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3875
|
Title: | 中共老大姊的青春時代:1920年代女性黨員的革命理想、親密與性別政治 The Youthful Era of the Red Sisters of the China Communist Party: Revolutionary Ideals, Intimate Relationship, and Gender Politics of Female Party Members in the 1920s. |
Authors: | 陳玟亘 Chen, Wen-Hsuan |
Contributors: | 洪泠泠/洪凌 Hung, Ling-Ling/Hung Lucifer 陳玟亘 Chen, Wen-Hsuan |
Keywords: | 1920年代 女性 中國共產黨 婦女運動 革命理想 親密關係 性別政治 權力鬥爭 1920s Female China Communist Party Women`s movement Revolution Ideals Intimate Relationship Gender Politics Power Struggle |
Date: | 2023 |
Issue Date: | 2023-03-09 18:47:11 (UTC+8) |
Abstract: | 本論文以1920年代早期共產黨組織為背景,以性/別為視角,透過歷史研究法探討中共女性黨員的革命理念與親密關係。 歷史文獻顯示女性黨員反抗傳統家庭和社會制度的早期經歷,使她們成為一位位反抗者,一步步走向共產黨。入黨後,女性黨員主動/被迫地主導共產黨婦女運動,在國共合作的框架下,以婦女參政運動和軍事準備為策略,力圖吸收、培養婦女運動幹部,但組織頻繁改組和脆弱的中央──地方關係使中央婦女運動領導者面臨重重難關。 中央婦女運動領導者的交接與繼承,反映黨內父權結構的再製。女性黨員與男性黨員入黨前的社會關係奠定了組織關係的基礎,不僅使女性黨員在政治工作上成為男性黨員的附屬,也承襲了傳統婚姻家庭的性別分工制度,令女性擔負主要的「生產」與再生產責任。 在石庫門裡,同吃共住的組織生活反覆地挑戰單偶制伴侶關係,頻繁發生的戀愛糾紛,使公領域的權力關係明目張膽地介入私領域,並以組織穩定為由,初步建構一對一的婚姻法令;而私領域向公領域的報復嚅囁地夾雜在政治鬥爭中,隱約可聞卻難以論證:當革命與戀愛發生衝突,女性黨員往往面臨兩頭空的結果。 綜上所述,1920年代地下革命組織中的親密關係,默許個體與集體的公/私領域隨意地相互侵占、糾纏,再製與鞏固了共產黨的父權體制,設定了女性黨員在政治與家庭中的角色。 This thesis provides a detailed portrait of communist women’s revolutionary ideals and their intimate relationships with male party member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gender correlation in politics in the context of the China Communist Party (CCP) in the early 1920s.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s viewed from gender perspective were adopted.
Historical rsearches showed that most female party members shared the experience of confronting with oppositions from traditional family values and social hierarchy. Those struggles moulded females as rebels while stepping forward as CCP members. After obtained the membership, females took up leadership roles in the women’s movement either proactively or being forced to do so. Under the framework of KMT-CCP cooperation, the women’s suffrage movement and military preparations were strategically used to recruit and train up new women’s movement cadres. However, due to the frequent administrative reshuffle and the fragile central-local relations, women leaders encountered much mor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than expected.
The power transition or succession of the female leaders in the party’s central women’s movement reflected the remaking of the patriarchal structure within the party. An unattached female would lose her access to the high politics in the CCP world. The social relationship with male party members before joining the party laid the foundation and norm of the 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 In another word, women’s political identities were shaped as subordinate to men. Their household identities were stereotyped by traditional gender roles as the key ‘nurturer’ and ‘reproducer’.
Within the Shikumen compunds, people from the same organization living together in a single unit repeatedly challenged the monogamy. The living conditions led to frequent occurrence of disputes over relationships that paved the road of deploying power relationships from public authority to manipulate private sphere. Monogamous marriage regulations and rituals were then implemented to maintain organizational stability. In return, private sphere exacted invisible revenge on public sphere forming a power struggle however such proposition is difficult to prove. Whenever conflicts with lover over revolution ideals, women members would very likely lose both her official standing and family in the male dominant society.
To sum up, the intimate relationship in the underground revolutionary organizations in the 1920s acquiesced to mutual encroachment and entanglement between the public/private spheres of the individual/collective, thus remanufacturing and reconsolidating the patriarchal system which established the political and family role of female CCP members. |
Reference: | 中文部分
一、 回憶錄、自傳、口述史資料
王國宇主編,《湖南女傑略傳》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王鐵群,《張若名傳》,北京:西苑出版社,2013。 王炯華等,《李達評傳(1890-1966)》(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頁 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懷化市委編,《向警予紀念文集》,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二部編,《周恩來自述》,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2002. 中共中央文獻研室編,《周恩來鄧穎超通信選集》,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五四運動回憶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 任建樹,《陳獨秀傳──從秀才到總書記》(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向警予;戴绪恭,姚维斗编,《向警予文集》,北京 : 人民出版社,2011。 向警予;戴绪恭,姚维斗编,《向警予文集》,長沙 :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宋鏡明,《李達傳記》,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何鵠志,《向警予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李雲橋,《趙一曼傳》,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 李琳琳,《何寶珍傳》,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6。 李文宜,《李文宜回憶錄》,北京:東方出版社,2004。 周秉德,《我的伯父周恩來伯母周恩來鄧穎超》,北京:金城出版社,2017。 金鳳,《鄧穎超傳》,北京 : 人民出版社,1993。 亞歷山大.潘佐夫(Alexander.V Pantsov)、Steven I. Levine(梁思文),《毛澤東:真實的故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 胡蘭畦,《胡蘭畦回憶錄(1901-1936)》,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馬純古、章蘊,《回憶楊之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 埃德加.斯諾著,董樂山譯,《紅星照耀中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 張恩棠,《回族革命女英雄郭隆真》,北京: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1988。 張申府,《所憶:張申府回憶錄》,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 張申府,《所憶:張申府舊文選》,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3。 張國燾,《我的回憶》,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 陳偉平等著,《黨的「一大」衛士:王會悟》,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7。 陳碧蘭,《早期中共與托派─我的革命生涯回憶》,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0。 陳福康、丁言模,《楊之華評傳》,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 舒衡哲;李紹明譯,《張申府訪談錄》,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1。 彭述之口述;程映湘等編撰,周任新等譯,《彭述之回憶錄》,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6。 湖南省圖書館編,《楊開慧烈士傳略》,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 楊子烈,《張國燾夫人回憶錄》,香港:自聯出版社,1970。 楊在道編,《張若名研究資料》,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5。 楊之華,《婦女運動概論》,上海:亞東圖書館,1927。 楊之華,《回憶秋白》,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趙繼蘭,《趙世炎與夏之栩》,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4。 趙煒,《西花廳歲月:我在周恩來鄧穎超身邊的三十七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鄭超麟,《史事與回憶──鄭超麟晚年文選》(第一卷),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8。 鄭超麟,《史事與回憶──鄭超麟晚年文選》(第二卷),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8。 鄭學稼,《陳獨秀傳》(上),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89。 鄭學稼,《陳獨秀傳》(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89。 憶秋白編輯小組,《憶秋白》,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謝燕,《張琴秋的一生》,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年。 戴緒恭,《向警予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瞿獨伊、李曉雲編注,《秋之白華:楊之華珍藏的瞿秋白》,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 蘇平,《蔡暢傳》,北京 : 中國婦女出版社,1990。 鐘桂松,《張琴秋傳》,北京:華文出版社,2020。
二、 檔案史料彙編
1. 史料彙編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研究室編,《五四時期期刊介紹》北京:三聯書店,1979。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編輯組編,《五四愛國運動》(上)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79。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所,《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革命文獻資料選輯》(1917-1925)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 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歷屆中央委員大辭典(1921-2003)》,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4。 中共中央組織部、中故中央黨史研究室等編,《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1921-1997)》(第一卷),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0。 中國社會科學院現代史研究室、中國革命博物館黨史研究室選編,《「一大」前後: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前後資料選編》(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中共二大史料編纂委員會,《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現代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第二、三次代表大會資料選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出版社,1985。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中國婦女運動歷史資料(1921-1927)》,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編(中國大陸),《蔡暢、鄧穎超、康克清婦女解放問題文選(1938-1987)》北京:新華出版社,1988。 中共天津市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天津市婦女聯合會編,《鄧穎超與天津早期婦女運動》,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87。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委員會編,《天津文史資料選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天津歷史博物館、開南大學歷史系《五四運動在天津》編輯組編,《五四運動在天津──歷史資料選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
2. 檔案 中央檔案館、上海市檔案館編,《上海革命歷史文件匯集(上海區委會議記錄1923.7—1926.3)》,上海:內部發行,1989。 中央檔案館、上海市檔案館編,《上海革命歷史文件匯集(中共上海區委文件(1925—1926)》,上海:內部發行,1986。 中央檔案館、上海市檔案館編,《上海革命歷史文件匯集(中共江浙區第一次代表大會有關文件(1927年2月》,上海:內部發行,1990。 中央檔案館、上海市檔案館編,《上海革命歷史文件匯集(上海區委會議記錄(1926.4—1926.6)》,上海:內部發行,1989。
三、 專著
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 王國敏,《20世紀的中國婦女》,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89。 王健英,《中共中央機關歷史演變考實(1921-1949)》,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5。 王官德等著,《中國共產黨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 王曉丹,《歷史鏡像:社會變遷與近代中國女性生活》,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11。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胡繩主編,《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1884),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伊娃‧易洛斯(Eva Illouz),《為什麼不愛了:更多自由卻更少承諾,社會學家的消極關係報告》,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1。 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黃居正譯,《革命分子 : 共產黨人、無政府主義者、馬克思主義、軍人與游擊隊、暴動與革命》(Revolutionaries),新北 : 左岸文化,2017。 李達嘉,《商人與共產革命(1919-1927)》,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5。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2008。 呂美頤、劉永福,《中國婦女運動(1840-1921)》,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呂芳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八年至十八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9。 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革命與歷史─馬克思共產主義歷史學的起源1919-1937》,江蘇:江蘇人民,2005。 林養志編,《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婦女工作》,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6。 周秉德,《我的伯父伯母周恩來鄧穎超》,北京:金城,2017。 周秉德:《我的伯父周恩來》,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 亞歷山大‧潘佐夫(Alexander V. Pantsov)、梁思文( Steven I. Levine);林添貴譯《毛澤東—真實的故事》,臺北:聯經,2015。 柯惠鈴,《她來了:後五四新文化女權觀,激越時代的婦女與革命(1920-1930)》,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8。 柯倫泰,《新婦女論》,台北:新苗,1994。 約翰‧西西弗斯(John Sisyphus),《權爭、黨爭及其他:劉少奇走向「文革」》,臺北:西西弗斯文化,2016。 耿化敏,《中國共產黨婦女工作史〈1921-1949)》,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索尼亞.羅斯(Sonya O.Ross),《什麼是性別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 張素玲,《革命與限制──中國共產黨早期婦女領袖(1921-1927)》,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10。 張玉法、李又寧主編,《近代中國女權運動史料(1842-1911)》(上),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5。 張文燦:《解放的界線──中國共產黨的婦女運動(1921-1949)》,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3。 張恩棠,《回族革命女英雄郭隆真》,北京: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1988。 莫里斯‧邁斯納(Maurice Meisner),《毛澤東的中國及其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5。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 陳東源,《中國婦女生活史》,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 陳重伊,《中國婚姻家庭非常裂變》,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 郭廷以,《中國近代史綱》(下冊),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4。 賀照田,《革命—後革命》,新竹:交大出版社,2020。 賀蕭(Gail Hershatter)《記憶的性別:農村婦女和中國集體化歷史》,北京:人民,2017。 傅高義(Ezra F. Vogel),《鄧小平改變中國》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18。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2937)》,臺北:聯經出版社,2000。 馮客(Frank Dikotter),《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歷史1962-1976》台北,聯經,2016。 楊繼繩,《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香港:天地圖書,2009。 裴毅然,《紅色生活史─革命歲月那些事(1921-1949)》,臺北:獨立作家,2015。 鄭永福、呂美頤,《近代中國婦女生活》,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劉吉主編,《中國共產黨七十年(1921-199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劉人鵬,《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族、翻譯與性別政治》,臺北:台灣學生出版社,2000。 蔣永敬,《國民黨興衰史》(增訂本),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6。 鮑家麟等著;陳三井主編,《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2000。 盧燕貞,《中國近代女子教育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
四、 論文
1. 論文 石巖,〈「共產公妻」謠言在中國的生成與早期流布〉,《蘇區研究》,2019年第1期。 張仰亮,〈中國共產黨早期紀律原則的形成及其實施〉,《江西社會科學》,2021年第4期。 秦方,〈五四女性的政治取向與形象塑造:以劉清揚、郭隆真和張若名為例〉,《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33期,2019年6月。 徐全德,〈回憶我的二妹徐全直〉,《雨花》,2016第17期。 郭廷以,〈以黨綱代三鋼:婦女協會與訓政初期的性別政治〉,《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7期,2012年5月。 陳衛民,〈穆志英是婦女運動的先鋒嗎〉,《史林》,1992年第3期。 陳相因,〈愛情不用翻譯?父權話語下「一杯水主義」的誤讀、誤解與誤用〉,《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第50期,2022年6月。 許慧琦,〈去性化的「娜拉」:五四新女性形象的論述策略〉,《中國近代婦女史研究》,2002年12月,第10期。 彭林祥,〈舒新城的「倾城之恋」〉,《博覽群書》,2011年第5期。 游鑑明,〈千山我獨行?廿世紀前半期中國有關女性獨身的言論〉,《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001年8月,第9期。 葉韋君,〈後五四時期的知識婦女:《婦女共鳴》的社會網絡(1929-1944)〉,《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33期,2019年6月。 劉向上,〈繆伯英革命活動歷程研究〉,《紅色湘女之情》,第4期,2006年4月。 劉廣定,〈五四當年一女傑─張若名〉,《歷史月刊》,第261期,2009年10月。 劉方清,〈我的母親劉清揚〉,《回族研究》,2005年第2期。 鍾延麟,〈故紙堆中做文章故紙堆中作新文章:檔案研究與中國研究〉。《中國大陸研究》第58卷2期,2015。
2. 專書論文 史明(Nicola Spakowski);許曼譯,〈一九三零至四零年代中國共產主義運動中婦女的軍事參與〉,游鑑明等主編,《共和時代的中國婦女》臺北: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 呂芳上,〈1920年代中國之是分子有關情愛問題的抉擇與討論〉,呂芳上主編,《無聲之聲(一):近代中國的婦女與國家(1600-1950)》,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吕芳上等主编《無聲之聲》(三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李小江主編,《讓女人自己說話》(四冊),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林維紅,〈同盟會時代女革命同志的活動(1905-1912)〉,鮑家麟等編,《中國婦女史論論集》,臺北:牧童出版社,1979。 柯臨清(Christina K. Gilmartin);易先飛譯,〈國民革命時期(1924-1927年)的性別、政治文化和婦女動員〉,李小江等主編,《性別與中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 柯臨清(Christina K. Gilmartin);宋少鵬譯,〈共產黨早期組織中的性別和性別政治〉(Gender in the Formation of a Communist Body Politics),游鑑明等主編,《共和時代的中國婦女》臺北: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 張黎明主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編,《中共一大研究述評》,上海:學林出版社,2016。 張玉法,〈二十世紀前半期中國婦女參政的演變〉,呂芳上主編,《無聲之聲(一):近代中國的婦女與國家》,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03。 梁惠錦,〈婚姻自由權的爭取及其問題(1920-1930)〉,呂芳上主編,《無聲之聲 (一):近代中國的婦女與國家》,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許慧琦,〈去性化的「娜拉」:五四新女性形象的論述策略〉,《中國近代婦女史研究》,2002年12月,第10期。 黃嫣梨,〈革新時期中國婦女新典範之建構──簡論梁啟超的「強國保種」和孫中山的「超賢妻良母觀」〉,《巾幗何須讓鬚眉:中國婦女史研究論集》,香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2011。 潘毅,〈主體的呼喚與失落──五四時期的婦女解放〉,張妙清等編,《性別學與婦女研究》,臺北:稻香出版社,1997。 羅梅君(Mechthid Leutner);張瑾譯,〈民國時期的婦女、社會性別和主流研究──理論與研究中的問題〉,游鑑明等主編,《共和時代的中國婦女》臺北: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
五、 碩博士論文
沈伶鎂,〈解放與規訓:中共與性別話語建構(1921-1949)〉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年 7 月。 柯惠鈴,〈性別與政治:近代中國革命運動中的婦女(1900s-1920s)〉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 年 1月。 陳慧文,〈二十世紀前期中國的毀家廢婚論(1900s-1930s)〉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5 年 7月。 劉慧蘭,〈解放的追尋:中國共產革命中的女性經驗(1921-1949)〉,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2011年8月。
六、 報紙刊物
《大公報》(天津),1923年 《女星》(天津),1923-1924年 《民國日報‧婦女週報》(上海),1924年 《民國日報‧覺悟》(上海),1919-1921年 《星期評論》(上海),1920年 《申報》(上海),1919-1920年 《每周評論》(北京),1919 《益世報》(天津),1919-1920年 《時代生活》(天津),1936年 《婦女日報》(天津),1924年3月6日至8日 《渝西都市報》(渝西),2016年
七、 網站 余瑋,〈瞿獨依:家史與心史的深情獨白──專訪「七一勳章」獲得者瞿獨伊〉,《人民政協報》: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1/0923/c404063-32233951.html 何殷震,〈女子解放問題〉(原載於《天義報》1907年,署名:震述),《維基文庫》https://zh.m.wikisource.org/wiki/女子解放问题 何(殷)震,〈女子宣佈書〉(原載於《天義報》1907年6月10日),《中文馬克思主義文庫》: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reference-books/anarchism-in-china/hyz-19070610b.htm 何(殷)震,〈經濟革命與女子革命〉,(原載《天義報》第13~14卷合冊,1907年12月30日),《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380512469 胡適,〈美國的婦人〉(1918年9月15日,於北京女子師範學校講演),《維 基文庫》:https://zh.m.wikisource.org/zh-hant/美國的婦人 紅色學府上海大學的澎湃往事,《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http://dangshi.people.com.cn/BIG5/n1/2018/0701/c85037-30098044.html 晏星辰,〈十年風雨同舟路——徐全直〉,《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http://dangshi.people.com.cn/BIG5/n1/2016/1202/c85037-28919334.html 徐梅坤,〈關於中共三大會議前後情況〉(二),《中國共產黨歷史網》: https://www.dswxyjy.org.cn/n/2012/1026/c244516-19396754-2.html 許寶強,〈傘運創傷與情感政治〉,《文化評論》:https://www.ln.edu.hk/mcsln/archive/49th_issue/criticism_08.shtml 康有為,〈大同書〉,《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306261 程世剛,〈迥異人生路—覺悟社全體成員的經歷簡介〉,《中國共產黨新聞 網》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080528/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7 507/7039158.html 〈順直問題」越演越烈〉,《河北黨史網》:http://www.hebeidangshi.gov.cn/article/20091211/1-2014-02859.html。 陳獨秀,〈婦女問題與社會主義〉(1921年1月29日,於廣東女界聯合會演說,《廣東群報》,1921年1月31日:https://www.xuges.com/xdmj/cdx/wj/188.htm 陳曉明,〈中共一大時全國有多少黨員?〉,《中共一大紀念館》:http://www.zgyd1921.com/zgyd/node3/n38/n41/ulai356.html 潘仲彦,〈第一位女校长王一知〉,《吳淞中學》(校網): https://www.shwusong.com/pages/113 魯迅,〈娜拉走後怎樣〉(1923年12月26日,於北京女子師範學校講演),《維基文庫》:https://zh.m.wikisource.org/zh-hant/娜拉走後怎樣 盤點中共第一代領導人子女鮮為人知的蘇聯歲月〉,《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5/0504/c369328-26944396-2.html
英文部分 Croll, Elisabeth J, Feminism and socialism in China. London: Boston Press, 1978. Davin Delia, Women-Work: Women and the Party in Revolutionary China. Oxford: Clare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Gail Hershatter, Women and China’s Revolutions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Press, 2018. Gilmartin, Christina K, Engendering the Chinese revolution: radical women, communist politics, and mass movements in the 1920s.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Margery Wolf, Revolution Postponed.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Stanford, 1985. Young Helen Praeger, Choosing Revolution: Chinese Women Soldiers on the Long March. Illinoi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1. Zheng Wang, Women in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 Oral and Textual Histories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107260005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260005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
000501.pdf | | 8285Kb | Adobe PDF2 | 151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