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54257      Online Users : 37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5884


    Title: 台灣東南亞女性移民工的三種書寫位置 (1999年~2022年)
    Exploring Three Perspectives in the Writing of Southeast Asian Female Immigrants and Workers in Taiwan (1999-2022)
    Authors: 黃文彬
    Huang, Wen-Bing
    Contributors: 范銘如
    Fan, Ming-ju
    黃文彬
    Huang, Wen-Bing
    Keywords: 東南亞移工
    新移民女性
    新二代
    Southeast Asian migrant workers
    New female immigrant
    New second-generation immigrants
    Date: 2023
    Issue Date: 2023-07-06 16:51:44 (UTC+8)
    Abstract: 自1980年代,東南亞的移民與移工成為台灣最新加入的族群。台灣作家生產出許多相關的文學再現,而移民與移工也在這座島嶼上累積不少創作。2000年後,陳若曦、李志薔、曾心怡、吳柳蓓、張耀仁、張郅忻等作家陸續以小說的型式,從知識分子的關懷視角凝視移民與移工,透過文本空間來與性別觀點,呼應社會學研究中指出的外部結構的缺失。近年,愈來愈多作者如陳淑瑤、藍曉鹿、唐福睿等人則嘗試轉換觀點,從更具移民主體的思考進行書寫。
    大約在相同的時間點,在台灣有志之士的鼓舞與譯介之下,移民與移工的創作透過移民工文學獎、四方報等平台呈現在台灣讀者的視野中。這些基於生命經驗的故事不僅只是悲情的控訴,裡頭也展現出集國族、消費主義、宗教思維於一身的移民主體特質,蘊含著豐富的移動敘事、返鄉經驗與異鄉生存策略。其中家務移工的文本更是提供我們思考親密勞動中的母職與親職困境的機會。最後,本文也關注於新二代相關的文本。早期出現在台灣作家再現的少年小說中,飲食是文化適應中相較溫和的部分,校園與識字班則似乎隱含著台灣文化融合之意圖。而近年新二代也開始陸續書寫自身家庭的生命經驗。對於母親的東南亞文化從陌生到熟悉,不只是要跨越語言的障礙,台灣社會長年的排斥也是新二代必須克服的課題。新二代文本中不只蘊含著身分認同障礙與族群界線的不同思考,同時照見過去台灣較不為人所知的孤寂鄉土、無國籍之子和南洋的無母之村。
    本論文試著站在三種不同的書寫位置,分析台灣作家、移民工作者、新二代彼此間不同的空間與性別觀點,分別如何呈現移民工女性角色。希望在本文的嘗試下,能夠為移民工文學的研究打開更多的詮釋方式與討論空間。
    Since the 1980s, Southeast Asian immigrants and migrant workers have become the newest ethnic group in Taiwan. Taiwanese writers have produced numerous literary works that represent the immigrant experience, and immigrants and migrant workers themselves have also created their own works on the island. Around 2000, Some writers began writing novels to examine the experience of immigrants and migrant workers from an intellectual perspective, and addressing issues of external structures called out by sociological studies through the lens of textual space and gender studies.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Taiwanese writers have attempted to adopt the perspectivesin the writing ,emphasizinga more subjective approach in representing the immigrant experience.
    Around the same time, with the encouragement and translation efforts of intellectuals in Taiwan, the works of immigrants and migrant workers have been presented to Taiwanese readers. These stories, based on life experiences, are not just tragic accounts but also demonstr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mmigrant subjects, combining nationalism, consumerism, and religious thinking. They are rich in narratives of mobility, experiences of returning to their home countries, and survival strategies in a foreign land. Among them, the texts of domestic workers explores the difficulties of parenthood in intimate labor. Furthermore, this thesis also focuses on the texts related to the new second-generation immigrants. In the early Taiwanese young-adult fiction that represented this group, food was a relatively gentle aspect of cultural adaptation, while schools and literacy classes seemed to imply a demand for them to assimilate into Taiwanese culture. In recent years, new second-generation immigrants have begun to write about their family`s life experiences. They explore their mothers` Southeast Asian heritage, overcoming language barriers, and the long-standing discrimination in Taiwanese society. Their writing not only reflect identity barriers and different perspectives, but also shedding light on Taiwan`s lesser-known isolated regions, stateless children, and motherless villages in Southeast Asia.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thre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space and gender among Taiwanese writers, immigrant workers, and the new second-generation immigrants. It examines how they represent the roles of female immigrants and worker. Through this exploration, it aims to open up new interpretation methods and foster discussion for the research of immigrant literature.
    Reference: 一、中文文獻
    (一)文學創作
    四方報,《離:我們的買賣,她們的一生》(台北:時報文化,2013年)。
    白穗娟編,《第十一屆菊島文學獎得獎作品集》(澎湖:澎湖縣政府文化局,2001年)。
    吳品瑜等,《第八屆臺南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台南:台南市政府文化局,2018年)。
    吳柳蓓,《移動的裙襬》(台北:寶瓶文化,2010年)。
    吳海燕總編輯,《臺北,請再聽我說!第八屆外勞詩文選集》(台北:台北市勞工局,2008年)
    吳燕萍、吳薇妮等編輯,《臺北聽我說》(台北:臺北市政府勞動局,2018年)。
    李光福,《哎呀!我的媽─外籍媽媽的奮鬥故事》(台北:新苗文化,2010年)
    李光福,《我們班是聯合國》(台北:康軒,2016年)。
    李光福,《我也是臺灣人》(台北:小兵,2022年)。
    李志薔,《台北客》(台北:寶瓶文化,2005年)。
    幸佳慧,《透明的小孩──無國籍移工兒童的故事》(新北:字畝文化,2017年)。
    東南亞移民工著,楊玉鶯、陳燕飛等譯,《流:移動的生命力,浪潮中的台灣─第一二屆移民工文學獎得獎作品集》(新北:四方文創,2015年)。
    東南亞移民工著,《航:破浪而來,逆風中的自由:第三屆移民工文學獎作品集(新北:四方文創,2016年)。
    東南亞移民工著,楊玉鶯、陳燕飛等譯,《光:以靈魂冶煉文字,在暗處發亮:第四屆移民工文學獎作品集》(新北:四方文創,2017年)。
    東南亞移民工著,《渡:在現實與想望中泅泳:第五屆移民工文學獎作品集(新北:四方文創,2018年)。
    東南亞移民工著,楊玉鶯、陳燕飛等譯,《生:從此生到來生:第六屆移民工文學獎作品集》(新北:四方文創,2019年)
    東南亞移民工著,《蛻︰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第七屆移民工文學獎作品集》(新北:四方文創,2021年)。
    林寬裕總編輯,《看不見的那一維:第5屆新北市文學獎得獎作品集‧成人組青春組》(新北: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5年)。
    施瑪利等編,《臺北!請再聽我說:第15屆外勞詩文選集》(台北:台北市勞動局,2015年)。
    唐福睿,《八尺門的辯護人》(台北:鏡文學,2021年)。
    孫梓評、董柏廷合編,《第十二屆林榮三文學獎得獎作品集》(新北: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2017年)。
    張友漁,《西貢小子》(台北:親子天下,2009年)。
    張郅忻,《我的肚腹裡有一片海洋》(台北:九歌,2015年)。
    張郅忻,《孩子的我》(新北:木馬文化,2018年)。
    張耀仁,《親愛練習》(台北:九歌,2010年)。
    陳又津,《我媽的寶就是我》(台北:悅知文化,2020年)。
    陳又津,《準台北人》(新北:印刻,2018年)。
    陳如珍編輯,李閔譯,《許願井的迴響:香港外籍家務傭工詩文集》(香港:HelperChoice,2017年)
    陳沛宜等著,《寫我南方盛世:2012打狗鳳邑文學獎得獎作品集》(高雄、桃園: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印刻文學,2012年)。
    陳若曦,《女兒的家》(新北:探索文化,1999年)。
    陳淑瑤,《地老》(台北:聯合文學,2004年)。
    陳淑瑤,《雲山》(新北:印刻,2019年)。
    陳惠琪編,《臺北請再聽我說!第14屆外籍勞工詩文選集》(台北: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2014年)。
    曾心怡,《妮娜 : 來自南洋的妯娌》(台中:白象文化,2008年)。
    登蘊雅,《螢火蟲的願望》(台北:桔子工作室,2008年)。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編,《第一屆新北市文學獎得獎作品集》(新北: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1年)。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編,《第二屆新北市文學獎得獎作品集:成人組》(新北: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2年)。
    葉佳怡,《染》(新北:木馬文化,2014年)
    臺北市政府勞工局編,《九年有成詩懷久久外勞詩文選集合輯》(台北:台北市勞工局,2010年)。
    劉育瑄,《身為在台灣的新二代,我很害怕》(台北:PCuSER電腦人文化,2020年)。
    蔡佐渝,《我的越南媽媽》(台北:文房,2011年)。
    蔡佳芬總編輯,《懸崖上的花:新北市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第九屆》(新北:新北市政府,2019年)。
    鍾美玲、黃慶雄主編,《愛在高苑‧築夢台灣:2020高苑盃移民工文學獎作品集 109高苑科技大學「多元文化」圖文創作作品集》(高雄:高苑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21年)。
    蕭美惠總編輯,《臺北,請再聽我說!第七屆外勞詩文選集》(台北:台北市勞工局,2007年)。
    蕭美惠總編輯,《臺北,請再聽我說!第六屆外勞詩文選集》(台北:台北市勞工局,2006年)。
    藍曉鹿,《藍泥般溫潤的手》(新北:木馬,2016年)。
    羅明道,《別叫我外籍新娘的小孩》(新北:培育文化,2010年)
    譚雲福總編輯,《臺北,請再聽我說!第三屆外勞詩文選集》(台北:台北市勞工局,2004年)。
    蘇美智、Robert Godden,《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香港:三聯,2015年)。
    龔尤倩等編,《臺北!請再聽我說:第二屆外勞詩文選集》(台北:台北市勞工局,2002年)。
    (二)學術專書
    Peter Kivisto Thomas Fasist著,國家研究院主譯,《跨越邊界:當代遷徙的因果》(新北:韋伯文化國際,2013年)。
    弗朗茲‧法農(Frantz Fanon)著,陳瑞樺譯,《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心靈工坊,2007年)。
    安東尼‧瑞德(Anthony Reid)著,韓翔中譯,《東南亞史:多元而獨特,關鍵的十字路口》(新北:八旗文化,2022年)。
    李東明,《看見印尼:橫跨赤道的彩虹國度》(台北:玉山社,2019年)。
    亞莉・霍希爾德(Arlie Russell Hochschild)著,徐瑞珠譯,《情緒管理的探索》(台北:桂冠, 1992年)。
    彼得‧柏格(Peter L. Berger)著,蕭羨一譯,《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的要素》(台北:商周出版,2003年)。
    邱琡雯,《出外:台日跨國女性的離返經驗》(台北:聯經,2013年)。
    阿爾貝‧卡繆(Albert Camus)著,嚴慧瑩譯,《反抗者》(台北:大塊文化,2014年)。
    段義孚(Yi-Fu Tuan)著,王志標譯《空間與地方─經驗的視角》(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
    傅林統,《少年小說初探》(新北:富春文化,1994年)
    夏曉鵑,《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02年)。
    夏曉鵑、陳信行、黃德北主編,《跨界流離:全球化下的移民與移工:下冊》(台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2008年)。
    夏曉鵑、陳信行、黃德北編,《跨界流離:全球化下的移民與移工:上冊》(台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08年)。
    夏曉鵑編,《騷動流移:台社移民/工讀本》(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09年)。
    夏曉鵑、陳怡君、陳文德,《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 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台北:群學,2018年)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1999年)。
    張郅忻,《重寫與對話:台灣新移民書寫之研究(2004-2015)》(台北:國父紀念館,2020年)。
    張翰璧,《東南亞女性移民與台灣客家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2007年)。
    陳國偉,《想像台灣:當代小說中的族群書寫》(台北:國立編譯館,2007年)。
    傅柯(Foucault Michel)著,劉北成等譯,《規訓與懲罰》(台北:桂冠,1992年)。
    斯維特蘭娜‧博伊姆(Boym‧s)著,楊德友譯,《懷舊的未來》(The Future of Nostal-gia )(南京:譯林出版社,2010年)。
    琳達.麥道威爾(Linda McDo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新北:群學,2006年)。
    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高雄:巨流,2007年)
    詹姆士.瓦森(James L.Watson)等著,《飲食全球化:跟著麥當勞,深入東亞街頭》(台北:早安財經,2007年)。
    蕭新煌主編,《台灣與東南亞:南向政策與越南新娘》(台北:中研院亞太研究中心,2003年)。
    瞿海源、張苙雲主編,《台灣的社會問題((第二版)》(台北:巨流,2010年)
    藍佩嘉,《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台北:行人,2008年)。
    蘇珊‧弗瑞蒙(Susan Stanford Friedman ),《圖繪:女性主義與文化交往地理學》(江蘇:譯林出版社,2014年)。
    (三)期刊論文
    王宏仁、張書銘,〈商品化的台越跨國婚姻市場〉《台灣社會學》第6期(2003 年 12月),頁177-221。
    王宏仁、田晶瑩,〈男性氣魄與可「娶」的跨國婚姻:為何台灣男子要與越南女子結婚?〉《台灣東南亞學刊》3卷第1期(2006 年 4月),頁3-36。
    王志弘,〈族裔公共空間的劃界政治:台北都會區外圍東南亞消費地景〉,《台灣東南亞學刊》6卷第1期(2009年4月),頁3-48。
    王志弘,〈族裔─文化經濟、謀生策略與認同協商:臺北都會區東南亞風味餐飲店個案研究〉,《政治大學社會學報》第39期(2008年1月),頁1-44。
    王志弘,〈移∕置認同與空間政治:桃園火車站週邊消費族裔地景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1期(2006年3月),頁149-203。
    王志弘、沈孟穎,〈疆域化、縫隙介面與跨國空間:台北市安康市場“越南街”族裔化地方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3期(2009年3月),頁119 - 166
    吳永毅〈無HOME可歸:公私反轉與外籍家勞所受之時空排斥的個案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6期(2007年6月),頁1-74。
    吳庭寬,〈聲音的譯介,東南亞移民/工書寫與出版觀察〉,《臺灣出版與閱讀》總號第10期,2020年6月,頁20-29。
    吳慧娟,〈文學敘事與人權想像:移民工文學獎〉,《中外文學》48卷第3期(2019年9月),頁89-132。
    李美賢、闕河嘉,〈台灣「東南亞新二代」的形象建構〉,《傳播文化與政治》第7期(2018年6月),頁133-174。
    林津如,〈外傭政策與女人之戰:女性主義策略再思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9期(2000年9月),頁93-150。
    林開忠,〈跨界越南女性族群邊界的維持:食物角色的探究〉,《台灣東南亞學刊》3卷第1期(2006年4月),頁63-81。
    夏曉鵑,〈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爲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9期(2000年9月),頁45–92。
    馬尼尼為,〈跨國之間的敗壞─我的雜質寫作〉《台灣文學研究》第12期(2017年6月),頁112-136。
    張郅忻,〈台灣小說中新移民女性形象的形構〉,《文史台灣學報》第8期(2014年6月),頁9-27。
    黃茂善,〈鄉關何處:《準台北人》、《屋簷下》與華語語系文學〉,《文化研究季刊》166期(2019 年 6月),頁49-65。
    黃鈺婷,〈海外移民書寫中的外省認同:論蔣曉雲的《桃花井》〉,《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25期(2021年2月),頁57-84。
    楊巧玲,〈解構新移民子女教育研究中的缺陷思維論述〉,《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20卷第2期(2020年12月),頁39-90。
    廖元豪,〈全球化趨勢中婚姻移民之人權保障:全球化、台灣新國族主義、人權論述的關係〉,《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44卷第3期(2006年9月),頁81-129。
    蔡玫姿,〈漂移、賤斥與不滿:在臺馬來西亞華裔女作家馬尼尼為的小眾創作〉,《中外文學》49卷1期(2020年3月),頁159-190。
    蔡明原,〈汙名與歧視:不要叫我「外籍新娘」〉,《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198期,(2015年6月),頁9-13。
    藍佩嘉,〈跨越國界的地圖:菲籍家務移工的流動與認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8期(2002年12月),頁169-218。
    嚴海蓉,〈現代化的幻影-消費和生産的雙人舞〉《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8期(2002年12月),頁95-134。
    (四)學位論文
    吳比娜,《ChungShan──台北市菲律賓外籍勞工社群空間的形成》(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
    吳挺鋒,《「外勞」休閒生活的文化鬥爭》(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1997年)。
    宋家瑜,《台灣移工文學場域的生成:以文學獎為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年)。
    李國基,《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雙族裔認同之研究》(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8年)。
    周宗劼,《從台灣少年小說看新移民的生命歷程:理想的「他者」》(南投: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林怡綺,〈黑戶兒少在臺現況之研究─以生母為失聯外籍移工為中心〉(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外事警察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
    林素珠,《移民的身分認同與文化表現:論《偶然生為亞裔人》和《西貢小子》》(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范綱皓,《成為台灣好女人?越南新移民女性的空間化認同政治》(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工學院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徐峰堯,《印尼客工之宗教認同─以台北文化清真寺之印尼客工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張正,《全球化之下新移民╱工社群的跨界文化鬥爭─移民媒體與弱勢發聲,台灣立報越南文版《四方報》的實驗與實踐》(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碩士學位學位論文,2008年)。
    陳冠穎,《台灣當代散文中的新移民女性形象》(台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9年)。
    陳鳳儀,《鄉關何處?一位華裔女性國族認同與性別認同的錯置與交織》(台北: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21年)。
    黃承泰,《天主教耶穌聖心堂周邊菲籍移工的文化地景與消費空間研究》(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楊芷茜,《移住家庭監護工的媒體再現:以台灣報紙對「劉俠事件」與「馮滬祥事件」之報導為例》(台北: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楊軒豪,《台灣當代文學中的東南亞家務移工與「家」的關係》(台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
    劉協蒼,《臺灣少年小說中新住民議題研究》(台東: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鄭勘遠,《感性的刃與任:臺灣的東南亞移民工書寫小史》(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21年)。
    盧姿云,《新移民子女認同形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21年)。
    簡郁紋,《台灣經驗對印尼返鄉移工的影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20年)。
    (五)電子與多媒體資料
    內政部移民署全球資訊網外籍配偶人數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統計(來源:https: //www.immigration.gov.tw/5382/5385/7344/7350/8887/?alias=settledown
    勞動部勞動統計查詢網產業與社福移工人數統計(來源:https://statfy.mol.gov.tw/index12.aspx,查詢日期:2023年3月22日)。
    衛生福利部保戶服務司官方網站(來源:https://dep.mohw.gov.tw/dops/lp-1303-105-xCat-cat02.html,查詢日期:2023年3月22日。)
    勞動部勞動統計查詢網,民國80年至民國111年移工產業人數分布(來源: https://statdb.mol.gov.tw/evta/jspProxy.aspx?sys=220&ym=8000&ymt=11110&kind=21&type=1&funid=wq1403&cycle=41&outmode=0&compmode=0&outkind=14&fldspc=0,14,&rdm=R149021,查詢日期:2023年3月22日)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各級學校新住民子女就學概況(來源: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829446EED325AD02&sms=26FB481681F7B203&s=4C810A112728CC60,查詢日期:2023年3月22日)
    江婉琦,〈為什麼東南亞移工這麼喜歡直播?在台工作逾10年,印尼看護道出異鄉下的打工人心聲〉,今周刊,2021年11月7日。(來源: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27/post/202210240018/,查詢日期:2023年3月22日)
    林念慈,〈說不準的台北人—陳又津的漫遊書寫〉,新南向政策資訊平臺(來源: https://nspp.mofa.gov.tw/nspp/print.php?post=117327&unit=,查詢日期:2023年3月22日。)
    張正,〈難民、移民、黑孩子:記錄30年來的移民移工東南亞影視作品〉,獨立評論網,2021年11月7日。(來源: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91/article/11581,查詢日期:2023年3月22日)
    簡學彬導演,《無主之子》,民視無線台電視劇,單集75分鐘共三集,2021年。
    簡永達,〈無國籍的移工小孩─「沒有名字」的孩子們〉,《報導者》2016年8月22日。(來源:https://www.twreporter.org/a/stateless-children-of-migrants,查詢日期:2023年3月22日)
    藍佩嘉、蘇美智、于淼淼對談,文化臺灣基金會記錄整理,〈跨境移動的文化想像,流動的邊界──女性移工的前後台圖像〉,2018年8月20日。(來源: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7199,查詢日期:2023年3月22日)。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2019年香港「廿四小時快餐店無家者」研究報告〉,2019年2月(來源:https://soco.org.hk/wp-content/uploads/2014/10/research_homeless_24-hour-fast-food-shops_2019.pdf 查詢日期:2023年3月22日。)
    劉純佑導演,《透明的孩子》,台灣關愛基金會公益微電影,7分41秒,2021年
    2015年第5屆新北市文學獎(來源:https://literature.culture.ntpc.gov.tw/xmdoc/cont?xsmsid=0G296790730503722920&sid=0G300423133540616698,查詢日期:2023年3月22日)。
    2018年第21屆台北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來源:https://literature.award.taipei/21th/A2.pdf,查詢日期:2023年3月22日)。
    2018年新北市新住民文學獎(來源:新北市文學獎:https://literature.culture.ntpc.gov.tw/xmdoc/cont?xsmsid=0J079725471540577261&sid=0J0797338741,查詢日期:2023年3月22日)。
    二、外文文獻
    (一) 學術研究專書
    Arlie Hochschil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Intimate Life: Notes from Home and Work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
    Carrie Ann Purcell, Touching Work: A Narratively-Informed Sociological Phenomenology of Holistic Massage (Edinburgh: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Press, 2011).
    Étienne Balibar, translated by Chris Turner, Race, Nation, Class: Ambiguous Identities (Lon-don: Verso Press,1991).
    Guadalupe Valdés, Joshua A. Fishman, Rebecca Chávez, and William Pérez, Developing Mi-nority Language Resources: The Case of Spanish in California, (Bristol: Multilingual Matters Press,2006).
    J.Bird et al. ,Mapping the Future, (London: Routledge Press, 2012).
    Jennifer Robinson, Ordinary Cities: Between modernity and development (London: Routledge Press,2005).
    John Berger, Ways of Seeing (New York: Penguin Books Press, 1972).
    Joshua Fan, China’s Homeless Generation: Voices from the Veterans of the Chinese Civil War, 1940s-1990s (New York: Routledge Press, 2011).
    W. Lonner& J. Berry et al, Field method in cross-cultural research (CA: Sage Press,1986).
    Zillah Eisenstein, Capitalist Patriarchy and the Case for Socialist Feminism Paperback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1979).
    (二)期刊論文
    Arlie Hochschild, “The Nanny Chain: mothers minding other mothers` children”, The Ameri-can prospect, Vol.11(4) (2000), pp.32-36.
    David Harvey, “Social Justice, Postmodernism and the C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Vol.16,December(1992), pp.588-601.
    Douglas S. Massey, “Social Structure, Household Strategies, and the Cumulative Causation of Migration”, Population Index ,Vol. 56, No.1(1990), pp. 3-26.
    Douglas S. Massey, Joaquin Arango, Graeme Hugo, Ali Kouaouci, Adela Pellegrino and J. Edward Taylor,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 Review and Appraisal”,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19, No.3 (1993), pp.431-466.
    Eva Chen, “Pretty Women Don`t Drive: Early Women Motorists and the Taming of the Mo-tor-Car”, Women’s Studies, Vol.49,No.2 (2020),pp.149-179.
    Julie S. DaVanzo, Peter A. Morrison, “Return and Other Sequences of Mig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Demography,Vol.18 (1981),pp. 85-101.
    Lipton, M, “Migration from the Rural Areas of Poor Countries: The Impact on Rural Produc-tivity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World Development, Vol. 8, Issue 1, January (1980), pp.1-24.
    Magdalena Formanowicz ,CaterinaSuitner, “Sounding Strange(r): Origins, Consequences,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of Sociophonetic Discrimination”,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39 (1) (2020),pp.4-21.
    Peter Hegarty, “Strangers and States: Situating Accentism in a World of Nations”,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39(1)( 2020), pp.172-179.
    Ping Lin, “Chinese Diaspora at ‘Home’: Mainlander Taiwanese in Dongguan and Shanghai”, The China Review Vol.11.No.2(2011), pp.43-64.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10615900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15900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臺灣文學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900301.pdf2876KbAdobe PDF25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