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王國華、戴雨露(2010). 網絡傳播中的「反沉默螺旋」現象研究. 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6): 116-120. 吳宗憲(2012). 台南市政府文官公共服務動機與工作滿意、工作努力意願之實證研究—以個人∕ 組織配適度作為調節變項. 公共行政學報(43): 91-126. 吳筱玫(2003). 網路傳播概論Internet communication. 初版. 臺北市: 元照出版(智勝經管系列). 李宛玲(2008). 自我認同, 角色認同, 組織認同與工作績效關聯性之研究. 銘傳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灣. 李俊達(2020). 公共服務動機析論: 兼論後年改時代提升公共服務動機之策略. 文官制度, 12(2): 57-87. 周佳儀(2007). 網路論壇的自我孤立與沉默螺旋現象-以PTT 為例. 傳播與管理研究, 7(1). 周韻采(2011). 網路輿論意向分析機制之建構與實證研究. 臺北市: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尚榮安、陳禹辰、周季穎(2007). 電腦中介傳播對消費者口碑行為的影響. 電子商務學報, 9(1): 027-048. 林少龍、邵詩茹(2009). 角色認同與去人性化之關係: 情緒勞動之中介角色. 商管科技季刊, 10(3): 553-573. 林玉婷(2007). 電腦中介的新人際溝通型態:MSN Messenger 暱稱之呈現與溝通策略. 傳播與社會學刊(4). 林玉雯(2015). 公共服務動機量表與前導因子之實證研究.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灣. 林宇玲(2014). 網路與公共領域:從審議模式轉向多元公眾模式. 新聞學研究(118):055-085. 林俞君、陳敦源(2019). 公共服務動機可以被訓練嗎?以「價值性」課程談訓練公共服務動機的可能性. 2019 台灣公共行政學會年會(TASPAA)。臺灣. 侯勝宗、樊學良、連婉茜(2015). 真心或矯情?情緒勞務和創新行為之關係. 臺大管理論叢, 25(3): 067-099. 姜定宇、林佳樺(2019). 領導效能的隱形阻礙:員工沉默與知識隱藏. T&D 飛訊,261: 1-23. 姜定宇、賴君如、林佳樺(2018). 員工沉默:多元動機觀點的驗證. 組織與管理,11(2): 065-105. 施玉惠(1984). 從社會語言學觀點探討中文男女兩性語言的差異. 師大學報: 教學與研究, 6: 207-288. 原源(2011). 變幻的螺旋:社會輿論形成的複雜性與多樣性——網絡時代“沉默的螺旋”面臨的挑戰.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38(2): 152-154. 孫同文、許耿銘(2014). 橘淮為枳:公共服務動機指標適用性的分析. 民主與治理,1(1): 033-052. 孫秀蕙(1994). 民意理論中的「死硬派」之研究一以「興建核四廠」議題爲例. 新聞學研究: 157-190. 孫家豪(2010). 傳播媒體、沉默螺旋理論與投票行為─ 以2008 年美國總統大選之選舉行為研究.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灣. 馬誠(2015). 在網絡空間依舊旋轉的螺旋. 上網日期2022年04月23日,檢自http://https://read01.com/B8M6kJ.html#.Ym1f3ehBw2w. 高瑱娟、陳政智(2019). 以沉默的螺旋理論談#MeToo 的系統暴力現象. 中科大學報, 6(1). 張其祿(2015). 公共服務動機概念操作與應用之研究紀要. 中國行政評論, 21(1):001-014. 張德娟(2017). YouTube 的興起:沉默的螺旋理論是否會沉沒. 文創產業發展趨勢論壇,臺灣. 張鎧如(2019). 回顧公共服務行為動機理論-淺談強化公務人員從事公共服務行為之策略. T&D 飛訊, 250: 1-24. 許志錠(1991). 輿論與宣傳在群眾行為上的應用. 警學叢刊, 22:1=85: 82-88. 郭晟豪(2021). 基層幹部的擔當作為: 基於角色認同中介的動機與行為關係研究. 公共管理與政策評論, 10(1): 67. 陳方隅(2016). 公務員都是過太爽的「爺們」?談錯誤的仇視心態. 上網日期2022年02月23日,檢自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7498/1910879. 陳良瑋(2015). 網路社群酸民文化分析之研究:以BBS 為例. 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科技發展與傳播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灣. 陳怡昌、陳玲英(2018). 工作投入在組織認同, 角色認同與工作績效間關係之中介效果研究-以台南市小學教師為例. 全球商業經營管理學報(10): 57-69. 陳金貴(2004). 對當前公務人員處境的建言. 上網日期2022年02月22日,檢自https://devilred.pixnet.net/blog/post/6661409. 陳品皓(2012). 從「沉默螺旋」觀點探討民眾對紅衫軍事件之態度:以2006 年台北市長選舉選民為例. 復興崗學報(102): 151-172. 陳秋宏(2011). 社群網絡訊息傳遞研究—制約沉默效應: 以Facebook 社群網站為例.第十七屆資訊管理暨實務研討會,臺灣. 陳美容(2011). 公立醫院員工公共服務動機, 組織承諾與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 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灣. 陳重安、許成委(2016). 公共服務動機:回顧、反思與未來方向. 公共行政學報(51): 069-096. 陳敦源、黃建勲(2019). 繁文縟節如何影響公共服務動機?2011 年臺灣文官調查資料之分析. 文官制度, 11(1). 陳慧珊(2011). 死刑存廢議題的沉默螺旋現象. 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灣. 傅凱若、郭庭宇(2021). 公務人員為何沉默?公部門權力距離與員工沉默行為對工作滿意度之影響. 文官制度, 13(1): 35-66. 黃朝盟、李俊達(2015). 提升政府文官團隊的公共服務動機-理論發展的觀點. 人事月刊, 355: 52-63. 黃嬿(2014). 拿大聲公的就是贏家,網路世界的沉默螺旋力量更強大. 上網日期2022年04月30日,檢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5060711. 董祥開、柳嘉蕙(2020). 情緒智力對工作滿意度之影響:公共服務動機的中介效果與調節效果. 文官制度, 12(1): 51-92. 劉仕傑(2018). 房間裡的大象:談公務員的「言論自由」. 上網日期2022年07月15日,檢自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38/article/6759. 潘瑛如(2012). 公共服務動機與基礎訓練滿意度及成效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灣. 潘瑛如、李隆盛(2014). 中文版公共服務動機量表之信效度驗證. 測驗學刊, 61(1):135-158. 黎氏垂莊(2016). 探討員工工作滿意度對工作績效之影響: 以身份認同, 組織認同及社會認同為中介變項. 義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灣. 蕭如君(2010). 探討華人「面子」文化與網路沉默螺旋現象-以PeoPo 公民新聞平台為例. 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灣. 賴新喜、洪郁修、陳世峰(2013). 以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與消費者服務旅程圖探討老人養護機構的服務設計. 工業設計(129): 14-20. 聯合報社論(2016). 名嘴治國使公職變成人才的墳場. 上網日期2022年01月23日,檢自http://unitedbiomedical.org/?p=17906. 謝新洲(2003).“沉默的螺旋”假說在互聯網環境下的實證研究. 現代傳播(6): 17-22. Bowen F, Blackmon K(2003). Spirals of silence: The dynamic effects of diversity on organizational voic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40(6): 1393-1417. Brewer G A, Selden S C, Facer II R L(2000). Individual Conceptions of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0(3): 254-264. Cohen J(1992).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 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 1(3): 98-101. Dyne L V, Ang S, Botero I C(2003). Conceptualizing employee silence and employee voice as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40(6): 1359-1392. Kim S, Vandenabeele W, Wright B E, et al.(2013). Investigating the Structure and Meaning of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across Populations: Developing an International Instrument and Addressing Issues of Measurement Invariance.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23(1): 79-102. ouis Cohen L M, Morrison K(2000).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5th edition).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48(4): 1-446. Mussagulova A, Van der Wal Z(2021). ”All still quiet on the non-Western front?” Non-Western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scholarship: 2015-2020.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 Ya tai gong gong xing zheng xue, 43(1): 23-46. Nunnally J C(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 Jum C. Nunnally. 2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Pedersen M J(2015). Activating the Forces of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Evidence from a Low-Intensity Randomized Survey Experi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75(5): 734-746. Perry J L, Vandenabeele W(2015).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Research: Achievements,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75(5): 692-699. Perry J L, Wise L(1990). The Motivational Bases of Public Servi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0(3): 367-373. Perry J L(1996). Measuring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An Assessment of Construct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6(1): 5-22. Perry J L(2014). The motivational bases of public service: foundations for a third wave of research.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 Ya tai gong gong xing zheng xue, 36(1): 34-47. Rainey H G(1982). Reward preferences among public and private managers: In search of the service ethic. The 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6(4): 288-302. Ritz A, Brewer G A, Neumann O(2016).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Outlook.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76(3): 414-426. Ryan R M, Deci E L(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The American psychologist. Positive Psychology, 55(1): 68-78. Turner R H(1978). The role and the pers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4(1): 1-23. Vandenabeele W, Scheepers S, Hondeghem A(2006).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in 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e UK and Germany.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21(1): 13-31. Wilhelm A G(1998). Virtual sounding boards: How deliberative is on-line political discussi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1(3): 313-338. |