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012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56/144643 (79%)
Visitors : 51732853      Online Users : 62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0120


    Title: 技術創業與智慧財產作價投資之研究
    Study on High Tech Start-Ups and the Consider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 Equity
    Authors: 林姿伶
    Lin, Tzu Ling
    Contributors: 劉江彬、周延鵬
    林姿伶
    Lin, Tzu Ling
    Keywords: 技術創業
    智慧財產作價投資
    智慧財產
    科技基本法
    Google公司
    High Tech Start-Ups
    the Consider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 Equi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ic Law
    Google, Inc.
    Date: 2008
    Issue Date: 2009-09-11 17:17:13 (UTC+8)
    Abstract: 如果你是一名技術創業家,你會選擇在台灣創業,抑或直接到美國創業?如果台灣要成為技術創業家的「天堂」,這座天堂會是長成什麼模樣?若以美國創業環境作為現今台灣「打造創業天堂」的學習典範,台灣應如何「布置」這一座創業天堂?
    知識經濟時代,以知識、技術為基礎而進行之創業活動勢必與智慧財產權密切相關,因此本研究即藉由對於與智慧財產作價投資有關的幾項重要議題,包括智慧財產作價投資之概念、智慧財產作價投資與國內投資、智慧財產作價投資與國際投資、我國研發能量之釋放與科技基本法、智慧財產作價投資之會計處理、智慧財產作價投資之租稅問題、智慧財產作價投資之契約與章程等,進行研究及探討,最後針對美國Google公司之技術創業進行個案研究。內容相當廣泛,涉及法律、投資、會計、租稅、契約、評價、智慧財產、技術移轉等面向,並於探討上述議題後,對於台灣現狀提出如下之政策配套及法令修改建議,期許營造台灣成為一座鼓勵創新及創業活動的技術創業天堂:
    一、 公司法應允許投資人得以「勞務」出資,建議放寬公司法第156條第5項對於出資種類之限制,並輔以「勞務作價股份銷除制度」作為配套。
    二、 公司法應允許得銷除特定股份,而非一體性地等比例銷除,建議修改公司法第168條,賦予公司得以章程規定就特定股份為銷除之權限。。
    三、 智慧財產評價之進行,應嚴守於「評價當時」智慧財產權所具有的價值,詳細區分「智慧財產/技術」與「勞務」之不同,而非將經勞務提供後所帶來的經濟價值一併計算在內。
    四、 公司法應允許包括「發起設立時」、「募集設立時」,及「發行新股時」等,均得以智慧財產作價投資,建議對於公司法第131條、第156條及第272條之適用要件,予以一致化。
    五、 技術並非法律上所規範之權利客體,建議將公司法第156條第5項所稱「技術」修改為「智慧財產」。
    六、 對於擁有龐大智慧財產的公立學校及政府機關,應為其尋思解套方法。建議立法規定公立學校及行政機關得另成立一法人組織或基金會,將其所擁有之智慧財產權全部移轉至該智權控股機構或基金會中,由該組織或基金會來運用該些智慧財產權。
    七、 現行政府之對外投資政策及法令仍處於管制經濟之思維,建議應加快我國對外投資自由化之腳步。
    八、 科技基本法將智財權下放予執行單位,而行政院及各主管機關又訂定辦法對於執行單位之各項智權運用活動課以程序上之繁瑣要求,包括公開、公正之程序,境外實施需事前經主管機關許可等等,此些限制實已造成「智財之不完全下放」現象,嚴重阻礙以智慧財產作價投資建構技術創業天堂之實現。
    九、 關於專利權及專門技術之攤折問題,建議應委請公正單位評估該技術之有效生命週期,同時提出該專利權及專門技術之「可能享有年限」,以作為會計上攤折之依據,並顧及企業營運上財務報表資訊之如實揭露。
    十、 針對課稅時點之問題,由於作價投資所取得之股票,乃是「財產形式之轉變」,投資人實際上並未獲取所得,必須等到賣出股票時才有所得產生,故建議應於「股票轉讓時」始進行所得稅課徵。
    十一、 技術創業要成功,重點是技術移轉要成功,因此,技術移轉之內容及方法便需於契約中詳加規範。
    十二、 美國矽谷地區,創業人擁有創新與創業精神,並持續進行技術研發;學校提供創業所需資源、人脈予新創公司及創業人;而創投公司及天使投資人的資金挹注及管理要求與導入,更是新創公司成功的重要因素。此外,整體的外在大環境,包括冒險精神、會計制度、公司制度、租稅制度、法令制度及專業服務機構等等,都是營造創業天堂所不可或缺的要素。
    If you are a technology entrepreneur, will you start your business in Taiwan or in the U.S.? What is the Paradise for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 if Taiwan chooses to become one? What should Taiwan provide in the environment if Taiwan takes the U.S. as a model of Entrepreneurship Paradise?
    In the era of knowledge-based economy, any start-up based on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will be closely related to issue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 thesis will focus on several important issues about investment with contribu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 equity, such as its concep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with contribu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 equity, industrializ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R&D results in Taiwan and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ic Law, accounting procedures and taxation issues, contracts and regulations of investment with contribu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 equity. The thesis will also illustrate with the case study of Google. The discussion tries to elaborate the issue from various aspects, including law, investment, accounting, taxation, contracts, technology evaluati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The thesis concludes with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for governmental policy and law on the issues discussed, to build a paradise, friendly to innovation and start-ups, for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 in Taiwan.
    1. Labor should be recognized as an investment in Company Act. The limitation of investment category of Article 156 (5) should be expanded and be complemented with an elimination system of labor equity.
    2. Elimination of specific shares, instead of elimination by ratio, should be allowed in Company Act. The thesis also proposes to amend Company Act Article 168 to authorize the enterprise to eliminate specific shares.
    3. The evalu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should faithfully reflect its value for the time being. It should also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valu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technology and of labor, instead of a compound evaluation of both.
    4. The investment with contribu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 equity should be allowed when a company is established by means of promotion and by means of offer as well as when it issues new stocks. The applicable conditions of Company Act Article 131, 156, and 272 should be unified.
    5. The term “technology” should be changed in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Company Act Article 156 (5), given that “technology” is not an object of right defined by law.
    6. There should be more channels for public universities and 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for the relea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 government or legislators should enable public universities and 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to establish an institution or foundation and to transfer/ license their intellectual property to the institution for better use.
    7. The government should abandon economic controlling measure through policy and regulation about overseas investment and speed up the liberation.
    8.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ic Law authoriz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o the executives. However, the Executive Yuan and other authorities set up orders and regulations on procedures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luding “public and fair procedure,” “overseas execution permission,” and so on. Those orders and regulations violate the spiri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sic Law and prevent Taiwan from the Paradise for entrepreneurs.
    9. Life cycle of patent and know-how should be evaluated by impartial organizations. The prediction of possible effective year of said patent and know-how should be taken for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 in accounting and be publicized as financial information of a company.
    10. The investment with contribu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should be taxed when stocks are transferred because such investments are transformation of asset types and the investors do not obtain actual income until the stocks are sold.
    11. The success of a technology start-up depends on the succes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Hence, the content and method of technology transfer should be defined in detail in the contract.
    12. The entrepreneurs in the Silicon Valley in the U.S. possess the spirit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keeps 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e universities provide resources and personnel network for start-ups and entrepreneurs. Financing, introduction and demand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from Venture Capitals and Angel Funds are the key factors for the success of start-up companies. Besides, the environment, including venture spirits, accounting and taxation system, company structures, law and regulation, and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s, are indispensibl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aradise for entrepreneur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壹、 許台灣一個創業天堂 1
    貳、 新創事業創造新工作機會 2
    參、 全球技術移轉的軌跡,台灣應該跟上 2
    肆、 以智慧財產作價投資加速前瞻技術之取得 3
    伍、 減輕新創事業出資人之現金出資壓力 3
    陸、 現行學位論文探討上的不足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架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技術創業 7
    壹、 技術之意義 7
    貳、 創業之意義 7
    參、 技術創業之意義 8
    肆、 技術創業之類型 8
    伍、 創業者 9
    陸、 創業機會 9
    柒、 創業機會確認 10
    捌、 技術創業資本 10
    第二節 技術作價入股 12
    壹、 技術作價入股之意義 12
    貳、 技術作價之交易架構 13
    參、 新公司設立地點之考量因素 15
    肆、 股票對創業活動有正向關係 16
    伍、 大學換取股票之理由 16
    陸、 我國之技術股模式 17
    第三章 智慧財產作價投資之概念 18
    第一節 智慧財產作價投資之意義 18
    壹、 智慧財產作價投資,必須將智慧財產移轉予公司 18
    貳、 智慧財產作價投資,限於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18
    參、 智慧財產作價投資,包括直接投資及間接投資在內 19
    第二節 智慧財產作價投資之類型 19
    第三節 智慧財產作價投資之效益 20
    壹、 激勵創新活動及其成果的事業化 20
    貳、 作為智慧財產買斷與授權之間的緩衝 21
    參、 換取股票具有高報酬及高風險之特性 22
    第四節 智慧財產作價投資價值鏈 22
    壹、 技術、智慧財產、股票與公司控制權 22
    貳、 智慧財產作價投資價值鏈 23
    第五節 相似概念之區辨 24
    壹、 「作價投資」與「授權」 24
    貳、 「作價」不等於「評價」 24
    參、 「作價投資」與「商品化」 25
    肆、 「技術入股」與「作價投資」 25
    第六節 智慧財產之評價問題 25
    第四章 智慧財產作價投資與國內外投資 27
    第一節 智慧財產作價投資與國內投資 27
    壹、 智慧財產作價投資之法源及其沿革 27
    貳、 得為智慧財產作價投資之時點 32
    參、 問題提出與討論 39
    肆、 行政機關之函令規定整理 46
    伍、 小結與建議 47
    第二節 智慧財產作價投資與國際投資 49
    壹、 前言 49
    貳、 外人來台智慧財產作價投資之規定 52
    參、 台灣對外智慧財產作價投資之規定 55
    第三節 我國研發能量之釋放與科技基本法 64
    壹、 台灣技術研發能量之所在 64
    貳、 政府機關之專利數量盤點 65
    參、 公立大學院校之專利數量盤點 81
    肆、 科技基本法之「智財下放」 85
    伍、 小結:智財之「不完全下放」 98
    第五章 智慧財產作價投資之會計與租稅 101
    第一節 智慧財產作價投資之會計處理 101
    壹、 智慧財產之會計處理準則 101
    貳、 智慧財產之入帳與評量 103
    參、 智慧財產之續後評量及攤折 105
    肆、 檢討與建議 106
    第二節 智慧財產作價投資之租稅問題 107
    壹、 前言 107
    貳、 智慧財產作價投資之租稅課徵 108
    參、 財產交易所得之計算 118
    肆、 智慧財產作價投資之租稅優惠 119
    第六章 技術創業之契約與章程 122
    第一節 前言 122
    第二節 合資之概念 122
    壹、 合資之定義 122
    貳、 合資之設立動機 123
    參、 參加合資公司之方式 125
    肆、 合資股東之出資種類 125
    伍、 合資公司之生命歷程 126
    陸、 合資契約 133
    柒、 股東協議書 137
    捌、 公司章程 139
    第三節 智慧財產作價投資與技術移轉 143
    壹、 智慧財產之內涵 143
    貳、 專利權及專門技術之移轉 144
    參、 發明人及創造人之查核 146
    肆、 智慧財產作價投資之查核要點 146
    伍、 技術移轉與股權調整機制 147
    陸、 作價股票之控制機制 148
    第四節 技術創業與合資公司之規劃 148
    壹、 合資公司之控制權 148
    貳、 合資公司之資本 156
    參、 合資公司之人事構面 160
    肆、 合資公司之技術構面 160
    伍、 合資公司之製造構面 160
    陸、 合資公司之市場行銷構面 161
    第七章 技術創業個案:美國Google公司 162
    第一節 簡介 162
    第二節 技術創業與籌資 163
    壹、 技術來源 163
    貳、 創業籌資 163
    參、 股票公開上市 165
    第三節 創業推手:史丹佛大學 168
    壹、 史丹佛大學之創業育成策略 168
    貳、 史丹佛大學與Google公司間之授權內容 169
    第四節 創業者之經營智慧 172
    壹、 股票雙軌制與公司控制權 172
    貳、 員工及經理人之認股權方案 173
    參、 董事會及管理團隊 174
    肆、 企業之社會責任 176
    第五節 個案分析 177
    壹、 個案要點 177
    貳、 研究心得 178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18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81
    壹、 智慧財產作價投資之概念 181
    貳、 智慧財產作價投資與國內投資 181
    參、 智慧財產作價投資與對外投資 182
    肆、 我國研發能量之釋放與科技基本法 183
    伍、 智慧財產作價投資之會計處理 183
    陸、 智慧財產作價投資之租稅問題 184
    柒、 技術創業之契約與章程 184
    捌、 技術創業個案:美國Google公司 184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85
    參考文獻 186
    Reference: 一、 中文
    (一) 書籍
    Bamford, James (2005),杜震華、葉俊億譯,共榮:精通聯盟策略,臺北縣:中國生產力。
    Mohr, Jakki等 (2006),陳忠仁、洪世章、林博文譯,科技行銷,臺北市:臺灣培生教育。
    Travis, Daryl (2002),朱璞瑄、子鳳譯,體驗品牌:如何建立顧客忠誠度優勢,台北市:經濟新潮社。
    大衛懷司、馬克摩西德 (2006),翻動世界的Google,臺北市:時報文化。
    王文宇 (2003),公司法論,台北市:元照。
    王泰詮 (1995),公司法爭議問題,台北市:五南。
    王泰銓 (2004),公司法新論,台北市:三民書局。
    王澤鑑 (2001),民法總則,增訂版,台北市:三民書局。
    安竹 (2007),創新怎麼兌現?,臺北市:商智文化。
    朱宏斌 (2006),關於Google的50個故事,臺北市:宇河文化。
    李文賢 (2005),專利法要論,作者自版。
    周延鵬 (2006),一堂課2000億:非常優勢競爭:智慧財產的戰略與戰術,台北市:財訊文化。
    周延鵬 (2006),虎與狐的智慧力:智慧資源規劃9把金鑰,台北:天下遠見。
    彼得杜拉克 (2002),蕭富峰、李田樹譯,創新與創業精神:管理大師談創新實務與策略,台北市:臉譜出版。
    姚梅鎮 (1989),國際投資法,北京:武漢大學。
    柯芳枝 (2002),公司法論,台北市:三民。
    約翰納斯漢 (2004),李秋湄譯,非常競爭優勢:知識創業十四步驟,台北市:天下文化。
    約翰納斯漢 (2006),朱灼文譯,絕對競爭優勢,台北市:天下文化。
    徐小波、陳民強 (1990),跨國投資之法律及稅負考慮,台北市:經濟日報社。
    梁宇賢 (2006),公司法論,台北市:三民。
    許錦福(2003),海外投資的第一本書,台北市:實用稅務。
    陳忠仁、洪世章、林博文譯 (2006),科技行銷,臺北市:臺灣培生教育。
    陳國慈 (1986),步步求勝:中外合資與技術轉移,台北市:英文漢聲。
    陳國慈 (2004),科技企業與智慧財產,新竹市:清華大學。
    楊立宇 (2005),搜精.搜驚.搜金:從Google的致富傳奇中,你學到了什麼?,臺北市:大都會文化。
    溫肇東編 (2007),新創事業在台灣,台北市:遠流。
    劉江彬、黃俊英(2004),智慧財產管理總論,台北:華泰文化。
    劉連煜 (2006),現代公司法,台北市:新學林總經銷。
    劉連煜譯 (1994),美國模範商業公司法:一九八四年版,台北市:五南圖書。
    鄭丁旺、汪泱若、黃金發(2005),會計學原理(上冊),作者自版。
    羅耀宗 (2004),Google成功的七堂課,台北,梅霖文化出版。
    蘇元良(2008),蒼狼的腳步:迎向全球掠奪時代的觀察與省思,台北市:財信。
    (二) 期刊文章
    王文宇 (2002),「何種財產得為公司出資之標的」,月旦法學雜誌,第80期,2002年1月。
    王文宇、林仁光 (2001),「公司資本制度與股票面額之研究」,月旦法學雜誌,第73期,2001年6月。
    王雅慧 (2004),「專訪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陳一芳:應根據無形資產態樣,在稅法制訂不同的課稅標準」,實用稅務,第353期,2004年5月。
    李素華、黃慧嫻 (2005),「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增訂第19條之2、第19條之3技術入股課稅對我國技術授權實務之影響分析」,科技法律透析,第17卷第1期,2005年1月。
    李雅萍 (2001),「科學技術基本法淺析」,收錄於李雅萍主編,科技產業革命:新世紀科技產業法律寶典,台北市:書泉。
    汪欣寧 (2004),「技術入股課稅應有配套措施」,實用稅務,第353期,2004年5月。
    周延鵬 (2005),「台灣企業經營的全球化與台灣法制的牽絆或解放:建構自由開放的對外投資、授權及技術移轉新環境」,政大智慧財產評論,第三卷第二期,2005年10月。
    周延鵬 (2006),「智慧財產作價投資與新創事業」,政大智慧財產評論,第4卷第2期,2006年10月。
    林玉芳 (2004),「技術作價入股節稅方案」,工業,第409期,2004年4月。
    林行 (2000),「從美國拜度法案(Bayh-Dole Act)評論我國『科學技術基本法』及其子法」,收錄於劉尚志主編,2000 全國科際法律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交通大學出版。
    林宛瑜 (2004),「財政部對國內業者技術入股課稅勢在必行」,實用稅務,第353期,2004年5月。
    施建洲 (2004),「由真實出資原則看技術出資於公司法上之定位」,萬國法律,第135期,2004年6月。
    施鑫澤 (2004),「技術作價課稅不利原創生根」,資訊傳真月刊,第719期,2004年4月。
    高靜遠 (2004),「技術作價之公司登記實務解析」,萬國法律,第135期,2004年6月。
    張書瑋 (2006),「勾勒無形資產價值有形化」,會計研究月刊,第252期,2006年11月。
    張書瑋 (2007),「讓生技最無形也最有價值的資產現形」,會計研究月刊,第262期,2007年9月。
    張茹蘭 (2002),「淺析新修公司法對科技產業資金面之影響(下)」,科技法律透析,第14卷21期,2002年2月。
    許志文、陳志愷 (2004),「股東以無形資產作價投資衍生課稅疑義之探討」,萬國法律,第135期,2004年6月。
    陳一芳、張英華 (2005),「以技術作價取得認股權憑證之運用及課稅規定」,稅務旬刊,第1948期,2005年11月10日。
    馮震宇 (2004),「技術入股政策與課稅爭議評議」,萬國法律,第135期,2004年6月。
    楊雅婷 (2002),「無形資產換現金」,管理雜誌,第342期,2002年12月。
    廖益興 (2002),「開啟無形資產之攸關價值-企業核心競爭優勢之利基」,會計研究月刊,第204期,2002年11月。
    劉江彬、林姿伶 (2007),「營業秘密之管理策略」,全國律師,2007年8月。
    劉其昌 (2004),「技術入股課稅問題及國內外作法之比較」,稅務旬刊,第1903期,2004年8月。
    劉啟群 (2006),「無形資產之會計處理」,會計研究月刊,第252期,2006年11月。
    潘家涓 (2006),「資產無形,價值有形」,會計研究月刊,第252期,2006年11月。
    蔡朝安、施中川 (2004),「技術入股之所得時點與金額」,稅務旬刊,第1914期,2004年11月。
    鄭丁旺(2003),「無形資產之會計規範亟待建立」,會計研究月刊,第209期,2003年4月。
    鄭惠之 (2006),「明確無形資產的價值」,會計研究月刊,第252期,2006年11月。
    鍾年展 (2002),「民國九十年公司法修正重點及其影響」,司法周刊,第1081期,2002年5月。
    蘇瓜藤、張書瑋 (2006),「無形資產之評價(上)」,會計研究月刊,第252期,2006年11月。
    (三) 學位論文
    王敏政 (2002),「國際技術移轉關鍵問題之硏究:以台灣TFT-LCD產業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
    何淑敏 (2001),「技術作價入股與技術移轉績效之研究-以台灣上市上櫃電子類公司為例」,國立臺灣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念祖 (2006),「技術創業之專利管理策略」,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東陽 (2004),「建立技術創業之組織知識本體論─以積體電路設計公司為例」,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吳綺恬 (2002),「股東會表決權行使之硏究:以表決權信託與表決權拘束契約為中心」,國立臺北大學法學硏究所,碩士論文。
    李光世 (2003),「技術股之模式設計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金樺 (2004),「股東書面協議法制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硏究所,碩士論文。
    林育竹 (2004),「股東以無形資產作價抵充出資股款課稅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宓穎 (2005),「技術入股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學士後法學組,碩士論文。
    林建澕 (2001),「台灣上市公司控制權與專業經理人之人口特質分析-以紡織業、電子業為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挺梧 (2006),「現物出資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宏文 (1995),「規範國際技術移轉交易行為法制之硏究」,東海大學法律硏究所,碩士論文。
    范文昇 (2006),「論美國專利法及拜杜法案對生技產業發展之影響-兼論我國專利法及科學技術基本法」,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法律專業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大為 (1993),「台灣中小企業海外技術移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昌吉 (2005),「我國創業人才培育機制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智為 (2002),「核心資源與網絡關係對技術創業公司經營績效影響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明華 (2004),「技術移轉的困境:技術揭露與營業秘密之保護」,世新大學法學硏究所,碩士論文。
    許秋嬋 (2008),「公司控制權交易價值之研究-兼論控制權移轉時對股東權益之保護」,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系法律專業組,碩士論文。
    陳民強 (1986),「我國企業對外投資之法律及稅務考慮:兼論對外迂迴投資之可行性」,東吳大學法律硏究所,碩士論文。
    陳玉萍 (2004),「專利權運用情境對專利價值因子之影響–以專利權融資、入股及訴訟情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姿妙 (2003),「技術移轉授權契約及其瑕疵擔保責任之硏究」,國立臺北大學法學硏究所,碩士論文。
    陳慧玲 (1985),「技術移轉之硏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硏究所,碩士論文。
    彭惠芳 (2004),「創業投資增進轉投資事業公司治理方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財務管理組,碩士論文。
    馮浩庭 (2004),「智慧財產權證券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維鈞 (2000),「技術創業型態與經營策略之實證研究與賽局分析」,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劉仁龍 (1999),「企業技術移轉相關法規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鄭竹梅 (2003),「員工股權激勵方案之研究--以個案公司探討」,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四) 其他
    「智慧財產之會計問題分析座談會」會議資料,2007年10月19日於政大公企中心舉辦,政治大學科技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及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主辦。
    93年度「新興科技產業發展法制基礎環境研究暨推動計畫」研究成果,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委託,資策會科技法律中心執行。
    中華徵信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著(1999),國際貿易金融大辭典,台北市:中華徵信所。
    王淑芬、虞孝成、吳念祖、朱克聰,(2002),「科技專案之技術作價入股實務與問題探討」,經濟部技術處非技術領域科專研討會論文。
    立法院公報,第88卷第1期。
    立法院公報,第92卷第51期。
    立法院公報,第93卷第31期。
    立法院公報,第93卷第4期。
    財務會計準則第37號公報—無形資產之會計處理準則。
    二、 外文
    (一) 書籍文章
    Bamford, James D. ( 2003), Mastering alliance strategy :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design,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1st/Ed, San Francisco, Calif. : Jossey-Bass.
    Berman, Bruce (2002), From Ideas to Assets: Investing Wisely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1st/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Berman, Bruce (2006), Making Innovation Pay: people who turn IP into shareholder value, 1st/Ed.,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Betz, F. (1997), Manag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mpetitive advantage from change, Wiley-Interscience.
    Burgelman, Robert A., Maidique, Modesto A., & Wheelwright, Steven C. (1996),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Chicago: Irwin.
    Casson, M.( 1982), The entrepreneur, NJ: Barnes & Noble Books.
    Cohen, W. M. and Levinthal, D. A. (1990),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ety, 94: S95-S120.
    David Hsu(2000), Do Venture Capitalists Affect Commercialization Strategies at Start-ups?, MIT IPC Working Paper 00-009.
    Dobkin, James A. etc.(1986),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1st/Ed., Washington D.C.: Federal Publications.
    Foo, C. T., & Foo, C. T. (2000), Socialization of technopreneurism: towards symbiosis in corporate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strategy, Technovation, 20(10): 551-562.
    Gideon D. Markman, Phillip H. Phan, David B. Balkin and Peter T. Gianiodis, (2005), Entrepreneurship and university-based technology transfer,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Venturing, Vol 20, pp.241-263.
    Junghans, Claas and Levy, Adam (2006),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 a guide for scientists, engineers, financiers, and managers, 1st Ed., Weinheim [Germany] : Wiley-VCH.
    Kirzner, I.(1973), Competi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artino, J. P. (1994) ,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for decision making, McGraw-Hill.
    Megantz, Robert C.(2002), Technology Management: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Effective Licensing Programs, 1st/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Michael J. Bray, (1998), University Revenues from Technology Transfer: Licensing Fees vs. Equity Posi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Vol.15, pp.385-392.
    Mohr, Jakki (2005), Marketing of high-technology products and innovations, 2nd ed , N.J. : Pearson Prentice Hall.
    Moore, T. Justin etc.(2004), The Venture Capital legal handbook: Industry Insiders on the Laws and Documents that Govern VC Deals, Raising Capital, Mergers & Acquisitions & More, NY: Aspatore.
    Nahapiet, J., Ghoshal, S. (1998),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 adv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Nesheim, John (2000), High Tech Start Up: The complete handbook for creating successful high tech companies, 2nd Ed.,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Nesheim, John (2005), The Power of Unfair Advantage: How to create it, build it and use it to maximum effect, 1st Ed.,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Porter, Michael E. (1980),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NY : F ree Press.
    Porter, Michael E. (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Free Press.
    Robert C. Megantz(2002), Technology Management: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Effective Licensing Programs, 1st/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Ronstadt, Robert C. (1984), Entrepreneurship, MA: Lord Publishing.
    Stevenson, H.H., Roberts, M.J., Grousbeck, H.I. (1985), New business ventures and the entrepreneur. Irwin, Homewood, IL
    Venkataraman, S., (1997), The distinctive domain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an editor’s perspective, In: Katz, J., Brockhaus, R. (Eds.), Advances in Entrepreneurship, Firm Emergence and Growth, vol. 3, pp. 119–138.
    三、 網路資源
    「以技術作價取得股票應課徵所得稅」,網址:http://www.mof.gov.tw/ct.asp?xItem=13700&ctNode=657&mp=1。
    「創造專利最大價值之教戰策」,技術尖兵,網址:http://www.st-pioneer.org.tw/modules.php?name=magazine&pa=showpage&tid=2512。
    Google公司2004年第2季季報,網址:http://www.sec.gov/。
    Google公司2007年年報,網址:http://www.sec.gov/。
    Wikipedia,網址:http://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Yahoo!奇摩知識+,網址:http://tw.knowledge.yahoo.com/。
    工業技術研究院國際合作知識分享網網站,網址:http://www.ibc.itri.org.tw/content/menu-sql.asp?pid=89。
    行政院網站,網址:http://www.ey.gov.tw/ct.asp?xItem=4112&ctNode=978&mp=1。
    美國專利商標局,網址:http://www.uspto.gov/。
    財政部網站,網址:http://www.mof.gov.tw/mp.asp?mp=1。
    國科會95年年報,網址:http://nr.stpi.org.tw/ejournal/YearBook/NSCYB.htm。
    教育部網站,網址:http://reg.aca.ntu.edu.tw/college/search/?open。
    智慧財產價值分析系統,網址:http://www.ipvas.nccu.edu.tw/project.php。
    曾惠瑾,財會公報第35及37號對生技產業的影響,資誠會計師事務所,網址:http://www.dcb.org.tw/adminz/download/%E8%B2%A1%E6%9C%83%E5%85%AC%E5%A0%B135%E5%8F%8A37%E8%99%9F%E5%B0%8D%E7%94%9F%E6%8A%80%E7%94%A2%E6%A5%AD%E7%9A%84%E8%A1%9D%E6%93%8A.pdf。
    楊朝祥(2001),「為公立大學公法人化催生」,網址:http://www.npf.org.tw/particle-1551-4.html。
    維基百科,網址:http://zh.wikipedia.org。
    劉承愚,「創投事業在新公司法下的新思維」,網址:http://www.is-law.com/NEW/PDF/CO0002BE01.pdf。
    €‚
    €‚
    €‚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智慧財產研究所
    94361011
    9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4361011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81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