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040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869/144892 (79%)
造访人次 : 51893008      在线人数 : 52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0406


    题名: 我國遊戲軟體廠商新產品開發兩岸分工之研究
    作者: 陳芬芳
    Chen,Fen-Fang
    贡献者: 吳豐祥
    Wu,Feng-Shang
    陳芬芳
    Chen,Fen-Fang
    关键词: 遊戲軟體
    新產品開發
    兩岸分工
    Game Software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the Division of Labor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日期: 2004
    上传时间: 2009-09-11 17:49:35 (UTC+8)
    摘要: 在台灣數位遊戲產業規模呈現持續成長之際,隨著產業環境的變遷,卻也面臨許多的挑戰,如代理產品比例過高、遊戲研發人才不足、市場規模有限等。近年來,國內遊戲軟體業者紛紛進軍大陸,因此,本研究透過個案研究與深入訪談,探討國內四家遊戲廠商赴大陸投資動機、地點選擇、新產品開發兩岸分工模式,並比較兩岸遊戲研發人才之優劣,及大陸研發人才之任用與訓練等議題,得到發現如下:

    一、台灣遊戲廠商赴大陸投資動機
    (一)台灣遊戲廠商赴大陸投資的主要動機在於大陸遊戲市場的興起,其次為人力成本與取得的考量。
    (二)大陸投資據點的選擇以遊戲研發人才取得容易為主要考量。
    二、遊戲新產品開發策略
    (一)遊戲軟體新產品的開發朝向網路多人使用化及多平台化發展。
    (二)遊戲的開發組成專案團隊進行,遊戲企劃扮演靈魂人物角色。
    三、兩岸分工模式
    不同的公司,採用不同的分工方式:
    (一)採用兩岸水平分工者,依遊戲產品分類,各產品分別於兩岸研發;兩岸人員的交流主要來自於公司的正式會議。
    (二)採取兩岸垂直分工者,將遊戲開發中美術的部份由大陸製作。
    (三)兩岸遊戲研發人才比較:台灣的遊戲企劃優於大陸,美術設計兩岸各有專長,程式撰寫兩岸程度相差無幾。
    四、大陸子公司人員任用與訓練控制機制
    (一)大陸分公司之高階主管,偏好不當地化,主要派遣台籍幹部。
    (二)減少研發人員的流動,提供內部升遷管道。
    五、大陸投資動機與兩岸分工方式對於新產品開發之影響
    (一)大陸投資主要動機影響遊戲新產品研發類型,主要動機為市場因素者著重於線上遊戲的研發,成本因素者另著重於電視遊樂器遊戲之研發。
    (二)兩岸分工方式影響遊戲開發團隊專業成員的佈置,水平分工者,兩岸皆擁有完整的研發團隊,垂直分工者,研發團隊重心放在台灣。
    Taiwan`s digital game industry faces a lot of challenges when they try to grow up. For example, there are too many imported products, short of research & development (R&D) manpower and the limited market scale. In recent years, many domestic companies move their factories to China.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find out the industrial firms’motive,location choice, new products development in Taiwan and China,to compare the R&D manpower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to understand how they employ the staff and design the training program, etc. The study selected four major Taiwanese game software companies as research subjects for case studies in depth. Preliminary research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I.The motive of Taiwanese game software companies invested in China:
    1.The main motive to invest in China is the marketing raising. The second consideration is human resources and availabilities.
    2.The choice of location is based on obtaining R&D manpower easily.
    II.New products development strategy:
    1.The new game toward to multi-user and multi-platform on the network.
    2.Forming project team for each new products development.
    III.The division of labor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Different company has way of division:
    1.If the company adopts horizontal division way, it conducts R&D for different products separately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is implemented through the company`s formal meetings.
    2.If the company adopts vertical division way,its drawing or artistic design of game production process is completed in China.
    3.Compare the R&D manpower between Taiwan China:the game planning of Taiwan is superior to China, the artistic design each have specialty,the program writing degree is very nearly the same.
    IV.The employment and training in China subsidiary company:
    1.The China subsidiary company prefers assigned its executive to be from Taiwan instead of local people.
    2.To prevent the research staff from losing,the company provides the internal promotion system to local people.
    V.The impact of Investment motive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o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1.The main motive influences the new products development. With a motive on local market,the firm will focus on the on-line games development; with a motive on cost consideration,the firm will focus on the TV games development.
    2.The division of labor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influences the allocation of R&D manpower. If the company adopts horizontal division way, it will have complete R&D team in both Taiwan and China. If the company adopts vertical division way, it will place its R&D center in Taiwa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流程 4
    第四節 論文章節架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台商赴大陸投資動機 7
    一、國際分工理論與對外投資動機 7
    二、台商赴大陸投資考量因素 11
    第二節 兩岸分工模式與分工趨勢演進 14
    一、國際產業分工 14
    二、兩岸分工模式與趨勢演進 15
    第三節 國際企業子公司控制機制 19
    第四節 新產品開發 23
    一、新產品的定義與分類 23
    二、新產品開發程序與模式 27
    第五節 本章小節 34
    第三章 遊戲軟體產業 37
    第一節 遊戲軟體的分類 37
    一、依遊戲平台分類 37
    二、依遊戲內容分類 38
    第二節 遊戲軟體產業特性 41
    第三節 遊戲軟體之新產品開發 44
    一、遊戲軟體開發需要人力與成本 44
    二、遊戲軟體開發流程 48
    第四節 遊戲軟體產業概況 54
    一、全球遊戲軟體市場概況 54
    二、台灣遊戲軟體市場概況 56
    三、大陸遊戲軟體市場概況 57
    第五節 本章小節 58
    第四章 研究方法 59
    第一節 研究方法 59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變項說明 61
    一、研究架構 61
    二、研究變項說明 61
    第三節 研究設計與資料蒐集 63
    一、研究對象 63
    二、資料收集 64
    第四節 研究限制 65
    第五章 個案分析與彙整 67
    第一節 華義國際 67
    一、公司簡介 67
    二、大陸投資決策與過程 69
    三、新遊戲開發 71
    四、兩岸分工情形 74
    五、大陸子公司管理 77
    六、經營現況與未來展望 77
    第二節 智冠科技/中華網龍 80
    一、公司簡介 80
    二、大陸投資決策與過程 83
    三、新遊戲開發 84
    四、兩岸分工情形 86
    五、大陸子公司管理 87
    六、經營現況與未來展望 88
    第三節 昱泉國際 90
    一、公司簡介 90
    二、大陸投資決策與過程 92
    三、新遊戲開發 93
    四、兩岸分工情形 96
    五、大陸子公司管理 98
    六、經營現況與未來展望 99
    第四節 大宇資訊 100
    一、公司簡介 100
    二、大陸投資決策與過程 102
    三、新產品開發 105
    四、兩岸分工情形 107
    五、大陸子公司管理 108
    六、經營現況與未來展望 109
    第五節 個案彙整 111
    一、個案公司基本資料 111
    二、大陸投資動機 111
    二、新產品開發 112
    三、兩岸分工模式 113
    四、大陸子公司控制機制 114
    五、經營現況 115
    第六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117
    第一節 大陸投資動機 117
    第二節 新產品開發 120
    第三節 兩岸分工模式 123
    第四節 大陸子公司控制機制 128
    第五節 大陸投資動機及兩岸分工方式對於新產品開發之影響 130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33
    第一節 結論 133
    一、台灣遊戲廠商赴大陸投資動機 133
    二、遊戲新產品開發策略 133
    三、兩岸分工模式 134
    四、大陸子公司人力任用與訓練控制機制 135
    五、大陸投資動機與兩岸分工方式對於新產品開發之影響 135
    第二節 研究貢獻 136
    第三節 研究建議 137
    一、對實務界之建議 137
    二、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138
    參考文獻 141
    一、中文部分 141
    二、英文部分 143
    三、參考網站 146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入江豬太郎(1988),五大學派思想在國際貿易和對外投資理論不同-多國籍企業之新動向,第四屆多國籍企業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化大學主辦。
    2.王明妤(2000),新產品開發流程中功能性價值之選擇研究─以數位電視機與經營資訊服務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3.沈維平(1993),兩岸分工體系競爭優勢之研究─以電子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李明源(2001),環境不確定性、組織性整合與新產品開發雞校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李俊昌(2002),流程管理之研究─以軟體開發及流程作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EMBA碩士論文。
    6.李啟誠(2003),國際合資事業控制機制之研究─以組織學習觀點,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7.林羿岎(2003),台灣企業跨兩岸分工與資訊科技應用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8.林于勝(2003),我國遊戲軟體之發展流程分析,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
    9.林于勝(2003),評論大陸遊戲業者進軍台灣市場,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
    10.吳采芳(2001),修正TAM理論在線上遊戲行為因素分析之研究,國防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1.吳婉汝(2002),台灣遊戲軟體產業的分析,國立台北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12.高長(2001),製造業赴大陸投資對我國產業競爭力之影響,民國九十年大陸經濟發展研討會,台灣經濟研究院。
    13.高長(2001),兩岸電子產業分工現況與合作展望,經濟前瞻,第78期。
    14.高長(2002),台灣電子產業兩岸分工與全球佈局策略,經濟前瞻,第83期。
    15.高長(2003),從國際分工前瞻兩岸合組FTA,聯合報,3月23日。
    16.陳元倫(2000),專案團隊控制制度與新產品開發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7.陳光明、林亮宇(2001),線上遊戲分散式系統技術研討會,雷爵資訊,http://www.lager.com.tw/sdk/seminer/SDK10.zip。
    18.莊昆益(2002),灰色預測理論應用於電子遊戲產業預測之研究-以台灣市場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9.張冠華(1995),「從因素變動探討兩岸產業分工關係之發展」,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三十一卷,第六期。
    20.張嘉聲(2004),核心資源、兩岸分工模式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台灣電子業赴大陸投資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1.許文泰(2002),台灣筆記型電腦廠商兩岸產品創新分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2.黃淳毅(2003),產品特性與新產品開發流程關係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3.黃韻竹(2004),全球數位遊戲發展趨勢,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
    24.黃國洲(2003),我國電腦遊戲產業之新產品開發策略考量,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25.楊長林(2002),新產品開發:設計與定位、流程、績效評估之整合性管理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博士論文。
    26.劉仁傑(1995),日本企業在日本、台灣與大陸分工策略之探討,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27.劉孟明(2002),由韓國進入世足前四強談遊戲軟體產業的發展,軟體產業通訊,第47期,頁7-12。
    28.劉孟明(2002),台灣發展數位內容產業的契機-由遊戲產業人才需求及價值鏈談起,軟體產業通訊,第48期,頁8-13。
    29.劉孟儒(1998),台灣資訊軟體產業赴大陸營運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0.蔡華展(2002),分工策略因素、兩岸分工模式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台灣電子業佈局大陸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1.賴士葆(1990),「科技策略與新產品發展績效相關之研究」,台北,科技管理論文集,大業文教基金會。
    二、英文部分
    1.Baliga, B. R. & Jaeger, A. M. (1984),“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Control Systems and Delegation Issu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Vol. 15(2), pp.25-39.
    2.Bartlett, C.A, & Ghoshal, S. (1989), Managing Across Borders: The Transnational Soluti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3.Booz, Allen & Hamilton (1982), New Product Management for the 1980s, New York:Booz-Allen and Hamilton, Inc.
    4.Buckley, P. J. & Casson, M. (1976),The Future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Macmillan.
    5.Daniels, John D. & Radebaugh, Lee H. (1992), International Business:Environments and Operations, 6th Ed.,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 pp.143.
    6.Cooper, R.G. (1980), Project Newprod: What Makes a New Product a Winner?, Montreal: Centre Quebecois d’ Innovation Industrielle.
    7.Cooper, R. G. (1993), Winning at new products: Accelerating the process from idea to launch, 2nd Ed., Massachusetts: Addison Wesley Publishing, pp. 108.
    8.Doz, Y. L. and C. K. Prahalad (1981), “Headquarters Influence and Strategic Control in MNC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Vol. 23(1), pp. 15-29.
    9.Crawford, M. C. (1994), New Products Management, 4th Ed., Boston: Irwin Inc.
    10.Dunning, J. H. (1979), “Explaining Changing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In Defence of the Eclectic Theory”,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 Vol. 41, pp.269-295.
    11.Dunning, J. H. (1980), “Toward and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ome Empirical Tes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Vol. 11, pp.9-31.
    12.Dunning, J. H. (1981),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George Allen & Unwin.
    13.Dunning, J. H. (1993), The Globalization of Business, New York: Routledge.
    14.Gencturk, E. F. and P. S. Aulakh (1995), “The Use of Process and Output Controls in Foreign Marke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Vol. 26(4), pp. 755-786.
    15.Govindarajan, V. and J. Fisher (1988), “Strategy Control System, and Resource Sharing: Effects on Business-Unit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 33, pp. 259-285.
    16.Heckscher, E. F. & Ohlin, B. (1991), Heckscher-Ohlin Trade Theory,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7.Hymer, Stephen H. (1960),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Ph.D. dissertation,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8.Jarillo, J. C. and J. I. Martinez (1990), “Different Roles for Subsidiaries: The Case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Spain",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1, pp. 501-512.
    19.Kuczmarski, T. D. (1988), Managing New Product: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9, pp. 17.
    20.Kuczmarski, T.D. (1992), Managing New Product: The Power of Innovation, 2nd Ed.,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21.Martinez, J. I. and J. C. Jarillo (1989), “The Evolution of Research on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i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Vol. 20(3), pp. 489-514.
    22.Sampson, P. (1970) “Can Consumer Create New Products?”, Journal of the Market Research Society, Vol. 12, No. 1. pp. 40-52.
    23.Souder, W. E. (1987), Managing New Product Innovations, Lexington, MA: Lexington Books.
    24.Thomas, J. R. (1993),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 Managing and Forecasting for Strategic Success, John Wiley & Sons, Inc.
    25.Trott, P. (1998), Innovation Management &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London: Pitman Publishing.
    26.Vernon, Raymond (1966),“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Life 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53, pp. 190-207.
    27.White, R. (1976), Consumer Product Development, Penguin Book.
    28.Yin, R. 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Series, Vol. 5, 2nd Ed., Newbury Park, CA: Sage.
    三、參考網站
    1.大宇資訊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softstar.com.tw/
    2.中華網龍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chinesegamer.net/chinese/
    3.昱泉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interserv.com.tw/
    4.智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soft-world.com/
    5.遊戲新幹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gameflier.com/company/
    6.華義國際數位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waei.net/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科技管理研究所
    92359014
    9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3590141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科技管理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427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