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673443      Online Users : 60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443


    Title: 軟性權力之概念與應用:以台灣的外交實踐為例
    The Im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oft Power: a case study on Taiwan foreign affairs
    Authors: 傅筱琳
    Fu, Hsiao-Lin
    Contributors: 林碧炤
    Lin, Bih-Jaw
    傅筱琳
    Fu, Hsiao-Lin
    Keywords: 軟性權力
    公共外交
    soft power
    public diplomacy
    Date: 2005
    Issue Date: 2009-09-14 10:12:06 (UTC+8)
    Abstract: 一九九○年,美國學者奈伊(Joseph S. Nye)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期刊中發表〈軟性權力〉(Soft Power)乙文,指出權力可分為硬性(hard)與軟性兩類。前者屬強制性質,包括軍事攻擊、武力威嚇與經濟制裁;後者則主要以吸引力作為內涵。國家可以藉由本身的價值、文化或特定的外交政策,在國際間設定議程(agenda),讓其他國家認同,舉止符合軟性權力施行國的利益。

    本文主張可沿用奈伊軟性權力之概念,尋求國際合作空間:首先界定台灣的軟性權力得分為以下三方面:知識經濟、民主與人權價值、以及「主要以非政府間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作為主體的」社會交流;並列舉以軟性權力開創銜接國際平台的實證。

    奈伊在相關著作中指出,應假「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方式來宣揚軟性權力,學者亦有將「軟性權力」與「公共外交」視作「商品」與「行銷策略」之說。本文拆解「公共」(publicity)的意涵,說明台灣的公共外交可從三個層面進行:針對外國群眾(to public)、新參與者(by public)與公開管道的與時俱進(by public)。

    繼而闡述我外交部相關的外交活動,包括「人權外交」、「全民外交」、發展「NGOs外交」與國際援助。人權外交即我內政價值的向外展現,因此許多涉外問題將同時接受國際檢視。全民外交則主要涵蓋三項措施:「台灣獎學金」、「外交替代役」與「無任所大使」。

    研究結果,本文嘗試釐清「經濟是否屬於軟性權力範疇」的爭議,認為奈伊係將「經濟」緊縮定義為「制裁與酬庸」兩者;筆者另外舉出以「人類安全」(human security)為目的之「經濟援助」與「經濟研發、合作」得納入軟性權力。在其他非傳統外交方面,筆者揭示文化外交(cultural diplomacy )的「文化產業」角色,在亞洲國家有逐漸增強的跡象,值得我國借鏡。
    Reference: 壹、英文部分
    一、專書
    Center of Public Diplomacy.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New Diplomacy. Ann Arbor, Mich.: UMI, A Bell & Howell Co, 1993.
    Chen, Tain-Jy and Joseph S. Lee (ed.). The New Knowledge Economy of Taiwan. Cheltenhan, U. K.; Northampton, Mass: Elgar, 2004.
    Cline, Ray S. World Power Assessment: A Calculus of Strategic Drift. Washington: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Georgetown University, 1975.
    Cooper, Andrew F. (ed.) Niche Diplomacy. Hampshire: Macmillan Press, 1997.
    Dizard, Wilson Digital Diplomacy: U.S. Foreign Poli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Westport, CT: Praeger, 2001.
    Dutta, Soumitra and Augusto Lopez-Claros(ed.). The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 2004-2005.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Fishman, Ted C. China Inc.: How the Rise of the Next Superpower Challenges America and the World. New Yorker: Scriber, 2005.
    Goldstein, Joshua S. Long Cycles: Prosperity and War in the Modern Ag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Hansen, Allen C. USIA: Public Diplomacy in the Computer Age.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1984, 5.
    李環。〈淺析美國國家軟力量〉。《國際關係學報》,第一期。二○○二年,頁23-28。
    呂正華。〈以TOWS情境分析方法解讀台灣產業科技研發競爭優勢與發展策略〉。《經濟情勢暨評論》,第十卷第一期。二○○四年六月,頁105-106。
    呂慶龍。〈從實務經驗談我國非政府組織參與國際議題〉。《研考雙月刊》,第廿七卷第六期。二○○三年十二月,頁62-72。
    邱秋瑩。〈知識經濟之意義、內涵與發展策略〉。《自由中國之工業》,第九十一卷第六期。二○○一年六月,頁1-42。
    辛翠玲。〈從中國人權問題看國際人權團體的影響力-論非政府組織及其連結作用〉。《政治科學論叢》,第十九期。二○○三年十二月,頁181-202。
    吳東野。〈歐洲聯盟對臺海兩岸政策走向之研究〉。《遠景季刊》,第二卷第三期。二○○一年七月,頁1-49。
    ______。〈北約全球化戰略走向對台海情勢發展之意義及影響〉。《遠景季刊》,第一卷第四期。二○○年十月,頁25-58。
    吳崇旗。〈國際體育外交實務初探-以「第二十一屆北京世界大學運動會」為例〉。《大專體育》,第五十八期。二○○二年二月,頁53-59。
    林文程。〈中共對信心建立措施的立場及作法〉。《戰略與國際研究》,二○○一年一月,頁83-129。
    ______。〈我國對過渡性協議的看法與對策〉。《國策專刊》,第十一卷。一九九九年七月十五日,頁8-10。
    Huntington, Samuel P.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91.
    林正義、林文程。〈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策略〉。《新世紀智庫論壇》,第十八期,二○○二年六月卅日,頁7-19。
    林正義。〈台灣安全與美國:行政部門V.S.國會〉。《國防政策評論》,第一卷第一期。二○○○年秋季,頁48-67。
    ______。〈台海兩岸信心建立措施〉。《國策專刊》。第十一卷。一九九九年七月十五日,頁18-20。
    林吉郎。〈非政府組織(NGOs)外交:台灣經驗的戰略思考〉。《全球政治評論》,第四期。二○○三年十月,頁1-24。
    林宗憲。〈中等國家之國際參與:加拿大外交政策及其對台灣之啟示〉。《全球政治評論》,第四期。二○○三年十月,頁117-133。
    林峰正、林俊言。〈台灣現有人權團體之回顧與展望-以台灣人權促進會為例〉。《國家政策季刊》,第一卷第二期。二○○二年十二月,頁143-158。
    林國棟。〈我國體育外交之研究〉。《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第九輯。一九八七年十二月,頁35-69。
    林德昌。〈中華民國的對外經濟援助政策:變革、困境與挑戰〉。《中國事務》,第三期。二○○一年一月,頁66-80。
    ______。〈海峽兩岸在非洲地區的經援政策〉,《中國大陸研究》,第四十二卷第三期。一九九九年三月,頁63-83。
    林德福、劉昭吟。〈越界產銷網絡中農業區域的新挑戰-以台灣花卉產業發展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十一期。二○○四年二月,頁35-53。
    Keohane, Robert O. and Joseph S.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New York: Longman, 2001.
    官有垣。〈國際援助與台灣的社會發展:民間非政府組織角色扮演之歷史分析〉。《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六卷第二期。二○○二年十二月,頁131-173。
    周慶傑。〈中國外交與對外體育交往〉。《外交學院學報》,第三期。二○○三年,頁52-57。
    柯志昇。〈我國資訊國力現況與開展〉。《研考雙月刊》,第廿八卷第一期。二○○四年二月,頁40-53。
    洪鳳儀。〈細水長流的文化外交〉。《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廿六卷第十二期。二○○三年十二月,頁64-68。
    施昭顯。〈知識經濟時代非政府組織發展策略的探討〉。《政治學學報》,創刊號。二○○三年八月,頁27-38。
    施偉倫、許倫彰。〈台灣開拓國際關係的另一條道路-推動知識外交之策略〉。《新世紀智庫論壇》,第卅期。二○○五年六月卅日,頁90-96。
    施愛國。〈「民主和平論」剖析〉。《現代國際關係》,第九期。二○○二年,頁1-6。
    高長。〈科技產業全球分工與IT產業兩岸分工策略〉。《遠景季刊》,第三卷第二期。二○○二年四月,頁225-256。
    徐小紅。〈西方國家新聞媒體同外交決策的關係〉。《外交學院學報》,第四期。二○○三年,頁52-57。
    紐則勳。〈「參與聯合國」之國際宣傳策略研究〉。《全球政治評論》,第四期。二○○三年十月,頁47-97。
    Modelski, George. Exploring Long Cycle. London: Frances Pinter, 1987.
    唐小松、王義桅。〈試析美國公共外交及其局限〉。《現代國際關係》,第五期。二○○三年,頁14,27-30。
    ______________。〈國外對公共外交的探索〉。《國際問題研究》,第一期。二○○五年,頁60-63。
    耿曙、林琮盛。〈從「安全」與「利益」的兩難中解套:再思兩岸關係中的市場力量〉。《遠景基金會季刊》,第六卷第四期。二○○五年十月,頁239-281。
    高飛。〈公共外交的界定、形成條件及其作用〉。《外交評論》,總第八十二期。二○○五年六月,頁105-112。
    郝培芝。〈對中武器解禁案:雙頭馬車下的歐盟中國政策〉,《歐亞研究通訊》,第八卷第一期。二○○五年一月,頁13-15。
    夏立平。〈美國國會與中美安全關係-以台灣問題為例的分析〉。《現代國際關係》,第三期。二○○二年,頁42-47。
    許博彰譯。Philip M. Taylor原著。〈宣傳與資訊作戰〉,《國防政策評論》,第二卷第一期。二○○一年秋季,頁80-107。
    傅新。〈綜合安全與國家形象〉。《現代國際關係》,第六期。二○○四年,頁12-17。
    陳牧民。〈經濟與安全:全球化時代的新安全論〉。《全球政治評論》,第十二期。二○○五年十月,頁19-46。
    陳奕平。〈美國國會議員與台灣當局間的互動及其影響-以美國國會「台灣小組」為例的分析〉。《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二期。二○○五年,頁7-13。
    Neuchterlein, Donald E. National Interests and Presidential Leadership.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78.
    陳麗瑛。〈台灣參與國際非政府組織的策略-「全球思考,在地行動」〉。《經濟前瞻月刊》,二○○二年七月五日,頁48-53。
    ______。〈政府鼓勵非政府組織加入UN ECOSOC的輔導策略與制度〉。《研考雙月刊》,第廿七卷第六期。二○○三年十二月,頁73-84。
    陳隆志。〈台灣參與國際間非政府組織策略〉。《新世紀智庫論壇》,第十八期。二○○二年六月卅日,頁46-53
    陳勁甫、李樹幹。〈中華民國嚇阻戰略之評析〉。《問題與研究》,第四十三卷第五期。二○○四年九-十月,頁1-29。
    陳俊宏。〈人權保障與全球治理:聯合國與非政府組織的角色〉。《思與言》,第卅八卷第四期,二○○○年,頁1-40。
    陳滋松。〈民主與非政府組織的民間外交〉。《新世紀智庫論壇》,第三期。一九九八年八月,頁56-60。
    彭慧鸞。〈電信自由化建制與數位落差的政治經濟分析〉。《問題與研究》,第四十卷第四期。二○○一年七、八月,頁25-40。
    ______。〈資訊時代國際關係理論與實務之研究〉。《問題與研究》,第卅九卷第五期。二○○○年五月,頁1-15。
    齊明明。〈試析台灣當局的「民主外交」〉。《甘肅社會科學》,第四期。二○○五年,頁30-33。
    楊永明。〈台灣民主化與台灣安全保障〉。《臺灣民主季刊》,第一卷第三期。二○○四年九月,頁1-23。
    Nye, Joseph S. 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0.
    趙文衡。〈國際組織與知識經濟之發展:以APEC為例〉。《亞太經濟合作評論》,第七期。二○○一年九月,頁51-65。
    趙可金。〈媒體外交及其運作機制〉。《世界經濟與政治》,第四期。二○○四年,頁21-26。
    ______。〈美國公共外交的興起〉。《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三期。二○○三年,頁86-92。
    趙啟正。〈努力建設有利於我國的國際輿論環境〉。《外交學院學報》,總第七十五期。二○○四年三月,頁1-6。
    趙剛。〈全球化時代的「軟權力」與文化安全策略〉。《國際論壇》,第六卷第二期。二○○四年,頁1-4。
    張小明。〈約瑟夫•奈的「軟權力」思想分析〉。《美國研究》,第十九卷第一期。二○○五年,頁20-36。
    張玨。〈民間團體參與國際非政府組織與國際接軌之策略〉。《研考雙月刊》,第廿七卷第六期。二○○三年十二月,頁85-99。
    張釗嘉。〈城市外交之理論與實務-以台北市為例〉。《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十三卷第一期。二○○五年六月,頁55-93。
    張哲銘、李鐵生。〈「信心建立措施」概念的回顧與展望〉。《戰略與國際研究》,二○○一年一月,頁1-20。
    張衛。〈非政府組織並非台灣「外交」的新空間〉。《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六期。二○○三年,頁22-26。
    ________. 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葉怡珮。〈商業育成新紀元-一帖中小企業經貿外交的良藥〉。《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廿六卷第十二期。二○○三年十二月,頁43-48。
    葛傳宇。〈國際對外援助新趨勢與台灣模式〉。《育達研究叢刊》,第四期。二○○三年三月,頁127-146。
    ______。〈國際合作發展法草案評析〉。《育達學院學報》,第七期。二○○四年五月,頁45-78。
    劉健飛。〈民主對21世紀國際關係的影響〉。《戰略與管理》,第三期。二○○二年,頁70-77。
    劉德斌。〈軟權力:美國霸權的挑戰與啟示〉。《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三期。二○○一年五月,頁61-68。
    ______。〈「軟權力」說的由來與發展〉。《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四期。二○○四年七月,頁55-61。
    蔡昌言、黃筱晴。〈台灣人權外交政策之評估與展望〉。《全球政治評論》,第十一期。二○○五年,頁111-142。
    盧建旭。〈轉落差換機會創利基造福祉-以數位落差開創我國經貿外交之契機〉。《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廿六卷第十二期。二○○三年十二月,頁57-63。
    錢皓、張晶晶。〈媒介外交:國際關係中的新外交範式〉。《國際觀察》,第六期。二○○三年,頁45-53。
    鍾京佑。〈全球治理與公民社會:台灣非政府組織參與國際社會的觀點〉。《政治科學論叢》,第十八期。二○○三年六月,頁23-52。
    ________. 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04.
    謝易達。〈非政府組織(NGOs)與外交關聯連性之研究〉。《三民主義學報》,第廿三期。二○○一年十二月,頁105-113。
    謝森中。〈國際經濟援助及經濟發展〉。《經濟前瞻》,第十八號。一九九○年四月十日,頁17-24。
    三、碩博士論文
    王天佑。〈世盟區域發展與國民外交〉。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八二年。
    王宏文。〈台灣民主化與務實外交政策(一九八八~二○○○)〉。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二○○三年。
    古家諭。〈我國國際宣傳組織及其功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九年。
    朱啟華。〈中華民國務實外交之研究(1988~2000)〉。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二○○三年。
    吳竹君。〈資訊時代與外交〉。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二○○○年。
    林郁。〈台灣非政府組織之東南亞援外活動分析〉。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二○○四年六月。
    林琪嶽。〈中華民國對外援助的政治經濟分析:以對印尼外援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七年。
    O’Heffernan, Patrick. Mass Media and American Policy: Insider Perspectives on Global Journalism and the Foreign Policy Process. NJ: Ablex, 1991.
    范正祥。〈中華民國現階段國際宣傳策略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一年。
    倪世傑。〈資本主義全球化下國家與資本外移的關係-台灣經貿外交戰略的批判〉。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二○○二年。
    黃炎霖。〈塑造中華民國國際新形象之研究-國際宣傳途徑之探討〉。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年。
    莊淑芬。〈非政府組織從事國際援助角色之研究:以醫療人道組織為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二○○五年。
    陳姚珍。〈電腦網路在我國外交作為之應用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二○○二年。
    陳惠芳。〈台灣國際傳播機構整合之初探研究-以中央社、中央廣播電台、宏觀電視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二○○三年。
    鄒筱涵。〈國家形象衡量指標建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六年。
    楊文琦。兩岸參與國際非政府組織歷程與策略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二○○四年。
    鄧尚智。〈「光華雜誌」塑造我國國家形象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八七年。
    蔡卓芬。〈非政府組織之議題倡議-以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推動台灣加入衛生組織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二○○三年。
    Riordan, Shaun. The New Diplomacy.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Blackwell Pub.; Malden, Mass.: Distributed in the USA by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3.
    四、研討會論文
    〈「我國及其他國家對外援助體系及資源整合之比較與檢討」座談會紀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委託中華民國對外漁業合作發展協會舉辦,二○○三年八月。
    包宗和。〈務實外交的理論意涵〉。「國家政策與區域發展」學術研討會。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主辦,一九九二年。
    邱顯貴、傅素芬。〈創造知識價值的模式與應用〉。第七屆全國資訊管理研究暨實務研討會。景文技術學院主辦,二○○一年。
    張吟敏、陳冠位、張學聖。〈全球資訊網應用於網路行銷之探討〉。二○○三年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學會、區域科學學會、住宅學會、地區發展學會聯合年會暨研討會。中華大學主辦,二○○三年十二月廿日。
    羅致政。〈國際援助與公共外交〉。「援外的世界潮流」國際研討會。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主辦,二○○四年十月十六日。
    ______。〈全民外交與國際參與〉。「迎接全球化,超越2008」研討會,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與台灣心會主辦,二○○三年十月五日。
    賴怡忠。〈國際援助與台灣國際參與的機會〉。「援外的世界潮流」國際研討會。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主辦,二○○四年十月十六日。
    顧長永。〈我國發展經濟外交的評估與展望〉。「國家政策與區域發展」學術研討會。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主辦,一九九二年。
    五、網路專文
    Staar, Richard F. (ed.) Public Diplomacy: USA versus USSR. Stanford, Calif.: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Stanford University, 1986.
    〈EC研究報告:數位落差〉。台灣電子國際商務中心(Commerce Net Taiwan)。二○○二年三月。
    http://www.nii.org.tw/cnt/info/Report/20020305_1.htm
    〈台灣優質形象 新聞局精準行銷〉。《新台灣新聞週刊》。第四六五期,二○○五年二月十七日。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period=465&bulletinid=21458
    〈外交部要設置原住民大使〉。《新新聞周報》,第六九九期。二○○○年七月廿七日至八月二日。
    http://www.new7.com.tw/weekly/old/699/699-072.html
    〈國際形象廣告 繞著議題跑〉。《銘報即時新聞》。二○○五年十一月八日。http://mol.mcu.edu.tw/show.php?nid=59536
    〈專題報導-綜合專題:韓國國家形象與品牌發展政策〉。台灣精品網站。二○○五年九月六日。
    http://taiwaninnovalue.com/chinese/ReportList.asp?id=1448
    〈數位內容學院市場事件分析-從日本動畫進軍坎城影展談其發展現況〉。經濟部工業局委託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辦理。二○○四年十月十五日。http://www.dci.org.tw/edm/931029/pdf/931029.pdf
    王義桅。〈以公共外交提升國力 大力傳遞中國聲音〉。《人民網》。二○○四年五月七日。
    Tuch, Hans. N. Communicating with the World: U.S. Public Diplomacy Oversea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0.
    http://www.people.com.cn/BIG5/junshi/1078/2486718.html
    林若雩。〈尋求經濟、外交與國家安全的平衡〉。《國策期刊》,第一七三期。一九九七年九月十六日。
    http://www.inpr.org.tw/publish/pdf/173_5.pdf
    吳展。〈核威懾〉。《美國研究》,第二卷第一期。一九八八年。http://www.mgyj.com/american_studies/1988/first/first02.htm
    胡文豐。〈全球營運專欄-企業外交 一兼二顧〉。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http://www.cnfi.org.tw/cnfi/mag0210-391-6.htm
    俞力工。〈談中國與歐洲聯盟〉。亞洲新聞網。二○○四年五月六日。http://www.cna.tv/stories/commentsarticles/view/18367/1/b5/.html
    唐小松、王義桅。〈從「進攻」到「防禦」-美國公共外交戰略的角色變遷〉。《美國研究》,第三期。二○○三年。
    http://www.mgyj.com/american_studies/2003/third/third06.htm
    梁崇民。〈歐洲議會支持兩岸參與國際社會〉。《國策期刊》,第一四六期。一九九六年九月三日。
    http://www.inpr.org.tw/publish/pdf/146_7.pdf
    二、期刊
    陳麗瑛。〈聯合國非政府組織體系之運作及我國切入管道試析〉。二○○二年四月四日,頁1-25。
    http://www.taiwanncf.org.tw/seminar/20020404/20020404-2.pdf
    馮銘漢。〈為何美國國會對中國態度日趨強硬〉。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chinaresearch-84.asp
    張桂越,〈外交部的惡水案〉,中時編輯部落格,二○○六年二月九日。http://blog.chinatimes.com/balkan/archive/2006/02/09/38457.aspx
    張靜怡、宋久光。〈從「純威懾」到「實戰威懾」-六○年代以來美國核戰略的演變〉。《美國研究》,第二卷第四期。一九八八年。http://www.mgyj.com/american_studies/1988/fourth/fourth01.htm
    惠康。〈East Meets West:當米老鼠遇上皮卡丘〉。動漫線。二○○五年六月八日。http://www.cabeat.com/pub/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08&Itemid=37
    劉步塵。〈「國家品牌形象」概論〉。中國營銷傳播網。二○○四年十二月一日。http://www.emkt.com.cn/article/187/18761.html
    劉復國。〈台灣「國家安全」意涵擴大之必要性〉。《國策期刊》,第一七三期,一九九七年九月十六日。
    http://www.inpr.org.tw/publish/pdf/173_1.pdf
    鄭安光。〈民主和平論及其對冷戰後美國外交戰略之影響〉。《美國研究》,第二期。一九九九年。
    Adelman, Carol C. Jeremiah Norris and Jean Weicher. “America’s Total Economic Engagement with the Developing World: Rethinking the Uses and Nature of Foreign Aid.” Hudson Institute, 28 June 2005: 1-7.
    http://www.mgyj.com/american_studies/1999/second/second02.htm
    顧忠華。〈台灣非營利組織的公共性與自主性〉。《台灣社會學研究》,第四期。二○○○年七月。
    http://www.ios.sinica.edu.tw/pages/publish/4rd/gujufa_all.htm
    參、日文期刊論文
    中本義彥譯。ジョセフ•ナ-イ(Joseph S. Nye)原著。〈日本のソフト•パワー-その限界と可能性〉,Gaiko Forum (June 2006): 12-15。
    Cha, Victor D. “Hawk Engagement and Preventive Defense on the Korean Peninsul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1 (Summer 2002): 40-78.
    Ferguson, Niall. “Think Again: Power.” Foreign Policy 134 (January/February 2003):18-22, 24.
    Finn, Helena K. “The Case for Cultural Diplomacy: Engaging Foreign Audiences.” Foreign Affairs 82, no. 6 (November/December 2003): 15-20.
    Gilboa, Eytan. “Global Communication and Foreign Polic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2, no.4, (December 2002): 731-748.
    Huntington, Samuel.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Foreign Affairs 72, no. 3 (Summer 1993): 22-49.
    Hoffman, David. “Beyond Public Diplomacy.” Foreign Affairs 81, no. 2 (March/April 2002): 83-95
    Keohane, Robert and Joseph S.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in the Information Age.” Foreign Affairs 77 (September/October 1998): 81-94.
    Lancaster, Carol. “Redesigning Foreign Aid.” Foreign Affairs 79, no.5 (September/October 2000): 74-101.
    Lussenhop, Matt. “Creativity and Patience: Public Diplomacy Post-Sept. 11.” Foreign Service Journal (April 2002): 29-32.
    Nye, Joseph S. “The Decline of America’s Soft power.” Foreign Affairs 83, no. 3 (May/June 2004): 13-21.
    ________. “Soft Power.” Foreign Policy, 80 (Autumn 1990): 153-171.
    Nye, Joseph S. and William A. Owens. “America’s Information Edge.” Foreign Affairs 75, no. 2 (March/April 1996): 20-36.
    Paswan, Audhesh K. Shailesh Kulkarni and Gopala Ganesh. “Loyalty towards the Country, the States and the Service Brands.” 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 10, no. 3 (February 2003): 233-251.
    Peterson, Peter G. “Public Diplomacy and the War on Terrorism.” Foreign Affairs 81, no. 5 (September/October 2002): 74-94.
    Ross, Christopher. “Public Diplomacy Comes of Age.”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25, no. 2 (Spring 2002): 75-83.
    Shyu, Joseph Z. and Yi-Chia Chiu. “Innovation policy for Taiwan’s Competitive Advantages.” R&D Management 32, no. 4 (2002): 369-374.
    Smyth, Rosaleen. “Mapping U.S. Public Diplomacy in the 21st Century.” 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55, no. 3: 421-444.
    Tubilewicz, Czeslaw. “The Scrooge Effect: Taiwan’s Economic Diplomacy Toward Central Europe, 1988-2005.” Issue and Studies 41, no.4 (December 2005): 209-249.
    Zaharna, R. S. “American Public Diplomacy in the Arab and Muslim World: A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Analysis.” Foreign Policy in Focus (November 2001): 1-4.
    Zelikow, Philip. “Foreign Policy Engineer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and Back Aga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18, no. 4 (Spring 1994): 143-171.
    三、網路專文
    “Can A Nation Be Branded?” LogoLounge.com. http://www.logolounge.com/articles/default.asp?Archive=True&ArticleID=73
    “On Advertising: Diplomacy: the Wrong Job for Ads.”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23 August 2004.
    http://www.iht.com/articles/2004/08/23/AD23_ed3_.php
    “Taiwangate: A Fall-out Free Scandal.” The Nation, 10 April, 2002. http://www.thenation.com/blogs/capitalgames?bid=3&pid=46
    “The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 2005-2006.” World Economic Forum. http://www.weforum.org/site/homepublic.nsf/Content/Global+Competitiveness+Programme%5CGlobal+Information+Technology+Report
    “What is Public Diplomacy?” USIA Alumni Association. http://www.publicdiplomacy.org/1.htm
    Crabtree, Steve. “Made in Taiwan: Positive Global Impressions.” 13 December 2005. http://poll.gallup.com/content/default.aspx?ci=20431&pg=1
    ______. “Multination Survey: China and Taiwan Separate, Sovereign Nations.” 19 January 2006.
    http://poll.gallup.com/content/default.aspx?ci=20704&pg=1
    Nye, Joseph S. “Think Again: Soft Power.” Foreign Policy, 1 March 2006. http://yaleglobal.yale.edu/display.article?id=7059
    Rumsfeld, Donald H. “The Media War on Terror.” Project Syndicate, 8 March 2006. http://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rumsfeld3
    Thompson, Drew. “Economic growth and soft power: China’s Africa strategy.” Association for Asian Research, 2 January, 2005. http://www.asianresearch.org/articles/2438.html
    貳、中文部份
    一、專書
    二十一世紀基金會編。《台灣對外經援之路》。台北:中華徵信所,一九九八年。
    世界民主聯盟中華民國總會編。《聯合國與世盟:慶祝聯合國五十週年與世盟四十週年》。台北:世界民主聯盟中華民國總會,一九九五年。
    王存國。《外交部對資訊科技在發展與管理上之探討》。台北: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一九九七年。
    王德玲、蔣雪芬譯。大前研一原著。《看不見的新大陸:知識經濟的四大策略》。台北:天下,二○○一年。
    田弘茂。《台北市政府城市外交政策成效評估之研究》。台北:北市研考會,一九九九年。
    李振昌譯。Richard Rosecrance原著。《虛擬國家》。台北:聯經,二○○○年。
    李希光、周慶安編。《軟力量與全球傳播》。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二○○五年。
    杜雯蓉譯。Michael F. Corbett原著。《委外革命》。台北:經濟新潮社,二○○六年。
    肖佳靈、唐賢興編。《大國外交》。北京:時事出版社,二○○三年。
    宋學文編。《第二軌道外交之機會與限制》台中:大同資訊圖書,二○○○年。
    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一九九九年。
    林德昌。《海峽兩岸援外政策之比較研究》。台北:成文出版社,一九九九年。
    吳青松。《現代行銷學》。台北:智勝文化,一九九八年。
    洪茂雄、陳隆志。《歐洲聯盟人權外交執行方式及其成效之探討-兼論對台灣人權外交的啟示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新世紀文教基金會,二○○一年。
    信強。《「半自主」國會與台灣問題:美國國會外交行為模式》。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二○○五年。
    俞曉秋編。《信息革命與國際關係》。北京: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時事出版社,二○○二年。
    孫以清、陸冠廷編。《政治與資訊科技》。台北:揚智文化,二○○三年。
    陳宏儒編。《FAPA與國會外交(1982~1995)》。台北:前衛出版社,二○○四年。
    陳信宏。《主要國家發展知識經濟與知識產業之政策研究》。台北:經濟部,二○○一年。
    張春柏、陸乃聖譯。Paul Kennedy 原著。《霸權興衰史》。台北:五南,一九九五年。
    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經濟學》。台北:翰蘆圖書,二○○四年。
    張福榮。《國際行銷管理》。台北:五南,二○○三年。
    廖舜右編。《APEC議題論叢 2004》。台北:中華台北APEC研究中心、台灣經濟研究院,二○○五年。
    蔡明燁譯。Gary Rawnsley原著。《推銷台灣》台北:揚智文化,二○○三年。
    蔡政文。《國際環境與我國對外關係》。台北:黎明文化,一九八八年。
    衛民。《中華民國的雙邊外交》。台北: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策研究中心,一九九一年。
    二、期刊
    毛樹仁、吳坤霖。〈台灣非政府組織外交事務的角色和功能〉。《國家政策季刊》第三卷第一期。二○○四年三月,頁178-200。
    王宏仁、張書銘。〈商品化的台越跨國婚姻市場〉。《台灣社會學》,第六期。二○○三年十二月,頁177-221。
    王滬寧。〈作為國家實力的文化:軟權力〉。《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三期。一九九三年,頁75,91-95。
    朱馬杰,〈新世紀國際關係中的軟國力競爭〉,《國際展望》,總第四一一期(二○○一年一月),頁7-11。
    朱素梅。〈信息時代的外交變革-英國工黨的外交新舉措介評〉。《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四期。二○○一年,頁3-7。
    朱雪瑛。〈「民主和平論」之分析與美國「推廣民主」策略〉。《臺灣民主季刊》,第二卷第一期。二○○五年三月,頁123-158。
    朱雲漢。〈台灣民主發展的困境與挑戰〉。《臺灣民主季刊》,第一卷第一期。二○○四年三月,頁143-162。
    宋學文。〈非政府組織(NGOs)在全球治理中之機會與限制:一個政治學的觀點〉。《中國行政評論》,第十三卷第一期。二○○三年十二月,頁127-158。
    ______。〈全球化與非政府組織(NGOs)對國際關係之影響〉。《新世紀智庫論壇》,第十一期。二○○○年九月卅日,頁43-51。
    宋鎮照。〈台海兩岸與東南亞國家之關係與策略〉。《問題與研究》,第卅五卷第五期。一九九六年五月,頁15-28。
    李酉潭、張孝評。〈民主化與台海和平之分析〉。《問題與研究》,第四十三卷第四期。二○○四年七、八月,頁1-34。
    李陳國。〈我國企業科技創新全球化的策略途徑與發展模式〉。《經濟情勢暨評論》,第十一卷第二期。二○○五年九月,頁1-32。
    李智。〈論文化外交對國家國際威望樹立的作用〉。《國際政治》,第一期。二○○五年,頁28-32。
    ____。〈試論國家傳播在國家樹立國際威望中的作用〉。《國際政治》,二○○五年四月,頁9-13。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研究所
    92253013
    94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253013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外交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25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