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5458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656/144643 (79%)
造访人次 : 51718165      在线人数 : 59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傳播博士班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54581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4581


    题名: 中國電視臺紀錄片的結構研究(1978-2019)
    A Structural Study of Chinese Television Documentary (1978-2019)
    作者: 陳大可
    DAKE, CHEN
    贡献者: 馮建三
    Feng, Chien-San
    陳大可
    CHEN DAKE
    关键词: 中國電視臺紀錄片
    紀錄片生產
    發展模式
    結構研究
    紀錄片哲學
    Chinese television documentary
    Documentary production
    Development model
    Structural study
    Documentary philosophy
    日期: 2024
    上传时间: 2024-12-02 11:26:30 (UTC+8)
    摘要: 學界目前對中國紀錄片重要核心——中國電視紀錄片的研究,多集中在作品、行業、產業、傳播四大類目,而幾無焦聚結構者。因此,本文以「中國電視臺紀錄片的歷史結構(1978-2019)」為題展開分析。析分而言:從研究載體上,本文以中國國家、省、市三級體制內的電視臺——即具有代表性的中央臺、上海臺、南京臺生產的紀錄片為目標;從研究分期上,分爲1978年以來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紀頭十年和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四個階段;從研究層級上,借用生物學概念「中心法則」,先後分為表層、裏層、底層進行闡釋和梳理。

    作品脈絡上經歷觀念優先、紀實優先、市場優先、管道優先四個階段,市場與行業格局上經歷單峰分佈、雙峰分佈、危機分佈、網絡分佈四個樣態,是中國電視臺紀錄片的表層結構。在歷史階段內,紀錄片生產組織結構依次呈現無序、欄目化、頻道化、新媒體化,生產模式依次呈現前規則狀態、製片人制、製播分離、多元模式,勞動者依次呈現從體制內開拓者、理想化藝術家、工業化勞工、不穩定的逃離者,以及技術發展依次呈現電影轉電視化、整合輕量化、數字化、網絡化變遷,是中國電視臺紀錄片的裏層結構。倫理上個人與公共的言和,時間上放慢與加速的辯證,美學肌理上「可思」與「可感」的疊進,是中國電視臺紀錄片的底層結構。

    歷時性地看,中國電視臺紀錄片始終在做著兩種運動:一是「減法」運動——刪除蘇聯模式影響,二是「加法」運動——密集吸收西方理念。四十年中,中國電視臺紀錄片雖發展迅速,但也呈現明顯不足:一,因始終受到處於立法者地位的政治表達和意識宣傳的砍裁,整體美學最終只能定型為社會批判缺席的「照相式」範式;二,因身份認同危機和迎合他者而產生了內部東方主義。中國電視臺紀錄片要「講好中國故事」,應發展出自己的基礎性理念。對社會「正能量」有寬鬆界定、去除創作中預設的迎合主體、紀錄片人繞過市場和資本的裹挾進行「既能解構,更能建構」深刻沈思,是發展基礎性理念的主要策略。
    The current academic research on the important core of Chinese documentaries—Chinese television documentaries—mainly focuses on four aspects: works, industry, prod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while rarely focusing on structure. Therefore,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Structure of Chinese Television Documentaries (1978-2019)." In terms of analysis: regarding the research carrier, this paper targets documentaries produced by national,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level television stations in China, specifically focusing on representative stations such as CCTV, Shanghai TV, and Nanjing TV; regarding research periods, the study is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the 1980s since 1978, the 1990s,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21st century, and the second decade of the 21st century; regarding research levels, this paper adopts the biological concept of the "central dogma" and conducts explanations and discussions on the surface, middle, and deep levels.

    The thematic evolution has undergone four phases: concept-first, realism-first, market-first, and platform-first, while the market and industry landscape experienced single-peak distribution, dual-peak distribution, crisis distribution, and network distribution, representing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Chinese television documentaries. Over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the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of documentaries has transitioned from disorderly, to columnar, to channel-oriented, and finally to new media-oriented. The production models evolved from pre-regulation states, to producer-centered, to production-broadcast separation, and to multi-modal. Documentary workers transformed from internal pioneers and idealistic artists to industrialized workers and unstable escapees. Technological evolution has progressed from cinema-to-television, to integrated and lightweight, to digital and networked transitions, reflecting the middle-layer structure of Chinese television documentaries. Ethically, the reconciliation between the personal and public, the dialectic of slowing down and accelerating time, and the layering of "thoughtful" and "sensible" aesthetics represent the deep-level structure of Chinese television documentaries.

    Overall, Chinese television documentaries have always been engaged in two types of movements: a "subtraction" movement, which aims to elimin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Soviet model, and an "addition" movement, which seeks to absorb Western concepts intensively. Over the past forty years, although Chinese television documentarie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they still exhibit significant deficiencies: first, they have consistently been subject to the constraints of political expression and ideological propaganda imposed by those in legislative positions, leading to a final aesthetic that is limited to a "photographic" paradigm lacking social criticism; second, they have produced an internal orientalism due to an identity crisis and attempts to cater to others. For Chinese television documentaries to "tell the Chinese story well," they should develop their own foundational concepts. The main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such foundational concepts include broadly defining social "positive energy," removing the predetermined catering to specific subjects in creative works, and encouraging documentarians to circumvent market and capital pressures to engage in "both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and conduct profound reflection.
    參考文獻: <一個不被接受的女兒,後來怎麼樣了>(2022年5月29日),在《百度百家號》。取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3946971814916975&wfr=spider&for=pc
    人民日報(2019年3月21日)。<想「改造」癌細胞的女博士走了!一條深夜微博讓網友止不住悲傷>。取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8610819047854236&wfr=spider&for=pc
    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2007)。<上海電視臺紀實頻道實現跨越式發展>,《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7(07):24—26。
    上海電視節(無日期)。取自https://www.stvf.com/content?aid=import-cms-1488
    于瑞華(2007)。<關於數字時代的紀錄片探討>,《電影文學》,2007(16):8-9。
    叉少(2019年8月14日)。<理想從地下室升起:「東方時空」青春往事>【文本】。Wechat。https://mp.weixin.qq.com/s/Jri6Mf3Cpe888mtVj8Ko7Q
    中心法則(2022年2月19日)。在《百度百科》。取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BF%83%E6%B3%95%E5%88%99/317345
    中央電視臺(2014年5月28日)。<靈奇賞秀品黃山>解説詞,《遠方的家北緯30度中國行》第17集取自http://travel.cntv.cn/yfdj/20120627/116183.shtml
    中央電視臺《再說長江》攝製組(2006)。《<再說長江>大型電視紀錄片》,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中央電視臺《話說長江》攝製組編(1984)。《<話說長江>解說詞集》,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組(1993)。<「東方時空」欄目構想>,《中國廣播電視學刊》1993(05):90—92。
    中共中央編譯局(1955)。《列寧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頁150。
    中共中央編譯局(195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編譯局(197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頁318、923。
    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無日期)。取自http://gzdoc.cn/GoldenKhmerRouge/index.aspx
    五年規劃(2022年2月19日),在《百度百科》。取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94%E5%B9%B4%E8%A7%84%E5%88%92/6544998
    井迎瑞(2009)。<紀錄的必要>,《愛恨情愁導演訪談書》。台北:同喜文化出版工作室。
    方方(2003)。《中國紀錄片發展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頁197、314、315、317、324、329、334、354。
    方韶毅(2006)。<中國電視紀錄片市場化探析>,《青年記者》2006(14):78-79。
    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2019)。取自https://www.yidff.jp/2019/2019-e.html
    日期:2023年9月30日。取自https://neweekly.com.cn/article/shp0081042088
    王小龍(2004)。<見證十一年——「紀錄片編輯室」的探索之路>,《電視研究》,2004(05):58—60。
    王永剛(2007)。<技術與藝術>,《當代電視》,2007(03):89-90。
    王安憶(2007)。《心靈世界——王安憶小說講稿》,復旦大學出版社。
    王有軍(2017)。<央視主旋律紀錄片的創作與管理——以科教頻道節目部特別專案組為例>,《現代傳播》,2017(09):109—111。
    王亞維譯(1996),《紀錄與真實》,遠流,頁131。(原書Barsam, R. M. [1976]. Nonfiction Film: Theory and Criticism. New York, NY: Dutton.)
    王忠麗(2010)。《市場環境下紀錄片生產狀態研究》,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王欣怡(2020)。<探析央視紀錄頻道融媒體紀錄片的新呈現——以「夏日綠皮車」為例>,《科技傳播》,2020(09):46—47。
    王紀言(1993)。<中國電視紀錄片的繁榮及走向>,《中國電視》,1993(04):25-28。
    王紀言、劉春(1994)。<當代生活的誘惑與回響──九十年代中國電視紀錄片創作漫述>,《電視研究》1994(02):18—20、37—40。
    王培(2006)。<只能遙望的《新絲綢之路》>,《中國電視》,2006(06):51—52。
    王爽(2011)。<以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CCTV-10)為例——探究我國科教頻道的發展>,哈爾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王皓(2008)。《1990年代以來的中國電視紀錄片研究》,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王新武(2009),<公共頻道為何難以取代縣級臺>,《新聞記者》,2009(6):93。
    王慰慈(2000)。《紀錄與探索——與大陸紀錄片工作者的世紀對話》,臺灣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頁195—196。
    王慶福(2014)。<論生態紀錄片的中國古典哲學意蘊>,《四川戲劇》,2014(02):65—68。
    王毅譯(2016)。《文明經受考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原書Toynbee, A. J.[1976]. Civilization on Trial. Plume.)
    王曉宇(2018)。<淺析當前社會現實類紀錄片創作的不足與改進方向——以醫療題材為例>,《中國電視》,2018(01):92—97。
    王曉明、金珠(2010)。<全媒體戰略:城市台「出城」的坐騎——南京廣播電視臺臺長陳煒暢談城市臺的發展>,《視聽界》,2010(03):18—24。
    王曉明、金珠(2010)。<城市臺「出城」的坐騎>,《視聽界》,2010(3):20。
    王歡(2014)。<央視紀錄頻道對電視文化生態環境的牽引與規製作用>,《現代視聽》,2014(08):15—18。
    王灝(2008)。<論技術進步對紀錄片發展的影響>,《現代傳播》,2008(2):153—155。
    史松明(2015)。《二元體制下電視媒體人力資源管理研究》,南京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央視國際網路(2002年7月7日)。<央視社教中心主任高峰:願科教頻道與你永遠是朋友>。取自https://www.cctv.com/news/society/20020707/207.html
    央視網(2016年12月14日)。<共用舞臺 共生發展 共贏未來 ——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總監梁紅>。取自https://jishi.cctv.com/2016/12/14/ARTIOcjX4nMrrMO3j1BSBpls161214.shtml
    央視網(2017年9月11日)。<專訪央視紀錄頻道總監梁紅:打造紀錄片中國高地>。取自https://jishi.cctv.com/2017/09/11/ARTIZq3rhccOsSyU17G7ifF8170911.shtml
    田秋生(2020)。<20世紀下半葉中國電視紀錄片創作觀念流變研究>,《新聞大學》,168:107。
    田園(2008)。<我國電視紀錄片欄目化研究——以上海紀實頻道《紀錄片編輯室》為例>,廈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石屹(1996)。<在世界紀錄片史的座標上透視中國電視紀錄片——訪上海電視臺編導王小平>,《新聞大學》,1996(01):53—54。
    石屹(2007)。<全景式觀察中國電視紀錄片>,《中國電視》,2007(07):47-52。
    石屹(2008)。<中國電視紀錄片50年發展>【論文發表】。「求異與趨同——中國影視文化主體性追求與現代性建構」,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第五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文集,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頁71—76。
    石甜、王大橋譯(2020)。《慢下來》,東方出版中心,頁12—13、39—40、188、218。(原書Koepnick, L.[2014].On Slowness:Toward an Aesthetic of the Contemporar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任月琳(2006)。<紀錄片的發展對大眾審美的影響>,《今日科技》,2006(07):42—43。
    任伯傑、樊啟鵬(2018)。<2017年中國紀錄片產業發展研究報告>,《當代電視》,2018(08):53—55。
    任長箴(2013年4月13日)。《在山東濰坊<舌尖上的中國>研討會上的發言》。
    任遠(1996)。<我國電視紀錄片的發展和成熟>,《中國廣播電視學刊》,1996(04):16、17、18。
    任遠(2008)。《紀錄片的理念與方法》。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頁39。
    伊爾、趙榮璋(2006)。<中國人文紀錄片發展之路——訪中央電視臺副臺長高峰>,《電視研究》,2006(10):30—31。
    成宇寧(2019)<幹超:「我更關心紀錄片怎樣去贏」>,取自https://www.sohu.com/a/361537419_100252997
    朱羽君(1993)。<電視紀錄片的現代風貌>,《中國電視》。1993(02):51—54。
    朱偉(2005)。《電視紀錄片欄目發展趨勢研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朱婷、舒永濤(2015)。<電視紀錄片:夾縫中謀生存——以「紀錄片編輯室」欄目為例>,《科技傳播》,2015(03):248—249、251。
    朱雯(2022)。<海派紀錄片歷史發展的四次浪潮(1993—2020)>,《上海廣播電視研究》,2022(02):103—116。
    何蘇六(2005)。《中國電視紀錄片史論1958至2004》,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頁1、2、30、62、69。
    何蘇六、江彧(2011)。<中國紀錄片產業發展現狀概說>,《藝術評論》,2011(11):21—26。
    何蘇六、李智(2013)。<2012: 中國紀錄片在新語境中開啟新征程>,《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63:26—28。
    何蘇六等譯(2005)。《紀錄片創作完全手冊》,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頁4、8、9、112。(原書Rabiger, M.[2004]. Directing the Documentary. Focal Press.)
    佟延秋(2014)。<紀錄片解說詞創作理念探析——以《舌尖上的中國》為例>,《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1):92。
    冷冶夫、劉新傳(2007)。<紀錄片影像傳播控制分析>,《現代視聽》,2007(10):24—26。
    冷冶夫、劉新傳(2008)。<中國電視紀錄片創作50年——思維、形態與路徑的軌跡變遷>,《當代電視》,2008(07):49—51。
    吳建寧(2008)。<見證,在真實中震撼——「見證南京大屠殺」創作談>,《當代電視》,2008(10):86。
    吳紅雨、江美儀(2020)。<重塑中的醫生與患者媒介形象對公眾醫療認知的影響——以「人間世」等四部紀錄片為例>,《新聞大學》,2020(01)。
    呂品(2013)。《紀錄片創作中製作者與被拍攝者之間的倫理關係探究》,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呂新雨 (2006)。<「孽債」:大眾傳媒與外來妹的上海故事——關於電視紀錄片「毛毛告狀」>,《天涯》,2006(3):17。
    呂新雨(2006)。<新紀錄片運動的力與痛>,《讀書》,2006(5)。
    宋祖良(1993)。《拯救地球和人類未來——海德格爾後期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宋楊(無日期),<90年代的中國電視:一場平民文化的狂歡>,《新週刊》,上網
    宋璋、蘇小雁(2010)。<「中山人在上海」編導創作手記>,《中國電視(紀錄)》,2010(12):70-73。
    李力(1993)。<「德興坊」審美談>,《現代傳播》,1993(02):70-76。
    李三強(2008)。<數位時代紀錄片創作的情景再現手法>,《中國電視》,2008(02):58—61。
    李子良(2018)。<解密上海紀實頻道>,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微信公衆號,取自https://mp.weixin.qq.com/s/c9qCdH-ieUYmmuSHsNhGVQ
    李亦中(2001)。<中國紀錄片跨世紀三大演變>,《現代傳播》2001(05):86—90、95。
    李淑娟、鄭富權(2011)。<2010年中國紀錄片市場發展研究報告>,《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1(05):8—10。
    李智(2011)。<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成立儀式暨中國紀錄片發展高峰論壇綜述>,《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1(2):87。
    李愛華(2008)。《獨立與困頓》,上海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李瑩(2011)。《中國紀錄片頻道經營戰略研究》,華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李曉(2006)。<紀錄片創作在轉變中奮進>,《上海紀實頻道年度推進會材料》,2006。
    李曉岑(2014)。《撩動心神的影音魅惑》,曲阜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李鐳(2009)。<2008年中國紀錄片發展報告>,《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9(02):15—16。
    杜珊珊(2020)。《中國紀錄片40年表情變遷研究(1979—2019)》,山西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沈心平(1992)。<形散而神聚——上海電視臺國際部部分紀錄片解說詞分析>,《現代傳播》1992(06):39—43。
    沈芷妍(2019)。<醫療紀錄片中的媒介倫理問題探析——以「人間世」為例>,《新聞研究導刊》,2019(11) 。
    沈慶斌(2010)。<紀錄片倫理問題探討>,《文藝爭鳴》,2010(24):13—16。
    辛安然(2007)。<高新技術下的中國紀錄片製作觀念的轉變>,《電影評介》,2007(21):77—78。
    邢虹文、崔然(2019)。<上海電視紀錄片產業鏈發展分析>,《上海藝術評論》,2019(03):50—52。
    卓立譯(2018)。《從存有到生活》,東方出版中心。(原書Jullien,F.[2015].De l'Être au Vivre.Gallimard)
    周迅、孫麗華(2004)。<海棠花開別樣紅——電視文獻紀錄片「鄧穎超」的藝術特色>,《電視研究》,179:56。
    周佩霞、馬傑偉(2011)。<視覺、創意教育與臺灣:朱全斌教授專訪>,《傳播與社會學刊》,2011(16):197。
    周莉(2002),<全面整合電視資源實施為民強臺戰略>,《電視研究》,2002(12):71—72。
    周逵、黃典林(2020),<從大喇叭、四級辦臺到縣級融媒體中心>,《新聞記者》,448:15。
    林旭東(2000)。<整合的時代——對當前中國紀錄片的幾點思考>,《當代電影》2000(05):53—58。
    林旭東、陳虻(1999),<一種紀錄媒體實踐——談「生活空間」的緣起與演變>。單萬里編,《紀錄電影文獻》,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頁695。
    林沛(2018)。<紀錄片「老兵」擁抱互聯網,同行如是說>,《廣電獨家》。取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9551881711587690
    林穎(2006)。《電視紀錄片形態發展研究》,廈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武維娟(2007)。<紀錄片與電腦動畫特技>,《電視研究》,2007(12):49—50。
    邱煒(2013)。<上海臺電視播出高清化歷程回顧與實現綜述>,《現代電視技術》,2013(07):46—48。
    金吾倫、胡新和譯(2004),《科學革命的結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頁5。(原書Kuhn, T. S. [1962].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金貴榮(2005)。<高清晰度電視技術條件下的紀錄片攝影>,《現代傳播》,2005(01):125—126。
    阿鯤(2023年3月7日)。<作曲家阿鯤:我使用最多的「樂器」是電腦>,《四川日報》。
    侯明廷(2007)。<「探索·發現」CCTV-10成功之道——訪上海中視國際廣告公司副總經理李小峰>,《大市場(廣告導報)》,2007(07):102—103。
    南京台專題部(2019)。《專題部統計報告》,内部資料。
    南京電視臺(2006),《南京電視臺2006臺長精品戰略工作報告》,内部資料。
    南京電視臺(2008)。《新時期城市臺實施「精品戰略」的路徑思考》,內部材料
    南京電視臺簡介(2007年4月26日),取自http://cctvenchiridion.cctv.com/special/C18317/20070426/102802.shtml
    姚洪磊(2012)。《現象學視域下的紀錄片審美經驗研究》,華中科技大學廣播電視傳播學博士論文。
    姜志輝譯(2001)。《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頁87。(原書Merleau-Ponty, M.[1976].Phénoménologie de la perception. Gallimard.)
    姜依文(1993)。<上海電視臺紀錄片觀感>,《現代傳播》1993(02):77—79、87。
    宦曉渝(2006)。<略論紀錄片創作中真實再現手法的運用>,《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95—97。
    段曉明(2005)。<欄目化與市場化——中國電視紀錄片的兩道圍城>,《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5(02):10—12。
    紀實人文頻道(2023)。<新起點,新紀實!獨家對話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主任王立俊>,廣電獨家(2023)。取自https://new.qq.com/rain/a/20230210A0264F00
    紀實台(2011年8月16日)。<「紅鏡頭」背後的故事——「電視將軍」劉效禮訪談錄>。【文本】,取自:https://jishi.cntv.cn/program/C29362/20110816/100375.shtml
    紀實台(2012年12月26日)。<央視紀錄頻道新年新裝起航——「紀錄電影」時段嶄新登場>。取自https://jishi.cntv.cn/20121226/100137.shtml
    紀樹立,範岱年&羅慧生 (1981)。《必要的張力》,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頁17。(原書Kuhn,T.S. [1977].The Essential Tensi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紀錄片《最後的山神》導演拍攝方案(2022年11月9日)。取自https://www.xitongle.com/article-2793-1.html
    紀錄頻道(2019年10月21日)。<全新呈現,不止於美>,央視網。取自https://tv.cctv.cn/2019/10/21/ARTItra099NsKXjI9wnnJGPq191021.shtml
    胡宗澤等譯(1998)。《民族——國家與暴力》,北京:三聯書店,頁19。(原書Giddens, A. (1987). 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苑學成(2007)。<大型電視紀錄片「故宮」的聲音設計>,《現代電視技術》,2007(04):44—46。
    倪祥保(2006)。<應該努力為紀錄片定義>.《蘇州大學學報》。2006(04):83—87。
    倪祥保、舒媛媛(2005)。<新時期電視紀錄片的美學進展>,《中國電視》,2005(06):17—21。
    唐俊(2018)。<「紀錄片編輯室」25周年回顧與思考>,《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8(10):73—75。
    唐晨光(2001)。《影像中的20世紀中國——中國紀錄片的發展與社會變遷》,南開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唐寧 (2011)。《中國電視文獻紀錄片價值構建研究》,南京藝術學院博士學位論文,頁4。
    孫玉勝(2012)。《十年——從改變電視的語態開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頁4—7、50—54、338、351。
    孫冰(2018)。<專訪「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導演陳曉卿>,《中國經濟週刊》。取自https://www.sohu.com/a/275109876_467340
    孫周興譯(2004)。《在通向語言的途中》,北京:商務印書館。(原書Heidegger M.[1985].Unterwegs zur Sprache.‎ Klett-Cotta.)
    孫隆基(2015)。《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北京:中信出版集團,頁43。
    孫霽(2007)。<電視傳播中DV紀錄片的近期發展研究>,哈爾濱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徐傑等(2015)。<上海紀錄片的源頭、探索與困境:對話上影科影廠廠長徐傑>,《電影新作》,2015(06):94—99。
    徐斯勤(2021年9月16日)。<中國崛起的國際面與國內面>。【影音】。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2kyoLzxfzo
    晉延林(2008)。<從「走近科學」看央視製片人管理改革>,《電視研究》2008(05):35—37。
    桂裕芳譯(1996)。《自由交流》,北京:三聯書店,頁68。(原書Bourdieu, P. & Haacke, H. [1995].Free Exchange.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桑溪月(2010)。<電視紀錄片節目的運營模式及經營戰略定位——以CCTV-10科教頻道為例>,《廣告大觀(媒介版)》,2010 (12):84—86。
    殷文欣(2018)。<悲情傳播視閾下新聞倫理問題芻議>,《新媒體研究》, 2018(4)。
    祝媛莉(2019年7月1日)。<取消欄目制 成立工作室——上海紀實頻道改革背後的思考>,《綜藝報》,取自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690115090&ver=4668&signature=snJFZUu1SjhfDzDyxYQ01hwzYhEur4nOeTxw3hbcIKDMuIM6Cf2g0Ha98hts2oWBWbTIWfCRTbr1pyiuJHQE15UYOrOcHr3pTipdbYJ65KWB7P-LJVgr*Ac0gSnB27zq&new=1
    高紅波(2012)。<《舌尖上的中國》的國際傳播特性解析>,《南方論壇》,2012(03)。
    商宇(2013)。<我國電視紀錄片產業鏈構建研究>,南昌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2004)。《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令》,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5/content_64198.htm
    國務院(2017)。《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國務院。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7/content_5219149.htm
    崔永鑫(1994)。<數字特技在節目後期製作中的應用>,《電視字幕》,1994(2):17。
    常晶(2012)。<《舌尖上的中國》商機暗湧背後>,《中國文化報》,2012年6月9日。
    康世偉(2021)。《紀錄片具身性研究》,西南交通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張小平(2009)。<趙化勇:央視臺長的尷尬謝幕>,《 人民文摘 》2009(7),取自http://paper.people.com.cn/rmwz/html/2009-07/01/content_382239.htm
    張以慶(2001)。<記錄與現實——兼談紀錄片「英與白」>,《電視研究》2001(8)。
    張同道 (2016)。<2015年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現代傳播》2016(05):111—116。
    張同道 (2017)。<2016年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現代傳播》,2017(04):106—110。
    張同道(2008)。<中國電視紀錄片50年>,《電視研究》,227:13、14、15、13—16。
    張同道(2010)。<2009年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現代傳播》,171:132、137。
    張同道(2018)。<2017年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現代傳播》,2018(05):110—115。
    張同道(2019)。<2018年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現代傳播》,274:120。
    張同道(2020)。<2019年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現代傳播》,288:112。
    張同道(2021)。<2020年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現代傳播》,301:114。
    張同道、沈嶽(2010)。<建構媒介綠色長城——2009年中國紀錄片的文化格局與美學特徵>,《中國電視》,2010(09):43—45。
    張同道、胡智鋒 (2012)。<2011年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現代傳播》,2012(03):92—98。
    張同道、胡智鋒(2011)。<2010年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現代傳播》2011(05):116—126。
    張同道、胡智鋒(2013)。<2012年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現代傳播》,2013(04):81—89。
    張同道、樊啓鵬(2015)。<2014年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現代傳播》2015(05):107—111。
    張同道等(2014)。<2013年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現代傳播》,2014(04):101—108。
    張君昌、張文靜(2019)。<新中國70年廣播電視發展成就與經驗啟示>,《傳媒》,2019(10):13。
    張玲玲(2011)。《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上海紀錄片中呈現的倫理變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張紅軍(2002)。《九十年代中國紀錄片透視》,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張英(2017年4月3日)。<新聞改革的黃金時代:「東方時空」那場意外的電視實驗,那個時光再也不可能回來了。>。【文本】。Wechat。https://mp.weixin.qq.com/s/XLUsq4o8t955ebPD6ieSzg
    張娜(2007)。<探紀錄片的情景再現——以兩部「鄭和下西洋」爲例>,《電影大學》,2007(4):21。
    張國濤、汪怡慧(2021)。<「為時代中國存像」:央視紀錄頻道的十年探索與實踐>,《現代傳播》,2021(04):116—120。
    張雅欣(2005)。<紀錄片不需強行定義>,《中國電視》,2005(06):42—43。
    張麗玲(2006)。《含淚活著》【影音】。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94y167p3/?spm_id_from=333.788&vd_source=86bd45515c8b4874097994340b5cce2d
    彩電(2023年7月7日),在《百度百科》。取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彩電?fromtitle=彩色電視&fromid=1867711#2
    曹亞寧(2006年9月25日)。<央視科教頻道成功之謎>,《中國新聞出版報》,2006(3)。
    梁紅(2017年11月2日)。<梁紅:讓媒體融合變得有深度、有意義、有價值 >。取自https://www.sohu.com/a/202217149_282393
    梁振紅(2014)。《應啟明:會賺錢的紀錄人》,取自https://jishi.cntv.cn/2014/03/11/ARTI1394523224023248.shtml
    畢琦琦(2017)。<我國電視紀錄片的發展歷程研究>,《今傳媒》。取自: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7/0215/c410844-29082945.html
    章波(1988)。<關於「四級辦臺、混合覆蓋」方針的思考>,《中國廣播電視學刊》,1988(6):71。
    許盈盈(2013)。<從作品到商品:海派紀實影像20年發生發展研究>,復旦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許婧(2022)。<中國電視紀錄片的獨特審美範式和美學演進路徑>,《藝術評論》,2022(11)。
    連宇平(2011)。<中國電視紀錄片的早期形態略論>,《東南傳播》2011(12):77—79。
    郭竹梅(2016)。<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關於陳虻「生活空間」欄目的思考>,《戲劇之家》,2016(07):141。
    郭尚榮(2006)。<論紀錄片創作中的「真實再現」>,《東南傳播》,2006(11):54—55。
    郭媛(2014)。《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發展研究》,山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郭鎮之(1990)。<新時期中國電視的10年>,《新聞與傳播研究》,1990(2):195—210。
    郭鎮之(2018)。<紀錄片的黃金時代到來了嗎>,《人民論壇》,2018(14):120。
    陳一(2011)。《中國電視紀錄片的生產與再現》。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頁6、7、64、94、97、98—99、138—139、144、149、157、184、196、210、222。
    陳一(2019)。<「紀錄片塑造國家形象」:觀念誤區與應對之道>,《中國電視》,2019(10):82—86。
    陳大可、汪德飛(2013)。<城市臺紀錄片製播運營困境及應對策略研究>,《現代傳播》,2013(09):83—85。
    陳宏(2023年3月30日),<泛紀實時代紀錄+與不+的思考>,《第10屆中國網路視聽大會紀錄片主題論壇發言稿》,取自:https://mp.weixin.qq.com/s/H_mIjCR2y7aIFhBN_hEy5w
    陳虻(2000),<記錄今天就是記錄歷史>。單萬里編,《紀錄電影文獻》,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頁703。
    陳虻(2013年03月25日)。《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取自https://fuwu.12371.cn/2013/03/25/ARTI1364173939660118_20.shtml
    陳婷(2012)。《影像的歷史書寫——1977—1991年中國電視紀錄片研究》,復旦大學廣播電視學博士論文。
    陳犀禾、劉宇清、鄭潔譯(2007)。《紀錄片導論》,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原書Nichols, B. [2001]. Introduction to Documentar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陳煒(2010)。<南京電視30年——固本與超越>,《視聽界》,2010(03):4—5。
    陳漢元(1983年9月21日)。<《話說長江》編制隨想>,《人民日報》。
    陳漢元(1998)。<我心中的紀錄片>,《走向 21 世紀的中國電視——會長、專家訪談錄》。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頁384。
    陳漢元(2001)。<中國電視紀錄片的歷史與現狀>,單萬里編,《紀錄電影文獻》,頁675—677。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陳麗娟等(2019)。<醫療類紀錄片的健康傳播價值分析——基於框架理論的視角>,《傳媒觀察》,2019(03):66—72。
    陸衛強等(2015)。<淺析上海紀實高清頻道上星建設>,《數位通信世界》,2015(06):46—49。
    魚愛源(2003)。<關於中國當下紀錄片>,《電影文學》2003(02):9—13。
    喬麟涵(2022)。<論美食紀錄片的味覺呈現——以《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第六集為例>,《新聞研究導刊》,2022(05)
    單萬里(2001)。《紀錄電影文獻》,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頁538、643、667、677、684—686、826。
    湯嘉琛( 2013年12月17日),<紀錄片的春天還沒有來>,《中國青年報》,取自http://zqb.cyol.com/html/2013-12/17/nw.D110000zgqnb_20131217_2-09.htm
    華婉伶、臧國仁(2011)。<2010液態新聞:新一代記者與當前媒介境況——以 Zygmunt Bauman「液態現代性」概念為理論基礎>,《傳播研究與實踐》,2011(1):232。
    視聽界(2010)。<南京电视30年——固本与超越>,《视听界》,2010 (03):4—5。
    馮建三(2010)。<傳播、文化與勞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7:369—385。
    黃小河(2020)。<專訪央視紀錄頻道總監梁紅>,《澎湃新聞,》取自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606012
    黃媛媛(2007)。<遊走在虛擬與真實之間——電腦動畫與紀錄片創作>,《視聽界》,2007(01):68—70。
    黃新炎(2018)。《上海紀錄片研究(1980—2017)》,蘇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黃新炎、劉景錡(2016)。<新時期上海紀錄片的崛起:劉景錡訪談>,《電影新作》,2016(02):51—55。
    黃薇(2006)。《從欄目化到頻道化》,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新浪傳媒(2012年7月31日),<對話央視前掌門楊偉光:打造CCTV黃金時代>,取自https://news.sina.com.cn/m/2012-07-31/135924878164.shtml
    楊偉光(1995)。《電視改革論集》,人民出版社,頁368。
    萬丹、伍屏芝(2003)。<論庫恩的歷史主義>,《江西社會科學》,2003(12):24。
    董年初(2023年3月30日),《非虛構影像創新發展高峰論壇舉行》,取自:https://mp.weixin.qq.com/s/Xi4ICuLF11BBvM5cnJpPrA
    董岩、劉效禮,<「紅鏡頭」背後的故事——「電視將軍」劉效禮訪談錄>,《今傳媒》,2006(6)。
    詹慶生、尹鴻(2007)。<中國獨立影像發展備忘(1999-2006)>,《文藝爭鳴》,2007(05):99—127。
    賈旭東、譚新輝(2010)。<經典紮根理論及其精神對中國管理研究的現實價值>,《管理學報》,2010,7(05),頁656。
    鄒凡揚、胡智鋒(1992)。<電視紀錄片縱橫談>,《現代傳播》1992(06),23—27。
    鄒振東(2018)。《弱傳播》,國際行政學院出版社。
    鉉緒成(2006)。<唯美的詮釋、詩意的表達——學習大型紀錄片「故宮」攝像技巧一得>,《當代電視》,2006(08):88—89。
    臺北金馬影展(2020)。取自https://www.goldenhorse.org.tw/awards/submission/guidelines/
    趙化勇( 2006)。<從「頻道專業化」到「專業頻道品牌化」——中央電視臺品牌化建設之路>,《電視研究》,2006(9)。
    趙玉明、王福順(1995)。《中外廣播電視百科全書》,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頁144—145。
    趙志偉(2017年01月06日)。<紀錄片「人間世」總導演周全談創作>,《中國藝術報》。取自http://www.cflac.org.cn/xw/bwyc/201701/t20170106_352120.html
    趙淑萍(1992)。<追求、實幹、發現、收穫——上海電視臺國際部紀錄片作品研討會綜述>,《現代傳播》1992(06):15—22。
    趙翌、陳曉蕾(2007)。<歷史的影像化傳播——電視紀錄片「故宮」中的「情景再現」分析>,《新聞界》,2007(05):123—124。
    趙曦(2005)。《紀錄片邊界問題研究》,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藝術學博士論文。
    趙艷明(2013)。《當代紀錄片的網絡化生存》。復旦大學戲劇電影與電視藝術博士論文
    劉巧玲(2014)。《中西自然類紀錄片創作與文化差異研究》,華中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劉竹筠(2007)。《從CCTV-10透視我國科教頻道的發展》,重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劉何雁(2019)。《論影視技術對紀錄片的雙重作用》。南京藝術學院電視藝術方向博士論文。
    劉忠波(2012)。<紀錄片的道德困境和倫理風險>,《中國電視》,2012(08):50—53。
    劉忠波、張同道(2017)。<2016年中國紀錄片頻道發展研究報告>,《當代電視》,2017(05):6—10。
    劉忠波.(2007)。<紀錄片同期錄音的觀念與方法>,《現代電視技術》2007(07):120-121、130。
    劉昌德(2011)。<臺灣紀錄片的產製、消費、與勞動>,《新聞學研究》,2011(4)。
    劉長庚(2004)。《馬克思的感性理論與美學問題》,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劉洪才、邸世傑(2007)。《廣播電影電視專業技術發展簡史》,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頁281。
    劉清瑤(2023)。<人之苦難,我之豐碑:中國醫療紀錄片媒介倫理問題探析>,《聲屏世界》,2023(20),頁74—76、80。
    劉習良(2007)。《中國電視史》。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頁181。
    劉習良(2012)。《中國廣播電視改革發展十年回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頁11、22、25、77。
    劉媛媛、劉威(2016)。<紀錄片理論進化的黃金時代——評比爾·尼科爾斯《紀錄片導論》>,《出版廣角》,2016(14):82—83。
    劉景琦(1996)。<紀錄片創作的困惑>,《電影新作》,1996(02)。
    劉景錡(1994)。<「崛起的中國電視紀錄片現狀和發展」學術研討會紀要>,《中國廣播電視學刊》,1996(06):43。
    劉景錡(2009)。《紀錄與人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頁60、127、161、171—172。
    劉晶晶(2009)。《我國紀錄片頻道的生存現狀與發展策略研究》,重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大學。
    劉靖(2016)。<獨立紀錄片的倫理問題考量——以徐童「遊民」三部曲為例>,《新聞研究導刊》,2016(7):170—171。
    劉福森(2017)。<西方的「生態倫理觀」與「形而上學困境」>,《哲學研究》,2017(01)。
    劉震(2013)。《多元化的奧斯卡獲獎紀錄片研究》。武漢大學戲劇電影與電視藝術專業博士論文。
    劉樹勳(2000)。<90年代電視紀錄片發展概覽>,《電視研究》,2000(08):33—35。
    劉濤、韓鴻、徐斌(2013)。<「陌生化」理論視野下的電視紀錄片創作——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成功因素探析>,《電影評介》,2013(01):71—74。
    樊啟鵬、任伯傑(2017)。<2016年中國紀錄片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電影藝術》,2017(04):130—135。
    歐陽宏生(2002)。<中國電視批評的四個階段>,《現代傳播》,114:23。
    蔡紹碩(2022)。<醫療紀錄片「人間世」的敘事倫理構建>,《濟寧學院學報》,2022(02):24-29。
    蔣堯堯(2015)。《新時期中國電影紀實美學研究》。遼寧大學文藝學博士論文。
    蔣逸民(2011)。<自我民族誌:質性研究方法的新探索>,《浙江社會科學》,2011(4):11。
    鄧曉芒(2011)。<西方哲學史中的理性主義和非理性主義>,《現代哲學》,2011(03):47。
    鄭作彧譯(2018)。《新异化的诞生——社會加速批評理論大綱》,上海人民出版社,頁18-21、73-74。(原書Rosa,H.[2013].Beschleunigung und Entfremdung:Entwurf einer Kritischen Theorie spätmoderner Zeitlichkeit.NSU Press)
    盧非易(1998)。<紀錄片的再現技術與觀念之轉變>,《廣播與電視》,1998(14):14—16。
    賴黎捷(2006)。《話語選擇理論來源及其文化闡釋——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國電視紀錄片創作批評研究》,四川大學文藝學博士論文。
    應啟明(2006)。<造就紀錄片高清新機遇>,《中國數位電視》,2006(11):52—53。
    檀巧芳(2001)。《九十年代中國紀錄片研究二題》,福建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縮時攝影機(2024年3月20日),在《百度百科》。取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縮時攝影機/5879852?fromtitle=延時攝影&fromid=74034&fr=aladdin
    謝勇(2012年5月23日)。<《舌尖上的中國》因為遙遠所以美麗>,《新京報》。
    謝穎(2006)。<CCTV-10:專業化頻道的特色化經營>,《大市場.廣告導報》,2006(12):113—114。
    韓飛(2020)。<中國紀錄片進入「網生時代」>,《傳媒》,2020(8):4。
    聶欣如(2021)。<紀錄片研究的「倫理學轉向」>,《新聞大學》,2021(07):107—118、123。
    聶欣如(2021)。<紀錄片概念:一種源自認知語言學的闡釋>,《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21(4):63。
    聶瀟(2018)。《徐童紀錄片創作倫理批判》,遼寧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豐子義(2008)。<歷史決定論研究的當代價值>,《哲學研究》,2008(10):117、120。
    豐瑞(2013)。<央視紀錄頻道生產運營的機制探究>,《新聞與寫作》,2013(12)。
    豐瑞(2013)。<央視紀錄頻道生產運營的機制探究>,《新聞與寫作》,2013(12):59—61。
    顏燕、陳玲(2009)。<我國科教節目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電視研究》,2009(09):5—7。
    羅平凡(1997)。<非綫性編輯系統與傳統視頻系統「取而代之、擕手並進、合二爲一?」>,《電視字幕》,1997(5):43-44。
    羅卓靈(2018)。<給觀眾未知的、美麗的和幸福的作品>,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微信公衆號,取自https://mp.weixin.qq.com/s/puxCrFvuLGldEwcpI0VRFA
    羅明、胡運芳(1998)。《中國電視觀眾現狀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10。
    羅綱、劉象愚主編(2000)。<編碼、解碼>,《文化研究讀本》,頁46。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原書Hall, S. [1973]. Encoding/decoding. London: Hutchinson.)
    鐘瑛(2006)。<由「紀錄片編輯室」析紀錄片欄目如何組織片源》,《東南傳播》,2006(04):60—62。

    GLASER, B.(1992). Basics of Grounded Theory Analysis. Mill Valley,CA:Sociology Press.
    Han, B.-C. (2017). The Scent of Time: A Philosophical Essay on the Art of Lingering (D. Steuer, Trans.). Polity.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 Amsterdam(2019).from https://www.idfa.nl/en/info/idfa-awards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 Amsterdam (2021). from https://businessdoceurope.com/idfa-2021-interview-orwa-nyrabia-creative-director/
    Kieslowski K.(1995). Kieslowski on Kieslowski. Faber & Faber.
    Nichols, B.((n.d.) What to Do About Documentary Distortion? Toward a Code of Ethics. [IDA page].from http://www.documentary.org/content/what-do-about-documentary-distortion-toward-code-ethics-0.
    Rosenthal, A. [1980].The Documentary Conscience: A Casebook in Film Mak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aussure, F. de. (1965).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McGraw-Hill Humanities.
    Sobchack, V. (1990). The active eye: A phenomenology of cinematic vision. Quarterly Review of Film and Video, 12(3):21-36.
    Tagg, J.(1988). The Burden of Representation. London:Macmillan Education UK,pp13.
    The Academy (2020).取自https://www.oscars.org/oscars/rules-eligibility
    Toynbee, A. J. (1962). A Study of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博士班
    10346350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463507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傳播博士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19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