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5280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4105/145137 (79%)
造訪人次 : 52175423      線上人數 : 50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2801


    題名: 宋慈《洗冤集錄》審檢法制之研究
    Research on Song Ci’s Collected Cases of Injustice Rectified: An analysis of cases, investigation and ramification
    作者: 鄧卉含
    Teng, Hui-Han
    貢獻者: 陳睿宏
    Chen, Rui-Hong
    鄧卉含
    Teng, Hui-Han
    關鍵詞: 宋慈
    洗冤集錄
    審檢
    法制
    檢驗制度
    Song Ci
    Collected Cases of Injustice Rectified
    Judicial examination
    Legal system
    Examination system
    日期: 2024
    上傳時間: 2024-08-05 14:07:01 (UTC+8)
    摘要: 《洗冤集錄》一書被視為法醫學相關的開創之作,在歷史上有其意義與價值。宋慈(1186-1249)著作此書之動機,與其二十年豐富的職涯經歷密切相關,認為獄情之冤抑,必須依靠審案與檢驗洗滌。本研究以宋慈《洗冤集錄》審檢法制及其影響作為研究之主體,主要區分幾個章節重點:首先爬梳《洗冤集錄》著作內容與宋慈生平、理學思想之關聯,並研究成書背景,以及此著之流衍至近現代東、西方的傳播情形,與在各領域產生的影響。其次,關注書中的審檢法制,作為主要的開展,考察秦代至宋代司法體系中的審案制度與檢驗制度,逐步形成較為完善的法律和體制,尤其以《洗冤集錄》為主要對象,勾勒其中除了延續前朝的部分,在程序、文書、檢驗方法上,都獲得更近一步的發展。再其次,藉《洗冤集錄》探討宋代的有關法制,是透過嚴格訂定律法條令及相關人員規範,確保司法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同時論述審案與檢驗人員之職責,及兩者之間相互依存又不信任的關係。最後,從法制上與文學上進行總結,稽列此著的重要意義和價值,以及當代性的啟發與省思,並就研究之侷限,作簡要之反省。
    The book "Collected Cases of Injustice Rectified" is considered a pioneering work in forensic science and it holds significant historical value. Driven by his twenty years of extensive career experience, Song Ci (1186-1249) wrote this book. He believes wrongful cases must be rectified through meticulous examination and investigation.
    This study focuses on Song Ci’s "Collected Cases of Injustice Rectified," examining its judicial examination system and its impact. The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key chapters: First, it explores the content of "Collected Cases of Injustice Rectified" and its connection to Song Ci’s life, Neo-Confucian thought, an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its composition. It also examines the dissemination of this work in both Eastern and Western societies up to modern times and its influence in various fields.
    Next, the study highlights the judicial examination system described in the book, investig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judicial and examination systems from the Qin dynasty to the Song dynasty. During this period, a more comprehensive legal and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was established, with "Collected Cases of Injustice Rectified" being a key focus. The book outlines the advancements in procedures, documentation, and examination methods, beyond merely continuing past practices.
    Further, the study delves into the relevant legal systems of the Song dynasty through "Collected Cases of Injustice Rectified,"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strictly defined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 personnel to ensure judicial fairness and transparency. It also discusses the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case examiners and investigators, as well as the interdependent yet mistrustfu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Finally, the study concludes with an analysis of the legal and literary significance of the book, highlighting its contemporary relevance and reflections. It also briefly addresse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and offers some reflections.
    參考文獻: 一、古籍(依時代先後排序)
    [漢]班固,[唐]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1997年。
    [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補志,楊家駱主編:《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唐]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唐]長孫無忌等撰:《唐律疏議》,收於[清]紀昀、永瑢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7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宋慈,[清]王又槐等撰,張群等點校:《洗冤錄匯校》,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宋]宋慈:《宋提刑洗冤集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宋]宋慈:《洗冤集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元刊本。
    [宋]宋慈撰,[清]王又槐增補:《補注洗冤錄集證》,成都 : 四川大學出版社,2017年
    [宋]宋慈撰,[清]阮其新補注:《重刊補註洗寃錄集證》,臺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
    [宋]宋慈撰,楊奉琨校譯:《洗冤集錄校譯》,北京:群眾出版社,1980年。
    [宋]宋慈撰,賈靜濤點校:《洗冤集錄》,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1年。
    [宋]宋慈撰,羅時潤、田一民譯釋:《洗冤集錄譯釋》,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年。
    [宋]宋慈撰,宋楚翹編譯:《洗冤集錄》,香港:西北印社出版,2003年。
    [宋]宋慈撰,高隨捷、祝林森譯注:《洗冤集錄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宋]宋慈撰,黃瑞亭、陳新山編譯:《洗冤集錄今釋》,北京:軍醫學科學出版社,2008年。
    [宋]李心傳撰:《建炎以來朝野雜記》,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間吳興張氏刊本。
    [宋]李燾撰,上海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宋]真德秀著:《真西山政訓》,收入[明]陳繼儒輯:《寶顏堂秘笈續集》第18卷,明萬曆繡水沈氏尚白齋刻本
    [宋]寇宗奭《本草衍義》,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9年。
    〔宋〕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收入《四部叢刊初編》第6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影印涵芬樓藏舊鈔本。
    [宋]錢若水修,范學輝校注:《宋太宗皇帝實錄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宋]謝深甫等撰,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編:《慶元條法事類》,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年。
    [宋]竇儀等撰,上海社會科學院政治法律研究所編:《宋史刑法志注釋》,北京:群眾出版社,1982年。
    [宋]竇儀等撰,上海社會科學院政治法律研究所編:《宋史刑法志注釋》續集,北京:群眾出版社,1982年。
    [宋]竇儀等撰:《宋刑統》,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宋]竇儀詳定,岳純之校證:《宋刑統校證》,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元]馬端臨著,上海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點校:《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元]脫脫等撰,楊家駱主編:《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明]宋濂等撰,楊家駱主編:《元史》,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明]夏玉麟等修,汪佃等纂:《建寧府志》,收入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27-28冊,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64年。
    [明]馮繼科纂修,韋應詔補遺,胡子器編次:《嘉靖建陽縣誌》,收入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清]王明德撰,何勤華、程维榮等點校:《讀律佩觿》,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
    [清]王謨輯:《孔叢子》,臺北:大化書局,清乾隆五十六年金谿王氏刊本。
    [清]律例館輯:《律例館校正洗冤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乾隆刻本。
    [清]徐松輯,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標點校勘,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王德毅教授校訂:《宋會要輯稿》,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哈佛大學東亞文明系,2008年。
    [清]許槤:《洗冤錄詳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趙爾巽等撰,楊家駱校:《清史稿》,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1990年。

    二、近人論著(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王大偉:《骷髏說話――《洗冤集錄》與奇案偵查》,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年。
    王立民:《法律思想與法律制度》,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
    王立民:《中國傳統偵查和審判文化硏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
    王云海:《宋代司法制度》,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
    王云海:《宋會要輯稿考校》,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
    王聖誦,王成儒:《中國司法制度研究》,北京:北京人民出版,2006年。
    王曉龍:《宋代提點刑獄司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王禮賢:《清代奇案宋人洗冤:宋慈《洗冤集錄》解讀》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7年。
    王寶仁纂,趙模修:《福建省建陽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
    馬建民,《百起重大命案──一個老法醫的手記》,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1994年。
    朱富美:《科學鑑定與刑事偵查》,臺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何勤華:《中國法學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
    何勤華:《法律文化史譚》,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呂伯濤,孟向榮:《中國古代的告狀與判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呂濤,胡常龍:《檢察視域下的證據問題硏究》,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09年。
    呂麗,潘宇,張姍姍:《中國傳統法律制度與文化專論》,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年。
    周密:《宋代刑法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
    孟孝儒:《六扇門:中國古代官匪鬥爭的傳奇故事》,北京:中國長安出版社,2007年。
    林鈺雄:《刑事法理論與實踐》,臺北: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2002年。
    林鈺雄:《嚴格證明與刑事證據》,臺北: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2002年。
    金光正:《司法鑑定學》,北京:中國政法大學:1995年。
    崔岷:《洗冤與治吏:嘉慶皇帝與山東京控》,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2年。
    姚中秋:《中國變革之道 : 當代中國的治理秩序及其變革方略》,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
    洪文琪,高明士:《唐律與國家秩序》,臺北:元照出版社,2013年。
    徐忠明:《法學與文學之間》,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
    徐忠明:《案例、故事與明清時期的司法文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
    徐道鄰:《中國法制史論集》,臺北:臺灣志文出版社,1975年。
    張正印:《宋代獄訟胥吏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2012年。
    張晉藩:《中國法律的傳統與近近代轉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
    張偉仁主編:《中國法制史書目》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6年。
    強世功:《懲罰與法治:當代法治的興起1976-1981》,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
    郭東旭:《宋代法制研究》,石家莊:河北大學出版社,1999年。
    郭東旭:《宋代法律與社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陳玉忠:《宋代刑事審判權制約機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陳惠馨:《傳統個人、家庭、婚姻與國家—中國法制史的研究與方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陳用佛,鄒濬智,沈聖文:《破案關鍵:指紋、毛髮、血液、DNA,犯罪現場中不可不知的鑑識科學》,臺北:獨立作家出版社,2012年。
    黃岩柏:《公案小說史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 年。
    黃源盛:《唐律與傳統法文化》,臺北:元照出版社,2011年。
    黃瑞亭:《法醫青天──林幾法醫生涯錄》,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1995年。
    黃瑞亭,陳新山:《話說大宋提刑官》,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11年。
    黃瑞亭,陳新山:《中國法醫學史》,武漢 :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5年。
    黃瑞亭,陳新山:《宋慈說案》,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年。
    黃瑞亭,陳新山編譯:《洗冤集錄今釋――法醫檢驗原理與案例》,北京:科學出版社,2020年。
    楊廷福:《唐律初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
    楊廷福:《唐律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賈靜濤:《中國古代法醫學史》,北京:群眾出版社,1984年。
    賈靜濤:《世界法醫學與法科學史》,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年。
    鄒濬智,曾春僑:《誰說仵作不科學:古代刑事鑑識實錄》,臺北:獨立作家出版社,2014年。
    鄒濬智,曾春僑:《想逃?沒那麼容易:看現代犯罪偵緝如何實踐三十六計》,臺北:獨立作家出版社,2016年。
    鄒濬智,蔡佳憲:《你也能當包青天:中國古代犯罪偵查實務與理論》,臺北:獨立作家出版社,2014年。
    鄒濬智,蔡佳憲:《是誰讓屍體說話?看現代醫學如何解讀《洗冤集錄》》,臺北:獨立作家出版社,2016年。
    熊秉真:《讓證據說話‧中國篇》,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裴起林口述,嚴國鉉整理:《裴起林洗冤錄:法醫的故事》,臺北:宇河文化出版,2001年。
    劉馨珺:《明鏡高懸——南宋縣衙的獄訟》,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鄭顯文:《唐代律令制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賴亮郡:《唐宋律令法制考釋:法令實施與制度變遷》,臺北:元照出版社,2010年。
    錢大群:《唐律疏義新注》,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錢大群:《唐律與唐代法制考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
    閻曉君:《出土文獻與古代司法檢驗史硏究》,北京:北京文物出版,2005年。
    戴建國:《宋代刑法史硏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戴建國,郭東旭:《南宋法制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戴建國:《宋代法制研究叢稿》,上海:中西書局,2019年。
    薛梅卿:《宋刑统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
    羅應辰,姚有則,萬文衡,蔡振堅,詹宣猷:《民國建陽縣志》,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
    魏文超:《宋代證據制度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3年。
    魏殿金:《宋代刑罰制度硏究》,濟南:齊魯書社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
    羅應辰,姚有則,萬文衡,蔡振堅,詹宣猷:《民國建陽縣志》,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
    〔日〕西尾元著,陳朕疆譯:《屍體證據:日本法醫揭開解剖台上孤獨、貧窮、衰老與不平等的死亡真相》,新北:智富出版社,2018年。
    〔英〕布賴恩‧英尼斯,黃婷譯:《身體罪證:走進法醫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年。
    〔美〕茱蒂‧梅琳涅克(Judy Melinek),提傑‧米契爾(T.J. Mitchell)著,翁雅如譯:《告訴我,你是怎麼死的》,臺北:臉譜出版社,2015年。
    〔美〕費俠莉(Charlotte Furth)等著,賈士蘅、陳元明譯:《讓證據說話‧對話篇》,臺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美〕道格拉斯‧萊爾(Douglas P. Lyle):《法醫.屍體.解剖室➀:犯罪搜查216問─專業醫生解開神祕病態又稀奇古怪的醫學和鑑識問題》(2023年新版),臺北:麥田出版社,2023年。
    〔美〕道格拉斯‧萊爾(Douglas P. Lyle):《法醫.屍體.解剖室➁:謀殺診斷書─專業醫生剖析188道詭異又匪夷所思的病理、毒物及鑑識問題》(2023年新版),臺北:麥田出版社,2023年。
    〔美〕道格拉斯‧萊爾(Douglas P. Lyle):《法醫.屍體.解剖室➂:重返犯罪現場─專業醫生解析157道懸疑、逼真的謀殺手法相關的醫學及鑑識問題(2023年新版),臺北:麥田出版社,2023年。

    三、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丁燁:〈南宋《洗冤集錄》研究綜述〉,《法制與社會》2012年第5期,2012年2月,頁9-10。
    于天任:〈談宋慈《洗冤集錄》中文學語言特點〉,《鴨綠江》2014年第9期,2004年9月,頁72。
    毛健,賀曄:〈宋元司法檢驗中仵作的社會形象與職責〉,《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38卷第11期,2017年11月,頁60-64。
    王宏治:〈試論中國古代史學與法學同源〉,《政法論壇》2003卷第2期,頁171-179。
    王明忠:〈仵作錯位傳承的研究──官衙中的仵作〉,《法律與醫學雜誌》,2007 年第14期,頁65-68。
    王明忠:〈《洗冤集錄》中仵作社會地位的分析〉,《中國法醫學雜誌》,第24卷第6期,2009年6月,頁429-430。
    王菲:〈宋慈《洗冤集錄》與宋朝司法鑑定淵源探析〉,《蘭臺世界》2014年第5期,2014年2月,頁154-155。
    可賀賀,趙鴻君:〈基於對《洗冤集錄》價值研究談其對現代法醫學的影響〉,《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第15卷第7期,2013年7月,頁132-133。
    田振洪,祝熹:〈大宋提刑官宋慈卒年新說〉,《宋史研究叢》2016年第1期,頁227-235。
    田莉姝,成思亮:〈從《洗冤集錄》看宋代刑事司法糾錯制度存在的缺陷〉,《貴州大學學報》第34卷第6期,2016年11月,頁102-106。
    田驤龍:〈我國古代的法醫學──《洗冤錄》(宋惠父著)〉,《警學叢刊》1972年第7卷,頁150-151。
    朱姍姍:〈中國古代司法檢驗制度研究〉,《中國司法鑒定》2018年第1期,頁13-20。
    江存孝:〈清代人命案件檢驗系統的形成、運作與實效〉,《法制史研究》2011年第19期,頁149-186。
    吳中雲:〈宋慈:法醫學的先驅者〉,《科技潮》1999年第11期,頁92-93。
    吳冬:〈仵作研究評述〉,《中國法醫學雜誌》2016年第31卷第3期,頁334-326。
    吳金鵬:〈「仵作」與古代法醫〉,《中國審判新聞月刊》2006年第2期,頁50-53。
    吳智雄:〈論《尚書大傳》輯本之思想要義〉,《漢學研究》第26卷第4期,頁1-32。
    宋方明:〈從「洗冤集錄」出發評析宋代司法檢驗之生成與局限〉,《兩岸經貿發展與司法互助學術論文集》2015年3月,頁288-297。
    李光和:〈中國司法檢驗体制的近代化轉型──以法醫取代仵作為中心的歷史考察〉,《歷史檔案》2011年第2期,頁117-124。
    李如鈞:〈簡便之罰:宋代的違制罪與「以違制論」〉,《史學彙刊》2017年第36期,頁63-91。
    李明德:《略論朱熹的司法思想》,《中外法學》1933年第5期,頁30-33。
    李隆獻:〈先秦至唐代復仇型態的省察與詮釋〉,《文與哲》2011年第18期,頁1-62。
    李曉婧:〈從《宋史‧刑法志》看宋代的刑事法律規範〉,《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2期,2011年4月,頁100-103。
    李曉琴:〈《洗冤集錄》為什麼產生在宋代〉,《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第9卷第2期, 2008年6月,頁97-98。
    周敏華:〈《封診式‧經死》爰書試探〉,《東吳中文學報》2009年第17期,頁1-18。
    林敏:〈《洗冤集錄》之敘事行為在公案小說中的流變〉,《閩江學院學報》第30卷第6期,2009年12月,頁74-77、87。
    林幾:〈檢驗《洗冤錄》銀釵驗毒方法不切實用意見書〉,《醫藥學》,第10卷第5期,1933年,頁32-37。
    柳立言:〈「天理」在南宋審判中的作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013年第84本,第2分,頁277-328。
    紀清漪:〈中國古代法醫學初探〉,《法學研究》1981年第5期,頁38-44。
    范延妮,趙霞,藍孝玲:〈宋慈《洗冤集錄》海外譯介的特徵及影響〉,《西部中醫藥》第35卷第4期,頁158-161。
    范家偉:〈魏晉南北朝隋唐醫者與醫學〉,《古今論衡》2010年第12期,頁83-114。
    茆巍:〈宋慈卒年小考〉,《中國司法鑒定》2014年第4期,頁115-117。
    茆巍:〈緊要與卑賤:清代衙門仵作考〉,《證據科學》第22卷第2期,2014年3月,頁234-245。
    孫秀華:〈從《宋刑統》看宋代司法官責任追究與司法公正〉,《蘭臺世界》2015年第24期,頁33-34。
    徐忠明:〈「仵作」源流考證〉,《政法學刊》,1996年第2期,頁23-27。
    馬泓波:〈宋代司法檢驗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西北大學學報》第38卷第4期,2008年7月,頁46-50。
    高明士:〈唐代的身分制社會〉,《興大歷史學報》,2016年第30期,頁1-18。
    高婉瑜:〈《洗冤集錄》稱謂詞的新興與變化―以當事者、家屬、證人為範圍〉,《東亞文獻研究》2019年第24輯,頁81-94。
    高婉瑜:〈宋代檢驗書的身體認知及語言初探─以《洗冤集錄》下肢詞為例〉,《淡江中文學報》2019年第40期,頁77-116。
    高婉瑜:〈《洗冤集錄》的身體語言―以臀部詞、排泄處詞、生殖詞為例〉,收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歷史語言學研究》編輯部編:《歷史語言學研究(第十四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20年,頁43-56。
    高婉瑜:〈《洗冤集錄》傷痕詞類別及語用特點分析〉,《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3期,2020年5月,頁10-16。
    高婉瑜:〈《洗冤集錄》軀幹詞及其歷時考察〉,《長江學術》2021年第4期,頁98-106。
    高婉瑜:〈宋代檢驗書的身體圖像:《洗冤集錄》骨骼詞的建構與探索〉,《人文中國學報》2021年第32期,頁83-124。
    高婉瑜:〈從檢驗書看穴位詞的語義演變及相關問題〉,《人文中國學報》2022年第35期,頁79-122。
    高婉瑜:〈談檢驗書的「風/中風」及其驗屍敘述模式〉,收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歷史語言學研究》編輯部編:《歷史語言學研究(第十八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22年,頁58-70。
    高婉瑜:〈檢驗書《洗冤集錄》急救法研究―兼論古代檢驗與醫學之關連〉,《政大中文學報》2023年第40期,頁177-220。
    高婉瑜:〈檢驗書《洗冤集錄》驗屍語篇的書寫模式〉,《東亞文獻研究》2023 第31輯,頁33-51。
    崔勇,牛素嫻:〈中國古代仵作人探究〉,《版論壇》2007年第4期,頁138-142。
    張哲嘉:〈「中國傳統法醫學」的知識性格與操作脈絡〉,《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4年第44期,頁1-30。
    張連舉:〈宋慈和他的《洗冤集錄》〉,《政法學刊》第31卷第4期,2014年8月,頁87-89。
    張澤紅:〈神秘的古代法醫──仵作〉,《學理論》2014年第3期,頁112-113。
    張鴻:〈宋慈的《洗冤集錄》中的法律思想〉,《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年第11期,頁154、156。
    陳登武:〈論唐代的特殊謀殺罪〉,《興大歷史學報》2003年第14期,頁13-34。
    陳俊仁:〈古代版CSI--從《洗冤錄》看古中國法醫科學〉,《科學月刊》第39卷第10期,頁746-751。
    陳炫瑋:〈秦漢時代的鞫獄措施及其相關問題探究〉,《清華學報》2016年第2期,頁239-276。
    陳重方:〈《洗冤錄》在清代的流傳、閱讀與應用〉,《法制史研究》2014年第25期,,頁37-94。
    陳重方:〈清《律例館校正洗冤錄》相關問題考證〉,《有鳳初鳴年刊》2010年第6期,頁441-455。
    陳逢源:〈先秦聖賢系譜論述與儒學歷史意識──朱熹道統觀之淵源考察〉,《中央大學人文學報》2010年第41期,頁1-64。
    陳慶粹:〈檢察官相驗與《洗冤錄》〉,《法令月刊》1966年第11期,頁9-10。
    陳曉輝:〈法家「檢驗三錄」的當代偵查價值述評〉,《蘭台世界》2016年第8期,頁136-137。
    馮雪:〈我國古代法醫學檢驗制度對當代法醫學鑒定的啟示〉,《法醫學雜誌》2016年第2期,頁137-142。
    黃信麒,蔡忠志:〈「藥」與「毒」—本草學「毒」性觀念的歷史回顧與記述模式的幾點反思〉,《中醫藥雜誌》2014年第25期,頁259-274。
    黃瑞亭,周安居:〈我國仵作職業研究(1)〉,《中國法醫學雜誌》2012年第27卷第5期,頁428-430。
    黃瑞亭,周安居:〈我國仵作職業研究(2)〉,《中國法醫學雜誌》2012年第27卷第6期,頁514-516。
    黃瑞亭,胡丙杰,陳玉川:〈宋慈《洗冤集錄》與法醫昆蟲學〉,《法律與醫學雜誌》2000年第7卷第1期,頁17-19。
    黃瑞亭:〈《洗冤集錄》與宋慈的法律、學術思想〉,《法律與醫學雜誌》2004年第11卷第2期,頁123-126。
    黃瑞亭:〈宋慈《洗冤集錄》與宋朝司法鑑定制度〉,《中國司法鑑定》2006年第1期,頁57-60。
    黃瑞亭:〈宋慈《洗冤集錄》產生的歷史文化條件──紀念宋慈誕辰830周年〉,《中國法醫學雜誌》2016年第31卷第4期,頁429-433。
    黃瑞亭:〈宋慈祖籍考〉,《中國司法鑑定》2018年第4期,頁75-79。
    黃瑞亭:〈宋慈與林幾學術思想的比較研究──以司法鑒定文化為視角〉,《中國司法鑑定》2019年第1期,頁81-90。
    黃道誠:〈宋代偵查中的現場勘驗初探,《河北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頁109-113。
    黃道誠:〈先秦至漢代的司法檢驗論略〉,《河北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頁64-69。
    黃顯堂:〈宋慈《洗冤集錄》研究中的失誤與版本考證述論〉,《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5年第4期,頁60-62。
    楊妃:〈「世界第一法學名醫」宋慈和《洗冤集錄》〉,《唐山學院學報》第16卷第2期,2003年,頁41-42。
    楊奉坤:〈「仵作」小考〉,《法學》1984年第7期,頁40-43。
    楊雪梅,範陽,鄧晨潔:〈從《南部檔案》看清代仵作職業制度〉,《醫學與法學》2021年第13卷第5期,頁83-86。
    董向勇:〈《洗冤集錄》中勘驗檢查人員的責任當議〉,《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4卷第2期,2014年6月,頁32-34。
    賈靜濤:〈宋慈及其偉大貢獻-紀念宋慈誕辰800周年〉,《中國法醫學雜誌》1987年第2期,頁65-68。
    賈靜濤:〈中國法醫學史研究60年〉,《中華醫史雜誌》1996年第4期,頁231-237。
    鄒濬智:〈華夏文明在中古的司法拔尖--宋慈撰作《洗冤集錄》內外條件綜論〉,《全人教育集刊》2014年第11期,頁25-45。
    廖育群:〈宋慈與中國古代司法檢驗體系評說〉,《自然科學史研究》1995年第14卷第4期,頁374-389。
    管成學:〈論宋慈與《洗冤集錄》研究中的失誤及原因〉,《文獻》1987年第1期,頁207-221。
    管成學:〈為什麼這個錯誤傳播了四十餘年─科技古籍研究芻議〉,《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3期,頁97-102。
    趙晶:〈論宋太宗的法律事功與法制困境──從《宋史‧刑法志》說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019年第90本,頁253-316。
    劉向明:〈從出土秦律看縣「令史」一職〉,《齊魯學刊》2004年第3期,頁51-54。
    劉馨珺:〈論宋代獄訟中「情理法」的運用〉,《臺灣師大歷史學報》2002年第3期,頁95-137。
    劉馨珺:〈南宋地方衙門放告與保人〉,《臺灣師大歷史學報》2010年第44期,頁67-96。
    劉鄂:〈檢驗吏:連接仵作與法醫之間〉,《歷史教學》2012年第20期,頁15-21。
    潘武肅:〈「春秋決獄」論略〉,《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990年第21卷,頁1-33。
    蔣楠楠:〈南宋司法裁判中的法理及其功能──以《名公書判清明集》為研究中心〉,《法制史研究》2022年第39期,頁39-69。
    諸葛計:〈宋慈及其《洗冤集錄》〉,《歷史研究》1979年第4期,頁87-94。
    閻曉君:〈張家山漢簡《告律》考論〉,《法學研究》2007年第6期,頁152-159。
    鍾金湯,劉仲康:〈「洗冤集錄」的作者--宋慈〉,《科學月刊》第30卷第4期,頁320-324。
    鍾贛生,〈《洗冤集錄》考辨〉,《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7年第1期,頁20-21。
    魏文超,華志強:〈論宋代的檢驗制度〉,《阜陽師範學院學報》2013年第1期,頁108-113。
    魏丕信著、謝歆哲譯:〈行政常規與職業熱情---清代中國的屍體檢驗活動〉,《Cahier du centre de Pékin de l É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2015年,頁3-38。
    蘇哲:〈中國偵查史〉,《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頁57。
    欒仁東:〈「仵作」職業的歷史考察〉,《黑龍江史志》2013年第19期,頁82。

    四、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丁燁:《《洗冤集錄》中宋代司法檢驗技藝研究》,合肥: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4月。
    王鑫:《「似醫非醫」:清代仵作社會身份與地位淺析》,天津:天津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20年。
    江存孝:《清代人命案件中的檢驗及取證模式》,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吳政霖:《朱熹思想中的情、理、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李東麗:《法律文化視野下的宋慈《洗冤集錄》》,武漢:中南民族大學法學理論碩士論文,2013年
    李奕青:《包青天遇見福爾摩斯:《中國偵探案》故事之創新與承繼》,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東亞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姚泓伊:《宋代司法鑒定發展研究》,濟南:青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倫一鳴:《宋代地方偵查制度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21年。
    孫琪:《論宋慈《洗冤集錄》中的刑事訴訟證據制度》,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
    徐曉慧:《南宋司法檢驗制度研究──以宋慈《洗冤集錄》為中心》,南京:南京師範大學法律史碩士論文,2008年。
    崔佳明:《宋代法醫制度研究》,蘭州:甘肅政法學院法律史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
    張琳:《《洗冤集錄》中死亡案件檢驗方法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法律史碩士論文,2020年。
    許耀明:《朱熹的理學與法律思想──中國傳統社會秩序正當性的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9年。
    陳名婷:《宋代官修醫書考》,臺中: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陳重方:《《洗冤錄》的流傳與中國檢驗制度的建立》,新北:國立臺北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7月。
    彭慧雯:《北宋幕職州縣官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湯茜:《中國古代仵作生態研究與歷史觀照》,重慶:西南政法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湯惠敏:《清代州縣命案初檢中的仵作》,蘇州: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
    黃世昌:〈《洗冤集錄》中植物類中毒及解毒方之文獻探討〉,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黃道誠:《宋代偵查制度與技術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年。
    黃齡瑩:《古代犯罪偵查與刑事鑑識案例之研究──以《百家公案》、《折獄龜鑑》、《洗冤集錄》為核心之展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論文,2016年。
    董向勇:《《洗冤錄》勘驗檢查制度研究》,鄭州:鄭州大學法律史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詹苡萱:《以宋代解剖圖──《歐希範五臟圖》、《存真圖》看中國解剖學的發展》,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詹筱瑩:《折獄龜鑑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1月。
    熊思量:《宋慈與《洗冤集錄》之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史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7年。
    蔡庭玉:《仵作的屍體檢驗實作:以乾隆朝江西省為例》,新竹: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年。
    鄭娟容:《清代吏役的工食銀──以江西為例》,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五、網路資源
    臺灣宋史研究網 https://www.ihp.sinica.edu.tw/~twsung/OLD/twsun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10591201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912011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201101.pdf3126KbAdobe PDF0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