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5501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973/144999 (79%)
造訪人次 : 52001698      線上人數 : 38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臺灣史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55018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5018


    題名: 韓國的台灣認識--以《朝鮮日報》的社論報導為中心
    South Korea's Perception of Taiwan: Focused on Chosun IIbo Editorials
    作者: 金慧賢
    Kim, Hye-Hyeon
    貢獻者: 林果顯
    Lin, Guo-Sian
    金慧賢
    Kim, Hye-Hyeon
    關鍵詞: 朝鮮日報
    台灣認識
    台韓關係
    冷戰
    反共
    台灣民主化
    Chosun llbo
    Perception of Taiwan
    Taiwan-Korea Relations
    Cold War
    Anti-communism
    Taiwan's Democratization
    日期: 2024
    上傳時間: 2025-01-02 12:14:07 (UTC+8)
    摘要:   本論文旨在分析 1950 年至 1999 年,韓國社會中形成的對臺灣認識之變變化,主要透過韓國代表性報紙《朝鮮日報》的社論進行研究,探討韓國與臺灣在政治方面的互動如何形成與其發展過程。
      1950 年至 1975 年,本研究聚焦於冷戰體制影響下,臺灣與韓國作為反共盟友的角色展開合作關係時期,並分析此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地位的變化,如何形塑韓國對臺灣的認識。1976 年至 1987 年,研究以臺灣經濟成長與民主化進程及美中建交,對韓國社會與媒體的影響為核心。同時,臺灣於解嚴與民主化過程中展現的重大政治與經濟變化,亦反映在於韓國社會與媒體的論述之中。1988 年至 1999 年,隨著韓中建交及臺韓斷交,南北韓局勢之發展使臺灣在韓國外交中的定位重新被詮釋。
      本文透過上述分析,重新審視冷戰與後冷戰時期東亞國際局勢下的臺韓關係,並探討《朝鮮日報》社論中反映此一過程的方式及其變化意涵。同時,本文期望為理解臺灣對韓國的意義,並提供理解兩國外交關係及韓半島局勢中臺韓關係的全新視角與基礎。
    This thesis aims to analyze changes in South Korean society's perception of Taiwan from 1950 to 1999, primarily through editorials from the representative South Korean newspaper Chosun Ilbo. It explores how the political interactions betwee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were formed and developed during this period.
     From 1950 to 1975,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period when Taiwan and South Korea, as anti-communist allie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Cold War system, established cooperative relations. lt also examines how the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tatu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this period shaped South Korea's perception of Taiwan. From 1976 to 1987, the research centers on the impact of Taiwan's economic growth, democratization process, and the normalization of U.S.-China relations on South Korean society and media. At the same time, Taiwan's significant political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s during the transition away from martial law and toward democratization, were reflected in South Korean media discourse. From 1988 to 1999, as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South Korea and China were established and South Korea broke off relations with Taiwa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Korean situation led to a redefinition of Taiwan's position in South Korean foreign policy.
     Through the above analysis, this thesis re-examines Taiwan-South Korea rel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ld War and post-Cold War international order in East Asia, examines how Chosun Ilbo editorials reflected this process and its evolving significance. Additionally, the thesis aims to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aiwan to South Korea, as well as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and basis for understanding Taiwan-South Korea relations within the broader framework of the two countries' diplomatic relations and the situation on the Korean Peninsula. 
    參考文獻: (依筆劃排列)

    一、史料
    (一)報刊
    1. 《公民新聞》(臺北)。
    2. 《金門日報》(臺北)。
    3. 《聯合新聞》(首爾)。
    4. 《每日經濟》(首爾)。
    5. 《時事季刊》(首爾)。
    6. 《朝鮮日報》(首爾)。
    7. 《中央日報》(首爾)。
    8. 《韓國經濟》(首爾)。
    9. 《韓民族日報》(首爾)。
    10. 《NEWSIS》(首爾)。
    (二)檔案與資料庫
    1. 《NAVER 新聞庫》,NAVER 公司。
    2. 《全國法規資料庫》,中華民國法務部。
    3. 《國家文化記憶庫》,中華民國文化部。
    4. 《國家法令資訊中心》,大韓民國法制處。
    5. 《國家記錄院》,大韓民國行政安全部。
    6. 《國立中央圖書館》,大韓民國文化體育觀光部。
    7. 《韓國歷代人物綜合資訊網》,韓國學中央研究院。
    8. 《韓國史數據庫》,國史編纂委員會。
    9. 《韓民族文化大百科辭典》,韓國學中央研究院。
    10. 《朝鮮日報新聞庫》,朝鮮日報公司。
    11. 《蔣經國總統資料庫》,國史館。
    12. 《獨立新聞》,國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紀念館。
    13. 《歷任總統資料庫》,國史館。144
    14. 《民主化運動紀念館》,民主化運動紀念事業會。
    15. 《經濟資訊圖書館》,大韓民國財政部。
    16. 《環境森林資料庫》,財團法人森林與分享。
    17. 「2012 經濟發展經驗模組化計劃:1980 年代韓國的穩定化政策」,《國際政策研究所》,大韓民國財政部檔案局,檔號:11-7003625-000001-01。

    二、專書
    1. 丘大烈,《韓國國際關係史》,首爾:歷史批評史,1995。
    2. 延靜,《永遠的記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7。
    3. 李相玉,《轉型期的韓國外交》,首爾:生活與夢想,2002。
    4. 安希秀,《大韓民國現代政治史》,首爾:朴英社,2024。
    5. 川島真、清水麗、松田康博、楊永明(著),高村繁、黃偉修(譯),《臺日關係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
    6. 徐仲錫,《韓國現代史六十年》,首爾:歷史批評社,2007。
    7. 徐焰,《臺海大戰(上編):中共觀點》,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2。
    8. 許英燮,《臺灣,在哪》,首爾:蔡倫出版社,2011。
    9. 許文堂,《理想與幻滅:中華民國外交史的 1960 年代》,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21。
    10. 若林正丈著、洪郁如等譯,《戰後臺灣政治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
    11. 金永信,《臺灣的歷史》,首爾:知永社,2000。
    12. 祝基瀅,《傳播‧社會‧科技》,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
    13. 錢其琛,《外交十記》,北京:世界認識出版,2003。
    14. 錢復,《錢復回憶錄典藏版》,臺北:天下文化,2021。
    15. 陶文釗,《中美關係史(1949-1972)中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6. 盧泰愚,《盧泰愚回顧錄:下卷 轉換期的大戰略》,首爾:朝鮮日報社,2011。
    17. 瑪格雷特·麥克米蘭(Margaret M. Millan)(著)、溫洽溢(譯),《只爭潮夕:當尼克森遇上毛澤東》,臺北:時報文化,2011。
    18. 葛超智(George H. Kerr)(編)、陳榮成(譯),《被出賣的臺灣》,臺北:前衛,1991。145
    19. 戴寳村,《臺灣政治史》,臺北:五南,2006。
    20. 崔昌跟,《臺灣,我們暫時遺忘的近鄰》,首爾:大善,2012。
    21. 朴承俊,《韓國和中國一百年》,首爾:耆婆郞,2010。
    22. 蕭阿勤,《回歸現實:臺灣 1970 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中研院社會研究所,2010。

    三、專書論文、期刊論文與研討會論文
    1. 王雅萍,〈臺灣雜志創刊號《八十年代》〉,《東海大學圖書館館刊》,第 51 期(2020.05),頁 1-8。
    2. 白永瑞,〈中華民國對我們是什麽?——重看韓國—中華民國關係〉,崔元植、白永瑞,《看中華民國之眼見》(坡州:創作和批評,2012),頁 21-46。
    3. 余敏玲,〈俄國檔案中的留蘇學生蔣經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 29 期(臺北,1998.06),頁 107-130。
    4. 柳鏞泰,〈將四夷藩屬視為中華領土——民國時期中國的領土想像與東亞認識〉,《東洋史學研究》,第 130 期(首爾,2015.03),頁 199-232。
    5. 孫俊植,〈殖民地朝鮮之臺灣的認識——以朝鮮日報與東亞日報為中心〉,崔元植、白永瑞著,《看中華民國之眼見》(坡州:創作和批評,2012),頁 187-204。
    6. 孫洌,〈美中緩和與日本:1972 年中日建交正常化談判的國際政治〉,《東亞研究所集刊》,第 63 期(首爾,2014.02),頁 1-14。
    7. 尹英賢,〈冷戰期韓國社會之「自由中國」(臺灣)認識〉,《韓國學研究》,第68 輯(首爾,2019.3),頁 119-164。
    8. 張淑雅,〈一九五〇年代美國對臺決策模式分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 40 期(臺北,2003.06),頁 1-54。
    9. 鄭文祥,〈冷戰時期韓國人對臺灣的認識——以分析日報上有關臺灣關係的報導為中心〉,《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第 58 輯(首爾,2013.6),頁 87-103。
    10. 林正義,〈「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及其對蔣介石總統反攻大陸政策的限制〉,《國史館館刊》,第 47 期(臺北,2016.03),頁 124。
    11. 林泉忠,〈四次臺海危機與美國介入的歷史分析〉,《二十一世紀》,第 198 期(香港,2023.08),頁 27-37。
    12. 林圭燮,〈在臺灣的民族主義發展過程與特徵〉,《亞洲研究》,第 23 期(首爾,2020.08),頁 195-222。
    13. 施正鋒,〈美國在艾森豪總統時期(1953-61)的對臺政策〉,「臺灣涉外關係暨1940、1950 年代的臺灣國際研討會」,臺北:政治大學國際會議廳,2009 年 6 月 27-28 日。
    14. 洪容杓,〈從現實主義的觀點來看李承晚的反共路線〉,《世界政治》,第 28 期(首爾,2007.12),頁 51-80。
    15. 洪仁杓,〈水到渠成〉,《韓中季刊》,第 1 期(首爾,2019.09),頁 74-87。
    16. 馬相潤,〈從敵對到默契同盟:緩和初期美國接近中國的過程〉,《東亞研究所集刊》,第 67 期(首爾,2014.04),頁 115-152。
    17. 朴勇規,〈1920 年朝鮮語民間新聞創刊背景與過程〉,《韓國言論學報》,第 62輯 5 號(首爾,2018.10),頁 107-135。
    18. 朴元坤,〈卡特政府的對韓政策:10·26 前後的道德外交應用〉,《韓國政治學會報》,第 43 期(首爾,2009.06),頁 215-318。
    19. 金容大,〈對臺灣核廢料輸入北韓的相關問題探討〉,《統一經濟》(首爾,1997.03),頁89-104。
    20. 金範烈、趙範相,〈韓國企業衰退的原因〉,《LG 企業管理研究院》(首爾,2008.10),頁 1-19。
    21. 金中燮(著),韓太圭(編) 〈美中關係正常化與臺灣〉,《濟州和平研究院 JPI政策論壇》(濟州:2011.09),頁 1-15。
    22. 金道敏,〈1964~1968年,朴正熙政府的中立國外交與在聯合國内韓國問題之「自動提交」問題〉,《統一與和平》,第14期(首爾,2022.12),頁203-239。
    23. 裵慶韓,〈尹奉吉義舉之後蔣介石與國民政府對韓國獨立運動的支持及「長期抗戰」〉,《歷史學報》,第 236 期(首爾,2017.12),頁 373-412。
    24. 劉維開,〈蔣介石與韓國戰爭:其認識與因應〉,《軍史》,第 65 期(首爾,2007.12),頁 69-99。
    25. 曾天富,〈當代臺灣的韓國論述——以最近 5 年《自由時報》的報導爲例〉,《韓中言語文化研究》,第 19 輯(臺北,2009),頁 419-438。
    26. 都知仁,〈1964 年的中國核武試驗與韓國統一·外交政策之討論〉,《統一人文學》,第 94 期(首爾,2023.06),頁 319-349。
    27. 趙陽賢,〈冷戰在東南亞的發展——全球冷戰的介入與區域自主〉,《世界政治》,第 22 期(首爾,2015.04),頁 109-153。
    28. 崔恩楨、劉京夏、黃玉子、朴義敬、金容哲,〈媒體立場與五一八光州事件論述的變遷——以《朝鮮日報》、《東亞日報》、《京鄉行文》與《韓民族日報》為中心〉,《亞洲研究》,第 65 期(首爾,2022),頁 5-40。

    四、學位論文
    1. 葉柏祥,〈李登輝實踐哲學及其體制内改革路線的研究〉,臺北: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2. 謝秀梅,〈臺灣人的韓國觀:聯合報 1951 年-2010 年的韓國相關報導分析〉,首爾:延世大學大學院韓國學專攻博士論文,2013。
    3. 陳宜亨,〈中共江澤民主政時期對台政策之研(1989~2003)〉,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4. 陳永綽,〈「中央」「聯合」兩報在新聞報導中所塑造的韓國映像〉,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72。
    5. 林宏一,〈封鎖大陸沿海——中華民國政府的「關閉政策」,1949-1960〉,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6. 林多燮,〈鍾路區貫鐵洞之空間變化研究:清溪川復原工作以後以建築物用途變化為中心〉,首爾:首爾大學環境大學院環境造景所碩士論文,2020。
    7. 李修瑩,〈對大韓民國與中華民國新聞中反映的對他國報導傾向之研究:以斷交前後的比較為中心〉,首爾:慶熙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3。
    8. 楊福如,〈蔣經國先生改革開放思想與影響之研究(1972~1988)〉,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9. 金制然,〈韓國戰爭與中華民國之再建——以反攻大陸政策之形成為中心〉,首爾: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10. 金道敏,〈1964~1968 年,南北韓的「中立國」外交研究 〉,首爾:首爾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20。
    11. 尹智媛,〈戰後美國在東北亞集體防禦體系構想的落空因素:中國因素研究〉,首爾:首爾大學政治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2020。

    五、電影
    1. 劉仁澤(監製)、金志勛(導演),《華麗的假期》,首爾:CJ ENM 娛樂公司,2007。
    2. 金景燦(編劇)、張俊煥(導演),《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首爾:CJ ENM 娛樂公司,201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10615801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158017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臺灣史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801701.pdf3928KbAdobe PDF0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