃瑤等著,羅榮桓元帥,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7年。
    潘敬國主編,共和國外交風雲中的鄧小平,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
    年。
    滕敘兖,風雨彭門:彭德懷家風、家事,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年。
    鄭義,鄧小平傳,香港:明報出版社,1997年。
    《鄧小平思想研究》叢書編審委員會,鄧小平思想研究,第二卷,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3年。
    《鄧子恢傳》編輯委員會編,鄧子恢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蕭冬連,共和國年輪‧1961,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
    蕭冬連等著,求索中國—『文革』前十年史,北京:紅旗出版社,1999年。
    閻潤魚,共和國歷史上的鄧小平,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戴煌,胡耀邦與平反冤假錯案,修訂版,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4年。
    鍾文、鹿海嘯編著,百年小平,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
    鍾文編,鄧小平外交風采實錄,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鍾灝編著,鄧小平的理論與實踐縱覽(1938-1965年),北京: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年。
    韓文甫,鄧小平傳(革命篇),香港:東西文化事業公司,1994年。
    韓素音,周恩來與他的世紀(1898-1998),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
    叢進,曲折發展的歲月,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譚放、趙無眠選輯,文革大字報精選,香港:明鏡出版社,1996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劉少奇年譜,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蘇台仁主編,鄧小平生平全紀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
    顧長永,東南亞政府與政治,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
    七、中文論文
    王家瑞,「鄧小平與政黨外交—紀念鄧小平誕辰100週年」,當代世界,2004年第8期,頁4-7。
    王惠寧、謝世誠,「鄧小平與中蘇論戰」,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總第6期),頁18-22。
    王穎,「1958年中南海懷仁堂批判劉伯承時有人鼓掌」,文史博覽,2005年第11期,頁4-9。
    王謙,「鄧小平七會赫魯曉夫」,文史春秋,2005年第2期,頁4-8。
    北海閑人,「追訴毛澤東謊言構陷罪—反右鬥爭五十周年思辨」,爭鳴,2007年第4期(總第354期),2007年4月,頁31-36。
    白曉芬、劉愛華,「論中國黨際關係的發展與趨勢」,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6期,2004年11月,頁79-83。
    朱楹,「粟裕大將蒙冤始末」,文史精華,2000年第12期(總第127期),頁4-10。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陳雲年譜(1905-1995),中、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
    江鯤池,「曾希聖軼事」,江淮文史,1994年第4期(總第10期),頁72-79。
    江鯤池,「鄧小平與安徽經濟體制改革」,江淮文史,2004年第5期,頁4-12。
    庄金興、夏明星,「被譽為『諸葛先生』的參謀上將李達」,黨史博采,2005年第1期,頁37-42。
    李林,「中共中央書記處組織沿革與功能變遷」,中共黨史研究,2007年第3期,頁13-21。
    何立波,「『稱職的好參謀長』李達上將」,文史天地,2005年第2期,頁22-27。
    余科杰,「鄧小平政黨外交思想的理論體系」,外交學院學報,總第80期,2005年2月,頁75-79。
    杜光,「中央高級黨校反右派內幕」,炎黃春秋,2005年第9期,頁1-8。
    邢和明,「鄧小平與五次莫斯科會談」,黨史縱橫,2004年第2期,頁15-19。
    周少華,「五0年代劉伯承為何主動提出與鄧小平分手」。中華網:
    <http://big5.china.com/gate/big5/news.china.com/zh_cn/history/all/11025807/ 20051129/12898105_1.html>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吳殿堯主編,朱德年譜,新編本,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
    孟東,「軍委訓練總監部的建立與撤銷」,黨史博覽,2002年第10期,頁49-52。
    林蘊暉,「高崗事件與中共高層在鞏固新民主主義秩序上的分歧」,二十一世紀,2003年8月號(總第78期),頁62-68。
    林蘊暉,「1958年中央軍委擴大會議紀實」,黨史博覽,2005年第3期,頁4-9。
    林蘊暉,「朱可夫事件與彭德懷廬山罷官」,百年潮,2004年第2期,頁30-34。
    武市紅,「鄧小平對中國農村現代化的探索與思考」,黨的文獻,2006年第6期,頁61-66。
    金鳳,「劉伯承檢討前後的掌聲」,炎黃春秋,2005年第7期,頁28-31。
    南畝,「劉鄧的好參謀長李達」,黨史博采,2000年第11期,頁18-20。
    范曉春、孫寶元,「第三次包產到戶與四清運動」,黨史研究資料,2002年第8期(總第301期),頁15-24。
    原不二夫,「馬來亞共產黨與中國」,南洋資料譯叢,2001年第4期(總第144期),頁26-39。
    孫輝、王傳寶,「鄧小平黨際關係思想及其現實意義」,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總第20期,2002年3月,頁6-9。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鄧小平思想年譜(1975-1997),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徐明,「吳芝圃與河南大躍進運動」,二十一世紀,1998年8月號(總第48
    期),頁37-47。
    高正禮,「鄧小平與中蘇論戰」,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4期,2003年7月,頁452-456。
    高連升,「淺析1958年解放軍反『教條主義』的鬥爭」,軍事歷史,1994年第1期,頁7-10。
    高華,「當代中國史史料的若干問題」。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網站:
    <http://www.usc.cuhk.edu.hk/wk_wzdetail.asp?id=2197>
    高華,「在貴州『四清運動』的背後」,二十一世紀,2006年2月號,頁75-89。
    張國星,「關於右派的人數和性質」,黨史博覽,2005年第6期,頁50-51。
    梁丞,「粟裕大將的蒙冤與平反」,百年潮,1999年第8期,頁4-10。
    畢健忠,「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沿革」,黨史研究資料(北京),1984年第4期,頁14-19。
    1998年。
    陳宇,「彭德懷的軍事秘書談彭德懷」,軍事歷史,1998年第5期,頁2-9。
    陳政德,「從中宣部2007年宣傳口徑看中共當前走向」,動向,2007年3月號(總第259期),2007年3月,頁37-38。
    楊奎松,「淺談中共歷史檔案的利用與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27期,1999年3月,頁137-155。
    萬遠英,「始終站在中蘇論戰第一線的鄧小平」,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2004年6月,頁58-59。
    路海江,「毛澤東與第一次鄭州會議」,中共黨史資料,總第82期,2002年5月,頁136。
    趙生暉,「1965年中央組織部關於黨的建設的三個報告的形成過程」,中共黨史資料,1994年總第52期,頁12-21。
    齊德學,「彭德懷與1958年反教條主義鬥爭」,軍事歷史,1998年第5期,頁45-46。
    齊錫玉,「為鄧小平同志作翻譯的點滴回憶」,當代世界,2004年第2期,頁32-35。
    劉以順,「60年代初安徽農村責任田始末」,黨史研究資料,1994年第8期(總第205期),1994年8月,頁2-12。
    劉以順,「毛澤東在安徽推廣責任田的前前後後」,中共黨史資料,總第54期,1995年7月,頁102-122。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下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
    劉以順,「鄧子恢在安徽推行『責任田』前後」,黨史縱覽,1999年第6期,頁13-16。
    蕭勇、宗躍,「鄧子恢與人民公社化運動」,黨史博采,1999年第1期,頁11-14。
    劉金田、張愛茹,「1958年的鄧小平」,黨史博覽,2003年第8期,頁8-9。
    劉建萍,「1961年京郊農村社會調查實踐的重大意義」,北京黨史,2006年第1期,頁4-7。
    劉彥培,「『李世農反黨集團事件』的真相及其歷史經驗」,江淮文史,2006年第1期,頁168-176。
    劉愛華,「鄧小平理論指導下的政黨外交新局面」,內蒙古社會科學,第22卷第4期,2001年7月,頁10-13。
    鄭蕊,「黨的三代領導集體對黨際關係理論的探討與實踐」,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第22卷第2期,2003年3月,頁11-14。
    鄧偉志,「評柯慶施」,江淮文史,2004年第1期,頁4-22。
    曉農、疆文,「彭德懷、劉伯承的誤會與糾葛」,黨史文苑,2005年第1期,頁26-32。
    戴秉國,「發揮政黨外交優勢服務全黨全國大局—紀念中聯部成立50週年」,求是雜誌,總第94期,2001年,頁24-27。
    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辦公室編,粟裕年譜,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6年。
    謝增壽,「鄧小平對黨際關係理論的歷史貢獻」,甘肅理論學刊,總第163期,2004年5月,頁85-89。
    謝蔭明、郭曉燕,「鄧小平1961年北京順義調查」,黨的文獻,2004年第5期,頁65-71。
    鍾延麟,「鄧小平在中蘇關係中之角色與作為(1956~1976)—兼論對『鄧小平研究』之意義」,中國大陸研究,第48卷第4期,2005年12月,頁85-110。
    鍾延麟,「『次位繼承人』的安排與部署—毛澤東與鄧小平、林彪關係發展之研究」,發表於「第三屆冷戰時期海峽兩岸歷史發展」研究生工作坊(南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6年4月29日),頁1-23。
    鍾延麟,「三面紅旗執旗手:鄧小平在大躍進運動中之角色與作為」,當代中國研究(普林斯頓),第13卷第2期(總第93期),2006年6月,頁94-105。
    鍾延麟,「鄧小平在文革前中共與東南亞共黨之關係:角色和活動」,中國大陸研究,第49卷第3期,2006年9月,頁143-169。
    鍾延麟,「1958年鄧小平在解放軍『反教條主義』運動中之角色與活動」,中國大陸研究,第49卷第4期,2006年12月,頁77-103。
    鍾延麟,「鄧小平與七千人大會:評張素華著《變局—七千人大會始末》」,二十一世紀,2007年6月號(總第101期),頁141-146。
    鍾延麟,「鄧小平在1957年中共整風、反右派運動中之角色」,中國大陸研究,第50卷第4期,2007年12月,頁87-116。
    鍾延麟,「鄧小平與1959年廬山會議」,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15卷第2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檔案館編,偉人的足跡—鄧小平外交活動大事紀,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
    期,2007年12月,頁121-154。
    鍾延麟,「文革前周恩來與鄧小平關係之研究(1956-1966)」,第三屆周恩來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天津南開大學和周恩來鄧穎超研究中心,2008年4月20-21日。
    鍾延麟,「大躍進運動中的軍方活動」,二十一世紀,2008年4月號(總第106期),頁57-68。
    鍾聯文,「鄧小平政黨外交思想與對外工作的歷史性開拓」,黨建研究,2004年第11期,頁58-60。
    羅平漢,「毛澤東與廬山會議前人民公社的整頓」,百年潮,2004年第2期,頁10-15。
    關良桂、夏明星,「譚冠三中將在西藏」,黨史文苑,2006年第10期,頁22-27。
    「60-70年代的西哈努克、波爾布特與中國」,沈志華、李丹慧個人網站:<http://www.shenzhihua.net/ynzz/000032_2.htm>
    「引言:關於黎筍談越中關係的報告」,冷戰中國網:<http://www.coldwarchina.com/kfda/ynda/000585_2.html>
    「叩訪富強胡同六號」,博訊新聞網:<http://www.peacehall.com/news/gb/china/2005/01/200501301027.shtml>
    「鐵骨忠魂,寧折不彎蔡鐵根」,<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IPDA1cq6FfEJ:www.hybsl.cn/index.php/147/action_viewspace_itemid_186.html+%E8%94%A1%E9%90%B5%E6%A0%B9&hl=zh-TW&ct=clnk&cd=3&gl=tw>
    王焰主編,彭德懷年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八、英文專書
    Ahn, Byung-joon. Chinese Politics and the Culture Revolution.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6.
    Armstrong, J. D. Revolutionary Diplomacy.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77.
    Bachman, David. Bureaucracy, Economy, and Leadership in China: the Institutional Origins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Becker, Jasper. Hungry Ghosts: Mao’s Secret Famine.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996.
    Baum, Richard. Prelude to Revolution: Mao, the Party, and the Peasant Question, 1962-1966.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5.
    Chandler, David P. Brother Number One: A Political Biography of Pol Pot.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9.
    Chen, King C. China`s war with Vietnam, 1979: Issues, Decisions, and Implications. Stanford: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Stanford University, 1987.
    Domenach, Jean-Luc. The Origins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The Case of One Chinese Province.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5.
    Duiker, William J. China and Vietnam: The Roots of Conflict. Berkeley: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6.
    周均倫主編,聶榮臻年譜,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Franz, Uli. Deng Xiaoping. Boston: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8.
    Goldstein, Avery. From Bandwagon to Balance-of-Power Politics: Structural Constraints and Politics in China, 1949-1978.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Goodman, David S. G. Deng Xiaoping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 Political Biography. London: Routledge, 1994.
    Kallgren, Joyce K., Noordin Sopiee, and Soedjati Djiwandono eds. ASEAN and China: An Evolving Relationship. Berkeley: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8.
    Khrushchev, Nikita Sergeevich. Khrushchev Remembers: The Last Testament. New York: Little Brown, 1974.
    Kiernan, Ben. How Pol Pot came to power: A History of Communism in Kampuchea, 1930-1975. London: Verso, 1985.
    Kuhn, Philip A. Origins of the Modern Chinese Stat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Huang, Jing. Factionalism in Chinese Communist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MacFarquhar, Roderick ed. The Hundred Flowers and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s. New York: Praeger Inc., 1960.
    ___________________. 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 1956-1957.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4.
    徐則浩編著,王稼祥年譜(1906-1974),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
    ___________________. 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Great Leap Forward 1958-1960.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3.
    ___________________. 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Coming of the Cataclysm 1961-1966.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7.
    ___________________, Michael Schoenhals. Mao’s Last Revolution. Cambridg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Mozingo, David P. Chinese Policy toward Indonesia, 1949-1967.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6.
    Potter, Pitman B. From Leninist Discipline to Socialist Legalism: Peng Zhen on Law and Political Authority in the PRC.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Ruan, Ming. Deng Xiaoping: Chronicle of an Empire.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4.
    Shambaugh, David. The Making of a Premie: Zhao Ziyang`s Provincial Career.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84.
    Swanstrom, Niklas. Foreign Devils, Dictatorship, or Institutional Control: China`s Foreign Policy towards Southeast Asia. Uppsala, Sweden: Uppsala University, Dept. of Peace and Conflict Research, 2001.
    Taylor, Jay.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Peking`s Relations with Revolutionary Movements. New York: Praeger, 1976.
    Teiwes, Frederick C. Provincial Party Personnel in Mainland China 1956-1966. New York: The East Asian Institute of Columbia University, 1967.
    郭小蕙整理,「郭小川日記(1957中)」,新文學史料,1999年第3期,頁144-174。
    ________________. Leadership, Legitimacy, and Conflict in China: From a Charisma Mao to the Politics of Succession. Armonk: M. E. Sharpe, 1984.
    ________________. Politics and Purges in China: Rectification and the Decline of Party Norms, 1950-1965. 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e, 1993.
    ________________, Warren Sun eds. The Politics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vization in China: Mao, Deng Zihui, and the “High Tide” of 1955. New York: M. E. Sharpe, 1993.
    ________________, Warren Sun. The Tragedy of Lin Biao.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6.
    ________________, Warren Sun. China’s Road to Disaster: Mao, Central Politicians, and Provincial Leaders in the Unfolding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1955-1959. New York: M. E. Sharpe, 1999.
    ________________, Warren Sun. The End of the Maoist Era: Chinese Politics during the Twilight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1972-1976. Armonk: M. E. Sharpe, 2007.
    Wang, Eugene H.C. Chinese Communists and Thailand. Stanford: Hoover Institution, 1966.
    Yang, Benjamin. Deng: A Political Biography. Armonk, N.Y.: M.E.Sharpe, 1998.
    Yang, Dali L. Calamity and Reform in China: State, Rural Society,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since the Great Leap Forward.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九、英文論文
    郭小蕙整理,「郭小川日記(1957下)」,新文學史料,1999年第4期,頁39-79。
    Dittmer, Lowell. “Patterns of Elite Strife and Succession in Chinese Politics.”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23 (September 1990), pp. 405-430.
    _____________. “Chinese Informal Politics.” The China Journal, No. 34 (July 1995), pp. 1-34.
    Dreyer, June Teufel. “Deng Xiaoping: The Soldier.”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35(Sep., 1993), pp. 536-550.
    Lieberthal, Kenneth. “The Great Leap Forward and the Spilt in the Yan’an Leadership 1958-65.” In Roderick MacFarquhar ed. The Politics of China (1949-1989): The Eras of Mao and Deng, 2ed e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uty Press, 1997, pp.87-147.
    Masaya, Shiraishi. “Vietnamese Communists’ Perception of China: From Historical Perspectives.”收錄於許文堂主編,越南、中國與台灣關係的轉變。台北: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劃,2001年,頁230-245。
    Naughton, Barry. “Deng Xiaoping: The Economist.”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35(Sep., 1993), pp. 491-514.
    Pye, Lucian W. “An Introductory Profile: Deng Xiaoping and China’s Political Culture.”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35(Sep., 1993), pp. 412-443.
    Shambaugh, David. “Deng Xiaoping: The Politician.”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35(Sep., 1993), pp. 457-490.
    Teiwes, Frederick C. “Mao and His Lieutenants.”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 19/20 (Jan.-Jul., 1988), pp. 1-80.
    ________________. “The Paradoxical Post-Mao Transition: From Obeying the Leader to ‘Normal Politics’.” The China Journal, No.34(July 1995), pp. 55-94.
    黃瑤主編,羅榮桓年譜,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________________. “Interviews on Party History.” In Timothy Cheek and Tony Saich eds. New Perspectives on State Socialism in China.New York: M.E. Sharpe, 1997, pp.339-353.
    ________________. “The Chinese State during the Maoist Era.” In David Shambaugh ed. The Modern Chinese Stat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105-160.
    ________________, Warren Sun. “The Politics of an‘Un-Maoist’Interlude: The Case of Opposing Rash Advance, 1956-1957.” In Timothy Cheek and Tony Saich eds. New Perspectives on State Socialism in China. New York: M.E. Sharpe, Inc., 1997, pp.151-190.
    Whyte, Martin King. “Deng Xiaoping: The Social Reformer.”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35(Sep., 1993), pp. 515-535.
    Yahuda, Michael. “Deng Xiaoping: The Statesman.”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35(Sep., 1993), pp. 551-572.
    十、報刊
    人民日報,1957-1958年。
    紅旗,1959-1960。
    新華半月刊,1958年。
    聯合報,2007年。
    楊尚昆,楊尚昆日記,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
    鄭文翰著,王焰、王業志、王承光補注,秘書日記裏的彭老總,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
    鄭仲兵、盛平,胡耀邦年譜資料長編,香港:時代國際,2005年。
    四、文集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四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六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七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九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三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黨史教研室編,中共黨史教學參考資料: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上),第22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85年。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宋永毅等編,中國文化大革命文庫,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2002年。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特殊館藏,反右文件。
    馬永順、朱雨滋、齊翔安編,齊燕銘紀念文集,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6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1975-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印,毛澤東思想萬歲,1974年。
    五、回憶資料
    于光遠,我憶鄧小平,香港:時代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回憶鄧小平,上、中、下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二編研部編,話說劉少奇—知情者訪談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三編研部,話說鄧小平,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
    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研究組編,永遠的小平:卓琳等人訪談錄,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解放軍檔案館編,回憶軍事家鄧小平,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
    中共保定市委黨史研究室,「親切的關懷,永恆的記憶-1958年鄧小平視察保
    定」,黨史博采 (河北),2004年第11期(總第200期),頁42-43。
    毛毛,我的父親:鄧小平,台北:地球出版社,1993年。
    毛毛,我的父親:鄧小平文革歲月,台北:雙大旅遊出版社,2000年。
    毛毛,我的父親:鄧小平,圖文版,中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大象出版社,2004年。
    水靜,特殊的交往—省委第一書記夫人的回憶,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2
    年。
    牛漢、鄧九平主編,原上草:記憶中的反右派運動,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8年。
    牛漢、鄧九平主編,荊棘路:記憶中的反右派運動,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8年。
    王力,現場歷史:文化大革命紀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3年。
    王力,王力反思錄,香港:北星出版社,2001年。
    王凡、東平,紅牆醫生:我親歷的中南海往事,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
    王炳南,中美會談九年回顧,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5年。
    史向生,「回憶毛主席在河南的日子裡」,河南文史資料,2003年第4期(總第88期),頁17-78。
    伍修權,回憶與懷念,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
    朱仲麗,王稼祥夫人朱仲麗自傳三部曲,第3卷,北京: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1994年。
    江渭清,七十年征程—江渭清回憶錄,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
    余秋里,余秋里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6年。
    吳冷西,憶毛主席:我親身經歷的若干重大歷史事件片斷,北京:新華出版社,1995年。
    吳冷西,十年論戰—1956-1966中蘇關係回憶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年。
    吳欣峰,「1958年軍委擴大會議真相」,炎黃春秋,2004年第1期,頁6-11。
    吳法憲,吳法憲回憶錄,下冊,香港:北星出版社,2006年。
    宋任窮,宋任窮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4年。
    宋雲彬,紅塵冷眼,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李光耀,李光耀回憶錄,下集,台北:世界書局,1998年。
    李志綏,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
    李海文、王燕玲編著,世紀對話—憶新中國法制奠基人彭真,北京:群眾出版社,2002年。
    李雪峰,「關於黨的八大召開前後的歷史片段回憶」,中共黨史研究,1996年第4 期(總第297期),頁8-12。
    李雪峰,李雪峰回憶錄(上)—太行十年,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8年。
    李越然,中蘇外交親歷記—首席俄語翻譯的歷史見證,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1年。
    李維漢,回憶與研究,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6年。
    李銳,廬山會議實錄,北京:春秋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
    李銳,大躍進親歷記,海口:南方出版社,1999年。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3260501
    9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260501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318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