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2978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4014/145046 (79%)
造访人次 : 52066813      在线人数 : 61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新聞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29780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29780


    题名: 二二八論述與民進黨的崛起
    作者: 王若馨
    贡献者: 陳芳明
    王若馨
    关键词: 二二八
    論述
    民進黨
    日期: 2003
    上传时间: 2009-09-11 16:18:13 (UTC+8)
    摘要: 本文透過觀察二二八論述的改變歷程,檢視在不同歷史階段裡,台灣社會觀看二二八事件的方式及角度,以及社會文化中各種可能對論述造成影響的潛在因素,並且探討民進黨如何於二二八論述的翻轉之際乘勢而起,在政治及論述場域內取得發言位置及生存空間。

    觀察二二八事件發生初期的論述,會發現民主運動的因子當時已在台灣社會種下,然而由於官方力量隨即全面壓制民間的發聲權,並且主導二二八論述的形構,提供一套截然不同的解釋,使得民間對於二二八事件的詮釋,直到進入八0年代末期,方在各種條件的配合以及有心人士的推動下,得到重見天日的機會。

    由於官方壟斷媒體近用權,致使民間的反對人士,必須仰賴黨外雜誌等另類媒體發聲,並透過運動的方式以發表理念。二二八論述的變形過程,遂經歷了運動化、論述化、制度化三個時期,終於在九0年代初期,迫使官方採取不同方式因應,並達成主流論述的改變。在論述上的反攻,同時也牽動了民間力量的湧現。於政治場域方面,導致在黨禁下強行成立的民進黨得以匯集民意的支持,伸張二二八事件之後長期受到壓抑的民間意見,呼應二二八事件期間的民主自治訴求。並由於擁有民意基礎,使得政府有所顧忌,未能如先前般全面打壓,致使民進黨得以在政治舞台上站穩腳步。

    首章先行檢視歷史建構與歷史詮釋的意義,作為本文思考脈絡的起點。第二章從事件發生初期開始,探究二二八論述的起源,第三章側重官方的處理方式對台灣社會的影響,第四章則討論反對意見在二二八論述翻轉期的運作及其影響,而在第五章的結論部分,針對本研究進行整理回顧與反思。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籍:
    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編,《走出二二八的陰影》,台北: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1991。
    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1)》,台北:自立晚報,1992。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新聞室,《台灣暴動事件紀實》,1947。
    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台灣省「二二八」事變記事》,1947。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二二八事件文獻輯錄》,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
    王思翔,《台灣二月革命記》,上海:泥土社,1951。
    王育德,《台灣:苦悶的歷史》,台北:自立晚報,1993。
    王建生、陳婉真、陳湧泉合著,《一九四七台灣二二八革命》,台北:前衛,1990。
    王曉波,《陳儀與二二八事件》,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4。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一),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
    賴澤涵等,《「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台北:時報,1994。
    鍾逸人,《辛酸六十年》,台北:前衛,1993。
    總統府,《戡亂時期重要文件分案輯編》,第三十八冊,《台灣二二八事件》(上)。
    德雷福斯(Hubert L. Dreyfus)、拉比諾(Paul Rabinow)著,錢俊譯,《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台北:桂冠,1995。
    藍博洲,《幌馬車之歌》,台北:時報,1991。
    B.S. Books, G. Kennedy, D. R. Moen, Don Ranly著,李利國、黃淑敏譯,《當代新聞採訪與寫作》,台北:周知文化,1995。
    Richard E. Neustadt, Ernst R. May著,廖朝陽、王鴻仁譯,《歷史的教訓》,台北:聯經,1991。
    二、外文書籍:
    Abraham H. Maslow,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1954.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rev. and extended Ed,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1991.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
    Frank Hsiao & Lawrence Sulliva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Status of Taiwan, 1928-1934, Pacific Affairs, Vol.52, No. 3, 1979.
    Gerard Genette, Narrative Discourse : an essay in method, New York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0.
    Matthew David and Carole D. Sutton, Social Research the Basics, London: Sage, 2004.
    Max Weber, H.H Gerth & C. Wright Mills, From Max Weber: Essays in Sociology, London :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1967.
    Shlomith Rimmon-Kenan, Discourse in psychoanalysis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 Methuen, 1987.
    三、博碩士論文:
    吳純嘉,〈人民導報研究(1946-1947)─兼論其反映出的戰後初期台灣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變遷〉,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張金牆,〈《台灣文藝》研究〉,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1997。
    陳恕,〈從《民報》觀點看戰後初期(1945-1947)台灣的政治與社會〉,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夏春祥,〈媒介記憶與新聞儀式——二二八事件新聞的文本分析(1947-2000)〉,政大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三),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
    四、文章:
    伊藤潔著,陳水螺譯,《台灣歷史》,http://members.shaw.ca/leksu/index.htm
    沈松橋,〈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8期,1997年12月。
    李永紅,〈法學思維六則〉,發表於「萬千新聞組法律版」,http://www.jc.gov.cn/personal/ysxs/fnsx1/fnsx391.htm
    李永熾,〈馬關條約與台灣意識的形成〉,《台灣時報》,1995年4月16日,三版。
    李筱峰,〈一百年來台灣政治運動中的國家認同〉,刊登於「李筱峰個人網站」,http://www.jimlee.idv.tw/,1998年2月28日。
    李筱峰,〈台灣戒嚴時期政治案件的類型〉,收錄於《戒嚴時期政治案件之法律與歷史探討》,台北: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2001。
    李翼中,〈帽簷述事〉,《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二),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
    吳乃德,〈反對事業的第二條陣線─從黨外到民進黨的內部分歧〉,收錄於澄社編,《台灣民主自由的曲折歷程─紀念雷震按三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自立晚報,1992。
    林世煜,〈戰火浮生──台灣人去打仗〉,《南方電子報》,2003年11月,http://www.esouth.org/sccid/south/south20031113.htm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四),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
    邱國禎,〈《人民導報》筆禍事件的真相〉,《民眾日報》,1998年6月8日。
    周婉窈,〈女性的命運〉,《當代》雜誌,二00期,2004年.4月。
    陳芳明,〈拋棄舊包袱,開創新視野─論二二八事件官方立場之崩解〉,《李登輝情結》,台北:前衛,1991。
    張炎憲總編輯,〈二二八民眾史〉,《台灣史料研究》第三期,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4年2月。
    張文生,〈「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解釋權〉,人民網,2004年2月27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2/27/content_1334
    楊照,〈收編二二八?〉,《流離觀點》,台北:自立晚報,1991。
    葉永文,〈論二二八事件中的民主意識〉,《國家發展研究》第二卷第二期,2003年6月。
    蔡詩萍,〈台灣反對運動的歷史局限—兩黨政治的發展雛型〉,《誰怕政治》,台北:桂冠,1989。
    葉啟政,〈家族的故事•國族的失落〉,《新新聞》周報,第八九0期,2004年3月26日。
    熊平,〈潛在的革命:不安全感和尋找認同感〉,發表於《人與人權》網站www.renyurenquan.org,2004年1月5日。
    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漢文版),San Jose,Calif.:蓬島文化,1980。
    賴澤涵、葉芸芸、陳芳明,〈封面主題:解構二二八〉,《中國論壇》月刊號第四期,31卷第5期,1991年2月1日。
    謝長彰,〈「二二八事件」官方預謀捕殺的例證〉,《自由時報》,2001年3月 3日。
    蕭欣義,〈國共長期倡導台灣獨立的史實〉(下),《台獨》月刊,第112期。
    彭瑞金,<肅殺政治政氣候中燃亮的台灣文學香火>,《台灣文學探索》,台北:前衛,1995。
    《藍天電子報》編輯室,〈二二八,該悼念的是歷史,而非仇恨〉,《藍天電子報》,第八十期,2004年2月26日,http://www.kmt.org.tw/epaper/Papers/930226/Paper.html
    陳萬益,〈台灣報業史上的一等評論—論黃旺成的「冷語」「熱言」〉,《竹塹文獻》第十期,1999。
    楊逵,〈和平宣言〉,《上海大公報》,1949年1月21日。
    廖中山,〈紀念二二八 不作中國人──二二八事件五十週年〉,《自由時報》,1997年3月1日。
    蕭新煌,〈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收錄於徐正光、宋文里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1990。
    Jorge Larrain著,劉美麗、王恩南譯,〈結構主義與阿圖塞主義之崩解〉,《島嶼邊緣》,第十二期《保衛阿圖塞》,1994年11月。
    李敖編著,《二二八研究》(一)∼(三),台北:李敖出版社,1989。
    李喬,《台灣運動的文化困局與轉機》,台北:前衛,1989。
    李筱峰,《台灣戰後初期的民意代表》,台北:自立晚報,1986。
    李筱峰,《台灣民主運動40年》,台北:自立晚報,1987。
    李筱峰,《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台北:自立晚報,1990。
    李筱峰,《台灣要衝決網羅》,台北:自立晚報,1992。
    李筱峰,《解讀二二八》,台北:玉山社,1998。
    李南衡、葉榮鐘編,《台灣人物群像》,台北:帕米爾,1985。
    夸克(Jean-Marc Coicaud)著,佟心平、王遠飛譯,《合法性與政治》,北京:中央編譯,2002。
    林木順,《台灣二月革命》,台北:前衛,1990。
    林志雄,《顯微鏡下的「台獨」》,台北:世界日報,1979。
    林德龍輯註,《二二八官方機密史料》,台北:自立晚報,1992。
    吳密察、張炎憲等,《建立台灣的國民國家》,台北:前衛,1993。
    吳濁流,《無花果》,台北:前衛,1995。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台北:前衛,1995。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台北:允晨,1992。
    阿圖塞(Louis Althusser)著,譯者不詳,〈意識型態與意識型態國家機器〉,《路易•阿杜塞》,出版項不詳。
    洪桂己,《台灣報業史的研究》,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68。
    柯喬治(George H. Kerr)著,陳榮成譯,《被出賣的台灣》,台北:前衛,1991。
    柯邁政(Marc J. Cohen)、鄧津華(Emma Teng)著,蔡白銓譯,《台灣就是台灣》,台北:前衛,1991。
    南方朔,《帝國主義與台灣獨立運動》,台北:黎明,1981。
    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著,簡惠美譯,《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思、涂爾幹、韋伯》,台北:遠流,1989。
    韋伯(Max Waber)著,于曉、陳維綱等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北京:三聯,1987。
    泰爾朋(Guran Therborn)著,陳墇津譯,《政權的意識型態與意識型態的政權》,台北:遠流,1990。
    海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著,殷海光譯,《到奴役之路》,台北:桂冠,1990。
    時事週報社編,《明辨大是大非──剖視「台獨」》,台北:時事週報社,1980。
    秦孝儀編,《光復台灣之籌畫與受降接收》,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會,1990。
    馬基維利(Niccolo Machiavelli),何欣譯,《君王論》,台北:台灣中華,2000。
    馬斯洛(Abraham H. Maslow),程實定譯,《動機與人格》,台北:結構群,1991。
    海外出版社編,《透視台獨》,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0。
    莊嘉農(蘇新),《憤怒的台灣》,台北:前衛,1980。
    國防部總政治部編,《謝雪紅的悲劇》,台北:國防部總政治部,1958。
    陳芳明,《台灣人的歷史與意識》,台北:敦理,1988。
    陳芳明,《謝雪紅評傳》,台北:前衛,1988。
    陳芳明,《鞭傷之島》,台北:自立晚報,1989。
    陳芳明編,《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台北: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1989。
    陳芳明編,《台灣戰後史資料選──二二八事件專輯》,台北: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1991。
    陳芳明,《蔣渭川與他的時代》,台北:前衛,1996。
    陳芳明,《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1998。
    陳孔立主編,《台灣歷史綱要》,台北:人間,1996。
    陳俐甫編,《禁忌•原罪•悲劇──新生代看二二八事件》,台北:稻鄉,1990。
    陳俐甫、夏榮和、林偉盛編,《台灣•中國•二二八》,台北:稻鄉,1992。
    陳興唐編,《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上)、(下),台北:人間,1992。
    陳國祥、祝萍,《台灣報業演進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91。
    陳綏民,《迷惘:台獨往何處去?》,台北:天人,1984。
    戚嘉林,《台灣史真相思索》,台北:戚嘉林,2000。
    黃存厚輯,《二二八事變始末記》,台中;掃蕩週報社,1947。
    張炎憲,《嘉義北回二二八》,台北:自立晚報,1994。
    張炎憲,《基隆雨港二二八》,台北:自立晚報,1994。
    張炎憲,《悲情車站二二八》,台北:自立晚報,1994。
    張炎憲,《嘉義驛前二二八》,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5。
    張炎憲,《嘉雲平野二二八》,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5。
    張炎憲,《台北南港二二八》,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5。
    張炎憲,《諸羅山城二二八》,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5。
    張炎憲,《台北都會二二八》,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6。
    張炎憲,《淡水河域二二八》,台北:自立晚報,1996。
    張炎憲,《新竹風城二二八》,新竹:新竹市市府,2002。
    張炎憲,《風中的哭泣五0年代白色恐怖政治案件,新竹:新竹市政府,2002。
    張炎憲,《20世紀台灣新文化運動與國家建構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3。
    張炎憲、李筱峰編,《二二八事件回憶集》,台北:稻鄉,1989。
    張炎憲、陳美蓉,《台灣史與台灣史料──台灣史料評析講座紀錄(一)》,台北:自立晚報,1993。
    張炎憲、陳美蓉、黎中光編,《台灣史與台灣史料(二)》,台北:吳三連基金會,1995。
    張春興,《現代心理學》,上海:人民,1994。
    張俊宏,《到執政之路──「地方包圍中央」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南方,1990。
    許極燉編,《尋找台灣新座標:從苦悶的歷史建構現代視野》,台北:自立晚報,1993。
    許極燉,《台灣近代發展史》,台北:前衛,1996。
    梅奎爾(J. G. Merquior)著,陳瑞麟譯,《傅柯》,台北:桂冠,1998。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桂冠,1992。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楊遠嬰譯,《瘋癲與文明》,台北:桂冠,1992。
    喜安幸夫著,蘇珊譯,《台灣》,台北:中天,1999。
    費孝通,《鄉土中國》,香港:三聯,1991。
    楊大春,《傅柯》,台北:生智,1997。
    楊逸舟著,張良澤譯,《二•二八民變》,台北:前衛,1991。
    楊照,《臨界點上的思索》,台北:自立晚報,1993。
    楊照,《痞子島嶼荒謬紀事》,台北:自立晚報,1995。
    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台北:三民,1978。
    鄧孔昭編,《二二八事件資料集》,台北:稻鄉,1991。
    蘇國勛,《理性化及其限制—韋伯思想引論》,台北:桂冠,1989。
    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王淑燕等譯,《東方主義》,台北:立緒,1999。
    蔡文輝,《社會學》,台北:三民,1993。
    蔡篤堅,《媒體再現與當代台灣民族認同形構的公共論述分析》,台北:唐山,2001。
    葉芸芸編,《證言2•28》,台北:人間,1990。
    戴國煇、葉芸芸,《愛憎二•二八》,台北:遠流,1992。
    鄭牧心,《台灣省議會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87。
    歐威爾(George Orwell)著,劉紹銘譯,《一九八四》,台北:東大,199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86451009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6451009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新聞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442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