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2761
|
Title: | 趙順孫《四書纂疏》思想研究 Zhao Shunsun's Study on the Compilation and Annotation of the Four Books |
Authors: | 程家慷 Cheng, Jia-Kang |
Contributors: | 陳逢源 Chen, Feng-Yuan 程家慷 Cheng, Jia-Kang |
Keywords: | 趙順孫 《四書纂疏》 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 宋代四書學 Zhao Shunsun Study on the Compilation and Annotation of the Four Books Zhu Xi Four Books of Notes to Sentences the Four Books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
Date: | 2024 |
Issue Date: | 2024-08-05 13:53:42 (UTC+8) |
Abstract: | 朱熹之後,高足遍佈南宋各處,使得其思想得以傳播,為成為日後的學術主流奠定基礎。然而朱熹後學眾多紛紜,當中的佼佼者有黃榦、輔廣、陳淳、蔡沈、葉味道和真德秀等等。對於朱熹思想的傳播與詮釋都相當出色,如若不一同閱讀,難以理解朱熹和其後學思想。因此將其集結於一處,以利於閱讀和思考當中的道理,這就說明趙順孫《四書纂疏》在宋代四書學的位置相當重要,也是總結宋代四書學的重要著作。《四書纂疏》的重要性是集結和篩選朱熹和其高足的說法,以利於理解《四書集注》的注解。所以,分析趙順孫《四書纂疏》所引用的文獻,將會有利於了解宋代四書學的討論,也能夠了解趙順孫的篩選目的,從而了解其思想。 趙順孫《四書纂疏》撰寫的目的是要疏解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注解涉及諸多理學概念。所以本文將會擷取能夠凸顯趙順孫思想的論題和其引用的文獻加以分析,以便更深入了解趙順孫的四書學。本文主要討論趙順孫《四書纂疏》當中的仁論、聖人觀和工夫論。焦三者的目的是因為關係密切,仁論探討的問題是價值來源的問題、聖人觀所探討的乃是透過認知仁性以後,所要達到的目的、最後乃是將其實踐的工夫論,這三者缺一不可,形成一個重要環節。因此,本文將會以這三個部分進行深入的討論。 本文從趙順孫仁論切入,是因為趙氏注意到當時的學界皆以討論理、氣等理學觀念為主,對仁的討論不多。所以,趙順孫就集結朱熹和其高足的學說為一體,敘述對於仁的認知。透過趙氏的引用和討論,不難發現,仁與理、氣、心、性都是相當重要的概念。趙順孫不只補足對仁的論述,而且也確定了仁在心性上是與形上的天理相互呼應。此舉補足宋代理學對於仁的忽略。認知仁的目的,是要成為聖人。然而趙順孫卻強調聖人雖然重要,但是不可忽略君子的地位。因此,趙順孫強調需以聖人為最終目標,而以君子為階段性目標,唯有達到君子的位階,才有成為聖人的可能。本文指出此點,旨在說明趙順孫在梳理前人說法的同時是按照自己的標準進行排列,使得自身的想法能夠融入前人文獻當中。 最後,則是討論趙順孫實踐的方法——工夫論。本文認為,趙順孫在工夫論的討論注重對工夫的實踐態度,而非創造新的工夫論課題。而趙氏對於工夫論態度的指出則是在嚴謹、融會貫通上呈現,這就提供讀者有新的方向可以參考。 綜上所述,透過這三個主題的討論,本文認為其疏解的用意既是其關注所在。是趙順孫自身的道德體驗,記錄於《四書纂疏》當中,幫助讀者更容易理解。所以,趙順孫《四書纂疏》絕非是一部工具書,而帶有個人理解的著作。 After Zhu Xi, his prominent disciples spread throughout the Southern SongDynasty, facilitating the dissemination of his thoughts and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it to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later academic scholarship. However, Zhu Xi's later followers were numerous and diverse. Among the outstanding ones were Huang Gan,Fu Guang, Chen Chun, Cai Shen, Ye Weidao, and Zhen Dexiu, among others. They excelled in both the propag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Zhu Xi's ideas. Without reading their works together, it is difficult to fully comprehend Zhu Xi and his followers'thoughts. Therefore, collecting these works in one place facilitates read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underlying principles, highlighting the significant position of Zhao Shunsun's "Study on the Compilation and Annotation of the Four Books" in the study of the Four Books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It is also an essential work summarizing Song Dynasty scholarship on the Four Books. The importance of " Study on the Compilation and Annotation of the Four Books " lies in its collection and selection of Zhu Xi and his disciples' interpretations, aiding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nnotations in "Four Books of Notes to Sentences." Thus, analyzing the references Zhao Shunsun used in " Study on the Compilation and Annotation of the Four Books " will help understand the discussions on the Four Books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and reveal Zhao Shunsun's purpose in selecting certain materials, thereby shedding light on his thoughts. Zhao Shunsun wrote " Study on the Compilation and Annotation of the Four Books " to clarify Zhu Xi's " Four Books of Notes to Sentences.," with annotations involving various concepts of Neo-Confucianism.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select topics that highlight Zhao Shunsun's thoughts and analyze the references he cited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his study of the Four Books.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theories of benevolence (ren), the concept of the sage, and the practice theory (gongfu) in Zhao Shunsun's " Study on the Compilation and Annotation of the Four Books " The focus on these three areas is due to their close interrelation: the theory of benevolence addresses the issue of the source of values; the concept of the sage pertains to the ultimate goal to be achieved through understanding benevolence; and finally, the practice theory deals with the methods of actualizing these principles. These three aspects are indispensable, forming an essential link.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conduct an in-depth discussion of these three parts. The article starts with Zhao Shunsun's theory of benevolence because Zhao noticed that the academic community at the time mainly focused on discussing concepts like principle (li) and vital force (qi), with little discussion on benevolence. Thus, Zhao Shunsun integrated the teachings of Zhu Xi and his disciples to explain the understanding of benevolence. Through Zhao's references and discussions, it is evident that benevolen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concepts like principle, vital force, mind, and nature. Zhao Shunsun not only supplemented the discourse on benevolence but also established that benevolence in the mind and nature corresponds with the metaphysical principle. This action compensated for the neglect of benevolence in Song Dynasty Neo-Confucianism. The purpose of understanding benevolence is to become a sage. However, Zhao Shunsun emphasized that while the sage is important, the status of the gentleman should not be overlooked. Therefore, Zhao Shunsun stressed that the ultimate goal should be the sage, with the gentleman as a transitional goal. Only by reaching the status of a gentleman can one have the possibility of becoming a sage.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Zhao Shunsun, while organizing the statements of previous scholars, arranged them according to his standards, allowing his ideas to be integrated into the previous literature. Finally, the article discusses Zhao Shunsun's method of practice—gongfu theory.It argues that Zhao Shunsun focused on the attitude towards practicing gongfu rather than creating new topics within the gongfu theory. Zhao's emphasis on the attitude towards gongfu practice is presented through meticulous and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providing readers with a new direction for reference. In conclusion,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se three themes,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Zhao Shunsun's intention in his annotations reflects his own moral experiences recorded in " Study on the Compilation and Annotation of the Four Books," making it easier for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refore, Zhao Shunsun's " Study on the Compilation and Annotation of the Four Books is by no means a mere reference book but a work imbued with personal understanding. |
Reference: | 參考文獻 一、 古籍文獻 1.(先秦)列子撰,(晉)張湛注:《列子注》,收入於國學整理社編:《諸子 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54 年)。 2.(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3.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年)。 4.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5.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年)。 6.(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台北:洪葉文化, 2016 年 10 月)。 7.(漢)趙歧注, (宋)孫奭疏:《孟子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3 年)。 8.(魏)何晏注, (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3 年)。 9.(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81 年)。 10.(梁)皇侃:《論語義疏》(北京:中華書局,2013 年)。 11. (宋)周敦頤著,陳克明點校:《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 年 5 月)。 12.(宋)張橫渠:《張載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 年)。 13.(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 年 7 月)。 14.(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年)。 15(宋)朱熹:《四書或問》,收入於(宋)朱熹著,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 等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16. (宋)真德秀,陳靜點校:《四書集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21 年)。 17.(宋)陳淳:《北溪字義》(台北:世界書局,1959 年)。 18.(宋)葉紹翁著,沈錫麟、馮惠民點校:《四朝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 2006 年)。 19.(宋)黃榦:《勉齋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68 冊(台北:台灣商務 書局,1986 年)。 20.(宋)趙順孫:《四書纂疏》,收入於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編: 《儒藏(精華一一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年 5 月)。 21.(宋)楊時:《楊龜山先生全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4 年)。 22.(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20 年)。 23.(元)胡炳文:《四書通》,《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第 203 冊(台北: 台灣商務書局,1986 年)。 124 24.(元)黃溍著,王頲點校:《黃溍全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年 3 月)。 25.(元)脱脱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史并附編三種十六》(台北:鼎文書 局,1978 年)。 26.(元)脫脫等著:《宋史》(台北:鼎文書局,1978 年)。 27.(明)陳邦瞻:《宋史記事本末》(台北:鼎文書局,1978 年)。 28. (清)黃宗羲原著,全祖望補修,陳金生、梁運華點校:《宋元學案(冊 2)》 (北京:中華書局,1986 年)。 29.(宋)趙順孫著:《四書纂疏》,收入於(清)徐乾學等輯、納蘭成德校刊: 《通志堂經解》,冊 36(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69 年影印(清康熙十九年刻 本))。 30.(宋)趙順孫著:《四書纂疏》,收入於(清)紀昀奉敕纂:《景印文淵閣四 庫全書》,冊 201(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 年)。 31. (清) 朱彝尊著:《點校補正經義考》(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 1997 年) 。 32. (清)皮錫瑞著,周予同注:《增註經學歷史》(新北:藝文印書館,2019 年)。 33.(清)皮錫瑞著、吳仰湘點校:《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20 年 12 月)。 34. (清) 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欒保群、呂宗力校點:《日知錄集釋》(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 12 月)。 35.(清)戴震,張岱年主編:《戴震全書》(合肥:黃山書社,1997 年)。 36.(清)孫詒讓著,孫啟治點校:《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11 年)。 37. (清)王先謙撰,何晉點校:《尚書孔傳參正》(北京:中華書局,2011 年)。 38.(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0 年)。 二、專書 1. (日)土田健次郎,朱剛譯:《道學之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年)。 2.(日)小島毅,何曉毅譯:《宋朝: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桂林:廣西師 範大學出版社,2014 年)。 3.王文亮:《中國聖人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年)。 4.王邦雄等著:《中國哲學史(上冊)》(台北:里仁書局,2005 年)。 5.王緒琴:《天理與人生的貫通:朱子心性論的內在結構與雙向開展》(北京: 中華書局,2023 年 7 月)。 6.田浩:《朱熹的思維世界(增訂版)》(台北:允晨文化,2008 年 3 月)。 7.朱漢明、肖永明:《宋代《四書》學與理學》(北京:中華書局,2009 年)。 8.安靖如,吳萬偉譯:《聖境:宋明理學的當代意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 版社,2017 年 5 月)。 9.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2 年 1 月)。 125 10.何俊:《南宋儒學建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 11.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社,2019 年)。 12.余英時:《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台北:聯經出版社,1992 年)。 13.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年)。 14.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下)》(台 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 年)。 15.余英時:《中國文化史通釋》(紐約: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 年)。 16.余英時著,程嫩生、羅群等譯:《人文與理性的中國》(台北:聯經出版社, 2008 年)。 17.呂銘崴:《從朱子的讀書法論其修養工夫》 (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 年)。 18.(日)佐野公治,張文朝、莊兵翻譯,林慶彰校訂:《四書學史的研究》(台 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4 年 11 月)。 19.束景南:《朱子大傳》(福州:福建教育社,1992 年)。 20.吳啟超:《朱子的窮理工夫論》(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7 年 12 月)。 21.吳震:《朱子思想再讀》(北京:三聯書店,2018 年 11 月)。 22.金春峰:《朱熹哲學思想》(台北:東大出版社,1998 年)。 23.周天令:《朱子道德哲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年)。 24.周春健:《宋元明清四書學編年》(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12 年)。 25.周光慶:《中國古代哲學經典詮釋方法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 1 月)。 26.林月惠:《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台北:中研院文 哲所,2008 年)。 27.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漢籍分類目錄》(東京: 大藏省印刷局,1973 年 2 月)。 28.岡田武彥著,連凡譯:《宋明哲學的本質》(重慶:重慶出版社, 2023 年 7 月)。 29.侯潔之:《道南學脈觀中觀工夫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 年)。 30.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第三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0 年)。 31.胡春依:《朱熹、袁甫與黎立武的四書詮釋及其比較》(新北:花木蘭文化出 版社,2014 年)。 32.馬一浮,吳光主編,朱曉鵬、鄧新文編校:《馬一浮全集(第二冊) 》 (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 年)。 33.唐明貴:《論語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年 3 月)。 34.唐明貴、劉偉:《論語研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年 6 月)。 35.徐洪興:《道學思潮》(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 年)。 36.徐剛:《孔子之道與『論語』其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年 1 月)。 126 37.梁庚堯編:《北宋的改革與變法:熙寧變法的源起、流變及其對南宋歷史的影 響》(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社,2022 年 11 月)。 38.梁庚堯編:《南宋朝野論王安石與新法》(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社,2023 年 11 月)。 39.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印:《國立故宮博物院善本舊籍書目》(台北:國立故宮博 物院,1983 年)。 40.國立編譯館主編:《新集四書註解群書提要附古今四書總目 (下冊)》(台北: 華泰文化事業,2000 年)。 41.張莞苓:《內聖外王的重整與貫徹:朱熹的哲學思想與道德事功之學》(台北: 政大出版社,2020 年 12 月)。 42.張恆:《理學的發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3 年 7 月)。 43.張波:《皇侃哲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 年) 44.曾春海:《宋明理學及其發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23 年 7 月)。 45.陳來:《宋明理學》(台北:允晨文化,2010 年)。 46.陳來:《朱子哲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年)。 47.陳來:《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10 年 6 月)。 48.陳惠美、謝鶯興合編:《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藏善本書目新編》(台中:東海圖 書館,2015 年 7 月)。 49.陳榮捷:《朱學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 年)。 50.陳榮捷:《朱子新探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 年)。 51.陳榮捷:《朱熹》(台北:東大出版社,2003 年)。 52.陳逢源:《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台北:里仁書局,2006 年)。 53.陳逢源:《「鎔鑄」與「進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之歷史思維》(台北: 政大出版社,2013 年)。 54.陳奇猷:《韓非子集釋》(台北:華正書局,1975 年 9 月)。 55.陳雙珠:《朱子涵養工夫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2 年 3 月)。 56.許家星:《經學與實理:朱子四書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 年 3 月)。 57.蒙培元:《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 年)。 58.楠木正繼著,連凡譯:《宋明時代儒學思想之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2022 年 1 月)。 59.傅武光:《四書總義著述考》(台北:國立編譯館,2003 年)。 60.葉國良、夏長樸、李隆獻等:《經學通論》(台北:大安出版社,2005 年)。 61.湯一介、李中華主編,陳來、揚立華、楊柱才、方旭東等:《中國儒學史(宋 元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年)。 62.董金裕:《朱熹學術考論》(台北:里仁出版社,2008 年)。 127 63.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史并附編三種(第十五冊)》(台北:鼎文書局,1978 年。), 64.楊艷燕:《山西師範大學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011 年)。 65.楊儒賓:《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 版中心,2012 年)。 66.楊儒賓:《從《五經》到《新五經》》(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 年)。 67.楊儒賓、祝平次編 :《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 ,(台北:台大出版社, 2005 年)。 68.曾春海:《宋明理學及其發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23 年)。 69.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5 年)。 70.劉成國:《荊公新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 71.劉玉國:《朱子與戴震思想之比較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2010 年)。 72.劉紀璐著,石啟瑤、黃映溶、眾佛家弟子等譯:《中國哲學導論:從古代哲學 至中國佛學》(新北:聯經出版社,2021 年 5 月)。 73. 劉紀璐著,江求流、劉紀璐譯:《宋明理學:形而上學、心靈與道德》(新 北:聯經出版社,2021 年 5 月)。 74.景海峰主編 :《儒家思想與當代中國文化建設》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 年)。 75.梁漱溟:《梁漱溟全集》(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9 年)。 76.鄭傑文主編、吳國武:《兩宋經學學術編年(下)》(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 年)。 77.錢穆:《朱子新學案》收入於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台北:聯經出版社, 1994 年)。 78.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收入於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台北: 聯經出版社,1994 年)。 79.錢穆:《經學大要》(台北:蘭台出版社,2000 年)。 80.錢穆:《論語新解》(台北:東大出版社,2004 年)。 81.嚴紹璗編:《日藏漢籍善本書錄》(北京:中華書局,2007 年)。 82.顧宏義著:《宋代《四書》文獻論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 年 3 月)。 三、期刊論文 1. 王宇:〈行遠之車航、入室之門戶:趙順孫《四書纂疏》簡論〉,《杭州師範 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5 期(2017 年 9 月)。 2.谷繼明:〈試論宋元經疏的發展及其與理學的關聯〉,《中國哲學史》第 1 期 (2014 年)。 3.吳佩:〈「朱門集注」對朱子四書學的詮釋——以趙順孫《四書纂疏》為代表〉, 《北方文學》第 5 期(2017 年)。 128 4.吳震:〈中國思想史上的「聖人」概念〉,《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 4 期(2013 年) 。 5.周春健:〈元代新安學派的四書學〉,《中國哲學史》58 期(2007 年)。 6.馬一浮遺著:〈《四書纂疏》札記〉,《古籍研究》第 1 期(1995 年)。 7.唐明貴:〈趙順孫《論語纂疏》的特色〉,《廊坊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 34 卷第 4 期(2018 年 12 月)。 8.張菀苓:〈論朱熹之「知覺」與「主敬涵養」工夫〉,收於中研院中國文哲研 究所:《中國哲學與經學研究工作坊》(台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23 年) 。 9.陳逢源:〈朱熹注四書之轉折——以《學庸章句》、《或問》為對比範圍〉, 《東吳中文學報》第十五期(2008 年)。 10.許家星〈朱子四書學研究之回顧與前瞻〉,《「三學」探索》第 2 期(2013 年)。 11.陸建猷:〈宗朱學派的四書學思想〉 ,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22 卷第 3 期。 12.楊儒賓:〈宋儒的靜坐說〉,《台灣哲學研究》第 4 輯(台北:台灣哲學學會, 2004 年)。 13.曾昭旭:〈論忠恕與仁的本質關連——從本體論到工夫論〉,《鵝湖月刊》(2005 年 30 卷第 8 期)。 14.劉成群:〈元代新安理學從「羽翼朱子」到「求真是」的轉向〉,《江漢論壇》 第一期(2012 年)。 15.劉振維:〈論朱熹對「仁」的詮釋創新與現代意義〉 , 《止善》第二十八期(2020 年 6 月)。 四、學位論文 1.元鐘實:《朱熹之心性論》(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8 年)。 2.王志瑋:《黃榦、陳淳對朱學的繼承與發展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 所碩士論文,2009 年)。 3.吳佩:《趙順孫《四書纂疏》初探》(南昌:南昌大學碩士論文,2017 年)。 4.沈威廷:《王船山《讀四書大全說》理氣觀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 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年)。 5.卓忠信:《論語何氏集解朱子集注比較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碩 士論文,1967 年)。 6.周榮村:《朱子學術思想淵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研究所碩士論文, 1966 年)。 7.張嚳桓:《真德秀《四書集編》思想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2020 年)。 8.陳秋如:《「三綱領八條目」釋義比較之研究——以真德秀〈大學纂疏〉與趙 順孫〈大學纂疏〉為例》(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 年 2 月)。 129 9.謝幸芬:《饒魯四書學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21 年)。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8151021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151021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
102101.pdf | | 3999Kb | Adobe PDF | 0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