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56047      Online Users : 72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3444


    Title: 中共對臺網路心戰攻勢策略之研析—以俄烏戰爭網路戰攻防為例
    Research of the CCP’s cyber warfare offensive strategy against Taiwan—taking the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cyber warfare in the Russia-Ukraine war as an example
    Authors: 陳博暉
    Chen, Po-Hui
    Contributors: 朱新民
    陳博暉
    Chen, Po-Hui
    Keywords: 網路心理戰
    烏俄戰爭網路攻防
    中共網路心戰
    台灣網路心戰反制
    中共網路心戰策略
    當前科技對網路心戰影響
    Date: 2024
    Issue Date: 2024-09-04 15:16:09 (UTC+8)
    Abstract: 「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心理戰,一直是古今中外戰場上時常會被使用的戰法,現今世界出兵動武的代價非常高,不管是後勤成本、政治風險及經濟制裁代價都是足以讓國力大傷。俄烏戰爭自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今,雙方在網路上亦有許多心理戰攻防。從中共近年來不斷學習各國先進技術,來調整心理戰的方式,必然會透過俄烏戰爭來研究後續對臺心理戰的策略。本文以中共網路心理戰操作模式「製造壓力事件→吸引媒體報導→形成關心議題→散佈恐懼心理→催化民意壓力→影響政府決策(造成誤導錯判)」,分析其性質、手法及特點等面向,進而梳理出中共網路心理戰攻勢脈絡。旨在瞭解中共網路心理戰主要手法及其對我國政治、經濟、軍事、心理及社會所產生的影響,藉以提供我國反制新思路。
    The psychological warfare of “giving up without a fight” has always been a common tactic used in ancient and modern wars, and the cost of using military force is very high in today's world, whether it is the logistical cost, political risk, or the cost of economic sanctions, it is enough to make the country's strength suffer greatly. Since the Russian invasion of Ukraine in 2022, there has been a lot of psychological warfare between the two sides on the Internet. In recent years, the CCP has been learning advanced technologies from other countries to adjust its psychological warfare methods, and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 Russian-Ukrainian War will be used to study the strategy of psychological warfare against Taiwan in the futur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CP's cyber-psychological warfare mode of operation, which is “creating stressful events → attracting media coverage → forming issues of concern → disseminating fear → catalyzing public opinion pressure → influencing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resulting in misguided and wrongful judgments),” and analyzes its nature, tactics,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then comprehends the CCP's cyber-psychological warfare attacking network. The aim is to understand the main techniques of the CCP's cyber-psychological warfare and its impact on our country's politics, economy, military, psychology and society,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our country's countermeasures.
    Reference: 中文部分
    專書
    朱浤源,2002年。《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書局出版。
    呂秋文,2007年。《如何撰寫學術論文:以政治學方法論為考察中心》。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周宇豪,2008年。《權力與博弈──訊息時代的國際政治傳播》。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林靖等,劉大華編,2019年。《新媒體時代下的軍事傳播與輿論戰》。臺北市:國防部政治作戰學院。
    郭姿吟,2019年。《2019年中共對臺工作重點》。臺北: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
    溫金權、杜汝波、周敏,1990年。《心理戰概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專書譯著
    W. Lawrence Neuman著,王佳煌、潘中道等譯,2002年。《當代社會研究法》(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臺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期刊論文
    方鵬程,2010/3。〈美軍戰略性傳播的媒體運用分析:以 2003 年波斯灣戰爭為例〉,《復興崗學報》,第97期,頁23 – 45。
    王志偉,2023。〈社交媒體演算法對輿論操作的影響〉,《傳播與社會學報》,第12卷第2期,頁101-119。
    王健民,2023/10。〈從近期共軍聯合軍演──初探我防衛作戰之啟發〉,《陸軍學術雙月刊》,第59卷第591期,頁24–44。doi:10.6892/AB.202310_59(591).0003。
    王紹平,2022。〈俄烏戰爭對中共心理戰的啟示與應對策略〉,《國防安全評論》,第15卷第4期,頁101-115。
    任華,2023。〈話語操控與場景傳播:烏克蘭危機中美國主流媒體對俄輿論戰〉,《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第3期,頁65 – 83。
    朱鋕德、李建鵬,2021/12。〈中共戰略支援部隊功能發展與對我資訊戰影響之研究〉,《陸軍學術雙月刊》,第57卷第580期,頁67 – 93。doi:10.6892/AB.202112_57(580).0012。
    余一鳴,2012/7。〈解放軍心戰效能評估系統發展之探討〉,《展望與探索》,第10卷第7期,頁84-103。
    吳奇英,2005/12。〈資訊時代政治作戰中心理戰的運用與發展-以美伊戰爭及兩岸資訊心理戰為例〉,《復興崗學報》,第85期,頁71-93。doi:10.29857/FHKAJ.200512.0004。
    吳宗翰,2023/10。〈俄烏戰爭下中共對認知作戰的反思與臺灣應處之道〉,《國防情勢特刊》,第32期,頁47-55。
    吳振宇,2023。〈人工智慧技術對心理戰的影響〉,《國防與科技期刊》,第10卷第3期,頁45-58。
    李佳穎,2022。〈全民防衛與網路心戰:臺灣的策略選擇〉,《國防雜誌》,第24卷第2期,頁65-80。
    李承禹,2007年。〈中共網路作戰之戰略邏輯分析:網路戰與網路中心戰的區隔與應用〉,《復興崗學報》,第90期,頁245-264。
    李明慧,2022。〈深度偽造技術與假訊息擴散:中共對臺網路心戰的挑戰〉,《臺灣國際戰略研究》,第9卷第2期,頁77-95。
    李建中,2022。。〈深度偽造技術與信息戰〉,《中國與全球化研究》,第4期,頁30-44。
    李淑慧,2022,〈臺灣對抗中共認知戰的策略分析〉,《國防雜誌》,第41卷第2期,頁34-50。
    林冠宇,2020。〈跨學科研究在網路心理戰中的應用與未來發展〉,《臺灣社會科學期刊》,第15卷第4期,頁34-50。
    姚文忠、郭昱廷,2024。〈俄烏戰爭中不對稱作戰對我國防政策與防衛作戰之啟示〉,《黃埔學報》,第86期,頁145-158。
    洪銘德、黃恩浩,2020/12。〈中共對台操作「輿論戰」之研究〉 ,《復興崗學報》,第117期,頁113-146。
    袁銘駿、范君綺,2023/6。〈從社會網路分析烏克蘭戰略傳播與推特訊息回聲室效果之研究〉,《國防雜誌》,第38卷第2期,頁31-56。
    張文祺,2022。〈科技與心理戰:中共對臺心戰策略的演變與挑戰〉,《臺灣國際戰略研究學刊》,第13卷第2期,頁101-120。
    張光瀚,2021/8。〈當代心理戰策略:以香港「反送中」抗爭為例〉,《展望與探索月刊》,第19卷第8期,頁39-74。
    張志宏,2023年。〈中共如何在社群媒體上實施輿論控制〉,《東亞研究》,第28卷第1期,頁67-80。
    張玲玲,2022/4。〈中國大陸軍媒對臺認知作戰之研析〉,《空軍學術雙月刊》第687期,頁60-77。
    張郁蔚,2002/6。〈美國公共圖書館與網路資訊過濾技術使用之初探〉,《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第8卷第2期,頁36-50。
    張郁蔚,2023。〈美國公共圖書館與網路資訊過濾技術使用之初探〉,《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第8卷第2期。
    張雅君,2023/5。〈中國大陸對俄烏戰爭核戰風險升高的立場、作為與影響力分析〉,《展望與探索月刊》,第21卷第5期,頁93-102。
    張雅婷,2021,〈中共對台網路脅迫與認知作戰:現況與挑戰〉,《戰略與防衛》,第3期,頁47-68。
    莊捷、方自億,2021/6。〈混合戰作戰樣式與運用之研究:以臺海戰爭想定為例〉,《國防雜誌》,第36卷2期,頁51-82。
    許世宗,2017/2。〈當前兩岸戰略溝通策略比較研究〉,《海軍學術雙月刊》,第51卷1期,頁6-21。
    許宏任,2010/5。〈中共心理戰思維與理論發展-兼論其對我國之應用〉,《展望與指南》,第8期第5卷,頁42-66。
    陳俊豪,2019,〈中國的訊息戰與其對臺灣的影響〉,《淡江戰略研究》,第27卷第2期,頁102-123。
    陳建霖,2021。〈人工智慧與心理戰略:中共對臺心理戰策略之新趨勢〉《國防雜誌》,第36卷第3期,頁45-60。
    陳穎萱,2022/5。〈從俄烏戰爭看假訊息的影響〉,《清流雙月刊》,第39期,頁16-21。
    陳豐淋,2009年。〈中共心理戰之發展與運用〉,《國防雜誌》,第24卷第6期,頁127-139。
    陸軍聲,2005/2。〈對中共武力犯臺先導新思維-三戰之研析〉,《國防雜誌》,第20卷第2期,頁18-29。
    曾柏元,2020年。〈中共運用混合戰對我國安全威脅之因應〉,《陸軍學術雙月刊》,第56卷第572期,頁84-104。
    曾祥穎,2023/12。〈俄烏戰爭對我建軍的啟示〉,《陸軍學術雙月刊》,第59卷第592期,頁29-52。doi:10.6892/AB.202312_59(592).0002。
    荆學民、陳勝勇,2022。〈重回強大效果:對21世紀西方政治傳播的研究〉,《世界社會科學》,第9卷第4期,頁21-34。
    黃明志,2023,〈烏克蘭危機與臺灣網路安全的未來挑戰〉,《資訊安全報告》,第12卷第4期,頁22-35。
    董慧明,2022/3。〈認清中共對臺「認知戰」和防範之道〉,《清流雙月刊》,第38期,頁10-15。
    廖樞陽,2012/12。〈皮亞傑與布魯納認知發展理論于兒童舞蹈教學之應用〉,《國際藝術教育學刊》,第2期,頁139-163。
    趙曙光、劉沂銘,2022。〈俄烏衝突的社交媒體輿論戰特點與策略〉,《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第13期,頁49-64。
    劉文傑,2023/9。〈從俄烏戰爭論對我國全民國防影響之初探〉,《裝甲兵季刊》,第268期,頁1-23。
    劉嘉興,2023。〈中共對臺網路攻擊策略與反制措施研究〉,《國防科技評論》,第18卷第1期,頁34-50。
    潘進章,2013/7。〈共軍「三戰」功能與運用之探究〉,《國防雜誌》,第28卷第4期,頁75-92。DOI: https://doi.org/10.6326/NDJ.2013.28(4).5。
    蔡榮祥,2022/10。〈第四次臺海危機:裴洛西議長訪問臺灣和中國對臺軍事演習〉,《戰略安全研析》第176期,頁76-85。
    鄭端耀,2020,〈中共網絡間諜活動及其對臺灣的威脅分析〉,《國防安全研究院評論》,第7卷第4期,頁12-29。
    霍永庫、馬甯、馬民虎,2015/11/6。〈基於網路審查的搜尋引擎服務商資訊過濾義務〉,《人文雜誌》,第9期,頁117-122。
    謝志淵,2020/12。〈美國與中共南海「灰色地帶」競爭對臺灣衝擊之研究〉,《國防雜誌》,第35卷4期,頁53-80。
    簡華慶,2012年。〈網路資訊戰所扮演角色及因應策略之研究〉,《國防雜誌》,第27卷第1期,頁122-138。
    嚴震生,2022/9。〈美國衆議院議長裴洛西訪臺影響初探〉,《展望與探索月刊》,第20卷第9期,頁1-7。
    學位論文
    李家成,2022。《中共對臺心理戰之研究 (2017-2022 年)》。新北市: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
    邱宓祺,2021年。《跨出社會汙名——愛滋病新聞的說服效果研究》。臺北市,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富裕,2023年。《社群媒體中同溫層效應對政治行為之影響》。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慶懿,2023年。《以享樂動機系統接受模型結合主觀規範探討ChatGPT之使用意圖與沉浸》。桃園市:萬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高瑜亭,2022年。《美妝Youtuber的可信度對廣告效果的影響:以消費者的產品涉入程度與業配影片類型為調節變項》。桃園市,中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黃中,2024年。《探索生成式人工智慧和當代軟體在 空間視覺化的協同操作》。臺南市:臺南應用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所碩士論文。
    葉子毓,2019年。《惡搞與抵抗:政治型網路迷因的內容初探研究》。臺北市: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碩士論文。
    廖清華,2006年。《中共對臺輿論戰之研究》。臺北市: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以策,2020年。《社群媒體演算法對於政治參與行為之影響:以Facebook News Feed為例》。桃園市:元智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研討會論文
    洪貞玲、鄒瞻舒,2023年6月16-18日。〈民族主義啦啦隊:中國媒體對俄烏戰爭的報導及角色〉,「中華傳播學會2023年年會」研討會。臺南市:臺灣傳播學會。
    官方文件
    國防部,〈110年國防報告書〉,民國110年。
    教育部,2012年12月19日。《臺灣學術網路(TANet)資訊使用管理小組設置要點》,臺電字第1010227207號 函,《教育部》,<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0261>。
    網際網路
    〈中國軍演「2024A」後還有B、C? 國臺辦:挑釁不止、解放軍不停〉,《Yahoo! 新聞》,2024年5月29日,<https://tw.news.yahoo.com/%E4%B8%AD%E5%9C%8B%E8%BB%8D%E6%BC%94-2024a-%E5%BE%8C%E9%82%84%E6%9C%89b-c-%E5%9C%8B%E5%8F%B0%E8%BE%A6-030607056.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西安交通大學》,2021年9月27日,<https://wlaq.xjtu.edu.cn/info/1009/1001.htm>。
    〈以網絡法治高質量發展服務保障網絡強國建設〉,《新華報業網》,2024年7月17日,<https://www.xhby.net/content/s669717aae4b03f2293aa7c30.html>。
    〈全國互聯網法律法規宣傳平臺〉,《法治網》,<http://www.legaldaily.com.cn/IT/node_107001.html>。
    〈共築網絡安全屏障——我國網絡安全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人民網》,<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n1/2023/0910/c1004-40074319.html>。
    〈俄烏戰爭的資訊戰場〉,《臺灣事實查核中心》,2023年,<https://tfc-taiwan.org.tw/topic/7746>。
    〈俄烏觀察|面對網路戰,我們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安恒資訊》,<https://www.dbappsecurity.com.cn/content/details284_10789.html>。
    〈俄羅斯網路與資訊戰的實踐與教訓〉,《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2024年3月26日,<https://www.qiia.org/zh-hant/node/1309>。
    〈科技部印發《關於開展科技系統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2022年4月6日,<https://www.most.gov.cn/xxgk/xinxifenlei/fdzdgknr/qtwj/qtwj2022/202204/t20220406_180109.html>。
    〈烏克蘭戰爭和臺灣:解答讀者關於俄烏衝突和臺海未來的三個問題〉,《BBC中文網》,(2022年3月12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60591167>。
    〈專訪》不能等失火才救火!數位發展部用3方法打造全民數位韌性 唐鳳:將全面應對中共「混合戰」〉,《風傳媒》,2022年8月10日,<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464621>。
    〈網際網路審查〉,《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A%92%E8%81%94%E7%BD%91%E5%AE%A1%E6%9F%A5>。
    Kelly Hsieh,2024年1月29日。〈2024 年網際網路審查說〉,《NordVPN》,<https://nordvpn.com/zh-tw/blog/wanglu-shencha/>。
    Leon-FHF,2022年7月26日。〈内容审核海外社交媒体的内容过滤规则及审核系统新动态〉,《CSDN博客》,<https://blog.csdn.net/weixin_52159211/article/details/125986594>。
    中央通訊社,2024年1月29日。〈法國《世界報》:中國用AI生成假頻道認知作戰,散播親中反美言論〉,《關鍵評論》,<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9821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23年3月17日。〈時代的中國網絡法治建設〉,《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1/2023/0317/c1001-32645870.html>。
    尹麗喬,2024年4月24日。〈自由開講》俄烏戰爭2週年後的國際情勢變化與地緣政治展望〉,《自由評論網》,<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651915>。
    王崑義,2011年2月1日。〈美國網路演習與資訊安全〉,《戰略風一王崑義部落格》,<http://blog.nownews.com/article.php?bid=21332&tid=1290164&tyid=R>
    王晨星,2023年6月20日。〈烏克蘭危機與“全球南方”的政治崛起〉,《愛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3836.html>。
    吳燕玲,2009年2月5日。〈統戰熊貓〉,《BBC Chinese》,<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7870000/newsid_7872000/7872061.stm>。
    呂炯昌,2024年5月24日。〈監控共軍殲16型機、轟6型機畫面〉,《Yahoo! 新聞》,<https://tw.news.yahoo.com/%E7%A9%BA%E8%BB%8D%E7%9B%A3%E6%8E%A7%E5%85%B1%E8%BB%8D%E6%AE%B216-%E8%BD%9F6-%E5%9C%8B%E9%98%B2%E9%83%A8%E5%85%AC%E5%B8%83%E7%95%AB%E9%9D%A2-105040496.html>。
    李自立,2022年2月26日。〈許智翔談俄烏開戰:後備戰力關鍵在平時教召〉,《中央廣播電臺》,<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125665/collectionId/994>。
    沈國麟、易若彤,2023年12月4日。〈同頻共振:西方戰略傳播的基礎設施和話語體系〉,《復旦發展研究院》,<https://fddi.fudan.edu.cn/c3/fa/c19046a639994/page.htm>。
    肖曼,2024年2月13日。〈歐洲如何應對俄羅斯的政治宣傳和軍事威脅?〉,《法廣》,<https://rfi.my/ALHJ>。
    松島,2024年4月21日。〈中共對烏克蘭戰爭的宣傳“伎倆”〉,《萬維讀者網》,<https://news.creaders.net/china/2024/04/21/2721786.html>。
    林仕祥,2024年5月29日。〈中共第三次圍臺軍演有5大不同 專家:正進行武力犯臺「冷啟動」演練〉,《聯合新聞網》,<https://udn.com/news/story/7331/7996100>。
    林荷曦,2022年1月17日。〈政治溝通及對民意的影響〉,《國考加分》,<https://plus.public.com.tw/article-20220117-2573-1>。
    邱韞蓁,2022年2月12日。〈「俄烏危機」是兩岸戰爭的預演彩排?美國如何用4個方法幫助臺灣〉,《商業週刊》,<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international/blog/3009061>。
    邵梓捷、戴遙遙、徐湘,2016年8月1日。〈國際政治傳播中的議程設置〉,《人民網》,<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801/c217905-28601095.html>。
    洪政哲,2021年9月20日。〈國軍「二代心戰作業車」曝光 化被動為主動的攻勢政戰〉,《聯合影音網》,<https://video.udn.com/news/1216209>。
    孫瓏瓔,2023年4月28日。〈搜尋引擎配合北京審查專家:牆外也受影響〉,《德國之聲》,<https://p.dw.com/p/4QedC>。
    荊學民,2022年3月29日。〈國際政治傳播的“做”與“說”〉,《中國傳媒大學政府與公共事務學院》,<https://sgpa.cuc.edu.cn/2022/0329/c5704a192006/page.htm>。
    馬瑞,2022年6月13日。〈美國定調「網路戰」合法化,網際網路成俄烏衝突「第二戰場」〉,《風傳媒》,<https://www.storm.mg/article/4373195>。
    陳育晟、鍾張涵,2022年3月7日。〈全網響應,守住戰爭話語權!臺灣如何打贏「混合戰」?〉,《天下雜誌》,<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0304>。
    陳冠宇,2023年4月10日。〈宣傳戰持續 東部戰區發佈「臺島上空的聲音」〉,《中時新聞網》,<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30410001699-260409?chdtv>。
    陳相如、朱光弘,〈陸助臺網紅拍片? 波特王曝「已撥預算」統戰〉,《TVBS 新聞網》,<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2516767>。
    曾怡碩,2022年4月14日。〈俄烏戰事中的網戰攻防、數位韌性與其對全球網路治理之衝擊〉,《國防安全研究院》,<https://indsr.org.tw/respublicationcon?uid=12&resid=1875&pid=1629>。
    游光榮,2023年2月28日。〈從科技創新視角考察俄烏衝突及其啟示〉,《中國社會科學網》,<https://www.cssn.cn/jsx/jsx_xxqj/202302/t20230228_5599895.shtml>。
    程宏剛,2022年4月19日。〈俄烏軍事衝突中輿論資訊戰的影響〉,《太和智庫》,<http://www.taiheinstitute.org/Content/2022/04-19/1545291115.html>。
    舒孝煌,2023年3月1日。〈俄烏戰場上的網路戰與宣傳戰〉,《上報Up Media》,<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166692&utm_source=newsshare-link>。
    葉勝舟,2023年3月24日。〈俄烏戰爭的趨勢和後勁〉,《FT中文網》,<https://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99141?archive>。
    雷希穎,2022年7月1日。〈新形勢下國際話語權建設問題的思考〉,《人民日報》,<http://paper.people.com.cn/rmlt/html/2022-07/01/content_25939362.htm>。
    廖松柏,2022年8月28日。〈從俄烏戰爭到中共「網路戰」對臺灣的啟示〉,《上報Up Media》,<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151250&utm_source=newsshare-link>。
    廖啟宏,2024年3月25日。〈對中經濟制裁有效嗎?《經濟武器》作者看烏俄戰爭及兩岸關係〉,《轉角國際》,<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7849569>。
    維多利亞•普萊斯茲卡(Victoria Prysedska),卡特琳娜•欣庫洛娃(Kateryna Khinkulova),2024年2月22日。〈烏克蘭戰爭兩周年:戰爭何時結束等五個關鍵問題的答案〉,《BBC 中文網》,<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68356503>。
    劉致昕,2022年8月5日。〈網軍現身──裴洛西來臺揭開臺海網戰序曲,「混合戰」將如何發生?平民與企業如何應對?〉,《報導者》,<https://www.twreporter.org/a/us-house-speaker-nancy-pelosi-asia-tour-information-warfare>。
    劉致昕、陳映妤,2022年3月3日。〈來自俄烏資訊戰前線的警告:反制假訊息,別讓絕望吞噬事實和光明〉,《報導者》,<https://www.twreporter.org/a/russia-ukraine-war-2022-information-warfare>。
    劉軍梅、徐浩然、余宇軒,2023年11月13日。〈俄烏衝突背景下的俄羅斯數字經濟:制裁衝擊與戰略調整〉,《復旦發展研究院》,<https://fddi.fudan.edu.cn/b9/07/c19046a637191/page.htm>。
    潘姿羽,2024年2月17日。〈遭批打假訊息不力 數位部:積極督導資安院加碼防詐〉,《中央社》,<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402170098.aspx>。
    蔣巧薇,2022年5月26日。〈烏俄與輿論戰的致勝之道:宣傳技術抑或是意識形態,《世新大學小世界》,<http://shuj.shu.edu.tw/blog/2022/05/26/%E7%83%8F%E4%BF%84%E8%BC%BF%E8%AB%96%E6%88%B0%E7%9A%84%E8%87%B4%E5%8B%9D%E4%B9%8B%E9%81%93%EF%BC%9A%E5%AE%A3%E5%82%B3%E6%8A%80%E8%A1%93%E6%8A%91%E6%88%96%E6%98%AF%E6%84%8F%E8%AD%98%E5%BD%A2%E6%85%8B/>。
    駱瑩倫,2022年2月25日。〈烏俄危機從何開始?開戰原因、各國制裁 懶人包一次看懂〉,《東森新聞》,<https://news.ebc.net.tw/news/world/304269>。
    鐘志東,2022年12月30日。〈俄烏戰爭對臺海情勢的影響〉,《國防安全研究院》,<https://www.indsr.org.tw/respublicationcon?uid=16&resid=1933&pid=3684&typeid=3>。
    顧上鈞、李偉華,2022年3月10日。〈俄軍電磁、網戰、心戰踢鐵板專家:共軍師法「這優勢」恐青出於藍〉,《Yahoo! 新聞》,<https://ynews.page.link/4Mqi>。
    英文部分
    專書
    Clarke, Richard A., Knake, Robert K. 2011. Cyber War: The Next Threat to National Security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Freedman, Lawrence., 2006. The Transformation of Strategic Affairs. Abington: Routledge for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Galtung, Johan., 1996. Peace by Peaceful Means: Peace and Conflict, Development and Civiliza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ibicki, Martin C., 2009. Cyberdeterrence and Cyberwar. Santa Monica: RAND Corporation.
    Rid, Thomas., 2017. Cyber War Will Not Take Pla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nger, P. W. & Brooking, Emerson T., 2019. LikeWar: The Weaponization of Social Media.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Singer, P. W., 2009. Wired for War: The Robotics Revolution and Conflict in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Penguin Press.
    期刊論文
    Arquilla, John, Ronfeldt, David., 1993. “Cyberwar is coming! Comparative Strategy,” Comparative Strategy, Vol.12, No. 2, pp. 141-165.
    deLisle, Jacques., 2022/10, “Deterrence Dilemmas and Alliance Dynamics: United States Policy on Cross-Strait Issues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War in Ukrain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Vol. 29, No. 2, pp. 151-170.
    Lindsay, Jon R., 2013, “Stuxnet and the Limits of Cyber Warfare,” Security Studies, Vol. 22, No. 3, pp. 365-404.
    網際網路
    “China’s Great Firewall,” 2023/2/15, BBC News, <https://www.bbc.com/news/world-asia-china-48564781>.
    “How China Censors the Internet,” New York Times, March 27, 2018, <https://www.nytimes.com/2018/03/27/technology/china-internet-censorship.html>
    BBC News, 2022/3/15, “Ukraine's First Lady Olena Zelenska: The role of women in the war,” <https://www.bbc.com/news/world-europe-60734866>.
    Freedom House, “Freedom on the Net 2021: The Global Drive to Control Big Tech,” Freedom House, < https://freedomhouse.org/sites/default/files/2021-09/FOTN_2021_Complete_Booklet_09162021_FINAL_UPDATED.pdf>.
    Gallagher, R., 2022/3/20, “How Telegram became a tool for disinformation in the Ukraine conflict,” Wired, <https://www.wired.com/story/telegram-disinformation-ukraine-war/>.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698101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981016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8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