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614098      Online Users : 51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6665


    Title: 「地方」的形塑與重構:戰後台港移民作家書寫中在地意識的過渡與轉折
    The Shaping and Reconstruction of ";Place";: Trans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Consciousness in the Writings of Post-War Taiwan and Hong Kong Chinese Immigrant Writers
    Authors: 黃檠
    Huang, Ching
    Contributors: 曾士榮
    黃檠
    Huang, Ching
    Keywords: 戰後台港移民作家
    空間移動
    地方意識
    心態轉折
    Post-war Taiwan and Hong Kong Chinese immigrant writers
    Spatial movement
    Local consciousness
    Change of mentality
    Date: 2023
    Issue Date: 2023-08-02 14:25:49 (UTC+8)
    Abstract: 1945年二戰終結後,由於國共兩黨在中國本土的又一次檯面化衝突;兩黨戰火延燒的情形,也造成了時代下,一波規模龐大的中國籍人口外移與流亡現象的產生。而這波戰後中國移民潮,可以說也在當時作為移民主要遷移的兩大移居地所在:台灣以及香港的本土文學史發展上,留下了重大的影響。然而在過往學界的研究中,針對台、港兩地移民作家的論述,大多都集中於他們遷居台港移居地後,仍表露出面向中國本土故鄉的深切牽掛與認同。而本論文,筆者則是欲透過重新考察這些台港移民作家們,經歷自身空間流移經驗後的移居地在地主題創作。試圖觀察並論述他們面對台港在地,主體地方心態變動的可能。

    本文首先會進行台、港兩地戰後移民潮形成背景與內容的歷史爬梳;從中討論到兩地移民作家群,之於戰後初期台、港本土文學場域的位置以及影響。接續著即分別針對論文中所舉出的台港移民作家代表,實際在地文本的分析;去關注到他們如何通過書寫,映射出自身遷移前、後期的在地觀感轉化。最後則透過台港移民作家群的在地主題作品內,皆有所觸及,或是處理到的共同地方命題之間的對比。深入探究兩地移民作家,在面對戰後脈絡下,中國籍移民集體性的「過往原鄉/現在在地」這一問題,思索/回應路徑的歧異與互通對話之處。而藉由本論文,針對戰後台港移民作家移居地題材創作的聚焦論述。筆者即是欲考察他們之於台港地方,由最初的斷裂疏離;到後續逐步親近,甚至落腳在地的地方意識挪移。並透過論文這樣的觀察,對於戰後台港移民作家的文學史定位及意義,進行更進一步的認識與反思。
    At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in 1945, due to another conflict between the KMT (Kuomintang) and the CCP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Mainland China, the flame of war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cause a massive wave of Chinese population emigration and exile. This wave of post-war Chinese emigration also left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literary history in Taiwan and Hong Kong, the two main destinations of emigration for Chinese immigrants at that time. However, in the past academic studies, most of discussions on Taiwan and Hong Kong Chinese immigrant writers have focused on their deep connections and identifications with their homelands in Mainland China even after moving to Taiwan and Hong Kong. In this essay, I would like to re-examine the local thematic works of these Taiwan and Hong Kong Chinese immigrant writers after their own spatial migration experiences. In an attempt to discuss the possible changes of their local consciousness in the face of Taiwan and Hong Kong.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this essay will first conduct a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background and content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post-war Chinese immigration waves in Taiwan and Hong Kong; and from there, it will lead to the subsequent discussion on the position and influence of the Chinese immigrant writers in Taiwan and Hong Kong in the early post-war period. Then, in chapters 3 and 4 of the essay, I will focus on the actual local thematic text of these Taiwan and Hong Kong Chinese immigrant writers, and try to analyze how they refle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ir local consciousness before and after their migration through their own writings. Finally, in chapter 5, I want to compare the common local issues that have been touched or dealt with in the works of Taiwan and Hong Kong Chinese immigrant writers, and try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and mutual responses between the Taiwan and Hong Kong Chinese immigrant writers how to think and respond to the collective issue of “the past hometown and the present place” of the Chinese immigrant community in the post-war context. Through the discussions of this essay, I attempt to further understand and reflect on the literary-historical posi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ost-war Taiwan and Hong Kong Chinese immigrant writers.
    Reference: 一、 研究文本
    徐訏,《徐訏全集》。台北:正中,1966。
    徐訏,《徐訏文集》。上海:上海三聯,2012。
    趙滋蕃,《半下流社會》。台北:瀛舟,2002。
    趙滋蕃,《半上流社會》。台北:瀛舟,2002。
    趙滋蕃,《重生島》。台北:瀛舟,2002。
    黃谷柳,《蝦球傳》。杭州:杭州文藝,2006。
    舒巷城,《香港當代作家作品選集.舒巷城卷》。香港:天地圖書,2017。
    張一帆,《春到調景嶺》。香港:亞洲出版社,1954。
    曹聚仁,《酒店》。新加坡:創墾,1954。
    唐君毅,《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18。
    李輝英,《鄉土集》。香港:正文,1967。
    劉以鬯,《一九九七》。台北:遠景,1984。
    劉以鬯著,梅子編,《香港當代作家作品選集.劉以鬯卷》。香港:天地圖書,2014。
    劉以鬯,《劉以鬯中篇小說選》。香港:香港作家,1995。
    劉以鬯,《酒徒》。台北:行人,2015。
    劉以鬯,《對倒》。台北:行人,2015。
    劉以鬯,《島與半島》。香港:獲益,2015。
    力匡,《長夜以後的故事:力匡短篇小說選》。香港:中華書局,2013。
    王默人,《王默人小說全集》。新竹:國立清華大學,2017。
    張放,《沙河村》。台北:文豪,1977。
    張放,《海魂》。台北:昭明,2001。
    張放,《漲潮時》。台北:昭明,2001。
    張放,《與海有約》。台北:昭明,2001。
    張放,《斷頭河:張放短篇小說精選》。台北:詩文藝,2003。
    張放,《海客》。台北:昭明,2007。
    張放,《春潮》。台北:詩藝文,2008。
    張放,《艷陽天》。台北:秀威,2013。
    尹雪曼,《小城風味》。高雄:新創作,1953。
    陳紀瀅,郭嗣汾等,《井與燈》。台北:中華文藝協會,1959。
    鍾梅音,《冷泉心影》。台北:重光文藝,1951。
    鍾梅音,《小樓聽雨集》。台北:大中國圖書,1958。
    徐鍾珮,《我在台北及其他》。台北:純文學,1986。
    鮑曉暉,《異鄉.鄉情》。台北:正統,1979。
    艾雯,《艾雯全集》。台北:文訊,2012。
    林海音,《綠藻與鹹蛋》。台北:純文學,1980。
    羅蘭,《歲月沉沙第二部:蒼茫雲海》。台北:聯經,1995。
    高陽,《愛巢》。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65。
    南郭,《春回大地》。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65。
    張漱菡,。《風城畫》。高雄:大業,1953。
    張漱菡,《長虹》。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65。
    鍾雷,《小鎮春曉》。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66。
    柏楊,周碧瑟,《柏楊回憶錄》。台北:遠流,1996。
    司馬中原,《巨漩》。台北:落花生,1970。

    二、 研究專著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台北:麥田,2007。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
    2007。
    王德威,《最後的黃埔:老兵與離散的故事》。台北:麥田,2004。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1993。
    李有成、張錦忠主編《離散與家國想像: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台北:允晨,2010。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2010。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2011。
    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追跡香港文學》。香港:牛津大學,1998。
    鄭樹森,黃繼持,盧瑋鑾,《國共內戰時期香港文學資料選》。香港:天地圖書,1999。
    鄭樹森,黃繼持,盧瑋鑾,《香港新文學年表(一九五○-一九六九年)》。香港:天地圖書,2000。
    陳智德,《根著我城:戰後至2000年代的香港文學》。台北:聯經,2019。
    羅永生,《殖民無間道》。香港:牛津,2007。
    余昭玟,《從邊緣發聲:台灣五、六○年代崛起的省籍作家群》。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
    侯如綺《雙鄉之間:台灣外省小說家的離散與敘事(一九五○—一九八七)》。台北:聯經,2014。
    侯如綺《鍛鍊風霜:臺灣戰後隨軍來台小說家解嚴後身分敘事探析》。台北:臺灣學生,2020。
    陳建忠,《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台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新竹:清大台文所,2011。
    陳建忠,《島嶼風聲:冷戰氛圍下的台灣文學及其外》。新北:南十字星文化,2018。
    陳建忠,《記憶流域:台灣歷史書寫與記憶政治》。新北:南十字星文化,2018。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台灣小說論》。台北:麥田,2004。
    林桶法,《1949大撤退》。台北:聯經,2009。
    王賡武,《香港史新編》。香港:三聯,1997。
    黃耀忠,《從救濟到融合—香港政府的「難民政策」(1945-1980)》。香港:三聯,2020。
    林芝諺,《自由的代價:中華民國與香港調景嶺難民營(1950-1961)》。台北:國史館,2011。
    羅婉嫻,《香港西醫發展史(1841-1990)》。香港:中華,2018。
    呂大樂,王志錚,《香港中產階級處境觀察》。香港:三聯,2003。
    戴國煇,《台灣總體相:人間.歷史.心性》。台北:遠流,1989。
    若林正丈,《戰後台灣政治史—中華民國台灣化的歷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2014。
    許雪姬,《來去臺灣—臺灣史論叢.移民篇》。台北:國立台灣大學,2019。
    馬彬,《轉型期的知識份子》。香港:亞洲出版社,1956。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台北:麥田,2007。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台北:允晨,2002。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陳長官治台言論集》。台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1946。
    陳康芬,《斷裂與生成—臺灣五○年代的反共/戰鬥文藝》。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
    范銘如,《空間/文本/政治》。台北:聯經,2015。
    李歐梵,《尋回香港文化》。香港:牛津大學,2002。
    許福吉,《都市文學與社會變遷》。新加坡:八方文化,2009。
    趙稀方,《小說香港:香港的文化身分與城市觀照》。香港:三聯,2018。
    香港浸信會學院中國語文學會,《徐訏紀念文集》。香港:香港浸信會學院中國語文學會,1980。
    陳乃欣,《徐訏二三事》。台北:爾雅,1980。
    羅貴祥,《他地在地:訪尋文學的評論》。香港:天地圖書,2008。
    計紅芳,《香港南來作家的身分建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7。
    陳冠中,《我這一代香港人》。香港:牛津大學,2005。
    張誦聖,《現代主義.當代台灣:文學典範的軌跡》。台北:聯經,2015。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群學,2009。
    王鈺婷,《女聲合唱—台灣女性作家群的崛起》。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2003。
    黃克先,《原鄉、居地與天地:外省第一代的流亡經濟與改宗歷程》。台北:稻鄉,2007。
    黃啟峰,《戰爭.存在.世代精神:台灣現代主義小說的境遇書寫研究》。台北:秀威,2016。
    國立台灣文學館,《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19.柏楊》。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
    國立台灣文學館,《台灣現當代研究資料彙編38:司馬中原》。台南:台灣文學館,2013。
    張美君,朱耀偉,《香港文學@文化研究》。香港:牛津大學,2002。
    Alexander Grantham. Via Ports: From Hong Kong to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65. 曾景安譯,《葛量洪回憶錄》。香港:廣角鏡,1984。
    Yi-Fu, Tuan. Space And Place: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7. 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編譯館,1998。
    Mike Crang. Cultural Geography. Routledge, 1998. 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2003。
    Tim Cresswell. 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 Blackwell Pub, 2004. 王志宏、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2006。
    Peter Adey. Mobility. Routledge, 2009 徐苔玲,王志弘譯,《移動》。台北:群學,2013。
    Kathryn Woodward.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SAGE Publications Ltd, 1997. 林文琪譯,《認同與差異》。台北:韋伯文化,2006。
    Han Suyin. Hong Kong’s Ten-Year Miracle. Life Magazine, 1959. 區家齡,《二十道陰影下的自由:香港新聞審查日常》。香港:香港大學,2017。
    John Urry, Jonas Larsen. The Tourist Gaze 3.0.Los Angeles, London: Sage, 2011. 黃宛瑜譯,《觀光客的凝視3.0》。台北:書林,2016。
    Stuart Hall.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1990. 羅剛,劉象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0。
    Allan Pred, Structuration and Place:On the Becoming of Sense of Place and Structure of Fleeing.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Behevior, 1983. 夏鑄九,《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1988。
    Linda McDowell. Gender, Identity and Place: Understanding Feminist Geographies. Univ of Minnesota,1999. 徐苔玲,王志弘譯,《性別、認同與地方》。台北:群學,2006。
    Virinder Kalra. Ramider Kaur. John Hutnyk. Diapora and Hybridity. SAGE Publications, 2005. 陳以新譯,《離散與混雜》。台北:國立編譯館,2008。

    三、 期刊/會議論文
    蕭阿勤,〈世代認同與歷史敘事:台灣一九七○年代「回歸現實」世代的形成〉。台灣社會學第9期(2005.06),頁01-58。
    王宏志,〈南來文化人:「王韜模式」〉。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91期(2005.10),頁69-77。
    王宏志,〈怎樣去界定香港文學:香港文學史書寫的一個最基本問題〉。現代中文文學學報第8卷第2期、第9卷第1期(2008.01),頁21-39。
    蘇偉貞,〈不安、厭世與自我退隱:南來文人的香港書寫-以一九五○年代為考察現場〉。中國現代文學第19期(2011.06),頁25-54。
    周芬伶,〈顫慄之歌—趙滋蕃小說《半下流社會》與《重生島》的流放主題與離散書寫〉。東海中文學報第18期(2006.07),頁197-216。
    侯如綺,〈必要與艱難—張放解嚴後小說身分敘事探析〉。政大中文學報第32期,(2019.12),頁281-313。
    王梅香,〈文學、權力與冷戰時期美國在臺港的文學宣傳(1950-1962年)〉。臺灣社會學刊第57期(2015.09),頁1-51。
    林桶法,〈戰後初期到1950年代臺灣人口的移出與移入〉。臺灣學通訊第103期(2018.01),頁4-7。
    李丹舟,〈反思「竹籬笆」:臺灣眷村的空間構成及文化保存〉。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148期(2015.04),頁101-117。
    王甫昌,〈光復後台灣漢人族群通婚的原因與形式初探〉。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6期(1993年秋),頁43-96。
    譚志明,〈四十年代後期香港左翼方言文學運動探析〉。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23期(2011.12),頁241-260。
    李婉薇,〈革命.通俗.主體:論方言文學運動與《蝦球傳》〉。國文學報第64期(2018.12),頁193-224。
    黃美娥,〈聲音.文體.國體—戰後初期國語運動與臺灣文學(1945-1949)〉。東亞觀念集刊第3期(2012.12),頁223-270。
    蔡盛琦,〈1950年代圖書查禁之研究〉。國史館館刊第26期(2010.12),頁75-130。
    江寶釵,〈重省五○年代台灣文學史的詮釋問題—一個奠基於「場域」的思考〉。東華漢學第3期(2005.05),頁411-447。
    黃念欣,〈舞照跳—香港電影與文學中的舞廳文化與城市想像〉。中國文學學報第2期(2011.12),頁281-293。
    陳建忠,〈冷戰迷霧中的「鄉土」:論舒巷城1950、60年代的地誌書寫與本土意識〉。政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14.12),頁159-181。
    許翼心,〈香港「鄉土」文學芻論〉。香港文學第56期(1989.08),頁4-8。
    趙彥寧,〈家國語言的公開秘密:試論下階層中國流亡者自我敘事的物質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6期(2002.06),頁45-85。
    趙彥寧,〈戴著草帽到處旅行—試論中國流亡、女性主體、與記憶間的建構關係〉。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1期(2001.03),頁53-97。
    邱貴芬,〈從戰後初期女作家的創作談台灣文學史的敘述〉。中外文學第29卷第2期(2000.07),頁313-335。
    郭澤寬,〈「空間」與「地方」:「省政文藝叢書」中外省作家的台灣經驗〉。東華人文學報第19期(2011.07),頁121-155。
    范銘如,〈台灣新故鄉—五十年代女性小說〉。中外文學第28卷第4期(1999.09),頁106-125。
    鄧觀傑,〈建構香港的視線—劉以鬯小說中的南洋與上海〉。《中國文學研究》第48期(2019.07),頁285-320。
    黃康顯,〈旅港中國作家的香港背景小說〉。《香港筆薈》第2期(1994.01),頁42-46。
    吳福輝,〈都市鄉間的永久徘徊:徐訏香港時期小說論〉。《現代中文文學評論》第2期(1994.12),頁67-82。
    鄒芷茵,〈論香港文學下的「老灣仔」〉。《城市文藝》第2卷第1期(2007.02),頁54-62。
    龐浩賢,〈「中國人」與「香港人」:從《中國學生周報》分析1960-1970年代香港青年人身分認同意識的轉變思潮〉。《香港社會科學學報》第56期(2020.12),頁19-50。
    朱嘉雯,〈柏楊及其他同類短篇小說中「失鄉」主題探討〉。《柏楊的思想與文學:「柏楊思想與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遠流,2000,頁489-517。
    朱嘉雯,〈女性散文與流亡書寫—以渡海作家徐鍾珮、羅蘭為例〉。《回顧兩岸五十年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文化大學,2004,頁389-413。
    王鈺婷,〈多元敘述、意識形態與異質台灣—以五○年代女性散文集《漁港書簡》、《我在台北與其他》、《風情畫》、《冷泉心影》為觀察對象〉。《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4期(2007.04),頁41-74。
    王鈺婷,〈流亡主體、臺灣語境與女性書寫—以徐鍾珮和鍾梅音五零年代的散文創作為例〉。《臺灣作家的地理書寫與文學體驗:2006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台南: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7,頁293-322。
    王宏志,〈「竄跡粵港,萬非得已」:論香港作家的過客心態〉。《活潑紛繁的香港文學:一九九九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冊》。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0,頁712-728。

    四、 學位論文
    柴雅珍,〈戰後台灣「外省人」的形塑與變遷(1945-1987)〉。台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7。
    錢弘捷,〈戰後台灣小說中老兵書寫的離散思維〉。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林丘湟,〈國民黨政權在經濟上的省籍差別待遇體制與族群建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林芝諺,〈冷戰下中華民國的難民政策—以香港調景嶺難民為中心的討論(1950-1961)〉。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9。
    郭千綾,〈劉以鬯小說中的「現代性」與「香港性」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
    林肇豊,〈台灣、香港本土論的發展與比較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15。
    蘇郁評,〈從外鄉到故鄉:王默人小說析論〉。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21。
    黃阡嬿,〈凝望香港:劉以鬯香港小說中的城與人〉。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現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22。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1081590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15900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臺灣文學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900101.pdf4591KbAdobe PDF2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