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6810
|
Title: | 新古典現實主義下的中國海軍戰略發展:以習近平時期為例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vy under Neoclassical Realism: The Xi Jinping Era as an Example |
Authors: | 曾孟傑 Tseng, Meng Chieh |
Contributors: | 蔡文軒 Tsai, Wen-Hsuan 曾孟傑 Tseng, Meng Chieh |
Keywords: | 制海權 海軍戰略 體系結構 官僚自利 戰略支點 領導人知覺 Command of the sea Naval strategy System structure Bureaucratic self-interest Strategic pivot Leadership awareness |
Date: | 2025 |
Issue Date: | 2025-05-02 15:06:21 (UTC+8) |
Abstract: | 自古以來,中國的戰略取向便不斷隨著國力的興衰以及外來威脅的來向,被動的回應、改變。故即使中國擁有著雙重資源兼備的地理優勢與特性,但長久以來,中國在意義上始終都是一個陸權國家。面對著列強來自東、西兩側的威脅,戰略上的搖擺使其未能正確的針對國家戰略進行調整,進而導致了中國百餘年的屈辱。發生在150年前的「海防」與「塞防」之爭,即是晚清政府在中國的地緣戰略困境下,所進行的一次戰略路線辯論。 在歷經了一個半世紀後,即使中國已逐步修正其僅關注陸地的純陸權國家戰略,並逐漸向東側的海洋轉型,但中國對海洋所投注的心力,遠遠不及其本身量體比例。自2012年後,海洋逐漸獲得中共領導階層的關注,國家整體發展戰略也開始側重於海洋。特別是在習近平接班後,由於其雷厲風行的集權手段,以及縱橫捭闔的軍力擴張作為,長期以來,外界普遍認為,習時期國家的核心發展戰略已由海權取代陸權。然本文認為,現有文獻對於習時期海軍戰略的描述,多帶有片面或概括之傾向,在研究途徑上亦多僅側重於體系結構層次,對於官僚體制及領導人偏好等因素也較為欠缺。基此,本研究核心的問題意識起自於,中國對海軍軍力的側重是否是習近平的就任所造成的?同時習近平任內對於中國海軍戰略又有什麼樣的影響?經本文研究發現,中國對海軍軍力的側重,並非始於習近平時期,乃是承續胡錦濤任內所定下的基調,而胡任內的改弦易轍,卻也是得利於江澤民時期逐步對軍工產業鏈優化的佈局。 有別於他的前兩任領導人,習近平在掌握住了集體領導低效內耗、前任領導人裸退、干政老人逐漸凋零等天然機遇,同時藉由破除軍隊既得利益結構、大規模反腐打貪等鞏固權力之舉措,使得習得以在具備集權的「意願」時,也同時擁有擴權的「能力」,讓制海權的發展條件獲得全方位的推進。 Since ancient times, China's strategic orientation has been changing passively in response to the rise and fall of its national power and the direction of external threats. Therefore, even though China possesses the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ual resources, it has long been a land power in the sense that it is a land power. In the face of threats from the east and west, China's wavering strategy failed to correctly adjust its national strategy, which led to the humiliation of China for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 The dispute between “naval defense” and “Fortress Defense” that took place 150 years ago was a debate on the strategic route of the late Qing government in the face of China's geo-strategic predicament. After a century and a half, even though China has gradually revised its purely land-based national strategy, which focused only on the land, and gradually shifted to the sea on the eastern side, China's commitment to the sea is far less than its own proportion. Since 2012, the oceans have gradually gained the attention of the CCP leadership, and the country's overall development strategy has begun to emphasize the oceans. Particularly after Xi Jinping took over, due to his vigorous centralization of power and sweeping military expansion, it has long been widely believed that the cor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country during Xi's time has been to replace land power with sea power. However, in this paper, we believe that the descriptions of Xi's naval strategy i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end to be one-sided or generalized, and most of the research approaches focus only on the system structure level, with a lack of factors such as bureaucratic system and leader's preference. Therefore, the central question of this study is whether China's emphasis on naval power is a result of Xi Jinping's assumption of office, and whether it is also a result of Xi Jinping's emphasis on naval power during his term of office. And what is the impact of Xi Jinping's tenure on China's naval strategy? This article reveals that China's emphasis on naval power did not begin during Xi Jinping's term, but was a continuation of the tone set by Hu Jintao during his term, and Hu's change of course during his term also benefited from Jiang Zemin's gradual optimization of the military-industrial industrial chain during his term. Unlike his two predecessors, Xi Jinping has seized the natural opportunities of inefficient collective leadership, the retirement of his predecessors, and the gradual disappearance of the old men in politic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consolidating his power by breaking up the vested interest structure of the military, and fighting corruption and corruption on a large scale, so that he has the “will” to centralize power and the “ability” to expand it, so that he can push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ditions of sea power on all fronts. |
Reference: | 一、專書 仇昊譯,朱利安·S·科貝特著。《海上戰略的若干原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毛澤東。《毛澤東軍事文集第5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 毛澤東。《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下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10年。 毛澤東。《建國以來毛澤東軍事文稿(中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10年。 王志弘等譯,安東尼·威思頓著。《論證規則》。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2000年。 王義桅等譯,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著。《大國政治的悲劇》。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17年。 包淳亮譯,格雷厄姆·艾利森著。《注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新北市:八旗文化事業,2021年。 安常容、成忠勤譯,馬漢著。《海權對歷史的影響》。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年。 朱楹。《粟裕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0年。 江澤民。《江澤民文選(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李永悌譯,傑佛瑞·提爾著。《21世紀海權》。臺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12 年。 李明國。《彭德懷傳》。貴州省: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李寧怡譯,杜如松著。《長期博弈:中國削弱美國、建立全球霸權的大戰略》。新北市:八旗文化事業,2022年。 林文程。《中國海權崛起與美中印太爭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20年。 林添貴譯,布里辛斯基著。《大國政治》。新北市:立緒文化事業,2007年。 林添貴譯,馬凱碩著。《中國贏了嗎?挑戰美國的強權領導》。臺北市:天下文化,2020年。 林添貴譯,羅伯·卡普蘭著。《地理的復仇》。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17年。 洪陸訓。《軍事政治學—文武關係理論》。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02年。 胡錦濤。《胡錦濤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 胡錦濤。《胡錦濤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 胡錦濤。《胡錦濤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 胡麗麗、梁劍。《習近平傳記》。香港:明鏡出版社,2012年。 徐向前。《徐向前軍事文選》。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3年。 翁衍慶。《中共軍史、軍力和對台威脅》。臺北市:新銳文創出版公司,2023年。 逄先知、馮蕙。《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五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年。 高紫文譯,傅泰林著。《積極防禦—1949年後的中國軍事戰略》。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22年。 國防部譯,Andrew S. Erickson, Ryan D. Martinson著。《中共海上灰色地帶行動》。臺北市:國防部政務辦公室,2023年。 寇健文。《中共菁英政治的演變—制度化與權力轉移(1978-2010)》。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13年。 張玉良。《戰役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6年。 張震。《張震回憶錄(第二卷)》。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3年。 習近平。《習近平著作選讀》。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11年。 陳儀等譯,雷蒙德·達利歐著。《The Changing World Order: Why Nations Succeed and Fail》。臺北市:商業週刊出版社,2022年。 陳嫻若譯,宮崎正勝著。《海洋地緣政治入門—世界史視野下的海權爭霸》。臺北市:如果出版,2022年。 彭德懷。《彭德懷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湯智賢、廖小娟等著。《和平與衝突研究理論新視野》。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17年。 粟裕。《粟裕文選(第三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4年。 費爾南·布羅代爾著。《菲利浦二世時代的地中海與地中海世界(第一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費爾南·布羅代爾著。《菲利浦二世時代的地中海與地中海世界(第二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馮克利譯、傅高義著。《鄧小平改變中國》。臺北市:天下文化出版社,2012年。 壽曉松。《戰略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13年。 熊玠。《習近平時代》。新北市:人類文化事業出版社,2015年。 劉華清。《劉華清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年。 樂為良譯,Richard McGregor著。《中國共產黨不可說的秘密》。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11年。 潘忠岐譯,卡倫·明斯特、阿雷奎恩·托夫特著。《國際關係精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黎安友、施道安。《尋求安全感的中國:從中國人的角度看中國的對外關係》。新北市:左岸文化事業,2013年。 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下卷)》。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 鞠海龍。《中國海權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2010年。 蘆荻譯,峯村健司著。《站上十三億人的頂端—習近平掌權之路》。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16年。 蘇起。《美中對抗下的台灣選擇》。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出版社,2024年。 龔之周、何建治、鄭哲民等譯,Kalevi J. Holsti著。《國際政治解析架構》。臺北市:龍田出版社,1983年。 二、期刊論文 〈中央政治局同志向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述職〉。《黨建》(北京市),第375期,2019年,頁1。 丁偉、魏旭。〈20世紀80年代人民解放軍體制改革、精簡整編的回顧與思考〉。《軍事歷史》(北京市),第6期,2014年,頁55-57。 丁樹範。〈波斯灣戰爭對中共解放軍的影響〉。《中國大陸研究》(臺北市),第34卷,第12期,1991年,頁30-32。 尹全海。〈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時間與空間-以晚清海防與塞防爭論的時空背景為例〉。《江西社會科學》(江西省),第4期,2006年,頁100。 尹全海。〈學術視野中的晚清海防與塞防之爭〉。《河南社會科學》(鄭州市),第15卷,第1期,2007年,頁127。 尹鈦。〈當代中國政治中「領導核心」制之研究〉。《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178期,2020年,頁90。 方琮嬿。〈中國二十大後半導體科技發展:危機下的因應與前景〉。《國防情勢特刊》(臺北市),第24期,2022年,頁38。 毛治國、張閔傑。〈形機成勢:解讀《孫子兵法》制勝兵道〉。《國防雜誌》(桃園市),第36卷,第2期,2021,頁128。 王元綱。〈樂觀的現實主義:國際關係守勢現實主義之評析〉。《國際關係學報》(臺北市),第18期,2003年,頁43-44。 王央城。〈驚爆十一天的美「中」撞機事件與危機處理〉。《國防雜誌》(桃園市),第17卷,第3期,2001年,頁84-99。 王志鵬。〈中國海軍第一與第二代核子潛艦展過程〉。《全球防衛雜誌》(臺北市),第79卷,第5期,2024年,頁38-42。 王俊評。〈制海權與中國海軍戰略〉。《遠景基金會季刊》(臺北市),第11卷,第1期,2010年,頁140-164。 王信力。〈中共海軍發展航母之探討〉。《展望與探索》(新北市),第8卷,第6期,2010年,頁61。 王信賢。〈書評論文:百年中共與中國政治 —習近平的天命與挑戰〉。《臺灣民主季刊》(臺北市),第18卷,第4期,2021年,頁137。 王信賢。〈將社會帶回?中國大陸中介組織的發展與理論省思:以W市商會與行業協會為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臺北市),第18卷,第2期,2005年,頁300-301。 王淯憲、劉俊廷。〈從共軍2017年軍演析論對我防衛作戰之影響〉。《海軍學術雙月刊》,第53卷,第2期,2019年,頁109。 王崑義。〈《反分裂法》與台灣的國家安全〉。《新世紀智庫論壇》(新北市),第47期,2009年,頁60。 王崑義。〈三個海洋的戰爭:中共海洋戰略的轉向與美中碰撞〉。《展望與探索》(臺北市),第13期,2001年,頁136-137。 王琇宏。〈中共海上民兵發展與運用〉。《國防雜誌》(桃園市),第36卷,第3期,2021年,頁66。 王蘭。《海權發展模式研究與中國海權理論構建》。《亞太安全與海洋研究》(北京市),第5期,2019年,頁30-46。 王蘭。《海權發展模式研究與中國海權理論構建》。《亞太安全與海洋研究》(北京市),第5期,2019年,頁46。 付翠蓮。〈關於我國實施海洋強國戰略的思考〉。《海洋開發與管理》(北京市),第11期,2008年,頁4。 包淳亮。〈中國大陸的南海擴張—從2014年春夏的「中」越西沙對峙談起〉。《展望與探索》(新北市),第13卷,第1期,2015年,頁64-65。 古格里·波林、塔比莎·格蕾絲·瑪洛麗、哈里森·普雷塔。〈中國海上民兵的揭露性分析〉。《印太防禦論壇》(夏威夷),第47卷,第4期,2022年,頁25。 史紹良、吳江紅。〈以地緣戰略為視角解析清末海防與塞防之爭〉。《文教資料》(江蘇省),第20期,2010年,頁11。 石之瑜。〈當代政治心理學的教材與方法:文獻簡介〉。《政治科學論叢》(臺北市),第10期,1999年,頁30。 朱紅文、馮周卓。〈社會科學方法論研究的意義和視角〉。《求索》(湖南省),第5期,2003年,頁165。 包淳亮。〈細讀「注定一戰」:美「中」能夠 避開修昔底德陷阱的幾種原因〉。《展望與探索》(新北市),第17卷,第3期,2019年,頁101-110。 江山。〈透視美軍「地區海上安全計劃」〉。《當代海軍》(北京市),第7期,2004年,頁47。 江炘杓。〈美國在印太地區部署中程飛彈的分析〉。《國防安全週報》(臺北市),第62期,2019年,頁21。 江雨。〈島鏈與中國海軍向遠洋的發展〉。《艦載武器》(河南省),第3期,2006年,頁21。 吳玉山。〈從比較共產主義看中共百年〉。《政治學報》(臺北市),第71期,2021年,頁17。 吳征宇。〈重新認識「心臟地帶理論」及其意涵〉。《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市),第2期,2012年,頁56。 吳征宇。〈海權的影響及其限度—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的海權思想〉。《國際政治研究》(北京市),第2期,2008年,頁99。 吳征宇。〈海權與陸權複合型強國〉。《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市),第2期,2012年,頁39-40。 吳征宇。〈論陸海複合型國家的戰略地位—理論機制與政策選擇〉。《教學與研究》(北京市),第7期,2010年,頁65-68。 吳胤瓛。〈習近平穩固軍權之研究—以中共解放軍上將陞黜為例〉。《復興崗學報》,第110期,2017年,頁104。 宋學文。〈層次分析對國際關係研究的重要性與模型建構〉。《問題與研究》(臺北市),第47卷,第4期,2008年,頁168-171。 杉浦康之。〈習近平時期之解放軍改革及其海軍之區域與世界擴張〉。《歐亞研究》(臺中市),第7期,2016年,頁53-57。 李文志。〈海陸爭霸下亞太戰略形勢發展與臺灣的安全戰略〉。《東吳政治學報》(臺北市),第13期,2001年,頁136-137。 李成瑞。〈十年內亂期間我國經濟情況分析—兼論這一期間統計數字的可靠性〉。《經濟研究》(北京市),第28期,2021年,頁26-27。 李志堯。〈中共發動「懲越戰爭」戰略作為之研析〉。《國防雜誌》(桃園市),第22卷,第1期,2021年,頁50-52。 李育慈譯,Conor Kennedy著。〈中共海外「戰略支點」構想〉。《國防譯粹》(臺北市),第46卷,第10期,2019年,頁46。 李哲全。〈疫情下的中越西沙爭端〉。《國防安全雙週報》(臺北市),第2期,2020年,頁3。 李家成、王帥。〈東北亞海權格局的演變與重塑〉。《太平洋學報》(北京市),第22卷,第8期,2014年,頁35-37。 李義虎。〈從海陸二分到海陸統籌—對中國海陸關係的再審視〉。《現代國際關係》(北京市),第8期,2007年,頁1-2。 杜哲元。〈邊緣地帶強國與系統性大戰〉。《太平洋學報》(北京市),第22卷,第9期,2014年,頁36-39。 沈明室。〈中共十六大權力繼承與軍隊角色〉。《展望與探索》(新北市),第1卷,第2期,2003年,頁40。 周云亨。〈「海防與塞防之爭」與當前中國地緣戰略選擇〉。《江南社會學院學報》(江蘇省),第9卷,第4期,2007年,頁42-45。 周敦彥譯,Ian Burns McCaslin & Andrew S. Erickson著。〈回顧中共海軍發展〉。《國防譯粹》(臺北市),第50卷,第2期,2023年,頁39。 周道斌。〈蛟龍探江海-中國大陸深海探測技術研究〉。《海軍學術雙月刊》(臺北市),第46卷,第5期,2012年,頁68-78。 岳健勇。〈發展主義的開放邏輯—中國加入世貿的背後〉。《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香港),第137期,2013年,頁87。 林士毓。〈海軍對於反海盜軍事行動的研析〉。《海軍軍官》(高雄市),第31卷,第1期,2012年,頁61。 林文謙。〈美國二十一世紀大戰略與地緣政治學:藍圖與思維〉。《政治科學季評》(臺北市),第25期,2010年,頁2-5。 林永鵬。〈習近平執政後中共海權發展對東亞戰略安全之影響〉。《海軍學術雙月刊》(臺北市),第53卷,第1期,2019,頁62。 林廷輝。〈中美近期南海航行自由的爭議與觀察-以中國蘭州號逼迫美國迪凱特號為例〉。《戰略安全研析》(臺北市),第153期(2016年),頁72。 林宗達。〈探索中共太空攻勢作戰武器〉。《展望與探索》(新北市),第9卷,第8期,2011年,頁87-88。 林挺生。〈解放軍的現代化與戰略文化:「積極防禦」的戰略思想與解釋架構〉。《全球政治評論》(臺中市),第50期,2015年,頁52-66。 林穎佑。〈共軍軍事體制改革的意涵與影響〉。《戰略與評估》(臺北市),第6卷,第4期,2015年,頁27。 姜鵬。〈海陸複合型大國崛起的「腓力陷阱」與戰略透支〉。《當代亞太》(北京市),第1期,2018年,頁4-8。 姜鵬。〈海陸複合型地緣政治大國崛起的「威廉困境」與戰略選擇〉。《當代亞太》(北京市),第5期,2016年,頁66-76。 姜鵬。〈海陸複合型地緣政治大國的戰略選擇與崛起成效〉。《東北亞論壇》(長春市),第2期,2016年,頁34。 柯澤。〈西方政治心理學的興起與發展〉。《國外社會科學》(北京市),第2期,2016年,頁131-133。 洪子傑。〈「十四五」時期中共推動「北斗」衛星發 展規畫〉。《國防安全雙週報》(臺北市),第52期,2022年,頁49-50。 胡杰。〈約翰費希爾改革與英國古典海權〉。《武漢大學學報》(湖北省),第64卷,第5期,2011年,頁111。 胡欣。〈中國的海外戰略支點建設需要處理好五對關係〉。《世界知識》(北京市),第3期,2018年,頁74。 胡波。〈全球海上多極格局與中國海軍的崛起〉。《亞太安全與海洋研究》(江蘇省),第6期,2020年,頁9-16。 胡波。〈後馬漢時代的中國海權〉。《邊界與海洋研究》(湖北省),第2卷,第5期,2017年,頁6-8。 胡波。《中國海洋強國的三大權力目標》。《太平洋學報》(北京市),第22卷,第3期,2014年,頁85。 胡哲峰。〈建國以來若干軍事戰略方針探析〉。《當代中國史研究》(北京市),第7卷,第4期,2000年,頁24。 胡敏遠。〈由地緣政治戰略觀點論中共建構「中吉烏鐵路」的意涵〉,《海軍學術雙月刊》(臺北市),第56卷,第6期(2022年),頁11。 胡敏遠。〈中共在柬埔寨建構海外基地的戰略意涵〉。《海軍學術雙月刊》(臺北市),第55卷,第1期,2021年,頁44-46。 胡敏遠。〈由地緣政治戰略觀點論中共建構「中吉烏鐵路」的意涵〉。《海軍學術雙月刊》(臺北市),第56卷,第6期,2022年,頁11。 胡敏遠。〈論析 2022 年美國的北約戰略:離岸平衡的觀點〉。《遠景基金會季刊》(臺北市),第24卷,第2期,2018年,頁110。 韋紅、王劍峰。〈國內學術界海陸之爭的研究現狀評析及思考〉。《湖南行政學院學報》(湖南省),第5期,2015年,頁37。 倪樂雄。〈從陸權到海權的歷史必然—兼與葉自成教授商榷〉。《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市),第11期,2007年,頁22-31。 凌勝利。〈美國的楔子戰略與中蘇同盟的分裂〉。《國際政治科學》(北京市),第3期,2015年,頁68-76。 孫建琳。〈1962年中印邊境反擊戰決策始末〉。《檔案時空》(長沙市),第9期,2008年,頁10。 師小芹。〈理解海權的另外一條路徑—簡論朱利安·科貝特的海權理論及其現實意義〉。《和平與發展》(北京市),第1期,2010年,頁56-63。 徐棄郁。〈海權的誤區與反思〉。《戰略與管理》(北京市),第5期,2003年,頁15-19。 徐遵慈。〈從「重返亞洲」到「印太戰略」—美國對東南亞政策的轉變與最新發展〉。《經濟前瞻》(臺北市),第178期,2018年,頁106。 秦立志。〈陸海複合型國家戰略轉型的動力機制—兼論對中國的啟示〉。《太平洋學報》(北京市),第27卷,第2期,2019年,頁2。 秦亞青。〈現實主義理論的發展及其批判〉。《國際政治科學》(北京市),第2期,2005年,頁149-153。 秦宗倉、屈宏輝、薛海龍。〈中國近代「塞防」「海防」之爭對當代西部安全問題的啟示〉。《西北師大學報》(甘肅省),第49卷,第5期,2012年,頁81。 馬少猛。〈從制海權的影響談我國海權的戰略調整〉。《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浙江省),第8卷,第2期,2010年,頁112-113。 馬少猛。《構建中國海權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浙江省),第9卷,第4期,2011年,頁118。 馬煥棟。〈中共柴電潛艦研析—從發展歷程及現役潛艦戰力探討〉。《海軍學術雙月刊》(臺北市),第51卷,第6期,2017年,頁53-59。 高勝文。〈一帶一路:歷史積澱與現實價值〉。《一國兩制研究》(澳門特別行政區),第2期,2018年,頁118。 高豊智。〈中共海軍「近海防禦」與「遠海護衛」之發展戰略與影響〉。《海軍學術雙月刊》(臺北市),第53卷,第5期,2013年,頁34。 寇健文。〈中共與蘇共高層政治演變:軌跡、動力與影響〉。《問題與研究》(臺北市),第45卷,第3期,2006年,頁61。 崔野、婁成武。〈中國海上執法職責體系:歷史變遷、實踐模式與建設方向〉。《山東大學學報》(山東省),第3期,2023年,頁184。 常拉堂、劉奎。〈中俄海軍七十年合作的歷史回顧與思考〉。《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北京市),第4期,2019年,頁50-55。 康四維。〈中蘇共分裂下的東突議題〉。《展望與探索》(新北市),第10卷,第4期,2012年,頁33。 張力。〈冷戰前期臺灣軍事反攻的企圖與侷限〉。《五十年來的香港、中國與亞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香港),2001年,頁68。 張文木。〈論中國海權〉。《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市),第10期,2003年,頁8-14。 張克名。〈2015年中共《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之戰略意涵〉。《戰略安全研析》(臺北市),第122期,2015年,頁42。 張娟瑄。〈中共「生存型國家利益」的政策變化:胡錦濤與習近平時期之比較〉。《安全與情報研究》(桃園市),第7卷,第1期(2024年),頁30-32。 張家瑍。〈從南海仲裁案結果論我國因應作為〉。《海軍學術雙月刊》(臺北市),第53卷,第1期,2019年,頁103。 張凱銘。〈中國「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之研究〉。《台灣國際研究季刊》(臺北市),第13卷,第1期,2017年,頁142-143。 張蜀誠。〈中共海軍研究觀點探討〉。《展望與探索》(新北市),第8卷,第2期,2010年,頁63-70。 張蜀誠。〈中共海軍現代化:組織發展觀點〉。《展望與探索》(新北市),第6卷,第3期,2008年,頁75。 張蜀誠。〈從軍事觀點論中共石油安全戰略〉。《展望與探索》(新北市),第4卷,第5期,2006年,頁39。 張潔。〈海上通道安全與中國戰略支點的構建—兼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安全考量〉。《國際安全研究》(北京市),第2期,2015年,頁108-114。 梁甲瑞。〈南太平洋地區海上戰略通道安全與戰略支點港口的構建〉。《戰略決策研究》(廣東省),第2期,2017年,頁65-66。 梁亞濱。〈中國建設海洋強國的動力與路徑〉。《太平洋學報》(北京市),第23卷,第1期,2015年,頁79。 許可。〈構建「海上絲路」上的戰略支點—兼議迪戈加西亞基地的借鑒作用〉。《亞太安全與海洋研究》(北京市),第5期,2016年,頁13-14。 郭偉山。〈「四方安全對話」擴能對印太區域形勢的影響〉,《展望與探索》(新北市),第21卷,第12期,2023年,頁36-37。 郭偉山。〈AUKUS 成立對東南亞無核區及地緣政治的影響〉。《國會季刊》(臺北市),第51卷,第1期,2023年,頁38-43。 陳先松。〈從財政史視角再析海防塞防之爭〉。《清華大學學報》(北京市),第33卷,第6期,2018年,頁138-139。 陳彥名、蔣忠諺。〈中共潛射攻船飛彈發展與運用研析〉。《海軍學術雙月刊》(臺北市),第52卷,第6期,2008年,頁63-66。 陳津萍、張貽智。〈軍改後中共「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與職能之研究〉。《軍事社會科學專刊》(桃園市),第15期,2019年,頁29-32。 陳純如。〈洞朗事件對中印邊界問題與中印關係之影響〉。《問題與研究》(臺北市),第57卷,第1期,2018年,頁107-108。 陳煥森。〈習近平軍隊指揮結構改革工作之研究:以鞏固軍權重振「黨指揮槍」紀律為分析觀點〉。《展望與探索》(新北市),第14卷,第10期,2016年,頁50。 陳麒安。〈重新檢視瓦特的聯盟理論〉。《問題與研究》(臺北市),第53卷,第3期,2014年,頁91。 陶用舒、易永卿。〈左、李塞防與海防之爭新論〉。《淮系集團研究》(安徽省),第4期,2004年,頁69。 喻永紅、胡鵬、周德華。〈人民海軍海上破襲遊擊戰思想的歷史回顧〉。《軍事歷史研究》(上海市),第1期,2012年,頁98。 曾孟傑。〈論習近平鞏固軍權的策略與途徑〉。《海軍學術雙月刊》(臺北市),第56卷,第5期,2022年,頁16-69。 曾孟傑。〈中、印在傳統與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合作關係〉。《海軍學術雙月刊》(臺北市),第50卷,第6期,2016年,頁157。 游智偉。〈中國與領土主權爭議:衝突升級的觀點〉。《安全與情報研究》(桃園市),第2卷,第1期,2019年,頁58。 馮啟人。〈1999年美國轟炸南斯拉夫大使館之真相〉。《海峽評論》(臺北市),第264期,2012年,頁82。 黃信豪。〈習近平時期高層領導小組的發展:中共游擊式政策風格〉。《遠景基金會季刊》(臺北市),第24卷,第1期,2023年,頁13-25。 黃郁文。〈中共軍改後海軍陸戰隊的建構與發展〉。《海軍學術雙月刊》(臺北市),第53卷,第5期,2019年,頁62-70。 黃恩浩、林柏州。〈2019年《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評析〉。《國防安全雙週報》(臺北市),第57期,2019年,頁2-4。 黃恩浩、洪銘德。〈中國海權擴張對印太區域之挑戰:從權力平衡觀點分析〉。《國會季刊》(臺北市),第48卷,第4期,2020年,頁6-13。 黃恩浩。〈中共「灰色地帶」作為對臺海安全的挑戰:以海上民兵為例〉。《展望與探索》(新北市),第22卷,第1期,2024年,頁27-28。 黃恩浩。〈中國崛起與中日釣魚台爭端〉。《戰略與評估》(臺北市),第9卷,第1期,2018年,頁18-19。 黃想平、齊鵬飛。〈淺析中國政府在中印邊界爭端之危機處理〉。《當代中國史研究》(北京市),第1期,2006年,頁81。 楊仕樂、朱永暉。〈強權崛起:中國近二十五年綜合國力評估〉。《全球政治評論》(臺中市),第60期,2017年,頁60。 楊仕樂。〈評判反介入/區域拒止下的 「海空戰」概念〉。《問題與研究》(臺北市),第51卷,第4期,2012年,頁74-80。 楊玉榮、謝春婭、劉濤。〈人民海軍「走向深藍」的歷程和經驗啟示〉。《海軍工程大學學報》(武漢市),第16卷,第1期,2019年,頁6。 楊育州。〈中共「東風26型」彈道飛彈在「反介入」戰略中運用與影響〉。《海軍學術雙月刊》(臺北市),第55卷,第2期,2021年,頁133-135。 楊震、方曉志、杜雁芸。《論朱利安·科貝特的海洋戰略觀》。《國際觀察》(上海市),第4期,2015年,頁116-129。 楊震、周雲亨。〈中國海權戰略選擇與戰略海疆拓展〉。《社會主義研究》(湖北省),第1期,2014年,頁148。 楊震、趙娟、卞宏信。〈論海權與航空母艦時代的中國海軍建設〉。《世界地理研究》(上海市),第22卷,第4期,2013年,頁42-45。 楊繼繩。〈文革期間的國民經濟〉。《二十一世紀》(香港),第156期,2016年,頁50。 楚鵬皋。〈中美海軍競爭〉。《祖國雙月刊》(臺北市),第84期,2024年,頁37。 萬文豪。〈中共海軍戰略演進之研究〉。《國防雜誌》(桃園市),第19卷,第9期,2004年,頁63。 葉軍。〈回顧與展望:關于海警艦船長訓練的思考〉。《公安海警學院學報》(浙江省),第15卷,第3期,2016年,頁27。 賈子方。〈論中國海權觀念的更新〉。《亞太安全與海洋研究》(北京市),第2期,2016年,頁29。 賈宇、張小奕。〈毛澤東、鄧小平和習近平的海洋戰略思想初探〉。《邊界與海洋研究》(武漢市),第3卷,第3期,2018年,頁10-11。 廖凡譯、William Maley著。〈阿富汗:歷史與地理解析〉。《國際紅十字評論》(日內瓦),第880期,2010年,頁19-20。 廖順佑、蔡柏松。〈新古典現實主義與外交政策分析的再連結〉。《問題與研究》(臺北市),第52卷,第3期,2013年,頁43-61。 翟文中。〈中共建立海外戰略支點策略之研究〉。《海軍學術雙月刊》(臺北市),第58卷,第1期,2024年,頁59-61。 翟文中。〈蘇聯與中共遠洋海軍發展的歷史與比較觀點〉。《戰略與評估》(臺北市),第11卷,第2期,2021年,頁135。 褚漢生。〈從中共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探討習近平的「四個全面」總方略〉。《海軍學術雙月刊》(臺北市),第50卷,第4期,2016年,頁24-25。 劉宗翰譯,伊薩克·卡頓著。〈論中共海外「戰略支點」之建構與挑戰〉。《海軍學術雙月刊》(臺北市),第56卷,第1期,2022年,頁22-32。 劉俊豪。〈從「075型」兩棲攻擊艦探討中共兩棲戰力發展與運用〉。《海軍學術雙月刊》(臺北市),第55卷,第2期,2021年,頁37。 劉洪濱、孫麗、齊俊婷。〈中國造船產業現狀及走勢分析〉。《太平洋學報》(北京市),第11期,2008年,頁78。 劉家駿。〈中共軍改後「兩棲合成部隊」編成與作戰之研究—以兩棲合成營為例〉。《陸軍學術雙月刊》(臺北市),第59卷,第591期,2023年,頁10。 劉欽粦。〈1984年以來的廣西邊境局勢簡析〉。《東南亞縱橫》(廣西省),第2期,1985年,頁26。 劉琳。〈「一帶一路」沿線戰略支點與軍事外交建設〉。《世界知識》(北京市),第15期,2017年,頁64。 劉新華、王立堅。〈馬漢與科貝特海權思想比較研究〉。《亞太安全與海洋研究》(北京市),第1期,2018年,頁75-76。 劉新華、秦儀。〈略論晚清的海塞防之爭—以地緣戰略的角度來考察〉。《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福州市),第5期,2003年,頁91-93。 潘宏。〈1985年百萬大裁軍〉。《百年潮》(北京市),第12期(2015年),頁44。 蔡明均。〈中共海軍戰略與艦艇發展〉。《海軍學術雙月刊》(臺北市),第51卷,第3期,2017年,頁51-52。 鄭一宏、鐘誌誠。〈淺論中國大陸海警組織與角色定位〉。《海巡季刊》(臺北市),第107期,2021年,頁65。 鄭大誠。〈中共國防工業發展之評估與展望〉。《展望與探索》(新北市),第6卷,第11期(2008年),頁64-72。 鄭安光。〈美國對華「靈活推回」戰略評析〉。《現代國際關係》(北京市),第3期,2014年,頁3。 鄭端耀。〈國際關係攻勢與守勢現實主義理論爭辯之評析〉。《問題與研究》(臺北市),第42卷,第2期,2003年,頁6-13。 鄭端耀。〈國際關係新古典現實主義理論〉。《問題與研究》(臺北市),第44卷,第1期,2005年,頁121-124。 盧文豪。〈中共「反艦彈道飛彈」發展探討〉。《國防雜誌》(桃園市),第28卷,第2期,2013年,頁98-99。 穆堯。〈中國大陸海軍「擴張」幕後:東北亞軍事競賽啟動〉。《多維TW月刊》(臺北市),1月號,2019年,頁64-66。 霍克。〈非對稱作戰與中國海軍發展戰略〉。《艦載武器》(河南省),第11期,2006年,頁21。 謝沛學。〈中國 2019 年軍事預算成長趨緩之觀察〉。《國防安全研究院週報》(臺北市),第40期,2019年,頁6-7。 謝國材、王少泉。〈國家崛起背景下「一帶一路」戰略的生成、困境與推進途徑〉。《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福建省),第4期,2017年,頁104。 謝游麟。〈中共軍隊體制編制改革之研究〉。《展望與探索》(新北市),第14卷,第12期,2016年,頁42-56。 謝游麟。〈中共海軍啟動戰略轉型:近海防禦與遠海護衛結合〉。《戰略安全研析》(臺北市),第122期,2015年,頁30。 謝游麟。〈中共海軍戰略轉型之意涵與影響〉。《海軍學術雙月刊》(臺北市),第51卷,第3期,2017年,頁35-37。 謝寶煖。〈認識參考資源〉。《佛教圖書館館訊》(嘉義縣),第9期,1997年,頁4-14。 鍾永和。〈中共與菲律賓對黃岩島主權爭議之研究〉。《海軍學術雙月刊》(臺北市),第50卷,第6期,2016年,頁101。 鍾志東。〈評析《北約 2022 戰略概念》〉。《國防安全雙週報》(臺北市),第58期,2022年,頁45。 顏建發。〈越南與中國的邊界戰爭與戰略涵義〉。《台灣國際研究季刊》(臺北市),第10卷,第1期,2014年,頁105。 魏玫娟。〈美國總統拜登上臺後的臺美「中」關係〉。《展望與探索》(新北市),第19卷,第2期,2021年,頁32-35。 羅振瑜、蕭至男。〈中共新一代艦儎反潛直升機能力與運用淺析〉。《海軍學術雙月刊》(臺北市),第56卷,第6期,2022年,頁112。 羅健峰。〈晚清「海防」「塞防」之爭的哲學反思〉。《科技風》(河北省),第8期,2014年,頁217。 蘇祖勤。〈邊遠地區設置行政特區建制構想—基於三沙市、羅布泊鎮、玉麥鄉建置悖論的分析〉。《中南民族大學學報》(湖北省),第30卷,第2期,2010年,頁138。 鐘婷婷。〈試論晚清財政危機下的海防塞防之爭〉。《貴州師範學院學報》(貴州省),第31卷,第1期,2015年,頁23-27。 三、機關出版品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 王綉雯、梁書瑗。《2023中共政軍發展評估報告》。臺北:國防安全研究院,2023年。 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2021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北京市:中國國家海洋局,2021年。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中共高層領導體制研究(摘要)》。臺北:大陸委員會,2018年。 杉浦康之。《中國安全戰略報告2022》。東京都:防衛研究所,2021年。 洪子傑、李冠成。《2020中共政軍發展評估報告》。臺北:國防安全研究院,2020年。 洪銘德、王綉雯。《2022中共政軍發展評估報告》。臺北:國防安全研究院,2022年。 軍事科學院主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北京市: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年。 軍事科學院歷史研究部。《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七十年)》。北京市: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年。 馬振坤編。《解放軍建構聯合作戰指揮體制評析》。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與兩岸情勢簡報」,2016年。 國防部譯,Andrew S. Erickson, Ryan D. Martinson著。《中共海上灰色地帶行動》。臺北市:國防部政務辦公室,2023年。 經濟部國貿署。《莫三比克國家檔》。臺北:經濟部國際貿易署,2021年。 歐錫富、黃宗鼎。《2018中共政軍發展評估報告》。臺北:國防安全研究院,2018年。 歐錫富、龔祥生。《2019中共政軍發展評估報告》。臺北:國防安全研究院,2019年。 四、碩博士學位論文 王似華。〈1990年後中共政治繼承之研究—政治局常委建構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 2012。 陳麒安。〈聯盟的本質:解釋後冷戰時期的北約存續〉。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年。 五、網路資料 〈亞丁灣十年:中國海軍的深藍航跡〉,《人民網》, 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n1/2018/0424/c1011-29945605.html, (檢索日期2024年1月22日)。 《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白皮書(全文),《中國政府網》,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jrzg/2013-04/16/content_2379013.htm, (檢索日期:2024年3月23日)。 《紅海行動》空中力量大起底,《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n1/2018/0226/c1011-29834523-2.html, (檢索日期:2024年10月26日)。 《習仲勳傳》(上卷),《西北革命歷史網》,http://www.htqly.org/zgsl/rwzl/rwcj/uYbA3e.htm, (檢索日期:2024年9月3日)。 「平視這個世界」沒有止步,《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dangjian.people.com.cn/BIG5/n1/2021/0321/c117092-32056494.html, (檢索日期:2024年5月8日)。 「習思想」冠名寫入黨章 地位比肩毛鄧,《香港01》,https://www.hk01.com/%E4%B8%AD%E5%9C%8B/128106/%E5%8D%81%E4%B9%9D%E5%A4%A7-%E8%A7%A3%E8%AE%80-%E7%BF%92%E6%80%9D%E6%83%B3-%E5%86%A0%E5%90%8D%E5%AF%AB%E5%85%A5%E9%BB%A8%E7%AB%A0-%E5%9C%B0%E4%BD%8D%E6%AF%94%E8%82%A9%E6%AF%9B%E9%84%A7, (檢索日期:2024年9月12日)。 【解放軍大地震】兩將軍被撤人大代表資格 饒開勳連降兩級免坐監,《蘋果新聞》,https://hk.appledaily.com/china/20191026/Z5GCUXO5WYXOK5RCEX5SD5UP3I/, (檢索日期:2024年8月31日)。 1979年8月鄧小平視察北海艦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18/0531/c69113-30025153.html, (檢索日期:2023年11月8日)。 1996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資源部》,http://gc.mnr.gov.cn/201806/t20180619_1798474.html, (檢索日期:2024年2月10日)。 1997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中國政府網》, http://gc.mnr.gov.cn/201806/t20180619_1798475.html,(檢索日期:2023年1月21日)。 2002年中國的國防,《中國政府網》,https://www.gov.cn/zwgk/2005-05/26/content_1384.htm, (檢索日期:2024年7月10日)。 2002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中國政府網》, http://gc.mnr.gov.cn/201806/t20180619_1798478.html,(檢索日期:2023年1月21日)。 2004年中國的國防,《中國政府網》,https://www.gov.cn/zhengce/2005-05/27/content_2615731.htm, (檢索日期:2024年7月10日)。 2004年中國的國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5/content_63348.htm,(檢索日期:2023年1月21日)。 2006年中國的國防,《中國政府網》,https://www.gov.cn/govweb/zwgk/2006-12/29/content_486759.htm, (檢索日期:2023年11月7日)。 2008年中國的國防,《中國政府網》,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zhengce/2009-01/20/content_2615769.htm, (檢索日期:2024年1月5日)。 2015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全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http://brisbane.china-consulate.gov.cn/chn/zt/zgzfbps/201704/t20170417_237131.htm, (檢索日期:2023年9月7日)。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當代中國》,https://www.ourchinastory.com/zh/2118/%E5%8C%97%E6%96%97%E4%B8%89%E8%99%9F%E5%85%A8%E7%90%83%E8%A1%9B%E6%98%9F%E5%B0%8E%E8%88%AA%E7%B3%BB%E7%B5%B1%E9%96%8B%E9%80%9A, (檢索日期:2024年11月8日)。 2021年中國經濟亮點,《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xinwen/2022-01/17/content_5668815.htm,(檢索日期:2023年1月21日)。 220艘漁船集結牛軛礁 菲律賓不相信躲雨說 擔憂佔領前奏,《法國國際廣播電台》,https://www.rfi.fr/tw/%E4%B8%AD%E5%9C%8B/20210324-220%E8%89%98%E6%BC%81%E8%88%B9%E9%9B%86%E7%B5%90%E7%89%9B%E8%BB%9B%E7%A4%81-%E8%8F%B2%E5%BE%8B%E8%B3%93%E4%B8%8D%E7%9B%B8%E4%BF%A1%E8%BA%B2%E9%9B%A8%E8%AA%AA-%E6%93%94%E6%86%82%E4%BD%94%E9%A0%98%E5%89%8D%E5%A5%8F, (檢索日期:2024年11月6日)。 911事件20週年:美國全球反恐為中國打開了「機遇之門」,《BBC新聞網》,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8382524, (檢索日期:2024年11月18日)。 人民日報:共產黨人不信邪,《香港01》,https://www.hk01.com/%E4%B8%AD%E5%9C%8B/28579/%E4%B8%80%E9%BB%A8%E5%9F%B7%E6%94%BF%E5%BF%85%E7%84%B6%E8%85%90%E6%95%97-%E4%BA%BA%E6%B0%91%E6%97%A5%E5%A0%B1-%E5%85%B1%E7%94%A2%E9%BB%A8%E4%BA%BA%E4%B8%8D%E4%BF%A1%E9%82%AA, (檢索日期:2024年9月4日)。 十六大政治報告全文,《共產黨員網》,https://fuwu.12371.cn/2012/09/27/ARTI1348734708607117.shtml, (檢索日期:2024年10月14日)。 中方正告越南:即撤離華領海,《文匯報》,http://paper.wenweipo.com/2014/05/09/CH1405090001.htm, (檢索日期:2024年9月19日)。 中央政治局同志向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述職,《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19/0228/c64094-30908230.html, (檢索日期:2024年9月11日)。 中共中央印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18/0321/c64387-29881214.html, (檢索日期:2024年9月22日)。 中共建黨百年風雲:毛澤東是如何取得最後決定權的,《香港01》,https://www.hk01.com/%E4%B8%AD%E5%9C%8B%E8%A7%80%E5%AF%9F/576154/%E4%B8%AD%E5%85%B1%E5%BB%BA%E9%BB%A8%E7%99%BE%E5%B9%B4%E9%A2%A8%E9%9B%B2-%E6%AF%9B%E6%BE%A4%E6%9D%B1%E6%98%AF%E5%A6%82%E4%BD%95%E5%8F%96%E5%BE%97%E6%9C%80%E5%BE%8C%E6%B1%BA%E5%AE%9A%E6%AC%8A%E7%9A%84, (檢索日期:2024年9月10日)。 中印邊境軍事對峙揭秘,《亞州週刊》,https://www.yzzk.com/article/details/%E4%BA%9E%E6%B4%B2%E7%84%A6%E9%BB%9E/2013-19/1368414513908/%E4%B8%AD%E5%8D%B0%E9%82%8A%E5%A2%83%E8%BB%8D%E4%BA%8B%E5%B0%8D%E5%B3%99%E6%8F%AD%E7%A7%98/%E5%90%8D%E5%AE%B6%E5%8D%9A%E5%AE%A2/%E5%92%BC%E4%B8%AD%E6%A0%A1, (檢索日期:2024年9月20日)。 中科院《全國地方黨政部門、國家機關公職人員薪酬和家庭財產調查報告》,《China News Digest International》,http://hx.cnd.org/2016/11/06/%E4%B8%AD%E7%A7%91%E9%99%A2%E3%80%8A%E5%85%A8%E5%9B%BD%E5%9C%B0%E6%96%B9%E5%85%9A%E6%94%BF%E9%83%A8%E9%97%A8%E3%80%81%E5%9B%BD%E5%AE%B6%E6%9C%BA%E5%85%B3%E5%85%AC%E8%81%8C%E4%BA%BA%E5%91%98%E8%96%AA/, (檢索日期:2024年9月4日)。 中國039C型潛艇技術突破:全球最強動力系統改寫海洋作戰規則,《香港01》,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E4%B8%AD%E5%9C%8B/1044794/%E4%B8%AD%E5%9C%8B039c%E5%9E%8B%E6%BD%9B%E8%89%87%E6%8A%80%E8%A1%93%E7%AA%81%E7%A0%B4-%E5%85%A8%E7%90%83%E6%9C%80%E5%BC%B7%E5%8B%95%E5%8A%9B%E7%B3%BB%E7%B5%B1%E6%94%B9%E5%AF%AB%E6%B5%B7%E6%B4%8B%E4%BD%9C%E6%88%B0%E8%A6%8F%E5%89%87, (檢索日期:2024年12月2日)。 中國之手伸向「第二島鏈」 南太平洋成中國、澳洲攻防熱點,《風傳媒》,https://www.storm.mg/article/1513902, (檢索日期:2024年10月23日)。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人大新聞網》,http://npc.people.com.cn/BIG5/n1/2018/0226/c14576-29834717.html, (檢索日期:2024年9月12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公報,《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0/27/c_1119801528.htm, (檢索日期:2024年9月10日)。 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政治報告,《中國政府網》,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檢索日期:2024年4月5日)。 中國式「大海撈針」—空潛-200的反潛追擊,《澎湃新聞》,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3894817, (檢索日期:2024年10月28日)。 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2012中國國防白皮書」(全文),《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2013/0416/c70731-21154364-8.html, (檢索日期:2023年9月3日)。 中國武裝力量的多樣化運用白皮書(全文),《中國政府網》,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jrzg/2013-04/16/content_2379013.htm, (檢索日期:2024年9月22日)。 中國武裝部隊人員統計,《世界銀行》,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MS.MIL.TOTL.P1, (檢索日期:2024年3月13日)。 中國的軍事戰略,《中國政府網》,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zhengce/2015-05/26/content_2868988.htm, (檢索日期:2024年10月16日)。 中國空軍向全疆域作戰的現代化戰略性軍種邁進,《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n1/2017/1111/c1011-29639823.html, (檢索日期:2024年8月7日)。 中國海洋21世紀議程,《中國人大網》,http://www.npc.gov.cn/zgrdw/huiyi/lfzt/hdbhf/2009-10/31/content_1525058.htm, (檢索日期:2024年10月14日)。 中國海軍航空兵初步實現從岸基向艦基跨越發展,《新華網》,http://www.news.cn/2022-09/07/c_1128984297_2.htm, (檢索日期:2024年10月28日)。 中國海軍與外國海軍歷次聯合軍事演習,《中國評論新聞網》,http://hk.crntt.com/doc/1031/4/0/3/103140352_2.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3140352&mdate=0420214644, (檢索日期:2024年1月28日)。 中國國防科技工業轉型升級戰略即將正式實施,《央視網》,https://big5.cctv.com/gate/big5/news.cctv.com/military/20080325/100994.shtml, (檢索日期:2024年1月28日)。 中國造船業三大指標超日韓總和,《國際船舶網》,http://www.eworldship.com/html/2023/ship_market_observation_0227/190108.html, (檢索日期:2024年1月28日)。 中國舉行大型海上軍演,分析:中國海軍力量提升或引發區域軍備競賽,《美國之音》,https://www.voacantonese.com/a/yc-china-military-20201230-ry/5719129.html, (檢索日期:2024年7月8日)。 中國藉全球港口網絡佈局戰略支點 但缺乏傳統海外軍事基地,《美國之音》,https://www.voacantonese.com/a/china-military-bases/6576408.html, (檢索日期:2024年11月1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2010中國海洋發展報告提出未來十年海洋發展戰略」,《新華網》,https://www.mnr.gov.cn/dt/hy/201005/t20100511_2329386.html, (檢索日期:2023年9月3日)。 王均偉:從國家安全利益的發展看我國軍事戰略方針的抉擇與啟示,《人民網》,http://dangshi.people.com.cn/BIG5/n/2013/0527/c85037-21626459-2.html, (檢索日期:2023年10月2日)。 王毅:探索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路,《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2013/0809/c112851-22507356-2.html, (檢索日期:2024年3月3日)。 世界級的解放軍!習近平的強軍夢能成真嗎,《天下雜誌》,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5839, (檢索日期:2024年8月31日)。 世界銀行(World bank),《中國人口總數暨年成長率》,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SP.POP.TOTL?end=2022&locations=CN&start=1960&view=chart, (檢索日期:2024年3月13日)。 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統一戰線的基本觀點,《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https://mkszy.scu.edu.cn/info/1028/3328.htm, (檢索日期:2024年9月10日)。 出擊!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團組織跨晝夜飛行訓練,《新浪圖片》,http://slide.mil.news.sina.com.cn/h/slide_8_203_97653.html#p=1, (檢索日期:2024年10月28日)。 北韓局勢緊張!解放軍「3大艦隊」齊聚東海 40艘軍艦防導軍演,《ETtoday新聞網》,https://www.takungpao.com.hk/mainland/text/2017/0808/103539.html, (檢索日期:2024年7月8日)。 皮尤中心「對中國觀感」民調:德日義反感逾15年,英荷近3年由喜轉厭,只有星馬以3國不討厭中國,《關鍵評論網》,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74087, (檢索日期2024年12月10日)。 皮尤調查:美國人對中國好感度降至十四年最低,《法國廣播電台》,https://www.rfi.fr/tw/%E4%B8%AD%E5%9C%8B/20190814-%E7%9A%AE%E5%B0%A4%E8%AA%BF%E6%9F%A5%E7%BE%8E%E5%9C%8B%E4%BA%BA%E5%B0%8D%E4%B8%AD%E5%9C%8B%E5%A5%BD%E6%84%9F%E5%BA%A6%E9%99%8D%E8%87%B3%E5%8D%81%E5%9B%9B%E5%B9%B4%E6%9C%80%E4%BD%8E, (檢索日期:2024年11月20日)。 印太戰略新軸線 / 延續重返亞洲政策 拜登強化印太戰略,《中央社》,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305290045.aspx, (檢索日期:2024年5月27日)。 朱雲漢,「一位美國過客的惆悵記憶」,《余紀忠文教基金會》,https://www.yucc.org.tw/info/2984, (檢索日期:2024年11月17日)。 百年習仲勳,《人民網》,http://paper.people.com.cn/hqrw/html/2013-10/16/content_1317370.htm, (檢索日期:2024年9月3日)。 百艘中國漁船抵近馬水域,《BBC新聞網》,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6/03/160325_malaysia_china_fishing, (檢索日期:2024年11月6日)。 余瑋—歷經周折從「瓦雅格」號到中國首艘航母誕生始末,《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2/1123/c85037-19679177-1.html, (檢索日期:2024年1月5日)。 利劍出鞘!南部戰區空軍地導某旅組織實兵實彈演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http://www.mod.gov.cn/big5/power/2022-08/11/content_4917872.htm, (檢索日期:2024年10月28日)。 吳玉山,「戰爭與和平 夾在霸權之間,中小國家怎麼走Part 2:樞紐、夥伴、避險者」,《龍應台文化基金會》,2019年2月11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tYkjCxQICs, (檢索日期:2024年12月1日)。 吳安琪,「美國印太戰略最新發展」,《中華經濟研究院》,https://web.wtocenter.org.tw/Mobile/page.aspx?pid=364161&nid=15483, (檢索日期:2023年1月21日)。 我海軍第46批護航編隊順利護送一艘貨船通過亞丁灣、索馬里海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http://www.mod.gov.cn/gfbw/jsxd/hh/16343797.html, (檢索日期:2024年10月20日)。 把總體國家安全觀落在實處,《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1/2024/0415/c40531-40216030.html, (檢索日期:2024年11月13日)。 制海權,《中國軍事百科全書數據庫》,https://js.bkzx.cn/item/o7d113774qxz, (檢索日期:2024年10月14日)。 夜海之上,雙機協同搜攻潛訓練展開,《騰訊網》,https://new.qq.com/rain/a/20210327A0AM9U00, (檢索日期:2024年10月28日)。 明修981鑽油平臺 北京暗度南海,《中時電子報》,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121002703-260408?chdtv, (檢索日期:2024年9月21日)。 東海釣魚島爭端:日本外相稱中日關係「明顯惡化」,《BBC新聞網》,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6/08/160809_japan_east_china_sea, (檢索日期:2024年11月6日)。 林洸耀,「中國第一艘航母最早明年下水」,《路透社》,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idCNCHINA-3547020101223, (檢索日期:2023年9月3日)。 直20直升機首飛成功 可發展用於多種用途,《亞太日報》,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224103931/http://www.apdnews.com/news/56956.html, (檢索日期:2024年10月27日)。 南部戰區海軍某雷達旅科技賦能錘煉打贏招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http://www.mod.gov.cn/big5/power/2022-02/22/content_4905467.htm, (檢索日期:2024年10月28日)。 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團組織長航時搜攻潛訓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http://www.mod.gov.cn/big5/power/2021-08/11/content_4891576.htm, (檢索日期:2024年10月28日)。 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團開展夜間實戰化搜攻潛訓練,《搜狐網》,https://www.sohu.com/a/572103911_362042, (檢索日期:2024年10月28日)。 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團開展搜攻潛訓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http://www.mod.gov.cn/big5/power/2022-02/25/content_4905699.htm, (檢索日期:2024年10月28日)。 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團實投深彈訓練︰海空「獵鯊」響驚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http://www.mod.gov.cn/big5/power/2021-09/30/content_4895838.htm, (檢索日期:2024年10月28日)。 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團緊貼實戰開展反潛訓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http://www.mod.gov.cn/big5/power/2022-07/24/content_4916339.htm, (檢索日期:2024年10月28日)。 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團緊貼實戰開展搜攻潛訓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http://www.mod.gov.cn/big5/power/2022-06/16/content_4913091.htm, (檢索日期:2024年10月28日)。 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搜攻潛訓練,《環球網》,https://mil.huanqiu.com/article/48UwGRDLvFl, (檢索日期:2024年10月28日)。 奏響新時代海上和平樂章—人民海軍成立70週年海上閱兵活動紀實,《中國政府網》,https://www.gov.cn/xinwen/2019-04/24/content_5385602.htm#1, (檢索日期:2024年7月8日)。 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1/2016/0510/c1001-28336932.html, (檢索日期:2024年10月16日)。 建設鞏固的國防和強大的軍隊,《共產黨員網》,https://www.12371.cn/2012/12/03/ARTI1354507724575245.shtml, (檢索日期:2024年11月15日)。 狩獵「海鯊」—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團反潛訓練掠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http://www.mod.gov.cn/photos/2020-11/24/content_4874493.htm, (檢索日期:2024年10月28日)。 美菲同意將堤豐中導系統無限期留在菲律賓北部 以增強威懾力,《法國廣播電台》,https://www.rfi.fr/tw/%E5%9C%8B%E9%9A%9B/20241021-%E7%BE%8E%E8%8F%B2%E5%90%8C%E6%84%8F%E5%B0%87%E5%A0%A4%E8%B1%90%E4%B8%AD%E5%B0%8E%E7%B3%BB%E7%B5%B1%E7%84%A1%E9%99%90%E6%9C%9F%E7%95%99%E5%9C%A8%E8%8F%B2%E5%BE%8B%E8%B3%93%E5%8C%97%E9%83%A8-%E4%BB%A5%E5%A2%9E%E5%BC%B7%E5%A8%81%E6%87%BE%E5%8A%9B, (檢索日期:2024年12月1日)。 美艦強闖中國航母近防區 不避讓10幾秒就相撞,《新浪軍事網》,https://mil.news.sina.com.cn/2013-12-17/0738755235.html, (檢索日期:2024年9月19日)。 美媒:外流情資顯示中國造艦能力是美232倍,《中央社》,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309160083.aspx, (檢索日期2024年12月1日)。 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全文),《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cpc.people.com.cn/BIG5/104019/104101/6429414.html, (檢索日期:2024年1月28日)。 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國政府網》,https://www.gov.cn/ldhd/2012-11/17/content_2268826.htm, (檢索日期:2024年1月28日)。 胡錦濤江澤民會見參加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的全體同志並發表重要講話,《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62/64168/64569/65412/4429178.html, (檢索日期:2024年9月10日)。 軍改一年,解放軍各軍種都幹了哪些大事,《福州新聞網》,https://m.fznews.com.cn/dsxw/20161130/583e812c3eb35_9.shtml, (檢索日期:2024年7月8日)。 軍事行動—護航列表,《中滑人民共和國國防部》,http://www.mod.gov.cn/gfbw/jsxd/hh/index.html, (檢索日期:2025年4月20日)。 軍事無禁區:再談習近平的緊迫感-突破「要塞艦隊」困境,《歐洲之聲》,https://sinoeurovoices.com/news/17450, (檢索日期2025年3月27日)。 軍委聯合參謀部原副參謀長乙曉光上將改任中部戰區司令員,《澎湃新聞》,https://m.thepaper.cn/wifiKey_detail.jsp?contid=1999507&from=wifiKey#, (檢索日期:2024年7月12日)。 哪些產業決定地緣政治誰稱霸?美方:陸有4個世界第一,《遠見雜誌》,https://www.gvm.com.tw/article/117613, (檢索日期:2024年12月8日)。 海外學者關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認知與評,《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https://www.theorychina.org.cn/c/2024-02-06/1493002.shtml, (檢索日期:2024年5月7日)。 海南民兵勇鬥外國軍警細節公開,《文匯網》,http://news.wenweipo.com/2013/05/02/IN1305020001.htm, (檢索日期:2024年11月5日)。 海洋強國建設助推實現中國夢,《人民網》,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7/1120/c117092-29655779.html, (檢索日期:2024年7月12日)。 海軍空潛200 南海反潛演習 搜潛攻潛一體化性能強大,《新浪軍事》,https://mil.sina.cn/zgjq/2021-03-31/detail-ikmxzfmi9914679.d.html, (檢索日期:2024年10月28日)。 海雕9獵鯊 接力巡邏反潛,《大公文匯網》,https://dw-media.tkww.hk/epaper/tkp/20230227/A14_Screen.pdf, (檢索日期:2024年10月25日)。 珠海航展開啟反隱形新格局!反隱形雷達雙子星亮相,《工商時報》,https://www.ctee.com.tw/news/20241114700757-430801, (檢索日期2024年12月9日)。 袁譽柏升任南部戰區司令員,係首位擔任戰區司令員的海軍將領,《澎湃新聞》,https://m.thepaper.cn/wifiKey_detail.jsp?contid=1606030&from=wifiKey#, (檢索日期:2024年7月12日)。 馬曉天:海上方向空中鬥爭要掌握主動,《中國軍網》,http://www.81.cn/jwgd/2014-04/02/content_5837114.htm, (檢索日期:2024年8月7日)。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全文),《中國政府網》,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2011lh/content_1825838.htm, (檢索日期:2024年2月10日)。 國防部長的海上行動,《人民網》,http://paper.people.com.cn/hqrw/html/2012-05/06/content_1045842.htm?div=-1, (檢索日期:2024年1月6日)。 國家海洋局:去年海洋生產總值占中國GDP近1成,《央視網》, http://news.cntv.cn/20120312/107217.shtml,(檢索日期:2023年1月21日)。 寇健文,「思沙龍_習近平這個人-從個人特質看二十大後新時局Part01」,《龍應台文化基金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2dbpK0KtOk, (檢索日期:2024年8月26日)。 寇健文,「思沙龍_習近平這個人-從個人特質看二十大後新時局Part02」,《龍應台文化基金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2dbpK0KtOk, (檢索日期:2024年9月4日)。 專家:三大艦隊軍演可檢驗軍改成果,為應對衝突做準備,《澎湃新聞》,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08486, (檢索日期:2024年7月8日)。 強軍十年大事記,《解放軍報》,http://www.81.cn/jfjbmap/content/2022-10/10/content_325441.htm, (檢索日期:2024年7月8日)。 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cpc.people.com.cn/BIG5/n/2015/0328/c64387-26764810.html, (檢索日期:2024年11月15日)。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主席團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草案)》審議情況的報告,《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1/2018/0322/c1001-29881513.html, (檢索日期:2024年9月12日)。 習仲勳夫人齊心人民日報刊文:憶仲勳,《人民網》,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3/1018/c40604-23249989.html, (檢索日期:2024年9月3日)。 習近平: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1/2017/0608/c40531-29327101.html, (檢索日期:2024年9月4日)。 習近平:向海洋進軍,加快建設海洋強國,《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1/2022/0608/c1001-32441597.html, (檢索日期:2023年1月21日)。 習近平:要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中國政府網》,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ldhd/2013-07/31/content_2459009.htm, (檢索日期:2023年1月21日)。 習近平: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 推動海洋強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人民網》,https://hk.crntt.com/doc/1009/1/8/9/100918922_3.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0918922&mdate=0320095127, (檢索日期:2024年8月16日)。 習近平:寬廣的太平洋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中國新聞網》,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12/02-13/3665577.shtml, (檢索日期:2023年2月20日)。 習近平出席南海海域海上閱兵,《中國政府網》,https://www.gov.cn/xinwen/2018-04/12/content_5282030.htm, (檢索日期:2024年7月8日)。 習近平同志做到了「打鐵自身硬」-習近平在福建(十五),《共產黨員網》,https://www.12371.cn/2020/07/20/ARTI1595225381468600.shtml, (檢索日期:2024年9月4日)。 習近平在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0/25/c_117878897.htm, (檢索日期:2024年3月3日)。 習近平在澳聯邦議會演講:攜手追尋中澳發展夢想 並肩實現地區繁榮穩定,《中國外交部》,https://www.mfa.gov.cn/web/ziliao_674904/zyjh_674906/201411/t20141117_7945287.shtml, (檢索日期:2024年9月22日)。 習近平和他的父母,《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1/2018/0220/c1001-29826529.html, (檢索日期:2024年9月15日)。 習近平軍權保衛戰?中共點名四軍虎,《看中國網》,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2019/11/18/913973.html, (檢索日期::2024年8月31日)。 習近平首提「兩個引導」有深意,《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0220/c1001-29094518.html, (檢索日期:2024年5月7日)。 習近平關於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決定的說明,《中國評論新聞網》,https://hk.crntt.com/doc/1028/6/8/3/102868322_2.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2868322&mdate=1115191457, (檢索日期:2024年9月4日)。 造船大國邁向造船強國,《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23/1011/c64387-40092791.html, (檢索日期:2024年1月28日) 陳東林,「毛澤東三線建設思想的歷史意義和現代啟示」,《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https://www.dswxyjy.org.cn/BIG5/n1/2019/0228/c423718-30948363.html,(檢索日期:2023年1月21日)。 陳亮智,「美菲近期逐步落實共同防禦之作為:從菲律賓向美軍開放軍事基地觀察」,《國防安全研究院》,https://indsr.org.tw/focus?uid=11&typeid=32&pid=2670, (檢索日期:2024年12月1日)。 陸黨媒談076兩棲攻擊艦 堪比小航母、首採電磁彈射,《聯合新聞網》,,https://udn.com/news/story/7331/8455501, (檢索日期:2025年1月19日)。 傅瑩:西方像穿著小號衣服的大人 中國無意爭當世界霸主〉,《臺灣網》,2016年1月7日,http://big5.taiwan.cn/plzhx/gjshd/201601/t20160107_11360263.htm, (檢索日期:2024年5月7日)。 揭開中國海上民兵的面紗,《Radio Free Asia》,https://www.rfa.org/english/news/china/maritime-militia-05182021094638.html, (檢索日期:2024年11月8日)。 港媒指前國防部長常萬全因涉貪遭降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https://www.rfi.fr/tw/%E4%B8%AD%E5%9C%8B/20190712-%E6%B8%AF%E5%AA%92%E6%8C%87%E5%89%8D%E5%9C%8B%E9%98%B2%E9%83%A8%E9%95%B7%E5%B8%B8%E8%90%AC%E5%85%A8%E5%9B%A0%E6%B6%89%E8%B2%AA%E9%81%AD%E9%99%8D%E7%B4%9A, (檢索日期:2024年8月31日)。 焦點對話:習近平軍改,為了軍力還是軍權,《美國之音中文網》,https://www.voachinese.com/a/pro-and-con-20151204-xi-jinping-announce-massive-overhaul-chinese-military-by-2020/3087456.html, (檢索日期:2024年8月31日)。 越南發生大規模遊行抗議中海油西沙鑽探,《BBC中文網》,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2014/05/140511_vietnam_china_tension, (檢索日期:2024年9月22日)。 進行新時代軍事鬥爭的戰略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之四,《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22/0902/c117092-32517942.html, (檢索日期:2024年4月5日)。 黃瑭,「關於朱成虎風波」,《海峽評論》,https://haixia-info.com/articles/4318.html, (檢索日期:2024年9月5日)。 填海造陸,南海博弈,《新民周刊》,https://m.xinminweekly.com.cn/content/7213.html, (檢索日期:2024年11月20日)。 新時代的中國國防,《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1/2019/0725/c1001-31254445.html, (檢索日期:2024年10月20日)。 新時代的中國國防,《中國政府網》,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zhengce/2019-07/24/content_5414325.htm, (檢索日期:2024年4月5日)。 瑞典智庫SIPRI:9核武國都在擴充核武 中國腳步最快,《中央社》,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406170094.aspx, (檢索日期:2024年12月1日)。 解放軍三大艦隊黃渤海演習,《大公網》,https://www.takungpao.com.hk/mainland/text/2017/0808/103539.html, (檢索日期:2024年7月8日)。 稱機密 解放軍透露或在造核動力航母,《法國廣播電台》,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026112503/https://www.rfi.fr/cn/%E4%B8%AD%E5%9C%8B/20200627-%E7%A8%B1%E6%A9%9F%E5%AF%86-%E8%A7%A3%E6%94%BE%E8%BB%8D%E9%80%8F%E9%9C%B2%E5%9C%A8%E9%80%A0%E6%A0%B8%E5%8B%95%E5%8A%9B%E8%88%AA%E6%AF%8D, (檢索日期:2024年12月8日)。 歐錫富,「中國高低配的海上巡邏機」,《上報》,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115027, (檢索日期:2024年10月25日)。 締結《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https://www.dswxyjy.org.cn/BIG5/n/2015/0716/c244520-27315979.html, (檢索日期:2023年9月14日)。 鄭永年:習近平的政治路線圖,《浙江環境法治網》,https://zjenlaw.zafu.edu.cn/info/1017/1764.htm, (檢索日期:2024年9月5日)。 整體的「周邊」比美國更重要,《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115/c70731-26390151.html, (檢索日期:2024年5月28日)。 澳洲毀約轉與美英建核動力潛艦,《中央社》,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109160034.aspx, (檢索日期:2024年12月1日)。 獨家揭秘:空軍中的「海軍」部隊,《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mil/2016-04/26/c_128932057_18.htm, (檢索日期:2024年8月7日)。 總參總政印發《〈關於提高軍事訓練實戰化水平的意見〉學習宣傳提綱》,《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cpc.people.com.cn/BIG5/n/2014/0821/c83083-25510581.html, (檢索日期:2024年3月28日)。 錘煉防空利箭!南部戰區空軍某旅這場實兵對抗演練異常激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http://www.mod.gov.cn/big5/power/2021-11/30/content_4900025.htm, (檢索日期:2024年10月28日)。 轉角國際—挑戰美國海權的兩代紅軍:中國會踏上蘇聯海軍的「撞牆覆轍」嗎?《聯合新聞網》,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5127209, (檢索日期2025年3月23日)。 艦艇數20年成長3倍CNN:中國海軍規模「超越美國」世界最大,《ETtoday新聞雲》,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307/1932579.htm, (檢索日期:2024年11月24日)。 護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http://www.mod.gov.cn/gfbw/jsxd/hh/index.html, (檢索日期:2024年7月9日)。 護國新利器亮相國慶70週年閱兵,《中國新聞網》,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t/zwsp/8970206.shtml, (檢索日期:2024年10月26日)。 觀點:六四武力解決是唯一歷史選擇嗎,《BBC新聞網》,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0142342, (檢索日期:2024年11月18日)。 觀點:習近平宣稱「反腐鬥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傳遞什麼信號,《BBC中文網》,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6691256, (檢索日期:2024年8月31日)。 六、紙本報刊 陳力俊。〈旅美60年史學家看美國〉。《聯合報》,2024年11月16日,版A13。 林中斌。〈川普2.0:抗中為表 避戰為裡〉。《聯合報》,2024年11月26日,版A13。 外文部分 一、專書 Allision, Graham.2017. Destined for War: Can American and China Escape the Thucydides’s Trap?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Publishing Company Press. Brzezinski, Zbigniew.1997. 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 Basic Books Press. Cole, Bernard D. “The PLA Navy and ‘Active Defense’,” in Flanagan, Stephen J. and Marti, Michael E. eds.2003.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nd China in Transition. 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Corbett, Julian Stafford. 2005. Some principles of maritime strategy. Pennsylvania: Gutenberg eBook Press. Creswell, John W. 2007.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approaches. CA: SAGE Publications Press. Elman, Colin and Jensen, Michael A. 2014.Realism Reader.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 Group Press. Erickson, Andrew S. 2013. Chinese Anti-Ship Ballistic Missile (ASBM) Development: Drivers, Trajectories and Strategic Implications, The Jamestown Foundation. Washington, DC: Jamestown Foundation Press. Erickson, Andrew S. Murray, William S. Goldstein, Lyle J. 2009. Chinese Mine Warfare: A PLA Navy 'Assassin's Mace' Capability, U.S. Naval War College Digital Commons. Rhode Island: U.S. Naval War College Press. Friedberg, Aaron L.1988. The Weary Titan: Britain and the Experience of Relative Decline 1895-1905.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untington, Samuel P. 1957. The Solider and the State: The Theory and Political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saac, Stephen Michael, William B.1989. Handbook in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CA: Edits Publishers Press. Kardon, Isaac B.2021. The PLA Beyond Borders: China’s Overseas Base, Places, and Far Seas Logistic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Kugler, Jacek & Organski, Abramo Fino Kenneth. “The Power Transition: A Retrospective and Prospective Evaluation.”2011. Handbook of War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Press. Lieberthal, Kenneth and Oksenberg, Michel. 1988. Policy Making in China: Leaders,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Mahan, Alfred Thayer. 1987. 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1660-1783. New York: Dover Press. McCaslin, Ian Burns and Erickson, Andrew S. 2019. The Impact of Xi-Era Reforms on the Chinese Navy, Chairman Xi Remakes the PLA: Assessing Chinese Military Reform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Mearsheimer, John. 2001.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Press. Mingst, Karen A. and Toft, Ivan M. Arreguin.2011. Essential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ighth edition).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Press. Morgenthau, Hans J. 1948.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Press. Muller, David G. Jr. 1983. China as a Maritime Pow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Phillip C. Saunders and Scobell, Andrew. 2015. PLA Influence on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Making.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Ripsman, Norrin M. Taliaferro, Jeffrey W. and Lobell, Steven E. eds. 2009. Neoclassical Realism, The State, and Foreign Poli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obell, Andrew. 2011. The J-20 Episode and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in China. California: RAND Corporation Press. Spykman, Nicholas J. 1944. The Geography of the Peace. New York: Brace and Company Press. Tangredi, Sam J. eds.2002. Globalization and Maritime Power. Washington, D. 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E-resource from https://www.files.ethz.ch/isn/110803/fulltext.pdf. Waltz, Kenneth N.1979.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Massachusett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Press. Wuthnow, Joel and Saunders, Phillip C. “A More Cohesive Force: Enabling Joint Operations in the PLA,” in Roy Kamphausen, Lai, David and Ma, Tiffany eds.2020. Securing the China Dream: The PLA’s Role in a Time of Reform and Change. 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 Press. Zakaria, Fareed. 1998. From Wealth to Power: The Unusual Origins of America’s World Rol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石羽。「中國海權困境及其原因對策的相關探討 : 從地緣政治的視角分析」。21世紀の日中関係 : 青年研究者の思索と対話,大阪大学中国文化フォーラム。大阪府:大阪大學,2014。 二、期刊論文 Brzezinski, Zbigniew & Mearsheimer, John. 2005 “Clash of the Titans.” Foreign Policy 146: 46-49. Buchanan, James M. 1975. “A Contractarian Paradigm for Applying Economic Theor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5(2): 225-230. Christensen, Thomas J.& Snyder, Jack.1990. “Chain Gangs and Passed Bucks: Predicting Alliance Patterns in Multipolarit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4(2): 142-147. Erickson, Andrew S. and Collins, 2007. Gabriel China’s Maritime Evolution: Military and Commercial Factors. Pacific Focus 2: 49-51. Erickson, Andrew S. and Goldstein, Lyle J. 2007. China ’s Future Nuclear Submarine Force. U.S.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60(1-6): 64-66. Fewsmith, Joseph. 2003. “The Sixteenth National Party Congress: The Succession that Didn't Happen.”China Quarterly 173: 1-16. Freitas, Dev Kar and Sarah. 2011. Illicit Financial Flow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Over the Decade Ending 2009. Global Financial Integrity December: 12. Friedberg, Aaron. 1996. “Warring States: Theoretical Models of Asia Pacific Security.” Harvard International Review, 18(2): 13. Hall, Hines H. 1998. “The Foreign Policy-Making Process in Britain,1934-1935, and the Origins of the Anglo- German Naval Agreement.” The Historical Journal 19(2): 477-499. Jencks, Harlan W. 1984. “People’s War under Modern Conditions: Wishful Thinking, National Suicide, or Effective Deterrent.” The China Quarterly 98: 305-319. Kennedy, Conor M. and Erickson, Andrew S. 2017. “China's Third Sea Force, The People's Armed Forces Maritime Militia: Tethered to the PLA."China Maritime Report No. 1, China Maritime Studies Institute. U.S. Naval War College. March: 6. Kou, Chien-wen. 2017. “Xi Jinping in Command: Solving the principal-agent problem in CCP-PLA Relations.” China Quarterly 232: 877. Krasner, Stephen D. 1976. “State Power and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World Politics 28(3): 317-347. Legro, Jeffery and Moravcsik, Andrew. 1999. “Is Anybody Still a Realist?”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4(2):15-55. Li, Nan. 2009.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Naval Strategy and Capabilities: From “Near Coast” and “Near Seas” to“Far Seas.” Asian Security 5(2): 150-157. Mackinder, Halford J. 1904. “The Geographical Pivot of History.”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23(4): 435. Mearsheimer, John & Walt, Stephen. 2016. “The Case for Offshore Balancing: A Superior U.S. Grand Strategy.” Foreign Affairs 95(4): 73-75. Mearsheimer, John. 2021. “The Inevitable Rivalry: America, China, and the Tragedy of Great-Power Politics.” Foreign Affairs 100(6): 49. Morris, Lyle J. 2017. “Blunt Defenders of Sovereignty: The Rise of Coast Guards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70(2): 84. Naughton, Barry 1988. “The Third Front: Defense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Chinese Interior.” The China Quarterly 115: 365. O’Rourke, Ronald. 2005. “China Naval Modern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U.S. Navy Capabilities—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November 18: 4-22. O’Rourke, Ronald. 2008. “China Naval Modern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U.S. Navy Capabilities—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October 8: 12. O’Rourke, Ronald. 2013. “China Naval Modern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U.S. Navy Capabilities—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October 8: 12-28. O’Rourke, Ronald.2024. “China Naval Modern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U.S. Navy Capabilities—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August 16: 9-11. O'Rourke, Ronald. 2023. “China Naval Modern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U.S. Navy Capabilities—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May 15: 1-66. Paul, Joshy M. 2021. “China’s Consolidation Strategy in the Near Seas.” Air Power Journal 16: 60-63. Rose, Gideon. 1998. “Neoclassical Realism and Theories of Foreign Policy.” World Politics 51: 144-172. Ross, Robert S. 2012. The Problem with the Pivot: Obama's New Asia Policy Is Unnecessary and Counterproductive. Foreign Affairs 91(6): 70-82. Schweller, Randall L. 2004. “Unanswered Threats: A Neoclassical Realist Theory of Under balancing.”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9(2): 159-201. Schweller, Randall L.1994. “Bandwagoning for Profit: Bringing the Revisionist State Back I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19(1): 93. Supriyanto, Ristian Atriandi. 2014. Multilateral Naval Diplomacy: Indo-Pacific Navies Exercising More Together? RSIS Commentary 178: 2-3. Taliaferro, Jeffrey W. 2006. “State Building for Future Wars: Neoclassical Realism and the Resource-Extractive States.” Security Studie 15(3): 464-495. Tirpak, John A. 2022. “Dominating the Spectrum,” Air Force Magazine. 105(3): 44-45. Tsai, Wen-Hsuan and Zhou,Wang 2019. “Integrated Fragmentation and the Role of Leading Small Groups in Chinese Politics.” The China Journal 82: 1-22. Walt, Stephen M. 2019. “The End of Hubris and the New Age of American Restraint.” Foreign Affairs 98(3): 1-9. Wilkinson, Spencer, Holdich, Thomas, Amery, Mr. Hogarth, Mr. and Mackinder, H. J. 1904. “The Geographical Pivot of History: Discussion.”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23(4): 440. Wohlforth, William C.1994. “Realism and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19(3): 91-129. 三、機關出版品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2003. Annual Report on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efense Pentagon. Washington DC The Office of Naval Intelligence. 2009. A Modern Nav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ashington DC The Office of Naval Intelligence. 2015. The PLA Navy: New Capabilities and Missions for the 21st Century. Washington DC The White House. 2017.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22. 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23. 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Marco Rubio. 2024. The World China Made: ‘Made in China 2025’ Nine Years Later, Policy Evaluation Report to the Senate. The Office of Senator Marco Rubio. 四、網路資料 “China Has High Hopes For Z-20 Helicopter,” Aviation International News, November 22, 2017, https://www.ainonline.com/aviation-news/defense/2017-11-22/china-has-high-hopes-z-20-helicopter-0, accessed October 27, 2024. April A. Herlevi and Brian Waidelich, “The East and South China Seas: One Sea, Near Seas, Whose Seas? ” War on the Rocks, May 9 (2024), https://warontherocks.com/2024/05/the-east-and-south-china-seas-one-sea-near-seas-whose-seas/, accessed March 25, 2025. Captain Sam J. Tangredi, U.S. Navy, “Bigger Fleets Win,” U.S. Naval Institute Proceedings, Vol.149, No.1, January 2023, https://www.usni.org/magazines/proceedings/2023/january/bigger-fleets-win, accessed October 16, 2024. China Coast Guard and Government Maritime Forces Recog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Guide (Suitland, MD: U.S. Office of Naval Intelligence, 29 April 2024), https://www.oni.navy.mil/Portals/12/Intel%20agencies/China_Media/2024_Recce_Poster_Coast_Guard_Govt__U__new.jpg?ver=K7SsX6_f50ohUsN4qZuQqg%3d%3d, accessed December 2, 2024. Conor Kennedy, “Strategic Strong Points and Chinese Naval Strategy,” Jamestown Foundation Press, Vol.19, Issue.6, March 22, 2019, https://jamestown.org/program/strategic-strong-points-and-chinese-naval-strategy/, accessed November 13, 2024.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International Energy Statistics,” The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https://www.eia.gov/international/rankings/country/CHN?pa=44&u=2&f=A&v=heatmap&y=01%2F01%2F2022&ev=true, accessed February 12, 2024. Helene Cooper ,Jane Perlez, “With South China Sea Patrol, but Quietly,” The New York Times, October. 27, 2015, https://www.nytimes.com/2015/10/28/world/asia/south-china-sea-uss-lassen-spratly-islands.html, accessed November 6, 2024.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https://www.imf.org/en/Publications/WEO/weo-database/2022/October/weo-report?c=111,&s=NGDP_R,NGDP_RPCH,NGDP,NGDPD,PPPGDP,NGDP_D,NGDPRPC,NGDPRPPPPC,NGDPPC,NGDPDPC,PPPPC,PPPSH,PPPEX,&sy=2012&ey=2022&ssm=0&scsm=1&scc=0&ssd=1&ssc=0&sic=0&sort=country&ds=.&br=1, accessed February 12, 2024. Implications for Africa from China’s One Belt One Road Strategy, Africa Center For Strategic Studies, March 22, 2019, https://africacenter.org/spotlight/implications-for-africa-china-one-belt-one-road-strategy/, accessed November 13, 2024.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https://www.imf.org/en/Publications/WEO/weo-database/2022/October/weo-report?c=924,111,&s=NGDPD,NGDPDPC,LP,&sy=2012&ey=2024&ssm=0&scsm=1&scc=0&ssd=1&ssc=0&sic=0&sort=country&ds=.&br=1, accessed February 12, 2024.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https://www.imf.org/en/Publications/WEO/weo-database/2023/October/weo-report?c=924,111,&s=PPPGDP,PPPPC,PPPSH,&sy=2012&ey=2023&ssm=0&scsm=1&scc=0&ssd=1&ssc=0&sic=0&sort=country&ds=.&br=1, accessed February 12, 2024. James Kraska, “China’s Maritime Militia Vessels May Be Military Objectives During Armed Conflict,” The Diplomat, July 7, 2020, https://thediplomat.com/2020/07/chinas-maritime-militia-vessels-may-be-military-objectives-during-armed-conflict/, accessed October 16, 2024. Nick Childs and Tom Waldwyn, “China’s naval shipbuilding: delivering on its ambition in a big way,”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May 1, 2018, https://www-iiss-org.translate.goog/blogs/military-balance/2018/05/china-naval-shipbuilding?_x_tr_sl=en&_x_tr_tl=zh-TW&_x_tr_hl=zh-TW&_x_tr_pto=sc, accessed March 21, 2023. Rick Joe, “A Mid-2019 Guide to Chinese Aircraft Carriers,” The Diplomat, June 18, 2019, https://thediplomat.com/2019/06/a-mid-2019-guide-to-chinese-aircraft-carriers/, accessed December 2, 2024. SIPRI Military Expenditure Database,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https://www.sipri.org/databases, accessed December 12, 2023. Trefor Moss, “5 Signs of the Chinese Economic Apocalypse,” Radio France Internationale, July 2, 2012, https://foreignpolicy.com/2012/07/02/5-signs-of-the-chinese-economic-apocalypse/, accessed September 2, 2024. World Steel Association, “Report,” https://worldsteel.org/data/world-steel-in-figures/, accessed February 12, 2024. What Does China Really Spend on its Military? CSIS China Power Project,2024年7月14日,https://chinapower.csis.org/military-spending/, accessed July 14, 2024. |
Description: |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107260503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260503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050301.pdf | 34102Kb | Adobe PDF | 0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