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036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4205/145239 (79%)
造访人次 : 52618407      在线人数 : 67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0367


    题名: 台灣學名藥廠研發管理之研究
    作者: 陳致福
    贡献者: 吳豐祥
    陳致福
    关键词: 學名藥
    藥廠
    研發管理
    日期: 2005
    上传时间: 2009-09-11 17:45:02 (UTC+8)
    摘要: 所謂的學名藥即是俗稱的專利過期藥,指與專利藥物的化學組成相同,但在專利過期後推出的藥物。開發專利過期藥與利用專利過期藥開發新劑型或新適應症藥物比開發完全的新藥開發花費少,風險低,而帶來的價值卻很大。以目前台灣製藥產業規模及投資環境而言,要開發新藥的困難度相當高,而學名藥提供了相對低的進入障礙比較適合台灣藥廠開發,所以利用學名藥開發新產品是比較適合台灣藥廠現階段發展目標應該著力的重點。
    本研究主題主要在探討台灣學名藥產業之研發管理的行為,選取的研究對象為台灣具有研發學名藥能力之藥廠,以企業層次來進行分析,而其中所選取的廠商皆是在該領域表現優良的廠商,本研究選定個案公司的準則,依營業額規模區分為大中小三區塊,以期能代表產業實際狀況。
    研究發現台灣學名藥廠在產品研發專案類型上,依其是否擁有製造的領導地位,大致上會分為模仿型與改良型兩類;在產品開發的選擇中,擁有製造優勢的藥廠會開發較多疾病類別的產品,以增加營業額,而較不具有製造優勢的廠商則會鎖定特定類別的產品開發,以此達到規模經濟。至於在策略定位上呈現領導與跟隨兩種類型,具有製造優勢者會選擇跟隨的類型,以此策略侵蝕原開發廠商的市場。而具有技術研發優勢的廠商會選擇領導策略,以差異化的策略避開競爭。
    第一章 緒論 3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章節架構與研究流程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學名藥產業概況 9
    壹、 學名藥產業 9
    貳、 台灣製藥產業概況分析 10
    參、 藥品專利保護對於學名藥廠發展之影響 12
    第二節 新產品研發管理 14
    壹、 新產品開發程序 14
    貳、 研發團隊的形成 18
    參、 人力資源管理 23
    肆、 研發相關策略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1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資料蒐集 33
    壹、 研究方法 33
    第三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 37
    壹、 資料來源 37
    貳、 研究對象的選取 38
    第四節 研究限制 39
    第四章 個案研究 40
    第一節 個案一 40
    公司簡介 40
    壹、 研發團隊的形成 44
    貳、 新產品開發程序 45
    參、 研發人力資源管理 47
    肆、 研發相關策略 50
    第二節 個案二 51
    壹、 研發團隊的形成 55
    貳、 新產品開發程序 57
    參、 研發人力資源管理 59
    肆、 研發相關策略 60
    第三節 個案三 63
    壹、 研發團隊的形成 68
    貳、 新產品開發程序 69
    參、 研發人力資源管理 71
    肆、 研發相關策略 72
    第五章 個案綜合比較與研究發現 75
    第一節 研發團隊的形成 75
    第二節 新產品開發程序 78
    第三節 人力資源管理 80
    第四節 研發相關策略 81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8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7
    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文獻:
    1. 工研院IEK(2005),「2005年至2013年專利過期藥物的市場潛力評估」
    2. 中華民國製藥發展協會(2001),製藥發展協會建議書,民國90 年。
    3. 台灣經濟研究院(2002),「台灣各產業景氣趨勢-製藥業篇」
    4. 朱兆文(1996),生技/醫藥產業透析,民國92 年
    5. 江晃榮(2002),「2002年生技產業回顧與展望」
    6. 江淑芬(2003),「學名藥之機會與挑戰」,工研院生醫中心
    7. 吳豐祥(2002),「我國企業研發管理的典範之實證研究—以華碩電腦為例」,科技管理學開,第七卷第二期。
    8. 吳思華(2001),策略九說,臉譜出版
    9.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彙印(2004),製藥產業現況與趨勢研究專題
    10.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中心(2005),「2006年學名藥機會之年」
    11. 郭壽康、韋貴紅(2005),「藥品專利與發展中國家公共健康問題」,專利法研究2005,知識產權出版社。
    12. 劉水深(1981),產品規劃與策略運用
    英文參考文獻:
    1. Ansoff,H. I. &John Steward(1967),“Strategies for a Technology-Based Busines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p.71-83
    2. Brown(1979), Ecological Geography and Evolution in Geotropically Forests
    3. Booz, Allen and Hamilton(1968), Management of New Products, Chicago:Booz, Allen & Hamiton
    4. Clark K. B. and Wheelwright S. C. (1992),”Managing New Productand Process Development”, New York: Free Press
    5. Clark K.B. & Wheelwright S.C, (1992)“Organizing and Leading ‘Heavyweight’ Development Team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34, no., pp. 9-28.
    6. Farris, G.F, & Cordero R. (2002). Leading you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Nov.-Dec. 2002.
    7. Hamilton, W. F. & Singh, H.(1992), “ The Evolution of CorporateCapabilities in Emerging Technologies, “ Interfaces, Vol. 22(4), pp13-23.9. Iansiti, M. and Clark, K. B. (1994) ,.”Integration and Dynamic
    8. Giffin, A. & Page, A. L. (1993) “An interim report on measuringproduct development success and failure”, Journal of ProductInnovation Management, 10(4), pp. 291-308.
    9. Garud, R. & Kumarasawamy, A. (1995), “ Technological and organizationaldesigns for realizing econo-mies of substitution, “ Strategic ManagementJournal, 16: 93-109.
    10. Kochanski & Ledford(2001),”The Innovation Gap, Perspective, Thursday, June 27, 2001
    11. Lehman Brothers Fifth Annual Generic Drugs Summit(2005),「Wall Street View of the Generic Industry 」
    12. Madique, Modesto and Patch, Peter (1988),”Corporate Strategy and Technological Policy,” in M. Tushman and W.L. Moore(eds.) Readings in the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Ballinger Publish Company.
    13. Porter, Michael(1983), “The Technological Dimension of Competitive Strategy,” in Research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Policy.
    14. Prahalad C. K. and Hamel, Gary(1990),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8(3), pp79-81.
    15. Scott,George(2001),”Strategic planning for Technology Products,”R&D Management, January, pp.15-26.
    16. Thomas, R.J.(1993), New Product Development:Management and Forecasting for Strategic,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科技管理研究所
    93359018
    9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359018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科技管理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611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