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
|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3427
|
题名: | 漢語字詞關係視角下的專字現象研究 The Phenomenon of Zhuānzì 專字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ord-Graph Relationship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
作者: | 歐瑞安 Olech, Marian Piotr |
贡献者: | 林宏明 Lin, Hung-ming 歐瑞安 Olech, Marian Piotr |
关键词: | 專字 字詞關係 意符 異體字 分化字 zhuānzì word-graph relationship semantographic component variant graphs differentiated graphs |
日期: | 2024 |
上传时间: | 2024-09-04 15:11:52 (UTC+8) |
摘要: | 本論文以漢語語言文字學的字詞關係理論為立足點,對貫穿古今漢字的專字現象進行研究。筆者首先藉由相關學說的回顧,陳述字詞關係的基本原理,從而構成後續論述的依據。其次,從字詞關係的角度檢討前人對「專字」這一術語的不同理解和使用方式,並據此將「專字」定義為通過意符的增添或改換,專表同一個詞指稱範圍內的一部分的字。本文接著將如此定義之下的「專字」,跟相關文字學的術語和概念(包括文字分化、文字類化等)做一番對比,以求確定專字在既有的文字語言學理論座標上的位置。 字詞關係視角下的專字在語言層面所牽涉到的關鍵議題之一,是學者有所討論之詞的同一性(亦即詞的異同問題)。本文在先前研究的基礎上,從文字的角度對此問題略作申述,涉及到一詞多義與新詞派生之間的界限,以及詞類、專有名詞等語言現象對確定專字的具體作用。研究者或將專字所表示的信息分為一詞多義(同一個詞的不同義項)和詞的語境義(偶發義)兩個種類。本文試圖將此二分法從相關語言學理論上進行推展,將其置於概念隱喻的詞義引申以及語境理論的雙重視角下,並舉例討論對相關專字類型。 最後,本文重點討論見於先秦古文字、傳世文獻乃至於現代漢字的專字類型及其所能延伸的語言文字學議題,包括涉及到物質語境的材質專字、橫跨自然界物類的物種專字、反映著社會性別觀念的女性專字、牽涉宗教信仰的鬼神崇拜專字等。筆者試圖嚴守字詞關係理論框架,將「專字」這一術語進行界定與闡釋,從而提升其使用價值。而且本文對專字實例的分類討論,旨在突出此一現象的超語符本質和歷時延續性。專字雖在共時上往往處於當代用字場域的邊緣位置,但在漢字歷史長河之中,專字實例從古至今皆有涌現,亦非單本專著所能言盡。不筆者希冀本文足為管窺之用,使讀者能夠從中得見此一特殊字詞現象的一斑。 This thesis is devoted to the discussion of the zhuānzì 專字phenomenon as approached from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word-graph relationship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The study is carried out in several stages. After reviewing the scholarship surrounding the notion of the word-graph relationship, and by doing so setting up th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rame for the further discussion, the author redefines the notion of zhuānzì as “graphs that, through the addition or substitution of a semantographic component, represent a subset of the word’s denotation.” The author then seeks to compare and contrast thus defined zhuānzì with other relevant terms and concepts in Chinese grammatology and linguistics, such as graphic differentiation or graphic assimilation. The most salient question instantiated by the zhuānzì theory on the linguistic front is the division between polysemy and homophony. The author employs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writing to review the problem of lexical boundaries as related to polysemy, derivation, word classes and proper nouns. Moreover, in the existing scholarship, the zhuānzì are sometimes dichotomously described as representing either polysemic senses or contextual meanings of the respective lexemes. The author strives to elaborate upon these views by discussing the relevant zhuānzì categories and examples from the dual perspective of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the theory of context. Lastly, the thesis focuses on selected, diachronically attested categories and instances of the zhuānzì phenomenon and relevant theoretical issues. The categories covered include, for example, the zhuānzì related to a manufacturing material, those pertaining to different species, the gender-related zhuānzì or the zhuānzì representing divine or supernatural subset of respective lexemes. Through the strict adherence to the word-graph relationship framework, this study aims to delineate the notion of zhuānzì against the existing terminological background, and to increase its theoretical usefulness. While the exhaustive account of the ebb and flow of zhuānzì in the historical tide of the Chinese writing defies the scope of this thesis, the author nevertheless hopes that the discussed examples provide for a representative glimpse at the nuanced reality of the phenomenon in question, including its diachronic continuity and extralinguistic essence. |
參考文獻: | (一)傳世古籍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漢】劉安撰,【漢】高誘注:《淮南子》,臺北:藝文印書館,2006年6月。 【漢】劉歆撰,【晉】葛洪輯:《西京雜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86年。 【梁】蕭繹撰,陳志平、熊清元疏證校注:《金樓子疏證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1月。 【梁】顧野王:《原本玉篇殘卷》,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9月。 【遼】行均:《龍龕手鑑》,四部叢刊續編本(上海涵芬樓景印江安傅氏雙鑑樓藏宋刊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唐】范攄著、王寧校正:《雲溪友議校正》,南京:鳳凰出版社,2018年12月。 【唐】王冰(整理):《黃帝內經素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6年10月。 【宋】丁度等編:《集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宋】永明延壽:《宗鏡錄》,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10月。 【宋】陳彭年等編:《校正宋本廣韻》,板橋:藝文印書館,1994年。 【宋】王珪:〈宮詞〉,載舒大剛主編:《宋集珍本叢刊》,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5月。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6月。 【宋】戴侗撰、黨懷興、劉斌點校:《六書故》,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6月。 【元】脫脫等撰:《金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7月。 【元】脫脫等撰,洪北江主編:《宋史》,臺北:樂天書局,1975年10月。 【元】黃公紹、熊忠:《古今韻會舉要》,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2月。 【元】汪克寬《環谷集》,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七集》集部五別集類四,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 【明】徐春甫編集,崔仲平、王耀廷主校:《古今醫統大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年9月。 【明】焦竑:《俗書刊誤》第11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6年。 【明】張自烈編,【清】廖文英補:《正字通》,北京:國際文化,1996年1月。 【清】王筠:《說文釋例》,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2月。 【清】戴震著、楊應芹編:《東原文集(增編)》,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10月。 【清】戴震撰,楊應芹、諸偉奇主編:《戴震全書(修訂本)》第二冊,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12月。 【清】邢澍:《金石文字辨異十二卷》,王德毅主編:《叢書集成續編》第9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7月。 【清】王念孫撰,張靖偉等校點:《廣雅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2月。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1月。 【清】王先謙著,吳格等校點:《詩三家義集疏》,長沙:嶽麓書社,2010年12月。 【清】馬瑞辰:《毛詩專箋通釋》,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清】郝懿行:《爾雅義疏》,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10月。 【清】孫詒讓:《古籀拾遺》,南京市:鳳凰出版社,2016年3月。 【清】孫詒讓撰,孫啟治點校:《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 【清】張玉書等編:《御定大字本康熙字典》,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8月。 【清】蔣溥等撰:《御定盤山志》,文津閣《四庫全書》抄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二)甲金簡帛著錄書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小屯南地甲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0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殷墟小屯村中南甲骨》,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12 年4月。 吳鎮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9月。 吳鎮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9月。 李學勤、齊文心、艾蘭(Sarah Allan)主編:《英國所藏甲骨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9月。 林宏明:《醉古集——甲骨的綴合與研究》,臺北:萬卷樓,2011年3月。 林宏明:《契合集》,臺北:萬卷樓,2013年9月。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陽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3月。 胡厚宣主編:《甲骨文合集釋文》,北京:中華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許進雄:《懷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多倫多: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館, 1979年。 郭沫若主編:《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1982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江陵鳳凰山西漢簡牘》,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11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編:《望山楚簡》,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6月。 湖北省荊州博物館編:《荊州高臺秦漢墓》,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年3月。 湖北省博物館編:《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 湖南省博物館編:《馬王堆帛書》,嶽麓書社,2013年8月。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里耶秦簡(壹)》,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1月。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上海:中西書局,2010年12月。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伍)》,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4月。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陸)》,上海:中西書局,2016年4月。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柒)》,上海:中西書局,2017年4月。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黃德寬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玖)》,上海:中西書局,2019年11月。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黃德寬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上海:中西書局,2020年12月。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黃德寬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壹)》,上海:中西書局,2021年11月。 陳年福:《殷墟甲骨文摹釋全編》,北京:線裝書局,2010年12月。 陳松長:《嶽麓書院藏秦簡(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年12月。 彭邦炯、謝濟、馬季凡主編:《甲骨文合集補編》,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年7月。 黃天樹主編:《甲骨拼合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年8月。 黃德寬、徐在國:《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一)》,上海:中西書局,2019年。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9月。 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銀雀山漢墓竹簡(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9月。 蔡哲茂:《甲骨綴合集》,臺北:樂學書局,1999年。 (三)工具書 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4月。 于省吾編:《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5月。 王力:《同源字典》,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10月。 王力:《王力古漢語字典》,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6月。 王力等原編、蔣紹愚等增訂:《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1年。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編:《古文字詁林》,上海:上海教育部出版社,1999年12月。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 李行健主編:《形音義規範字典》,臺北:五南圖書,2003年7月。 李守奎:《楚文字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李宗焜:《甲骨文字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3月。 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李學勤主編:《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 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5年。 周法高編:《金文詁林補》,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2年。 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孫剛:《齊文字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 徐正考、肖攀:《漢代文字編》,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年12月。 徐在國:《傳抄古文字編》,北京:線裝書局,2006年10月。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9年。 徐自強主編:《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9 年11月。 徐無聞:《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北京:中華書籍,2019年6月。 馬如森:《殷墟甲骨文實用字典》,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4年。 高亨:《古字通假會典》,北京:齊魯書社,1989年7月。 高尚榘主編:《論語歧解輯錄》,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6月。 高樹藩編,王修明校:《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臺北:正中書局,1971年3月。 容庚:《秦漢金文錄》,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1月。 張世超、孫凌安、金國泰、馬如森:《金文形義通解》,京都:中文出版社,1996年3月。 張宇衛:《綴興集——甲骨綴合與校釋》,臺北:萬卷樓,2020年5月。 陳初生:《金文常用字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殷寄明:《漢語同源詞大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年1月。 殷蓀:《中國磚銘文字徵》,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6年。 教育部國語統一籌備委會編:《國音常用字彙》,上海:商務印書館,1932年。 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s://dict.revised.moe.edu.tw。 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編:《教育部異體字字典》,https://dict.variants.moe.edu.tw。 商承祚:《戰國楚竹簡彙編》,齊魯書社,1995年11月。 彭裕商、吳毅強:《郭店楚簡老子集釋》,成都:巴蜀書社,2011年11月。 黃天樹主編:《甲骨文摹本大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年11月。 黃征:《敦煌俗字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黃金貴編:《古代漢語文化百科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6年1月。 黃德寬主編:《古文字譜系疏證》,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5月。 黃德寬主編:《春秋文字字形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9月。 曾憲通、陳偉武編:《出土戰國文獻字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12月。 富善(C. Goodreach)著、石山福治校訂:《官話萃珍》,東京:文 求堂,1915年9月。 富善(C. Goodreach):《官話萃珍》(《A Character Study in Mandarin Colloquial》),上海:美華書館,1916年。 董蓮池:《新金文編》,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10月。 《新華大字典》編委會編:《新華大字典:大字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1年8月。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88年12月。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縮印本),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四川辭書出版社,1992年12月。 漢語大字典編纂處編:《新華大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18年5月。 趙誠所摹,參看氏著:《甲骨文簡明詞典》,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5月。 臺灣中華書局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2年2月。 蔣禮鴻:《敦煌文獻語言詞典》,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年9月。 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劉釗主編:《新甲骨文編(增訂本)》,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 劉鈞傑:《同源字典補》,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8月。 劉鈞傑:《同源字典再補》,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年10月。 戴均良、劉保全、鄒逸麟、王文楚、張曉敏主編:《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7月。 (四)近人專著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6月。 于省吾:《雙劍誃群經新證・雙劍誃諸子新證》,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1999年4月。 王力:《中國語言學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 王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8月。 王子楊:《甲骨文字形類組差異現象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13年10月。 王夢鷗譯註,王雲五主編:《禮記今注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1月。 王寧:《訓詁學原理》,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6年8月。 王寧:《漢字構形學講座》,臺北:三民書局,2013年4月。 王寧:《漢字構形學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6月。 王鳳陽:《漢字學》,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12月。 王維堤、唐書文:《公羊傳譯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1月。 王輝:《一粟集——王輝學術文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2年1月。 王輝:《商周金文》,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1月。 王曉鵬:《甲骨刻辭義位歸納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年3月。 王曉鵬:《西周金文詞義組合類聚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7月。 毛遠明:《訓詁學新編》,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8月。 毛遠明:《漢魏六朝碑刻異體字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6月。 白一平(W.H. Baxter)、沙加爾(L. Sagart)著,來國龍、鄭偉、王弘治譯:《上古漢語 新構擬》,香港:中華書局,2022年10月。 白於藍:《簡帛古書通假字大系》,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年12月。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稼軒詞編年潛注》,臺北:中華書局,2018年7月。 巴金:《春》,上海:開明書店,1949年11月。 田煒:《西周金文字詞關係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3月。 石小力:《東周金文與楚簡合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7月。 丘彥遂:《從漢藏比較看漢語詞族的形態音韻》,臺北:五南圖書,2016年1月。 布龍菲爾德(L. Bloomfield)著、袁家驊等譯:《語言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8月。 朱歧祥:《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論稿》,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11月。 朱鳳翰:《中國青銅器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 朱曉雪:《包山楚簡綜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日。 竹添光鴻:《毛詩會箋》,臺北:大通書局,1975年9月。 向熹:《詩經語言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 江秋貞:《〈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柒)・越公其事〉考釋》,新北市:花木蘭文化事業,2022年11月。 何志華、馮勝利主編:《承繼與拓新:漢語語言文字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年12月。 何九盈:《漢字文化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3月。 吳振國:《漢語模糊語義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 宋華強:《新蔡葛陵楚簡初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 李冬鴿:《〈釋名〉新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3月。 李孝定:《金文詁林讀後記》,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2年6月。 李春桃:《古文異體關係整理與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10月。 李軍:《漢語同形字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年6月。 李家浩:《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李運富主編:《漢字職用研究・理論與應用》,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9月。 李運富主編:《漢語字詞關係與漢字職用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23年1月。 李運富、汪維輝主編:《漢語字詞關係研究(一)》,上海:中西書局,2021年10月。 李學勤:《中國青銅器的奧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9月。 李學勤:《青銅器與古代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5月。 李學勤:《文物中的古文明》,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10月。 束定芳:《隱喻學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 束定芳主編:《隱喻與轉喻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 沈剛:《居延漢簡語詞彙釋》,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沈兼士:《沈兼士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2月。 沈兼士:《廣韻聲系》,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3月。 沈寶春:《沈寶春學術論文集(古文字卷)》,臺北:萬卷樓,2018年8月。 呂叔湘:《呂叔湘文集・漢語語法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11月。 邱德修:《上博楚簡〈容成氏〉注釋考證》,臺北:臺北古籍,2003年 10月。 邱德修:《上博楚簡(一)(二)字詞解詁》,臺北:五南圖書,2005年11月。 周明強:《現代漢語實用語境學》,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 周波:《戰國時代各系文字間的用字差異現象研究》,北京:線裝書局,2013年4月。 季旭昇:《說文新證》,臺北:藝文印書館,2014年。 林澐:《古文字研究簡論》,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86年9月。 金良年:《孟子譯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陽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3月。 郝士宏:《古漢字同源分化研究》,安徽: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胡奇光:《中國小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 茅盾:《虹》,上海:開明書店,1948年3月。 俞紹宏、張青松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簡》,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12月。 洪成玉:《漢語詞義散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4月。 真大成:《中古文獻異文的語言學考察——以文字、詞語為中心》,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年8月。 唐蘭:《中國文字學》,上海:開明書店,1949年3月。 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2月。 唐蘭:《中國文字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月。 孫玉文:《漢語變調構詞考辨》,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1月。 徐中舒:《徐中舒歷史論文選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徐正考:《漢代銅器銘文綜合研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12月。 徐朝華:《爾雅今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7年7月。 姚萱:《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的初步研究》,北京:線裝書局,2006年10月。 馬凱之、王華主編:《譬類以明:華人傳統類思維新探》,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大出版社,2022年12月。 高明:《高明學術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容庚:《秦漢金文錄》,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1月。 容庚、張維持:《殷周青銅器通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10月。 凌鴻勛:《現代工程》,臺北:中華文化委員會,1952年10月。 張世祿:《張世祿語言學論文集》,上海:學林出版社,1984年10月。 張炳麟:《文始》,上海:上海右文社印行,1915年。 張博:《漢語同族詞的系統性與驗證方法》,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7月。 張湧泉:《漢語俗字研究(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1月。 張湧泉、黃征:《敦煌變文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張富海:《古文字與上古音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11月。 郭永秉:《古文字與古文獻論集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8月。 郭沫若:《卜辭通纂》,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年。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7月。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收於劉夢溪主編:《中國現代學術經典・郭沫若卷》,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郭沫若:《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收於《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4卷,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郭錫良:《漢語史論集(增補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5月。 陳子展:《詩經直解》,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3年10月。 陳年福:《甲骨文動詞詞匯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9月。 陳年福:《甲骨文詞義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7月。 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陳英傑:《西周金文作器用途銘辭研究》,北京:線裝書局,2009年1月。 陳英傑:《金文與青銅器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12月。 陳偉武:《愈愚齋磨牙集》,上海:中西書局,2014年9月。 陳斯鵬:《楚系簡帛中字形與音義關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3 月。 陳斯鵬:《楚系簡帛中字形與音義關係研究(增訂本)》,上海:中西書局,2022年12月。 陳斯鵬:《卓廬古文字學叢稿》,上海:中西書局,2018年5月。 陳斯鵬主編:《漢語字詞關係研究(二)》,上海:中西書局,2021年10月。 陳楓:《漢字義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11月。 陳翠珠:《漢語人稱代詞考論》,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3年3月。 陳漢平:《金文編訂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9月。 陳劍:《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綫裝書局,2007年5月。 陳劍:《戰國竹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2月。 單周堯、陸鏡光編:《語言文字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單育辰:《甲骨文所見動物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9月。 商承祚:《說文中之古文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3月。 麥笛(D. Meyer)著,劉倩譯:《竹上之思:早期中國的文本及其意義生成》,北京:中華書局,2021年7月。 崔憲:《曾侯乙編鐘鐘銘校讀及其律學研究》,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7年9月。 殷寄明:《漢語語源義初探》,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1月。 殷寄明:《漢語同源字詞叢考》,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7年1月。 梅廣:《上古漢語語法綱要》,臺北:三民書局,2019年8月。 華覺明:《中國古代金屬技術——銅和鐵造就的文明》,鄭州:大象出版社,1999年4 月。 華學誠彙證,王智群等協編:《揚雄方言校釋匯證》,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9月。 萊可夫(G. Lakoff)、詹森(M. Johnson)著,周世箴譯注:《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2006年。 雅克・德里達(J. Derrida)著、汪常家譯:《論文字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 社,2005年5月。 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纂,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6月。 舒大剛:《宋集珍本叢刊》,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5月。 曾良:《俗字及古籍文獻通例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6年5月。 程俊英:《詩經譯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2月。 程俊英:《詩經注析》,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10月。 程燕:《詩經異文輯考》,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 馮時:《古文字與古史新論》,臺北:臺灣書房,2007年7月。 馮時:《中國古文字學概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3月。 黃人二、朱仁賢:《天亡簋銘研究》,臺中:高文出版社,2013年1月。 黃天樹:《黃天樹古文字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8月。 黃天樹:《黃天樹甲骨金文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14年8月。 黃易青:《上古漢語同源詞意義系統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4月。 黃庭頎:《鑄勒功名:春秋青銅禮器銘文的演變與特色》,臺北:萬卷樓, 2018年9 月。 黃庭頎:《北歌南風:近出曾國青銅器銘文綜合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大出版社,2024年2月。 黃德寬等:《古漢字發展論》,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4月。 黃興濤:《「她」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詞的發明與認同研究(增訂本)》, 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7月。 葉玉英、林志強、田勝男:《林義光〈文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7月。 葛本儀主編:《漢語詞彙學》,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3月。 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7月。 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增訂本)》,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臺北:萬卷樓,1993年3月。 裘錫圭:《裘錫圭學術文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10月。 褚斌傑:《詩經全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7月。 趙元任著,丁邦新譯:《中國話的文法(增訂版)》,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80年。 趙平安:《文字・文獻・古史——趙平安自選集》,上海:中西書局,2017年6月。 趙誠:《甲骨文字學綱要》,北京:商務印刷館1993年1月。 趙豔芳:《認知語言學概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聞一多:《古典新義》,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12月。 鄧谷泉:《郭店楚簡〈老子〉釋讀》,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蔣紹愚:《古漢語詞彙綱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12月。 蔣紹愚:《漢語歷史詞彙學概要》,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11月。 蔣禮鴻:《敦煌變文字義通釋》,吳熊和主編:《蔣禮鴻集・第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蔣禮鴻、任銘善:《古漢語通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年7月。 蔡哲茂:《蔡哲茂學術文集》,新北市:花木蘭文化事業,2021年9月。 魯迅:《華蓋集》,北京:北新書局,1926年。 魯迅編著:《兩地書:魯迅與景宋的通信》,香港:南國出版社,1932年。 劉盼遂:《文字音韻學論叢》,北平:北平人文書店,1935年4月。 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臺北:藝文印書館,2003年1月。 劉釗:《古文字構形學(增訂本)》,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 劉彬徽:《楚系青銅器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 劉國勝:《楚喪葬簡牘集釋》,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年11月。 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劉寶俊:《戰國楚簡特形「心」符字群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20年6月。 劉麗:《兩周時期諸侯國婚姻關係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3月。 禤健聰:《戰國楚系簡帛用字習慣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年3月。 蕭聖中:《曾侯乙墓竹簡釋文補正暨車馬制度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1年7月。 龍宇純:《中國文字學》,臺北:五四書店, 1996年9月。 韓琳:《〈黃侃手批說文解字〉字詞關係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 謝明文:《商周文字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8月。 謝明文:《商代金文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22年10月。 沙加爾(Laurent Sagart)著,龔群虎譯:《上古漢語詞根》,上海:上海教育 出版社,2019年4月。 蘇建洲:《楚文字論集》,臺北:萬卷樓,2011年12月。 蘇榦:《漢晉西陲木簡新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5年2月。 蘇寶榮:《詞彙學與辭書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6月。 A. C. Gaebelein:《啟示錄註解》,上海:基督福音書局,1936年。
(五)學位論文 于淼:《漢代隸書異體字表與相關問題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5年6月。 王仲孚:《論商代的王權及其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2年6月。 毛靜:《漢墓遣策校注》,重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4月。 田河:《信陽長臺關楚簡遣冊集釋》,長春: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5月。 田河:《出土戰國遣冊所記名物分類匯釋》,長春: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6 月。 吳昶興:《中國主日學協會主日學教育事工之研究》,中壢:中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7月。 李旼姈:《甲骨文字構形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7月。 查飛能:《商周青銅器自名疏證》,重慶:西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9年5月。 周翔:《楚文字專字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7年。 金菲菲:《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遣策集釋》,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4月。 姚遠:《曾侯乙墓樂器銘文集釋》,合肥: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5月。 孫思雅:《兩周青銅樂器銘文綜論》,香港:香港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8年5月。 孫啟燦:《曾文字編》,長春: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4月。 張紅:《郭店簡〈窮達以時〉集釋》,長春: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4月。 張為:《漢字專字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7年6月。 張惟捷:《殷墟YH127坑賓組刻辭整理與研究》,臺北:天主教輔仁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 章水根:《江陵鳳凰山漢墓簡牘集釋》,長春: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5月。 許子瀟:《西周甲骨材料整理及相關問題研究》,長春: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5月。 賀強:《馬王堆漢墓遣冊整理研究》,重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4月。 楊素梅:《漢語名源動詞研究——以具象名詞為範圍的考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6年8月。 廖淨航:《王筠「分別文」、「累增字」與相關問題研究》,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8月。 劉志豪:《傳統與現代——論台灣鸞堂扶鸞儀式及其變遷因素》,新北市:真理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7月。 劉婉玲:《出土〈倉頡篇〉文本整理及字表》,長春: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4月。 歐秀慧:《詩經擬聲詞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2年7月。 韓厚明:《張家山漢簡字詞集釋》長春: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8年6月。
(六)單篇論文 丁山〈數名古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一本第一分,廣州: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28年,1967年再版。 于春燕:〈《孫子兵法・作戰篇》「馳車」與「革車」考〉,《大眾文藝》 2020年第16期。 方稚松:〈甲骨文用牲法詞語連用之句子結構及語義關係——兼談「 」的釋 讀〉,《文史》總第129,2019年11月。 王子楊:〈釋甲骨文中的「阱」字」〉,《文史》2017年第2期。 王子楊:〈釋甲骨文「𩂣」及相關諸字——從一版氣象背甲談起〉,《首屆出土文獻語言文字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2022年12月。 王文斌:〈論漢語「心」的空間隱喻的結構化〉,《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第24卷第1期,2001年1月。 王理嘉:〈文字孳乳和詞的音義關係〉,《漢語學習》總第64期,1991年8月。 王崧興:〈馬太安阿美族之宗教及神話〉,《中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12期,1961年秋季。 王晶晶:〈釋甲骨文「麋」、「陷」的兩個異體〉,宋鎮豪主編:《甲骨文與殷商史》新12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10月。 王磊:〈释金文中的「 擇」〉,《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6期,2021年11月。 王輝:〈甲骨金文「中」字初義與商周宗廟旗桿名旌制度研究〉,《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6卷第2期,2017年3月。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山西長治市分水嶺古墓的清理〉,《考古學報》1957年第1期。 王月婷:〈也談古漢語變讀系統中的動名轉類機制——兼及「君君臣臣」不變讀的原因〉,《古漢語研究》總第108 期,2015 年7月。 王伯熙:〈六書第三偶像舉隅〉,《中國社會科學》1981年第4期。 王恩田:〈重論欒盈缶——兼說欒盈本名與欒盈奔楚〉,《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5年第5期。 王寧:〈系統論與漢字構形學的創建〉,《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22卷第2期,2000年3月。 史文磊:〈從出土文獻看上古漢語{娶}的及物性與綜合性〉,《中國語文》總第410期,2022年9月。 白於藍:〈包山楚簡零拾〉,《簡帛研究》第2輯,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 9月。 白於藍:〈曾侯乙墓竹簡考釋(四篇)〉,《中國文字》第30期,臺北:藝文印書館,2005年11月。 毛袁明:〈漢字形旁類化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 32卷第6期,2006年11月。 田率:〈天亡簋銘文釋義補苴〉,《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總第195期,2019年10月。 田煒:〈西周金文字詞關係的共時與歷時考察〉,《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 五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9月。 田煒:〈論秦始皇「書同文字」政策的內涵及影響──兼論判斷出土秦文獻文本年代的重要標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9本,第3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8年9月。 石小力:〈清華簡《虞夏殷周之治》與上古禮樂制度〉,《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5期。 代生:〈齊侯壺新研〉,《考古與文物》2012年第2期。 朱金順:〈說「牠」字——讀《兩地書》札記及其他〉,《魯迅研究學刊》 1996年第2期。 安志敏:〈金版與金餅——楚、漢金幣及其有關問題〉,《考古學報》1973年第2期。 阮明套:〈清華簡與班簋銘文新證〉,《陝西歷史博物館論叢》第26輯,西安:陝西省歷史博物館,2019年。 呂佩珊:〈楚系簡文从疒字例初探〉,《第三十二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中國文字學會,2021年5月。 何琳儀:〈九里墩鼓座銘文新釋〉,《出土文獻研究》第3輯,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10月。 何景成:〈論「叔子㝅卮」的自名〉,北京大學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所編:《青銅器與金文(第七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12月。 吳國昇:〈出土春秋文獻中一詞對應多字現象的初步考察(名詞篇)〉,《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刊(第十輯)》,重慶: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2019年12月。 吳唯:〈概念隱喻視角下的中英水隱喻比較研究〉,《現代語言學》,第11卷第1期,2023年1月(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ml https://doi.org/10.12677/ ml.2023.111007)。 宋玲豔:〈《全唐詩》人稱代词「你」初探〉,《成都教育學院學報》第19卷第1期, 2005 年 1 月。 李天虹:〈釋曾侯乙墓竹簡中的「 」〉,《古文字研究》第26輯,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1月。 李天智:〈包山二號楚墓陶罐試析〉,《江漢考古》1993年第3期。 李守奎:〈《楚居》中的樊字及出土楚文獻中與樊相關文例的釋讀〉,《文物》2011年3期。 李守奎:〈據清華簡《繫年》「克反邑商」釋讀小臣單觶中的「反」與包山簡中的「鈑」〉,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第5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0月。 李守奎:〈 鎛與 鐘分篇與異文考論〉,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生編:《青銅 器與金文》第二輯,2018年12月。 李均明:〈清華簡《邦家之政》的為政觀〉,《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6期。 李長忠:〈隱喻與語境〉,《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 李松儒:〈談清華簡中「倒山」形字〉,《文獻語言學》第16輯,2023年8月。 李建西:〈弭仲簠銘文補釋〉,《西部考古》第11輯,2016年9月。 李純一:〈曾侯乙編鐘銘文考索〉,《音樂研究》1981年第1期。 李家浩:〈攻五王光韓劍與虛王光𧻚戈〉,《古文字研究》第17輯,北京:中 華書局,1989年6月。 李家浩:〈關於 陵君銅器的幾點意見〉,《江漢考古》1986年第4期。 李發:〈談談卜辭中有關酒祭的幾個字〉,《紀念甲骨文發現12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安陽:2019年10月。 李運富〈漢語字詞關係研究之檢討〉,《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1期,2020年1月。 李零:〈讀《楚系簡帛文字編》〉,中國文物研究所編:《出土文獻研究》第5輯,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年8月。 李零:〈商周酒器的再認識—以觚、爵、觶為例〉,《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總第240期,2023年7月。 李零、劉雨:〈楚 陵君三器〉,《文物》1980年第8期。 李學勤:〈釋東周器銘巵及有關文字〉,載李學勤:《文物中的古文明》,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10月。 李濟:〈殷墟出土五十三件青銅容器之研究:殷墟發掘出土五十三件青銅容器的形制和文飾之簡述及概論(1972)〉,收於張光直編:《李濟文集・卷四》,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沈培:〈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㿝」字用為「登」證說〉,《中國文字學報》第1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年。 沈培:〈説古書中跟「波」「播」相關的幾個問題〉,《歷史語言學研究(第13輯)》,2019年10月。 沈建華:〈釋卜辭中方位稱謂「陰」字〉,《古文字研究》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7月。 含涼:〈祂與妳〉,《海報》1945年1月18日。 邵文利:〈試論同源字——見論《同源字典》收字問題〉,《內蒙古民族學院學報》1989 年第二期。 尚秀妍:〈兮甲盤銘匯釋〉,《殷都學刊》2001年第4期。 周志鋒:〈字典、詞典應補收「祂」字〉,《現代語文》2009年12期。 周忠兵:〈甲骨文中幾個从「丄(牡)」字的考辨〉,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主辦:《中國文字研究》第七輯,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 周忠兵:〈莒太史申鼎銘之「樊仲」考〉,《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54卷第1期,2014年1月。 周忠兵:〈釋甲骨文中的「焦」〉,《文史》總第108輯,2014年8月。 周波:〈燕璽「潮汕山金貞鍴〉考釋」,《中國文字》總第七期,臺北:萬卷樓,2022年6月。 周翔:〈楚文字鬼神祭祀類專字考釋四則〉,《中國文字學報》第8輯,北京:中國文字學會,2017年12月。 周翔:〈從甲骨文中的動物專字看商代的農牧漁獵〉,《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3期,2021年5月。 周翔:〈從古文字材料看專字的產生、發展及相關問題〉,徐在國主編:《戰國文字研究》第五輯(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22年8月)。 周翔:〈談「牝」「牡」諸字的競爭與替代〉,《古籍研究》總第76輯, 2022年。 周翔、邵鄭先:〈安大簡《詩經》專字叢考〉,《漢字漢語研究》2020年第1期。 周翔、胡敕瑞:〈見於漢代簡牘中的兩種《風雨詩》〉,杜曉勤主編:《中國古典學》,北京:中華書局,2022年11月。 周聯華:〈聖經中的「祂」和「他」〉,《聖經季刊》第7卷第1期,2007年3月。 季旭昇:〈說牡牝〉,《古文字研究》第24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7月。 季旭昇:〈《清華柒.越公其事》第四章「不稱貸」、「無好」句考釋〉, 《饒宗頤國學院院刊》第六期,2019年8月。 林文華:〈上博楚簡考釋五則〉,《屏東教育大學學報(人文社會類)》, 第36期,2011年3月。 林志強:〈漫議「專字」研究〉,《古文字研究》第31輯,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10月。 林宏明:〈殷商「有出虹自北飲于河」卜辭研究〉,《第三十二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中國文字學會,2021年5月。 林清源:〈欒書缶的年代、國別與器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3本第1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2年3月。 邵鄭先:〈楚系簡牘名物類專字考釋六則〉,中國文字學會:《中國文字學報》第10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20年6月。 金國泰:〈論專字的源、流及整理〉,《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卷第4期,2003年12月。 洪颺,于雪:〈《說文解字注》釋義的「形局義通」例說〉,《大連民族大學學報》,第23卷第2期,2021年3月。 河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長沙仰天湖第25號木槨墓〉,《考古學報》1957年第2期。 施謝捷:〈楚簡文字中的「櫜」字〉,《語文研究》總第85期,2002年10月。 唐友波:〈釋「𧶲」〉,《江漢考古》總第88期,2003年9月。 唐友波:〈春成侯盉與長子盉綜合研究〉,《上海博物館集刊》總第10期,2000年12月。 唐婷:〈《詩經・伐木》考釋〉,《保定學院學報》第29卷第1期,2016年 1月。 唐蘭:〈西周銅器斷代中的「康宮」問題〉,《考古學報》1962年第1期。 唐蘭:〈陝西省岐山縣董家村新出西周重要銅器銘辭的譯文和注釋〉,《文物》1976年第5期。 孫亞冰:〈卜辭中所見「 美方」考〉,宋鎮豪主編:《甲骨文與殷商史》 新3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4月。 孫建偉:〈漢語分化字的實指、生成模式及制約機制研究〉;《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第38卷第5期,2017年9月。 孫聞博:〈里耶秦簡《遷陵吏志》考釋——以「吏志」、「吏員」與「員」外群體為中心〉,史亞當編:《出土文獻與物質文化》,香港:中華書局,2018年1月。 徐昌言、蘇佐楊:〈祢知道我愛祢〉;王美恩、沈明燧編:《平安雜誌》第二卷第二期,桂林:平安雜誌社會,1947年6月。 徐無聞:〈釋「錍」字〉,《文物》1981年第11期。 徐義華:〈洹子孟姜壺新釋〉,《南方文物》2018年第4期。 徐寶貴:〈同系文字中的文字異形現象〉,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5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9月。 袁世旭、張志毅:〈新詞語的義域變化〉,《辭書研究》2011年第3期。 連劭名:〈西周《班簋》銘文新考〉,《北京文物與考古》第6輯,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10月。 高中正:〈清華簡「 情」與今文《尚書》「密靜」合證〉,《出土文獻》2021年第3期。 高佑仁:〈清華捌《邦家之政》釋讀〉,《第31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花蓮:中國文字學會、慈濟大學國際暨跨領域學院、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20年12月。 凌遠征:〈「她」字的創造歷史〉,《語言的教學與研究》1989年第4期。 翁明鵬:〈秦簡牘專造字釋例〉,《漢字漢語研究》,2021年第1期。 涂白奎:〈說《蔡侯申盘》的「陟 」〉,《河南省博物院院刊》第一辑,2020年4月。 張世超:〈古文字「義近形旁通用」問題〉,《東北師範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2期。 張世超:〈花東卜辭祭牲考〉,《南方文物》2007年第2期。 張正霞、辛波將其認定為戰國末年之作,參看氏著:〈帛書《五十二病方》成書年代考證〉,《文物春秋》2007年第6期。 張光裕:〈新見用飲元𩡶乘馬匜銘試釋〉,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 《青銅器與金文(第二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12月。 張光裕、陳偉武:〈戰國楚簡所見病名輯證〉,《中國文字學報》第1輯,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6年12月。 張宇衛:〈甲骨文的 (敢)字的句構分析與文例釋讀——兼談其字形演變序列〉,《台大中文學報》第79期,2022年12月。 張宇衛:〈金文字詞札記三則〉,《出土文獻研究視野與方法》第8輯,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22年12月。 張政烺:〈庚壺釋文〉,文化部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編:《出土文獻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6月。 張亞初:〈古文字分類考釋論稿〉,《古文字研究》第17輯,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6月。 張為:〈論「侵」字源流及楚簡「 」「 」的專用字性質〉,《龍巖學院學報》第33卷第3期,2015年6月。 張為:〈字用學視角下漢字專字職用問題新探〉,《勵耘語言學刊》2016年3期。 張為:〈敦煌文獻「專字」問題綜議〉,《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總第190期,2019年8月。 張素格:〈再談殷周金文中的「𩁹」〉,《中國歷史文物》2009年第5期。 張振謙:〈洹子孟姜壺初考〉,《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總第 204期2017年2月。 張崇禮:〈上博簡《景公瘧》字詞考釋三則〉,《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總第148期,2010年11月。 張惟捷:〈卜辭「異體分工」新舊字例的整理與舉隅〉,《古文字研究》 第32輯,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8月。 張連航:〈「元鳴孔煌」新解〉,《古文字研究》第22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月。 張湧泉:〈漢語俗字續考〉,《中國文字研究》第6輯,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 張新俊:〈殷墟甲骨文中「盖」字及相關之字〉,《中國文字研究》第26輯,上海:上海書店,2017年12月。 許雲和:〈敦煌漢簡《風雨詩》試論〉,《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總第199期,2011年4月。 郭寶鈞、馬得志、張云鵬、周永珍:〈一九五四年春洛陽西郊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56年第2期。 陳才:〈說尨〉,《中國文字學報》第6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8月。 陳五雲:〈「字無引申義,詞無假借義」說〉,《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85年 第4期。 陳世輝:〈訇簋及弭叔簋小記〉,《文物》1960年第8、9期合刊,頁78-79。 陳立:〈兩周文字所見增體別義現象〉,《書目季刊》第43卷第3期,2009年12月。 陳旭楠、唐聞曉:〈「妳」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詞的發明與認同研究〉,《中國文字研究》第35輯,2022年8月。 陳志峰:〈清代訓詁學「以聲求義」法之思維理路及其對訓詁專著編撰之影響〉,《中正漢學研究》總第26期,2015年12月。 陳建祥:〈漢語溫度域詞語「冷」和「熱」的概念隱喻研究〉,《長沙大學學報》第26卷第1期,2012年1月。 陳英傑:〈 公盨再考〉,《語言科學》總第32期,2008年1月。 陳厚任:〈「用飲元𩡶乘馬匜」再探-兼論匜器諸點〉,《子衿論衡:中正文哲研究集刊》總第十九期,2018年12月。 陳昭容:〈故宮新收青銅器王子申匜〉,《中國文字》新25期(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年)。 陳紅梅:〈帛書《五十二病方》成書年代新探〉,《圖書館工作與研究》總第188期,2011年11月。 陳斯鵬:〈略論楚簡中字形與詞的對應關係〉,《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 第1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陳斯鵬:〈齊侯壺銘文新探〉,北京大學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所編:《青銅器與金文(第七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12月。 陳斯鵬:〈清華大學所藏竹書《邦家之政》校證〉,《中山大學學報(社會 科學版)》2019年第6期。 陳劍:〈青銅器自名代稱、連稱研究〉,《中國文字研究》第1輯,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陳劍:〈說殷墟甲骨文中的「玉戚」〉,《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8本,第2分,2007年6月。 陳劍:〈楚簡「 」字試析〉,《簡帛》第4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年。 陳劍:〈釋「 」〉,劉釗主編:《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3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7月。 陳劍:〈試說甲骨文中的「殺」字〉,《古文字研究》第29輯,北京:中西書局,2012年10月。 陳劍:〈簡談對金文「蔑懋」問題的一些新認識〉,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7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5月。 陳劍:〈甲骨金文用為「遊」之字補說〉,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研究中心編:《出 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8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11月。 陳劍:〈「尋『詞』推『字』」之 一例:試說殷墟甲骨文中「犯」「圍」兩讀之字〉,《中國文字》總第4期,臺北:萬卷樓,2020年12月。 陳雙新:〈樂器銘文考釋(五篇)〉,《古文字研究》第22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月。 崔軍定:〈「詞義引申」界定芻議〉,《語文學刊》2010年第6期。 彭浩:〈信陽長臺關楚簡補釋〉,《江漢考古》1984年第2期。 彭聖文:〈在聖誕日謹祝為布道努力〉,中華國內布道會:《福鐘音》第121期,1934年12月。 湖北省博物館:〈雲夢大墳頭一號漢墓〉,《文物資料叢刊》第4輯,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3月。 馮時:〈班簋銘文補釋〉,《出土文獻》第3輯,上海:中西書局,2012年 12月。 馮時:〈考古學中的「暗物質」——從殷人崇酒的歷時說起〉,《讀書》2017年 第10期。 黃天樹:〈談談漢字的基本字符〉,《中國文字學報》第6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8月。 黃文傑:〈秦漢出土文獻中的古體字〉,《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總第252期(2014年11月)。 黃沛榮:〈當代轉注說的一個趨向〉,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委員會:《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年6月。 黃岡市博物館、黃州區博物館:〈湖北黃岡兩座中型楚墓〉,《考古學報》2000年第2期。 黃庭頎:〈論金文「𩞑」及「𩞑+器名」〉,《東華漢學》第21期,2015年6月。 黃盛璋:〈關于馬蹄金、麟趾金的定名、時代與源流〉,《中國錢幣》1985年第1期。 黃盛璋:〈「𪯎(撻)齋(齊)」及其和兵器鑄造關係新考〉,《古文字研究》第15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6月。 黃盛璋:〈包山楚簡中若干重要制度發復與爭論未決諸關鍵字解難、決疑〉,《湖南考古輯刊》第6集,1994年6月。 黃博:〈甲骨文「南」及相關字補說〉,《出土文獻》總第4期,2020年12月。 黃銘崇:〈「饕餮紋」的再思考:一個方法的省思〉,《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三十二期,2012年3月。 黃德寬、徐在國:〈郭店楚簡文字考釋〉,吉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吉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8 年12月。 喻遂生:〈甲骨文的「二牝牡」和東巴經的「四腳手」〉,《中國文字學報》第7輯,北京:上午印書館,2017年7月。 賀曉萍:〈談漢語的「一詞多類」問題〉,《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學報(綜合版)》總第13期,1992年7月。 楊君:〈戰國秦漢金餅貨幣類型考略〉,《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總第184期,2018年11月。 楊育彬、 張長森、 趙青云:〈靈寶張灣漢墓〉,《文物》1975年第11期。 楊華:〈新蔡簡祭禱禮制雜疏(四則)〉,《簡帛》第1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 楊榮祥:〈論「詞類活用」與上古漢語「綜合性動詞」之關係〉,《歷時語言學研究》第六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10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鳳凰山一六八號漢墓〉,《考古學報》1993年第4期。 葛剛岩、陳思琦:〈再釋西周金文「對揚」的性質——兼論早期文體中套語的生〉, 《人文論叢》,2022年第1期。 溫敏:〈從字詞關係角度看異形詞整理〉,《語言學研究》2010年第1期。 葛亮:〈甲骨文田獵動詞研究〉,《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5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9月。 葛亮:〈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研究中心編:《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7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5月。 董珊:〈信陽楚墓遣冊所記陶壺與木壺〉,《簡帛》第3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0月。 董珊:〈說邢臺卜骨「騜陟四白牝」〉,《首屆出土文獻語言文字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2022年12月。 董婧宸:〈章太炎《文始》的成書與版本考〉,《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26輯,2020年12月。 董琨:〈郭店楚簡《老子》異文的語法學考察〉,《中國語文》2001年第4期。 董憲臣:〈利用類化思路考釋碑刻疑難字例說〉,《漢字漢語研究》2018年第4期。 賈立寶:〈東漢鎮墓瓶的考古學研究〉,《考古與文物》2017年第1期。 雷縉碚、喻遂生:〈甲骨文字符「水」的表義公能及「 」字新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總第157期,2012年5月。 裘錫圭:〈說《盤庚》篇的「設中」〉,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上海:中西書局,2019年11月。 鄔可晶:〈「夒」及有關諸字綜理〉,《商周金文與先秦史研究論叢》,北京:科學出版社,2019年6月。 鄔可晶:〈說「回」〉,《中國文字》總第2期,臺北:萬卷樓,2019年10月。 鄔可晶:〈釋「鑠」〉,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9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11月。 鄔可晶:〈說「朕」「灷」〉,《文史》總第139輯,2022年5月。 鄔可晶:〈釋甲骨文裏的「擯」之初文——兼說「兆」字源流〉,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等:《第三屆漢語字詞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吉林,2023年7月。 廖美玉:〈唐代《月令》組詩的物候感知與地誌書寫〉,《國文學報》第58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15年12月。 趙平安:〈「䀇」、「簠」再辨〉,《古文字研究》第31輯,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10月。 趙誠:〈商代音系探索〉,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編):《音韻學研究》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趙鵬:〈釋「陷」及其相關問題〉,陳光宇、宋鎮豪主編:《甲骨文與殷商史》新6輯:羅格斯商代與上古文明國際會議論文專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6月。 趙愛武:〈象聲詞的變異與發展——以《詩經》、《元曲》為例〉,《詩經研究叢刊》第8輯,石家莊:中國詩經學會,2005年。 鳳凰山一六七號漢墓發掘整理小組:〈鳳凰山一六七號漢墓發掘簡報〉,《文物》 1976年第10期。 鄧章應:〈甲骨文語境異體字及 類字考釋〉,《漢語言文字研究》2015年 第1期。 鄧章應、白小麗:〈納西東巴文語境異體字及其演變〉,《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總第185期,2009年7月。 鄭慧生:〈釋「丁」〉,宋鎮豪主編:《甲骨文與殷商史》新3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4月。 蔣玉斌:〈釋甲骨金文中與「匹」有關的兩種形體〉,《源遠流長:漢字國際學術研討會暨AEARU第三屆漢字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 蔣德平:〈從楚簡新出字中的分化字看戰國時期的「文字異形」〉,《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5期。 劉世俊:〈評清代小學家的字詞觀〉,《寧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總第31期,1987年7月。 劉半農:〈她字問題〉,瘂弦編:《劉半農文選》,臺北:洪範書店,1979年7月。 劉全志:〈論戰國時期《太公》文本的形成及源頭〉,《新亞論叢》第19期,2018年12月。 劉洪濤:〈玃之諸名考——兼論上古漢語「矍」詞族的詞義關係〉,《語言學論叢》第57輯,2018年6月。 劉剛:〈釋《上博六·用曰》20號簡的「裕」和「褊」——兼說「扁」聲字的上古音歸部問題〉,《安徽大學學報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5期,2017年9月。 劉國勝:〈楚喪葬簡牘文字釋叢〉,《古文字研究》第25輯,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0月。 劉國勝:〈楚簡文字中的「綉」和「䋺」〉,《江漢考古》2007年第4期。 劉釗:〈利簋銘文新解〉,《古文字研究》第26輯,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1月。 劉釗:〈出土文獻中有關祭祀山川的材料〉,李宗焜主編:《古文字與古代史》第5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7年4月。 劉興林:〈甲骨文田獵、畜牧及與動物相關字的異體專用〉,《華夏考古》1996年第4期。 劉影:〈再論「王賓」卜辭中「賓」的含義〉,《政大中文學報》第35期,2021年6 月。 歐瑞安:〈卜辭「焚」字異體所呈現甲骨文用字表詞的特點〉,《甲骨文與殷商史》新10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11月。 歐瑞安:〈論「專字」術語〉,《第31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花蓮:中國文字學會、慈濟大學國際暨跨領域學院、國立東華大學中 國語文學系,2020年12月。 冀小軍:〈說甲骨金文中表祈求義的𠦪字——兼談𠦪字在金文車飾名稱中的用法〉,《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學版)》第18卷l期,1991年3月。 濮茅左:〈談甲骨文中的義符通用〉,《上海博物館集刊》第8期,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12月。 薛蓓:〈語言視角下的俗字〉,《現代語文》總第725期,2022年11月。 謝平、史鴻梭、韓濤:〈《世說新語》中「心」的隱喻意象〉,《福岡大學人文論叢》第52卷第3號,2020年12月。 謝明文:〈談談周代金文女子稱謂研究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出土文獻》第10輯,上海:中西書局,2017年4月。 謝明文:〈談談豆形器的自名以及它與燈名的關係〉,《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刊》第14輯,成都:巴蜀書社,2021年12月。 謝俊濤:〈漢語女性第三人稱代詞專用字的形音釐定及其啓示〉,《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52卷第6期,2022年6月。 韓鼎新:〈从「包」得聲字初探〉,《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3期,2019年6月。 韓巍:〈北大秦簡《魯久次問數於陳起》初讀〉,《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2期。 魏惠萍:〈關於漢語字詞關係的再思考〉,《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年1月第1期。 魏慈德:〈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的幾組同文例〉,《東華人文學報》第七期,2004年7月。 魏慈德:〈從非王卜辭與王卜辭的關係看卜辭中「賈」字的用法〉,《東華漢學》第14期,2011年12月。 魏慈德:〈從出土的《清華簡・皇門》來看清人對《逸周書・皇門》篇的校注〉,《出土文獻》第7輯,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10月。 顏世鉉:〈再論是「翦伐」還是「撲伐」〉,《古文字與古代史》第4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5年。 羅端:〈從上古漢語構詞形態的角度再談商、周兩代語言區別〉,《歷史語言學研究》第6輯,2013年11月。 蘇佐楊:〈記得打魚海上〉,王美恩、沈明燧(主編):《平安雜誌》第2卷第二期,桂林:平安雜誌社會,1947年6月。 蘇建洲:〈《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字詞考釋十則〉,《中國文字》總第2期,臺北:萬卷樓,2019年10月。 蘇建洲:〈清華簡《四告》考釋三則——「夒」、「盍」、「 」〉,《中國文字》總第七期,臺北:萬卷樓,2022年6月。 蘇建洲:〈清華簡字詞叢考〉,《中國文字》總第11期,2024年6月。 蘇影:〈陳逆簠銘文補釋〉,《殷都學刊》2015年第2期。 蘇寶榮:〈詞的語境義與功能義〉,《辭書研究》2001年第一期。 饒宗頤:〈論天水秦簡中之「中鳴」、「後鳴」與古代以音律配合時刻制度〉,《簡牘學研究》1998年第1期。 顧鐵符:〈有關信陽楚墓銅器的幾個問題〉,《文物參考資料》1958年第1期。 龔軍:〈九年衛鼎新析〉,《華夏考古》2014年第2期。 【美】Smith, Jonathan(趙納川)著、鍾志輝譯:〈《詩經》疊音詞的語音象徵〉,《嶺南學報》第五輯,2016年。
(七)網路文章 子居:〈安大簡《邦風・秦風・小戎》解析〉,中國先秦史網,2020年9月9日,https://www.xianqin.tk /2020/09/09/1064。 子居:〈清華簡十〈四告・滿告〉解析〉,2021年1月14日,http://www.360doc.com/ content/21/ 0114/21/34614342_957003998.shtml。 方翊倩:〈兄弟都癌末竟是「祖先在鬧」!入贅沒拜祂們被纏上〉,《中時新聞網》, 2023年4月14日,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 20230414002760-260423?chdtv。 王寧:〈釋《楚帛書》中的「傾」〉,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fdgwz.org.cn/Web/Show/2103,2013年9月6日。 王寧:〈說「戟」及相關問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4年11月22日,http://www.fdgwz.org.cn/ Web/Show/2378。 王寧:〈清華簡六子儀釋文校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6年6月16日,http://www.fdgwz.org.cn/Web/Show/2824。 玉飄令:〈諸天萬界大女主〉,《話本小說》網站,2021年11月, https://www.ihuaben.com/book/7010074.html。 付強:〈壽䍙尊銘文初探〉,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7年 9月28日,www.fdgwz.org.cn/Web/Show/3115。 付強:〈說壽䍙尊銘文中的「駁」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中心網站,2017年9月29日,http://www.fdgwz.org.cn/Web/Show/3116。 宋華強:〈楚簡神靈名三釋〉,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2006年12月17日,http://www.bsm.org.cn/?chujian/ 4701.html。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657-658例〉,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16年5月19日,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6396.html。 查永利:〈仲冬湖邊行〉,知乎專欄:https://zhuanlan.zhihu.com/p/442811658,2021年12月8日。 張崇禮:〈清華簡《鄭武夫人規孺子》考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忠心網站,2018年10月17日,http://www.fdgwz.org.cn/Web/Show/4306。 陳劍:〈說石鼓文的「 」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4年8月24日,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2318。 單育辰:〈佔畢隨錄之五〉,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忠心網站,2008年 1月17日,http://fdgwz.org.cn/Web/Show/316。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讀書會:〈《上博七・鄭子家喪》校讀〉,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8年12月31日,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584。 董山:〈敦煌漢簡風雨詩新探〉,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9年9月6日,http://www.fdgwz.org.cn/Web/Show/893。 趙雅思、陳家寧:〈清華簡《皇門》集釋〉,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11年8月24,http://www.fdgwz.org.cn/Web/Show/1625。 駱珍伊:〈《清華陸・管仲》劄記七則〉,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網站: http://m.bsm.org.cn/view/18555.html,2016年4月23日。 (八)外文著作 Akita, Kimi(秋田喜美):〈Constraints on the semantic extension of onomatopoeia〉,《Public Journal of Semiotics》第5輯第1期,2013年12月。 Allan, Sarah(艾蘭):〈On the Character Zhong 中 in the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and the Concept of the Center in Ancient China〉,陳光宇、宋鎮豪主編:《甲 骨文與殷商史》 新六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6月。 Aranovich, Raúl; Wong, Alan:〈Saussure’s Cours and the Monosyllabic Myth: the perception of Chinese in early linguistic theory〉,《Language & History》第66 卷第1期,2023年4月。 Bauer, Laurie; Valera, Salvador編:《Approaches to Conversion / Zero Derivation》,明施特爾:Waxmann,2005年。 Baxter, William H. (白一平); Sagart, Laurent(沙加爾):〈The Baxter-Sagart reconstruction of Old Chinese〉,2014年9月14日, https://ocbaxtersagart.lsait.lsa.umich.edu。 Boltz, William(鮑則岳):《The Origin and Earl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riting System》,紐哈芬: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1994年。 Chao, Yuen Ren(趙元任):《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北京:商務印書 館,2011年12月。 Cruse, David A.: 《Lexical Semantics》,劍橋: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年。 Dirven, René; Pörings, Ralf(編):《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Comparison and Contrast》,柏林、紐約:Mouton de Gruyter,2002年。 Downer, Gordon(唐納):〈Derivation by Tone-Change in Classical Chinese〉,《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第22卷第1期,倫敦:倫敦大學,1959年。 Goatly, Andrew:《The Language of Metaphors》,倫敦:Routledge,1997年。 Hoffman, Paul; Lambon Ralph, Matthew A.; Rogers, Timothy T.:〈Semantic Diversity:A Measure of Semantic Ambiguity Based on Variability in the Contextual Usage of Words〉,《Behaviour Research Methods》第45卷第3期,2012年12月。 Dalberg, Vibeke:〈On Homonymy Between Name and Appellative〉,《Names》 第33期第3卷,1985年9月。 Kövecses, Zoltán:《Metaphor: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紐約: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年。 Kałużyńska, Irena:《Chinese Female Namings – Past and Present》,華沙: Agade Publishing,2008年。 Langendonck, Willy Van:《Theory and Typology of Proper Names》,柏林:Mouton de Gruyter,2007年。 Lai, Cathy:〈「X也」 and 「Ta」: The gradual rise of gender-neutral pronouns in Chinese. 《The Macao News》,2021年10月10日,https://macaonews.org/deepdives/x%E4%B9%9Fand-ta-the-gradual-rise-of-gender-neutral-pronouns-in-chinese. Lyons, John:《Semantics》,劍橋: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年。 美國戰爭部編:《Japanese-English Technical Terms Dictionary》,華盛頓: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47年。 Olech, Marian(歐瑞安):〈Beyond Logography: The Phenomenon of Zhuānzì 專字 in 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第143卷第3期,2023年7-9月。 Papadopoulos, Ben; Zhu, Zipeng:《A conversation with Zipeng Zhu. Gender in Language Project》,Gender in Language Project (語言中的性別計劃)網站: www.genderinlanguage.com/mandarin/zipengzhuhttps://www.genderinlanguage.com/mandarin/zipengzhu#h.kvjagf8u422h,2021年8月 2日。 Pasch, Helma:〈Body-part terms as a linguistic topic and the relevance of body-parts as tools〉,Kraska-Szlenk,Iwona(編):《Body Part Terms in Conceptualization and Language Usage》,阿姆斯特丹、費城: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20年。 Pitner, Mark G.:〈Stuttered Speech and Moral Intent: Disability and Elite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Early Imperial Chin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第137卷第4期,2017年10-12月。 Rawson, Jessica M.(羅森): 《Western Zhou Ritual Bronzes from the Arthur M. Sackler Collections》,華盛頓:Arthur M. Sackler Foundation,1990年。 Saeed, John:《Semantics》第四版,奇徹斯特:Wiley Blackwell,2016年。 Shi Feng(石鋒)、Peng Gang(彭剛)主編:《Eastward Flows the Great River: in Honor of Professor William S-Y. Wang on His 80th Birthday》,香港:香港城市大 學出版社,2013年。 Sagart, Laurent(沙加爾):《The Roots of Old Chinese》,阿姆斯特丹、費城: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9年。 Schuessler, Axel(許思萊):《ABC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Old Chinese》, 檀香山: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7年。 Schwartz, Adam C.(史亞當):〈China’s First Prayer〉,《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第135卷第1期,2015年1-3月。 Schwartz, Adam C.(史亞當):《The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from Huayuanzhuang East》,波斯頓:De Gruyter Mouton,2019年。 Schwartz, Adam C.(史亞當):〈Shang Sacrificial Animals: Material Documents and Images〉,R. Sterckx、M. Siebert、D. Schäfer(主編):《Animals Through Chinese History: Earliest Times to 1911》,劍橋: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9年。 Spender, Dale:《Man Made Language》, 倫敦、波斯頓:Routledge & Kegan Paul,1980年。 Taji, Y.:〈Recent Development of Exhaust Steam Turbine Systems in Japan〉,《The Far Eastern Review(遠東時報)》第29卷第9期,1933年9月。 Verdaguer, Isabel; Castaño, Emilia:〈The metaphorical conceptualization of sadness in the Anglo-Saxon elegies〉,《Journal of Literary Semantics》第47卷第2期,2018年11月。 Zádrapa, Lukas:《Word-Class Flexibility in Classical Chinese: Verbal and Adverbial Uses of Nouns》,波斯頓:Brill,2011年。 Zhu, Shengyu(朱生玉):〈A New Perspective and Method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s and Words in the Shang Dynasty〉,《Journal of Chinese Writing Systems》Volume 4 Issue 2(2020年6月)。 |
描述: |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6151509 |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151509 |
数据类型: | thesis |
显示于类别: | [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
描述 |
大小 | 格式 | 浏览次数 |
150901.pdf | | 7220Kb | Adobe PDF | 4 | 检视/开启 |
|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