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56/144643 (79%)
Visitors : 51714247      Online Users : 59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2804


    Title: 蕭白散文作品研究
    The Research of Xiao Bai's Prose
    Authors: 粘祐瑄
    Contributors: 張堂錡
    Chang, Tang-Chi
    粘祐瑄
    Keywords: 蕭白
    散文
    自然
    哲思
    意象
    Xiao Bai
    prose
    nature
    philosophy
    imagery
    Date: 2024
    Issue Date: 2024-08-05 14:07:38 (UTC+8)
    Abstract: 蕭白(1925-2013),本名周仲勳,另有筆名古塔、風雷、金陽、周雨、周冷溪,別號寒峰,生於浙江省諸暨縣,為農家子弟。求學期間正值中日戰事爆發,蕭白完成師範學校學業後曾短暫至小學任教,因懷抱對家國的責任心而辭去工作,選擇在1941年加入青年服務隊,投身戰地。軍旅生涯中,蕭白的寫作慾望意外被觸發,開始大量閱讀並練習寫作。早年蕭白並未將散文納入寫作範疇,直至好友蕭楷輝的邀稿才敦促他寫下第一篇散文創作〈夢及其他〉,也因為這樣的「意外」,讓蕭白在散文創作上開拓出新境,並以此在台灣文學史上留下不可刪略之地位。
    以蕭白散文作品內容而言,主要有四大面向:自然世界、哲思玄想、懷鄉紀舊、生活見聞。在1950年代戰鬥文藝作品當道的文壇氣氛中,蕭白將視野更多的轉向現實裡的自然天地,他的筆鋒流露出獨特的個人哲思,並洋溢著自適的淡泊心境。直至後期散文作品,才收錄較多回憶舊時風土的紀事,思鄉情感亦更為凸顯。蕭白在「體式」方面更展現了散文創作的藝術突破。《白鷺之歌》融合詩意象徵與小說結構,形塑出寓言化的全篇連集的「巨構」形式;《摘雲集》、《弦外集》、與《無花果集》以無標題的短文集結成書,以跳躍、詩意的語言形式,出入於現實與想像中,大膽挑破人世的虛偽,任情抒發對宇宙生命的想像,走出傳統散文書寫的新路。分析蕭白散文的語言特色,可看出其作品有詩的意境、新穎的詞藻,及熱情洋溢、往復吟唱的音韻,使他的作品富感染力。尤其在《摘雲集》、《弦外集》與《無花果集》中更可見頻繁的分行寫作形式,形成「詩化散文」的風格。此外,蕭白散文具有「意象美」的特色,常以隱晦的詩性隱喻寄託個人觀察與心情。
    總歸來說,蕭白的散文作品於美學上展現出抒情與哲思兼備、語言形式辨識度高的風貌。在他的文字中,可見對自然天地的讚美、哲性生命思考和鄉愁情感,以此映現了他一生對真善美的追尋精神。
    Xiao Bai (1925-2013), whose real name was Zhou, Zhong-xun(周仲勳), also wrote under the pen names Gu Ta, Feng Lei, Jin Yang, Zhou Yu, Zhou Lengxi, and the pseudonym Han Feng. Born into a farming family in Zhuji County(諸暨縣), Zhejiang Province(浙江省), Xiao Bai's education coincided with the outbreak of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After completing his studies at a teacher training school, he briefly taught at a primary school. However, driven by a sense of duty to his country, he resigned and joined the Youth Service Corps in 1941, dedicating himself to the war effort. It was during his military career that his desire to write was unexpectedly ignited, leading him to read extensively and practice writing.
     In his early years, Xiao Bai did not consider writing prose until his friend Xiao, Kai-hui(蕭楷輝)invited him to contribute, prompting him to write his first prose piece, " Dream and Others."(〈夢及其他〉)This "accident" opened up new horizons for Xiao Bai in essay writing, securing his place in Taiwanese literary history.
     Xiao Bai's prose primarily explore four themes: the natural world, philosophical musings, nostalgia, and observations of life. In the literary atmosphere of the 1950s, dominated by militant literature, Xiao Bai turned his attention more towards the reality of nature. His writing revealed a unique personal philosophy and a serene, contented mindset. It was only in his later works that he included more recollections of past customs, with a more pronounced sense of nostalgia. In terms of style, Xiao Bai showcased artistic breakthroughs in prose writing. "The Song of the Egret"(《白鷺之歌》)combined poetic symbolism with novelistic structure, creating a fable-like "grand narrative" "The Cloud Collection," (《摘雲集》)"The Fig Collection," (《無花果集》)and "Beyond the Strings" (《弦外集》)compiled untitled short prose in a jumping, poetic language that navigated between reality and imagination, boldly exposing the world's hypocrisy while freely expressing his thoughts on the universe and life, paving new paths for traditional prose writing.
     Analyzing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Xiao Bai's prose, one can see that his works have the poetic ambiance, novel diction, and rhythmic cadences full of passion and repetition, making his works highly evocative. This style is particularly evident in "The Cloud Collection," (《摘雲集》)"The Fig Collection," (《無花果集》) and "Beyond the Strings," (《弦外集》)where the frequent use of line breaks creates a "poetic prose" style. Additionally, Xiao Bai's prose is characterized by "imagistic beauty," often using obscure poetic metaphors to convey personal observations and emotions.
     Overall, Xiao Bai's prose exhibits a blend of lyricism and philosophical thought with a highly recognizable linguistic style. His writings reflect his admiration for the natural world, contemplation of life, and nostalgic sentiments, embodying his lifelong pursuit of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Reference: 一、作家文本(按出版時間為序)
    蕭白:《多色河畔》,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65年。
    蕭白:《藍季》,台中:光啟出版社,1967年。
    蕭白:《山鳥集》,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74年。
    蕭白:《白鷺之歌》,台中:光啟出版社,1968年。
    蕭白:《絮語》,台北:金字塔出版社,1969年。
    蕭白:《葉笛》,台北:清流出版社,1970年。
    蕭白:《靈畫》,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82年。
    蕭白:《摘雲集》,台北:文鏡文化公司,1985年。
    蕭白:《無花果集》,台北:文鏡文化公司,1983年。
    蕭白:《弦外集》,台北:文鏡文化公司,1986年。
    蕭白:《花廊》,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74年。
    蕭白:《響在心中的水生》,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77年。
    蕭白:《蕭白散文精選集》,台北:源成文化圖書供應社,1978年。
    蕭白:《一槳燈影》,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78年。
    蕭白:《大濂洛溪》,台北:環球書社,1978年。
    蕭白:《野煙》,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79年。
    蕭白:《浮雕》,台北:九歌出版社,1979年。
    蕭白:《燭光裡的古代》,台北:采風出版社,1980年。
    蕭白:《當時正年少》,台北:文鏡文化公司,1985年。
    蕭白:《山窗絮語》,台北:水芙蓉出版社,1983年。
    蕭白:《石級上的歲月》,台北:文鏡文化公司,1984年。
    蕭白:《兒時成追憶》,台北:采風出版社,1985年。
    蕭白:《山鳥集》,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6年。
    蕭白:《白屋手記》,台北:九歌出版社,1986年。
    蕭白:《風吹響一樹葉子》,廣州:花城出版社,1989年。

    二、一般專著(按作者姓氏筆畫為序)
    (一)中文專書
    王克儉:《文學創作心理學》,北京:中央民族大學,1997年。
    王志健、王慶麟等人編選:《六十年散文選(第二集)》,台北:正中書局,1972年。
    王晉民,鄺白曼:《台灣與海外華人作家小傳》,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王景山:《台港澳暨海外華文作家辭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王希杰:《漢語修辭學》,北京市 : 商務印書館,2004年。
    方 忠:《台港散文40家》,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1995。
    石葦:《小品文講話》,香港:光明書局,1935年。
    皮述民、邱爕友、馬森、楊昌年:《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台北:駱駝出版社,1997。
    牟宗三講,盧雪崑錄音整理:《四因說演講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羊令野:《杏林春暖》,台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1979年4月。
    朱西甯:《微言篇》,台北:三三書坊,1981年。
    伍蠡甫、胡經之主編:《西方文藝理論名著選編(下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向 陽:《二十世紀台灣文學金典:散文卷(第一部)》,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2006年。
    何寄澎:《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年。
    佘樹森:《散文創作藝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余中生主編:《中國現代散文選》,台北:正生書局,1973年。
    余光中等人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大系‧散文第一輯》,台北:巨人出版社,1972年。
    李春林:《台灣散文鑑賞辭典》,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1991年。
    李澤厚:《李澤厚哲學美學文選》,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台北:三民書局,2019年。
    李澤厚:《華夏美學》,台北:三民書局,2019年。
    李曉虹:《中國當代散文審美建構》,深圳:海天出版社,1997年。
    李霜青主選:《散文之葩》,台北:元杰書局,1970年。
    李豐楙等編:《中國現代散文選析2》,台北:長安出版社,1985年。
    何寶民主編:《世界華人學者散文大系》,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周曉東、封德屏主編:《蕭白先生紀念特刊》,(台北,諸暨浣紗文學讀書會),2014年。
    林錫嘉 :《七十四年散文選》,台北:九歌出版社,1986年。
    林耀德:《一座城市的身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
    季季主編:《1982年台灣散文選》,台北:前衛雜誌社,1983年。
    俞元桂主編: 《中國現代散文理論》,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封德屏主編:《2007台灣作家作品目錄》,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
    封德屏:《荊棘裡的亮光──《文訊》編輯檯的故事》,台北:爾雅出版社,2014年。
    封德屏總策畫、顏崑陽編選:《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70——蕭白》,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5年。
    苑舉正:《求善:臺大哲學教授的斯多噶生活講堂》,台北:究竟出版社,2020年。
    胡經之、張首映:《西方二十世紀文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
    徐治平:《散文美學論》,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
    高辛勇:《修辭學與文學閱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
    陳嘉堯主編:《中國散文大展1》,台北:啄木鳥出版社,1982年。
    陳植鍔:《詩歌意象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90年。
    陳劍暉:《中國現當代散文的詩學建構》,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
    陳劍暉:《詩性散文》,廣東:廣東省出版社,2009年。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
    陳義芝:《傾心:人生七卷詩》,台北:幼獅文化公司,2019年。
    陳鼓應:《莊子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張騰蛟:《張騰蛟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78年。
    張 超主編:《台港澳及海外華作家辭典》,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張 冰:《陌生化詩學:俄國形式主義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0年。
    張春榮:《修辭散步》,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張春榮:《修辭萬花筒》,台北:駱駝出版社,1996年。
    張春榮:《現代散文廣角鏡》,台北:爾雅出版社,2001年。
    張春榮:《修辭新思維》,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年。
    張智輝:《散文美學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張志樺:《2013台灣文學年鑑》,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4年。
    張媛媛:《現代漢語詩歌「陌生化」的語言實現》,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8年。
    張堂錡:《現代散文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20年。
    葉舒憲編:《文學與治療》,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
    賀玉波:《小品文作法》,北京:北京中獻拓方科技發展公司,2012年。
    雷淑娟:《文學語言美學修辭》,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年。
    楊昌年:《現代散文新風貌》,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楊 義:《中國敘事學》,嘉義:南華管理理學院,1998年。
    楊國榮:《以道觀之──莊子哲學思想闡釋》,台北:水牛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
    楊 明:《鄉愁美學——1949年大陸遷台作家的懷鄉文學》,台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0年。
    趙毅衡:《新批評——一種獨特的形式文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
    趙毅衡編選:《「新批評」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
    齊益壽編選:《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台北:天視出版公司,1979年。
    管管、菩提、辛鬱、張默、張漢良主編:《中國當代十大散文家選集》,台北: 源成文化圖書供應社,1977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18年。
    鄭明娳:《現代散文》,台北:三民書局公司,2019年。
    劉登翰、莊明萱、黃重添、林承璜主編:《台灣文學史(下)》,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3年。
    劉少雄:《讀寫之間──學詞講義》,台北:里仁書局,2006 年。
    盧今、王宇鴻:《台灣散文鑑賞辭典》,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1991年。
    謝 馳:《中國思想與抒情傳統》第一卷:玄智與詩興,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2011年。
    謝 馳:《中國思想與抒情傳統》第二卷:佛法與詩境,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 限公司, 2012年。
    錢 穆:《莊子纂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19年。
    簡政珍:《詩心與詩學》,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蘇雪林:《二三十年代作家與作品》,台北:廣東出版社,1979年。
    (二)外文譯著
    弗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著,周國平譯:《悲劇的誕生》,北京:三聯書店,1986年。
    伯特蘭‧羅素(Bertrand Russell),馬元德譯,尤煌傑導讀:《西方哲學史下卷》,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21年。
    韋勒克(Rene Wellek)、沃倫(Austin Warren)著,劉象愚等譯:《文學理論》,北京:三聯書店,1984年。
    鈴木大拙著,末也譯:《禪者的思索》,中國:中國青年出版社,1989年。
    維克托.什克洛夫斯基(Victor Shklovskij)著,劉宗次譯:《散文理論》,上海: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7年。
    詹巴蒂斯塔.維柯(Giovanni Battista Vico)著,朱光潛譯:《新科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蘭吉特.庫馬爾(Ranjit Kumar)著,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譯:《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台北:學富文化,2000年。

    三、學位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為序)
    王慧儀:《中國禪宗思想邅變研究 : 以六祖壇經為中心》,香港:新亞研究所,2018年。
    李姿葶:《顏崑陽的莊子學及其散文之研究》,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易鼎鈞:《王鼎鈞散文象徵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蔡倩茹:《王鼎鈞散文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謝予騰:《史作檉哲理散文研究──以《三月的哲思》、《三月後的五卷》與《哲學美學與生命的刻痕》為中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鍾怡雯:《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象:1949-1999》,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

    四、報刊文章(按作者姓氏筆劃為序)
    王少雄:〈評蕭白的《藍季》〉,《新知識》第103期,1976年3月。
    王為萱:〈作家蕭白逝世〉,《文訊雜誌》第337期,2013年11月。
    王詩雨:〈中國古代「夢」「酒」意象之藝術精神與時空結構〉,《廣西社會科學》第3期,2021年。
    石 陵:〈樸實無華的蕭白〉,《青年戰士報》第7版,1968年12月。
    必也正:〈讀《摘雲集》〉,《青年戰士報》第10版,1971年1月。
    朱星鶴:〈淺析蕭白的〈雨聲〉〉,《中華文藝》第109期 ,1980年3月。
    羊令野:〈秋葉致蕭白〉,《聯合報》第12版,1978年。
    向芸萱:〈論陌生化的審美價值〉,《文史研究》第4期,2012年。
    任 真:〈蕭白的散文〉,《青年戰士報》第8版,1974年8月。
    杜 萱:〈國小作文的有機教學-以修辭學來引導作文!〉,《師友月刊》第229期,1986年7月。
    何根土:〈水聲依舊 斯人往矣——懷念蕭白先生〉,《蕭白先生紀念特刊》2014年10月。
    何嘉俊:〈從「世界」視野審視 「本土」-論張系國科幻小說的原鄉情結〉,《雲漢學刊》第29期,2014年8月。
    李樂薇:〈文學中意會的藝術──讀蕭白的《浮雕》〉,《中央日報》,1981年7月。李美燕:〈敦煌本《壇經》「自性生萬法」的美學意涵〉,《鵝湖月刊》第364期,2005年10月。
    李志磊、金華亮:〈試析唐詩中的蝴蝶意象〉,《 新疆職業大學學報》第21卷第1期,2013年2月。
    李 喬:〈別語纏綿不成句〉,《文訊雜誌》第337期,2013年11月。
    吳周文:〈百年散文文體自覺思潮及其美學的建構〉,《山東師范大學學報》第3期,2019年5月。
    吳穎萍:〈聽雨草堂念平生──蕭白寫簡傳、以書畫自娛〉,《文訊雜誌》第333期,2013年7月。
    林素玟:〈《紅樓夢》的病/罪書寫與療癒〉,《華梵人文學報》第16期,2011年7月。
    邱比特〈以論代史-臺灣散文史的在場與缺席〉,《臺灣出版與閱讀》第1期,2021年3月。
    邱佳琪:〈文本分析法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與建議-以記敘文為例〉,《華文世界 》第112期,2013年12月。
    林 綠:〈蕭白和他的散文〉,《文訊雜誌》第337期,2013年11月。
    林 綠:〈秋季──論蕭白的散文(1─5)〉,《中華日報》第9版,1974年8月。
    林麗如:〈回首向來蕭瑟處——專訪蕭白〉,《文訊雜誌》第264期,2007年10月。
    林麗如:〈回首向來蕭瑟處──專訪蕭白〉,《文訊雜誌》第264期,2007年10月。
    林麗如:〈聽雨草堂話當年〉,《聯合報》D3版,2012年10月。
    周偉潮:〈探訪蕭白先生故居〉,《蕭白先生紀念特刊》,2014年10月。
    周淑媚:〈《黃帝內經》情志論述與文學情志療法研究〉,《中醫藥雜誌》第25卷S期,2014 年12月。
    洪福星:〈寂寞的《弦外集》〉,《台灣日報》第9版,1976年12月。
    姚儀敏:〈漸遠的跫音──蕭白訪問記〉,《中央月刊》第24卷第3期,1991年3月。
    姜 穆:〈上山原為修道‧下山不是還俗──寫蕭白〉,《中華文藝》第42期 ,1974年8月。
    韋體文:〈蕭白筆下的隔離世界〉,《台灣研究集刊》第3期,1988年。
    倪金華:〈近十年台灣散文新觀察〉,《文藝理論與批評》第6期,1999年。
    孫國華:〈陌生化語言的體驗性特徵〉,《文學教育》,2019年12月。
    郭廷立:〈試論蕭白的散文〉,《中華文藝》第75期,1977年5月。
    陳喆之:〈遊藝於水墨間──蕭白的書房〉,《鹽分地帶文學》第32期,2011年2月。
    秦豔貞:〈略論詩歌語言陌生化〉,《葡萄園詩刊》第145期,2000年。
    翁麗嘉、袁勇麟:〈臺灣散文發展的文類焦慮與倫理困境──兼論中國散文研究的新路向〉,《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2021年。
    莊超穎:〈古代離別詩中月亮意象的社會心理內涵〉,《福州大學學報》第2期,2003年。
    張春榮:〈精緻的哲思──讀蕭白《白屋手記》〉,《台灣新生報》第14版,1992年2月。
    張春榮〈開發新感性——陌生化的進路〉,《幼獅文藝》第561期,2000年。
    張春榮:〈修辭的音樂性〉,《國文天地》第28卷第6期,2012年11月。
    張騰蛟:〈你會繞道諸暨的老宅大院罷!──送老友蕭白遠行〉,《文訊雜誌》第337期,2013年11月。
    張騰蛟:〈七十二組音符──蕭白的《山鳥集》讀後〉,《青年戰士報》第6版,1968年。
    梅 遜:〈讀蕭白〈兒時成追憶〉〉,《文壇》第101期,1968年11月。
    馮季眉:〈隱藏在層層意象裡的美感──景美山上訪散文家蕭白〉,《文訊雜誌》第105期,1994年7月。
    游喚:〈詩的姿勢〉,《臺灣詩學季刊》第20期,1997年9月。
    楚 茹:〈果豈無花?──蕭白《無花果集》讀後感(上、下)〉,《中華日報》第9版,1973年9月。
    瘂 弦:〈序:融合與再造〉,《光之留顏》,頁6-8。
    楊文雄:〈簡介台灣現代散文的現況與發展趨勢〉,《國立成功大學校刊》第194期,2000年8月。
    楊慧傑:〈中國哲學與文學之關係(下)〉,《現代學苑》第7卷第8期,1970年8月。楊富閔 :〈從「復興基地」到「台灣山水」:七○年代外省軍籍作家自傳性敘事的空間閱讀〉,《2015文化研究年會》,2015年3月。
    齊邦媛:〈散文裡的兩個世界──由王鼎鈞的《碎琉璃》、蕭白的《響在心中的水聲》談起〉,《幼獅文藝》第293期,1978年5月。
    鄭毓瑜:〈身體時氣感與漢魏「抒情」──漢魏文學與楚辭、月令的關係〉,《漢學研究》第22卷第2期,2004年12月。
    樓俊敏、徐發明、王蕾:〈隔不斷的回家路──台灣著名作家蕭白的家鄉情結〉, 《鄉音》第12期,2002年。
    樊淑媛:〈試論「移覺」和「移情」〉,《內蒙古民族師院學報》第2期,1985年。
    駱寒超:〈新文學史上一顆閃亮的星——有感於蕭白和他的作品〉,《蕭白先生紀念特刊》,2014年10月。
    蔡丹治:〈蕭白和他的《山鳥集》〉,《中國時報》第10版,1968年8月。
    蔡雨蒨:〈觀看、浪蕩與現代性──鷗外鷗的現代「物書寫」〉,《中國文學研究》第55期,2023年2月。
    鄭清文:〈念蕭白先生〉,《文訊雜誌》第338期,2013年12月。
    鍾怡雯:〈故土與古土--論臺灣返「鄉」散文〉,《元智人文會學報》第3卷,2000年7月。
    蕭 白:〈東台灣兩日記〉,《新文藝》第123期,1966年6月。
    蕭 白:〈《多色河畔》後記〉,《新文藝》第112期,1966年2月。
    蕭 白:〈到得春深處〉,《台灣時報》第12版,1979年4月。
    蕭 白:〈《浮雕》的心路歷程〉,《中央日報》第11版,1979年9月。
    蕭 白:〈《新文藝》與我〉,《新文藝》第300期,1981年3月。
    蕭 白:〈另一種境界的開始──面對人生苦樂的《白屋手記》〉,《九歌雜誌》第63期,1986年5月。
    穆 欣:〈蕭白第四隻手〉,《台灣新聞報》第14版,1992年1月。
    蔡丹冶:〈蕭白和他的《山鳥集》〉,《徵信新聞報》第10版,1968年8月5日。應蔡雨蒨:〈觀看、浪蕩與現代性──鷗外鷗的現代「物書寫」〉,《中國文學研究》第55期,2023年2月。
    應鳳凰:〈《多色河畔》:蕭白第一本散文集〉,《文訊雜誌》第350期,2014年12月。
    顏汝蓉:〈「文協」兼「文友」的本省作家:論1950年代施翠峰的創作能動性〉,《藝見學刊》第20期,2020年10月。
    龐歡:〈「詩」「歌」中蝴蝶意象研究〉,《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9卷第2期,2015年4月。

    五、網路資源
    林欣誼中國時報電子報,2009年10月18日。檢索日期:2024年6月20日,
    網址: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091018000316-260115?chdtv
    陳芳明,聯副電子報第4124期,2012年11月25日。檢索日期:2023年7月
    21日,網址: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C0004/227527/web/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1109120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1091200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00101.pdf3050KbAdobe PDF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