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5202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69/144892 (79%)
Visitors : 51887534      Online Users : 54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52028


    Title: 解析中國主旋律電影:胡習時期的比較
    Analyzing Main Melody Films in China: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Hu Jintao and Xi Jinping Eras
    Authors: 賴言曦
    Lai, Yen-Hsi
    Contributors: 王信賢
    Wang, Hsin-hsien
    賴言曦
    Lai, Yen-Hsi
    Keywords: 主旋律電影
    中共宣傳
    意識形態調控
    文化霸權
    Main Melody films
    CCP Propaganda
    Ideological Control
    Cultural Hegemony
    Date: 2024
    Issue Date: 2024-07-01 12:28:18 (UTC+8)
    Abstract: 本文研究問題為透過主旋律電影,比較胡錦濤與習近平時期(2008年至2022年)宣傳工作的差異。由於既有討論多半聚焦在單一領導人掌政時期,或聚焦在電影產業本身進行討論,對於比較不同領導人的差異缺乏全面性討論,因此本文透過比較研究做為分析途徑,透過主旋律電影的票房,探討兩位領導人的意識形態重點和當代主旋律電影的發展,以梳理出中國主旋律電影從胡錦濤到習近平的發展軌跡,並解析社會對於國家的宣傳接受度。
    研究發現,胡錦濤時期的主旋律電影雖然已朝商業化方向發展,但並未取得顯著的宣傳效果,相比之下,習近平時期的主旋律電影則更加成功地利用商業化資源,成為宣傳的有效工具。此外,本研究觀察到習時期高票房的主旋律電影,與胡時期部分票房表現突出的作品有異曲同工之妙,顯示對中共而言,商業化模式是協助宣傳系統精進的工具,透過觀察如何對社會進行意識形態的調控較容易成功,同時藉由電影審查等保護制度維護文化霸權。
    總的來說,習近平時期的主旋律電影不僅在宣傳效果上較胡時期更佳,而且通過商業化使其更具市場競爭力,讓主旋律電影成為中國政府更強大的宣傳工具。
    This study compares propaganda efforts between Hu Jintao and Xi Jinping (2008–2022) through the lens of main melody films (主旋律電影). Existing discussions have focused on individual leaders' eras in power or solely on the film industry, lacking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hat compare the leaders. Thus, the research employed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ideological emphases of the two leaders and the genre’s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through box office performance, delineating the trajectory of main melody films in China from Hu to Xi and evaluating the society's receptivity to national propaganda.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while main melody films during Hu’s time were trending towards commercialization, the propaganda was not particularly effective. In contrast, the films in the Xi era more successfully leveraged commercial resources and became an efficient propaganda tool. Additionally, this study observed similarities between high-grossing main melody films during Xi’s rule and commercially successful works in the Hu period, indicating that for the CCP, the commercialization model is a tool to hone the propaganda system. Commercial observations make it easier to facilitate ideological controls on the society, while cultural hegemony is upheld through protective mechanisms like film censorship.
    To sum up, main melody films during Xi demonstrates better propaganda effects compared to the Hu era, and commercialization has boosted their market competitiveness, making them a more powerful propaganda tool fo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Reference: 參考文獻
    (1) 中文
    Earl Babbie著,林秀雲譯,「質化田野研究」,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第14版(台北:雙葉書廊,2016年)。
    Lawrence W. Neuman著,朱柔若譯,社會研究方法—直化與量化取向,(新北:揚智,2000年)。
    王石番,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文化,1989年)。
    王信賢,「科技威權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大陸國家社會關係」,展望與探索,第16卷第5期(2018年5月),頁114~115。
    王信賢,中國大陸概論:社會穩定、黨國回應與科技維穩(台北:五南,2020年),頁203。
    王信賢,「當代中國『國家-社會』關係的變與常—以環保組織的發展為例」,政治學報,第49卷(2010年6月),頁6~7。
    王文科、王智弘,教育研究法(2004年8版)(台北:五南出版社,2004年)。
    王毓莉,「中國大陸『八榮八恥』議題宣傳之ㄞ究」,廣告學研究,第31集(2009年1月),頁36~37。
    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皮家勝,「馬克思恩格斯的『虛假意識』概念及其解釋學意義」,學術研究,2015年第12期,頁18~23。
    尹鴻,「災難與救助:主流電影文化的典型樣本」,當代電影,1999年,第6期,頁25。
    尹鴻、凌燕,新中國電影史(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年)。
    尹鴻、詹慶生,「2007年中國電影產業報告」,張曉明、胡惠林、章建剛主編,文化藍皮書:2008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頁70~75。
    尹鴻,「中國電影產業改革備忘」,尹鴻自選集-媒介圖景、中國影像(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頁219。
    尹鈦,「當代中國政治中『領導核心』制之研究」,二十一世紀,第178期(2020年4月),頁90-91。
    吳柏諺,「中國文化軟實力之研究 以中國參與《世界遺產公約》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2023)。
    李道新,中國電影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政亮,拆哪,中國的大片時代(台北:蔚藍文化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李少白,中國電影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阮瑩、呼滿紅,「《電影促進法》:猶抱琵琶半遮面」,民主與法制,2004年第12期,頁16~19。
    林德昌,「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係的演變模式:一項理論上的探索」,遠景基金會季刊,第7卷第4期(2006年10月),頁8。
    林勇,文革後時代中國電影與全球文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
    林奎燮,「文化霸權與有中國特色的中共意識型態」,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頁44。
    林祐斳,「胡錦濤時期「主旋律」影劇的文化政治分析」,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5卷第3期(2014年7月),頁151、178、151~185。
    林疋愔,「中共政策的制度調適與主旋律電影流變」,軍事社會科學專刊,第21期(2022年8月),頁3。
    吳迪,新中國的文藝實驗:1949年到1966年的「人民電影」,當代中國研究,第11卷第2期(2004年6月),頁95~108。
    邱子軒,「中共和平發展戰略與和平崛起論之內涵比較」,國防雜誌,第21卷第3期(2006年),頁96。
    洪子誠,問題與方法: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講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頁93。
    沈芸,中國電影產業史(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年)。
    沈應平、範宇文,「黨政機關合併設立:實踐價值、法律隱憂與完善路徑」,北京行政學院學報,第4期(2020年),頁36~42。
    金戈,「立電影法,杜絕橫加干涉」,大眾電影(上海),1981年第1期,頁2~3。
    周祝瑛,「比較教育研究:方法與途徑之評介」,當代教育研究季刊,第16卷第1期(2008年3月),頁156。
    胡敏遠,「國際關係理論中『文化霸權』與『溝通行動』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頁78。
    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
    胡菊彬,新中國電影意識形態史1949-1976(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年),頁71。
    寇健文,「胡錦濤七一講話 與江、胡兩人的權力態勢」,展望與探索,第 1 卷第 7 期(2003 年 7 月),頁 1~4。
    曾敬涵,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意識型態、合法性與凝聚力(香港:香港城市大學,2016年)。
    黃健群,「解讀九十年代晚期中國城市流行文化」,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頁32。
    黃嘉雄,轉化社會結構的課程理論(台北:師大書苑,2000年)。
    陳穎萱,東方的「他者」-中美合拍電影中的中國國家形象,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頁7。
    陸紹陽,「主旋律影片的發展及其社會價值」,藝術評論(北京),第10期(2007年10月),頁36~37。
    張裕亮,「從紅色經典到愛國主義商品:大陸主旋律電視劇文本意義的變遷」,中國大陸研究,第30卷第4期(2007年12月),頁1~29。
    張裕亮,「從中國大陸主旋律電影到有主旋律意識的中國大陸商業電影」,張裕亮主編,中國大陸流行文化與黨國意識(台北市:秀威資訊,2010年)。
    張裕亮,「流變中的大陸流行音樂黨國意識」,中國大陸研究,第53卷第3期(2010年9月),頁53~88。
    張裕亮、杜聖聰、陳穎萱,「中美合拍片再現的中國形象」,香港社會科學學報,第48期(2016年12月),頁77~108。
    張裕亮,「中國大陸加強整頓演藝圈背後的道德危機」,展望與探索,第19卷第11期(2021年),頁82~87。
    張旭東,「『革命機器』與『普遍的啟蒙』-《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歷史語境及政治哲學內涵再思考」,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4期(2018年5月),頁3~17。
    張英進,民國時期的上海電影與城市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頁100。
    張子桓、謝奇任,「中共主旋律戰爭電影敘事分析」,復興崗學報,第115期(2019年),頁78。
    彭濤,堅守和兼容—主旋律電影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頁68~72、頁87。
    彭吉象,影視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賴永盛,「胡錦濤「科學發展觀」指導下中共空軍現代化建設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9年)。
    楊遠嬰,「百年六代 影像中國」,當代電影,第6期(2001年),頁99~105。
    鄔光照,「論主旋律電視劇的貼近化敘事策略」,電影評介(貴陽),第14期(2010年),頁1。
    賈磊磊,「重構中國主流電影的經典模式與價值體系」,當代電影,第1期(2008年)。
    趙成儀,「中國大陸電影採『中外合拍』模式的政治經濟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年),頁2。
    趙文詞, 1999 「五代美國社會學者對中國國家與社會關係的研究」,涂肇慶、林益民 主編,改革開放與中國社會一一西方社會學文獻述評 (香港:牛津大學),頁35~56。
    劉立行,「開放與守門的辯證:中國電影產業改革歷程之制度分析」,傳播與社會學刊,第6期(2008年),頁121~141。
    劉立行,「中國電影產業支持性策略之政策法規分析」,國家與社會,第4期(2008年),頁133~156。
    劉立行,中國電影產業支持性策略之政策法規分析,國家與社會,第4期(2008年6月)。
    鄭用之,「又一頁珍貴的電影史第一手資料:抗戰建國電影製作綱領」,今日電影, 1979 年 6 月,頁 16。
    鄭美華,「兩岸文化治理之比較分析—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政策觀點」,通識研究集刊,第12期(2008年),頁105。
    鄭暐勳,「網路時代中共宣傳系統的組織變革與運作: 2012~2022 年」,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21年),頁95~96。
    鍾大豐,中國電影史,(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年)。
    鍾大豐、范志忠、陳陽、王暉、劉宇清、曹竣冰、萬傳冰、李曉紅,改革開放:中國電影的藝術成就與文化表達,電影評介,第8期(2018年8月)。
    戴瑜慧,「意識形態娛樂化:習近平新時代下的政治與流行文化雙重奏」,中華傳播學刊,第36期(2019年12月),頁195~235、頁222。
    戴瑜慧,「從中國有嘻哈到中國新說唱:軟實力政策、網路市場與嘻哈次文化的共生」,中國大陸研究,第62卷第3期(2019年10月),頁30。
    戴金鳴、葉剛,「從主旋律電影到主流大片的演進過程與生成邏輯」,傳媒,第6期(2020年),頁50~53。
    羅永,「改革開放後中國電影制度變遷過程分析(1978~2004)上海大學碩士論文(2017年)。
    潘樺、史雪雲,「從左翼電影意識形態話語的建構策略看主旋律影片的策略 演變與回歸─兼談影片《建國大業》、《建黨偉業》」,現代傳播(北京),2011 年第 12 期,2011 年 12 月,頁 83~84。

    (2) 英文
    Brady Anne-Marie, Foreigners and Foreign Institutions in Republican China, (Oxford: Routledge, 1952), pp.149.
    Brady Anne-Marie, Marketing Dictatorship: Propaganda and Thought Work in Contemporary China,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ing Group, Lanham, MD: 2008).
    Berelson Bernard,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52).
    Barnett A. Doak, Communist China and Asia: Challenge to American policy, (New York, NY: Harper & Brothers, 1960).
    Collier David, “The Comparative Method." In Political Sciences” in Th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II. Edited by Ada W. Finifter. (Washington D.C.: America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1993).
    Coppedge Michael, “Thickening Thin Concepts and Theories: Combining Large N and Small in Comparative,”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 31, no. 4 (1999), pp.465-476.
    Chu, Stephen Yiu-Wai, Main Melody Films: Hong Kong Film Directors in China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22).
    Chu, Yiu-Wai Main Melody Films: Hong Kong Directors in Mainland China(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24).
    “Cultur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New Reductionism?” in M. Ebata and B. Neufeld. ed(s)., Confronting the Political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0), pp.50~60.
    Garrett Geoffrey, “The Causes of Globalization." Comparatiνe Political Studies, vol. 33, no.6 (2000), pp.941~991.
    Kou, Chien-wen “The Reshaping of the Chinese Party-state under Xi Jinping’s Rule: A Strong State Led by a Political Strongman,” Chinese Council of Advanced Policy Studies, Taipei, October 29, 2021, p.15.
    Kenneth Lieberthal, “Introduction: The Fragmented Authoritarianism Model and Its Limitation,” in Kenneth Lieberthal and David Lampton. Berkeley ed(s)., 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Decision-Making in Post-Mao China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pp1-30.
    Lasswell Harold, “The Theory of Political Propaganda.”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21, no.3 (1927), pp.627-631.
    Lasswell Harold D. Propaganda Techniques in the World War (New York: Alfred Knopf, 1999).
    Lasewell A. Harold, “The Future of the Comparative Method,”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 1 (1968), pp.3.
    Lijphart Arend, “Comparative Politics and the Comparative Method,”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65, No. 3 (1971), pp.682-693.
    Lieberman, S. Evan, “Nested Analysis as a Mixed-Method Strategy for Comparative Research,”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99, No. 3 (2005), pp. 435-452.
    Lynch, Daniel, After the Propaganda State: Media, Politics, and “Thought Work” in Reformed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Lukes, Steven, 2004. Power: A Radical View (Bloomsbury: Red Globe Press. 2004), pp.216-217。
    Lewis John W., Leadership in Communist China.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3).
    Linz Juan, “Totalitarian and Authoritarian Regimes,” in Fred Greenstein and Nelson Polsby eds.,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ume 2: Micro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5), pp. 175~412.
    Linz, Juan, and Stepan Alfred, 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Southern Europe, South America, Post-Communist Europe. (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66).
    Lagerkvist, J., “Internet ideotainment in the PRC: National responses to cultural globalizatio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7, no.54 (2008), pp.121~140.
    Link, P., An anatomy of Chinese: Rhythm, metaphor and politic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Liao, Huijuan. “Foreign Media Admired Chinese Action Films as High level as Hollywood.” China Times, July 13, 2018.
    Lee, Sangkuk , “A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Xi Jinping’s Centralization of Power,”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26 (2017), pp325~336.
    Li, Xin and Verner Worm, “Building China’s Soft Power for a Peaceful Rise,”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vol16, (2010), pp.69~88.
    Liipo, Emilia “The Heroes of Main Melody: Textual Analysis of the Protagonists’ Masculine Traits in Chinese Main Melody Films,”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Helsinki, 2022).
    Michael D. Swaine, “China’s Military Muscle,”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January 19, 2011.
    Mertha, Andrew C. 2009. “’Fragmented Authoritarianism 2.0’: Political Pluralization in the Chinese Policy Process,” The China Quarterly, vol.200, pp.995~1012.
    Nye, Joseph S. Jr., 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04), p.11.
    Nathan, Andrew, “Totalitarianism, Authoritarianism, Democracy: The Case of China,” in Myron L. Cohen eds., Case Studi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NY: M. E. Sharpe, 1992), pp.235~256.
    Nathan, Andrew, “China’s Changing of the Guard: Authoritarian Resilience,”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14, no. 1(January 2003), pp.6~17.
    Pierre Landry, Decentralized Authoritarianism in China: The Communist Party’s Control of Local Elites in the Post-Mao Er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Rebecca MacKinnon, “Liberation Technology: China's ‘Networked Authoritarianism’,”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 22, no. 2 (April 2011), p.37.
    “Remarks by President Obama to the Australian Parliament [Transcript],” The White House, November, 2011, https://obamawhitehouse.archives.gov/the-press-office/2011/11/17/remarks-presi- dent-obama-australian-parliament.
    Schurmann, Franz,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6).
    Shek, Kei, “Operation Red Sea Imitates the U.S. Commandos.” Stand News, March 3, 2018.
    Saich, T., “Negotiating the Sta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no.161, pp. 124~141.
    Salamon, L. M., “The Ris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Foreign Affairs, vol.73, no.4 (1994), pp.109~122.
    Teets, Jessica “Let Many Civil Societies Bloom: The Rise of Consultative Authoritarianism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no.212 (February 2013), pp.1~20.
    Teets, Jessica “Let Many Civil Societies Bloom: The Rise of Consultative Authoritarianism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no.212 (February 2013), pp.1~20.
    Tsai, Wen-Hsuan Wang, Hsin-Hsien and Ruihua Lin, “Hobbling Big Brother: Top-Level Design and Local Discretion in China’s Social Credit System,” The China Journal, no.86 (2021), pp.1~20.
    Volland Nicolai, “From Control to Management: The CCP’s Reforms of the Cultural Structure,” in Anne-Marie Brady eds., China’s Thought Management (Oxford: Routledge, 2012), pp.118.
    Wang, Hsin-Hsien and Tzeng Wei-Feng, “Building a Hyper-Stability Structure: The Mechanisms of Social Stability Maintenance in Xi’s China.” Issues & Studies, Vol.57, No.1 (2021), pp.215002-1-22.
    Wright Teresa , Accepting Authoritarianism: State-Society Relations in China’s Reform Era,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White, Gordon, ‘‘Civil society, democratization and development (I): Clearing the analytical ground,’’ Democratization, Vol. 1, Issue 2 (1994), pp, 375~390.
    Yau, Shuk-ting Kinnia “From March of the Volunteers to Amazing Grace: the death of China’s Main Melody movie in the 21st centuy” A Review of Contemporary Media, no.59,(Fall 2019).
    Zhang, Jingwei, “Wolf Warrior II: A Perfect Mixture of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Soft Power.” Opinion China, August 10, 2017.
    (3) 網路資料
    BBC中文網,2014年7月2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4/07/140702_china_watch_hk。
    「10大經典獻禮片背後的故事」,北京廣播電視報,2019年7月22日:http://www.bgtv.com.cn/jnxw/xwgz/16572.htm。
    「GDP成長率(年本分比)-China」,世界銀行,https://data.worldbank.org.cn/indica-。
    Ingram Tam,「淺談虛假意識」,關鍵評論網,2017年10月11日: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0776。
    「『八榮八恥』十六個典型事拍成系列電影短片」,新京報,2007年2月1日:https://ent.sina.cn/film/chinese/2007-02-01/detail-iavxeafr8871462.d.html?from=wap。
    丁國旗,「社會主義文藝是人民的文藝」,光明日報,2016年12月25日: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6/1225/c1003-28974621.html。
    「大銀幕裡的中美交鋒:中方談資削弱,電影市場前景未明」,李政亮,2019年1月7日: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1655/3578845。
    「“三個代表"入憲的重大深遠意義」,中新網,2004年2月,http://www.cas.cn/html/Dir/2004/02/04/ 6579.htm,查詢時間:2023年1月1日。
    「『三個代表』的科學含義是什麼?」,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56/64157/4418474.html 。
    「三部戰爭片近日熱映:主旋律電影想要叫好叫座有說道兒」,中國軍號,2016年10月20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343362272198394369/?wid=1680600009083。
    「什麼是八榮八恥?」,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56/64157/4544006.html。
    「中國的人臉辨識系統有多厲害?」,2017年12月11日,BBC中文網: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2307561。
    「中國電影審查實錄:撤檔潮中 影人的困獸之斗」,2019年10月18日,BBC中文網: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9960157。
    「中國電影市場邁向全球第一」,中國評論新聞網,2019年10月11日,https://hk.crntt.com/doc/1055/6/6/5/105566572_5.html.
    「中國廣電局傳祭出「20類題材」內容禁令!愛情劇不得太甜膩、禁止同志題材、犯罪劇須交由公安局審查」,2020年7月14日,風傳媒:https://www.storm.mg/article/2851651。
    中青網,「共青團中央、中央電視台聯合製作電視裂片『與美德同行』,同步推出『八榮八恥』flash作品徵集活動」,2006年3月29日,http://zqb.cyol.com/content/2006-03/29/content_1344836.htm。
    「中國共產黨章程」,黨的十九大重要文獻,2017 年,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613104206/https://dysw.cnki.net/jjgb/中国共产党章程.pdf。
    「中共宣傳思想再加力 兩個鞏固走向九個堅持」,中央社,2018年8月27日,https://tw.sports.yahoo.com/news/中共宣傳思想再加力-兩個鞏固走向九個堅持-072327073.html。
    「中國共產黨章程」,黨的十九大重要文獻,2017 年,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613104206/https://dysw.cnki.net/jjgb/中国共产党章程.pdf。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公報」,新華網, 2006 年 10 月 11 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0/11/con- tent_5190605.htm。
    「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2007」,中國網,2007年12月13日,http://guoqing.china.com.cn/zhuanti/node_7026378.htm。
    「中國電影誕生百年大會舉行 胡錦濤期望更多精品」,中新網,2005年12月28日,http://news.sina.com.cn/c/2005-12-28/20277842638s.shtml。
    「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人民網,2018年11月26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1/2018/1126/c1001-30420219.html。
    「『文化安全』如何為國家安全保駕護航」,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轉引自法制日報,2014 年 4 月 23 日,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423/c40531-24933356.html。
    「『文化安全』如何為國家安全保駕護航」,法制日報,2014年4月23日,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423/c40531-24933356.html。
    「主旋律難登國際?學者:中國不需以奧斯卡作指標」,香港01,2022年4月9日,https://www.hk01.com/藝文中國/755548/電影出海-一-主旋律難登國際-學者-中國不需以奧斯卡作指標。
    白龍,「莫讓青春染暮氣」,人民日報,20113年5月14日,http://opinion.people.com.cn/BIG5/n/2013/0514/c1003-21470995.html。
    「他們為什麼要加入中國共產黨?作為黨員是什麼體驗?」,端傳媒,2021年6月17日,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10617-mainland-why-they-joined-the-communist-party/?utm_source=fb_picpost&utm_medium=fb_picpost&utm_campaign=fb_picpost&fbclid=IwAR1W9LNeQ8cAYen9s34TYJ_qctkHs1Ydyq1pk465pRXZJWZc31nzMOdKdE8。
    「全球狂賣160億 阿湯哥《捍衛戰士2》執教鞭訓練戰機飛行員 再成美軍募兵活廣告」,上報,2022年6月9日,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196&SerialNo=146588。
    北京日報,2019年10月16日,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1/2019/1016/c40606-31402155.html。
    百度百科,集結號:https://baike.baidu.hk/item/%E9%9B%86%E7%B5%90%E8%99%9F/1338192。
    百度百科,獻禮片,https://baike.baidu.hk/item/獻禮片/679820。
    豆瓣電影,2017年,〈30年獻禮片〉,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490580/。
    「我不是藥神,促官方加速醫改」,工商時報,2018年7月17日,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717000291-260203?chdtv。
    「把『八榮八恥』要求融入各項工作」,新浪新聞晚報,2006年4月4日,https://news.sina.com.cn/c/2006-04-05/02408613614s.shtml。
    「《求是》社論:滿懷信心向前進」,求是網,2021 年 12 月 31 日, 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1-12/31/c_1128219189.htm。
    「使革命文化成為激勵人民奮勇前進的精神力量」,中國文明網,2022年1月10日,https://weibo.com/2119628851/La4UD5av3。
    「法國辦陳凱歌個人影展《霸王別姬》再次上映」,騰訊娛樂,2014年10月8日,https://ent.qq.com/a/20141008/046473.htm。
    「青年電影創作人員專題學習座談會 120多位明星杭州上黨課」,浙江新聞,2017年11月27日,https://zjnews.zjol.com.cn/zjnews/zjxw/201711/t20171127_5838841.shtml。
    胡錦濤,「推進偉業 續寫史詩」,在中共中央紀念毛澤東誕辰 110週年座談會講話,中國網,2003年 12 月26日,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09-11/27/content_1474642.htm。
    胡錦濤,「堅持以寬廣的眼界觀察世界分析形勢,提高對外開放條件下做好工作的能力」,新華社,2004年2月23日,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07-10/10/content_773243.htm。
    「胡錦濤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10週年座談會的講話」,新華網,2003年12月26日,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09-11/27/content_1474642.htm。
    「胡錦濤同志關於新聞、宣傳工作的論述和新思維」,人民網,2006 年 7 月 27 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625174634/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4633009.html。
    「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上的報告」,新華網,2007 年 10 月 24 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6. Htm。
    符立中,「主旋律電影誰與爭鋒」,旺報,2010年4月18日: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00418000836-260301?chdtv。
    列孚,「執導中國主旋律電影 香港導演反客為主?」,亞洲週刊(香港),2019年11月17日。
    「為中共建黨百年獻禮 第五代導演率先奏響官方主旋律」,美國之音,2021年6月9日,https://www.voacantonese.com/a/Chinese-fifth-generation-of-film-directors-a-complicated-relationship-with-CCP-20210609/5922145.html。
    曹榮榮,「論中國九時年代商業電影的發展」,人民網,2017年12月11日,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1/2017/1211/c415811-29698416.html。
    夏嘉,「中美『同床異夢』合拍片不成功」,僑報網,2014年3月19日,http://news.uschinapress.com/2014/0319/972266.shtml。
    袁雲兒,「香港導演『北上』執導主旋律大片 從水土不服到摸對門路」,北京日報,2019年10月16日,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1/2019/1016/c40606-31402155.html。
    孫旭培,「芻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聞改革」,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4035。
    界面新聞,2021年9月5日,https://m.jiemian.com/article/6562751.html。
    財通證券,2022年9月21日,https://pdf.dfcfw.com/pdf/H3_AP202209221578586945_1.pdf?1663856996000.pdf。
    「香港影視及娛樂業概況」,香港貿發局,https://research.hktdc.com/tc/article/MzExMjc4NDIz。
    「深入把握總體國家安全觀」,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21 年 11 月 22 日, 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1/2021/1122/c148980-32288411.html。
    陳文清,「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在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中的指導地位」,求是網,2019 年 4 月 16 日,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19-04/16/c_1124364099.htm。
    梁文韜,「香港本土電影重生機會渺茫——從《時代革命》談起」,自由亞洲電台,2022年2月24日,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mt/twwatcher-02242022092753.html。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慶祝建黨100週年廣播電視節目創作播出工作的通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司,2021年6月15日,http://www.nrta.gov.cn/art/2021/6/15/art_113_56813.html。
    「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新華社,2015年10月14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
    「習近平: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 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新華網,2014 年 4 月 15 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115095003/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 04/15/c_1110253910.htm。
    「習近平談文藝社科工作金句:把中國精神、價值、力量闡好」,人民網,2019年3月5日:http://www.qizhiwang.org.cn/BIG5/n1/2019/0305/c422410-30959103.html。
    「習近平:文藝工作者要德藝雙馨 不當市場奴隸」,中央社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112150236.aspx。
    「習近平在紀念孫中山誕辰15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2016年11月11日,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23/1001/c164113-40088442.html.
    「習近平總書記闡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福州公關,http://gaj.fuzhou.gov.cn/zz/ztlm/xxxjpxsdzgtsshzysx/202012/t20201221_3876211.htm。
    「習近平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堅持正確方向創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2016年2月20日,人民網,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16/0220/c64094-28136289.html。
    「習近平強調:努力把宣傳思想工作做得更好」,新華社,http://www.gov.cn/ldhd/2013-08/20/content_2470599.htm。
    「習近平重塑中國『可愛』形象講話的政治解讀」,2021年6月7日,BBC中文網,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7356310。
    「習近平重塑中國『可愛』形象講話的政治解讀」,2021年6月7日,BBC中文網,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7356310。
    黃中平,「全面準確地理解科學發展觀形成的歷史條件」,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56/64160/5121545.html.
    「黃岩島爭端」,焦點事件,https://www.eventsinfocus.org/issues/170。
    「從《建國大業》到《建黨偉業》主旋律電影市場化之路」,新華社,2020年12月2日:https://ppfocus.com/0/hi3803ad5.html。
    「《戰狼2》點燃中國人的鷹派愛國主義激情」,紐約時報中文網,2017年8月17日,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70817/china-wolf-warrior-2-film/zh-hant/。
    「博納如何從中影手中搶下《湄公河》:「投2億拍商業片」,公安部心動」,娛樂資本論,2016年10月03日,http://www.ylzbl.com/article/785。
    「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求是網,http://www.qstheory.cn/zhuanqu/bkjx/2019-06/27/c_1124679967.htm。
    「意識形態關乎旗幟、關乎道路、關乎國家政治安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https://xxzx.mca.gov.cn/article/xxzl/202203/20220300040711.shtml。
    維基百科,大同,https://zh.wikipedia.org/wiki/大同_(紀錄片)。
    維基百科,穹頂之下,https://zh.wikipedia.org/zh-tw/穹顶之下_(纪录片)。
    維基百科,蘇州河,https://zh.wikipedia.org/zh-hk/苏州河_(电影)。
    維基百科,建黨偉業,https://zh.wikipedia.org/zh-tw/建党伟业,
    維基百科,我和我的祖國,https://zh.wikipedia.org/zh-tw/我和我的祖国_(电影)。
    維基百科,我和我的家鄉,https://zh.wikipedia.org/zh-tw/我和我的家乡。
    維基百科,我和我的父輩,https://zh.wikipedia.org/zh-tw/我和我的父辈。
    維基百科,攀登者,https://zh.wikipedia.org/zh-tw/攀登者。
    維基百科,長津湖,https://zh.wikipedia.org/zh-tw/长津湖_(电影)。
    維基百科,建國大業,https://zh.wikipedia.org/zh-tw/建国大业。
    鄭必堅,「中國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亞洲的未來」,學習時報,2003年11月24日,http://news.sina.com.cn/c/2003-11-24/12541176473s.shtml。
    「《監控資本主義時代》:社會信用請給分?數位極權下的中國症候群」,轉角國際,2020年9月19日,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3/4867849。
    「盤點2009中國電影投融資:渠道多元化」,東北新聞網,2010年1月18日:https://wenku.baidu.com。
    「廣電總局召開座談會 電影界談宣傳『八榮八恥』」,光明日報,2006年3月31日: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jrzg/2006-03/31/content_241227.htm。
    歐陽皓軒,「中國電影的6個拐點時刻」,知乎專欄,2019年8月5日:https://zhuanlan.zhihu.com/p/76746316。
    「趙薇遭全網封殺鄭爽收天價罰單 中國娛樂圈持續動盪」,BBC中文網,2021年8月27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8356159。
    「廣電總局: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工作者應自覺擯棄低級趣味」,新華網,2021年9月7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1/2021/0907/c1001-32220614.html。
    「總書記新聞輿論金句——宣傳報導人民群眾的偉大奮鬥和火熱生活」,人民網,2019年11月18日,http://yuqing.people.com.cn/n1/2019/1128/c429781-31480016.html。
    羅平漢,「毛澤東為什麼要招開延安文藝座談會」,學習時報,2021年1月13日。
    「鞏俐摘取威尼斯影后之作--《秋菊打官司》」,新浪娛樂,2006年2月21日,https://ent.sina.com.cn/m/2006-02-21/1622992657.html。
    藝恩網,https://www.endata.com.cn/BoxOffice/BO/Year/index.html。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 『十個明確』彰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飛躍述評之一」,人民日報,2022 年 2 月 14 日,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202/14/nw.D110000renmrb_20220214_3-01.htm。
    「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習近平對文藝工作者提出五點希望」,共產黨網,2021年12月17日,https://www.12371.cn/2021/12/15/ARTI1639548825543131.shtml。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10726000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260006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Graduate Institute of East Asia Studies]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000601.pdf3267KbAdobe PDF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