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2978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656/144643 (79%)
造访人次 : 51761414      在线人数 : 56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新聞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29788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29788


    题名: 從隱微到顯見─SARS新聞文本中他/她者的建構
    作者: 劉靜宜
    贡献者: 徐美苓
    劉靜宜
    关键词: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
    他者
    污名/烙印
    批判論述分析
    媒體再現
    日期: 2003
    上传时间: 2009-09-11 16:19:05 (UTC+8)
    摘要: 人類社會中有許多社會現象是隱而不顯的,或者刻意被視而不見、被忽略。當SARS疫情在台灣社會蔓延時,所有與「SARS」相連結的人、事、物,都被投以異樣的眼光,被貼上他者身份的標籤而受到歧視、排拒與指責。同樣,SARS他者的建構也並非自然地存在,而是透過許多語言、行動與機制所形塑出來的。本研究透過分析新聞媒體的語言及所對應的情境脈絡,來理解SARS他者建構之由隱微到顯見的過程,期冀經由逐步揭露SARS他者的風貌,褪去覆蓋在疾病之上的外衣,以回歸到「人」的本質。

    本研究主要運用Fairclough(1995)的互文性分析策略來分析SARS新聞中他者的再現,將SARS他者分為「新興的他者」—感染者與居家隔離者、「變異的他者」— 醫護人員、以及「恆久的他者」—社會邊緣地位者等三種類別。本對了 所以所謂的七月底前畢業就是七月底前把那張單子交給註冊組就好了 印論文慢慢來 這樣妳應該輕鬆一點了吧是研究發現新聞論述中建構出「恐怖他者」、「罪犯他者」與「自私他者」的想像,劃分著健康我群與染病他者的界限,形塑了感染者與居家隔離者的他者風貌。另外,本研究以Davies & Harré(1990)的定位(positioning)理論來分析醫護人員身份認同的變動也發現,醫護人員、政府、媒體、民眾透過相互定位與定位的回應,隨著指標性新聞事件的發生,而改變著彼此間的身份位置。處於社會邊緣地位者如街友,及醫院看護與清潔人員,長久以來被社會刻意忽視,當SARS風暴席捲台灣時,成了代罪的羔羊而受到矚目,疫情落幕之後依舊回歸到邊緣地位。

    我們以Fairclough(1995) 分析他者再現之「存在/缺席」原則來檢視三種類別他者,也發現了三種他者在媒體中的「存在/缺席」呈現光譜狀的分配:醫護人員在媒體中的發聲機會與存在多於感染者及居家隔離者,感染者及居家隔離者又多於社會邊緣地位者。本研究亦發現媒體在報導他者的身份的多重角色上可以是污名的製造者;或者是強化者;然而也可能僅是烙印的傳遞者;甚或扮演著有正面意涵之烙印減輕者角色。影響媒體角色的變動因素,與媒體內部既有的框架(frame)有關,面對不同的對象,媒體論述有不同的再現方式。此外,我們也發現,台灣社會在SARS疫情間的他者塑造,有些現象是過去的文獻所無法提供解釋的,特別是在政治層面的考量,展現了台灣社會的特殊性。

    SARS他者在社會中受到的排斥,來自於社會大眾與媒體只見「病」而不見「人」的思維,而這個「病」又包覆著種種的負面的想像。本研究以SARS為個案,嘗試為疾病去污名化,並且提醒社會要重視「人」的本質,從「人」的角度出發來面對未來的疫病,能夠盡可能的拋開疾病負面意義的包袱,理解人類乃是健康與疾病共存的個體,以正面的態度面對疫病,在未來面對疫疾時,同時看見「病」也看見「人」。
    參考文獻: 報紙新聞部分:
    《工商時報》(2003年5月22日)。〈民族所犯人〉,論壇版。
    《工商時報》(2003年5月18日)。〈居家隔離 過來人感嘆霧煞煞〉,焦點新聞版。
    《中時晚報》(2003年6月9日)。〈曹女士 肺功能剩一半 蕭先生 找工作心茫然〉,焦點新聞版。
    《中時晚報》(2003年5月19日)。〈和平21人辭職 衛局派人溝通〉,社會綜合版。
    《中時晚報》(2003年5月12日)。〈大搜尋 92遊民移置武崗營〉,焦點新聞。
    《中時晚報》(2003年5月12日)。〈遊民:顧三餐還有錢 當作休息〉,焦點新聞。
    《中時晚報》(2003年5月4日)。〈闖禍建中生 市府開罰〉,社會綜合版。
    《中時晚報》(2003年5月4日)。〈和平醫護:隔離10天 已是人體極限〉,焦點新聞版。
    《中時晚報》(2003年5月1日)。〈證實未感染SARS 港團員:台灣把我們當瘟神〉,焦點新聞。
    《中時晚報》(2003年5月1日)。〈老榮民變煞星 害慘台大〉,焦點新聞版。
    《民生報》(2003年4月26日)。〈關了一天 部分醫護人員 抓狂〉,A3版。
    《民生報》(2003年4月25日)。〈別把我們當豬、當鳥〉,A3版。
    《民生報》(2003年4月24日)。〈誰是感染源〉,A4版
    《民生報》(2003年4月2日)。〈爸媽在中鼎 孩子哭著跑回家〉,A5版。
    《民生報》(2003年4月2日)。〈中鼎員工哭訴 小孩無校可念 SARS恐慌情緒剝奪小孩就學權〉,A2版。
    《民生報》(2003年4月1日)。〈SARS比匪諜多?衛署廣告引爭議〉,A2版。
    《民生報》(2003年3月29日)。〈6隔離醫護 難得悠閒〉,A4版。
    《民生報》(2003年3月28日)。〈收治SARS醫院 成票房毒藥〉,A3版。
    《民生報》(2003年3月27日)。〈SARS如瘟神 就醫病患成人球〉,A15 版。
    《民生報》(2003年3月25日)。〈台大有醫護人員感染SARS?〉, A12版。
    《中時晚報》(2003年4月26日)。〈醫師:情緒被指責 愛心被忽略〉,焦點新聞版。
    《民生報》(2003年3月21日)。〈你和恐怖肺炎患者同機!〉,A15 版。
    《民生報》(2003年3月20日)。〈台大高度警戒 病患就醫怯步〉,A15版。
    《民生報》(2003年3月20日)。〈就是恐怖肺炎致命兇手副黏液病毒惹的禍〉,A15版。
    《民生報》(2003年3月20日)。〈第一線防疫尖兵側寫〉,A15版。
    《東森電子報》(2003年5月21日)。〈拒當抗SARS英雄!黃榮村呼應立委醫學教育出問題〉。
    《聯合報》(2003年12月18日)。〈中校染煞 入冬全台首例〉,A1版。
    《聯合報》(2003年6月20日)。〈和平負壓房完工 居民不放心〉,B5版。
    《聯合報》(2003年6月15日)。〈被遺忘的抗煞無名英雄〉,A11版。
    《聯合報》(2003年6月15日)。〈看護工心聲 醫院出事情 歹運的得SARS〉,A11版。
    《聯合報》(2003年6月11日)。〈看護工統一管 分層又分色〉,B1版。
    《中時晚報》(2003年4月24日)。〈和平醫院淪陷 疫情失控〉,焦點新聞版。
    《聯合報》(2003年6月9日)。〈看護工遊走病房 活動傳染源?〉,A6版。
    《聯合報》(2003年6月8日)。〈曹女士夫婦 明天下午出院〉,B2版。
    《聯合報》(2003年6月6日)。〈浩浩蕩蕩裝視訊 隔離者曝光〉,B4版。
    《聯合報》(2003年6月4日)。〈空姐的隔離日記〉,E6版。
    《聯合報》(2003年6月1日)。〈華昌國宅住戶 飯碗難找〉,B2版。
    《聯合報》(2003年5月30日)。〈遊民年輕化:有20歲的〉,B4版。
    《聯合報》(2003年5月30日)。〈通報染煞 居民趕走流浪漢〉,B2版。
    《聯合報》(2003年5月29日)。〈曹女士夫婦捐血:我們也能救人〉,A3版。
    《聯合報》(2003年5月23日)。〈抗疫的權利與義務〉,A15版。
    《聯合報》(2003年5月22日)。〈中研院研究員 不甩隔離溜出國〉,A5版。
    《中時晚報》(2003年4月15日)。〈通報SARS有獎〉,焦點新聞版。
    《聯合報》(2003年5月21日)。〈「吊照」、「遺憾的紀錄」 恐嚇掩飾無能?〉,A3版。
    《聯合報》(2003年5月21日)。〈吊照、遺憾的紀錄 恐嚇掩飾無能?〉,A15版。
    《聯合報》(2003年5月21日)。〈居家隔離戴手環 強固防疫網〉,B1版。
    《聯合報》(2003年5月20日)。〈憑什麼冒險?為什麼回去?〉,A3版。
    《聯合報》(2003年5月20日)。〈驅離街友 旱溪第一波〉,B2版。
    《聯合報》(2003年5月20日)。〈SARS不可怕 可怕的是排斥的眼光〉,B4版。
    《聯合報》(2003年5月19日)。〈身在前線 醫師每天工作18小時〉,A15版。
    《聯合報》(2003年5月19日)。〈向日本人說對不起〉,A2版。
    《聯合報》(2003年5月18日)。〈防範遊民趴趴走 安置滿月送紅包〉,B2版。
    《聯合報》(2003年5月17日)。〈三重遊民 多數拒絕安置〉,B5版。
    《中時晚報》(2003年3月31日)。〈抗病抗流言 一線醫護身心受敵〉,焦點新聞版。
    《聯合報》(2003年5月16日)。〈煞星?警專宿舍成流浪漢之家〉,B4版。
    《聯合報》(2003年5月16日)。〈裝視訊大擺陣仗 隔離者怒〉,B1版。
    《聯合報》(2003年5月16日)。〈監控居家隔離者 有利器〉,B4版。
    《聯合報》(2003年5月16日)。〈隔離者趴趴走 重罰公布姓名〉,B2版。
    《聯合報》(2003年5月16日)。〈長庚來的人 找不到醫院肯收〉,A4版。
    《聯合報》(2003年5月15日)。〈老婆是大陸人 你最好辭職?〉,A12版。
    《聯合報》(2003年5月15日)。〈隔離期間 他遭解雇〉,A12版。
    《聯合報》(2003年5月15日)。〈落實居家隔離 有賴鄰居盯梢〉,B2
    版。
    《聯合報》(2003年5月15日)。〈被指感染源頭 林家:確有告知曾到過仁濟〉,A3版。
    《中國時報》(2004年3月31日)。〈各國防堵得宜 SARS未重來〉,社會綜合版。
    《聯合報》(2003年5月13日)。〈搜尋全市遊民 查到78人〉,B1版。
    《聯合報》(2003年5月12日)。〈半哄半強迫 萬華昨夜移置遊民〉,A3版。
    《聯合報》(2003年5月12日)。〈光環代價就是生命 南丁格爾的頭銜太沈重〉,A2版。
    《聯合報》(2003年5月12日)。〈讓台灣上CNN的賴姓護士〉,A2版。
    《聯合報》(2003年5月12日)。〈長官欷噓:和平醫護不算勇士 只能算烈士〉,A3版。
    《聯合報》(2003年5月12日)。〈居家隔離 一個也別亂跑〉,B1版。
    《聯合報》(2003年5月11日)。〈請來睡帳棚 遊民不領情〉,B1版。
    《聯合報》(2003年5月10日)。〈和平三醫師:不想當再世媽祖〉,B5版。
    《聯合報》(2003年5月9日)。〈寧可錯抓煞似病患隔離〉,A8版。
    《聯合報》(2003年5月9日)。〈曹女士的先生 在松醫的一天〉,A9版。
    《中國時報》(2003年6月9日)。〈忠孝醫院看護 分享體溫管理〉,地方新聞。
    《聯合報》(2003年5月8日)。〈北市遊民 送武崗營區隔離〉,B5版。
    《聯合報》(2003年5月8日)。〈隔離者受歧視 恐不利疫情〉,B4版。
    《聯合報》(2003年5月7日)。〈照顧勤姓夫婦「吞淚進病房」〉,A5版。
    《聯合報》(2003年5月7日)。〈居家隔離 成了老公離婚藉口〉,A8版。
    《聯合報》(2003年5月7日)。〈全台查訪居家隔離 有人溜出國〉,A8版。
    《聯合報》(2003年5月7日)。〈讓隔離者帶電子腕表 研擬可行性〉,A8版。
    《聯合報》(2003年5月7日)。〈北市又一遊民發病 收容所、聚會處封閉〉,A6版。
    《聯合報》(2003年5月7日)。〈教會:別視他們如瘟疫〉,A6版。
    《聯合報》(2003年5月6日)。〈遊民流竄 恐成防疫死角〉,B2版。
    《聯合報》(2003年5月5日)。〈抓疑似病例 龍山寺外警民追逐〉,A2版。
    《中國時報》(2003年6月8日)。〈衛署:加強列管看護工〉,焦點新聞。
    《聯合報》(2003年5月5日)。〈爸爸從大陸回來 校長守在校門擋我〉,A3版。
    《聯合報》(2003年5月5日)。〈護士的女兒 遭同學母親惡言〉,A4版。
    《聯合報》(2003年5月4日)。〈居家隔離建中生 外出補習病發〉,A3版。
    《聯合報》(2003年5月4日)。〈都市邊緣人 恐成「傳染員」〉,B2版。
    《聯合報》(2003年5月3日)。〈當敵人入侵 最勇敢的人上前!當災難發生 最有愛心的人上前!〉,A15版。
    《聯合報》(2003年5月3日)。〈我倆真擔心有家歸不得〉,A2版。
    《聯合報》(2003年5月3日)。〈向殉職殉道的陳靜秋護理長致敬〉,A2版。
    《聯合報》(2003年5月2日)。〈為你我挺身和惡魔搏鬥 白衣鬥士 她們長夜如慈母〉,A15版。
    《聯合報》(2003年5月2日)。〈中區遊民多 好怕SARS上身〉,B2版。
    《聯合報》(2003年5月1日)。〈台商返鄉 有家歸不得〉,B4版。
    《中國時報》(2003年6月3日)。〈染煞護士 歷劫歸來〉,地方新聞版。
    《聯合報》(2003年5月1日)。〈抗命?拒病患?林政則:我不是魔鬼〉,B2版。
    《聯合報》(2003年4月30日)。〈和平仁濟 同在廣州街 遊民穿梭〉,A2版。
    《聯合報》(2003年4月29日)。〈拒和平廢棄物 雲林爆衝突〉,A2版。
    《聯合報》(2003年4月27日)。〈和平醫院染病護士:生命可貴 永遠別舉白旗〉, A2版。
    《聯合報》(2003年4月27日)。〈7人照顧20幾個疑似病患 B棟護士快撐不住了〉,A3版。
    《聯合報》(2003年4月26日)。〈和平醫護人員 一度衝破封鎖線〉,A3版。
    《聯合報》(2003年4月26日)。〈和家人講電話 比看精神醫生有用〉,A3版。
    《聯合報》(2003年4月26日)。〈隔離學童 爸媽召出門 他自己買早餐〉,A6版。
    《聯合報》(2003年4月26日)。〈居家隔離10天 曹女兒子:如同被監禁〉,B5版。
    《聯合報》(2003年4月25日)。〈乍聞封院 四人跳窗奔離現場〉,A3版。
    《中國時報》(2003年5月30日)。〈請多尊重 遊民不是罪犯〉,論壇。
    《聯合報》(2003年4月25日)。〈大陸台商 探親假被老婆取消〉,A8版。
    《聯合報》(2003年4月24日)。〈剛從和平出院 四遊民被隔離〉,B5版。
    《聯合報》(2003年4月24日)。〈和平醫院 遊民的客廳浴廁〉,B5版。
    《聯合報》(2003年4月24日)。〈胡男 疑為超級傳播者〉,A2版。
    《聯合報》(2003年4月11日)。〈H先生出院了 旅館不收 家不能回〉,A4版。
    《聯合報》(2003年4月11日)。〈SARS受害一族 被隔離在生病的社會〉,A15版。
    《聯合報》(2003年4月9日)。〈專訪勤姓台商女兒 『記者拿擴音器 大喊爸媽的名字』〉,A9版。
    《聯合報》(2003年4月8日)。〈天譴台商〉,A2版。
    《聯合報》(2003年4月7日)。〈隔離者受歧視:我們不是瘟神〉,A3版。
    《聯合報》(2003年4月7日)。〈居家隔離 有人整天開電扇吹她家〉,A3版。
    《中國時報》(2003年5月30日)。〈請多尊重 遊民不是罪犯〉,論壇版。
    《聯合報》(2003年4月4日)。〈被隔離者的心情 看不見臉的日子〉,A8版。
    《聯合報》(2003年4月3日)。〈隔離者出門 聊天 買便當…未戴口罩〉,A3版。
    《聯合報》(2003年4月1日)。〈台商子女轉學回府城 引起恐慌〉,B1版。
    《聯合報》(2003年4月1日)。〈SARS是匪諜?衛署廣告秀過頭〉,A2版。
    《聯合報》2003年3月28日)。〈台大醫師 疑染SARS住隔離病房〉,4版。
    《聯合報》(2003年3月31日)。〈香港重災區!擤鼻子 全車人瞪你〉,6版。
    《聯合報》(2003年3月30日)。〈從新加坡回台 他們看我像瘟神〉,15版。
    《聯合報》(2003年3月20日)。〈涂醒哲:台商如感染 最好不要回來〉,13版。
    《聯合晚報》(2003年6月9日)。〈請辭准!王泰隆:栽在看護工〉,3版。
    中文參考書目:
    《中國時報》(2003年5月27日)。〈教友送愛心 遊民趕赴午餐約會〉,地方新聞。
    丁仁傑(2003)。〈捍衛社會身體:台灣SARS疫情中的災難治理及其宗教論述〉,《思與言》,41(4):1-70。
    刁曉華譯(2000)。《疾病的隱喻》,台北:大田。(原書Sontag, S. [1989]. Illness and its metaphors: AIDS and its metaphors.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尤昱婷(2001)。《新聞報導中的愛滋人權論述分析—權利與權力》。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士娟(2002)。《精神分裂症患者烙印覺知及烙印因應取向量表之信、效度研究》。台灣大學護理所碩士論文。
    王明珂(2003)。《羌在漢藏之間:一個華夏邊緣的歷史人類學研究》。台北:聯經。
    王晴美(2002)。《媒體報導精神疾患之分析與對策》。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紫君、余安邦(2001)。〈台灣女性的病痛經驗及其詮釋:身體、社會與成就〉,徐正光、林美容主編,《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經驗研究篇》,pp.127-181。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王維資(2002)。《十七世紀巫術恐慌中的心靈與社會:以英格蘭一地為例》。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德威譯(1993)。《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原書Foucault, M. [1972].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Routledge.)
    王道還、廖月娟譯(1998)。《槍砲、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台北:時報文化。(原書Diamond, J. [1976]. Guns, germs, and steel.)
    《中國時報》(2003年5月26日)。〈兩台專機 一則啟示錄〉,論壇版。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04)。〈傳染病防治法〉。上網日期:2004年5月20日,取自http://203.65.72.83/ch/dpc/ShowPublication.ASP?RecNo=1264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04)。〈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防治及紓困暫行條例〉。上網日期:2004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cdc.gov.tw/SARS/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03)。《台灣嚴重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防疫專刊》。台北市:衛生署疾管局。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03)。〈SARS資訊網頁〉。上網日期:2004年4月12日,取自http://www.cdc.gov.tw/SARS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03)。〈國外SARS疫情現況〉。上網日期:2004年4月12日,取自http://www.cdc.gov.tw/SARS/4國內SARS相關資訊/國外SARS疫情現況.htm
    成令方(2003年5月13日)。〈恐懼、污名與護理人員〉,《中國時報》,論壇版。
    李尚仁(2000)。〈種族、性別與疾病:十九世紀英國醫學論痲瘋病與中國〉,「疾病的歷史」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
    李家同(2003年5月27日)。〈我們不該忘記看護工〉,《中國時報》,論壇。
    林元輝(2003)。〈報紙SARS新聞處理的質化分析:以華昌國宅和瓶中信等事件為例〉,《思與言》,41(4):71-110。
    林文琪(1996)。《新聞論述建構之愛滋病語藝視野—以中國時報、聯合報為分析對象》。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中國時報》(2003年5月24日)。〈李明亮:相信醫師自我判斷〉,焦點新聞版。
    林芳玫(1996)。《女性與媒體再現: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論的觀點》。台北:巨流。
    林長杰(1999)。《窮人的烙印:以安康平宅為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鍾淑敏(2001)。《走在荊棘路上—精神分裂症青少年病患的疾病經驗與適應歷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秀英(1995)。〈愛滋病與人權〉,《愛滋病防治》,10:5-12。
    吳翠松(1998)。《報紙中的同志—十五年來同性戀議題報導之解析》。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嘉苓(2002)。〈受污名的性別、性別化的污名:從台灣「不孕」男女處境分析污名的性別政治〉,《台灣社會學刊》,29:127-179。
    吳嘉苓、曾嬿芬(2003年11月16日)。〈看見病毒:個人與「邊界」作為SARS檢疫的管制場域〉,「疾病與社會:台灣歷經SARS風暴之醫學與人文反省學術研討會」論文。台灣:台北。
    尚衡譯(1998)。《性意識史:第一卷 導論》。台北:桂冠。(原書Foucault, M. [1978]. Historie de la Sexualite.)。
    周慶祥、方怡文(2003)。《新聞採訪寫作》。台北:風雲論壇。
    柯永輝(1994)。《解讀台灣流行音樂中的女性意涵(1992-1993)》。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中國時報》(2003年5月24日)。〈后坑營區小社會 遊民班長定軍心〉,地方新聞。
    范燕燕(2000)。《精神病患者生活經驗與主體性之研究》。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慧君(2003)。《建構新聞事實:定位與權力》。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洪漢鼎(1992)。《語言學的轉向》。台北:遠流。
    南方朔(2001)。《在語言的天空下》。台北:大田。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韋伯文化。
    倪炎元(1999)。〈再現的政治:解讀媒體對他者負面建構的策略〉,《新聞學研究》,58:85-111
    柴松林(2003年5月19日)。〈請給我們有用的資訊〉,《民生報》,A2版。
    涂喜敏(2003年4月4日)。〈誰有權虐待別人的孩子?〉,《聯合報》,A15版。
    殷德惠(2003)。《語言與權力:李登輝與民粹主義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秀琪(2000)。《社會結構、語言機制與認同建構:大眾媒介如何「編織」美麗島事件並構塑民眾的族群與國家認同》。台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中國時報》(2003年5月23日)。〈美CDC專家發燒 自行服藥降溫〉,焦點新聞版。
    翁秀琪(1998)。〈批判語言學、在地權力觀和新聞文本分析:宋楚瑜辭官事件中李宋會的新聞分析〉,《新聞學研究》,57:91-126。
    翁秀琪、鍾蔚文、簡妙如、邱承君(1999)。〈似假還真的新聞文本世界:新聞如何呈現超經驗事件〉,《新聞學研究》,58:59-83。
    徐美苓(2003年5月8日)。〈SARS報導 少點恐慌 多點知識〉,《聯合報》,A15版。
    徐美苓(1999),〈愛滋病、媒體與民意—影響對愛滋病患權益與相關態度的因素探索〉,《民意研究季刊》,209:45-88。
    徐美苓、吳翠松、林文琪(2003)。〈愛滋陰影下的情慾規範:新聞論述中的他/她者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0:81-143。
    徐瑩微(2000)。《精神分裂症居家病患父母避免病患再住院之照顧經驗》。台灣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子俊(1995)。《精神分裂病「恥辱感」》。高雄醫學院行為醫學所碩士論文。
    唐維敏(1991)。《影像與意識型態:電視廣告的符號學分析 以司迪麥電視廣告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莊苹(1995)。《HIV/AIDS之社會烙印》。國防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宜中(2003年11月14日)。〈個人自由、集體安全與社會正義:關於SARS風暴的幾點倫理省思〉。「疾病與社會:台灣歷經SARS風暴之醫學與人文反省學術研討會」論文。台灣:台北。
    《中國時報》(2003年5月22日)。〈隔離趴趴走 中研院研究員陳奕麟引重怒〉,焦點新聞版。
    陳威彬(2001)。《近代台灣的癩病與療養—以樂生療養院為主軸》。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泓(2003)。《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適應歷程之敘說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惠萍(2002)。《常體之外—「殘障」的身體社會學思考》。東海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光中、秦文力、周愫嫻合譯(1991)。《社會學》。台北:桂冠。(原書Smelser, N.J. Sociology)。
    張伯丞(2003年5月21日)。〈叫英雄太沈重〉,《中國時報》,論壇版。
    張淑綺(1990)。《我是誰?青少年的再現—以平面媒體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張錦華(2003年4月30日)。〈傳播驚悚?傳遞勇氣、關懷與鼓勵〉,《聯合報》,A15版。
    張錦華等譯(2002)。《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原書Fiske, J.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梁玉玲譯(1994)。《女人、火與危險事物》。台北:桂冠。(原書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彭懷真(2003年4月30日)。〈愛太奢侈?至少不害人、不怨人吧!〉,《聯合報》,A15版。
    《中國時報》(2003年5月22日)。〈社會生存規範豈容知識份子嘲弄〉,焦點新聞版。
    曾凡慈(2000)。《看見/看不見∼視障學生的生活實體建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巧婷(2002)。《從事性交易(之虞)少女離開機構後之生活經驗》。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渡(2003年5月3日)。〈感謝 SARS〉,《中國時報》,論壇。
    楊玉齡譯(1998)。《瘟疫與人》。台北:天下文化(原書McNeill, W.H. Plagues and peoples.)。
    楊延光(1999)。《杜鵑窩的春天—精神疾病照顧手冊》。台北:張老師文化。
    楊秀娟(2003年11月)。〈醫學論述到英雄論述:從論述理論看SARS事件下的政治權力與媒體運作〉。「全球化時代與新聞報導研討會」論文。台北: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鄭宇君(1999)。《從科學到新聞:由基因新聞看科學與新聞的差距》。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鄭泰安(1981)。《台灣的精神醫療現況與檢討,當前台灣社會問題》。台北:巨流。
    劉仲冬(2003年4月27日)。〈護士衝撞封鎖線 理解還不夠!〉,《聯合報》,A15版。
    劉安真(2000)。《「女同志」性認同形成歷程與污名處理之分析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論文。
    《中國時報》(2003年5月22日)。〈他平日我行我素 同仁不意外〉,焦點新聞版。
    劉北成、楊遠嬰譯(1977/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桂冠。(原書Foucault,M.[1977].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prison)。
    蔡友月(1995)。《現代社會對死亡的省思—以癌症病人為個案剖析垂死歷程”醫療化”之影響》。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道詮(1998)。〈男同志在面對愛滋病與愛滋病烙印時的壓力及其因應策略〉,《台灣性學學刊》,4(1):16-27。
    蕭佳華(1996)。《疾病與烙印初探—兼論AIDS防治政策》。台灣大學公衛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青秀(2002)。《女性健康醫療議題的媒體再現—以RU486新聞報導為例》。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藍佩嘉(2003年5月8日)。〈SARS與社會不平等〉,《中國時報》,論壇版。
    蘇建州(2003年5月12日)。〈資訊恐慌太多 細緻統計太少〉,《聯合報》,A15版。
    英文參考書目:
    Albert, E. (1986). Illness and deviance: The response of the press to AIDS. In D.A. Feldman & T.M. Johnson (Eds.), The social dimensions of AIDS: Method and theory (pp.163-178). New York: Praeger.
    Austin, J.L. (1955). How to do thing with words (pp.1-11, pp.94-108).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中國時報》(2003年5月21日)。〈說落跑太沈重〉,論壇版。
    Angermeyer, M., & Matschinger, H. (1994). Lay beliefs about schizophrenic disorder: the results of a population study in Germany. Acta Psychiatry, Scandinavica.89, 39-45.
    Barthes, R. (1973) .Mythologies. London: Paladin.
    Becker, H.S. (1963). Outsiders. New York: Free Press.
    Bennette, T. (1982). Media reality, signification, In M. Gurevitch, T. Bennett, J. Curran & J. Woollacote (Eds.), Culture, society and the media. London & New York: Methuen.
    Berger, A.A. (1995). Cultural criticism: A primer of key concepts. Thousand Oaks: Sage.
    Bourdieu, P. (1984). Disti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urr, V. (1995).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ism. London: Routledge.
    Cahill, S., & Eggleston R. (1995). Reconsidering the stigma of physical disability. Social Quarterly, 36, 681-98.
    Carabine, J. (1996). Questioning representing the other. In S. Wilkinson & C. Kitzinger (Eds.), Represent the other. London: Sage.
    Check, W.A. (1987). Beyond the political model of reporting: Nonspecfic symptoms in media communication about AIDS. Review of Infectious Diseases, 9(5), 987-1000.
    《中國時報》(2003年5月21日)。〈叫英雄太沈重〉,論壇版。
    Cohen, C.J. (1999). The boundaries of blackness: AIDS and the breakdown of Black politic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rrigan, P.W., & Penn, D.L. (1999). Lessons from social psychology on discrediting psychiatric stigma. American Psychology, 54, 765-76.
    Cottle, S. (1994). Stigmatizing Handsworth: Notes on reporting spoiled space.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11, 231-56.
    Coulter, J. (1981).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mind. London: Macmillan.
    Crocker, J., Major, B., & Steele, C. (1998). Social stigma. In. D. T. Gilbert, S.T. Fiske & G. Lindzey (Eds.), 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pp.504-553). (4th ed ). New York: The McGraw Hill.
    Cruikshank, M. (1992). The gay and lesbian liberation movement. New York: Routledge.
    Davies, B., & Harré, R. (1990). Positioning: The discursive production of selves. Journal for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 20(1), 43-63.
    Douglas, M. (2002). Purity and danger. London: Routledge.
    Dyer, R. (1993). The matter of image: Essays on represent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Estroff, S.E. (1989). Self, identity and subjective experices of schizophrenia: in search of the subject. Schizophrenia Bull, 15, 189-96.
    《中國時報》(2003年5月21日)。〈居家隔離趴趴走 重罰有效〉,地方新聞版。
    Faircolough, N. (1995). Media discourse. London: Edward Arnold.
    Faircolough, N. (1992).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Polity.
    Faircolough, N. (1989). Language and power. London: Longman.
    Faircolough, N., & Wodak, R. (1997).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T.A.van Dijk , (Eds.), Discourse as social interaction ( pp. 258-284). London: Sage.
    Fife, B.L., & Wright, E.R. (2000). The dimensionality of stigma: A comparison of its impact on the self of person with HIV/AIDS and cancer. In Journal of Health Social Behavior 41, 50-67.
    Foucault, M. (1972). The archaelogy of knowledge. (Appendix, “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 pp. 215-39.) London: Tavistock.
    Fowler, R. (1991). Language in news: 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 London: Routledge.
    Fowler, R., & Kress, G. (1979). Critical linguistics. In R. Fowler, B. Hodge, G. Kress & T. Trew (Eds.), Language and control (pp.185-213). London, Boston and Henley: Routledge & Kegan Paul.
    Gergen, K.J. (1999).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London and Thousand Oaks:Sage.
    Gergen, K.J. (1985). The social constructionist movement in modern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st, 40, 266-275.
    《中國時報》(2003年5月21日)。〈母親死後背惡名 兒子悲慟〉,焦點新聞版。
    Gilmore, N., & Somerville, M.A. (1994). Stigmatization, scapegoating and discrimination in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Overcoming ‘them’ and ‘us’.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9, 1339-1358.
    Girard, R. (1977). Violence and the sacred. Baltimore,MA: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Goffman, E. (1963). 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Goffman, E.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Doubleday.
    Hall, S. (1997).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Sage.
    Hall, S. (1996). Mordernity: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society. Cambridge, MA : Blackwell.
    Halliday, M.A.K. (1978).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pp.108-127). London: Edward Arnold.
    Hammersley, M. (1997). On the foundation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anguage & Communication, 17(3), 237-48.
    Harré, R., & Langenhove, L. (1999). Positioning theory. Cambridge, MA: Blackwell.
    Harré, R. (1983). Personal being: A theory for individual psychology. Oxford: Blackwell.
    《中國時報》(2003年5月21日)。〈母為傳染源 兒成社會邊緣人〉,焦點新聞版。
    Hartley, J. (1982). Understanding news. London: Methuen.
    Hays, J.N. (1998). The burdens of disease: Epidemics and human response in western history.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Herman, E. & Chomsky, N. (1998). Manufacturing consent. New York: Panthron Books.
    Jones E., Farina A., Hastorf A., Markus H., Miller D.T.,& Scott R. (1984). Socail stigma: The psychology of marked relationships. New York: Freeman.
    Kundrat, A.L., & Nussbaum, J.F. (2003). The impact of invisible illness on identity and contextual age across the life span. Health Communication, 15(3), 331-347.
    Kasperson, R.E., Jhaveri, N., & Kasperson, J.X. (2001). Stigma and the social amplification of risk: Toward a framework of analysis. In J. Flynn, P. Slovic, & Kunreuther (Eds.), Risk, media and stigma: Understanding public challenges to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p.9-27). London: Earthscan Publications Ltd.
    Kitzinger, C. (1989). The regulation of lesbian identities: liberal humanism as an ideology of social control. In J. Shotter & K.J. Gergen (Eds.), Texts of identity. London: Sage.
    Kitzinger, C. (1987).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lesbianism. London: Sage.
    Kitzinger, C., & Wilkinson, S. (1996) .Theorizing representing the other. In S. Wilkinson & C. Kitzinger (Eds.), Represent the other (pp.1-29). London: Sage.
    Lakoff, G., &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中國時報》(2003年5月21日)。〈長庚破洞 林婦1人煞到49人〉,焦點新聞版。
    Langenhove, L., & Harré, R. (1999). Introducting positioning theory. In R. Harré, & L. Langenhove (Eds.), Positioning theory. Cambridge, MA: Blackwell.
    Lasswell, H. (1948).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In W. Schramm (Ed.), Mass communications.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Lévi-Strauss, C. (1969). The raw and the cooked. London: Cape.
    Link, B.G., & Phelan, J.C. (2001). Conceptualizing stigma.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7, 363-385.
    Link, B.G., & Mirotznik, J., & Cullen, F.T. (1991). The effectiveness of stigma coping orientations: Can negative consequence of mental illness labeling be avoided?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32(3), 302-320.
    Marianne, J. (2002). Discourse analysis as theory and method. Lond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McAllister, M.P. (1992). AIDS, medicalization, and the news media. In T. Edger & M. A. Fitzpatrick & V. S. Freimuth (Eds.), AIDS: A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pp.195-221).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McGrath, J.W. (1992). The biological impact of social, responses to the AIDS epidemic. Medical Anthropology. 15, 63-79.
    Mill, S. (1997). Discours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Montgomery, S.L. (1996). The scientific voice.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中國時報》(2003年5月20日)。〈醫護臨陣脫逃 最重吊照〉,焦點新聞版。
    Murray, K. (1989). Th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in the narratives of romance and comedy. In J. Shotter & K.J. Gergen. (Eds.), Texts of Identity (pp.176-205). London, Newbury Park, New Delhi: Sage.
    Opala J., & Boillt F. (1996). Leprosy among the limba: Illness and healing in the context of world view.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42, 3-19.
    Page, R. M. (1984). Stigma. London: Routledge & Keegan Paul.
    Penn, D. L., & Martin, J. (1999). The stigma of severe mental illness: some potential solutions for a recalcitrant problem. Psychiatric Quarterly, 69(3), 235-247.
    Phelan, J. C., Link, B.G.., Stueve, A., & Pescosolido, B. (2000). Public conceptions of mental illness in 1950 and 1996: What is mental illness and is it to be feared. Journal of Health Social Behavior, 41, 188-207.
    Pilger, J. (1992). Distant voices. Vintage.
    Pinker, R. (1971).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policy. Heinemann.
    Potter, J. (1996). Representing reality: Discourse, rhetoric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London: Sage.
    Potter, J., & Wethrell, M. (1987). Discourse and social psychology: Beyond attitudes and behavior. London: Sage.
    Riggins, S. H. (ed.) (1997). The language and politics of exclusion: Others in discourse. London: Sage.
    《中國時報》(2003年5月19日)。〈為何急診醫師被罵成狗熊?〉,焦點新聞版。
    Rosenberg, C.E. (1992). Explaning epidemic (pp.278-30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picker, P. (1984). Stigma and social welfare. London & Canberra: Croom Helm Ltd.
    Stafford, M.C., & Scott, R. R. (1986). Stigma deviance and social control: Some conceptual issues. In S. C. Ainlay, G. Becker, & L.M. Coleman (Eds.), The dilemma of difference. New York: Plenum.
    Steele, C.M., & Aronson, J. (1995). Stereotype vulnerability and the intellectual test performance of African America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 69, 797-811.
    Tuckman, G.. (1978). 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ork: Free Press.
    Tullch, J., & Lupton, D. (1997). Television, AIDS and risk: A cultural studies approach to health communication. ST. Leonards, NSW, Australia: Allen & Unwin.
    van Leeuwen, T. (1996). The representation of social actors. In C.R.Caldas (Ed.), Texts and practices: Studies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Routledge.
    van Dijk, Teun A. (1994). Discourse and cognition in society. In D. Crowley & D. Mitchell (Eds.), Communication theory today (pp.107-126). Salisbury: Poloty Press.
    van Dijk, Teun A. (1988). News analysis: Case 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news in the pres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Vollinn, I. J. (1989). Issues of definition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AIDS and leprosy. Socail Science and Medicine.29(10) , 1157-1162.
    《中國時報》(2003年5月19日)。〈陳建仁:周醫師無心之過〉,焦點新聞版。
    Wahl, O.F. (1999). Mental health consumer’s experience of stigma. Schizophrenia Bulletin. 25(3), 467-478.
    Walsgrove D. (1987). Policing yourself: social closure and the internalization of stigma. In G. Lee & R. Loveridge (Eds.), The Manufacture of disadvantage.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WHO (200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ssues emergency travel advisory [On Line]. Available: http://www.who.int/csr/sars/archive/2003_03_15/en/
    WHO (2003). WHO extends its SARS related travel advice to all of Taiwan province, China [On Line]. Available: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notes/2003/np12/en/
    WHO (2003). SARS outbreak contained worldwide [On Line]. Available: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releases/2003/pr56/en/
    WHO (2003). SARS: timeline of an outbreak [On Line]. Available: http://aolsvc.health.webmd.aol.com
    Woodward, K. (1997).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London: Sage
    Wood, L. A., & Kroger, R. O. (2000). Doing discourse analysis: Methods for studying action in talk and text. London: Sage.
    《中國時報》(2003年5月19日)。〈周醫師錯在哪裡?〉,焦點新聞版。
    《中國時報》(2003年5月19日)。〈害群之馬 比病毒更可怕〉,論壇版。
    《中國時報》(2003年5月19日)。〈先想想麒麟飯店事件吧!〉,論壇版。
    《中國時報》(2003年5月18日)。〈第一線醫師 為周抱不平〉,焦點新聞版。
    《中國時報》(2003年5月15日)。〈違反防疫規定 重罰嚴辦〉,地方新聞。
    《中國時報》(2003年5月13日)。〈人性自私面 因煞士全都露〉,地方新聞版。
    《中國時報》(2003年5月12日)。〈婦團促醫護抗煞獎勵平等〉,焦點新聞版。
    《中國時報》(2003年5月12日)。〈忠烈祠〉,論壇版。
    《中國時報》(2003年5月12日)。〈街頭遊民不等於疾病〉,論壇版。
    《中國時報》(2003年5月9日)。〈劉姓洗衣工遭質疑 家屬不平〉,焦點新聞。
    《中國時報》(2003年5月9日)。〈護士遭隔離 歧視更多〉,論壇版。
    《中國時報》(2003年5月9日)。〈曹女士兒子 寧陪媽媽蹲苦牢〉,焦點新聞版。
    《中國時報》(2003年5月5日)。〈明星高中 哪門課忘了教〉,論壇版。
    《中國時報》(2003年5月5日)。〈二遊民發燒 常逗留龍山寺附近〉,地方新聞版。
    《中國時報》(2003年5月4日)。〈遊民觸角所至 全都遭殃〉,焦點新聞。
    《中國時報》(2003年5月4日)。〈危險傳播者 恐成防疫漏洞〉,焦點新聞。
    《中國時報》(2003年5月3日)。〈母親節難團圓 三子要送DVD進病房〉,焦點新聞版。
    《中國時報》(2003年5月3日)。〈違反居家隔離 強制拘提〉,焦點新聞版。
    《中國時報》(2003年5月3日)。〈馬英九公開信:看到了希望〉,地方新聞版。
    《中國時報》(2003年5月3日)。〈他居家隔離村長通告週遭〉,地方新聞版。
    《中國時報》(2003年5月2日)。〈和平醫院感染科主任:院內感染源 疑為曹女士〉,焦點新聞版。
    《中國時報》(2003年5月2日)。〈和平醫院超級感染源曹女士:我對不起社會〉,焦點新聞版。
    《中國時報》(2003年5月1日)。〈和平唯一未歸隊醫師 周經凱失蹤 強制拘提〉,焦點新聞版。
    《中國時報》(2003年5月1日)。〈遊民:防疫不定時炸彈〉,論壇。
    《中國時報》(2003年5月1日)。〈印傭往生首位死亡外勞〉,焦點新聞。
    《中國時報》(2003年4月30日)。〈和平再傳兩通報病例死亡〉,焦點新聞。
    《中國時報》(2003年4月30日)。〈市府下通牒 和平落跑者將拘提〉,焦點新聞版。
    《中國時報》(2003年4月30日)。〈掙扎五天 一醫師重返前線〉,焦點新聞版。
    《中國時報》(2003年4月28日)。〈性命交關 我選擇自衛…〉,論壇版。
    《中國時報》(2003年4月27日)。〈新竹火車站 遊民引發疫議〉,地方新聞。
    《中國時報》(2003年4月27日)。〈我們一起來打這場仗〉,論壇版。
    《中國時報》(2003年4月26日)。〈大陸清潔工 另一感染源?〉,焦點新聞。
    《中國時報》(2003年4月26日)。〈向第一線防治SARS醫療人員致敬〉,論壇版。
    《中國時報》(2003年4月26日)。〈別作房疫的負面示範〉,論壇版。
    《中國時報》(2003年4月25日)。〈曹女士住哪?板橋人心惶惶〉,焦點新聞版。
    《中國時報》(2003年4月11日)。〈回程巴士上或通關時遭傳染…〉,焦點新聞版。
    《中國時報》(2003年4月9日)。〈勤姓夫妻復原 台灣經驗獲肯定〉,焦點新聞版。
    《中國時報》(2003年4月5日)。〈陳總統:中共輕賤人命 SARS蔓延〉,兩岸大陸版。
    《中國時報》(2003年4月5日)。〈國小生來去香港 遭疫樣眼光〉,焦點新聞版。
    《中國時報》(2003年4月1日)。〈匪諜猛於SARS?〉,論壇版。
    《中國時報》(2003年3月31日)。〈居家護士擔心下一個被隔離〉,焦點新聞版。
    《中國時報》(2003年3月28日)。〈居家隔離衛署 鎖定上千人〉,焦點新聞版。
    《民生報》(2003年6月21日)。〈鄰居染煞 58%會保持距離〉,A15版。
    《民生報》(2003年6月11日)。〈自私比SARS可怕 居家隔離醫護吐心聲〉,CR2版。
    《民生報》(2003年6月11日)。〈鄭雪琴:請尊重、接納隔離者〉,CR2版。
    《民生報》(2003年6月4日)。〈監控居家隔離者 工研院開發新辨識系統〉,CR2版。
    《民生報》(2003年6月3日)。〈SARS患者遭異樣眼光人心隔離 誰來化解?〉,CR2版。
    《民生報》(2003年5月20日)。〈醫護請辭潮 社會壓力是推手〉,A2版。
    《民生報》(2003年5月15日)。〈擔心中標 累及家人〉,A3版。
    《民生報》(2003年5月12日)。〈居家隔離 今起電話視訊管制 〉,A2版
    《民生報》(2003年5月12日)。〈今天是護士節 白衣天使心事誰人知?〉,A5版。
    《民生報》(2003年5月12日)。〈面對SARS生命何價?〉,A7版。
    《民生報》(2003年5月10日)。〈隔離結束後第三天回戰場?心靈創傷仍難撫〉,A4版。
    《民生報》(2003年5月6日)。〈關懷遊民換來冷嘲熱諷〉,A4版。
    《民生報》(2003年5月5日)。〈人性的光輝與昇華〉,A2版。
    《民生報》(2003年5月5日)。〈萬華2遊民疑似SARS 社區防疫 紅色警戒〉,A1版。
    《民生報》(2003年5月4日)。〈向抗SARS英雄致敬〉,A2版。
    《民生報》(2003年5月4日)。〈英雄光環背後〉,A3版。
    《民生報》(2003年5月3日)。〈陳靜秋:感人的典範〉,A2版。
    《民生報》(2003年5月2日)。〈陳靜秋 壯烈犧牲〉,A1 版。
    《民生報》(2003年4月28日)。〈愛的鼓勵〉,A3 版。
    《民生報》(2003年4月27日)。〈與和平護士同車 無乘客出面受檢〉,A2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90451004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451004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新聞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392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