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8252/149288 (79%)
Visitors : 74859945
Online Users : 110
|
|
|
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9371
|
Title: | 抽籤作為行政資源分配手段之法正當性思考 —以加碼振興券為中心 The Legitimacy of Drawing Lots as an Administrative Mean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A Study of the Additional Stimulus Vouchers in Taiwan |
Authors: | 王友學 Wang, Yu-Hsueh |
Contributors: | 詹鎮榮 Chan, Chen-Jung 王友學 Wang, Yu-Hsueh |
Keywords: | 平等原則 公經濟法 抽籤 加碼振興券 |
Date: | 2025 |
Issue Date: | 2025-09-01 16:46:13 (UTC+8) |
Abstract: | 本文以COVID-19疫情時期,我國發放之加碼振興券為實例,其中包括:國旅券、i 原券、農遊券、藝FUN券、動滋券、客庄券及地方創生券,探討在公經濟法領域中,行政機關採行抽籤作為資源分配手段之正當性。抽籤雖具形式中立與操作簡便之特性,實務上亦常被視為化解資源分配困境的工具,惟其是否符合正當法律程序與平等原則,尚存爭議。抽籤是一個令社會大眾過於習以為常的行為,反而容易使人忽略其中潛藏的法理問題與分配不公。為釐清其正當性基礎,本文首先分析公經濟法領域抽籤之法律關係及各項重點要素,進而嘗試探討抽籤可能與當代法治的矛盾與衝突。 其後,以平等原則為審查基礎,檢視抽籤是否符合平等原則之要求。本文主張「機率均等」不代表「機會均等」,以此質疑行政機關將抽籤視為公平分配的迷思。若不嚴格檢視抽籤制度之適用條件與正當性,將可能使公行政資源分配流於射倖,最終導致資源的分配背離原初之行政目的。 |
Reference: | 中文書目 1. Bennett, Deborah J.著,王業鈞譯,Randomness 你賭對了嗎?,2001年4月。 2. Durkheim, Émile & Mauss, Marcel著,汲喆譯,原始分類,2版,2015年6月。 3. Weber, Max著,錢永祥編譯,政治作為一種志業,載:學術與政治:韋伯選集I,頁169-239,2版,2014年10月。 4. 王立達,忽略「不等者不等之」的市場封阻性授權金規範-有線電視頻道代理商對新進系統業者授權金差別待遇系列判決之競爭法論析,台灣法律人,5期,頁81-114,2021年11月。 5. 王培瑋、璩大成、邱婷芳,新冠肺炎口罩風波:醫療資源分配倫理原則及挑戰,北市醫學雜誌,18卷1期,頁20-31,2021年3月。 6. 王毓正,行政處分之種類——環境影響評估被撤銷後,工廠還可以繼續生產嗎?,載:行政法實例研習,頁185-204,2011年。 7. 吳信華,「比例原則」與「平等原則」作為法規範合憲性審查基準的差異-以憲法法庭113年憲判字第6號判決為說明,月旦法學雜誌,354期,頁20-31,2024年11月。 8. 李建良,行政法:第十一講 行政裁量與判斷餘地,月旦法學教室,98期,頁34-49,2010年11月。 9. 李建良,憲政主義與人權理論的移植與深耕-兼從形式平等與實質平等的語辨闡析比較憲法學方法論的諸課題,載: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9輯-憲政主義與人權理論的移植與深耕,頁1-104,2017年4月。 10. 李惠宗,主觀公權利、法律上利益與反射利益之區別,載: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上),頁139-168,2000年12月。 11. 李震山,程序基本權,月旦法學教室,19期,頁32-36,2004年5月。 12. 林宇軒,行政法上管制裁量理論之開拓,公法研究,12期,頁97-119,2025年3月。 13. 林依仁,切結書之法律性質與效果-從行政法上意思表示觀察,法學叢刊,58卷4期,頁1-26,2013年10月。 14. 林孟楠,從日本法論課予義務訴訟「依法申請」之制度內涵,政大法學評論,164期,頁127-206,2021年3月。 15. 林明昕,2013年行政法發展回顧:兼論2012年情形,臺大法學論叢,43卷S期,頁1075-1125,2014年11月。 16. 林明鏘,2014年行政法發展回顧,臺大法學論叢,44卷S期,頁1439-1472,2015年11月。 17. 林昱梅,論食品安全管理法制中之預防原則:以歐盟與臺灣為中心,臺大法學論叢,44卷S期,頁1037-1162,2015年11月。 18. 施銘權,稅務調查之正當行政程序-以憲法、納稅者權利保護法及相關規範為中心,中正財經法學,21期,頁161-226,2020年7月。 19. 洪家殷,信賴保護與誠信原則,載: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上),頁117-138,2000年12月。 20. 孫克難,財政赤字與公共選擇理論,經濟前瞻,28期,頁162-164,1992年10月。 21. 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百年雋永芳菲風華:發票專題選輯,2015年。 22. 張永健,占有規範之法理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2卷特刊,頁847-932,2013年11月。 23. 張登科,強制執行法,2020年。 24. 許育典,大學自治與程序基本權-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九七年度訴字第六九九號判決評析,台灣法學雜誌,130期,頁265-270,2009年6月。 25. 許育典,憲法,9版,2019年9月。 26. 郭昱瑩,公共財政與公共選擇的對話,公共行政學報,26期,頁159-169,2008年3月。 27. 陳月端,「消除對婦女一切歧視公約」在台灣民法的實踐,應用倫理教學與研究學刊,6卷1期,頁69-81,2011年1月。 28. 陳宏賓,用數學論公平,科學研習,62卷1期,頁20-24,2023年2月。 29. 陳志宇,國際頻譜共享機制之政策發展-以美國與歐盟為例,科技法律透析,27卷1期,頁36-53,2015年1月。 30. 陳昭如,父姓的常規,母姓的權利:子女姓氏修法改革的法社會學考察,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3卷2期,頁271-380,2014年6月。 31. 陳敏,行政法總論,10版,2019年。 32. 陳清秀,稅法上之判斷餘地與行政裁量(上),植根雜誌,38卷6期,頁231-240,2022年6月。 33. 陳清秀,稅法上之判斷餘地與行政裁量(下),植根雜誌,38卷8期,頁281-306,2022年8月。 34. 陳朝政,抽籤制民主的理念與實踐,臺灣民主季刊,20卷4期,頁31-74,2023年12月。 35. 陳新民,臺灣兵役替代役的制度簡介,軍法專刊,64卷3期,頁1-10,2018年6月。 36. 傅玲靜,源自立法者授權之行政機關判斷餘地-臺北高等行政法院 106 年度訴字第 1057 號判決評析,月旦裁判時報,81期,頁5-14,2019年3月。 37. 湯德宗,論憲法上的正當程序保障,憲政時代,25卷4期,頁3-34,2000年4月。 38. 湯德宗,行政程序法論,2版,2003年2月。 39. 黃銘傑,徘徊於事後管制v.事前管制之數位時代中的競爭法主管機關,臺灣經濟研究月刊,46卷7期,頁95-101,2023年7月。 40. 黃錦堂,政府再造的憲法原則,法學講座,7期,頁1-19,2002年7月。 41. 詹鎮榮,公經濟法:第一講 公經濟法之概念、體系與新趨勢,月旦法學教室,75期,頁59-68,2009年1月。 42. 詹鎮榮,論經濟行政法上之競爭者訴訟,政大法學評論,132期,頁261-336,2013年4月。 43. 廖元豪,平等權:第四講可疑分類之嚴格審查種族歧視相關案例研析及比較,月旦法學教室,83期,頁32-44,2009年9月。 44. 廖義男,夏蟲語冰錄(九十二)-憲法平等原則在經濟法領域中之具體實踐,法令月刊,66卷9期,頁109-122,2015年9月。 45. 蔡甫昌,美國馬里蘭州急重症資源分配指引之制訂經驗,健康世界,550期,頁5-10,2022年10月。 46. 蔡馨芳,臺灣財政永續性之研究:政府角色的反思,公共行政學報,44期,頁41-72,2013年3月。 47. 蕭文生,優惠性差別待遇與憲法平等權/平等原則與國家經濟輔助措施,月旦法學雜誌,172期,頁24-39,2009年8月。 48. 蕭文生,行政法─基礎理論與實務,增訂2版,2019年7月。 49. 戴東雄,子女稱姓之現代化,法制史研究,30期,頁207-248,2016年12月。 50. 謝世民,羅爾斯的正義理論與轉型正義,二十一世紀,185期,頁33-40,2021年6月。 51. 謝宛婷、林宏榮,COVID-19大流行下的醫療資源匱乏倫理與疫苗分配正義,澄清醫護管理雜誌,17卷4期,頁4-7,2021年10月。 52. 謝哲勝,資源分配、利用與管理相關法律的基礎理論,軍法專刊,55卷2期,頁1-15,2009年4月。 53. 顏吉承,先占之法理與專利要件,專利師,17期,頁106-118,2014年4月。 54. 蘇貞昌、謝其濬,護國四年:會做事的團隊,盼台灣成為幸福之地,2023年10月。 55. 蘇靖萍、張媛甯,臺南市國民中學超額教師介聘制度之研究,學校行政,117期,頁217-250,2018年9月。 外文書目 1. Rawls, John (1999), A Theory of Justic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 Riley, J., Review of Justice by Lottery, by B. Goodwin, 104 Ethics 895 (1994). 3. Tyler, Tom R., Social Justice: Outcome and Procedure, 35 Int’l J. Psychol. 117 (2000).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 108652019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652019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
201901.pdf | | 4132Kb | Adobe PDF | 0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
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
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