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2764
|
Title: | 清末民初救世團體「救劫」觀念研究:以三相救劫書為中心 Ideas of "Salvation"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Redemptive Societies: A Case Study of Three Ministers Salvation Books |
Authors: | 李嘉浩 Li, Ka-Ho Gary |
Contributors: | 高振宏 Kao, Chen-Hung 李嘉浩 Li, Ka-Ho Gary |
Keywords: | 救世團體 救劫 文昌 呂祖 關帝 扶乩 Redemptive societies Salvation Wenchang Luzu Guandi Spirit-writing |
Date: | 2024 |
Issue Date: | 2024-08-05 13:54:19 (UTC+8) |
Abstract: | 本文從三相(文昌、呂祖、關帝)救劫書出發,探討華人宗教「救劫」觀念的歷史淵源、於清末民初救世團體中的新變,以及在這個時空背景中的傳播與展演方式。「救劫」觀念為不同宗教傳統所共有,故很容易被視為一種連續不斷的教義與實踐。然而在中國政治與社會激烈動蕩、同時華人宗教史上產生重大變革的時代,「救劫」觀念的涵義、應用與傳播會相應地出現新變,從救世團體及其生產的救劫書中,本文發現當中「救劫」觀念確有別於其他宗教傳統的獨特之處,值得進一步思索「救劫」觀念多樣性,以及近現代宗教團體及其思想與實踐的轉變。本文運用觀念史進路,發揮其跨學科跨地域屬性、對觀念變動與社會變動的捕捉,以及擴大思想研究對象至普羅大眾的特性,從歷時考察與共時比較中,勾勒出「救劫」觀念自身內涵的發展史,以及隱藏在觀念中的歷史背景。 本文的主要論點為,清末民初正處於一個急遽變動的時代,人們所身處的外憂內患局面造就了新的宗教觀念、體系、組織、實踐,而救世團體「救劫」觀念一方面,其涵義與結構發生明顯變化,呈現出從三世到現世、從保守到開放的轉向,以及徘徊在祛魅與復魅之間。另一方面這種涵義與結構變化亦反映出知識階層歷經時空壓縮下政治、社會、文化上的變動,喚起儒家思想傳統為主導的幽暗意識與取向危機,因此致力於現實日常中發現各種可能引致災劫的微小變動,繼而以倫理價值和生活規範挽救災劫,並找到自身於世界與人生路上的定位。最後,「救劫」觀念透過新式傳播媒介、新的社會群體以及混合書面與口頭語言表述,建構一個無論任何身份階級都可參與救劫的語境,以及神人之間互為主體性的紐帶,開創並持續構築一個善與人同的世界。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historical origins of the ideas of “salvation” in Chinese religions, its variation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redemptive societies, and the ways in which the ideas were disseminated and manifes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Minsiters Salvation Books. These ideas are shared by different religious traditions and may be regarded as continuous doctrine and practice at first glance. However, in this era of intense political and social upheaval in China, as well as major change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religions, the content, practice and dissemination of “salvation” may undergo transformation accordingly. From the redemptive societies and the salvation books they produced,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ir ideas of “salvation” are indeed unique from other religious traditions and are therefore worthwhile to further scrutinize the diversity of the ideas, as well as the changes in modern religious organizations. Using the approach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this paper exploits its interdisciplinary and cross-regional attributes, its ability to capture ideological and social changes, and its wider focus on the general public, to outlin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deas themselves, as well a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m.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rapid changes in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periods facilitated the creation of new religious ideas, systems, organizations and practices, hence leading the ideas of “salvation” in redemptive societies to changes in their content, practice and dissemination. These changes include a shift of focus from the three times to the temporal time, from limited members to the general public to be saved, and also the oscillation between disenchantment and re-enchantment. These changes also reflected how intellectuals experienced polit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s under time-space compression, which has aroused the dark consciousness and the sense of oriental crisis rooted in Confucianism. Such consciousness motivated their endeavors to pay attention to subtle movements in daily life that may induce catastrophe, hence saving themselves from it and retaining life orientation by means of promoting moral values and social norms. Finally, the ideas of “salvation” were spread through new printing technologies and groups, as well as written and semi-oral expressions, constructing a context in which all people can be saved, as well as a bond of intersubjectivity between the deities and humans. These endeavors eventually aimed at the continued construction of a world of goodness and solidarity. |
Reference: | 一、 救劫書(按出世時間、出版時間、三相排序)
《梓潼帝君救劫寶章》,收入〔明〕胡文煥編:《格致叢書》,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輯刻本,美國國會圖書館藏。 《救劫寶經》,收入〔清〕劉樵編,關槐增訂:《文帝全書》,清乾隆四十年(1775)重刊增輯本,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藏。 《文帝救劫寶經》,收入〔清〕益善氏增訂:《增訂敬信錄》,清道光十一年(1831)鐫本,收入周燮藩主編:《三洞拾遺》,合肥:黃山書社,2005年,頁714–718。 《元皇大道真君救劫寶經》,收入〔清〕閻永和、彭翰然重刻,賀龍驤校訂:《重刊道藏輯要》,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刻本,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藏。 《三聖救劫寶訓》,辛亥年(1957)臺南善誘堂刊刻本,收入王見川等主編:《明清以來善書叢編初輯》,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頁341–434。 《文武二帝葆生永命經》(《文昌帝君救劫葆生經》、《關聖帝君救劫永命經》),成泰乙巳年(1905)越南南定同樂勸善壇重刊本,越南國家圖書館藏。 《文武二帝葆生永命經》(《文昌帝君救劫葆生經》、《關聖帝君救劫永命經》),維新四年(1910)越南河內玉山祠刊本,越南國家圖書館藏。 《文武二帝葆生永命經》(《文昌帝君救劫葆生經》、《關聖帝君救劫永命經》),民國興國天源石印局石印本,收入何建明、王見川、高萬桑主編:《道藏集成.第五輯.關帝卷》,北京:中國書店,2020年,頁243–318。 《文武二帝葆生永命經》(《文昌帝君救劫葆生經》、《關聖帝君救劫永命經》),民國五十八年(1969)臺中瑞成書局重印本,收入王見川主編:《民眾經典:近代關帝、玉皇經卷與玄門真宗文獻》,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2年,頁407–484。 《文武二帝葆生永命經》(《文昌帝君救劫葆生經》、《關聖帝君救劫永命經》),不知版本合編本,共兩種,收入王見川等主編:《明清以來善書叢編續輯》,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頁359–432、433–519。 《文武二帝救劫真經》,越南河內西龍殿刊刻本,越南國家圖書館藏。 《文武二帝救劫經》,民國十一年(1922)上海宏大善書局石印,嘉義善書流通會發行本,收入何建明、王見川、高萬桑主編:《道藏集成.第五輯.關帝卷》,北京:中國書店,2020年,頁109–153。 《清微三品至道極玄參同妙典大乘度劫真經》,收入〔清〕劉體恕等彙輯:《呂祖全書》,清乾隆九年(1744)三十二卷刊刻本,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藏。 《太上敕演救劫消災賜福解厄保運證真參同妙經》,收入〔清〕劉體恕等彙輯:《呂祖全書》,清乾隆九年(1744)三十二卷刊刻本,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藏。 《廣慧修心保命超劫經》,收入〔清〕劉體恕等彙輯,蔡來鶴、邵志琳增輯:《呂祖全書》,清乾隆四十年(1775) 六十四卷重刊本,收入龔鵬程、陳廖安主編:《中華續道藏》(初輯),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第20冊。 《警世救劫陰騭文》,清咸豐八年(1858)重刻本,收入王見川等主編:《民間私藏:中國民間信仰民間文化資料彙編》(第一輯)(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第9冊,頁1–10。 《呂祖消劫真言》,民國二十一年(1932)刊本,收入王見川、宋軍、范純武主編:《中國預言救劫書彙編》,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第10冊,頁1–32。 《勸行孝救劫文》,收入〔清〕黃啟曙輯刊:《關帝全書》,清光緒十四年(1888)重刻本,收入何建明、王見川、高萬桑主編:《道藏集成.第五輯.關帝卷》,北京:中國書店,2020年,第8冊,頁10–12。 《救劫文》(共二篇),收入〔清〕黃啟曙輯刊:《關帝全書》,清光緒十四年(1888)重刻本,收入何建明、王見川、高萬桑主編:《道藏集成.第五輯.關帝卷》,北京:中國書店,2020年,第8冊,頁339–345。 《救劫寶訓》(共三篇),收入〔清〕黃啟曙輯刊:《關帝全書》,清光緒十四年(1888)重刻本,收入何建明、王見川、高萬桑主編:《道藏集成.第五輯.關帝卷》,北京:中國書店,2020年,第8冊,頁345–351。 《天賜救劫經》,清光緒庚子年(1900)安順帥同文堂重鐫本,收入王見川、林萬傳主編:《明清民間宗教經卷文獻》,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第10冊,頁465–474。 《天賜救劫真經》,民國七年(1918)新生邑淨土會重刊本,收入王見川等主編:《明清宗教經卷文獻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第6冊,頁397–406。 《關聖帝君親降濟世靈驗救劫經文》,版本不明,收入王見川等主編:《民間私藏:中國民間信仰民間文化資料彙編》(第二輯),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3年,第33冊,頁470–483。 《關聖帝君親降濟世靈驗救劫經文》,共三種,版本不明,收入何建明、王見川、高萬桑主編:《道藏集成.第五輯.關帝卷》,北京:中國書店,2020年,第32冊,頁217–330。 《關聖帝君血淚文》,清宣統三年(1911)重刻本,收入何建明、王見川、高萬桑主編:《道藏集成.第五輯.關帝卷》,北京:中國書店,2020年,第31冊,頁1–46。 《武聖帝君血淚救劫文》,民國二十年(1931)諸城恆心石印書局石印本,收入何建明、王見川、高萬桑主編:《道藏集成.第五輯.關帝卷》,北京:中國書店,2020年,第31冊,頁47–96。 《關聖帝君血淚救劫文》,民國二十三年(1934)太原恆利石印局石印本,收入何建明、王見川、高萬桑主編:《道藏集成.第五輯.關帝卷》,北京:中國書店,2020年,第31冊,頁97–132。 《關聖帝君血淚救劫文》,民國二十三年(1934)石門文德書局石印本,收入何建明、王見川、高萬桑主編:《道藏集成.第五輯.關帝卷》,北京:中國書店,2020年,第31冊,頁133–168。
二、 大正藏典籍(按經號排序)
以下佛教典籍均收入大正新修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脩大藏經》,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年。本文使用大正藏(Taisho)經文編號(T.)。
《佛說長阿含經》(T. 1) 《大樓炭經》(T. 23) 《雜阿含經》(T. 99) 《增壹阿含經》(T. 125)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T. 245) 《佛說無量清靜平等覺經》(T. 361) 《佛說法滅盡經》(T. 396) 《佛說般舟三昧經》(T. 417) 《般舟三昧經》(T. 418) 《賢劫經》(T. 425) 《佛說千佛因緣經》(T. 426) 《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T. 446)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T. 447)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T. 448)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T. 452) 《佛說彌勒下生經》(T. 453)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T. 454)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T. 455) 《佛說彌勒大成佛經》(T. 456) 《佛說彌勒來時經》(T. 457) 《佛說維摩詰經》(T. 474) 《菩薩瓔珞經》(T. 656)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T. 1161) 《佛說灌頂經》(T. 1331) 《優婆塞戒經》(T. 1488) 《大智度論》(T. 1509) 《雜阿毘曇心論》(T. 1522)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T. 1644) 《高僧傳》(T. 2059) 《經律異相》(T. 2121) 《法苑珠林》(T. 2122)
三、 道藏典籍(按經號排序)
以下道教典籍均收入〔明〕張宇初等編纂:《正統道藏》,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本文使用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的道經編號(CT序),詳參Kristofer Schipper, ed. Concordance du Tao-Tsang: Titres des ouvrages. Paris: EFEO, 1975。
《上清大洞真經》(CT6) 《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天書經》(CT22) 《太上諸天靈書度命妙經》(CT23) 《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CT318) 《太上洞玄靈寶真文要解上經》(CT330) 《洞玄靈寶諸天世界造化經》(CT321) 《太上洞玄靈寶天地運度自然妙經》(CT322) 《太上洞淵神咒經》(CT335) 《太上洞玄靈寶業報因緣經》(CT336) 《太上洞玄靈寶赤書玉訣妙經》(CT352) 《太上洞玄靈寶往生救苦妙經》(CT373) 《太上靈寶五符序》(CT388) 《上清後聖道君列紀》(CT442) 《太上洞玄靈寶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經》(CT457) 《太極真人敷靈寶齋戒諸經要訣》(CT532) 《老君音誦誡經》(CT785) 《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CT789) 《女青鬼律》(CT790) 《雲笈七籤》(CT1032) 《無上秘要》(CT1138) 《三洞珠囊》(CT1139) 《老君變化無極經》(CT1195) 《太上三天正法經》(CT1203) 《太上正一法文經》(CT1204) 《三天內解經》(CT1205) 《正一天師告趙昇口訣》(CT1273)
四、 其他古籍(按朝代與作者姓名排序)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據經韻樓臧版影印。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魏徵等:《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明〕王守仁撰,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清〕李西月重編:《張三丰全集》,道光二十四年(1844)空青洞天藏八卷本,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藏。 〔清〕梁恭辰著,王繼浩、謝敏奇、車其磊譯:《勸戒錄全集》,北京:團結出版社,2023年。 〔清〕黄育楩著,〔日〕澤田瑞穗校注:《校注破邪詳辯》,東京:道教刊行會,1972年。 〔清〕楊霽修、陳蘭彬等纂:《高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據清光緒十五年(1889)刊本影印。 〔清〕歸莊:《歸莊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三教應劫總觀通書》,轉引自李世瑜:〈《三教應劫總觀通書》初探〉,收入李世瑜:《寶卷論集》,臺北:臺灣蘭臺出版社,2007年。 《文昌帝君功過格》,收入王見川等主編:《民間私藏:臺灣宗教資料彙編.民間信仰.民間文化》(第二輯),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0年。 《古佛天真考證龍華寶經》,收入濮文起主編:《中國宗教歷史文獻集成:民間寶卷》,合肥:黃山書社,2005年,第三冊。 《古佛天真考證龍華寶經》,鉛印本,收入濮文起主編:《中國宗教歷史文獻集成:民間寶卷》,合肥:黃山書社,2005年,第三冊。 《弘陽嘆世經》,收入王見川、林萬傳主編:《明清民間宗教經卷文獻》,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第六冊。 《戒食洋煙文》,收入〔清〕黃啟曙輯刊:《關帝全書》,清光緒十四年(1888)重刻本,收入何建明、王見川、高萬桑主編:《道藏集成.第五輯.關帝卷》,北京:中國書店,2020年,第8冊。 《戒殺文》,收入〔清〕劉體恕等彙輯,蔡來鶴、邵志琳增輯:《呂祖全書》,清乾隆四十年(1775) 六十四卷重刊本,收入龔鵬程、陳廖安主編:《中華續道藏》(初輯),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第20冊。 《定劫寶卷》,收入濮文起主編:《中國宗教歷史文獻集成:民間寶卷》,合肥:黃山書社,2005年,第四冊。 《洞冥寶記》,收入王見川等主編:《民間私藏:中國民間信仰民間文化資料彙編》(第一輯),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第28–29冊。 《家譜寶卷》,收入王見川等主編:《明清民間宗教經卷文獻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第六冊。 《陰騭文》,收入〔清〕劉樵編,關槐增訂:《文帝全書》,清乾隆四十年(1775)重刊增輯本,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藏。 《普明如來無為了義寶卷》,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重刻本,收入王見川、林萬傳主編:《明清民間宗教經卷文獻》,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第六冊。 《普靜如來鑰匙通天寶卷》,臺灣日據時期鈔本,收入王見川、林萬傳主編:《明清民間宗教經卷文獻》,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第四冊。 《銷釋接續蓮宗寶卷》,收入王見川、林萬傳主編:《明清民間宗教經卷文獻》,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第五冊。 《銷釋混元弘陽救苦生天寶懺》,收入王見川、林萬傳主編:《明清民間宗教經卷文獻》,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第六冊。 《關聖垂訓寶文》,紹治六年(1846)越南河內玉山祠重刻本,越南國家圖書館藏。 王明編:《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趙爾巽等:《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嚴希慎等修,陳天錫等纂:《江安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據民國十二年(1923年)鉛印本影印。 〔日〕吉川忠夫、麥谷邦夫編,朱越利譯:《真誥校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五、 專著(按作者姓名排序)
方立天:《中國佛教哲學要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方東美:《中國哲學之精神及其發展》,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方維規:《甚麼是概念史》,北京:三聯書店,2020年。 王志宇:《台灣的恩主公信仰》,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王見川、皮慶生:《中國近世民間信仰:宋元明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王見川、蔣竹山編:《明清以來民間宗教的探索》,新北:商鼎數位出版,1996年。 王見川:《臺灣的齋教與鸞堂》,臺北:南天書局,1996年。 王爾敏:《明清社會文化生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臺北:麥田出版,2004年。 朱鳳祥:《中國災害通史(清代卷)》,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9年。 何炳棣著,徐泓譯注:《明清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台北:聯經出版社,2018年。 吳真:《為神性加註:唐宋葉法善崇拜的造成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吳震:《明末清初勸善運動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宋錦秀:《傀儡、除煞與象徵》,臺北:稻鄉出版社,1995年。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李孝悌:《明清以降的宗教城市與啟蒙》,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 李豐楙:《抱朴子:不死的探求》,北京:九州出版社,2019年。 李豐楙:《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汪征魯、方寶川、馬勇主編:《嚴復全集》(第七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 林國平:《籤占與中國社會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 侯杰、范麗珠:《世俗與神聖——中國民眾宗教意識》,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范純武:《清末民間慈善事業與鸞堂運動》,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5年。 范麗敏:《互通.因襲.衍化——宋元小說、講唱與戲曲關係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9年。 唐文明:《與命與仁:原始儒家倫理精神與現代性問題》,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夏春濤:《天國的隕落:太平天國宗教再研究》(增訂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 孫英剛:《神文時代:讖緯、術數與中古政治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徐中舒主編:《漢語大字典》,武漢:崇文書局,2010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 馬西沙、韓秉方:《中國民間宗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高梧:《文昌信仰習俗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 常建華:《清代國家與社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張仲禮:《中國紳士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張秀民:《中國印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張岱年等著,苑淑婭編:《中國觀念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張勇:《傅大士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張洪彬:《祛魅:天人感應、近代科學與晚清宇宙觀念的嬗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 張珣:《疾病與文化:臺灣民間醫療人類學研究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2004年。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年。 曹樹基、李玉尚:《鼠疫:戰爭與和平——中國的環境與社會變遷(1230–1960年)》,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6年。 梁其姿:《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梁淑媛:《飛登聖域:臺灣鸞賦文學書寫及其文化視域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2012年。 莊吉發:《真空家鄉:清代民間秘密宗教史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許地山:《扶箕迷信的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陳江風:《觀念與中國文化傳統》,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來源》(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 陳偉強:《漢唐文學的歷史文化考察》,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年。 陳偉強著,孫尚勇譯:《縱浪大化:漢晉文學的終末書寫》,北京:中華書局,2023年。 陳進國:《救劫:當代濟度宗教的田野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 陳霞:《道教勸善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 喻松青:《民間秘密宗教經卷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曾永義:《俗文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游子安、志賀市子:《道妙鸞通:扶乩與香港社會》,香港:香港三聯書店,2021年。 游子安:《善與人同——明清以來的慈善與教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游子安:《勸化金箴:清代善書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 湯用彤:《魏晉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 程樂松:《身體、不死與神秘主義:道教信仰的觀念史視角》,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 費孝通著,惠海鳴譯:《中國紳士》,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黃俊傑:《儒家思想與中國歷史思維》,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黃俊傑:《儒家思想與中國歷史思維》,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黃進興:《歷史的轉向:現代史學的破與立》,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21年。 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山出版社,1989年。 楊國強:《晚清的士人與士相》,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 楊慶堃著,范麗珠譯:《中國社會中的宗教:宗教的現代社會功能與其歷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 劉雄峰:《明清民間宗教思想研究——以神靈觀為中心》,成都:巴蜀書社,2011年。 蔡方鹿:《中華道統思想發展史》,臺北:中華道統思想發展史,1996年。 鄭志明:《中國善書與宗教》,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鄭志明:《臺灣民間宗教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84年。 鄭志明:《臺灣新興宗教現象.扶乩鸞篇》,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蕭登福:《讖緯與道教》,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濮文起:《歷史與現實:中國民間宗教探索》,北京:商務印書館,2022年。 謝世維、郭承天主編:《華人宗教與國族主義》,臺北:政大出版社,2019年。 謝世維:《大梵彌羅:中古時期道教經典中的佛教》,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 謝世維:《天界之文:魏晉南北朝靈寶經典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謝世維:《鴻濛妙觀:道教文化研究之多元面向》,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謝聰輝:《新天帝之命:玉皇、梓潼與飛鸞》,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年。 鍾肇鵬:《讖緯論略》,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 顏崑陽:《詩比興系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顏崑陽:《詮釋的多向視域:中國古典美學與文學批評系論》,臺北:學生書局,2016年。 魏承思:《中國知識份子的浮沉》,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年。 羅宗強:《明代後期士人心態硏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 羅新慧:《周代的信仰:天、帝、祖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 關永中:《神話與時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 〔日〕三石善吉著,李遇玫譯:《中國的千年王國》,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7年。 〔日〕小林正美著,李慶譯:《六朝道教史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日〕川合康三著,蔡毅譯:《中國的自傳文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日〕吉岡義豐著,余萬居譯:《中國民間宗教概說》,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年。 〔日〕松本文三郎著,張元林譯:《彌勒淨土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日〕酒井忠夫著,劉岳兵、何英鶯譯:《中國善書研究》(增補版),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 〔日〕鈴木中正:《千年王國的民眾運動の研究》,東京:東大出版會1983年。 〔日〕鈴木中正:《中國史における革命と宗教》,東京:東大出版會,1983年。 〔加〕歐大年(Daniel L. Overmyer)、〔美〕焦大衛(David K. Jordan)合著,周育民譯:《飛鸞:中國民間教派面面觀》,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5年。 〔美〕包筠雅(Cynthia J. Brokaw)著,杜正貞、張林譯,趙世瑜校:《功過格:明清社會的道德秩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美〕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著,朱慶葆等譯:《太平天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 〔美〕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著,黃中憲譯:《中國縱橫:漢學巨擎史景遷的歷史與文化探索》,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 〔美〕托馬斯.賴利(Thomas H. Reilly)著:《上帝與皇帝之爭:太平天國的宗教與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美〕米爾恰.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晏可佳、姚蓓琴譯:《神聖的存在:比較宗教的範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美〕杜維明著,錢文忠、盛勤譯:《道.學.政:論儒家知識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周錫瑞(Joseph W. Esherick)著,張俊義、王棟譯:《義和團運動的起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柯文(Paul A. Cohen)著,杜繼東譯:《歷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歷和神話的義和團》,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 〔美〕班凱樂(Carol Benedict)著,朱慧穎譯:《十九世紀中國的鼠疫》,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 〔美〕康豹(Paul R. Katz):《台灣的王爺信仰》,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 〔美〕康豹(Paul R. Katz)著,吳光正、劉瑋譯:《多面相的神仙——永樂宮的呂洞賓信仰》,濟南:齊魯書社,2010年。 〔美〕康儒博(Robert F. Campany)著,顧璇譯:《修仙:古代中國的修行與社會記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9年。 〔美〕歐大年(Daniel L. Overmyer)著,馬睿譯:《寶卷:十六至十七世紀中國宗教經卷導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年。 〔美〕歐大年(Daniel L. Overmyer)著,劉心勇等譯:《中國民間宗教教派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美〕諾夫喬伊(Arthur O. Lovejoy)著,張傳有、高秉江譯:《存在巨鏈——對一個觀念的歷史的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美〕韓書瑞(Susan Naquin)著,陳仲丹譯:《千年末世之亂:1813年八卦教起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 〔英〕J.L.奧斯汀(J. L. Austin)著,〔英〕J.O.厄姆森(James O. Urmson)、〔意〕瑪麗娜.斯比薩(Marina Sbisa)編,楊玉成、趙京超譯:《如何以言行事:1955年哈佛大學威廉.詹姆斯講座》,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 〔英〕大衛.哈維(David Harvey)著,許瑞宋譯:《挑戰資本主義:大衛.哈維精選文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英〕柯林武德(R. G. Collingwood)著,何兆武、張文杰、陳新譯:《歷史的觀念》(增補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英〕約翰.伯瑞(John B. Bury)著,范祥濤著:《進步的觀念》,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5年。 〔英〕雷蒙.威廉士(Raymond Williams)著,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3年。 〔荷〕田海(Barend J. ter Haar)著,王健等譯:《關羽:由凡入神的歷史與想象》,北京:新星出版社,2022年。 〔荷〕田海(Barend J. ter Haar)著,劉平、王蕊譯:《中國歷史上的白蓮教》,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 〔德〕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著,王慶節、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 〔羅馬尼亞〕米爾恰.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王建光譯:《神聖與世俗》,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年。 〔羅馬尼亞〕米爾恰.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晏可佳、姚蓓琴譯:《神聖的存在:比較宗教的範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Eliade, Mircea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Eliade, Mircea. Images and Symbols: Studies in Religious Symbolism. Princeton, New Jers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Goossaert, Vincent and David A. Palmer. The Religious Question in Modern China.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2011. Goossaert, Vincent. Making the Gods Speak: The Ritual Production of Revelation in Chinese Religious Histor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22. King, Michelle T. Between Birth and Death: Female Infanticide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Stand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Kleeman, Terry F. A God's Own Tale: The Book of Transformations of Wenchang, the Divine Lord of Zitong.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4. Koselleck, Reinhart. Futures Past: On the Semantics of Historical Time, trans. Keith Trib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MIT Press, 1985. Kuo, Cheng-tian. Religion and Nationalism in Chinese Societies.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17. Naquin, Susan. Gods of Mount Tai: Familiarity and the Material Culture of North China, 1000–2000. Leiden: Brill, 2022. Nattier, Jan. Once upon a Future Time: Studies in a Buddhist Prophecy of Decline. Berkeley: Asian Humanities Press, 1991. Said, Edward W. The World, the Text, and the Critic.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Seiwert, Hubert and Ma Xisha. Popular Religious Movements and Heterodox Sects in Chinese History.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2003.
六、 論文
方維規:〈「鞍型期」與概念史——兼論東亞轉型期概念研究〉,《東亞觀念史集刊》第1期,2011年12月。 方維規:〈概念史八論——一門顯學的理論與實踐及其爭議與影響〉,《東亞觀念史集刊》第4期,2013年6月。 方維規:〈概念史研究方法要旨——兼談中國相關中存在的問題〉,收入黃興濤主編:《新史學(第三卷):文化史研究的再出發》,北京:中華書店,2009年。 王卡:〈越南訪道研究報告〉(續),《中國道教》第3期,1998年。 王見川、康豹、宗樹人:〈導言:救世團體研究的回顧〉,《民俗曲藝》第172期,2011年6月。 王見川:〈宋—明時期的扶箕、扶鸞與請仙:兼談「扶乩」、「恩主」等詞的起源〉,收入范純武主編:《扶鸞文化與民眾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0年。 王見川:〈扶乩與清代關帝信仰的發展︰以關帝文獻集為考察中心〉,收入范純武主編:《歷史、藝術與台灣人文論叢(十六)》,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9年。 王見川:〈近代中國扶乩團體的慈善與著書:從《印光法師文鈔》談起〉,收入曹新宇主編:《新史學(第十卷):激辯儒教:近世中國的宗教認同》,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王見川:〈臺灣「關帝當玉皇」傳說的由來〉,收入王見川:《漢人宗教、民間信仰與預言書的探索:王見川自選集》,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8年。 王遠義:〈現代中國思想變遷中的歷史意義〉,收入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主編:《中國文學歷史與思想中的觀念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2005年。 白欲曉:〈「神道設教」與「神道助教」——儒家「神道觀」發微〉,《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2015年。 朱淵清:〈時——儒家運命論思想的核心概念〉,收入鄭吉雄主編:《觀念字解讀與思想史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 宋光宇:〈眾善奉行.諸惡莫作——有關臺灣善書的硏究及其展望〉,收入宋光宇:《宋光宇宗教文化論文集》,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2年。 宋光宇:〈關於善書的研究及其展望〉,《新史學》,1994年12月第4期。 李世偉:〈末劫解救——從觀音救劫善書探討觀音信仰之民間化〉,《新世紀宗教研究》第16卷第2期,2017年12月。 李世偉:〈近代觀音救劫善書的形制與內涵〉,收入王見川主編:《歷史、藝術與台灣人文論叢(九)》,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6年。 李里峰:〈概念史研究在中國:回顧與展望〉,《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5期。 李朝凱:〈塑造文昌帝君——文昌信仰源起與發展新探〉,《東吳歷史學報》第38期,2018年6月。 李嘉浩:〈神人之間:論《徐仙翰藻》的騷怨書寫〉,《輔大中研所學刊》第43期,2022年11月。 李豐楙:〈六朝道教的末世救劫觀〉,收入沈清松主編:《末世與希望》,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李豐楙:〈六朝道教的度救觀:真君、種民與度世〉,《東方宗教研究》新5期,1996年10月。 李豐楙:〈六朝道教的終末論——末世、陽九百六與劫運說〉,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九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李豐楙:〈仙界的訓戒:《真誥》與《聖學龍華》的末世濟度〉,收入李奭學、黎子鵬主編:《中外宗教與文學裏的他界書寫》,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5年。 李豐楙:〈行瘟與送瘟——道教與民眾瘟疫觀的交流和分歧〉,收入國家圖書館主編:《民間信仰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漢學研究中心,1994年。 李豐楙:〈從成人之道到成神之道——一個臺灣民間信仰的結構思考〉,《東方宗教研究》新4期,1994年10月。 李豐楙:〈救劫與度劫:道教與明末民間宗教的末世性格〉,收入黎志添主編:《道教與民間宗教研究論集》,香港:學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李豐楙:〈傳承與對應:六朝道經中「末世說」的提出與衍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9期,1996年9月。 李豐楙:〈感動、感應與感通、冥通:經、文創典與聖人、文人的譯寫〉,《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1卷第2期,2008年10月。 李豐楙:〈道教劫論與當代度劫之說:一個跨越廿十世紀到廿一世紀的宗教觀察〉,收入李豐楙、朱榮貴主編:《性別、神格與臺灣宗教論述》,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7年。 杜正勝:〈古代世變與儒者的進退〉,《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4卷第1期,2011年。 汪娟:〈《千佛名經》衍生之登科典故析論〉,《玄奘佛學研究》第6期,2007年1月。 林文龍:〈臺灣早期詩文作品編印述略(1684–1945)〉,收錄於許俊雅主編:《講座FORMOSA:臺灣古典文學評論合集》,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出版,2004年。 邵雍:〈近年來中國民間信仰研究述評〉,收入〔德〕柯若樸主編:《中國民間宗教•民間信仰研究之中歐視角》,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2年。 金觀濤、劉青峰:〈隱藏在關鍵詞中的歷史世界〉,《東亞觀念史集刊》,2011年12月第1期。 姜生:〈道教的興起及其對漢魏社會之影響〉,《台灣宗教研究》第2卷第1期,2002年12月。 姜生著,〔日〕山田俊譯:〈漢代道教經典の終末論について(上)〉,《東方宗教》第92期,1998年11月。 姜生著,〔日〕山田俊譯:〈漢代道教經典の終末論について(下)〉,《東方宗教》第93期,1999年5月。 姜守誠:〈清代廿八都的保嬰局及其社會意義——以兩塊保嬰碑文為中心〉,《漢學研究集刊》第16期,2013年6月。 胡劼辰:〈《文昌帝君陰隲文》起源新研:以《為善陰隲》、《勸行陰隲文》、以及《梓潼帝君救劫寶章》為中心〉,收入李世偉主編:《歷史、藝術與台灣人文論叢(十一)》,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7年。 胡劼辰:〈《呂祖全書》與《文帝全書》編纂者劉樵小考〉,《道教學刊》第5期,2020年。 胡劼辰:〈清代六種文帝類全書的出版史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91卷第2期,2020年6月。 胡劼辰:《《文帝全書》研究:清代文昌帝君信仰的文獻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研究博士論文,2017年。 范純武:〈八德:近代中國救世團體的道德類目與實踐〉,收入康豹、高萬桑主編:《改變中國宗教的五十年:1898–1948》,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5年。 范純武:〈飛鸞、修真與辦善:鄭觀應與上海的宗教世界〉,收入巫仁恕、康豹、林美莉主編:《從城市看中國的現代性》,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0年。 孫江:〈序:概念、概念史與中國語境〉,收入孫江、劉建輝主編:《亞洲概念史研究(第一輯)》,北京:三聯書店,2013年。 孫瑞雪、黃永鋒:〈越南道教文獻的範圍、歷史和館藏〉,《道學研究》第2期,2022年。 高振宏:〈建構想象的共同體:元明二徐真君信仰與扶箕團體的互動〉,發表於「2021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2021年12月16日。 高振宏:〈道成身化、末劫救度:敦煌本《老子變化經》研究〉,收入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出土文獻研究視野與方法》(第七輯),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20年。 張小軍:〈實踐史:一個歷史人類學的研究視角〉,收入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民間」何在 「誰之」信仰》,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張藝曦:〈飛昇出世的期待——明中晚期士人與龍沙讖〉,《新史學》第1期,2011年3月。 梁其姿:〈道堂乎?善堂乎?清末民初廣州城內省躬草堂的獨特模式〉,收入陳永發主編:《明清帝國及其近現代轉型》,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梁裕康:〈語言、歷史、哲學——論Quentin Skinner之政治思想方法論〉,《政治科學論叢》第28期,2006年6月。 陳玉芳,〈「迷信」觀念於清末民初之變遷〉,《東亞觀念史集刊》第2期,2012年6月。 陳建守:〈語言轉向與社會史:科塞雷克及其概念史研究〉,《東亞觀念史集刊》第4期,2013年6月。 陳偉強:〈意象飛翔:《上清大洞真經》所述之存思修煉〉,《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53期,2011年7月。 陳熙遠:〈「宗教」——一個中國近代文化史上的關鍵詞〉,《新史學》第4期,2002年12月。 陳劍鍠:〈道綽的末法觀念與淨土門的創立〉,《東華人文學報》第13期,2008年7月。 彭剛:〈歷史地理解思想——對斯金納有關思想史研究的理論反思的考察〉,收入叢日雲、龐金友主編:《西方政治思想史方法論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游子安:〈從宣講聖諭到說善書——近代勸善方式之傳承〉,收入游子安:《善書與中國宗教:游子安自選集》,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2年。 游子安:〈敷化宇內:清代以來關帝善書及其信仰的傳播〉,收入游子安:《善書與中國宗教:游子安自選集》,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2年。 湯志傑:〈本土觀念史研究芻議:從歷史語意與社會結構摸索、建構本土理論的提議〉,收入鄒川雄、蘇峰山編:《社會科學本土化之反思與前瞻:慶祝葉啟政教授榮退論文集》,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2009年。 馮克利:〈作為歷史事件的觀念——以《美德、商業和歷史》為例談波考克的思想史研究〉,收入叢日雲、龐金友主編:《西方政治思想史方法論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黃克武:〈迷信觀念的起源與演變:五四科學觀的再反省〉,《東亞觀念史集刊》,2015年12月第9期。 楊貞德:〈歷史、論述與「語言」分析——波卡克之政治思想研究方法述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4期,,1997年12月。 楊棣棠:〈救劫度生評議:又名對於拜神救劫傳單之批評〉,《海潮音》,1923年第12期。 葛兆光:〈道統、系譜與歷史——關於中國思想史脈絡的來源與建立〉,《文史哲》第3期,2006年6月。 路遙:〈中國傳統社會民間信仰之考察〉,收入路遙主編:《中國民間信仰研究述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劉屹:〈何謂「末法」〉,《華林國際佛學學刊》第4卷第1期,2021年。 劉屹:〈佛滅之後:中國佛教末法思想的興起〉,收入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23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 蔡彥仁:〈從宗教的不可化約性論華人學術處境中的宗教研究〉,收入黎志添主編:《華人學術處境中的宗教研究:本土方法的探索》,香港:三聯書店,2012年。 鄭文惠、邱偉雲:〈從概念到概念群:《新民叢報》「國家」與「教育」觀念的互動與形塑〉,《東亞觀念史集刊》第10期,2016年6月。 鄭文惠:〈近代中國知識轉型與概念變遷/觀念形塑——觀念史/概念史視域與方法〉,《東亞觀念史集刊》第4期,2013年6月。 鄭喜夫:〈清代臺灣善書初探〉,《臺灣文獻》第3期,1982年9月,頁7–37。 鄭萬耕:〈「神道設教」說考釋〉,《周易研究》總第76期,2006年。 黎志添:〈明清道教呂祖降乩信仰的發展及相關文人乩壇研究〉,《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5期,2017年7月。 蕭登福:〈台灣現今社會中所見宗教方面的預言災疾讖記書〉,《宗教哲學》第18期,1999年4月。 謝政修:《聖傳、聖訓與聖蹟:清代關聖帝君「全書」刊行之意義與信仰內涵》,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21年。 謝聰輝:〈明清《玉皇本行集經》中呂祖降誥研究〉,《道教研究學報:宗教、歷史與社會》第7期,2015年。 〔日〕小武海櫻子:〈試析近代南洋華人與救世團體——以同善社為例〉,收入范純武主編:《扶鸞文化與民眾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0年。 〔日〕山田賢:〈世界の破滅とその救済:清末の救劫の善書について〉,《史朋》第30期,1998年。 〔日〕吉岡義豐:〈六朝道教の種民思想〉,《日本中國學會報》第16期,1964年12月。 〔日〕吉岡義豐:〈道教種民思想の宗教的性格〉,《集刊東洋學》第13期,1965年5月。 〔日〕志賀市子:〈清末民初粵西地區的鸞堂——兼談十九世紀末鼠疫流行與救劫經的擴散〉,收入范純武主編:《扶鸞文化與民眾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0年。 〔日〕志賀市子:〈清末嶺南地區的鼠疫流行與救劫經之普及〉,收入蕭郭健、游子安主編:《1894–1920年代歷史鉅變中的香港》,香港:珠海學院香港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嗇色園,2016年。 〔日〕武內房司著,劉葉華譯:〈中國民眾宗教的傳播及其在越南的本土化——漢喃研究院所藏諸經卷簡介〉,《清史研究》第1期,2010年2月。 〔加〕宗樹人(David A. Palmer):〈民國救世團體與中國救度宗教:歷史現象還是社會學類別?〉,收入金澤、陳進國主編:《宗教人類學(第三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法〕索安(Anna Seidel)著,劉屹譯:〈國之重寶與道教秘寶──讖諱所見道教的淵源〉,收入《法國漢學》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法國漢學》(第四輯),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法〕高萬桑(Vincent Goossaert)著,卞冰夏、張琬容譯:〈1919,世界的末日——五四時期的救劫論述〉,收入呂妙芬、康豹主編:《五四運動與中國宗教的調適與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20年。 〔法〕高萬桑(Vincent Goossaert)著,李嘉浩譯:〈晚期帝制中國的神人與人神社會性〉,出版中。 〔法〕高萬桑(Vincent Goossaert)著,黃郁琁譯:〈近代中國的國家與宗教:宗教政策與學術典範〉,收入康豹主編:《近代中國的宗教》,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法〕高萬桑(Vincent Goossaert)撰,曹新宇譯:〈扶乩與清代士人的救劫觀〉,收入曹新宇主編:《新史學(第十卷):激辯儒教:近世中國的宗教認同》,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法〕高萬桑(Vincent Goossaert)撰,羅陽譯:〈關帝乩文的經典化〉,《道教學刊》第3期,2019年。 〔法〕高萬桑(Vincent Goossaert)撰,羅陽譯注:〈戰爭、暴力與救劫——太平天國戰爭(1851–1864)時期的宗教表現〉,《宗教學研究》第1期,2020年。 〔法〕高萬桑(Vincent Goossaert)著,羅陽譯:〈治療、降乩與地方社會:1900年的高淳〉,《世界宗教文化》第4期 ,2021年10月。 〔法〕勞格文(John Lagerwey)著,譚偉倫譯:〈詞彙的問題——我們應如何討論中國宗教?〉,收入《法國漢學》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法國漢學(第七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美〕杜贊奇(Prasenjit Duara):〈比較視野下的宗教與世俗主義:歐洲、中國及日本〉,收入曹新宇主編:《新史學(第十卷):激辯儒教:近世中國的宗教認同》,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美〕杜贊奇(Prasenjit Duara):〈刻劃標誌:中國戰神關帝的神話〉,收入〔美〕韋思締(Stephen C. Averill)編,陳仲丹譯:《中國大眾宗教》,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美〕柏夷(Stephen R. Bokenkamp)著,田禾譯:〈屢現的預言:道教末世論和唐王朝的建立〉,收入〔美〕柏夷(Stephen R. Bokenkamp)著,孫齊等譯:《道教研究論集》,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 〔美〕韋思諦(Stephen C. Averill):〈序言〉,收入〔美〕韋思諦(Stephen C. Averill)主編:《中國大眾宗教》,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美〕康豹(Paul R. Katz):〈道教與地方信仰——以溫元帥信仰為例〉,收入〔美〕康豹(Paul R. Katz):《從地獄到仙境:漢人民間信仰的多元面貌:康豹自選集》,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 〔美〕韓書瑞(Susan Naquin):〈中華帝國晚期白蓮教的傳衍〉,收入〔美〕羅友枝(Evelysn S. Rawski)、黎安友(Andrew J. Nathan)、姜士彬(David G. Johnson)主編,趙世玲譯:《中華帝國晚期的大眾文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22年。 〔美〕羅丹寧(Daniel Burton-Rose): 〈一位多產的神祇:彭定求死後乩壇上的天官職業生涯,1720–1906〉(A Prolific Spirit: Peng Dingqiu's Posthumous Career on the Spirit Altar, 1720–1906),《道教研究學報:宗教、歷史與社會》第7期,2015年1月。 〔英〕J.G.A.波考克(J. G. A. Pocock)撰,任軍鋒譯:〈語言及其含義——政治思想研究的轉向〉,收入丁耘主編:《什麼是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英〕周越(Adam Yuet Chau):〈「做宗教」的模式〉,收入宗樹人、夏龍、魏克利主編,吳正選譯:《中國人的宗教生活》,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14年。 〔英〕周越(Adam Yuet Chau):文字原教旨主義: 清末民初傳統文人衰落與商業革命期間的敬惜字紙運動〉(Script Fundamentalism: The Practice of Cherishing Written Characters (Lettered Paper) (惜字紙) in the Age of Literati Decline and Commercial Revolution),收入〔德〕柯若樸(Philip Clart)主編:《中國民間宗教民間信仰研究之中歐視角》,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2年。 〔英〕昆廷.斯金納(Quentin Skinner)著,任軍鋒譯:〈言語行動的詮釋與理解〉,收入丁耘主編:《什麼是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英〕昆廷.斯金納(Quentin Skinner)著,任軍鋒譯:〈觀念史中的意涵與理解〉,收入丁耘主編:《什麼是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英〕科大衛(David Faure)、劉志偉:〈「標準化」還是「正統化」?——從民間信仰與禮儀看中國文化的大一統〉,《歷史人類學學刊》第1–2期,2008年10月。 〔德〕施陸(Erik Schicketanz):〈民國時期救劫思想與政治論述——以悟善社與救世新教為中心〉,收入范純武主編:《扶鸞文化與民眾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0年。 〔德〕柯若樸(Philip Clart)著,盛洋譯:〈中國民間宗教的基本形態和傳承方式〉,《文化遺產》第6期,2013年11月。 〔德〕柯若樸(Philip Clart)著,謝惠英譯:〈中國宗教研究中「民間宗教」的概念:回顧與展望〉,收入魏思齊(Zbigniew Wesolowski)主編:《輔仁大學第四屆漢學國際研討會「中國宗教研究:現況與展望」》,新莊:輔仁大學出版社,2007年。 〔德〕柯若樸(Philip Clart)撰,毛鵬譯:〈孔子與靈媒:「民間儒教」是否存在?〉,收入曹新宇主編:《新史學(第十卷):激辯儒教:近世中國的宗教認同》,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Arthur P. Wolf著,張珣譯:〈神、鬼和祖先〉,《思與言》第35卷第3期,1997年9月。 Broy, Nikolas. “Syncretic Sects and Redemptive Societies: Towar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Sectarianism’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ns.” Review of Religion and Chinese Society 2.2 (2015): 145–185. Campany, Robert F. “Buddhist Revelation and Taoist Translatio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Taoist Resources 4.1 (1993): 1–29. Campany, Robert F. “On the Very Idea of Religions (in the Modern West and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History of Religions 42.4 (2003): 287–319. Clart, Philip and David Ownby, “Introduction.” In Text and Context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ese Religions: Redemptive Societies and their Sacred Texts, edited by Philip Clart, David Ownby and Wang Chien-chuan.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2020. Clart, Philip. “New Technologies and the Production of Religious Texts in China, 19th–21st Century.” In Modern Chinese Religion II: 1850–2015, eds. Vincent Goossaert, Jan Kiely and John Lagerwey.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2016. Clart, Philip. “Text and Context in the Study of Spirit-Writing Cults: A Methodological Reflec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of Ethnography and Philology.” In Text and Context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ese Religions, edited by Philip Clart, David Ownby and Wang Chien-chuan. Leiden & Boston: Brill, 2020. Goossaert, Vincent. “1898: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for Chinese Religio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5.2 (2006): 307–335. Goossaert, Vincent. “Animals in Nineteenth-Century Eschatological Discourse.” In Animals through Chinese History: Earliest Times to 1911, edited by Roel Sterckx, Martina Siebert and Dagmar Schäf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9. Goossaert, Vincent. “For a History of Religious Ideas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a.” In Concepts and Methods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ns I: State of the Field and Disciplinary Approaches, edited by André Laliberté and Stefania Travagnin. Boston and Berlin: De Gruyter, 2019. Goossaert, Vincent. “Mapping Charisma among Chinese Religious Specialists.” Nova Religio: The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Emergent Religions 12.2 (2008): 12–28. Goossaert, Vincent. “Spirit Writing, Canonization, and the Rise of Divine Saviors: Wenchang, Lüzu, and Guandi, 1700–1858.” Late Imperial China 36.2 (2015): 82–125. Goossaert, Vincent. “The Social Networks of Gods in Late Imperial Spirit‑Writing Altars.” Religions 14.2 (2023): 217. Katz, Paul R. “An Unbreakable Thread?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Taiwanese Religious Traditions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 Taiwan zongjiao yanjiu 臺灣宗教研究 11.2 (2012): 39–70. Kitagawa, Joseph M. “The Many Faces of Maitreya: A Historian of Religions' Reflections.” In Maitreya, the Future Buddha, eds. Alan Sponberg and Helen Hardac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Liu, Kwang-Ching, and Richard Shek. “Early Daoism in Retrospect: Cosmology, Ethics, and Eschatology.” In Heterodox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edited by Kwang-Ching Liu and Richard Shek.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4. Nattier, Jan. “The Meanings of the Maitreya Myth: A Typological Analysis.” In Maitreya, the Future Buddha, edited by Alan Sponberg and Helen Hardac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Ownby, David. “Chinese Millenarian Traditions: The Formative Age.”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04.5 (1999): 1513–1530. Ownby, David. “Redemptive Societi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Modern Chinese Religion II: 1850–2015, edited by Vincent Goossaert, Jan Kiely and John Lagerwey.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2015. Ritzinger, Justin R. “If We Build It, He Will Come: Eschatology, Hope, and the Reinvention of Maitreya in Modern China.” In Hope: A Form of Delusion? — Buddhist and Christian Perspectives, edited by Elizabeth Harris. St. Ottilien: EOS, 2013. Said, Edward W. “Travelling Theory Reconsidered.” In Critical Reconstructions: The Relationship of Fiction and Life, edited by Robert M. Polhemus and Roger B. Henkl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Schafer, Edward H. “What and How is Sinology?” Tang Studies 8–9 (1990–1991): 23–44. Schumann, Matthias. “Redemptive Societies.” In Handbook on Religion in China, edited by Stephan Feuchtwang.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20. Scott, Gregory Adam and Philip Clart. “Introduction: Print Culture and Religion in Chinese History.” In Religious Publishing and Print Culture in Modern China: 1800–2012, edited by Philip Clart and Gregory Adam Scott. Boston, Berlin and Munich: Walter de Gruyter, 2015. Seidel, Anna. “Taoist Messianism.” Numen 31.2 (1984): 161–174. Seidel, Anna. “The Image of the Perfect Ruler in Early Taoist Messianism: Lao-tzu and Li Hung.” History of Religions 9.2/3 (1969 – 1970): 216–247. Shek, Richard. “Ethics and Polity: The Heterodoxy of Buddhism, Maitreyanism, and the Early White Lotus.” In Heterodox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edited by Kwang-Ching Liu and Richard Shek.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4. Shek, Richard. “Sectarian Eschatology and Violence.” In Violence in China: Essays in Culture and Counterculture, edited by Jonathan N. Lipman and Stevan Harrell.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0. Smith, Jonathan Z. “Religion, Religions, Religious.” In Critical Terms for Religious Studies, edited by Mark C. Taylor.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8. Strickmann, Michel. “The Consecration Sutra: A Buddhist Book of Spells.” In Chinese Buddhist Apocrypha, edited by Robert E. Buswell.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0. Wang, Chien-chuan. “Spirit Writing Groups in Modern China (1840–1937): Textual Production, Public Teachings, and Charity,” translated by Vincent Goossaert. In Modern Chinese Religion II: 1850–2015, edited by Vincent Goossaert, Jan Kiely and John Lagerwey. Leiden and Boston: Brill, 2016. Zürcher, Erik. “‘Prince Moonlight’: Messianism and Eschatology in Early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 T'oung Pao 68 (1982): 1–75.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9151022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9151022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
102201.pdf | | 5369Kb | Adobe PDF | 2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