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中文部分 (1) 丁克華,「外國私募股權基金對我國資本市場暨股東權益之影響」,財團法人中國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2007年9月。 (2) 王信人,「反併購亂象,財部負債比設限」,工商時報,2007年10月17日,A12版。 (3) 王瑞堂,「東隆五金浴火鳳凰展翅創佳績」,財富人生,8期,2006年6月,頁64-67。 (4) 白富美,「私募股權基金,創投搶進」,經濟日報,2006年2月22日,金融廣場版。 (5) 吳迎春,「銀行家與東隆五金的故事」,天下雜誌,258期,2002年9月,頁64-69。 (6) 吳美慧,再造東隆五金:轉危為安,浴火重生重整實例,台北:財訊出版社,2007年。 (7) 吳韻儀、周皇君,「新資本主義神鬼奇兵進軍台灣」,天下雜誌,342期,2006年3月,頁104-109。 (8) 李宜萍,「東隆五金打開重生之鑰」,管理雜誌,368期,2005年2月,頁40-44。 (9) 李政賢,「私募股權基金於槓桿併購之操作策略」,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2007年6月。 (10) 呂淑美、陳芝艷、邱金蘭,「台新金喊撤,與彰銀合併案煞車」,經濟日報,2008年1月16日,A2版。 (11) 林孟儀,「東隆五金重整成功歷經的三堂課」,商業週刊,831期,2003年10月,頁64-66。 (12) 周文德,「投資銀行業與私募基金如何協助企業重建」,2005 TMAT企業重建高階研習營,台灣企業重建協會主辦,2005年。 (13) 林淑惠,「私募基金最愛台灣有線電視,亞洲最賺錢」,工商時報,2008年4月18日。 (14) 徐大麟,「懷念李國鼎先生,台灣創投事業啟動者」,海外學人,315期,2001年8月31日。 (15) 陳怡慈,「SAC買萬泰,台銀政策融資128億」,中國時報,2007年10月12日。http://blog.sina.com.tw/jerry6010/article.php?pbgid=10248&entryid=574399 (16) 陳育淋,「私募權益與創業投資基金之生命週期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2006年7月。 (17) 陳樹,「私募股權基金與我國產業及資本市場之發展」,正視私募股權基金研討會,財團法人台灣智庫主辦,2007年。 (18) 陳嘉宏,「私募基金:改造亦或獵殺企業?」,大紀元時報,2007年1月8日。http://news.epochtimes.com.tw/7/1/9/45351.htm (19) 陳萬淇,個案研究法,台北:華泰書局,1981年。 (20) 張書瑋,「當私募基金來敲門」,會計研究月刊,260期,2007年,頁28-43。 (21) 許伯如,「私募股權基金參與台灣企業重建之個案分析」,國立台灣大學EMBA碩士論文,2007年6月。 (22) 許振明、陳沛柔,「低利率時代私募基金盛行與貨幣金融政策之因應」,國政研究報告,2007年5月。 (23) 陸君芬,「私募股權基金簡介」,台灣工銀證券投顧報告,2007年3月。 (24) 黃怡錦,「鴻傳併致伸,引進美林與漢鼎亞太」,工商時報,2007年6月22日。http://tech.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Inc/2007cti-news-Tech-inc/Tech-Content/0,4703,12050902+122007062200381,00.html# (25) 游常山,「三大原因,經濟學人預言私募基金開始退燒」,遠見雜誌,255期,2007年9月。http://dgnet.com.tw/articleview.php?article_id=255&issue_id=56 (26) 楊子江,「私募股權基金與創業投資」,中央銀行季刊29卷2期,2007年6月,頁83-89。 (27) 楊淑娟,「新金錢帝國─私募基金風暴完全解析」,天下雜誌,363期,2007年1月,頁111-135。 (28) 葉明峯,「從美日經驗看我國發展私募股權基金的機會與挑戰」,正視私募股權基金研討會,財團法人台灣智庫主辦,2007年。 (29) 葉重新,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出版社,2001年。 (30) 葉銀華,實踐公司治理:台灣集團企業的功與過,台北:聯經出版社,2008年。 (31) 劉天立,從協同商務角度看東隆五金如何重返世界舞台,華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32) 劉承愚、顏雅倫,「創業投資事業組織類型之分析」,益思科技法律事務所。 (33) 魏寶生,「我國發展私募股權基金之機會與挑戰」,正視私募股權基金研討會,財團法人台灣智庫主辦,2007年。 (34) 蘇秀玲,「私募股權基金及融資收購問題初探」,證券暨期貨月刊25卷3期,2007年3月,頁37-52。 (35) 謝金河,「正視私募股權基金的警訊」,財訊月刊,2007年8月。http://www.funddj.com/y/fundblog/Article.aspx?aid=1120 (36) 謝偉珠,「私募股權基金英雄救美高手」,經濟日報,2005年8月22日,A7版。 (37) 龔明鑫,「對國外私募股權基金來台投資及併購的對應之道」,正視私募股權基金研討會,財團法人台灣智庫主辦,2007年。 (38) Baker George P. 與David George,Kohlberg Kravis Roberts 与公司的价值创造(潘芳譯),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年。 (39) Udayan Gupta,王美音、楊子江譯,創業投資這一行,台北:遠流出版社,2002年。 英文部份 (1) Bishop, Matthew, 2004, "The New Kings of Capitalism", The Economist, http://www.economist.com/PrinterFriendly.cfm?Story_ID=3398496 (2) Bygrave, William D. and Timmons, Jeffry A.,1992 ,Venture Capital at the Crossroad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3) Cuny, Charles J. and Talmor Eli, 2006, "A Theory of Private Equity Turnarounds",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pp.629-646. (4) Jones, Charles M. and Rhodes-Kropf, Matthew, 2003, "The Price of Diversifiable Risk in Venture Capital and Private Equity" 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342841 (5) Jones, David F., 2007, "Private Equity’s role in turnarounds, workout and insolvencies", Australian Insolvency Journal, pp.6-8. (6) Kaplan, Steven N. and Schoar, Antoinette, 2005, "Private Equity Performance: Returns, Persistence and Capital Flows", Journal of Finance, pp. 1791-1823. (7) Lerner, J., Hardymon, F., and Leamon, A., 2005, Venture Capital and Private Equity: A Case Book, John Wiley & Sons, Inc. (8) Ljungqvist, Alexander and Richardson, Matthew P., 2003, "The Cash Flow, Return and Risk Characteristics of Private Equity", NYU Finance Working Paper, No. 03-001. (9) Ramsay, Brian, 2007 "Gravitating to Turnaround Investing: Potential Returns Provide Strong Attraction for Private Equity", The Journal of Corporate Renewal, http://www.turnaround.org/Publications/Articles.aspx?objectID=7277 (10) Stockham, A. J., 2003, "Fees, Sweat and Tears", Private Equity International, pp.36-38. (11) Varchaver, Nicholas, 2007,"Private Equity in 2007", FORTUNE, http://money.cnn.com/magazines/fortune/fortune_archive/2007/01/22/8397970/index.htm (12) Zacharakis, Andrew, 2007, "Informal Investors, Angels and Venture Capitalists: A Worldwide View", Personal Presentation File. (13) Zollo, Maurizio and Phalippou, Ludovic, 2005, "The Performance of Private Equity Funds", Wharton Financial Working Paper, No. 05-42. 網路資源 (1) 「花旗銀行新聞稿:隆力集團入股安泰商業銀行」,2007年,www.citibank.com.tw (2) 「有限合夥法草案總說明」,2007年,gcis.nat.gov.tw (3) 「勇德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公開收購復盛股份有限公司公開說明書」,2007年,http://www.yuanta.com.tw (4) 「鴻傳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公開收購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開說明書」,2007年,http://www.yuanta.com.tw (5) 「摩根士丹利投資中鼎工程新聞稿」,2006年,www.morganstanley.com (6) 黃清龍,「台灣有線電視系統即將淪為外資天下?」,2006年,http://blog.chinatimes.com/noa/archive/2006/08/08/85893.aspx (7) 每日經濟新聞,www.nbd.com.cn (8) 東隆五金網站,www.ezset.com.tw (9) 復盛股份有限公司,www.fusheng.com (10) 萬泰銀行網站,www.cosmosbank.com.tw (11) "2007 Asian Private Equity 300", www.avcj.com (12) "2007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www.unctad.org (13) "MoneyTree Report", 2007, www.pwc.com (14) "Global Private Equity Report 2006", www.pwc.com (15) "Private Equity: Implication for Economic Growth in Asia Pacific", www.kpmg.com (16) "Private Equity Trend Report 2007", www.pwc.com (17) Oaktree Capital, www.oaktreecapita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