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675714      Online Users : 53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宗教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53561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3561


    Title: 當代台灣媽祖信仰的發展與創新: 以台北聖興天后宮與台中烏日聖母宮為例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Contemporary Mazu Worship in Taiwan: Shengxing Tianhou Temple in Taipei and Wuri Shengmu Temple in Taichung
    Authors: 鄭安婷
    Cheng, An-Ting
    Contributors: 林振源
    Lin, Chen-Yuan
    鄭安婷
    Cheng, An-Ting
    Keywords: 都會媽祖
    台灣媽祖聯誼會
    網路媒介
    宮廟經營
    新媒體行銷
    Date: 2024
    Issue Date: 2024-09-04 16:05:13 (UTC+8)
    Abstract: 本文擬通過「台灣媽祖聯誼會」會員宮廟間的比較研究,探討當代台灣媽祖 信仰之發展與演變。媽祖是全台信徒最多的神明之一,而聚集近180間媽祖廟的 台灣媽祖聯誼會可謂是研究媽祖信仰的豐富資料庫。會員宮廟中既有傳統鄉鎮宮 廟也有新興都會宮廟,現今發達的網路媒介為宮廟經營提供了新方向與新領域, 藉由在社群網路上圖文傳達的品味與認同,得以營造出宮廟的自我定位並吸引具 有同樣價值觀的信徒。本文擬以筆者實際考察之台灣媽祖聯誼會會員宮廟中的兩 間都會新興宮廟:台北聖興天后宮與台中烏日聖母宮為主要研究對象,分析都會 新興宮廟如何通過新媒體行銷推廣自我與媽祖信仰,探討社群網路作為宮廟經營 的方法如何影響宮廟的宣傳與行銷,以及都會宮廟在現代化社會中如何維繫傳統 信仰,並將兩研究個案進行比較,管窺當代台灣都會媽祖信仰的發展與演變。
    Reference: 參考書目
    一、傳統文獻 《太上老君說天妃救苦靈驗經》,《正統道藏》洞神部本文類。 《天上聖母經》,同庄:斐成堂活版部,1921。 《天上聖母經》,北港朝天宮管理委員會,1972。 《天妃顯聖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96。 《淡水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二、近人論著
    1. 丁仁傑,2005,〈會靈山現象的社會學考察:去地域化情境中民間信仰的轉
    化與再連結〉,《台灣宗教研究》4 卷 2 期,頁 57-111。
    2. 司黛蕊,2018,〈萌媽祖:民間宗教在(日系)台灣漫畫的再現〉,《媒介宗
    教》,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頁 303-332。
    3. 呂玫鍰,2015,〈當代媽祖信仰的個人化與宗教性:以白沙屯為例〉,黃應
    貴主編,《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台灣:
    群學,頁 79-148。
    4. 呂玫鍰,2019,〈遺產化過程中的媽祖進香:儀式變遷與地方賦權的考
    察〉,謝國興主編,《進香・醮・祭與社會文化變遷》,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出版中心,頁 150-194。
    161
    5. 李建緯,2023,〈新竹長和宮紅筋石「獅」首耳爐研究——兼論其所反映的 國際交流〉,《逢甲人文社會學報》 47 期,頁 27-74。
    6. 李夏馨、卓聖格,2013,〈臺灣平安符的文化創意設計-以媽祖平安符為 例〉,《輔仁大學藝術學報》2 期,頁 69-87。
    7. 林美容,2020,《媽祖婆靈聖:從傳說、名詞與重要媽祖廟認識台灣第一女 神》,台北:前衛。
    8. 林振源,2016,〈導論〉,《臨水百人修行錄》上冊,台北:新文豐,頁 1- 15。
    9. 林振源,2020,〈閭山三奶法:台灣北部道法二門的小法事〉,丁仁傑主 編,《道教復興與當代社會生活》,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 203-242。
    10. 林振源,2023,〈導論:口述歷史與宗教經驗〉,《臨水百人修行錄》下冊, 台北:新文豐,頁 1-18。
    11. 林富士,2005,〈醫者或病人——童乩在臺灣社會中的角色與形象〉,《中 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 511-568。
    12. 林湘義,2013,〈台灣宗教管理研究中之宗教文化創意產業課題的發展面 向〉,《輔仁社會研究》第三期,頁 65-110。
    13. 林瑋嬪,2015,〈都市神壇與乩童靈力:桃園八德的例子〉,黃應貴主編,
    162

    《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台灣:群學,頁
    187-233。
    14. 林瑋嬪,2018,〈跨越界線:LINE 與數位時代的宗教〉,林瑋嬪主編,《媒
    介宗教:音樂、影像、物與新媒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頁
    267-301。
    15. 洪瑩發,2010,《解讀大甲媽:戰後大甲媽祖的信仰的發展》,台北:蘭
    台。
    16. 桑高仁著、丁仁傑譯,2012,〈台灣媽祖進香之靈力與超越性〉,《漢人的社
    會邏輯——對於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異化」角色的人類學解釋》,台北:中
    研院民族所,頁 191-223。
    17. 桑高仁著、丁仁傑譯,2012,〈歷史與正當性的修辭學:台灣的媽祖信
    仰〉,《漢人的社會邏輯——對於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異化」角色的人類學
    解釋》,台北:中研院民族所,頁 123-152。
    18. 陳知青,1973,《澎湖史略》,澎湖:澎湖縣文獻委員會。
    19. 張珣,1995,〈臺灣的媽祖信仰--研究回顧〉,《新史學》期刊,頁 89-126。
    20. 張珣,2003,《文化媽祖:台灣媽祖信仰研究論文集》,台北:中研院民族
    所。
    21. 張珣,2008,《媽祖・信仰的追尋》,台北:博揚文化。
    22. 張珣,2014,〈宗教與文化創意產業:新港奉天宮與香藝文化園區〉,《輔仁
    163

    宗教研究》第 29 期,頁 1-15。
    23. 張珣,2014,《媽祖文化志》台灣卷 第一卷,
    https://mazufellowship.com/publication/#/76。
    24. 張珣、楊玉君主編,2016,《媽祖研究書目》,嘉義:國立中正大學。
    25. 張珣,2017,〈宗教與文化創意產品:以神明公仔為例〉,《臺北城市科技大
    學通識學報》第 6 期,頁 237-250。
    26. 張珣,2019,〈儀式與社會:大甲媽祖轄區之變遷〉,謝國興主編,《進香・
    醮・祭與社會文化變遷》,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頁 115-149。
    27. 張珣,2021,〈以文字或以身體傳教?女神研究芻議:以媽祖信仰為例〉,
    《華人宗教研究》第 17 期,頁 1-25。
    28. 張珣,2023,〈媽祖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傳承與發展研究:當代台灣都市媽祖
    女乩〉,《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 第 12 期,頁 3-14。
    29. 黃有興、高明宗編撰,2005,《澎湖廟在高雄市》,澎湖:澎湖縣政府。
    30. 羅問,2004,《慈眼渡迷航:百變媽祖》,台灣:禾馬。
    31. 譚德貴,2019,〈論媽祖信仰的演化動因及演變過程〉,《宗教哲學》季刊第
    90 期,頁 47-58。
    32. 齊偉先,2015,〈宗教場域中美學實踐的現代性:台灣民間信仰場域中的品
    味社群〉,黃應貴主編,《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 存有》,台灣:群學,頁 149-185。
    164

    33. 齊偉先,2017,〈臺灣民間宗教儀式實踐中的「品味動員」:陣頭、品味社 群與宗教治理〉,《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三十卷第一期,台北:中研院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頁 119-161。
    34. 齊偉先,2018,〈台灣漢人民間信仰與新媒介:以臉書為媒介的宗教建 構〉,林瑋嬪主編,《媒介宗教:音樂、影像、物與新媒介》,台北:國立台 灣大學出版中心,頁 227-266。
    35. 齊偉先,2022,〈宗教與非宗教之間:香火、香路與咖啡〉,林瑋嬪、黃克 先主編,《氛圍的感染:感官經驗與宗教的邊界》,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 版中心,頁 73-106。
    36. 鄭素春,2013,〈臺灣註生娘娘信仰之研究〉,《輔仁宗教研究》第 26 期, 頁 179-223。
    37. 鄭振滿、丁荷生,1995,《福建宗教碑銘彙編》,中國:福建人民。
    38. 蔡相煇,2006,《媽祖信仰研究》,台北:紅螞蟻。
    39. 蔡相煇,2016,《天妃顯聖錄與媽祖信仰》,台北:獨立作家。
    40. 謝宗榮,2003,《神像與信仰:館藏臺灣信仰陶瓷》,新北:新北市立鶯歌陶
    瓷博物館。
    三、學位論文
    1. 余珮甄,2012,〈大甲媽祖遶境進香之感動情境研究〉,台北: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 EMBA 碩士論文。
    2. 陳宥喬,2021,〈一「媽」各表:兩岸媽祖信仰交流再檢視〉,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3. 楊淑雅,2011,《媽祖故事與媽祖文化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
    10915600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9156007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宗教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600701.pdf44591KbAdobe PDF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